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 1 1 1 1 1 1 1 1 1 1 1i i l l l l l l l l l l l l111i i i iiiiii i i i y 19 01711 1 :; ! ; p 5 3 与m t a 1 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方法7 9 1 :! 附表17 讨论1 9 结论2 3 参考文献2 3 综述2 7 致谢3 7 个人简历3 8 中文摘要 p 5 3 与m t a 1 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应用s p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p 5 3 和m t a 1 蛋白在膀胱癌 中的的表达情况,探讨:( 1 ) p 5 3 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性别、发病年 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级等之间的关系; ( 2 ) m t a - 1 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 型、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级等之间的关系;( 3 ) p 5 3 蛋白与m t a 1 蛋白在 膀胱癌表达中的相互关系。 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 0 0 8 2 0 0 9 年间连续的 原发性膀胱癌术后病例6 0 例,同时选取癌旁正常膀胱粘膜的石蜡标本共 1 0 例作为对照,标本均用1 0 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1 2 3 6 小时,常规石 蜡切片4 z m ,6 5 烤片1 1 5 小时。切片进行常规h e 染色,并应用免疫 组织化学s p 法,染色后光镜观察并检测:( 1 ) 膀胱癌、正常膀胱粘膜组织 中p 5 3 和m t a 1 蛋白表达的异同;( 2 ) 膀胱癌组织中p 5 3 和m t a 1 蛋白的阳 性率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 级等之间的关系;( 3 ) p 5 3 和m t a 1 蛋白在膀胱癌表达中相互作用的关系。 结果:lp 5 3 和m t a 1 蛋白在6 0 例膀胱癌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是 6 3 3 ( 3 8 6 0 ) 和7 1 6 ( 4 3 6 0 ) ,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 o ,二者均存在显著差异( p 均 2 5 一5 0 记2 分, 5 0 记3 分。然后将上述两项积分相加,o 分记为阴 性( ) ,1 2 分记为弱阳性( + ) ,3 4 分记为中等阳性( + + ) ,5 6 分记为 强阳性( + + + ) 。 6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 p s s1 1 5 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统计数据均 以p 值 o 0 5 为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分别采用了贮检验 ( c h i s q u a rt e s t ) 检验、t 检验、方差分析和s p e a r m a n 等级资料相关分析。 研究论文 结果 第一部分6 0 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6 0 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如下:( 1 ) 患者性别情况:6 0 例膀 胱癌患者中,其中男4 6 例( 7 6 7 ) ,女1 4 例( 2 3 3 ) ,男女之比为 3 2 9 :1 。( 2 ) 患者年龄情况:6 0 例膀胱癌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 8 5 5 岁。发 病最低年龄为3 1 岁,3 0 4 9 岁者1 5 例( 2 5 o ) ,5 0 6 9 岁者3 6y ! j ( 6 0 o ) , 7 0 岁以上者为9 例( 1 5 o ) 。( 3 ) 手术切除方式:6 0 例膀胱癌患者中,经尿 道膀胱肿瘤电切除者为4 l 例( 6 8 3 ) ,部分切除膀胱者为8 例( 1 3 3 ) ,行 根治性膀胱全切者为1 1 例( 1 8 3 ) 。( 4 ) 肿瘤的大小:6 0 例膀胱癌中,肿 瘤直径箜5 c m 的3 3n ( 5 5 o ) ,直径大于2 5 c m 的2 7 例( 4 5 o ) 。( 5 ) 患者 肿瘤的病理类型情况:6 0 例膀胱癌中全部为移行细胞癌。( 6 ) 病理分级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 h o 分类标准) :6 0 例膀胱癌中,i 级2 例 ( 3 3 3 ) ,i i 级4 8 例( 8 0 o ) ,i i i 级1 0 例( 1 6 7 ) 。( 7 ) 临床分期( 根据国际 抗癌协会( u i c c ) 标准) :6 0 例膀胱癌中,t a t 1 ( 浅表型) 3 5 例( 5 8 3 ) , t 2 t 4 ( 浸润型) 2 5 例( 4 1 7 ) 。( 8 ) 淋巴结转移情况:1 1 例行根治性膀胱 全切术的膀胱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的为7 例( 6 3 6 ) ,有淋巴结转移的 为4 例( 3 6 4 ) 。 第二部分h e 染色结果 膀胱癌与正常膀胱粘膜在h e 染色中可以清晰的区分开来( 见图 1 2 ) ;浅表型和浸润型膀胱癌在光镜下结构也有显著差异( 见图3 4 ) 。 