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研究.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研究.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研究.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研究.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7 3 8 o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透明度,促使银行提高经营绩 效,提高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也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前提和重要的辅助手段。 如何加快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已成为我国金融深化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 论文从信息经济学和现代金融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对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 披露质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本论文首先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阐明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接着 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必须满足决策有用性,全面性、相关性、可靠性、 可比性和一致性等质量特征并要考虑到成本效益和重要性两个原则的限制,然后 通过成奉效益分析和博弈分析证明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加强监管可以提高披露 质羹。 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状况的考察,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 披鼯髑度还不完善,信息披露整体质量水平也不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质量欠佳韵原因包括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者素 质有特提高和外部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备等。为加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 量,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第一,加快金融改革,健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主体:第二,改进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强化外部审计;第三,完善商业银行信息 披露制度c 第四,加强银行外部监管,严格督促商业银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特征;不对称信息 a b s t r a e t t h eh i 曲一q u a l i t yd i s c l o s u r eo fi n f o r m a t i o nn o tm e r e l yh e l p st oe n h a n c eb a n k s t r a n s p a r e n c y , p r o m o t e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b a n ko p e r a t i o na n di m p r o v et h ec a p i t a l a l l o c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i nt h ef i n a n c i a lm a r k e t i ti sa l s ot h e p r e c o n d i t i o n a n da n i m p o r t a n ta u x i l i a r ym e a n s o fe f f e c t i v eb a n k s u p e r v i s i o n h o wt oa c c e l e r a t ei m p r o v i n g t h eq u a l i t yo f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h a sb e e na i li m p o r t a n tt a s k i nc h i n af i n a n c i a ld e e p e n i n g p r o c e s s i nt h ec o m b i n a t i v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c o n o m i c sa n dm o d e mf i n a n c i a lt h e o r y , t h i st h e s i sm a k e sa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o f h o w t o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c h i n a s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 a tf i r s t ,t h i st h e s i su s e st h ea s y m m e t r i ci n f o r m a t i o nt h e o r yt oe l u c i d a t e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 ,a n dt h e np u t sf o r w a r dt h a t 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o fc h i n a s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m u s ts a r i s f yt h e q u a l i t a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w h i c hi n c l u d eu s e f u l n e s si n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 r e l e v a n c e ,r e l i a b i l i t y ,c o m p a r a b i l i t y a n d c o n s i s t e n c y a n dm u s t s u b j e c t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o ft w o p r i n c i p l e so f c o s t sa n db e n e f i t sa n dm a t e r i a l i t y f o l l o w i n gt h i s , t h i st h e s i sa t t e s t st h a t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s u p e r v i s i o no f 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d i s c l o s u r e c a l l 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d i s c l o s u r eb yu s i n gt h ec o s t b e n e f i t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 g a m e - t h e o r e t i cm o d e l i n g a n d a n a l y s i s t h r o u g h t h er e v i e w s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i n d u s t r ya n dc h i n a s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t h i st h e s i sp o i n t s o u tt h a t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 