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非子》形容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一部较为重要的著作,它成书年代确定,内容丰富, 语言风格接近口语,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周秦之交的语言面貌,在汉语史上具有 比较重要的地位。形容词是汉语的三大实词之一,在汉语词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战国晚期形容词的数量明显增加,词义更为丰富,语法功能表现得更 为全面。因此,本文以韩非子中的形容词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这些形容词的 语法功能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同时关注了它们在语义方面的一些差异,总结出了 韩非子形容词在语法方面的一些特征。 本文一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引言、本论、结语。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交代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依据以及韩非子形容词的 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包括五个章节: 前三章节主要介绍了韩非生平和韩非子的版本情况,论述了韩非子 形容词研究中的相关原则和形容词的确定标准,统计了韩非子形容词的数量 并把这些形容词分为性质和状态两大类。 第四和第五章节是本论中的核心部分,第四节全面考察了韩非子形容词 作定语、谓语、主宾语、状语、补语的情况。通过具体的语言事实,我们概括了 性质和状态两类形容词在语法功能方面的一些差异。从形容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 出发,结合韩非子形容词带宾语的情况,讨论了上古汉语形容词带宾语的问 题。第五节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韩非子形容词进行了语义分类,并 论述了韩非子形容词语义类和语法功能间的关联。 第三部分结语,总结了韩非子形容词的大体概貌以及其在语法功能方面 表现出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韩非子形容词语法功能语义类 a bs t r a c t 胁玎尼洌i sam o r ei m p o r t a n tb o o ki nm ez 砌玎d i ti s ac e r “nb o o ka n dn c 上lm c o n t e n t n ss t y l ec l o s e rt 0s p o k e nl a l l g 吼g e ,t h a tc a l lm o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r e n e c t 恤 1 0 0 k o ft h e1 a 1 1 9 u a g ei i lz h o ua n dq i n ,t h a th a st h em o r ei m p o r t a n tp o s l t l o n m n e c m n e s eh j s t o 巧a d j e c t i v ei s o n eo fm et l l r e em 句o rc a t e g o r i e s0 fc h i n e s e ,o c c u p l e sa v e r yi m p o i r t 锄tp o s i t i o ni nm ec m n e s ec a t e g 蕊e ss y s t 锄t h em n b e ro f 删e c t l v e s s i 鲥f i c 觚t i yi n c r e a s e d i nt h e1 a t e 毗晡n gs t a t e s ,m o r e r i c hm e 锄n g sa d v a l l c e d , 嘞i 衄a t i c a l 劬c t i o no fp e r f o 咖a n c ei se v e n m o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e t h e r c f o r e ,龇恤s l s 咖d vt h e 砌e c t i v e si n 胁咖甄m 砌yd e s c m e 趾da n a l y s i st h e 铲舢a t l c a l 劬c t l o n o ft h e s ea d e c t i v e s , m e 锄w h i l ec o n c e m si nr e g a r d t os o m es e m a l l t l cd l 船r e n c e s , s u m m e du pan l l i n b e ro f 铲a m m a t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to ft h ea d je c t i v ei n 月a 咖扬f t h e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 恤e ep a n s ,i n c l u d i n gi i 衄o i i u c _ t i o n ,m 眦c o n t e n ta n d c o n c l u s i o n : t l l ef i r s td a ni st h ei 腑o d u c t i o n ,m 削ye x p l a i nt h em e 蕊n g 觚d r e a s o n so ft h e t h e s i s 。