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摘要 中文结构式摘要l 英文结构式摘要2 二、英文缩略语3 。 三、论文 前言- 4日看- 。 资料与方法4 结果”:5 讨论5 结论7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8 五、参考文献9 六、附录 综述”10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l9 致谢”2 0 个人简介21 中文论著摘要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 附4 0 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 0 6 年4 月至2 0 0 8 年6 月4 0 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病例的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尿痛的尿路刺激症状和血尿;全部病例 行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4 0 例均行经尿道电切手术,术后3 7 例获得 随访,2 1 例症状消失,1 2 症状部分改善,病人可以接受;4 例复发分别于术后3 、5 、 7 及1 1 个月复查膀胱镜时发现病变。 结论 腺性膀胱炎已成临床常见病,病理组织活检是其诊断的金标准,经尿道电切 术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腺性膀胱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病理组织活检;电外科手术 英文摘要 d i a g n o s i sa n d t r e a t m e n to f c y s t i t i sg l a n d u l a r i s ( ar e p o r t o f4 0c a s e s ) o b j e c t i v e t oe v a l u a t et h e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c y s t i t i sg l a n d u l a r i s m e t h o d r e v i e wa n da n a l y s et h ec l i n i c a ld a t ao f t h e4 0 c a s e so f c y s t i t i sg l a n d u l a r i sb e t w e e n 2 0 0 6 4a n d 2 0 0 8 6 r e s u l t s t h em a i ns y m p o t mo ft h eg r o u pi su r i n a r yf r e q u e n c y 、u r g e n c y 、o d y n u r i aa n d h 锄a t u r i a a l lc a s e sw e r e c a r r i e do u tp a t h o l o g i c a lb i o p s ya n dp r o v e n a sc y s t i t i s g l a n d u l a r i s a l l4 0c a s e sw e r ee x e c u t e dt r a n s u r e t h r a l e l e c t r o c i s i o n 3 7c a s e sw e f o l l o w e du pa f t e ro p e r a t i o n s y m p t o mo f 2 1c a s e sw e r ef u l l ye l i m i n a t e d s y m p t o mo f1 2 c a s e sw e r ep a r t l yi m p r o v e da n da c c e p t e db yp a t i e n t s 4c a s e sw e r er e c u r r e da t3 、5 、7 a n dllm o n t h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n dd i s c o v e db yc y s t o s c o p y c o n c l u s i o n s c y s t i t i sg l a n d u l a r i sh a sb e c o m eac o m m o nd i s e a s e i nc l i n i cr e c e n t l y t h eg o l d 枷a r do fd i o g n o s i si sp a t h o l o g i c a lb i o p s y t r a n s u r e t h r a l e l e e t r o e i s i o ni sa m i n i 缸a 瑚【i l a d c 、s a f ea n de f f e c t i v es u r g e r y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c y s t i t i sg l a n d u l a r i s k e y w o r d s c y s t i t i sg l a n d u l a r i s ;p a t h o l o g i c a lb i o p s y ;, e l e c t r o s u r g e r y 2 英文缩略语 3 论文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 附4 0 例报告) 告鲁古 莉茜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粘膜增殖性病变,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 病理诊断技术的提高,此病例报道明显增多。因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延误 诊断,甚至漏诊。在对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及生物学意义未完全明了的情况下,过 多的外科治疗和抗癌药灌注等方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现状。