第三部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p 5 3 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 1p 5 3 蛋白阳性免疫反应定位 p 5 3 蛋白阳性反应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以出现灰黄色、金黄色或棕 黄色颗粒者记为阳性细胞。本实验中6 0 例膀胱癌组织,有3 8 例癌细胞的 胞核呈阳性表达,2 2 例呈阴性表达( 图5 6 ) 。而l o 例正常膀胱粘膜组 织全部为阴性表达( 图7 ) ; 1 2p 5 3 蛋白在膀胱癌以及正常膀胱粘膜中的表达情况 研究论文 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膀胱癌组织中p 5 3 的阳性表达率为6 3 3 ( 3 8 6 0 ) ,与正常膀胱粘膜具有显著性差异c = 1 3 8 5 4 ,p = o 0 0 0 ) ( 见表 1 )。 1 3p 5 3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如表2 ,p 5 3 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等相关( p 均 o 0 5 ) 。 2m t a 1 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2 1m t a 1 蛋白阳性免疫反应定位 m t a 1 蛋白阳性反应主要表达于细胞核,细胞质内也可见少量阳性表 达,以出现灰黄色、金黄色或棕黄色颗粒者记为阳性细胞。本实验中6 0 例膀胱癌组织,有4 3 例癌细胞的胞核呈阳性表达,1 7 例呈阴性表达( 图 8 9 ) 。而1 0 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全部为阴性表达( 图1 0 ) ; 2 2m t a 1 蛋白在膀胱癌以及正常膀胱粘膜中的表达情况 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膀胱癌组织中m t a 1 的阳性表达率为7 1 6 ( 4 3 6 0 ) ,与正常膀胱粘膜具有显著性差异( # = 1 8 5 8 0 ,p = o 0 0 0 ) ( 见表 3 )。 2 3m t a 1 的表达与i 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如表4 ,m t a - 1 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相关( p 均 o 0 5 ) 。 3 p 5 3 蛋白与m t a 1 蛋白在膀胱癌表达中的相互关系 m t a 1 蛋白与p 5 3 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呈正相关( 瑚5 9 6 ) 。p 5 3 蛋白 在m t a 1 蛋白阳性组中的表达( 阳性率81 4 ) 明显高于在m t a 1 蛋白阴 性组中的表达( 阳性率1 7 6 ) 。差别具有显著性( 尸三o o o o ) 。 塑苎垒查 附图 f i g 1b l a d d e rt r a n s i t i o n a lc e l lc a r c i n o m a s ( h e 2 0 0 ) f i g 2n o r m a lb l a d d e rm u c o s a ( h e xl0 0 ) f i g 4i n f i l t r a t i o n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 h e x 2 0 0 ) 研究论文 f i g 5p o s i t i v ee x p r e s s i o no f p 5 3i n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 s p x l0 0 ) f i g 6n e g a t i v ee x p r e s s i o no f p 5 3i n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 s p 2 0 0 ) 型甭朝1 己目彤( 堡覃翦妇幽呵哇当¥号千圭、髫秘 并业毋辑业凳 冀砒 羽( 秘一) 哟缮蛐缮币词蜘缮生卓斟0 缅县干脚妨蛐缮搿射鞘髫t o i :碍刨专三晕娶将邓 哺嶷y 狲阜辐矬¥游羽 阜( 秘一) 翰肆阜输黠晕币酏哺嶷餮卓诽三缶l l 驱阐明串饕币捌蕊妨辑罐f b 身y 专明嘞1 7 1 r 乙4 再华¥狲阜菩华¥璐羽 阜( 秘一) 喜华阜兽华晕币智 薯华旃卓斟。铀私圈# 牲军害华妨粝嘞身y 山脚妨e l r e d 羽( 秘一) 百晕晕k 霉阜币砒x 晕饕卓诽 百霉阜狲 x 霉阜璐 0 铷k 晕阜婴雨明1 己目勘再妨z 秒乙d 姒氟y 狲晕澎氟y 辫羽 阜( 掰一) 默露晕辫氟阜币圈 辫氟承卓斟。铀百晕鲷婴甭妨辫廓蛳粤y 山明妨i l r e d 。酶宙也脚蝉暂鬏毋碍刨昴暮。阱 粤砚嚣咄琶麟、瑶半¥阜睹刨菊取。暮驾掣甭脚妨蛐缮m 晦磊娶谣诩f b 身朝y 专妨* 旦路刨土伯 晕默业q - 毋晕皲j _ 掏霉戢业霉靴坐智 羽 ( 秘一) 蛳缮蛐缮币智 蜘缮业章诽 q :l( 秘一) 孵珥料珥币智 舛珥生牢诽 晕毂砒晕骐 三铀晕耿华鸦睡身朝1 己目牲豸乙。6 d 蛳缮狲蛐缮辫 0 铀y 卑县甭鲫妨蛐缮积圈辁马妒。6 d 孵辫狲 舛珥璐 0 铀聃珥妨秘取阳睡身e 6 d 辑智题 f i g 8p o s i t i v ee x p r e s s i o no fm t a 一1i n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 s p 1 0 0 ) f i g 1 0n e g a t i v ee x p r e s s i o no f m t a - 1i nn o r m a lb l a d d e r m u c o s a ( s p 2 0 0 ) 研究论文 附表 t a b l e1 e x p r e s s i o no fp 5 3i nn o r m a lb l a d d e rm u c o s aa n d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t a b l e2e x p r e s s i o no fp 53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t oc l i n c o p a t