毕业设计(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bstractWith the developing global economy and the gradual strengthening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e tariff and traditional non-tariff trade protection measures is greatly weakened. At the same time, a green barrier is built for protecting the trade with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mainly developed countries) use it to protect their trade. Developed countries, used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limit our export products. It has a bad affect on our export market, trade term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ers. But it is also good for our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hei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meaning of green barriers, causes, forms and status, and then analyzed the affect of the green barriers on Chinas economy,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green trade barriers, export, the solution strategies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些产品往往受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很大。发达国家凭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制定了很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和法规,使得我国不能顺利出口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农产品,食品等产品。有些发达国家不对市场准入直接设限,而是通过绿色标准的设置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增加,削弱了我国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出口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的绿色标志,要支付一系列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绿色关税,增加了这些产品的出口成本,使得这些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丧失了价格优势,从而阻碍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1.绿色贸易壁垒1.1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王金南,夏友富,罗宏.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134-138.从理论上讲,绿色贸易壁垒泛指进出口国家或地区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为目的而实施的限制或禁止进出口贸易的一切措施。从实践来看,绿色壁垒多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凭借经济和技术的优势,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措施,来限制或禁止外国产品的进口。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它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相比,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较强的技术性等特点。1.2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赵春明.国际贸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27232. 绿色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运用和泛滥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原因:(1)全球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绿色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环境问题引起全球的关注,与此相适应,同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绿色标志等的绿色贸易正在逐步形成,而有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的贸易制度的内容又过于严格、苛刻,进口国常以环保为由对贸易商进行刁难,造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现实。(2)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扩大,内在地推动了绿色壁垒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概念反映在消费行为上,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更加注重产品的环境要求。有关资料显示,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购买欲,94%的意大利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在欧洲市场上,40%的人喜欢购买绿色商品,贴有绿色标志的商品更受青睐。82%的德国消费者和67%的荷兰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印有花色树木的符合针织衫和点缀着动物、植物图案的“生态服装”在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十分走俏。不仅如此,在对商品绿化需求的基础上,也对商品包装提出了绿化要求。发达国家利用了这个消费心理转变浪潮,纷纷出台了贸易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达到了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的目的,是“绿色壁垒”成为新的贸易壁垒。(3)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直接原因。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存在差异,各国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和技术要求必然存在差异。各国从本国情况出发,制定出有利于本国企业和本国出口商而不利于外国企业和外国出口商的环境保护标准,直接构成绿色壁垒。例如,1988年美国根据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案限制进口大型渔网捕捞的金枪鱼,以保护海豚。墨西哥提出反对,理由是美国的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主要限制区域在东太平洋海域,而美国渔民已经放弃了在该海域的捕鱼活动,该法案对美国渔民影响不大,而对墨西哥渔民影响非常大。很明显,美国是根据本国利益而制定其环境标准的。有些发达国家要求其进口品的环保指标,只有本国的企业能做到,这样就起到保护本国企业,打击外国企业的目的。(4)市场矛盾的尖锐、发达国家谋取经济利益的目的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而WTO在环保规范方面的缺陷又助长了绿色壁垒的泛滥。全球生产过剩,市场矛盾日益尖锐,发达国家竭力加紧寻找和运用更为灵活、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加之,加入WTO大的国家,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再难以成为保护本国市场的有效手段。