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三国志》和《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三国志和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指导老师 硕士研究生张彩琴 李海霞教授 中文摘要 汉语中,时间副词是副词中较多的一个次类。其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使用频率也 很高。断代专书语言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础。三国志和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 朝时期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前者是历史散文,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后者是笔汜 小说,口语性较强。 本文对三国志和世说新语的时间副词进行了研究。穷尽性地搜集了两书 的时间副词1 4 3 个,并对其进行定义、界定和分类。把时问副词定义为只能充当状语 和句首修饰语,不能充当宾语( 包括介宾) ,同时不受其它词语修饰的表示动作行为的 时间、频度和缓急的词。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就两书时间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描写,勾勒出两书时 间副词的整体面貌。本文把时间副词分为表示时间的时间副词、表示频度的时间副词 和表示速度的时间副词三大类。其中第一类又分为表示过去、现在、将来、先后早晚、 持续、短暂、长久、最终、同时和按时十类。第二类又分为表示重复、频度高和频度 低三类。第三类又分为表示速度快和速度慢两类。表示速度慢又分为表示速度缓慢和 表示进程逐渐两类。第二章首先从时间副词的类别、数量、意义等角度出发,选取先 秦时间副词与两书时自j 副词进行比较,找出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及两书时间副词的特 点。两书在相当大程度上继承了先秦时间副词。二者相比,类别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先秦时问副词已覆盖了现在时间副词的多数,两书时间副词在此基础上只增加了表示 同时这一类。数量上增加了不少。这些增加的词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了新 的义项,二是单音节词的双音节化,三是新词的应用。这些词大多没有增加新意义。 其次分析了两书时间副词的结构特点。与整个汉语词汇发展相适应,在上古汉语中, 单音节副词占优势。随着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合成副词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单纯时 间副词有两个特点:一是很多单纯时间副词的用法比较复杂。某些常用单纯时日j 副词,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根据用法的不同,可分析为两个或多个副词词项。二是使用频率高。本文重点分析了 合成时阳j 副词的结构特点。并把两书合成时问副词分为复合式、附加式和重叠式三类。 复合式合成时间副词又可分为并列复合式、偏正复合式和副结式三类。最后分析了几 个在意义和功能上比较特殊的时间副词。对“正当、一时、即便、一旦、稍稍”等时 间副词从意义上与现代汉语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终、必将、始、已”等的情态功 能。第三章从语法化角度,探讨了几个常用的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始现时间副词“尝、 已、既、仍、还、寻、逆、裁、一时、频烦”等的来源。 n 关键词:三国志世说新语时间副词 a b s t r a c t s t u d yo nt h et i m e a d v e r b so fs e nt e n c e i n a n d an e wa c c o u n t o f t a l e so f t h ew o r l d p o s t g r a d u a t eo fc h i n e s ep h i l o l o g y :z h a n gc a i q i n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l ih a i x i a a b s t r a c t i nc h i n e s e ,t i m e - a d v e r bh a sm u c hm o r ek i n dt h a no t h e r s i t su s i n gs i t u a t i o ni s c o m p a r a t i v ec o m p l e x i t y , a n di t sp r a g m a t i c f r e q u e n c yi sv e r yh i g h t h em o n o g r a p h s t u d yo ft h ed y n a s t i ch i s t o r yo ft h eq i n ,h a n , w e i ,j i na n dn o r t h e r n & d y n a s t i e si s b a s a lo ft h e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s e nt e n c e i na n dan e wa c c o u n to ft a l e so f t h e w o r l da r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i nw e i j i nd y n a s t ya n dt h es o u t h - n o r t hd y n a s t y t h ef o r m e r i sh i s t o r i c a lp r o s et h a th a s s t r o n gf e a t u r ei nw r i t t e n 1 1 1 el a t t e ri