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基于控制论的erp生产控制系统建模分析.pdf_第1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基于控制论的erp生产控制系统建模分析.pdf_第2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基于控制论的erp生产控制系统建模分析.pdf_第3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基于控制论的erp生产控制系统建模分析.pdf_第4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基于控制论的erp生产控制系统建模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基于控制论的erp生产控制系统建模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 一 1 r e s e a r c ho nt h ep r o d u c t i o nc o n t r o lo ft h ee r ps y s t e m b a s e do nt h ec y b e r n e t i c s l a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u b m i t t e df o rt h ed e g r e eo fm a s t e r c a n d i d a t e :f uq i a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c a iz o n g y a n c h a n g a n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n ,c h i n a 一 ; i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 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伯强 劢年6 月乡e t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 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 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 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门叛必勾年月弓 日 舅, 铷龇侈譬垮叩年 0 ,该工作中心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能力不足需调整: 工作中心负荷一能力o ,该工作中心可以满足加工要求,能力富余。 ( 5 ) 无限能力计划 无限能力计划是e r p 的能力需求计划c r p 的两种求解方法之一,是指企业在制定 m r p 时先不把生产能力的因素考虑在内,而是通过计算每个工作中心的负荷和能力来 得出工作中心的负荷后,产生能力报告,然后根据负荷和能力的关系对工作中心能力不 足的部分进行调整,通常采取转移负荷工作中心、加班等措施。这种形式最主要的战略 思想是以市场为中心,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 6 ) 有限能力计划 有限能力计划是e r p 的能力需求计划c r p 的另一种求解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 认定工作中心的能力是不变的,然后按照优先级来安排计划。一般来讲,优先级高的物 料先分配能力,其次才是优先级低的物料。如若同一个工作中心被优先级高的物料负荷 5 1 第五章基于控制论的能力需求计划研究 占满之后,优先级较低的这些物料就会被推迟加工。这种方法可以不进行工作中心能力 和负荷的平衡【4 2 4 3 1 。 5 2 能力需求计划关键技术研究 5 2 1 粗能力需求计划技术研究 粗能力需求计划r c c p ( r o u g hc u tc a p a c i t yp l a n n i n g ) 是为了确定主生产计划m p s 是否能顺利运行而产生的。它仅仅是对主生产计划m p s 所涉及到的关键生产能力做一 些粗略的估计然后给出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是否能够满足主生产计划的回答。r c c p 的处 理过程是把主生产计划的成品生产计划放到各自的工作中心上去然后换算成各自工作 重心的能力需求。而能力计划的编制过程就表达了主生产计划与执行这些生产任务的加 工和装配工作中心的能力供求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用r c c p 来评价主生产计划是否可行 【4 4 1 o 为了加快处理过程,我们在r c c p 的编制过程中仅仅考虑关键资源,通常是指关键 工作中心( 尤其是处于瓶颈位置的工作中心) 、资金、仓库、运输、自然资源( 可供数 量有限) 、供应能力有限的特别供应商和不可外协的工作等。一般来讲,和粗能力计划 r c c p 密切相关的关键工作中心是随着产品结构改变而改变的,并不是固定哪二个。 r c c p 是用来配合m p s 的处理过程的,一般来说企业是一个月处理一次。如果我 们m p s 的处理周期是一周,但是我们对于r c c p 的处理仍然可以做成一个月,不过在 这个过程中要把m p s 的每周产量计算为这个月的总产量。这种以月为计划周期的由 m p s 而编制的r c c p ,更便于进行能力的管理【4 5 1 。 