h o l o g i cf a c t o r si n 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n p o s i t i v en e g t i v ep o s i t i v e t 1 :p r a t e a g e m a l e f e m a l e n 5 0 5 0 鱼 2 5 c m n o n i n v a s i v e i n v a s i v e p a t h o l o g i c i g r a d i n g i i 4 62 8 1 4l o 1 51 0 3 6 2 1 97 3 32 2 2 71 6 3 51 9 2 51 9 20 4 82 9 6 0 9 0 7 0 90 1 0 l 7 1 4 6 6 7 0 6 1 50 5 4 4 5 8 3 7 7 8 6 6 7 0 5 8 40 2 7 3 5 9 3 5 4 3 1 7 7 90 0 0 1 7 6 o o 3 5 7 80 0 3 4 6 0 4 m1 091 9 0 0 8 5 1 l 6 9 l 4 5 l 2 1 1 l 6 2 u 研究论文 t a b l e3e x p r e s s i o no fm t a 一1i nn o r m a lb l a d d e rm u c o s aa n d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t a b l e4e x p r e s s i o no fm t a 一1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t oc l i n c o p a t h o l o g i cf a c t o r si n 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1 8 的膀胱癌则属于t 2 t 4 期的浸润性肿瘤【2 0 1 ,其余约5 的扁平癌是属于 细胞异形性肿瘤,这种类型的病变通常会有组织转移的现象【2 。 我们知道,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这 也是各种肿瘤临床治疗的难点。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比 例增长,膀胱癌的发病率亦有所增长。在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均在泌尿外科肿瘤中占首位,且大约有8 0 的病例为浅表型移行细胞 癌【2 】。尽管随着诊断技术和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有了 很大的改善,但术后复发或转移仍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常见原因。因 此,早期发现膀胱癌对于治疗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有影像 学、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等多种诊断膀胱癌的方法,但准确的诊断仍依赖 于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虽然理论实践和设备等外在条件日趋完善, 使得部分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判断疗效及预测复发和转移等方面 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以用作膀胱癌独立诊断 的标记物。因此,寻找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指导膀 胱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显得极为重要。 本课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 5 3 和m t a 1 蛋白在膀胱癌及正常膀胱 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 5 3 和m t a 1 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性 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的关 系及病理学意义。为膀胱癌的防治、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1p 5 3 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 9 7 9 年人们在s v 4 0 转染细胞的研究中首次发现p 5 3 蛋白,当时发现 研究论文 它可以联合s v 4 0 转染细胞产生大量的t 抗原。这些研究导致最初把p 5 3 基因归类于一个肿瘤抗原。直到1 9 8 9 年,才认识到p 5 3 基因是一种肿瘤 抑制基因。目前,p 5 3 基因是基因研究中最为广泛最为深入的肿瘤基因 之一。 人p 5 3 基因全长1 6 2 0 k b ,位于1 7 号染色体短臂1 区4 带,含有1 1 个外显子和l o 个内含子。p 5 3 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2 种,p 5 3 蛋白是 d n a 结合磷酸蛋白,同样也相应分为2 种,其中野生型p 5 3 主要参与基 因转录、d n a 损伤与修复、细胞周期调控及细胞调亡等过程。通过调节 转录因子来控制细胞周期,对细胞分裂和增殖起到负调控作用;突变型 p 5 3 不但丧失了p 5 3 的抗癌活性,而且其本身还有促进恶化的活性,即其 可由抑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因此,突变型p 5 3 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2 2 】 o 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p 5 3 基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发挥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约5 0 以上的恶性肿瘤组织中都可检测到p 5 3 基因突变和p 5 3 蛋白异常表达。