a sw e na st h ec u r r e n t 咖d i e so n 删e c t i v e si n 胁咖拓f t 】舱s e c o n dp a ni st h em a i np a r to f t h et h e s i s ,i n c l u d i n gf i v ec h a p t e r s : t h em s t 让鹏ec h a p t e r si n t r o d u c et h el i f eo f 胁,z 弦fa i l d 恤e d i t i o no f 协咖纪f , d i s c u s s et h er e l e v 锄t 研n c i p l e s0 f 咖d yo n 删e c t i v e si n 砌咖讶觚dt h e 蜘蛐n g c r i 研af o rt h e 删e c t i v e s ,删i s t i ct h en 啪b e ro fa d j e c t i v e si n 胁咖忍f ,d i 、,i d et h e s e 删e c t i v e si n t o 啪删o rc a t e g o r i e s :q u a l 耐a i l d s t a t e f o u 础a n df i 触c h 印t e r si st h ec e n t r a lp a r to f 龇m a i n c o n t e n t t 1 1 ef o u r d lc h 印t e r d i s s c u s st h es i t i 帆t i o n o f砌b u t e ,p r e d i c a t e ,s 幽e c t ,o 场e c t ,a d v 洲a l m o d i f i e r a n d c o m p l e m e n tp h r a s e t h r o u 曲s p e c i f i c g u a g ef 狐,w es 啪u p s o m ed l h e r e n c e so it h e q 砌耐a n dt h es t a t e a d j e c t i v e s i nn l e 伊锄n a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 f r o mm et h es e m a n n c r e l a t i o n so ft h ea d i e c “ea i l do b j e c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i t 帆t i o na d j e c t i v e so f 胁妒忍f , w ed i s c u s s et h ep r o b l e mo fa d j e c t i v e0 b j e c to f t h ea i l c i e n tc h i n e s e t h e 雠hc h a p t e ru s e 恤c o g n i t i v el i n g u i s t i c sm e o r i e s ,劬mt h es 锄觚t i cr e s p e c tw ec l a s s l 坶砌e c t l v e s 1 n 月a ,2 尼拓fa l l dd i s c u s s et l l ea s s o c i a t i o ns e m 锄t i cc a t e g o 巧a n d 伊a m m a t i c a lf u n “o n o ft h e 砌e c t i v e si n 胁咖f z f t t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s u mu pt h eg e n e r a lp i c t u r ea n di t s 酎a m m a t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 由e c t i v e si 1 1 月嘶汤 k e yw o r d s :月砌彤比fa 面e c t i v e 掣a 如m a t i c a ln m c t i o n s e m a n t i cc a t e g o r y i i i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申请人(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鞋垄蜃 一 2 :oo g 卑6 月3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住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隰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住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住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醢揭 2 0o8 年6 月乡日 学伫论文指删币签名:劫彰垄 引言 1 选题的意义和依据 吕叔湘先生认为,几千年的汉语语法史应建立在断代研究的基础上,而断代 研究又需要从专书的语法研究开始。从先秦到清代,每个时期都应该选择几部有 代表性的接近口语的著作,一一写出专书的描写语法。有了专书语法研究的基础, 再作同时代的综合归纳,一部断代语法就出来了。近年来,在历史语法描写研究 的深厚积累、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的发展、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引进的共同作用下, 古汉语专书语法研究更加注重描写与解释的紧密结合,同时尝试从语义和语用方 面对语言事实进行解释。例如,殷国光的 词类研究把吕氏春秋 中的实词和虚词分为十一类,分析了各个词类语法功能和语义的差异,同时关注 了各个词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呈现出得不同变化。 笔者之所以选择韩非子中的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 一) 目前专书研究涉及的范围较广,句式、词类、构词等方面都有一些优秀之 作,笔者可以充分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 二) 先秦是汉语 书面语的重要源头,这一时期有很多有代表性的著作,它们对汉语的研究具有重 要意义。韩非子便是其中之一,其年代可考,而且处于社会大变动的战国后期, 承前启后;内容丰富,体现了先秦哲学、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成就;大 致保持了上古汉语词汇的历史面貌,语言风格接近口语。( 三) 从殷商到秦一千多 年里,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学术的繁荣,社会交际的频繁,人们认识能 力的提高,语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汉语形容词的总体数量增加,词义更为丰 富,语法功能也有扩展。