sl i t e r a r ys k e t c h e st h a t h a ss t r o n gf e a t u r ei ns p o k e nl a n g u a g e t h ea r t i c l es t u d i e st h et i m e - a d v e r b si ns e nt e n c e i na n dan e wa c c o u n to ft a l e so f t h ew o r l d i na d d i t i o n ,ia l s od e f i n ea n dc l a s s i f yt h e1 4 3t i m e - a d v e r b si nt h et w o b o o k s f i n a l l y , t h ea r t i c l ec o n c l u d et h a tt i m e - a d v e r bi sak i n do f w o r d st h a to n l yu s e d a sa d v e r b i a l ,a d j u n c ti nt h ef o r e h e a do ft h es e n t e n c e ,i tc a nn o tu s e da so b j e e t ( p r e p o s i t i o n a lo b j e c t ) a l s o c a nn o tu s e da st h ew o r d st i l a t e x p r e s s a c t i o n s t i m e ,f r e q u e n c ya n d o r d e ro fp r i o r i t y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e yc a nn o tb er e t o u c h e db y o t h e rw o r d s t h ea r t i c l ed i v i d e s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d e s c r i b e st h eu s i n gc o n d i t i o n , d r a wt h eo u t l i n eo ft i m e a d v e r b si nt h et w ob o o k s i tc l a s s i f i e st h ea d v e r b sa s t i m e a d v e r b s ,f r e q u e n c y - a d v e r b s ,s p e e d a d v e r b s t h a nt h ef i r s tk i n dc o n t a i n sw o r d s t h a te x p r e s sp a s t ,p r e s e n t ,f u t u r e ,f o r m e ro rl a t t e r , e a r l yo rl a t e ,c o n t i n u a n c e ,t r a n s i e n c e , l o n go rn o t ,f i n a l ,s i m u l t a n e i t y , p u n c t u a l t h es e c o n dk i n dc o n t a i n sw o r d st h a te x p r e s s r e p e a t ,h i g hf r e q u e n c ya n dl o wf r e q u e n c y t h et h i r dk i n dc o n t a i n sw o r d s t h a te x p r e s s t h eh i g hs p e e da n dt h el o ws p e e d ,a n dt h ew o r d se x p r e s sl o w s p e e da l s oc o n t a i nl o w 1 两雨夫掌坝十7 # 位论卫 s p e e da n dg r a d u a lp r o c e s s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c o m p a r eo fp r e q i nd y n a s t ya n dt h e t w ob o o k sim e n t i o n e di nt h ef o r m e r , f r o mt h ea n g l eo ft h et i m e a d v e r b s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n u m b e r , m e a n i n g s ,f i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a n dc o n n e c t i o na n dt h ef e a t u r e o ft h et i m e a d v e r b si nt h et w ob o o k s 1 1 1 et w ob o o k si n h e r i tt h et i m e - a d v e r b so f p r e q i nd y n a s t yt oag r e a te x t e n t c o m p a r e dt h et w ob o o k s ,t h e r ei sl e s sc h a n g ei n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h et i m e a d v e r b so fp r e q i nd y n a s t yh a sw r a p p e dt h em o s t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t i m e - a d v e r b s ,t h et i m e - a d v e r b so ft h et w ob o o k so n l ya d dt h ew o r d s t h a te x p r e s ss i m u l t a n e i t y t h en u m b e ro ft h et i m e a d v e r b so ft h et w ob o o k si sv e r y l a r g e 1 1 1 ea d d e dw o r d sc o m ef r o