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对举式“A是AB是B”.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对举式“A是AB是B”.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对举式“A是AB是B”.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对举式“A是AB是B”.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对举式“A是AB是B”.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对举式“A是AB是B”.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内容摘要 本文以对举式“a 是a ,b 是b ( a 、b 是动词) ”这种现代汉语中的特殊格式 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依据“表里值 小三角的研究方法,从三个平面考 察此对举式的特点。本文在研究平面上立足于共时,在研究定位上立足于本体,在 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和焦点理论等理论对此格式 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了对举式“a 是a ,b 是b 的语形特点、句法表现、语义关 系和语用功能。本文还将此对举式与相关格式进行了比较,加深了对此格式的研究。 文章最后,对本文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本文力求用多种方法对此对举式 进行研究,尽量做到“观察充分、描写充分和解释充分”,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 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细致、全面和深入地研究对举式“a 是a ,b 是b ( a 、b 为 动词) ”的特点。 关键词:对举式“a 是a ,b 是b ;语形特点;句法表现;语义关系;语用功 能;相关格式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e dt h es y m m e t r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i sa ,bi sb ”w h i c hi sas p e c i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c h i n e s eg r a m m a t i c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t h e s i sb a s e do nt h es m a l lt r i a n g l e ( f o r m - s e m a n t i cm e a n i n g p r a g m a t i cv a l u e ) w i t hf o c u so nt h es y n c h r o n i c ,o n t o l o g i a c l a p p r o a c h t h i st h e s i si s 0 1 1t h eb a s i so fp a s ta c h i e v e m e n ta n dw i mt h eg u i d a n c eo f 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a n dv a l e n c yt h e o r y ,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l a n a l y s i s ,f o c u st h e o r y , a n ds oo n f i n a l l yt h e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f e a t u r e s ,s y n t a c t i cf o r m s ,s e m a n t i cr e l a t i o n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so ft h es y m m e t r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i sa ,bi sb ”w e r eg o t t h es t u d yo b j e c tw a s c o m p a r e d 、矶t 1 1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p a r e m si no r d e rt or e a c hd e e p l y t h el a s tp a r to ft h i s t h e s i sf o c u s e do ns h o r t c o m i n g s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w a sr e s e a r c h e db yd i f f e r e n tk i n d so f m e t h o d ,t r y i n gt oa b s e r v e ,d e s c r i b e ,a n de x p l a i nt h o r o u g h l ya n dc o m b i n ef o r m sw i t h m e a n i n g s ,d y n a m i c sw i t hs t a t i c s f i n a l l y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w a sr e a c h e di n t e n s i v e l y , f u l l y a n dd e e p l y k e yw o r d s :t h es y m m e t r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i sa ,bi sb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f e a t u r e s ; s y n t a c t i cf o r m s ;s e m a n t i cr e l a t i o n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f u n c t i o n s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p a t t e r n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华中 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 ,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意途塞握交后进卮! 旦坐生;旦二笙;旦三玺筮盔! 作者签名: 日期:年 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t t e s i s 0 1 本文题解 - j l 刖吾 目前语言学界对对举式的研究不多,对其定义也没有明确规定。对举式的表现 形式多种多样,对举式“a 是a ,b 是b 是其中一种。 笔者认为对举式“a 是a ,b 是b ”指的是:由两个及其以上的“x 是x ”对 举使用的一种格式。其中“是”两边的成分完全相同,“是”的前面可出现副词“就”。 “a 是a ”、“b 是b 以对举的形式出现,两者中间不使用关联词,两者中间可加 上标点表示停顿,也可不加。