人体癌组织中过量表达的p 5 3 蛋白,通常 是由p 5 3 基因突变引起的【2 3 1 。野生型蛋白半衰期短,比较容易水解,因 此在正常组织中含量较低,我们通常用的免疫组化方法所检测到的则是 突变的p 5 3 蛋白。 关于p 5 3 基因与膀胱癌的研究国内外文献也有较多报道但结论不 一。s a n c h e z 等【2 4 】的研究表明在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及存活率方面,p 5 3 基因比r b 基因具有更好的预后观察效果。a n t o n i o 等瞄】用p c r 和免疫组 织化学方法研究9 4 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4 6 8 存 在p 5 3 基因突变,6 1 8 的浸润性癌组织中有p 5 3 基因突变,有4 2 3 的 突变发生在外显子8 ,p 5 3 在5 2 1 的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有过度表达。w u 等【2 6 研究1 3 7 例膀胱癌p 5 3 蛋白表达和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发现p 5 3 的表 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p 5 3 的 杂合性的缺失密切相关。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织中p 5 3 的阳性 表达率为6 3 3 ,与正常膀胱粘膜具有显著性差异;p 5 3 的阳性表达与患 者病理分级相关,病理分级高的患者该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强,而其阳性表 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均不相关,说明p 5 3 基因的突变和 p 5 3 蛋白的过度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这与王春喜等【2 7 】的研究结果 基因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的关系的差异性可能与检测方法的不同、各种 方法的敏感性不同以及判定阳性的标准不同有关。 总之,p 5 3 基因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但由于p 5 3 基因在肿瘤中表达的生物效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其基因变异常与r b 、 p 1 6 以及p 2 1 等基因异常密切相关【3 1 】,故仅p 5 3 蛋白表达这一单项指标, 并不能全面反映膀胱癌浸润及转移的情况。 2m t a 1 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m t a 1 ( m e t a s t a s i sa s s o c i a t e dp r o t e i n1 ) 最早在鼠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 株中发现其表达比在非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中高4 倍,说明其与肿瘤转移 密切相关【l 们。它是一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目前的许多研究均发现, m t a 1 与许多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该基因全长2 2k b ,其 c d n a 全长为2 7 5 6 b p ,编码一个含有7 0 3 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m t a 1 蛋白,该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分子量为7 9 4 0 0 。m t a - 1 基因在大多 数正常组织和器官比如肝、脑、心、肺、肾、肠道、甲状腺、肌肉组 织、睾丸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睾丸中表达最高,在骨骼肌表达水 平最低,说明m t a 1 基因可能在细胞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均发挥作用【3 2 】 m t a 1 基因与肿瘤的研究最早是在乳腺癌中,随后其与各种肿瘤的相 关性研究广泛开展起来。n i c o l s o n 等【3 3 】发现m t a - 1 基因在肺癌、胃癌、卵 巢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细胞株中及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结 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都有过表达,但是在黑色素瘤和肉瘤细胞株中 没有检测到m t a 1 基因的过表达。李新志等【1 4 】通过r t p c r 技术检测了 研究论文 m g 6 3 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m t a 1 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发现m t a 1 m r n a 的表达量在m g 6 3 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之间有显著差异,高转 移株细胞表达明显强于低转移株细胞的表达,故提示m t a 1m r n a 的表 达水平与这两株细胞的转移潜能呈正相关。