m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i sa d d i n gn e wm e a n i n g so f t h e w o r d s ;t h es e c o n di ss i n g l es y l l a b l ec h a n g ei n t od u a ls y l l a b l e ;t h e 血di st h eu s eo f t h en e ww o r d s m o s to ft h e s ew o r d sd on o ta d dn e wm e a n i n g s n e x tt h ea r t i c l e a n a l y s e st h et i m e - a d v e r b so ft h et w ob o o k si ns t r u c t u r a lf e a t u r e f i t t i n gi nw i 廿1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c h i n e s ev o c a b u l a r y , i n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s i n g l es y l l a b l ea d v e r b s t a k eu pt h ea d v a n t a g e s w i mc h i n e s ev o c a b u l a r yc h a n g i n gi n t ot h ed u a ls y l l a b l e s y n t h e t i ca d v e r bt a k et h el a r g e rp r o p o r t i o n p u r et i m e - a d v e r b sh a v et w oc h a r a c t e r s : f i r s t ,i t su s a g ei sc o m p l e x i t y a s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i t su s a g e ,s o m ep u r et i m e - a d v e r b s c a na n a l y s e st w oo rm o r ea d v e r b s s e c o n d ,i t su s a g ef r e q u e n c yi sh i 曲t h ea r t i c l e e m p h a s i z e ss t r u c t u r a lf e a t u r eo fs y n t h e t i ca d v e r b ,a n dc l a s s i f yt h e s ew o r d si nt h et w o b o o k sa sc o m p o u n d ,a d d i t i o n a l ,o v e r l a p 1 1 1 ec o m p o u n dt i m e - a d v e r b sc o n t a i n p a r a t a c t i c ,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am o d i f i e ra n dt h em o r p h e m em o d i f i e s ,f u j i e s h i f i n a l l y , t h ea r t i c l ea n a l y s e ss o m es p e c i a lt i m e a d v e r b si nm e a n i n g sa n df u n c t i o n ,c o m p a r e s t h ew o r d s ,s u c ha s ,j u s t i c e ,f o raw h i l e ,e v e nt h o u g h ,o n c e ,al i t t l ef r o mm e a n i n g sw i t h 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a n da n a l y s e sm o d a lf u n c t i o no f “z h o n g , b ij i a n g ,“s h i ”,y i t h e t h i r dc h a p t e rt a l ka b o u ts o u r c eo fs o m ei nc o m m o nu s ea d v e r b sa n dw o r d su s e di n w e i - j i nd y n a s t ya n dt h es o u t h n o r t hd y n a s t y , f r o mt h ea n g l eo fg r a m m a r , t h e s e w o r d sa r e “c h a n g ,y i , j i ,h n g h u a n ”, x u n ”, n i ”, c a i ,“y i s h i ”,“p i n p i n ”a n d s o o n k e y w o r d s :s e nt e n e e i nan e wa c c o u n to ft a l eo f t h ew o r l d t i m e - a d v e r b s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垡三国盎登塑笪壁道堑适整吐闺副坷煎究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衣争黝誉 签字日期:c ,l 7 年r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锞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诲粥誉导师签名:窘f 与霄 签字日期:出加 年歹月、7 日签字日期:c 72 # - c 月- 7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7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绪论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副词是所有虚词中最接近实词的一个词类,它在汉语中使用情况复杂,使用 频率极高。