韩非子正处于战国晚期,通过对其中形容词穷尽性地 描写和分析,希望能让大家初步了解这一时期形容词的一些特点。( 四) 形容词是 汉语的三大实词之一,在汉语词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战国晚期形容词 的数量( 意义较为抽象的形容词) 明显增多,词义更为丰富,语法功能趋于多样 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韩非子形容词分析和探讨,总结韩非子形容词的 1 特点。 2 韩非子形容词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上古汉语虚词研究有了较大地进展,而实词研究相对薄弱,原因之 一是文言实词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类,学者们在处理词的归类、兼类、活用等情况 时,往往会持有不同的标准,各家说法不一。形容词是三大实词之一,但是相对 于名词和动词,目前我们看到的上古汉语形容词的专题研究为数并不多,例如: 杨建国先秦汉语的状态形容词( 1 9 7 9 ) 、陈克炯( 左传) 形容词简析( 1 9 7 9 ) 、 ( 诗经) 形容词研究( 1 9 8 2 ) 、粱银峰甲骨文形容词研究( 2 0 0 0 ) 、杨逢彬关 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 2 0 0 1 ) 、唐瑛( 墨子) 形容词研究( 2 0 0 3 ) 等。 上古汉语语料中,研究较为彻底的是诗经、论语、孟子、左传,学 者们不仅对其语法和词汇进行过系统研究,例如,毛远明左传词汇研究( 1 9 9 9 ) 、 周文德( 孟子) 同义词研究( 2 0 0 2 ) 等。而且还有关于它们的专书词典出版, 例如,向熹诗经词典( 1 9 8 6 ) 、杨伯峻左传词典( 1 9 8 5 ) 、李运益论语词 典( 1 9 9 5 ) 等。总体上来看,学者对韩非子语言的研究比较少,陈奇猷先生 在韩非子导读中附有1 9 0 0 年至1 9 9 0 年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非子论 文目录,5 0 4 篇论文中9 0 以上都是研究其思想,除去考证、注释、校勘、读书杂 记之外,只有刘诚( 韩非子) 构词法初探( 1 9 8 5 ) 、徐适端( 韩非子) 人称代 词的使用特点( 1 9 9 0 ) 等少数几篇是专门研究语言的。1 9 9 0 年之后的论著也不多, 但是在专书语言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例如,魏德胜( 韩非子) 语言研究( 1 9 9 5 ) ,该书通过横向比较,对韩非子中出现的新词、新义进行了较 为深入的研究;车淑娅( 韩非子) 同素异序双音词研究( 2 0 0 5 ) ,该文从语法意 义和词汇意义两方面说明同素异序双音词也是汉语复音化趋势的一种表现。关于 韩非子形容词的专题研究,目前笔者没有看到相关论文。 2 本论 一1 韩非和韩非子 1 1 韩非生平及其方言背景简述 关于韩非其人,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不是很多。韩非是战国时韩国的宗族公 子,他死于公元前2 3 3 年( 韩王安六年) ,这是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说法。但他的 生年,由于史料无具体记载,各家说法不一。目前钱穆先生的说法,即公元前2 8 0 年,影响较为广泛,本文依其说将韩非的生卒年代定为,公元前2 8 0 年到公元前 2 3 3 年。 韩国是晋一分为三后的一个国家。其都城原在平阳( 今山西临汾县境) ,公元 前4 1 6 年韩武子迁到宜阳( 洛阳市宜阳县) ,之后韩景侯又迁于阳翟( 今河南禹县) 。 韩非短暂的一生正处于韩国内忧外患的危难关头,作为韩国的宗亲,面对韩王的 软弱昏庸,年轻时曾多次上书韩王,并写成难言、和氏等,以和氏献璞自 喻,但其政治思想一直未被采用。 韩非一生中有两次较为重要的经历,即从师苟卿和出使秦国。据学者推测, 公元前2 5 5 年至公元前2 4 7 年,这八九年间韩非与李斯求学于荀卿。因为荀卿此 时在楚国任兰陵令,故而可知韩非求学的地点亦在楚之兰陵。学成之后,他回到 了自己的国家,实现其满腔抱负。直到韩王安即位,韩非才得到重视。公元前2 3 7 年,秦进犯韩国,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欣赏其才能,想任用韩非。 因李斯等人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韩非,史记中有记载“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 也,不如以过法诛之。于是秦王“下吏治非”,“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固关于韩非的死因,目前有争议,但其入秦后,未得回国,客死于秦这点是肯定的。 战国时代,汉语方言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有南北两系:南系有楚语、越语; m 详见马世年韩非子生平与( 韩非了) 文体研究,西南帅范大学硕上论文,2 0 0 1 年。 。【汉】司马迁史记老予韩非列传,中华书局,】9 5 9 年,第2 】5 5 页。 北系为夏语。荀子荣辱篇说:“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又同书儒 效篇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从萄子的记载看,“雅言( 即“夏 言) 可能是一种超越地域方言,通行地域较广的汉语共同语。夏,即中夏,指黄 河中部一带的地方。因为晋国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经济的地位,夏言中可能以 晋语为主,后秦国强大起来,晋语和秦语相互交融,成为较为有影响的方言区。 从前文对韩非生平的简述可知,韩非的生活地域基本都在韩国,根据韩国的地理 位置及其长期依附于秦国的情况,我们认为,韩非的方言地理区域应该是晋语和 秦语,它们都是当时较为通行的语言。值得注意的是,韩非年轻时曾在楚国求学 于苟子,因而楚方言可能会对他有一定影响。 1 2 韩非子其书及版本 韩非子中的多数篇章,是他向统治者奉献的“王霸之术”。