此外,有学者用r t p c r 方 法检测了4 8 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 6 例正常喉粘膜组织当中的m t a 1m r n a 表达情况,发现其中1 6 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m t a 一1m r n a 的表达呈阳性,而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和正常喉组织中 m t a 1r n r n a 的表达均为阴性,因此推测m t a 1m r n a 的表达与喉鳞状细 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喉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 移的早期诊断指标【3 4 】。m a t t h i a s 等【1 5 1 及h o f e r 等【1 6 】的研究也证实了 m t a 1 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进展有关。 关于m t a 1 基因与膀胱癌的研究罕见有相关报道。本实验研究结果 显示,膀胱癌组织中m t a 1 的阳性表达率为7 1 6 ,与正常膀胱粘膜具有 显著性差异( p = 0 0 0 0 ) ,提示m t a 1 蛋白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这与李春 生【3 5 】的实验结果一致。唐正严【3 6 】等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了 4 2 例b t c c 组织m t a lm r n a 与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在b t c c 组织中 m t a lm r n a 与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b t c c 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 而增加,且其表达在有肿瘤转移的癌组织中要高于没有转移的癌组织;在 肿瘤复发的患者中m t a 1 的表达要高于未复发者,这些均说明m t a 1 与 b t c c 的侵袭和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同时,检测结果发现m t a 1 蛋白与 m t al m r n a 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说明了m t a 一1 蛋白的表达主要受其基 因的调控。汪盛等【3 7 】应用r t p c r 方法检测3 4 例膀胱癌标本及相配对的 癌旁正常膀胱黏膜标本中m t a 1 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m t a 1 基因与膀胱 癌浸润能力和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m t a 1 的 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相关。临床分期为浸润型、病理 分级高的患者该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强,而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 龄、肿瘤大小等均不相关,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说明m t a 1 基因在膀胱 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m t a 1 的表达有可能成为临 床上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之一。但在目前,其参与膀胱癌侵袭转移的分 子机制还不清楚,还需大量的实验去进一步探究。 研究论文 结论 1p 5 3 及m t a 1 蛋白的高表达均与膀胱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有 一定相关性,其表达的变化可能对膀胱癌的演化起重要作用,可作为 潜在预测膀胱癌发展的敏感指标之一。 2p 5 3 及m t a 1 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提示二者可 能通过某种途径共同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浸润。 参考文献 lc e l i sje ,g r o m o v ai ,m o r e i r aj m ,e ta 1 i m p a c to fp r o t e o m i c s o n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r e s e a r c h 【j p h a r m a c o g e n o m i c s ,2 0 0 4 ;5 :381 - 3 9 4 2 郭应禄主编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0 ,2 5 4 3 3 仇吴;吴建农;常志英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p 5 3 及n m 2 3 的表达 和临床意义的研究 j 山西医药杂志,2 0 1 0 ,3 9 ( 1 2 ) :l 1 2 1 11 2 3 4 朱东兵;陈正言;朱小平;食管癌变过程中p 5 3 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水 平的关系 j 】2 0 1 0 ,1 6 ( 1 2 ) :9 5 0 9 5 3 5 陶国华;曹兴建;陈建荣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 5 3 基因突变检测的临 床意义 j 2 0 1 0 ,2 ( 6 ) :3 8 3 3 8 6 6 m a t t i o n i m ,s o d d us ,p o r r e l l oa ,e ta 1 s e r u ma n t i - p 53a n t i b o d i e sa sa u s e f u l m a