粗能力计划的具体编制流程如下: 5 2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5 4r c c p 的原理框图 ; 5 2 2 能力需求计划技术研究 这里的能力需求计划c r p ( c a p a c i t yr e q u i r e m e n t sp l a n n i n g ) 其实全名是“细能力 需求计划”,这是相对于粗能力需求计划r c c p 而言的,是对具体物料需求计划所需能 力进行核算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和物料需求计划处于同一个层次,不过物料需求计 划的对象是具体的物料,而能力需求计划的对象是抽象的能力。 一 能力需求计划c r p 的工作原理是先把物料需求计划的生产订单和已经下达但尚未 完工的生产订单所需求的负荷小时,按照工厂日历转换成每个工作中心各时区的能力需 求,然后再运行能力需求计划,根据物料需求计划中加工件的数量和需求时段、它们在 各自工艺路线中使用的工作中心及占用的时间,对比工作中心在该时段的能力,生成能 力需求报表。和粗能力需求计划r c c p 相同,c r p 也是用直方图来表示能力情况。如果 个别时段负荷超过能力,但在某个时期的累计负荷没有超过累计能力,我们就可以调整。 在e r p 系统中,主生产计划m p s 阶段和物料需求计划m r p 阶段都要求编制能力 平衡计划来进行能力平衡。因为m r p 的原始数据很大部分是从m p s 中而来,所以c r p 和r c c p 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实际上,m r p c r p 的运算是建立在m p s r c c p 基础之上 的,c r p 是r c c p 的进一步深化,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表5 1 : 5 3 第五章基于控制论的能力需求计划研究 表5 1r c c p 和c r p 之间区别 比较项粗能力需求计划r c c p 能力需求计划c r p 计划阶段 m p s m r p 和生产作业计划 主要作用检验i v i p s 是否可行检验生产作业计划是否可行 能力对象关键工作中心全部工作中心 计算过程依据 资源清单工艺路线 负荷对象 独立需求件相关需求件 库存状况不考虑考虑 订单类型计划和确认订单计划和确认订单,已下达订单 工作日历工厂日历或工作中心日历工作中心日历 提前期提前期偏置按照工序开始时间和完工时间 5 2 2 1c r p 的编制和计算 能力需求计划c r p 是用表格和图形表示各工作中心所要承担的负荷大小,这个过 程主要进行的就是收集数据,通过计算来编制负荷图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来说,整 个编制过程需要三个步骤: ( 1 ) 收集数据 c r 2 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 r p 运行之后,对l v i r p 进行验证的处理过程,利用从已 发的工单和工作中心所输入的负荷量,产生对工作中心相适应的能力需求。一般来说, c r p 的输入数据主要有已下达的车间订单、l v i r p 订单、工艺路线文件、工作中心文件 和工厂日历这五种数据。 ( 2 ) 编制工序计划 编制工序计划一般采取以下步骤: 1 ) 根据订单、工艺路线和工作中心文件计算每道工序的负荷; 2 ) 计算每道工序在每个工作中心上的负荷 3 ) 计算每道工序的交货日期和开工时间; 4 ) 按时间周期计算每个工作中心的负荷。 ( 3 ) 编制负荷图 在m r p 中的能力需求计划运行之后,一般可用负荷图来直观表示能力和负荷的匹 配情况。收集到必要的数据后就能开始处理订单,编制负荷图,分析结果和调整能力。 具体编制流程如图5 5 :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5 5c r p 编制过程流程图 一般来说,当我们把能力需求计划编制好输出c r p 报告后,我们都要绘制直方图 来进行能力和负荷的分析,如图5 6 : 能力负 荷( 小 时) 1 0 0 - 7 0 l 一i o 黝 负荷曲线 ! 酸& 一 一 鼢 ;夏 0 曩 乏么z 乞黛貉0 。# 2 5 能力曲 广1 + 5 0 l1 份 图5 6 能力与负荷曲线 例如图5 6 就是个工作中心的能力与负荷曲线图,在上图中,第一周和第三周、 5 5 1 l i利釉引i i : 编制工序计划 一 第五章基于控制论的能力需求计划研究 第四周的能力小于实际的负荷,而第二周和第五周的能力大于实际负荷,总的累计能力 是小于负荷的,工作中心欠9 5 个工时。所以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能力平衡。 5 2 - 2 2 能力需求计划c r p 的运行和维护 在执行能力需求计划c r p 的过程中,超负荷或者负荷不足都是应该解决的问题。 如果超负荷,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能力问题,否则不能实现能力计划;如果负荷不足, 则作业费用就会增加。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负荷报告进行分析,并反馈信息,调整计划。 首先我们要分析能力不平衡的原因。这有可能是主生产计划的问题,也可能是其他 问题。虽然在主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粗能力需求计划会对其进行判断,但是实际上有 很多粗能力计划不曾考虑过的因素,如主要的维修件订单并未反映在主生产计划中,或 者是忽略了拖期订单,甚至粗能力计划没有包括的关键工作中心等都会影响生产的过 程。 如果是在主生产计划中忽略了某个因素而造成的能力不平衡,我们应该调整负荷或 能力以满足m p s 对能力需求而不是修改它,只有在没有办法满足需求时,我们才回去 修改主生产计划。 如果我们进行了上述操作后能力和负荷还是处于不平衡状态,我们就需要进行能力 ,和负荷的调整。 一般来说,调整能力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 1 ) 安排加班 这只能是一种应急措施而不能当做必要措施,加班肯定不是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好 方法。 ( 2 ) 调整劳力 如果缺少劳力则根据需要来增加工人;如果能力超过负荷,即劳力超出了当前的需 要,企业就可以安排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或者是重新分配劳力,把负荷不足的工 作中心的劳力分配到超负荷的工作中心去: ( 3 ) 重新安排工艺路线 一旦某个工作中心承担的任务超负荷,则可把一部分订单安排到负荷不足的替代工 作中心中去,这样可以使两个工作中心的负荷水平都得到改善; ( 4 ) 增j l l # l , 协处理 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超负荷,可以考虑把某个制约企业生产的瓶颈作业转包给其 他制造企业。 5 6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调整负荷的措施主要有: ( 1 ) 重叠作业 为了减少在工艺路线中两个相连的工作中心的总加工时间,可以在第一个工作中心 完成整个批量的加工任务之前把部分已完成的零件传给第二个工作中心: ( 2 ) 分批生产 将一份订单的批量细分成几个小批量,在同样的机器上同时安排生产。这种调度方 法不能降低负荷,而是将负荷集中在更短的时间内; ( 3 ) 减少准备提前期 将准备过程规范化,可以减少准备时间,从而降低负荷。于是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能 力用于加工过程; ( 4 ) 调整订单 考虑是否可以把一份订单提前或者拖后安排,或者是否先完成一份订单的一部分其 余部分拖后安排,甚至考虑订单是否可以取消。 ; 5 3 基于控制论的能力需求计划建模 能力需求计划区分为针对主生产计划系统m p s 的粗能力需求计划和针对物料需求 系统m r p 的能力需求计划( 或者叫细能力需求计划) ,二者的目的都是对各自针对的对 象系统的能力进行计算,衡量制定的计划是否可行、可靠,现有的生产条件是否能够满 足企业的生产。本文对能力需求计划基于控制论的建模主要是针对面向物料需求计划 m r p 的能力需求计划建模。 在第三章的主生产计划m p s 建模和第四章的物料需求计划m r p 建模的过程中,主 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入和输出均是具体的,如m p s 输入输出的对象为某个产 品或者产品族的数量等参数,m r p 输入输出的对象为具体的库存。而对于能力需求计 划c r p 来讲,主要的输入输出过程如图5 3 所示,输入数据来源很多,必须选择一个具 体对象作为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在这里,本文提出一个观点t 能力需求计划是对m r p 计划中零部件的工艺路线进行编制,然后放到各个工作中心上去和其额定负荷进行比 较,根据其额定负荷和实际负荷画出负荷直方图,然后进行调整。本文在这里对其进行 逆向思维,把m r p 计划得来的数据和生产工艺等因素进行结合,然后把实际产品的加 工过程分成若干份( 即每一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包括时间) 为一份,同时,把工作中心 的加工时间转化为这个工作中心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加工的份数。在以上的前 提下,物料以恒定的速率输入c r p 系统,若在规定的生产时间内物料的份数能够全部 5 7 第五章基于控制论的能力需求计划研究 通过这个工作中心,则能力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若不能够全部通过,则说明能力不能满 足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工作中心为对象,计算出在规定的时间内该工作中心在 规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产品份数为x ,然后和计算出来的物料份数y 相对比,如若x y ,则说明能力满足;如若x y ,则说明能力不能满足。 当此系统有突然的外在干扰时( 如突然的物料短缺或者由于紧急订单而引起的物料 的突然增加) ,就会对原来的能力需求计划的稳定输入进行一个冲击,我们就要对其进 行校正,使其能够正常输入而不会对系统进行大的冲击而使系统出现不稳定的状态。 本文建立的基于控制论的能力需求计划c r p 模型如下: 图5 7 生产控制系统的能力需求计划模型 k - 能力需求计划的比例系数 t c 一能力需求计划的工作中心的生产延迟系数 t _ 需求平稳时间常数 在本模型中,输入端为上述所讲的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工艺综合得来的物料的份 数,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然后输出系统,输出端也是物料需求计划的份数。本模型的主要 作用就是使整个输入过程在有扰动d ( s ) ( 紧急状况) 的情况下能够平稳的运行,让扰动 不会影响系统的平稳输入和输出。最后,通过输入的份数x 和平稳输出后输出端的份数 y 的对比来判断或调整能力需求计划。在上述模型中,各个参数可通过m a t l a b 的 s i m u l i n k 仿真来得到最后的理想结果。 本系统进入稳态之后,由于需求量变化所引起的扰动d ( s ) 与实际需求量) ( o 之间经 过化简后的模型图如下: 5 8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s ) y l g 3 ( s ) l 一 图5 8 俅p 传递函数框图 其中,传递函数g 3 ( s ) 如下: 删= 雨可学糍 , 5 4 基于控制论的c r p 系统模型仿真 。 根据图5 7 可知,本模型中有3 个参数,分别是能力需求计划的比例系数k 、能力 需求计划的工作中心的生产延迟系数t c 和需求平稳时间常数t d ,下面我们通过对其进 行不同的取值来确定系统在干扰下能使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影响最小、使系统稳定运行的 参数值。