d i s c l o s u r em e c h a n i s mo fc h i n a s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i s i m p e r f e c ta n dt h eq u a l i t yo f d i s c l o s u r ei sp o o r t h ec a u s e so f t h e p o o rq u a l i t yo f d i s c l o s u r eo f c h i n a s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i n c l u d et h ei n c o m p l e t e n e s so fg o v e r n a n c es t r u c t u r e ,t h ei m p e r f e c to fi n t e r n a l c o n t r o lm e c h a n i c s ,t h e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o f m a n a g e r sa n do p e r a t o r so f 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a n dt h e i n c o m p l e t e o u t s i d e s y s t e m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d i s c l o s u r e i n o r d e rt o 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o f c h i n a s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q u i c k l y , t h i st h e s i sp r o p o s e st h a tt h ef o l l o w i n gm e a s u r e ss h o u l db et a k e n :f i r s t l y , a c c e l e r a t i n g c h i n af i n a n c i a lr e f o r ms oa st oe n h a n c et h ea b i l i t yo fb a n k o f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 ; s e c o n d l y , a m e l i o r a t i n g i n t e r n a lc o n t r o lm e c h a n i c s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a n d i i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o u t s i d ea u d i tm e c h a n i c s ;t h i r d l y , m a k i n g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 m e c h a n i s m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t ob ep e r f e c t ;l a s t l y ,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b a n ks u p e r v i s i o n t os u p e r v i s ea n du r g e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s t r i c t l yt o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i n f o r m a t i o n d i s c l o s u r e k e yw o r d s :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 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 , q u a l i t a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a s y m m e t r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l 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引言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商业银行依照法律、法规、银行主管部门管理规 章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以一定方式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与银行经营 管理状况有关的信息而形成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公开被推荐为治疗 社会和产业弊端的最佳疗法。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1 美国法学家、大法官布兰代斯的这句名言对信息披露制度作用作出了最精辟的描 述。商业银行按照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对外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 与定量信息,保证所披露的信息满足各项质量特征,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 巨大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成果与银行所有者、存款人、银行债券持有人和其他经 济主体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利益相关者为了避免各自的利益受到损害, 需要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同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 理活动对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运行稳健与否关系到国民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使其稳健经营已成为各国金融监管 当局的首要任务。而监管当局及时、充分地获取和处理各种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 理状况的真实信息是实现监管有效性的一个基本前提。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商 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制度规定详细披露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和 财务成果,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确保自身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 t o 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商业银行信 息披露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已经成为在新的经济和金融形 势下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抵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 重要课题。提高银行业信息披露质量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对银 行的市场约束,提高金融透明度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重要条 件。