司马迁在史 记中曾如此描述:“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 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 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 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 得失之变,故作孤愤、 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 = 至, 口 o 韩非子古称韩子,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法家类著录“韩 子五十五篇”。史记韩非列传张守节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日:“韩 非二十卷 。高似孙子略引庚种容子钞、魏书公孙表传上也都 说是“韩子二十卷”。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也著录韩子二十卷, 而且说明“汉志五十五篇,今同。 到宋代由于人们尊称韩愈为“韩子”, 所以有些人将韩子改名为韩非子,现在多数人也称为韩非子。此书 o 。详见濮之珍中国语高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 年,第4 9 - 5 0 页。 e 【汉】州马迁史记老了韩非列传,中华书局,1 9 5 9 年,第2 1 4 7 页。 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第1 3 页。 4 编成后无太大变动,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其中绝大部分为韩非的 亲笔之作。但关于其编定成册的具体时间和编定者,因无明确记载,多为推测之 言,大致有三种说法:韩非的学生编定、汉代主管中秘书者、西汉时刘向,多数 学者认为刘向是最有可能编定韩非子的一个人。 韩非子明代以前的刻本、抄本,都己失传,乾隆、嘉庆时李奕畴所藏的 一部宋乾道黄三八郎刻本韩非子,虽然后来也失传,但很多学者见过此书, 利用其做过研究工作,并有影钞本和影刻本传世。韩非子在明代万历以后特 别盛行,刻本较多,有乾道本、四部丛刊本、道藏本、迂评本、赵用贤本、吴勉 学本、张榜本等,其中比较重要的为“乾道本、“四部丛刊本”、“道藏本”、 “迂评本”。 近年来,关于韩非子的各种校释和翻译著作很多。本文以陈奇猷的韩 非子新校注作为研究的蓝本,因为此书校勘以乾道本为主,校以明正统道藏本 及明赵用贤刊本,是进行语言研究较好的本子。同时参考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 等其他各家的注释。 2 韩非子形容词研究的相关问题 2 1 形容词研究的相关原则 2 1 1 词的语法功能的渐变性 同一词汇形式在不同历史平面上,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形式相同的语法成 分,在不同时代的语法系统中可能处于不同的地位或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文 言语法中“甚 字的词类归属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该词应为程度副词。吕叔 湘( 1 9 8 5 ) 认为,“甚”在汉代以前只能是形容词,因为它同一般形容词的语法功 能完全一致,既作状语,又经常作谓语( 超过作状语的用例) ,还作定语、宾语、 补语。 详见剧勋初韩非了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第1 3 - 2 0 页。 5 笔者考察了韩非子中“甚”的使用情况,“甚”共1 0 9 例,其中状语弱 例,谓语3 8 例,补语1 0 例,宾语3 例。韩非子中“甚”作状语的用例多于谓 语,但是状语和谓语还都是其主要的语法功能,此外它还可以作宾语、补语,还- 可以受副词修饰( “二君之礼太甚”外储说左上) ,因而我们只能说“甚”有向 程度副词过渡的趋势。因而在研究中我们要重视语法的系统性,从研究对象所处 时代的语法系统去考虑问题。 此外,我们在严格截取真正属于一种共时态语言材料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共 时和历时的比较。对韩非子形容词考察时,我们将关注它之前的语料,如左 传、孟子等,同时也重视同一时期的语料,如吕氏春秋、晏子春秋等。 2 1 2 词的分离性和同一性 词的分离性问题就是怎样从联贯的语言中分出词的问题,也就是语素、词、 词组的划界问题。语素虽然也是有意义的单位,但是它一般不能独立( 自由语素 除外) ,是以词组成部分的资格进入词的,这是词和语素的主要区别。我们所统计 出的韩非子单音节形容词都是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法单位,例如: 大、小、长、短等等。 词和词组的区分相对较难。一方面汉语缺少形态变化,词语本身没有外在的 形态标志。另一方面上古汉语虽以单音词为主,但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复音化倾 向。一个复音结构的凝固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是否已完全凝固,存在中间地带, 到底是一个词还是由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的短语,研究者很难断然确定,很容易掺 杂主观思想。复音词中的连绵词和重叠词具有形式特征,比较容易确定。对于复 合词我们主要从使用频率、意义的融合性、结构的稳定性三方面来确定,这三个 标准是相辅相成,互相参证的。具体来说,词的构成成分结合紧凑,不能随意插 入别的成分。词的意义是各构成成分意义的综合或抽象,而不是其意义的简单相 加。本文确定韩非子复合形容词时主要依据以上三个标准。例如: 6 耿介2 例 ( 1 )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 ( ( 五蠹) ( 2 ) 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 同上) 楚辞中“耿介”有4 例,例如: ( 3 )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离骚) ( 4 ) 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九辩) 说文耳部:“耿,耳箸颊也。”