其中,生产延迟系数t c 我们可以参考m p s 模型中的生产延迟时间常数t p ,采 用穷尽法可得t c :o 0 2 3 。 假设系统的输入为2 0 0 份物料,在系统的正常运行中突然外界在3 0 单位时间的时 刻对输入端进行一个数值为7 0 的干扰,然后我们通过取用不同参数来对系统进行仿真, 进而确定这些参数值。此时外界的干扰我们可以视为一个在系统运行的第3 0 个单位时 间外界对系统发出阶跃信号。 具体仿真结果如下: 5 9 第五章基于控制论的能力需求计划研究 图5 9 阶跃需求时参数变化对于c r p 输出的影响 在基于控制论的c r p 模型中,参数t c 是常数可视为已知量;参数k 决定了系统的 响应时间和系统进入稳态情况下的振荡情况,是系统的比例环节系数,数值愈大进入稳 态时间越短同时也越不稳定;t d 决定了系统在受到阶跃扰动后是否能够迅速回到稳态, t d 值愈大回到稳态时间就愈长,但同时t d 也不能无限小,如果过小的话会出现图5 9 中第四幅图的局面,系统同样不稳定。 经过仿真,得出系统处于最稳定的情况是图5 9 中的第三幅图,此时参数值为: k c = 1 0 ,t d = 0 。0 1 9 ,t o = 0 0 2 3 时系统最为稳定。 5 5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对能力需求计划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分类、作用和意义,随后对能力 需求计划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然后本文就能力需求计划的两个分 类一粗能力需求计划和细能力需求计划的编制和流程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最后 提出了基于控制论的能力需求计划模型,求出其传递函数并对其进行仿真,证实此系统 模型的可行性。 一一一一一一 _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原型系统的实现 6 1 生产控制系统开发 一一一 基于控制论的生产控制建模体现了本模型对于企业的生产控制过程中很多紧急情 况的良好适应性,本文采用d e l p h i 语言进行开发,并以s q l 2 0 0 0 数据库来存取数据, 以此来验证本文提出观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 2 系统运行部分实例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 r p ) 生产控制分系统 决策支持分系统 人力资源分系统 基础数据分系统 质量管理分系统 库存管理分系统 销售管理分系统 采购管理分系统 财务管理分系统 设各管理分系统 图6 1e r p 功能模型图 就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在e r p 中的应用,作者开发了一个e r p 系统的部分功能,如上 图6 1 。一个完整的e r p 系统由图6 1 所述的几部分组成,其中生产控制分系统也就是 e r p 中所说的计划管理分系统,即本文所论述的重点所在,包含了m p s 、m r p 和c r p 三个 部分,有的作者认为还应该包含车间计划管理部分,本文单列出来,在这里不多做阐述。 在图6 1 中,库存管理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实际生产中的库存,决策支持分系统用于给 领导层做出正确的决定来提供信息支持,销售管理分系统主要应用于销售人员,人力资 源分系统把整个企业的主要人员( 正式人员而不包括临时人员) 的信息囊括在内,采购 管理分系统用于企业的采购工作,包括企业采购零部件等;基础数据分系统主要包含多 种基础数据的维护,如b o m 表、工作中心维护等;财务管理分系统主要负责整个企业的 收入和支出,还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等;质量管理分系统主要负责在生产中产品或产品零 部件的质量状况;设备管理分系统主要负责企业的设备状况。 系统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在窗体中通过菜单、按钮来完成。在用户通过身份认证登陆 e r p 时,按照统一登陆、统一权限、统一目录的设计思想,根据用户的性质和权限的不 同分别进入不同的界面,可以进行不同的操作,从而保证e r p 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具有系统管理权限的用户登陆后进入的系统主界面。 图6 2 为e r p 系统登陆界面。 6 1 第六章原型系统的实现 图6 3 为e r p 系统登陆提示界面,当用户输入错误时弹出提示信息。 图6 4 为e r p 系统主界面,进入主界面以后,用户可以点击功能菜单进入相应的功 能模块 图6 5 为生产管理系统的主生产计划界面,左边的表显示的是物料的主生产计划, 包括物料编号、年份、计划期、开始日期i 结束日期等信息,右边的是对主生产计划进 行手动增加、修改纪录时的输入文本框,主生产计划员可以手动的对主生产计划进行修 改。 图6 6 为物料主文件维护界面,左边表格显示的是所有物料信息,进行添加或者修 改数据时可以在右边文本框中输入相关信息。 图6 7 为工艺路线维护界面。 图6 8 为系统管理中的数据库备份,管理员可以定期的手动将数据库备份到指定目 录。 图6 9 为基础数据b o m 维护管理用户界面,其工作区显示的是某产品制造b o m 的 树形结构维护。基础数据管理是e r p 系统中相当重要的部分,管理和维护车间生产中 所需的各种基本信息,如零件基本信息、b o m 信息、工艺路线等等,包括各类基础数 据的导入、导出、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基础数据管理为e r p 系统的正常 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图6 1 0 为订单信息添加界面,业务员通过本界面添加销售订单。 图6 1 1 为订单信息查询界面。 