近十几年来,巴塞尔委员会有关协议对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许多具体规 定,指导着全球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我国也于2 0 0 2 年颁布了商业银 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作出了具体规定,但是必须清醒地 看到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现状与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 如何加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便有着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金融市场上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信息 在商业银行和广大存款人、债权人、投资人和监管者之间分布不平衡,商业银行 处于信息优势,有可能披露虚假的信息欺骗社会公众,这就使得如何准确判断商 业银行管理层是否准确地披露了真实信息,什么因素导致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 存在问题,怎样判断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高低,怎样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内 容和质量,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米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当 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对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并给出现实中的答案。这也是这篇论文的目 的所在。 1 2 文献综述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对外披露信息,有助于银行的投资人、存款 人和其它相关利益人了解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风险状况、公司治理和重大事项 等信息,维护自身权益( 张俊良,2 0 0 2 ) 。1 。而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充足状况和 风险控制能力及控制记录良好、管理完善、经营稳健的银行在业务活动中能获得 较优惠的条件,降低融资成本,取得优质客户;而那些业绩差、风险高的银行则 要为之付出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采取其他保全措施。这种机制能激励商 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水平( k o t h a r i ,2 0 0 0 ) 。3 。同时, 有效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能够减少金融市场的无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 性,有利于加强银行业的稳定性。因此,加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管理,提高 银行透明度的结果将使银行在市场压力下不断提高其经营水平和经营绩效,从而 实现银行在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协调统一基础上的良性运作( j o r d a n ,j o e p e e k ,r o s e n g r e n ,1 9 9 9 ) “1 。同时信息披露制度也是银行业监管的有益补充,有 利于从外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信息披露有很多的功能和作用,其中有一 个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它可以创造无数个编外的监管者。”( 刘明康, 2 0 0 2 ) ”1 信息披露对于强化监管的意义在于:信息披露制度体现了委托人对内部 信息要求的意志和权力,削弱了代理人的信息优势,使监管者处于更有利地位; 披露制度的存在对代理人起到威慑作用,使其衡量到风险行为的成本过大而放弃 冒险,使监管从事后性向事前性转变,最终达到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 i t 强,2 0 0 2 )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应该以巴塞尔委员会系列信息披露规则为指导,构建 多层次的信息披露体系,以严格强制性披露、鼓励自愿披露作为披露方式,逐步 2 达到披露以会计信息为核心包括其他信息在内的完整的信息内容;同时,加强基 础条件的培育,改革商业银行会计,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优化和完善商业 银行信息披露( 张强,付强,2 0 0 2 ) u 3 o 夏博辉( 2 0 0 3 ) 。1 综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原则和信 息的质量标准进行了专题研究,得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必须贯彻有效性、成本效 益和重要性原则,所披露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相关性和及时性、可比性、完整 性、可理解性等质量特征。 巴塞尔委员会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2 0 0 1 ) 。1 中就银行信息披露问题提出 了许多具体的要求。但是与这些要求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还是很低 的。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水平不仅与美、英等巴塞尔成员国银行相差甚远,而且 亦与新加坡、香港、韩国等非成员国银行相比也有较大距离。这种情况的存在不 仅会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形象,影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筹资成本,还会削弱 其国际竞争力( 胡奕明,2 0 0 1 ) “。 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当务之急是要不断加强我国的金融 基础设旌建设,并根据我国银行稳健经营程度,逐步引进国外商业银行通行的做 法,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建设( 徐荣梅,2 0 0 2 ) “。 1 3 研究的范围与相关概念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产生于信息披露过程中,而之所以需要信息披露 在于金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措施包括设 计激励合同、代理人施放市场信号、信息使用者加强私人信息生产、政府强化管 理以及信息供给者披露信息。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并未全面介绍这些措施,而只 根据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需要讨论了相关措施。 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面临着两类信息不对称,既可以处于信息劣势一方, 如在信贷市场上,相对于借款人,他对借款人的经营管理信息的了解就处于信息 劣势;也可以处于信息优势一方,对于自身经营管理状况的信息,商业银行就比 广大存款人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监管者更为了解,商业银行就处于信息优势一方。 在本文中我们约定所讨论的商业银行除非有特殊说明,都是指处于信息优势方的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有许多层次,既包括商业银行内部各级机构之间信息的 披露,商业银行上下级之间信息的披嚣,商业银行向监管机构的信息报告,商业 银行以外的主体对商业银行有关信息的披露以及商业银行对社会公众的信息披 露。本文所讨论的信息披露概念是指商业银行对社会公众的信息披露,在此商业 银行作为信息披露方是以完整主体予以讨论。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 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 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可分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其中财务信息一般 是指通过财务报表形式,提供和反映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变 动等方面的信息。非财务信息是指不一定与银行财务状况相关,但与银行经营业 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具体包括: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分支机构、经营业 务指标、银行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前瞻性信息、股东情况、各 种临时披露的信息、背景信息等。 