段注:“颊者,面旁也。耳箸于颊日耿。 耿之言黏也,黏于颊也。 说文- 八部:“介,童也。”说文对这两个字 本义的解释与“耿介”( 光明正大,正直) 没有联系。汉语大字典中“耿”有 “光明之义,例如:尚书立政:“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介 有“大 之义,例如:周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我们认为,在语言 的发展过程中,“光明 和“大”这两个意义融合为“耿介”一词的意义,而且“耿 介”联合使用,其结构相对稳定。到韩非子时期,“耿介 可以看作是一个已 经凝固的复音形容词。 除“耿介”外,我们认为韩非子中还有一些复音组合可以比较明确地认 定为复合词,如下: 强大恬淡硕大周密不肖比周微妙狂悖浅蛸黧黑妙远博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言的发展中,不断有词组凝固成词。殷国光在吕氏春 秋词类研究中指出,词组和词中间存在着一个过渡地带,过渡词正处于这一地 带之中。过渡词在形式上很不稳定,表现为,出现频率不高,构成成分以单用为 主要形式,位置可颠倒,成分可代换,可扩展。但是过渡词已具有了词的意义特 征,即意义上的溶贯统一。因此我们往往采取比较宽的标准,把过渡词也归入词, 这有助于复音词的历时研究。笔者认为,韩非子中有一些复音形容词也具有 “过渡词”的性质。例如: m 【清】段玉裁说义解宁注,上海古籍i j 版社,1 9 8 8 年,第5 9 1 页。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版社,1 9 8 8 年,第4 9 贞。 汉语人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典( 缩印奉) ,湖北辞书 ;版社,1 9 9 5 年,第2 7 8 5 页。 m 殷囤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华夏出版社,1 9 9 7 年,第6 1 0 页。 正直2 例 ( 5 ) 正直之道不可以得安,则臣行私以干上。( 奸劫弑臣) ( 6 ) 正直之道可以得利,则臣尽力以事主。( 同上) 。 这2 例中的“正直 都是“公正无私 的意思。参考其它语料,例如: ( 7 ) 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尚书洪范) ( 8 ) 三德:一目正直,二日刚克,三日柔克。( 同上) ( 9 )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楚辞卜居) ( 10 ) 是非反易,比周曲上恶正直。( 荀子成相) “正直把“正”和“直 两个单音节语素的一个共同义位“不偏”固定下 来,综合了这两个语素的意义,使得表义更为明确、清晰,而且我们没有发现“正 和“直中间出现连词的情况。 “贵重”,全书共6 例,都用来形容臣子的地位。例如: ( 1 1 ) 官爵贵重,朋党又众。( 孤愤) “贵和“重 单独使用并且也用来形容臣子地位的用例分别为1 7 例和2 3 例。 “怯懦”、“怯弱”和“怯慑”,这三个词都是“胆小害怕”的意思,“怯” 可以单独表示此意,而“懦”、“弱”和“慑 单独使用在本书中不能表示此意。 除上述几个词外,韩非子中还有类似的形容词,如下: 富贵坚固尊贵富强奸邪平安公平诚信虚静安静贤良精( 清) 洁 昏乱公正仁义神明仁厚 除了过渡词外,韩非子中还有一些出现频率极低( 卜2 次) 的复音形容词 组合,它们在同时期其它语料中也极其少见,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已是确定无疑的 词了。如下: 睿智邪僻肥饶闲静闳大纯朴浅薄柔弱洁白果敢勤劳 我们依据殷国光先生的说法,运用发展的眼光,考虑到词的流传情况,采取 稍微宽泛的标准,把这些复音组合也看作词。 词的同一性问题是确定某些语言形式是语言中的同一个词还是不同的词。刘 r 诚在 构词法初探一文中提出:“不管汉字形体的变化,只看词汇意义 和语法功能的异同。以词汇意义有没有明显的引申关系和语法功能有没有明显的 转变来确定是不是同一个词。”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只有当一个词的某一意 义完全脱离了原来的意义体系,它和别的意义的联系已不为人察觉的时候,这才 形成了同音的不同词。例如,韩非子中,故,( 形容词) 一故:( 连词) ;诚。 ( 形容词) 一诚:( 副词) ;多( 形容词) 一多:( 动词) 等等。这里要说明一 点,有些词的各个义位之间是否有联系很难判断,我们尽可能地参照其它语料和 古人的训释,尽量从合不从分。 2 1 3 词的兼类和活用 兼类和活用是古汉语词类研究时不可避免的问题。目前学者对这一问题争议 较大。吕叔湘( 1 9 8 7 ) 认为,古汉语词类活用往往界定过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 因是缺乏历史的观点,受现代汉语的影响,从现代汉语的词性出发来分析古汉语 问题。殷国光( 1 9 9 7 ) 在讨论吕氏春秋词类活用时指出,词的“活用”当属 偶然的、临时的语言现象,其频率必然不高;反之,出现频率高的“活用”就该 看作是该词的常功能,当属“本用。毛远明( 1 9 9 9 ) 对左传词汇进行了考察, 认为词的“活用 ,实际上只是一部分词语潜在的、内涵的词汇意义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特殊呈现。“活用”反映出来的意义,是词在一定语境中被激发出来的边缘 意义、临时意义、语用意义。 对于兼类现象,殷国光( 1 9 9 7 ) 认为,在言语中“词的临时活用一兼类”是 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其间的界限不容易把握。如果一个词在言语中活用作它类词, 该词的词汇和语法意义也随之发生了位移,位移后的意义与该词的中心意义之间 不存在直接的或有迹可寻的联系,那么应把它归为“兼类”。 综合各家说法,我们认为,词的语法功能和其词汇意义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先秦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活用和兼类的现象必然会 出现,而且形容词是处于名词和动词之间的一类词,它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易 于向两级移动。