本院子 2 0 0 6 年4 月至2 0 0 8 年6 月收治腺性膀胱炎4 0 例,诊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 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本组4 0 例。男2 8 例,女1 2 例。年龄2 8 岁 - 8 1 岁,平均5 4 岁。病程3 个 月4 年。主要症状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的尿路刺激症状1 7 例;血尿1 4 例, 其中肉眼血尿9 例,镜下血尿5 例;排尿困难3 例。7 例无症状,于体检时发现。 8 例伴有下腹及会阴不适感。同时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者5 例,并发膀胱结石 者3 例,结石直径约0 5 - 2 8 c m ,均为灰黄色、椭圆形、表面光滑之结石。4 0 例均 行膀胱镜检查,镜下观察病变位置:位于膀胱三角区1 5 例,三角区并颈部6 例, 三角区及输尿管口3 例,颈部9 例,两侧壁4 例,散在3 例。依据镜下观察病变 的外观进行临床分型: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2 1 例,乳头状瘤样型1 6 例,3 例 表现为颗粒型。病变大小为0 7 , - - , 2 5 c m 。所有病例均行病理组织活检,全部病理 检查均证实为腺性膀胱炎。术前行彩超、静脉肾盂造影( i v u ) 或c t 尿路造影( c r t o 检查,均未发现上尿路病变。 二、方法 手术方法:采取硬膜外麻醉。本组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逐刀有序的切除病变 组织。切除的范围包括病变部位及其周围0 5 - 一l o n 正常膀胱壁的粘膜、粘膜下层、 4 浅肌层,达深肌层。5 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者术中一并处理前列腺,行前列腺电切 术。3 例并发膀胱结石者术中用大力碎石钳将结石夹碎洗出。术后留置f 18 - - - 2 2 双 腔或三腔气囊导尿管3 5 天并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结果 术后3 7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以术后第一日至最后一次膀胱镜检查日期计 算。获得随访的3 7 例中有2 l 例症状消失,1 2 例症状部分改善,病人可以接受。 复发的4 例是分别于术后3 、5 、7 及1 1 个月复查膀胱镜时发现病变,均为在原发 部位或其附近重新出现。随访期限内无一例恶变。 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于18 8 7 年由v l i m b c r k - 首次报道【,过去被认为是一种比较 少见的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但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镜检及组织活检意识 的增强、病理诊断技术的提高,此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文献记载,腺性膀胱 炎是癌前期病变的一种表现形【2 】,故其应该引起泌尿外科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目前腺性膀胱炎的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普遍认为是长期慢性刺激的存在,使 得被覆于膀胱粘膜的移行上皮转化为腺上皮,发生组织转化,进而演变为腺性膀 胱炎【3 1 。常见的刺激因梨垌有感染,梗阻( 如前列腺增生) ,物理刺激( 结石、异 物等) ,泌尿系置管( 留置导尿,双j 管) 等。而先天性的泌尿系解剖异常( 如膀胱 憩室、膀胱输尿管返流等) 则是促发因素。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刀, 主要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及血尿。本组病人中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者1 7 例,占 4 2 5 。血尿1 4 例,占3 5 。腺性膀胱炎好发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且为多中心 性。本组病例中位于膀胱三角区1 5 例,占3 7 5 ;膀胱颈9 例,占2 2 5 。有关腺性 膀胱炎的检查方法有很多,如b 超、c t 等,但确诊却有赖于膀胱镜检及组织活检。 b 超图像上可见膀胱壁增厚,病灶内可见囊性细小蜂窝状回声,表面不光滑,基底较 宽大。在c t 图像上表现为膀胱壁显著增厚,病变向膀胱内突出,特点是沿膀胱壁走 行呈带状,表面较平坦。病变广泛者可见膀胱壁广泛增厚,膀胱略缩小。增强扫描强 化不明显,膀胱外侧壁光滑,盆腔内无肿大淋巴结。当膀胱癌处于非浸润期时,腺性 膀胱炎很难与其鉴别,则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活检。依据病变的形态可分为嘲: 5 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表现为片状或散在的滤泡状水肿隆起或绒毛样增生。 乳头状瘤样型:镜下见乳头状肿物,有蒂,易误诊为膀胱肿瘤。除活检外,以下 两点有助于鉴别:一是腺性膀胱炎的乳头状物表面光滑,蒂宽而几无血管长入。二 是不呈浸润性改变。慢性炎症型:表现为局部黏膜粗糙,血管纹理增多,局部充血 或有小的糜烂面。黏膜无显著改变型:膀胱黏膜大致正常,多数是在随机活检时 发现,因此较易漏诊。本组病例中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2 l 例,占5 2 5 ;乳头样 瘤样型1 6 例,占4 0 0 , 6 。根据以上分型临床上常将腺性膀胱炎分为早期和晚期【9 】:早 期腺性膀胱炎包括慢性炎症型和黏膜无显著改变型,晚期腺性膀胱炎包括乳头状 瘤样型、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早期腺性膀胱炎虽然在膀胱腺癌的发生学上无 大的l f 每床意义,但提示慢性刺激因素的存在,应尽早清除病因;晚期腺性膀胱炎存在 近期内恶变的潜能,应视作癌前病变,予以积极治疗。