面对环保和开放双重压力,发达国家通过在贸易领域为进出口商品制定特定环保标准,规定特定环保要求的方式来限制以至禁止外国商品进口的壁垒形式绿色贸易壁垒,逐渐发展成为贸易保护的有效手段。1.3 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形式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将环境与贸易问题挂钩以后,制定并实施了大量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绿色准入制度,主要指发达国家对一些污染环境的进口商品征收进口附加税,以限制其进口。例如:1987年美国队加拿大、欧共体及墨西哥进口石油课征进口附加税的税率比同类产品高纯3.5美分/桶。 第二,绿色技术标准,即进口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限制达不到标准的产品进入国内。其保护主义本质昭然若揭,很多环保标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根本在短期内无法达到的。貌似公平,实则歧视。欧共体商业协会于1992年所作的一份有关非关税壁垒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当时12个被调查的成员国的主要制造商中,有1.1万多家企业将欧共体内部多达10万多条的技术标准、法规视为阻碍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德、法、英三国大部分被调查者更视其为最主要的障碍。 第三,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由政府部门颁发,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健康无危害的标志。环境标志制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起初是在发达国家盛行,到21世纪初期也在发展中国家逐步得到普及。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印度的“生态标志制度”,新加坡的“绿色标志制度”,中国台湾地区也制定了“环境标志制度”。 第四,绿色检疫制度,是通过制定卫生检疫标准,限制检疫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国内。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在日本,有关农兽残限方面的标准多达6000多个。可想而知,企业过这些关口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第五,绿色包装制度,即指为了节约资源,产品生产采用易于回收,易于分解的包装的制度。发达国家对于进口商品包装进行严格的规定,凡是难于分解,不能回收的包装材料,都会禁止进口。 第六,绿色补贴制度,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手段。由于污染治理费用通常十分高昂,导致一些企业难以承受此类开支。当企业无力投资于新的环保技术、设备或无力开发清洁技术产品是,政府需要采用环境补贴来帮助筹资控制污染,这些方式包括专项补贴,使用环境保护基金,低息优惠贷款等。但这些补贴行为也引起一些进口国以其造成价格扭曲因而违反WTO自由贸易原则为由,征收相应的反补贴税。1.4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1.4.1 各国在国际对外贸易中使用绿色壁垒越来越多 绿色壁垒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以后的又一重要贸易措施。在全球4917种产品中,收绿色壁垒影响的3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到47320亿美元,占1999年世界进口额的88%,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790亿美元,占13%,全球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壁垒措施。1.4.2 绿色壁垒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第一,绿色贸易壁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不断调整和补充,出现各种各样、变化多端的绿色贸易措施,涉及包括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安全等多个领域。 第二,绿色贸易壁垒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它不仅对产品或消费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守候服务、甚至工厂的厂房、后勤设施、操作人员医疗卫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1.4.3 各国采取绿色壁垒贸易措施遇有明显的动态性 绿色贸易壁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停的在变化着。随着进口国家的技术进步、居民对于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标准不断向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出口商不断进行技术改革,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2.我国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2.1 我国难以应对国外有关环保的复杂信息 与进口配额,许可证等其他的非关税壁垒相比,绿色壁垒能较好地回避分配不合理和种种歧视性问题,因为国外有关标准和合格认证的信息十分复杂,往往使我国出口难以掌握和应对,也难以判断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这对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非常有利。另外,绿色壁垒的实施者通常宣称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与动植物的健康,在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因此绿色壁垒具有极大的隐蔽性。2.2 我国对产品的绿色质量认证不能与国际认证接轨 我国还没有通过绿色质量国际标准认证,未获取国际市场通行证,环境体系标准执行力度软弱。因此我国必须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参与国际合作,向国际靠拢,让中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走向世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实力。国际绿色质量标准的采纳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产品在环境标准方面达到国际要求,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扩大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3 我国政府未能建立起应对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 我国政府未能建立其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向国内企业提供各种国际信息。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经常变更其各种表针,并且不公开或不完全公开。有时是国内的各项标准与国外不同,而企业往往不易及时全面地获取有关信息标准。尤其是农业生产中,生产分散使得信息更加不灵,从而造成信息不对称,使得出口产品被禁。2.4 我国政府与他国未能建立良好的政治沟通 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当贸易发生冲突的时候,合作才能双赢。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就指出:“中美两国直接按,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中美要加强合作,这就是我想美国新政府发出的声音。”尽力绿色品牌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但其难度大,各种绿色认证所需费用高。中国在短期内是很难建立自己的绿色品牌,因此与他国建立良好的政治沟通,是我国现实应对贸易壁垒最好的措施。 