1 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 4 1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规范性方法,使用演绎的方法构建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 析信息披露对防范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提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特征,阐述我 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原因和解决措施;采用描述性方法介绍国内外信 息披露制度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内容和质量的规定;采用实证分析介绍了我国商 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现状:采用收益一成本分析方法和博弈理论的方法,分析商 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问题。 在采用描述性方法介绍国内外信息披露制度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锾内容和质 量的规定时,运用了比较的方法。 本论文在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进行整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还运用了一定 的会计研究方法。 1 4 2 研究框架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共分为六章,分别是: 第一章引言,提出本文产生的目的与意义,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框架: 第二章介绍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商业银行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一系列后果,并指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 题的作用;第三章对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所要满足的主要质量特征从理论上提出 了比较完整的层次,并考虑了对信息披露质量的约束条件,同时运用收益一成本 4 法和博弈理论分析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国内外信息披露 制度对信息披露内容和质量的规定并探讨了我国披露制度存在的不足;第五章对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存 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六章给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质量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本论文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研究 给出了结论。 第二章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和存款人、股权人、债权人及其他相 关利益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对于解决信息不对 称问题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了解有关信息不对称理论有利于加深对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2 1 信息与信息不对称 信息问题首先产生于不确定性。当存在不确定性时,通常需要通过获得信息 来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正是不确定性的负量度。”“2 1 信息之所以重要,在于未来是不确定的,获得信息就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如果在 市场运行中,决策者掌握着充分信息,并且能够及时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决策,就 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减少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信息的价值只有在 事后才知道。在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在不同经济主体间分布不均衡,市场上广 泛存在着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 约之前,称为事前不对称;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称为事后不对称,研究事前 不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 a d v e r s es e l e c t i o n ) ,研究事后不对 称信息博弈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m o r a lh a z a r d ) “。 所谓道德风险,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是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 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而签约前如交易双方信息不对 称,就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 的现象。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使得均衡的交易水平难以实现,严重时甚至会破坏市 场价格机制“。阿克劳夫( g a k e r l o f ,1 9 7 0 ) 开创性的论文首先分析不对称信 息对商品市场交易和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 即所谓“l e m o n s ”问题) “”,从此不 对称信息理论开始了飞速的发展,在经济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2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金融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使人们从一个新 的角度去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本质,指出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可以解决借贷市场 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本质是通过提供更好的信 息,减轻交易成本,调节借贷双方之间的收益和风险。“”简言之,金融业的本质 是一种能够提供优质信息的产业。但是金融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其信息产 品市场通常是低效率的,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的加工者,如果缺乏政府监管,其提 供的特定信息数量将明显地少于最优资源配置所需要的信息数量“。因此银行等 金融中介的存在,在有效地解决了信用过程中授信主体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 的同时,又形成了存款人与银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金 融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造成金融市场失灵。信息不对 称程度越大,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就越严重,市场失灵也就越明显。 1 9 8 1 年,斯蒂格里茨和魏斯建立了一个模型,阐述了银行信贷市场上的“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我们也可借用这个模型来描述关于商业银行的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假设金融市场上有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由于某项业务缺 乏资金,需要向金融市场借款。