a 、b 两项同为体词或同为谓词。 0 2 研究现状 0 2 1 与。a 是a ,b 是b 刀相关的研究成果 前人在对同语式进行研究时,涉及到对举式“a 是a ,b 是b ”,但没有进行深 入研究。 语法上:张弓( 1 9 6 3 ) 最早将“a 是a ”定义为同语式。薛育明( 1 9 8 4 ) 探 讨同语式的特点,他认为对举式,实际上是因对举而构成的一种紧缩复句,虽具有 同语的形式,却没有同语的实质,认为对举式不能归为同语式。邵敬敏( 1 9 8 6 ) 提到对举式:“x 1 是x 1 ,x 2 是x 2 。认为其不同于同语式,是同语式的一种变式。 吴继光( 1 9 8 9 ) 在讨论“v s + 是+ v p ”句式( v s 即动词性主语) 时,也注意到了 v p 与v s 同形的情况,这种“v s + 是+ v p ”句式可以出现在两种复句中,一是并 列复句,二是让步转折复句。并列复句中以“对举式”最为常见,它与让步转折复 句有相通之处。并列复句中还有“列举式”,它与对举式不仅语义不同,而且句法 构造也不同,这体现在对举式中的“是”能被“归 替换,而列举式则不能。他注 意到了对举式与列举式的区别。 语义方面的研究:吕叔湘( 1 9 8 0 ) 详细描写了“x 是x ”的语义:当“是 前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湖北教育 l 版社,1 9 6 3 年版第1 6 9 页。 。参见薛育明 阀语与释词,载语文研究1 9 8 4 年第2 期。 。参见邵敬敏r 删语”式探讨,载 ,载语法求索首届青年现代汉语( 语法) 学术讨论会论 文集,华中师范大学f ;版社,1 9 8 9 年版。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后用相同的词语时,有六种情况,其中一种是“a 是a ”用于对举,强调两者不同, 不可混为一谈。蔺璜( 1 9 8 5 ) 把主语和宾语只是中心语相同,以及“是”前面带 修饰成分的情形都算作“主宾同形”。他把这种主宾同形的“是字句按语法结构 分为四类。其中一类的主宾都不带修饰语,这一类不能单用。它可分为两种( 一种 是双项对举,意在区分;另一种是多项连用,意在通过列举而概括,可以是双项, 也可以是多项) 。符达维( 1 9 8 5 ) 专门讨论作为复句中的分句的“x 是x ”。这 种“x 是x ”有两种用法,其中之一是出现在并列复句中。并列复句中:“x 是x ” 是第一分旬,与“y 是y 互为存在的条件,表示“x 与y 不能混淆 或“做事认 真,一点不含糊 等言外之意。有时还可以扩展为“x 是x ,y 是y ,z 是z ,d o jg qo , 一般具有铺陈的色彩,表示“样样齐备”的意思。 语用和修辞上:张弓( 1 9 6 3 ) 称之为“对举式同语 。杨艳( 2 0 0 4 ) 谈到对举 式“a 是a ,b 是b ”格式,认为对举格式“a 是a ,b 是b ”的表义特点与一般 的并列复句不一样,不是单纯的表示并列,而表示两者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这种格式,两项必须都出现,任何一项都不能省,强调“a 、b ”两项不能混淆,有 精警、含蓄、加重表达力度的修辞效果。用这种格式比一般地说“语法结构和语义 结构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表达力度要大,对举格式本身起 到强调的作用。齐沪扬、胡建锋( 2 0 0 6 ) 认为:“x 是x ”格式无论是单用,对 举还是多个同时使用,都可以找到一个标准量,同时表示新信息的量低于这个标准 量,因此我们认为“x 是x ”是一个负预期量信息标记。 o 2 2 关于对举式“a 是a ,b 是b 一的研究 周荐( 1 9 9 1 ) 认为“a 是a ,b 是b ”是一种对称结构。“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复 旬,它们多由同一结构类型的分句构成,分句一般是两个,有的时候也可以是三个 或三个以上,单个几分句很少能独立为分句,是粘着的。如鱼是鱼,肉是肉、看 书的看书,写字的写字,我们把这种类型的复旬结构称作对称结构。 徐国玉( 1 9 9 3 ) 将“a 是a ,b 是b ”结构称为对称结构。他认为“你归你, 我归我”,“跑的跑,跳的跳”都属于对称结构。这类结构很有特点。有几个方面: o 参见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第5 0 0 页。 o 参见蔺璜主宾网形的“足”字句,载语文研究1 9 8 5 年第1 期。 o 参见符达维 补充 陈述 支配 联合。对于 此对举式而言,能进入此对举式的动词,其动词性不强。 1 。2 2 2a 、b 的音节搭配情况 第一种情况,都是单音节。例如: ( 2 9 ) 讲是讲,做是做,只要不做出什么错事来,讲句把出格的话,老桂木匠 是宽容的。( 蔡测海远处的伐木声) 上例中的“讲是讲,做是做,其中“讲”、“做 都是单音节动词。 第二种情况,都是双音节。例如: ( 3 0 ) 王海鸣昨天用行动证明自己说过的话:“竞争是竞争,合作是合作。我 王海鸣不是那样的人,不会不顾中国女足的利益和国家利益。 ( 王涛2 0 0 5 1 2 1 5 女 足利益为先王海鸣登门拜访马良行h t t p - s p o r t s p e o p l e t o m c n g b 2 2 1 3 4 2 2 1 3 9 3 9 4 6 0 3 3 h t m l ) 上例中的“竞争是竞争,合作是合作,其中“竞争 、“合作”都是双音节动 词。 第三种情况,前者是双音节,后者是单音节。例如: ( 3 1 ) 干活是干活,玩是玩! (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上例中的“干活是干活,玩是玩 ,其中“干活 是双音节动词,“玩”是单音 节动词。 第四种情况,前者是单音节,后者是双音节。例如: o 陈宁萍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 ,载中国语文1 9 8 7 年第5 期。 1 5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3 2 ) 有同学评价他,“玩是玩,学习是学习。( 沈颖2 0 0 1 9 1 4 孩子得了精神 病,谁之过? 精神分裂症少年状告母校h t t p w w w p e o p l e c o m o n g b k e j i a o 4 0 2 0 0 1 0 9 1 4 5 6 0 7 8 8 h t m l ) 上例中的“玩是玩,学习是学习”,其中“玩 是单音节动词,“学习”是双音 节动词。 1 2 3 a 、b 的语法条件 邢福义( 2 0 0 3 ) 提到小句中枢说,他认为小句有控他性,其中一点是:词受控 于小句。即:词可以属于词汇系统,独立存在于句子之外。词典中的词,可以只解 释其意义而不管句子。但是,作为语法单位的词,属于语法系统。由于汉语的词缺 乏形态变化,语法系统中的词只有在小旬的控制约束下才能明确显示其语法特征和 语法职能,才能发挥特定的语法作用。在这个问题上他又提到一点功能的句规 约:凡词入句,其语法功能总要受到句法位置,句法环境规约。学者们承认,汉语 里的词的组合能力是词的语法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者们又承认,汉语里动 词既可以作谓语和谓语中心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或主语中心、宾语中心。如果 把这两点联系起来考察,就可以明显看到存在“句规约 的问题。例如: ( 3 3 ) 老师要大家都向我学习,玩是玩,学是学,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学生。( 小 军2 0 0 4 校园轶事( 校园风景) 江南时报2 0 0 4 0 6 3 0 :第二十六版) 上例中的“玩”、“学 是动词,但是对举式“玩是玩,学是学”对其有规约性。 这里“玩”和“学”的一些动词性由于受到小句“x 是x ”的规约而不能显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