r k e rf o rpr o g n o s i so fg a s t r i cc a r c i n o m a j i n tjb i o lm a r k e r s , 2 0 0 7 ,2 2 ( 4 ) :3 0 2 3 0 6 7 谭军英;张洪海;郭洪亮等原发性肝癌组织p 5 3 和a s p p 2 基因突变 检测及临床意义 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 0 1 0 ,1 7 ( 7 ) :51 3 51 6 8 刘春霞;农卫霞;陈云昭等软组织肉瘤中p 5 3 基因的突变和蛋白的表 达研究 j 】实用肿瘤杂志,2 0 1 0 ,2 5 ( 6 ) :6 2 7 6 3 0 9 齐艳丽;朱大勇;姜丽红p 5 3 、p 2 1 及e r 、p r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2 0 1 0 ,5 ( 2 6 ) :3 8 。3 9 10p e n e i ls d ,t o hy ,n i e o l s o ng l c a n d i d a t em e t a s t a s i s a s s o e i a t e dg e n eo f t h er a t137 6 2 n fm a m m a r ya d e n o e a r e i n o m a j b r e a s tc a n e e rr e st r e a t , 1 9 9 3 ,2 5 ( 2 ) :1 6 5 - 1 7 4 1 1 i g u c h ih ,i m u r ag ,t o hy e x p r e s s i o no fm t al ,a m e t a s t a s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研究论文 g e n e w i t hh i s t o n ed e a c e t y l a s ea c t i v i t yi n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 j 】i n tj o n c o l ,2 0 0 0 ,1 6 :1 2 11 1 2 1 4 12s a s a k ih ,m o r i y a m as , n a k a s h i m ay e x p r e s s i o no ft h em t a lm r n ai n a d v a n c e dl u n gc a n c e r j l u n gc a n c e r ,2 0 0 2 ,3 5 :14 9 15 4 1 3 朱峰,刘新光,梁念慈三种腺苷类似物抑制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侵 袭的实验研究。【j 癌症,2 0 0 4 ,2 3 ( 1 2 ) ,1 6 4 6 1 6 5 0 1 4 李新志,陈安民,易成腊等。m t a i 基因表达与人骨肉瘤细胞浸润和 转移的关系。 j 中国癌症杂志,2 0 0 6 ,1 6 ( 2 ) :8 1 8 4 15m a t t h i a sd ,h o t e rr k ,s o o r g a n a r a y a n av t h er o l eo fm e t a s t a s i sa s s o c i a t e d p r o t e i n1i np r o s t a t ec a n c e rp r o g r e s s i o n j c a n c e rr e s ,2 0 0 4 ,6 4 :8 2 5 - 8 2 9 16h o f e rm d ,k u e f e rr ,v a r a m b a l l ys t h er o l eo fm e t a s t a s i sa s s o c i a t e d p r o t e i n1i np r o s t a t ec a n c e rp r o g r e s s i o n c a n c e rr e s ,2 0 0 4 ,4 1 :6 3 3 - 6 3 7 1 7 谢海健,钟雪云,杜彬,等。责门癌中转移相关基因m t a i 表达的临 床病理研究。 j 】广东医学,2 0 0 5 ,2 6 ( 5 ) :6 3 5 - 6 3 6 18g o h j ik ,o k a m o t om ,k i t a z a w as ,e ta 1 h e p a r a n a s ep r o t e i na n d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i n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j 】ju r ol ,2 0 0 1 ,1 6 6 :1 2 8 6 1 2 9 0 19m o s t o f if k ,d a v i sc j ,j r ,s e s t e r h e n ni a c u r r e n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p a t h o l o g yo fb l a d d e rc a n c e ra n da t t e n d a n tp r o b l e m s j o c c u pm e d ,19 9 0 ; 3 2 :7 9 3 7 9 6 2 0w a l l a c ed m ,b r y a nr t ,d u n nj a ,e ta 1 d e l a ya n ds u r v i v a li n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j b j u ,2 0 0 2 ;8 9 :8 6 8 8 7 8 21 m e s s i n ge m ,y o u n gt b ,h u n tv b ,e ta 1 c o m p a r i s o no f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o u t c o m ei nm e n u n d e r g o i n gh e m a t u r i ah o m es c r e e n i n gv e r s u st h o s ew i t h s t a n d a r dc l i n i c a