例如:厚,( 形容词,与薄相对) ,厚。( 使厚) ,如果我们把 9 它们看作是不同的词,那么词汇的总量就会大大增加,在实际操作中词类的区分 也会很困难。因而本文在具体讨论时将从两方面来考虑活用和兼类现象:( 1 ) 如果 该词的意义只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发生变化,并且这一变化在没有脱离其原有 的意义领域,不视为活用。( 2 ) 以词在韩非子中的使用情况为主,同时考察词 的本义,以及词在共时和历时语料中的使用情况,尽量从合不从分,避免词类间 界限的模糊。 2 2 形容词的性质分类和句法功能 清末,马建忠第一次将中国句读学中的动字、静字,跟西方语法学中的动词、 形容词联系起来。他把我们现在通常说的形容词称为“静字”,定义为:“凡实字 以肖事物之形者”。他认为:“事物不齐之情,有静字以形之。一人之语默行止, 有疾徐轻重久暂之别。故学欲博,问欲审,思欲慎,辨欲明,行欲笃,皆以貌动 字容也”。即凡是能够把事物的性状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的就是形容词。他又进 一步把静字分为两大类:象静和滋静,“象静者,以言事物之如何也,滋静者,以 言事物之几何也。”象静与现在的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相当,滋静则与现在 的数词相当。马氏认为字有定类,但有的字可以分属几个类,所以他把放在名字 前的字都归入静字,数字跟名字结合最紧也就视为静字,以致静字的范围很宽( 包 括数词和代词) ,且不限于同一种语法单位。 自马氏以来,语法学界对词类划分的标准一直有争议,意义、形态、语法功 能三个标准都有人主张。因为分类标准存在差别,自然得出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目前学者们关于形容词的分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 1 ) 赵元任、t h o m p s o n 等人也是从语法功能出发把传统意义上的形容词看成 广义的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次类,或称之为“形容词性的动词”。赵元任在汉 语口语语法中把形容词归入了“谓词”。他认为可以受“不”或“没修饰, 可以作谓语中心成分的词都能看作广义的“动词”,这个广义的“动词”也可以 。【清】马建忠著章锡琛校注马氏文通校注,中华书局,1 9 8 8 年,第5 页。 西同上,第1 3 7 贞。 1 0 称为谓词,包括狭义的动词和形容词。 ( 2 ) 王力先生根据意义标准在中国现代语法中给形容词下了一个极其明 确的定义:“凡词之表示实物的德性者,叫做形容词”。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构 成描写句,描写句是用来描写事物的德性的。例如:“这一所房子很大”, “这 一所房子很旧”,“大 和“旧”即房子具备的“德性”。 ( 3 )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认为,凡能受“很 修饰,不能带宾语的谓词 是形容词,可以做主语、定语、状语、谓语、补语。他按照语法功能的标准又将 形容词分为不同的类,形容词和区别词,其中形容词又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 容词,状态形容词又包括以下五种形式:a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如“小小儿的”。 b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如“干干净净( 的) 。c 偏正式形容词,如“煞白”“冰 凉。d 带后缀的形容词,如“黑乎乎”“绿油油”。e “f + 形容词+ 的 形式的 合成词( f 代表“很、挺”一类程度副词) ,如“挺好的”“很小的”“怪可怜的”。 ( 4 ) 沈家煊在不对称与标记论中从形容词与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出发, 对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性质与功能进行了考察。他认为性质形容词是典型 的、无标记的形容词,其做定语是无标记的。性质形容词中一些表示度量、颜色、 年纪、属性等意义的单音节形容词是最典型的形容词。从组合形态看,状态形容 词几乎都是性质形容词通过重叠、附加前后缀、前加程度副词等方式派生出来的。 因此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词的修饰,状态形容词不可以再受程度词的修饰。 我们比较赞同沈家煊先生的看法,一个词类的确定是凭一些自然聚合在一起 的特征,但它们并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条件,其中的典型成员具备这些特征的全 部或大部分,非典型成员只具备这些特征的一部分。汉语形容词是一个典型范畴, 其内部成员的语法功能是不均等的,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别。 2 2 1 韩非子形容词的确定标准 本文确定韩非子形容词将结合语法功能和意义这两个标准,从以下几方 面考虑:形容词可以作定语和谓语。从语义特征来看,典型的形容词多表 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有程度的差别,古汉语中可以受“太”、“愈”、“至”、 1 1 “弥”、“极”、“最”等程度副词的修饰。从语用的角度来说,形容词主要 承担“修饰”这一职能。 虽然语法的稳定性相对要强,但是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还是有一定差别。根 据以上三点,韩非子中一些使用高频高,语法特征显示充分的形容词比较容 易判定。但是还有一些形容词出现频率较低,语法特征表现不充分,例如:皓、 凶、畸、寂、沸、渥、雅、艳等。 1 韩非子中“渥”有2 例,如下: ( 1 2 ) 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 说难) ( 13 ) 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 同上) 说文水部:“渥,霜也。”段注:“渥之言厚也,濡之深厚也。玉 篇水部:“渥,沾濡貌。