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者能够根据平均收益区分不同 类型的商业银行,但不能确定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每一个商业银行的风险。不 过可以肯定,对某类商业银行中的任一银行来说,必有一个可能的收益分布f ( r , 0 ) ,r 是某类银行的平均收益,0 是该类银行的风险测度( 0 越大,风险损失 越大) ;银行以利率y 取得总量为b 的融资后,只有当运用资金的收益r 与担保 价值c 之和不能抵偿借款本息时,才会违约、拖欠本息b ( 1 + y ) 。所以,资金 供给者向银行提供融资的收益p ,至少要等于b ( 1 + y ) 和r + c 的最小者,即: p ( r ,y ) = m i n r + c ,b ( 1 + y ) ( 2 1 ) 对一个给定商业银行的利率y ,相应地存在一个风险损失的临界价值0 。 如0 0 ,商业银行才会借款,就是说,若银行风险0 大于该类商业银行平均风 险0 ,则银行的预期利润n 将大于借款成本y 。在e = 0 时,商业银行的预期 万,o + ) = f m a x 【r b ( 1 + y ) 一c i 沪( r ,口) = 0 ( 2 2 ) 对式( 2 2 ) 微分,得到: 等d :盟掣,。 汜。, v8 花| 8e j 一 式( 2 3 ) 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风险l 岛界值0 随着利率y 的增加而增加,即y 越高,商业银行的风险0 越大。这是因为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的预 期收益必须增大而风险将会提高。因此,在风险0 以下的商业银行只好退出筹 7 资市场,余下的全部是那些高风险和高预期收益的商业银行。同时,筹资利率高, 明知运用筹措资金进行原定业务的预期净收益很小,商业银行在取得资金后极可 能不进行预定的业务,而从事其他风险更大的项目投资或投机,这就导致了商业 银行的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问题使得风险率高的商业银行更愿意借款或吸收存款, 这迫使投资者和存款者提高利率回报要求,结果筹资的商业银行中包含了更多风 险更大的银行,导致低质银行驱逐优质银行的现象发生。我们以银行吸收存款为 例说明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的后果。 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的众多银行的经营效益有多种等级,吸收存款还本付 息的风险有高有低。但由于商业银行和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对运 用借入资金进行投资的风险的了解要比存款人多得多。假定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有 两种风险水平,一种是高风险的,另一种是低风险的。高风险的银行只有以较高 的利率才能吸引存款人存款,而低风险的银行则存款利率较低( 假定除风险之外, 两种存款其他要素相同) 。如果交易双方对银行风险能很好地识别,那么两种风 险水平的银行就会分为两个市场,分别以不同的利率吸收存款。如图2 1 所示。 圈21 行存款市场的逆向选择 图2 1 中a 图表示低风险银行存款市场,b 图表示高风险银行存款市场。银 8 行吸收公众存款可以看成是对外发行存款凭证,存款人是否存款则是是否购买商 业银行的存款凭证。图2 1 a 中s 。是低风险存款凭证的供给曲线,d l 是其需求曲 线。相应地,图2 1 b 中s 。是高风险存款凭证的供给曲线,d ;i 是其需求曲线。s 。 低于s 。,是表示低风险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低于高风险银行存款的利率。同 样,d 低于d 。,表示存款人对低风险存款要求的利率回报低于高风险的存款。在 风险易于识别,信息在商业银行和存款人双方是对称的时候,两个市场分得很清 楚,高风险要求高收益,两个存款市场都能实现均衡。按图2 1 a 低风险存款的 市场利率是0 7 5 ,高风险存款利率是1 2 5 ,每种存款的吸收金额都是i 0 0 万元。但实际上,商业银行对存款风险十分了解,而存款人却知之不多。在这种 情况下,存款人只有对存款的风险进行猜测。存款人可能会猜测低风险存款的可 能性是5 0 ,因为如果双方都知道风险情况时每种风险的存款都是1 0 0 万元, 高低风险的存款各占一半。因此存款人会把所有的存款风险都看成是中等水平 的,并且愿意接受高风险与低风险存款的平均利率回报。然而只有高风险银行愿 意以这种利率吸收存款,低风险银行不太愿意。这样存款市场上就有较多( 1 5 0 万元) 高风险存款和较少的( 5 0 万元) 低风险存款成交。进行高风险存款以后, 存款的风险情况便会为存款人所掌握。当市场上成交的存款多数由高风险的存款 组成时,存款人对存款风险的猜测也会提高,即会认为存款的风险是中高水平的, 这将导致新的需求曲线由d 。继续向上移到d 。存款的利率也会进一步提高,在 新的利率水平上,低风险的银行更不愿意吸收存款。这一移动趋势会持续下去, 直到愿意吸收存款的银行都是高风险的,而低风险银行全都不愿意以这种利率吸 收存款。这时,存款人正确地估计他们的存款都是高风险的,而需求曲线将是 d 。图2 1 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实际市场上可能有少部分低风险的银行在吸收存 款,但是低风险存款的比例要比在信息对称时少得多。 同样的讨论也适用于商业银行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情况。发行债券的情况与上 述发行存款凭证的分析相同。在商业银行发行股票的情况下,当投资者不能识别 有较高预期收益和低风险的优良银行和有较低预期收益和高风险的银行时,他们 只愿意支付反映发行股票的银行平均质量的价格,该价格介于高风险银行股票价 值与优良银行股票价值之间。结果优良银行不愿意按照投资者的出价发行股票, 愿意向投资者发行股票的只有那些高风险银行,导致在银行股票市场上,筹资的 商业银行大多为高风险的,这就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高风险银行驱逐低风险 银行,使市场出现失灵。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股票、吸收存款和发行债券融资之后,为了获得更高的收 9 益,可能违背筹集资金时的承诺,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不按照约定的资金 运用计划进行投资,转而从事其他风险更高的业务,从而导致道德风险问题。银 行业的道德风险问题在大银行中更为突出。由于大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重要地 位,银行监管者自然不愿意让大银行倒闭,使得股东和存款者蒙受损失。但“大 银行难以倒闭”政策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增加了大银行道德风险的动机。因为当股 东和储户知道银行太大而不会倒闭时,他们就失去了监督银行的动力,当银行经 营风险过大时,他们也不会采取相应措施。而大银行知道如果发生经营风险时, 监管当局会予以救助,不会让其倒闭,那么他们从事高风险业务的可能性也就越 大。这两方面的因素相加导致了大银行更为严重的道德风险,加大了大银行发生 风险的可能性,从而倒闭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o ”。 由于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促使他们在系统内 增加风险性业务和活动,导致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使得银行业比其他产业更加 脆弱、更容易被传染。由于银行具有较高的杠杆率,资产大部分流动性不强, 在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存款人的预期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存款人与银 行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更加剧了公众预期的不确定性,根据先到先被 偿还的原则,存款人的最优行动就是抢先提取存款,从而造成对银行存款的挤提。 并且银行之间拆借和支付系统使他们的财务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银行的支 付困难产生交叉影响,从而使任何一个银行的困难甚至破产都会很快传播到其他 银行;这又进一步造成存款者对银行业失去信心,引发更大的挤兑风潮,引起金 融恐慌和银行危机。由此可见,金融恐慌和银行危机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个别 银行破产的信息通过信息不完备的市场被严重扭瞎和放大,形成了人们的错误预 期,再加上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使得个别银行的破产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而导致的金融市场的运转失效以及全面危机。 