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讲稿于书歌.doc_第1页
校园安全讲稿于书歌.doc_第2页
校园安全讲稿于书歌.doc_第3页
校园安全讲稿于书歌.doc_第4页
校园安全讲稿于书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安全讲稿葫芦岛市公安局龙港分局 于书歌尊敬的龙港区教育局和各校相关领导,你们好:今天,我从公安工作角度出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关于校园安全的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首先我介绍一下,目前,龙港分局关于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目前,龙港辖区共有小学*家、初中*家,高中*家,幼儿园1*家,具备一定规模的辅导班*家。在2014年,通过分局党委的努力,已经为6个规模较大的校区建设了校园警务室,安装了太阳能警灯,并争取龙港区政府的支持,将校园保安全部更新为我局直管的校园辅警,改变了原来保安员管理松散的局面,2014年底,我局建成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新增高清视频监控点位100余个,各个学校门前全部设立了监控,现在,坐在分局指挥中心可以全天监控学校的治安状况。而且,我们还建立了龙港分局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直接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平台其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安全常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希望大家能够使用微信关注我们的平台(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葫芦岛龙港公安即可)。总之,我们在2014年,做了诸多的努力,中心的目的就是为更好的保护校园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下面,我就校园安全谈以下*个话题:一、关于人为的侵害校园的暴力侵害来自于多方面,主要包括学生之间的斗殴,校外人员的侵害,还有来自其他社会因素的侵害,包括精神病人,对社会不满者及变态人格等。对于学生之间的斗殴行为,我们有一个名词叫做校园暴力或校园欺凌,主要体现在以大欺小,纠集报复等行为,这种行为在涉校案件中出现的频率最高,2014年,我们接到此类报警*起,幸好,没有形成轻伤以上的伤害案件。但是, “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伤害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对于此类行为,我建议各校要以预防为主,惩戒为辅,由于行为人多数是未成年人,所以,公安机关最多只能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更多的需要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有此类问题的学生,建立暴力学生档案,加强日常行为教育,并经常同辖区派出所沟通,共同掌握此类学生的名单,利用社区民警进校园的时机,开展一些法制教育等。对于同校外人员勾结打架行为,学校更要高度重视,因为校外人员通常是一些社会不良青年,他们行为无所顾忌,多数具有劣迹,及时发现校园周边游荡的人员,通知辖区派出所,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盘问,消除隐患。在对校园辅警的培训中,我们也专门要求辅警对此类人员要立即报告校领导并坚决防止其入侵校园。对学校学生勾结外部人员的,要立即采取拖延该生下学时间等措施,同时向派出所报告,并将此类学生列入重点关注名单,记录他的违规行为,并保存视频资料。对于来自社会的侵害,大家都熟知,因为近几年我国出现数十起砍杀学生案件。也许各位可能有疑问,为什么这些罪犯喜欢向学生下手呢?从近几年我研究此类伤害案件的经验上看,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很多人适应不了这些变化,贫富差距正在增大,人的幸福感其实可以用对比来形容。别人越比我过的好,我就越不幸福。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如果这种差距太大,大于人心理的极限之后,人的心理急切的寻找其它的依靠。我通过网上的消息看到,这些人和亲人的关系都非常不好,也没什么朋友,他们已经失去了社会的支持。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理由:他们的现状是社会不公平造成的,所以他们要报复社会,而且是强烈的报复。自杀,随便的杀人也不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他们要去杀孩子,引起社会的注意。为什么接二连三的发生?这是因为媒体的报道,这涉及到一个社会心理学原理“社会认同”,媒体大肆报道砍杀事件之后,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模仿,他们觉得别人都杀人了,咱也杀吧,尤其是中国网民喜欢分享负面评论,在第一起砍杀事件之后,我注意到网民的评论甚至有人在同情罪犯,这更加强化的他们的犯罪心理。此类犯罪往往事发突然,难以预防,但是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还是可以最大层面的防范。一是注意涉校矛盾排查,2014年9月1日上午在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发生的家长砍杀学生案件,就是一名学生家长因孩子入学问题同学校产生了矛盾导致发生了案件,如果学校能够注意消除矛盾或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也许惨案就会被避免。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要注意对涉及学校的矛盾纠纷要及时的化解或者求助派出所协助调解,千万不要激化矛盾,尤其要注意关注一些心胸狭隘,情感偏激的人员,做好疏导工作。