时间副词是副词中数量较多的一个次类。它的语义特征是表示一定的 “时间概念”。古代汉语研究中,先秦时间副词研究成果较多,而魏晋南北朝时期 却较少。这个时期时间副词的大体面貌是什么样的? 它的特点是什么? 与先秦相 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问题都是我感兴趣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在整个汉语史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国 志和世说新语是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本文以三国志和世 说新语的时间副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穷尽考察,较全面地把握魏晋南北朝时 期时间副词的基本面貌,重点从历时角度,与先秦时间副词进行对比,以期看出 这两个时期时间副词的发展流变情况,希望能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二、研究现状 目i i i 还未出现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闻副词的专著,也没有出现专门研 究该时期专书时间副词的论文。东汉是西汉到魏晋的一个过渡时期,因此,该时 期副词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重视,如葛佳_ 才的博士论文东汉副词系统研究,他 在此书中一直贯穿着“词汇是一个系统”的理念,并指出:“我们在一个个地考释 词语、描写各个时期词汇面貌的同时,也需要在系统观的指导下,积极探讨某些 词群( 或语义场) 的历史变化,并有意识地寻找词汇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和机 制。”川他从语义、功能的相关性出发,经过系联,选择9 组副词作为研究对象。 勾勒出了东汉副词的大体面貌。张明( 世说新语) 副词研究0 1 和梅光泽 世说 新语) s j j t , j 研究。1 对世说新语的副词作了穷尽性描写,但对其中的时间副词 没有做专l 】研究。再者就是对魏晋时期语法史的研究,如 日 志村良治中国中 葛佳才琅议剑词系统研究岳麓书朴,2 0 0 5 年。绪论p 1 5 1 2 1 张明 副侧研究,( 硕卜学位论文 ,立徽帅地大学,2 0 0 5 年。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世语法史研究中第一部分第十七点就谈到了这个时期的副词。 三、所用语料 三国志是西晋初年陈寿著的一部国别体历史散文,书面色彩较浓。世说 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所作的笔记小说,语言简练,口语性较强。两书一起研究 较能反映出当时时自j 副词使用的基本情况。 本文分别以裴松之注三国志( 中华书局1 9 5 9 年第l 版) 和余嘉锡世说 新语笺疏( 中华书局1 9 8 3 年第1 版) 为工作底本,同时参考岳群点校三国志 ( 岳麓书社2 0 0 2 年第l 版) 和徐震塄世说新语校笺( 中华书局1 9 8 4 年第l 版) 。 四、时间副词的定义 张谊生认为:“凡是只能充当状语和句首修饰语,不能充当主宾语( 包括介宾) , 并且不受其它词语修饰的,是时间副词。”。1 孙尊章在他的毕业论文先秦时间副 词研究中把时间副词定义为:“经常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时间、频度 或缓急的词。”。1 结合他们的观点,再加上我自己的认识,我认为时自j 副词是只能 充当状语和句首修饰语,不能充当宾语( 包括介宾) ,同时不受其它词语修饰的表 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度和缓急的词。 在这里有必要把一些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区分开来。根据上述定义,有些表 示对往事的追溯的时自j 名词如:初、始( 起初) 、旧等似乎也是时i 白j 副词,但是李 佐丰先生认为这类词是相对时间词。“1 他把时间词大致分为两类,即历法时间词和 相对时间词。历法时间词是适应历法的需要而使用的时间词,如:年、岁、春、 夏、秋、冬等。其特点是表示时间时,经常要加定语,并常按照某种确定的数量 关系相互组合为定中短语之后表示时间。另一类是相对时间词,它表示一种相对 的时白j ,它通常是以陈述者或被陈述者所处的时刻为标准来说明时间。由于时间 的背景包含在陈述之中,所以相对时间词之前通常不加定语。他把这类时间词又 分为两小类,第一类的特点是经常给主谓短语做主语。如:初,郑武公娶于申, 州 日 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固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 9 9 5 年。 1 2 1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 0 0 0 年p 1 1 3 1 孙尊章先秦时问副侧研究 倾十学位论文 西南帅范大学,2 0 0 5 年。p 5 【4 l 李佐# 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p 1 4 8 1 5 0 2 绪论 日武姜。( 左传隐公元年) 第二类的特点是经常用作状语。如:赵氏朝亡,我 夕从之。( 墨子非攻中) 我们认为他的说法比较有道理,所以本文没有把表对 往事追溯的词( 初、始、旧等) 归入时间副词。 第1 章二u :国忠和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的分类 第1 章三国志和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的分类 根据我们对时间副词的定义,可以把它们分为三大类,即表示时间、频度和 速度。各类下又分若干小类。文章共收集到- - 国志时间副词1 2 3 个,世说新 语时间副词1 0 3 个。二者相同的只算一个,这样总共收集时间副词1 4 3 个( 完 全同音同义的借字计为一个,如“已”和“以”。一个词兼多类的计为一个,但在 分表中列出多个用法) 。每个时间副词后面的数字代表该词在两书中出现的总次 数。 1 1表示时间的时间副词 表示时间的时间副词包括表示过去、现在、将来、先后早晚、持续、短暂、 长久、最终、同时和按时等,共十类。 