2 3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正是由于金融市场上大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逆向选择和道德 风险的发生,降低了金融市场配置效率,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和银行危机 发生的概率。为降低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业的影响,只有加强商业银行向外披露信 息的力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银行透明度,将商业银行置于市场的监督之下, 使得广大存款人、投资者了解商业银行制度建设、业务经营、内部管理和风险状 况,减少他们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利于他们在了解银行状况的基础 上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投资决策,避免交易前的逆向选择和交易后的道德风 险,能使资金向经营状况好的集中,增加经营不善的银行市场退出的压力,有利 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克服金融市场失灵,增强银行稳 定性。例如当市场信心不足或面临较大外部压力时,如果银行信息披露较为充分, 市场就具有一定的甄别功能,能把不同风险状况的银行分开,阻断风险传染,减 轻市场波动,有助于保持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信息披露制度也是促进银行提 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推动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增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透明度, 能够使得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通过建立更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采取适当的管理 措施,激励和约束经理层的行为,使得他们为股东谋取最大化的利益,这将使银 行不断提高其经营水平和经营绩效。“。同时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还是有效 实施银行监管的前提和重要的辅助手段,监管部门对银行进行监管,必须获得有 关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的各种信息,掌握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才能针对商业银行 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即信息效率决定了金融监管系统的控制能力, 因此信息披露制度是其他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信息披露的质量制约 各种约束制度的有效性。还有由信息披露所构成的社会公共舆论监督是有效监管 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有助于减少监管中的道德风险,从而可以降低监管组织的交 易成本,提高组织效率。 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是为了减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的一项制度安排。而要有效发挥信息披露制度的作用,就必须对商业银行披露的 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定,并且确保商业银行所披露的信息的真实、及时、全面、可 靠,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 第三章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的经济学分析 3 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特征 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的质量特征,是指披露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 质。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的重要性来源于信息的有用性,而信息的有用性又必须 联系其用途来作出评价。正因为如此,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和监管当局信息监管 的角度,都存在着如何评价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便更好的实现信息披露目标和 监管目标的问题。目前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特征还没有国际统一标准,国际 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其一系列文件中提出了对银行披露信息的质量要求, 包括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可靠性、前瞻性、可比性和重要性等。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主要内容为财务会计信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 a s c ) 在国 际会计准则第3 0 号一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中对信息的质量 特征提出了相关、可靠和可比、易于理解和全面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会( f a s b ) 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 f a c ) 第二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规定, 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最高质量特征、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三个层次, 提出了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一致性的具体特征。我国财政 部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七条对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提出了应当遵循的原则, 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些原则看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分别是客观性、实质重于 形式、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和重要性“。商业 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第五条中明确了信息披露“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 可比性”的原则,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作出了原则上的质量规定,但并没有给出 具体的质量特征评价标准。 本文综合归纳以上规定对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具体质量特征。 3 1 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最高质量特征 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使用者作出决策,所以最高质量 特征应该是决策有用性,即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信息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 首先取决于决策者能否正确理解该信息。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可能使对外披露的信 息易于被人理解,而使用者也应设法提高理解信息的能力,惟有如此,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 2 由于决策有用性准则只是一个笼统而抽象的概念,所以,在确定商业银行信 息披露质量特征时我们主要是依据其具体的质量标准要求。