二是了解周边精神病人的情况,我们公安分局掌握的龙港区具有肇事肇祸记录的精神病人200余人,大部分已经采取强制医疗的措施。但是对于闲散在社会上的精神病人,我们还要关注,对时常在学校周边徘徊的精神病人要及时向派出所备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赋予了派出所此项职能,由派出所联系精神病人的家属加强管理,分辨是否存在暴力倾向,并通知学校。三是加强校内员工的管理,对学校雇佣的临时工等人员,尤其是食堂的工作人员要会同派出所查清是否有暴力犯罪、强奸猥亵前科或者吸毒史,对于有此类前科的人员坚决不用,其中的重要性我不强调了,举个案例,在2004年,龙湾新区的一家幼儿园园长的丈夫在幼儿园猥亵女童,被我们公安机关处理,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波澜。四是加强学生的教育培训,在2014年的7月份,我局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龙港区试验中学进行了一次校园反暴恐演习,此次演习的中心目的就是演示各校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应采取的措施,希望学校今后继续加强此类演习,教会学生在遇到各类侵害犯罪的时候应该采取的措施。举个案例,在2015年1月份,在微信的朋友圈流传着这样的消息:龙港区出现多起猥亵案件,提醒广大女性注意安全,一度引起社会的恐慌。现在,嫌疑人已经被我们抓获,但是,在被害人中很多是未成年人,她们通常是下学途中被尾随或者被骗开房门后受到了不法侵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的培训有多么重要啊!二、校园安全事故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校园安全事故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火灾事故、中毒事故、暴力事故、倒塌事故、踩踏事故、触电事故、猝死事故、自杀事故、传染病事故、自然灾害、教师体罚学生造成的事故等等,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如果一个个讲下去,可能永远也说不完,那么我觉得,想要避免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举个大家熟知的案例,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校园踩踏事件,6人死亡,26人受伤,事件的经过时,当天下午预备铃响后,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去上课,走着走着看到前面一块棉垫倒下来,盖住了走在前面的几个学生,后面的同学不知道有人被盖住了,就踩了上去,然后引发了混乱,同学们有的哭、有的喊、有的叫,现场状况一片混乱,由此发生了人员伤亡。这个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偶发事件,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块棉垫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后果,但是,按照社会学的观点,偶然性事件是存在必然性的关联,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根据、本质的原因。偶然性则表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的趋向。也就是说,如果日常管理制度严格,监管到位,那么事故就可以避免,例如学校后勤工作人员随时注意观察校园建筑外皮是否脱落,玻璃门窗是否完好,操场排水设施是否覆盖等等,食堂工作人员注意煤气管道是否完好,食物是否新鲜等等,班主任观察学生身体状态是否存在问题,校车司机注意交通安全,学生是否全部下车等等,每个细节的失察都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建议学校给学生制作登记卡,主要包括学童的姓名、照片、家人资料以及血型信息等。三,关于责任提起责任,大家可能会想到我们担负的责任,是的,公安机关和学校共同担负着校园安全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都是被追究的主体,这不必多说。我今天说的责任是关于责任分散效应问题,也许在座的领导可能对这个名词有些陌生,我举个例子,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孩子最后死亡,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多数人都批判是周围人的冷漠,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上来讲,这就是责任分散效应的体现,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旁观者越多越难以出现施救者的问题,所以,我提醒在座的各位领导,在面对校园安全工作,我们一定要做到分清职责,分清主次,注意责任补位,例如在出现事故的时候,要有人组织疏散,有人进行报警,有人开展救助等等,防止出现事故的时候手足无措,影响救助效率,扩大了事故的后果。同时,要组织演练,做好配合。而且还有后备力量,一旦责任主体不在岗位,那么后背力量马上可以发挥作用。四、关于学生安全教育我在走访学校的时候,可以看出各校为了校园安全煞费苦心,每学期都要阻止学生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安全演习等活动,我在这里的建议是要把安全教育培训做得深入人心。在学生安全教育上,日本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们的教学不单是老师讲,学生听,还有就是由学生扮演角色,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而且每个学生还要画出上学路线路,自己标出容易出现事故的地点,由老师进行指点,有的时候,家长也要参加安全培训,和孩子们一起练习逃生自救。记得广州小天鹅宾馆火灾事故,日本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