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挑战也有机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严重威胁着我国产品的出口,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产品出口的结构、市场范围、增长速度及成本等方面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几乎波及到所有的出口领域,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出口总额的20%左右。但又必须看到,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国际贸易而言,是某些发达国家用来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的一种手段,但是对于保护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3.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一方面限制甚至禁止危害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商品贸易与活动,另一方面又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形成国际贸易的新增长点。从这一点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鼓励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制止全球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加重的趋势,解决人与自然不协调发展的矛盾以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非常有益的。尤其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应着我国提倡的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3.1.1 绿色壁垒的实施促进我国符合绿色标准的出口企业的发展 有些国家的绿色壁垒虽然很苛刻,但我们国家仍然有很多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标准要求,这些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定会很受欢迎,其出口量必定不断增加,资金、技术、人才也会逐步向这些产业集中,形成规模经济,促使这些出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3.1.2 绿色壁垒的实施使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 绿色贸易壁垒促使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由“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出口产品主要靠数量和低价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大量的出品产品来换取外汇。这种“以量取胜”的外贸增长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有其发展的合理性,但随着一些进口国家的数量限制及各种非关税壁垒的实施,这种贸易增长方式已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要想发展出口贸易,必须由“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3.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3.2.1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东盟、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表1为2007年我国与前十位出口市场的贸易交易量。然而,这些国家大多是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他们的环保技术先进,环保标准更为严格,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愿意利用绿色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在2003年至2007年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下令回收的中国制品增加了一倍,使美国2007年回收产品总数达到467万件,创历史新高。2007年回收的产品中,约60%为中国生产,而2000年中国产品只占36%。 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个连锁反应的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绿色壁垒,从而产生贸易限制的时候,其他相关国家或地区也会对我国产品实行同样的待遇,者不仅具有历史上的某些国家或地区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相关,也适合全球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前大国之间很难轻言战争的情况下,通过贸易联合从而限制某一特定目标的发展,对发达国家而言是一个比较妥当且合理的借口。近年来,多个国家都出台了针对中国月饼的绿色壁垒。目前,除了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规定进口月饼馅料中不能含有蛋黄,澳大利亚还规定月饼馅料也不得含有肉类;欧盟对含有干果类的月饼中黄曲霉素的要求远高于中国标准要求;日本对甜味剂、漂白剂、防腐剂等都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法国、德国、泰国、瑞典、哥伦比亚、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等国家明确规定禁止收寄中国月饼。广州商业总会发布的2009年广州市中秋月饼市场行情报告显示,今年广式月饼出口情况严峻。山东省的月饼生产企业也遇到瓶颈,有的企业月饼出口减少了50%。表1 2007年中国与前十位出口市场的贸易交易量前十位出口市场 金额单位:亿美元排序国别(地区)1-12月同比%占比%占比变化总值12180.125.7100.00.01欧盟2451.929.220.10.52美国2327.014.419.1-1.93香港地区1844.318.815.1-0.94日本1020.711.48.4-1.15东盟941.832.17.70.46韩国561.426.14.60.07俄罗斯284.979.92.30.78印度240.264.72.00.59台湾省234.613.11.9-0.210加拿大194.025.01.60.0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3.2.2 绿色壁垒使我国受影响的出口产品不断增加 绿色壁垒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细致,包括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等众多产品门类以及产品从生产到包装甚至废弃处理等众多环节。目前我国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在环保方面较欧美发达国家起步晚,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苛刻的标准,从而丧失了很多出口份额。统计显示,2007年和2008年我国每年都有近8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了绿色壁垒的限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由此可见,我国对外出口正在受到绿色壁垒日益严重的威胁。3.2.3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成本和数量的影响 我国很多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以价格优势竞争取胜,但进口国采取诸于绿色关税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环境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绿色壁垒,通过征收进口附加税、增加包装成本、帖绿色标志等方式使我国出口产品产生了额外成本,增加的额外成本使得进口国的该进口产品价格增加,减少了该产品的进口,增加了该产品的进口国国内生产,起到保护该国产业的目的。绿色壁垒的影响如图1所示,直线D代表进口国的需求曲线,直线S代表进口国的供给曲线,在P价格下,进口国需求为D1,供给量为S1,需要进口D1-S1。