换言之,对披露的信 息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一项信息是否有用的具体标准。 3 1 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具体质量特征 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具体实践中,信息质量特征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条: ( 1 ) 全面性。要使市场参与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能够对银行进行有意义的 评估,信息就必须全面。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贯彻充分披露原则,完整她披露有关 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的各项信 息,便于投资者全面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和投资风险,以利于其作出有效决策。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应该根据自身信息使用者数量和类别较多的情况,严格按照相 关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全面地进行披露,并尽可能地充分进行自愿披露。信息公 开的全面性还包括形式上的充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形式可分为法定形式和任 意形式,法定形式的信息披露主要以定期报告的形式加以体现;任意形式则是指 法定形式以外的其他各类详细披露形式。 ( 2 ) 相关性。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必须与使用者作出决策的需要相关。“当 信息有助于市场参与者评价及预测对银行的投资、贷款或其他债权的风险及收益 时,或评估银行未来的财务表现和财务状况时,才对市场参与者具备相关性。当 信息有助于监管者评价银行运营的稳健程度时,才对监管者具备相关性。” 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预测价值、 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决策者预测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 果,即此项信息就具有预测价值。决策者可以根据预测的可能结果,作出最佳决 策。因此,预测价值为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它具有改变决策的作用。一项信息如 能使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期结果,即具有反馈价值。反馈价值也有 助于决策者的决策。在商业银行信息披鼯实践中,信息的反馈价值与预测价值往 往同时并存或交互影响。例如,一家商业银行所披露的季报,对于该季的绩效具 有反馈价值,而对该年度的绩效则具有预测价值。而及时性是对信息提供时效的 要求。它要求对于需要披露的事实,要在事实发生后尽可能短的时期内予以披露。 及时与否对于一个信息的价值影响很大。事过境迁的信息对于使用者的决策很难 说仍具有相关性。 ( 3 )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 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披露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 而且还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因此,可靠性也构成信息的主要质量。披露的信息 的可靠性进步取决于四个因素,即真实性、审慎性、可核性和中立性。所谓真 实性,是指披露的信息的内容与其所要表达的客观经济现象或状况应一致或吻合 “。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如不能真实的反映其经营管理状况,即不具有可靠性。 商业银行要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必须在进行信息的编制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方 法,否则,不管工作人员如何认真,披露的信息也不可能满足真实性要求。审慎 性是指商业银行在披露的信息中必须执行谨慎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也 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将对各项业 务产生难以准确预计的影响。为此,就必须实施审慎性原则,保证披露的信息能 可靠地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可核性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 人,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信息披露事项加以计量时,仍能得出相同的结 果。换言之,可核性确保计量的信息披露人员能正确而无偏差地使用其所选择的 方法加以计量;不论该方法是否适当,计量人员已正确地使用,并未掺杂其个人 的偏见。中立性是指在制定或实旌各种信息披露准刚时,应当主要的关心所取得 的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不是偏重新规则对特定利益者的影响。商业银行不 能为了达到想要得到的结果,或诱使特定行为的发生,而将信息加以歪曲或选用 不适当的信息披露原则。 ( 4 ) 可比性。所谓可比性,是指能使信息使用者从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别其 异同的质量特征。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各期之间应当能进行比较,以反映商业银 行经营管理的变化趋势,提供商业银行业务收益的增减变化情况,揭示其未来发 展方向。便于投资者在比较商业银行各期披露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对商业银行未 来经营状况的预期并决定自己的投资决策。同时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可比性还保 证各个不同银行之间的信息可以进行比较,以利于投资者对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 效进行横向比较,并决定投资的方向,以利于经济资源向效益更高的银行配置, 提高社会效率。但是,可比性并不要求各商业银行均采用相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 方法,而应该在保证遵守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要求的前提下按各银行实际情况 选用适当的具体会计和披露方法,以反映真实性为依据。只有真实反映的信息, 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可比性,正因为如此,可比性是信息质量的次要品质。 ( 5 ) 一致性。一致性指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在各时期应使用相类似的披露标 准和方法,或指莱一时期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有关项目应使用相类似的计量概念 和程序。由于商业银行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和信息披露的分期进行,信息披露质 量的一致性是不可或缺的。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若能前后各期加以比较,分析其 1 4 变动趋势,则对于未来获利能力及财务状况的预测会更有帮助。但是,作这种比 较的先决条件是,披露的信息的编制基础必须一致。因此,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中不得任意更改编制方法、变更披露标准。以防止商业银行操纵各期的损益来蒙 蔽投资者。当然,一致性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绝对不能变更信息披露编制方法或 原则。当原有方法所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变化之后,或者新的方法能够提供更为 准确、更为有用的信息时,应适时地进行变更,一致性不应成为阻止变更的借口。 如果发生了变更,应在信息披露中将变更的性质及理由,连同此项变动对损益的 影响,一并加以披露。 3 1 3 信息披露质量标准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