图6 1 2 为物料需求计划m r p 主界面,用户在m r p 独立需求界面的操作栏输入所 要查询的物料的编号、查询的时间和所在的计划期就可以查到相关的物料信息,通过新 增、修改和删除可以对物料的信息内容进行操作。 图6 1 3 为工厂日历信息管理界面,包括计划期、开始日期、结束日期等,同样也可 以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图6 1 4 为粗能力计划r c c p 界面。 图6 1 5 能力需求计划c r p 界面,可以计算企业能力是否满足加工需求。 6 2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原型系统的实现 6 5 ,五 “i i 图6 8 数据库备份界面 图6 9 b o m 表维护界面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原型系统的实现 一h 皇h 昶一。阳珏翩二1 瓣秘蓐菇穗,j l 再赫一箍百掰葱纛; 喜藁酋翼群磊虢:藤巍溢j 叫0 0 10 1 0 0 0 0 4 0 0 1 0 1 “ 0 0 叫鲫0 10 : 0 0 0 4 1 们0 : 0 0 0 4 0 0 10 1 口 0 0 0 4 10 1 0 0 口0 如们0 10 呷o 鲫0 1 叫 l l 甲i q 什d 删a 1 1 中阀杆抛x 眨 蚺抛墨 窿 销矾 鬟 b弹生抛美 b? 弹簧硼鬟 珥 桶门1硼z h :俑门1硼 鬟 5;门22 0 z 2 0 口b 7 2 0 7 2 咖7 2 0 一 _ _ _ _ _ - - _ - - 一- 2 0 7 2 0 - 7 2 7 i 2 0 0 9 - ; 2 0 抛7 2 7 2 0 7 2 0 加0 争7 2 伽睁7 砌- 7 2 b 7 狮7 0 11 - 2 41 御 1 列2 剐2 2 1 3 1 1 2 41 ,* ? a 、t 。o # 6 1 2l 时界面 雾殍:韩 1 4 i :i ,1 d 记录 上记录 - 下记录。尾记录毫| 增迪撞 :幽 l 丝整! 型坠陀上生羔:j 一一。一;。 i _ 赢f 卜辱汾,拦 童,蕊浆墨。一。* 嚣霹葭嚣鞠 年徇 讨划强0 ,。 并地b 强囊 j 汁a 嘲 ? i 结束 6 1 3 工厂日历界面 ,固0冀,4羹蘑连m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资 - ;善五鬣翟j 飞蠢 # 矿 6 1 4r c c p 界面 6 1 5c r p 界面 r旷群io锄b哥睁艇 第六章原型系统的实现 - - - - _ - l - _ - _ _ _ _ _ - - _ _ - - _ _ _ - _ - 一_ 6 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采用d e l p h i 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并利用s o l 2 0 0 0 数据库的强大功能,开发 出一个e r p 软件的主要部分,验证本文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7 0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e r p 的生产控制系统是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企业生产环节能否顺利进行的 重任。自从企业实现信息化以来,国内外就不断的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生产控制系统的发展也愈来愈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需要让生产控制系 统在较为成熟的条件下更进一步,就必须要开拓新的思路。 7 1 全文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e r p 系统中核心模块生产控制系统的若干问题,现将本论文的主 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t ( 1 ) 总结分析了e r p 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并比较全面的介绍了e r p 现如今的 国内外发展现状,特别是e r p 系统的核心部分生产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现 如今生产控制系统的缺陷,尤其是针对于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和稳定性,提出解决这些 缺陷的一种理论应用一基于控制论的生产控制建模分析。 ( 2 ) 对生产控制系统和控制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了 生产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流程,并且提出利用控制论来实现对生产控制系统的生产控制, 并建立其各自的模型。 ( 3 ) 分别分析研究了生产控制系统的三个主要模块一主生产计划模块m p s 、物料 需求计划模块m r p 和能力需求计划模块c r p 的若干关键技术,并且利用控制论的某些 环节对于整个系统的特定作用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建模来达到系统快速响应、加强稳定性 和加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目的,并且对各个模型的子环节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求出 干扰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传递函数,并对其子系统进行仿真,来验证建立模型的有效性。 ( 4 ) 以w i n d o w sx p 为开发平台,s q ls e r v e r2 0 0 0 作为后台数据库,d e l p h i 7 0 作 为开发工具,开发完成e r p 系统的生产控制系统的部分功能。 