1 1 1 表示过去的时间副词 ( 1 ) 已3 2 9 。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如: 今天下已平,君臣之分明,陛下但当不懈于位,平公正之心,审赏罚以使之。 (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有时也借“以1 6 ”来表示,如: 今权以死,托孤于诸葛恪。( 三国志魏书傅嘏传) ( 2 ) 既3 8 5 、既己2 。二者都表动作行为或事情已经出现或完结。相当于“已经”、 “以后”等。如: 魏国既建,拜侍中。(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世说 新语识鉴) ( 3 ) 尝2 1 6 常9 、曾3 4 。“尝”和“曾”都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态已经发生。相当 于“曾经”。如: 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 三国志魏书任城传) 挚瞻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复出作内史( 世说新语言语) 两南大学硕十宁位论文 “尝”有时也借“常”来表示。如: 郗倍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内恶,诸医不可疗,闻于法开有名,往迎之( 世 说新语- 术解) ( 4 ) 经l 。用在动词谓语f j i f ,相当于“曾经”。如: 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 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 ( ( - l u - 说新语文学) ( 5 ) 先9 。表示动作行为先已完成。相当于“先己”、“早已”。如: 二祖受命,图,书先着,以为征验(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6 ) 久2 、久已1 。表示动作行为在很久以前就已发生。可译为“早就”、“早已” 等。如: 玄就车与语日:“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 与君。”( 世说新语文学) 李答日:“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 世说新 语言语) ( 7 ) 早已l 蚤已2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很久以的,并已完结。“蚤”通“早”。 “早已”相当于“很早已经”、“早就”。如: 张愧谢日: “,, i - 人有如此,始不即知,早已毁坏。”( 世说新语规箴) 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蚤已倾泻而见;殷陈势浩汗,众源未 可得测。”( 世说新语赏誉) ( 8 ) 自l 。表示情况已经发生。相当于“本来”、“已经”。如: 既出,欢然言日:“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 世说新语言语) ( 9 ) 适6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不久前。相当于“刚才”、“刚刚”。如: 时昱使适还,引见,因言日:“窃闻将军欲遣家,与袁绍连和,诚有之乎? ” (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 ( 1 0 ) 方4 。表示动作行为刚发生不久。裴4 二海古书虚字集释卷十:“方,犹 甫也。”相当于“冈恫4 ”。如: 俊以兵乱方起,而河内处四达之衢,必为战场,乃扶持老弱诣京,密山间, 同行者百余家。( 三国志魏书杨俊传) ( 1 1 ) 由4 。用在动词谓语前。相当于“刚川”。杨树达词诠卷一:“甫,时 6 第1 章二国忠和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的分类 间副词,始也。于一事之方始时用之。与口语刚同。”如: 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 (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 1 2 ) 新2 1 。表示事情发生在不久以前或初次发生。相当于“刚刚”、“新近”、 “初次”等。如: 皓阴纳纂言,且以蜀新平,故不行,然遂自绝。(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 传) ( 1 3 ) 属1 。表示动作行为刚刚发生不久。可译为“刚刚”、“刚才”。杨树达词 诠卷五:“属,时间副词。晋语韦注云:属,适也。按此是适才之适, 今言刚才。”如: 秋八月戊中,诏日:“属到市观见所斥卖官奴婢,年皆七十,或癃疾残病,所 谓天民之穷者也。”(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 1 4 ) 裁4 。通“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不久以前。相当于“刚”。如: 范裁坐,桓便谢其远来意。( 世说新语假谲) ( 1 5 ) 暂l 。表示动作行为刚发生不久,就出现了某种情况。相当于“刚刚”。如: 蔡暂起,谢移就其处。( 世说新语雅量) ( 1 6 ) 初6 0 、始4 6 。二者都表示动作行为在不久前发生。相当于“刚刚”。如: 太祖初兴,愍其如此,在于拔乱之际,并使郡县立教学之官。( 三国志魏 书高柔传) 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 世说新语文学) ( 1 7 ) 初4 2 、始1 2 。二者都表示动作行为第一次发生。相当于“第一次”、“刚 开始”。如: 备瑜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 乃至此也! ”( 三国志昊书孙桓传) 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日:“何乃淘? ”( 世 说新语排调) ( 1 8 ) 比3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不久前。相当于“近来”。裴学海占书虚字集 释卷十:“比,近也。”