从古人的训释来看,“渥”表示沾濡的一种状态, 而非“沾”这一动作。因而,我们把“渥 归入形容词。 2 韩非子中“驳”只有1 例,如下: 。 ( 1 4 ) 虽有驳行,必得所利。( 外储说左下) 说文马部:“驳,马色不纯。从马,爻声。其本义为形容词,考察 先秦其它语料,例如: ( 1 5 ) 乘驳马而偏朱蹄。( 庄子田子方) ( 16 ) 其书五车,其道舛驳。( 庄子天下) ( 1 7 ) 故日: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 荀子王霸) ( 1 8 ) 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 ) 先秦文献中“驳主要有三个义项:马毛色不纯( 颜色不纯) 庞杂( 驳 杂) 反驳。以上( 1 5 ) 中“驳为“马毛色不存 之义,( 1 6 ) 和( 1 7 ) 中“驳” 为“庞杂”之义。在目前笔者能够看到的先秦语料中,“反驳”义只在晏子春 秋出现1 例。我们觉得,“驳应该归入形容词。 王力先生( 1 9 9 0 ) 认为,词类的分别除了句法基础以外还有更深刻的基础, n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j :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年,第5 4 l 页。 4 【梁】顾野土编撰原本玉篇残卷,中华书局,1 9 8 5 年,第3 6 l 页。 1 2 即语义的基础。因而我们判定韩非子中使用频率较低,语法功能表现不充分 的形容词时,主要分析这些词的词义所表现出来的意义类别。 3 韩非子形容词概述 3 1 形容词数量的统计 据刘诚( 1 9 8 5 ) 统计,韩非子词汇共4 6 3 2 个,其中单音节2 2 7 8 个,复 音节2 3 5 4 个。据笔者初步统计,韩非子全书中的形容词共3 1 0 个。按照音节 构成对词作划分,一个音节的词就是单音节词,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就是复 音节词,我们把韩非子中的形容词也分为单音节形容词和复音节形容词。单 音形容词所占的比例较大,共2 3 7 个,复音形容词共7 3 个,其中7 1 个为双音节, 只有2 个为多音节。详见下表: 表1 嵌 单音节词复音节词合计 2 2 7 82 3 5 44 6 3 2 形容词单音双音多音 3 1 0 词数 2 3 77 12 百分比 1 0 4 3 1 6 7 3 2 形容词的分类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指出,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 词两类。从语法意义上看,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属性,状念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 写性。张国宪( 2 0 0 0 ) 认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是处于同一个连续统中的 次类,其语法地位并不等值,典型性质形容词大都采用单纯式构词,在词语外在 形式上与简洁的单音节构造相对应;而典型状态形容词则采用合成式构词,与复杂 1 3 的多音节构造相对应。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文言语言,文言语言有其特殊性,很多词的语法功能和意 义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明确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单音节形容词,特别 是表示度量、颜色、年纪、价值、速度等意义的单音节词是典型的性质形容词。 但是韩非子中有一些单音节形容词,我们很难从意义上明确判断它们是性质 还是状态,例如:“艳”、“谨 、“慎”、“蔓 、“奢”、“侈等等。还 有一些复音节形容词,例如:“闳大”、“虚静”、“昏乱”等等,我们也不能 断然确定其归属。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套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理论,应在尊重先秦汉 语具体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理论。 从形式上看,韩非子形容词有以下几组: ( 1 ) 单音节形容词,如下: 新、旧、吉、利、安、宁、远、近、高、大、小、长、短、广、多、少、 臭、成、淡、直、端、慈、俭、良、善、顺、深、亲、厚、薄等等 ( 2 ) 从式形容词,如下: a 恬恬、昭昭、冥冥、泱泱、岌岌、靡靡 b 匈匈、堂堂、密密、嘲。颇 ( 3 ) a b 式形容词,如下: a 精( 清) 洁、怯懦、强大、正直、怯慑、柔懦、浅薄、漯白、公正、睿智、 邪僻、柔弱、平安、玄虚、坚固、肥饶、怯弱、公平、诚信、闲静、闳大、 仁义,不肖,虚静、仁厚、浅蛸,硕大、安静、昏乱、周密、微妙、耿介 等等。 b 扶疏、恍惚 c 默然、欣然、澹然、僦然、泫然、甚然、悖然、怫然、吟然、超然、喟然、 仫缺 j - 、 ( 4 ) a a b b 式形容词,如下: m 为了避免重复,没有全部列出单音节形容词,详见后文词表。 i 司上 1 4 战战粟粟、洋洋绣耀然 以上几组词,从构词方式来看,( 2 ) 组中的a 、b 分别是重叠式和叠音式。a 项中的语素a 一般可以单独成词,而且其意义和重叠后的意义基本一致。b 项中的 语素a 虽然有些也可以单独成词,但是其意义和重叠后的意义差别较大。( 3 ) 组 中的a 项、b 项、c 项分别是复合式、联绵词、附加式。 从语法特征来看,我们发现,( 1 ) 组中的词很多成对出现,例如:大一小; 长一短;远一近;多一少等等。( 1 ) 组中多数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至殆存韩、“至圣难言、“至厚”奸劫杀臣、“最易外 储说左上、“最强”难三、“弥众”解老、“弥大 ( 同上) 等。( 1 ) 组和( 3 ) 组a 项的词多倾向于作定语和谓语中心语,它们多表示一种时间上或程 度上恒定的性质。其余各组项的词几乎都不能受副词的修饰,多倾向于作状语, 这些词多表示一种时间上或程度上相对静止的状态。 依据韩非子的语言事实,我们认为,韩非子形容词也是由性质和状 态这两个语法范畴构成。( 1 ) 组和( 3 ) 组中的a 项可以合并为一大类,称为性 质形容词,其余各组项可以合并为一大类,称为状态形容词。