7 2 进一步展望 e r p 是二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本文对其个别核心模块 进行一个大胆的尝试,所以会出现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 1 ) 基于现有生产控制系统的缺陷和现有理论的快速发展,解决这些缺陷的理论 会越来越多,比如可拓论、神经网络等等,但究竟哪一种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这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 2 ) 现阶段国内外的e r p 系统对于控制论应用的比较少,而自动控制具有的响应 7 l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特性和反馈特性又是其必不可少的,本文只是把控制论应用到e r p 的一个子模块中去,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努力把控制论应用到整个e r p 系统中,包括其销售模块、采购模 块等; ( 3 ) 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本文大部分进行的是理论性的研究,对e r p 生 产控制系统的三个核心子模块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但是由于整个生产控制系统是个多输 入多输出系统,其中涉及到的数据和内容是及其庞大的,所以并未对整个生产控制系统 进行建模仿真。本文所考虑的各个子模块均是单输入输出系统。下一步可以考虑利用本 文建立的生产控制系统的子模块模型和各自的原理图等条件,对整个生产控制系统进行 建模仿真。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周玉清等e r p 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0 3 【2 】程控等m r pi i e r p 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2 【3 】罗鸿e r p 原理设计实施【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2 ; 【4 】闪四清e r p 系统原理和实施 m i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6 【5 】米雯金蝶k 3e r p 软件初露锋芒 h t t p :w w w c c w c o m c n h t m n e w s l t o p i c 0 1 _ 2 2 6 _ 2 1 a s p 【6 】6 李彦,胡小丽,黄劲松浅谈e r p j 应用技术与研究,1 4 1 5 【7 】马倩e r p 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综述 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7 5 :1 4 0 一1 4 4 【8 】饶艳超我国e r p 系统实施应用问题研究【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0 0 5 【9 】陈启申e r p 溯源fe b o l h t t p :w w w e w o r k s n e t c n ,2 0 0 1 - - , - 5 一, 9 【1 0 】陈启申e r p 一从内部集成起步【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4 【1 1 】b o n db ,g e n o v e s ey ,m i k l o v i cd ,e t a l e r pi sd e a d l o n gl i v ee r pi i 【j 】g a r t n e rg r o u p r e s e a r c hn o t e ,2 0 0 0 , - - 1 0 , - - , 4 【1 2 】曾纯青e r p 技术发展过程、特点及趋势 j 】特区经济,2 0 0 7 ,1 0 3 0 3 - 3 0 4 1 3 m i c h e l ,r o b e r t o e r pe n t e r sa g eo f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j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b u s i n e s s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7 ,2 5 ( 7 ) :2 4 - 2 5 【14 】l u a mp i n ,l i nt o mm y ,l op e t e rkyn o n - e n f o r c e a b l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e n t e r p r i s e m o b i l i z a t i o n :a ne x p l o r a t o r ys t u d yo ft h ec r i t i c a ls u c c e s sf a c t o r s 【j 】i n d u s t r i a lm a n a g e m e n t & d a t a s y s t e m s ,2 0 0 5 ,1 0 5 ( 5 石) :7 8 6 - - - 8 1 4 【15 】m u s c e t t o l an i c o l a , h u n s b e r g e rl u k e ,t s a m a r d i n o si o a n n i s t e m p o r a la n dr e s o u r c e r e a