如: 又问:“马比死多少? ”答日:“未知生,焉知死? ”( 世说新语简傲) 7 砷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 1 2 表示现在的时间副词 这类词均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相当于“正”、“正在”等。在两书中出 现的次数分别为:方7 3 ,方将1 ,方当1 ,正8 ,正尔1 ,正自l ,自2 ,始3 ,停l 。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十:“方,犹正也。”停,通“亭”。如: 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 念。( 三国志魏书臧霸传) 超日:“大司马方将外固封疆,内镇社稷,蓥无若此之虑。臣为陛下以百口 保之”( ( 世说新语言行) 济上疏日:“陛下方当恢崇前绪,光济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今虽有十 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 ( 三国志- 魏书蒋济传) 泰日:“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 三 国志魏书陈泰传) 问贺:“卿欲何之? ”贺日:“入洛赴命,正尔进路”( 世说新语任 诞) 壹公日:“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 ( 世说新语言语) 邵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 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 世说新语雅量) 璋曰:“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 三国志吴书潘璋传) 桓公停欲言,中悔,日:“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世说新语品 藻) 1 1 3 表示将来的时间副词 ( 1 ) 将2 9 4 、且4 、行3 。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不久后会发生。相当于“即将”、 “将”、“将要”等。如: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 三国志- 魏书武 帝纪) 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众奉燕,告日:“必以燕为帅。”( g _ - 国志魏书张燕传) 第1 章国。占和付说新语时间副词的分类 辂日:“吉,迁官之征也,其应行至。”顷之,经为江夏太守。( 三国 志魏书管辂传) ( 2 ) 必将5 。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虽不会马上发生,但最终一定会发生。如: 故臣以为使先代之君知其所行必将至于败,则弗为之矣。( 三国志魏书高 堂隆传) ( 3 ) 方1 8 、当1 1 1 、垂1 9 。均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在不久后会发生。相当于“将 要”、“快要”、“将会”等。清吴昌莹经词衍释补遗:“方,将也。”清王 引之经传释词卷六:“当,犹将也。”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一:“垂,几也, 将及之辞。”如: 太祖粮方尽,书与或,议欲还许以引绍。( 三国志魏书荀或传) 时天旱,倪问辂雨期,辂日:“今夕当雨。”(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 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 三国志魏书曾仁传) “方”与“当”并列连用,构成复合虚词“方当l ”。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 动作或事情即将发生。相当于“快要”、“将要”等。如: 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方当乖别,必欲言 所见。”( 世说新语- 规箴) “正”与“当”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虚词“正当l ”。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 在不久后会发生。相当于“将”、“将会”等。如: 张退,刘日:“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 世说新语文学) 1 1 4 表示先后早晚的时间副词 ( 1 ) 先2 3 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顺序在i ; 。与“后”相对。广雅释诂 一:“先,始也。”如: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2 ) 后3 0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后,与“先”相对。可译为“后”。如: 先说鸡子,后道蚕蛹,遂一一名之,惟以梳为枇耳。( 三国志一魏书管 辂传) ( 3 ) 前3 。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发生的时间在前。相当于“先”。如: 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后来,坐小远。( 世说新语雅量) ( 4 ) 顶4 、豫1 2 。二者均表示某动作行为在另一动作行为发生之前进行。相当于 9 曲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预先”。“豫”同“预”。如: 公日:“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刍眯日:“国家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内起火,因是可得速还。” ( 三国志昊书孙琳传) ( 5 ) 夙6 、早8 0 蚤2 、早自l 。