下文我们将详细地 描述这两类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4 韩非子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韩非子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已比较全面,可以作定语、谓语、主语、宾语、 状语、补语。下面我们将分别叙述,并适当分析。 4 1 形容词作定语 韩非子中形容词作定语的用例较多,其作用主要是描写和限定中心语。 状态形容词作定语,我们只发现3 例,如下: ( 1 9 ) 而不诛昭昭之罪,此则妄矣。( 难四) ( 2 0 ) 日:“我笑勾践也。为人之如是其易也,已独何为密密十年难乎? ”( 说 林下) ( 2 1 ) 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十过) 性质形容词作定语较为灵活、自如。例如: ( 2 2 ) 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 八奸) ( 2 3 ) 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 说难) ( 2 4 ) 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和氏) ( 2 5 ) 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题。”解老 ( 2 6 ) 正直之道不可以得安,则臣行私以干上。( 奸劫弑臣) 韩非子性质形容词作定语的语法功能与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音节数量有 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 单音节形容词修饰名词非常活跃。如果是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那么它们 能够光杆充当定语,而且被修饰的名词也都是单音节的。例如: ( 2 7 ) 夫所谓明君者,能畜其臣者也。( 忠孝) ( 2 8 )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奸劫弑臣) ( 2 9 ) 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 备内) ( 3 0 ) 君子不听窕言,不受窕货。( ( ( 难二) 2 双音节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能力较弱。如果是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那么它 们不能光杆充当定语,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几乎都要加“之”。韩非子中双 音节形容词所修饰的名词也都是单音节的。例如: ( 3 1 ) 精洁之行决于毁誉。( 孤愤) ( 3 2 ) 重命畏事,尊上之民也,而世少之日“怯慑之民”也。( 六反) ( 3 3 ) 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 五蠹) ( 3 4 ) 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 同上) 双音节中只有“不肖一词可以不加“之”作定语修饰名词。具体情况如下: 不肖4 5 例形容人没有才德。 “不肖”处于定语位置3 例为“不肖+ 人”,例如: ( 3 5 ) 若使管仲不肖人也,且为田常。( ( ( 难二) 1 6 ( 3 6 ) 而以势之利济乱世之不肖人。( 难势) ( 3 7 ) 夫乘不肖人於势,是为虎传翼了。( 同上) 还有2 例为“愚和不肖”共同作定语,限制中心语,它们和中心语之间也必 须加“之”。如下: ( 3 8 ) 主不察贤智之言,而蔽於愚不肖之患也。( 人主) ( 3 9 ) 今人主非肯用法术之士,听愚不肖之臣。( 同上) 从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单音节形容词光杆作定语最为普 遍。此外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 1 两个单音节形容词联合修饰单音节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职称代评协议书
- 广西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团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重庆
- 吉林市船营区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真题2025
- 2025年卫辉市公益性岗位招聘真题
- 供水管道漏水原因与解决方案
- 农场主年度工作计划与农业生产优化方案
- 公共设施迁移策略与实施方案
- 低碳岗位面试技巧提升方法
- 2025年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季度公开招聘(宁夏有岗)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正式版)XJJ 111-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安装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
- 银行副行长竞聘面试问题及答案
- 电梯装配调试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室分项目安全培训课件
- 毒蛇咬伤的救护课件
- 2025年中国免疫调节白皮书
- 2025年大学国家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供热管网系统运行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第7章 墙体
- 【《指向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47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