s o n i n gf o rp l a n n i n g ,s c h e d u l i n ga n de x e c u t i o ni na u t o n o m o u sa g e n t s 【j 】s t a r , 2 0 0 6 , 4 4 ( 1 4 ) 【1 6 】郑明春,张志栋,张家重e r p 中的能力平衡策略与辅助决策研究阴管理科学学 报,1 9 9 9 ,2 ( 1 ) 9 2 9 5 【17 h a s t i n g sn a j ,m a r s h a l lp ,w i l l i s j s c h e d u l eb a s e dm r p :a n i n t e g r a t e da p p r o a c ht o p r o d u c t i o ns c h e d u l i n ga n dm a t e r i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p l a n n i n g j 】j o u r n a lo ft h eo p e r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s o c i e t y 1 9 8 2 ,3 3 :1 0 2 1 1 0 2 9 【18 】m a l l y as ,b a n e r j e e ,s & b i s f l i n e ,wq ( 2 0 01 ) ad e c i s i o ns u p p o r ts y s t e mf o r p r o d u c t i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l a n n i n gi nc o n t i n u o u s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j 】d e c i s i o ns c i e n c e s ,3 2 ,3 【1 9 】张媛基于w ,e b 服务的企业资源计划的关键技术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8 参考文献 【2 0 】汪定伟,于海斌敏捷制造e r p 中的关键优化问题及其数学模型【j 】控制工程,2 0 0 2 , 1 1 ( 第9 卷第6 期) :i , - 一6 【2 l 】袁小雯,周玉清e r p 中的自动生产调度【j 】物流技术,2 0 0 2 年6 期( 总1 1 7 期) :3 6 【2 2 】吴建苗动态企业建模技术实现及其在e r p 中的应用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 0 0 0 ,2 7 ( 4 ) :4 2 4 - 4 2 9 【2 3 】w i l l i a ma r u b ,f r a n c i s e n t e r p r i s ea p p l i c a t i o ni n t e g r a t i o n m j o nw i l e y & s o n s ,i n e , 2 0 0 1 【2 4 】李健企业资源计划( e r p ) 及其应用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4 ,7 2 5 】杨叔子,杨克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m 】第四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 0 0 5 【2 6 】陈康宁,王馨,李天石等机械工程控制基石i f l 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 0 0 3 【2 7 】王丹力,邱治平m a t l a b 控制系统设计仿真应用【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 0 0 7 【2 8 】夏玮,李朝晖,常春藤m a t l a b 控制系统仿真与实例详解【m 】北京:人民邮电出 版社,2 0 0 8 【2 9 】e v a n s ,g n ,t o w i l l ,d r - a n dn a i m ,m m ,d a t ef l o w s j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u n e ,1 9 9 4 ,1 2 2 - 1 2 5 【3 0 】t o w i l l ,d r ,e v a n s ,g n ,a n dc h e e m a , e ,a n a l y s i sa n dd e s i g no fa na d a p t i v em i n i m u m r e a s o n a b l ei n v e n t o r yc o n t r o ls y s t e m j ,p r o d u c t i o np l a n n i n ga n dc o n t r o l ,1 9 9 7 ,4 5 ( 1 3 ) , 5 4 5 5 5 7 【31 】w h i t e ,a s ,m a n a g e m e n to f i n v e n t o r yu s i n gc o n t r o lt h e o r y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 t e c h n o l o g ym a n a g e m e n t ,19 9 9 ,17 ( 7 - 8 ) ,8 4 7 8 6 0 3 2 】汪星明,施礼明现代生产管理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5 ,3 【3 3 】陈启申m i 冲一制造资源计划基础【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 9 9 9 【3 4 】高世一,赵明扬,邹媛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