l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 j u r o l o g y ,19 9 5 ;4 5 :38 7 39 6 2 2l e v i n ea j ,m o m a n dj , f i n l a yc a t h ep 5 3t u m o r s u p p r e s s o rg e n 【j n a t u r e , 1 9 9 1 ( 3 51 ) :4 5 3 - 4 5 7 2 3a 1 一s u k h u nsa n dh u s s a i nm :c u r r e n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b i o l o g yo f a d v a n c e db l a d d e rc a n c e r j c a n c e r ,2 0 0 3 ,9 7 ( s u p p l 8 ) :2 0 6 4 - 2 0 7 5 2 4ds a n c h e zz a l a b a r d o ,dr o s e l lc o s t a ,j mf e m a n d e zm o n t e r o ,e ta 1 p r o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p 53 ,k i 6 7a n dr bp r o t e i ni ni n f i l t r a t i n gb l a d d e rt u m o r s 【j a c t a su r o le s p 2 0 0 2 ,2 6 ( 2 ) :9 8 - 10 3 研究论文 2 5a n t o n i os s ,j u a ng l ,j o s 6 m g ,e ta 1 i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p 5 3g e n em u t a t i o n s o np a t i e n ts u r v i v a li nt r a n s i t i o n a lc e l lc a r c i n o m ao ft h eb l a d d e r :a l o n g t e r ms t u d y j 】u r o l o n c o l ,2 0 0 8 ,2 6 ( 6 ) :6 2 0 6 2 6 2 6w ut t ,l e e y h ,h u a n gj k p 5 3 m u t a t i o na n db c l 一2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t r a n s i t i o n a lc e l lc a r c i n o m ao ft h eu r i n a r yb l a d d e r j z h o n g h u ay ix u ez a z h i ( t a i p e i ) 2 0 0 1 ,6 4 ( 1 ) :9 - 1 4 2 7 王春喜,王立波,候宇川,等p 5 3 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l 临床病理及 预后关系的研究 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 0 0 1 ,2 7 ( 6 ) :6 1 4 :6 1 6 2 8k i l i c l i c a m u rn ,k i l i c a s l a ni , g u l l u o g l um g ,e ta 1 i m p a c to fp 5 3a n dk i 一6 7 i np r e d i c t i n gr e c u r r e n c ea n dp r o g r e s s i o no fs u p e r f i c i a ll q t aa n dp t1 ) u r o t h e l i a lc e l lc a r c i n o m a so fu r i n a r yb l a d d e r j p a t h o l i n t ,2 0 0 2 ,5 2 ( 7 ) : 4 6 3 4 6 9 2 9w a d em ,s e i g n ej d s u r g i c a lm a n a g e m e n 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康复心理学康复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内科学常见病症临床诊断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软件维护保证质量的措施
- 二年级数学下册线上师生互动教学计划
- 2025广东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招聘雇员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共卫生学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膦甲酸钠抗菌涂层开发-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小学六年级英语毕业班备考复习计划
- 无线运动损伤监测网络-洞察及研究
- 2025秋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4年福建浦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四川内江市法院系统招聘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养老院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药代表开发医院经验分享
-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课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 房建监理平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参考版)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