均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较早的时间。相当于“早”、 “早就”等。“蚤”通“早”。如: 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人也。少夙成,以才学称。( 三国志魏书卫觊 传) 程昱说公日:“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旱图之。”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日:“蚤知尔耳! ”( 世说新语贤媛) 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说爽,使早自归罪。( 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 6 ) 首7 。用在动词谓语f j ,表示动作行为第一次发生或最早发生。相当于“首 先”、“最早开始”等。如: 峻说原日:“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 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三国志魏书任峻传) ( 7 ) 方9 、始1 3 。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相当于“才”。如: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世说新语任诞) 亮答之日:“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 三国志蜀书邓 芝传) ( 8 ) 素3 、宿5 、逆2 。均表示一动作行为在另一动作行为发生之前进行。相当于 “预先”、“事先”等。如: 硅日:“暹、奉与术,卒合之军耳,策谋不素定,不能相维持,子登策之, 比之连鸡,势不俱栖,可解离也。”( 三国志魏书张邈传) 支道林初从东出,住东安寺中。王长史宿构精理,并撰其才藻,往与支语, 不大当对。( 世说新语文学) 周,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 ( 世说新语方正) 1 1 5 表示持续的时间副词 ( 1 ) 尚6 6 、仍5 、还3 、且2 、犹1 8 0 。均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态没有发生变化,依 1 0 第l 章二国忠和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的分类 然如故。相当于“仍然”、“还”、“还是”等。杨树达词诠卷七:“犹,副词。 礼记檀弓注云:犹,尚也。与今语还同。凡已过之境有稽留,或余势 未能即消时用之。”如: 洪迎门下书佐何祗,有才策功干,举郡吏,数年为广汉太守,时洪亦尚在蜀 郡。( 三国志蜀书- 杨洪传)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三 国志魏书- 崔琰传) 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 世说新语黜 免) 桓语庾伯鸾日:“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且勤学问。”( 世说新语排 调) 今虽降首,盘节未解,山栖草藏,乱心犹存,而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 江边空旷,屯坞虚损,惟有诸刺奸耳。( 三国志昊书周鲂传) “犹”与副词词尾“复”结合构成复合虚词“犹复4 ”,与同义词“尚”并列 连用构成“犹尚1 ”。表示动作行为继续进行,现象依然存在。相当于“仍然”、“还 是”等。如: 夏五月,诏曰:“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 往岁破败之后,犹复耕种沓中,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 三 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景王欲须诸军集到,犹尚未许( 三国志魏书王基) ( 2 ) 素1 1 0 、宿1 3 、夙2 、i e l 4 、雅3 。均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从过去 到现在没有发生变化,一向如此。相当于“素来”、“向来”、“一向”等。裴学海 古书虚字集释卷五:“雅,犹素也。( 雅古音同吾,与素为鱼 部叠韵字。) ”如: 桓玄素轻桓崖,崖在京下有好桃,玄连就求之,遂不得佳者。( 世说新语排 调)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三国志蜀 书诸葛亮传) 评曰: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 ( 世说新语文学) 畴答日:“是何言之过也! 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恩全活,为幸多矣。岂 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 纵国私畴,畴独不愧于心乎? 将军雅知畴者,犹复 如此,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 三国志- 魏书田畴传) ( 3 ) 初1 0 。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动作行为状态的保持。相当于“从来”。多用于否 定式。如: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 ”答日:“我常自教儿” ( 世说新语德行) ( 4 ) 终5 4 、永3 、直1 、恒7 。表示动作行为从头到尾一直不问断或状态始终不变。 相当于“始终”、“一直”等。如: 权问其法,达终不语,由此见薄,禄位不至。(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朕永惟祖考遗志,思在绥缉四海,率土同轨,故爰整六师,耀威梁、益。( ( 三 国志蜀书后主传) 初,重在家,有人走从门入,出髻中疏示重,重看之色动。入内示其女,女直 叫“绝”,了其意,出则自裁。