绿色壁垒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成本,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有P升至P+G,本国产量相应由S1上升至S2,进口需求量由D1-S1减少到D2-S2 图1 绿色壁垒对出口的影响资料来源:根据需求与供求关系整理所得3.2.4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我国出口产品环保水平较低,在绿色贸易壁垒面前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产品很难跨越发达国家高环保标准这道门槛。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纺织产品,占我国产品出口额80%以上。然而我国环保材料发展落后,目前这些产品大多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都达不到进口国严格的环境标准,制约了这些产品的出口,市场占有份额日益降低。4.我国出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我国在未来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仍然将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也会遭遇更多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困扰。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国一方面是应该积极的开展产业升级和环保认证,争取与国际接轨,这也是实实在在的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环境保护着想;另一方我们要通过法律、贸易等渠道,进一步制定和规范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不仅是给我国企业创造一个好的氛围,同样也是在遭遇到外国不公正待遇时有一个回击的武器。4.1 要树立绿色理念,以“绿色发展”破解绿色壁垒由于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多数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行动起步早,成效大,环保技术居世界前列。它们为了自身利益,必然对发展中国家要求较高的环境标准。我国企业只有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积极采取有效的绿色对策,大力开发符合发达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才能跨越发达国家的绿色门槛,顺利进入对方市场。第一、大力推行14000认证工作要加强对出口产品从设计到生产过程直至回收再利用的绿色方案的实施。尽管目前ISO14000标准认证代价不菲,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但是时间证明通过建立、实施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生产,节能降耗,坚守污染处理费用,反而会给企业带来综合的省会经济效益。第二、要积极实施环境标志产品制度我国环保方面的法律恨不健全,也没有制定统一的产品环保标准,致使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在出口贸易中难以达到进口国家的环保要求,势必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我国应该尽快实施环境标志产品制度,这样才会让更多的出口商品在开展环境标准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环境标准产品的范围,使更多的出口商品超越绿色壁垒,获得国际产品出口的通行证。从而推动资源合理使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实力。4.2 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随着环境或绿色产品的损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出口产业和产品的比较成本优势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些污染严重,环保技术落后,导致环境成本高昂的产业,如小五金,小化工等,其比较成本优势将弱化直至消失。而一些污染不怎么严重以至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将得到强化。因此,我们要及时的调整出口结构,尽早的规划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逐渐使出产品向高端技术化方向发展才是彻底解决绿色壁垒之根本。4.3 发展绿色包装 由于各种有害的包装废弃物已严重威胁生态环境,清洁无害的绿色包装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鼓励我国出口产品绿色包装的发展,可以颁布相关法律,禁用含污染元素或者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包装,还可通过税收对市场进行调节,对绿色包装给予税收优惠政策。4.4 出口企业要熟悉WTO规则,积累经验出口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学习WTO文献资料,了解WTO的有关规则和国际贸易形势与特点,重视绿色技术壁垒对相关产品出口的冲击和危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善于学习国内外出口贸易经验,面对形形色色技术壁垒的阻碍,提高企业辨识和应变的能力,以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相关产业和产品所造成的损失。 国内立法的单边措施能否用于限制国际贸易,依据多变环境条约而采取的贸易措施是否与WTO的自由贸易原则相违背,都是尚存争议的问题。一些国家运用WTO争端解决程序,积极斗争反抗绿色壁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在面对无理的绿色贸易壁垒时,应沉着应战,据理力争。对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对我国出口产品规定的高于其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而设置的绿色壁垒,我国可根据双边或多变贸易协定所确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抗辩,充分利用环境条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通过采取双边磋商,谈判解决。4.5 政府扶持出口绿色企业 第一,在全球经济危机下,借这个机会来发展新型的经济模式、新的安全健康的经济模式,将能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政府与企业应形成共识,采取有力手段,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和生产优质绿色产品,以冲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空间。另外,国家还应对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加以扶持,从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逐步建立我国的绿色激励制度。第二,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标准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复杂,要及时了解绿色壁垒的最新变化,把握其发展方向,及时向出口企业告警。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广泛收集欧盟各国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和环保要求,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加强信息管理和技术交流工作,预测和把握其发展趋向,及时把信息提供给相关企业。同时,要加强对有关环境问题的公共技术的研究,建立咨询点,便于企业掌握发达国家绿色消费浪潮的基本趋势,大力开发绿色产品。检验检疫部门则要加强调查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检验检疫问题,研究现行的国际环保规范和国际条约,大量收集国内外疫情资料,趋利避害,纺织他们利用现有国际公约及多变贸易体系环境规范不合理地制造绿色壁垒。4.6 要学会正确区分合理与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根据其所产生的后果,可以分为合理绿色贸易壁垒和不合理绿色贸易壁垒。合理绿色贸易壁垒所起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品想着低能耗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通过运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