( 世说新语贤媛) 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 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 5 ) 方1 、故1 1 。表示某种状态仍在持续。相当于“仍然”、“还”、“尚”等。如: 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 看此邪? ”( 世说新语政事) 佗言:“君病肠臃,咳之所吐,非从肺来也。与君散两钱,当吐二升余脓血 讫,快自养,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十八岁当一小发,服此散,亦 行复差。若不得此药,故当死。”(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故”与副词词尾“复”结合在一起构成“故复2 ”。相当于“还”。如: 礼毕,酒酣,帝日:“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 ”( 世说新语- 方正) 1 1 6 表示短暂的时间副词 ( 1 ) 既5 、既而1 8 、已而3 。“既”用于句首或动词谓语i j i ,表示动作行为或状况 是在前一动作行为或状况结束后不久发生的。相当于“不久”、“很快”等。如: 1 2 第1 章三国忐和付说新语时间副词的分类 张天锡为凉州刺史,称制西隅。既为苻坚所禽,用为侍中。( 世说新语言 语) “既而”与“己而”也可表示“不久”、“很快”等义。用于句首或谓语前, 表示所述事件是在前一事件发生后不久发生的。相当于“不久”、“随后”、“很快” 等。如: 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杨陈纪。( ( 三国志昊书孙策传 ( 2 ) 随而2 、随手2 。二者均表示后一事是紧接着前一事发生的。相当于“随即”。 如: 因吟啸良久,随而下笔,一坐之间,诔以之成。( 世说新语文学)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三国志魏书华 佗传) ( 3 ) 俄8 、俄而1 8 、俄然1 。均可用于句首或谓语i ; f ,表示时间的短暂。相当于“不 久”、“很快”、“一会儿”、“突然”等。如: 于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刘弘而卓代之,俄迁太尉,假节钺虎责。( ( 三国 志魏书董卓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 l - k - 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 何所似? ”( 世说新语言语) 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 ( 三国志昊书陆抗传) ( 4 ) 且2 9 、聊2 。均表示动作行为是暂时的、权宜性的。相当于“暂且”、“姑 且”等。如: 帝以吴,蜀未平,且寝。( 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日:“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 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 三国志魏书卫臻传) ( 5 ) 暂1 6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临时性。相当于“暂且”、“暂时”等。杨树达词 诠卷六:“暂,时间副词,不久之词。今言暂时。”如: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世说新语任诞) ( 6 ) 应2 。表示动作行为是立即进行的。相当于“立即”、“很快”等。如: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 t :壮,病亦应除。( 三国志魏书华 硼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佗传) ( 7 ) 应时6 。用于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时间短暂。相当于“即刻”、“不久”、“很 快”等。如: 范谋泄,奔槐里,腾败,退还凉州,范应时见杀,于是收诞行刑。( 三国 志蜀书刘二牧传) ( 8 ) 寻3 5 、寻复2 。“寻”表示后一事发生的时间距离前事不远。相当于“不久”、 “随即”等。杨树达词诠卷六:“寻,时间副词,旋也。继起之事与i ;i 事相距 之时问不甚久时用之。刘淇云:犹今云随即。”如: 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世说新语贤媛) “寻”与副词词尾“复”结合构成“寻复”,相当于“随即”、“不久”等。如: 望之不从,寻复见害。( 三国志魏书刘虞传) ( 9 ) 一6 。表示动作行为刚一发生,随即就产生了某种结果。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礼仪部退部申请书
- 申请保证金退款申请书
- 申请变更籍贯申请书
- 电梯复工申请申请书
- 撤销注销申请书
- 兰花棚建造申请书
- 小餐饮许可申请书
- 店面延伸申请书
- 彩票佣金换卡申请书
- 肺癌申请救助的申请书
- 重症肌无力急救护理措施讲课件
-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护理
- 2025年中国电梯能量回馈单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儿童财商启蒙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 2025-2030年中国童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转包免责协议书
- 兵棋推演案例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解读课件
- 专题03 地球运动2025年高考复习之近十年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卷)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护理讲课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