p a n t u c l d l o 】检测单克隆抗体 m a b d a s l 在腺性膀胱炎及膀胱癌中的表达证实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癌的癌前病变。 s h a w 等 1 l 】于1 9 5 8 年首次报告腺性膀胱炎经5 年多转变为腺癌,以后不断有个案报 道。目前治疗方法虽很多,但普遍认为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单纯抗感染、膀胱 灌注化疗等保守治疗疗效并不理想,症状反复;而采取膀胱部分切等开放性手术 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多,且仍存在术后腺性膀胱炎复发的可能。采用经尿道电切 术治疗腺性膀胱炎对患者创伤小,不仅能将局部病变切除,而且对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结石等诱发因素在术中可一并处理。此术式时间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 术后恢复快,费用相对较低,疗效确切。术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膀胱灌注化 疗,既可以清除残余病灶,又可预防复发和恶变。如术后腺性膀胱炎复发可再次 施行。因此经尿道电切术被认为是治疗腺性膀胱炎较理想的方法。其适应证为局 限性病灶或膀胱颈部病变影响排尿者。本组均行经尿道电切术,电切有效率为 8 9 2 ( 3 3 3 7 ) 。我们认为手术的关键是电切病变的深度和广度应充分和彻底,要 求切除病变组织及其周围1 - - 2 c m 的正常膀胱壁,达深肌层,这样可以减少术后复 发。切除病变组织后确切止血,防止术后出血。我们的体会的是:由于腺性膀胱 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时应考虑本病的 可能。为明确诊断,可予患者行b 超或c t 检查,如见腺性膀胱炎的典型表现,则 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依赖于膀胱镜检及病理组织活检。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6 7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本文选题实用,用简洁的语言论述了较为深刻的临床问题,通过大量一手调 查研究,提出了腺性膀胱炎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8 参考文献 1j o s ts p , d i x o nj s , g o s l i n gj a u l n a s t r u e t u r a lo b s e r v a t i o n so i le y s t i 凼e y s t i e ai nh u m a n b l a d d e ru r o t h e l i u m 【刀b rju r o l ,1 9 9 3 ;7 l ( 1 ) :2 3 - 2 8 2 k a s t a nm b ,z a m b e t t ig p p a r o - i n gp 5 3i nt h ec y t o p l a s m 阴c d l , 2 0 0 3 ;1 1 2 ( 1 ) :2 9 - 4 0 3e d w a r dp d ,h u r m 赋j a e s e h k ew h c o n v e r s i o no f e y s t i t g l a n d u l a r i st oa d e n o e a r e i n o m a 四j u r o l ,1 9 7 2 ;1 0 8 ( 3 ) :5 6 8 4z e n g 彤c h e nz q , y ez q , e ta lt h ec l i n i c a lr e s e a e ho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6 e 咖l o w e r u r i n a r yt r a c ti n f e c t i o na n dc y s t i t i sg h a u h a s 叽j o u r n a lo f t h ec l i n i c a lu r i n a r ys u r g e r y , 2 0 0 4 ; 5y a hl gn i uh w c y s t i a sg l a n u l a r i s ( ar e p o r to f7 2c a s e s ) 阴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r i n a r y s u r g e r y , 2 0 0 3 ;2 4 ( 5 ) :3 0 8 - 3 0 1 c h i n 骼o 6 d e l n a yk m ,s t o n e h i l lw h ,g o l d m a nh e ta 1 b l a d d e rh i s t o l o g i c a lc h a n g e sa s s o c i a t e d 谢t h c h r o m c i n d w e l l i n g u r i n a r y c a t h e t e r 阴j u r o l ,1 9 9 9 ;1 6 ( 4 ) :1 1 0 6 7 k o n gx b ,n aw l ,g ux q 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c y s t i t i sg l a n u l a r i s j j o u r n a lo ft h e c l i n i c a lu r i n a r ys u r g e r y , 2 0 0 2 ;1 7 ( 2 ) :6 6 - 6 7 c h i n e s e 8 w a n gl h ,m ay j c y s t i t i sg l a n u l a r i s j - j o l l r l l a lo fc h i n au r i n a r ys u r g e r y , 1 9 9 2 ;7 ( 4 ) :2 5 7 c h i n e 9 c h e nz q ,m as l ,w | u 哩甜口正ms p e c i a l l yt o p i c a ld i s c u s s i o no fc y s t i t i sg l a n u l a r i s 唧 j o u r n a lo f t h ec l i n i c a lu r i n a r ys u r g e r y , 2 0 0 3 ;l8 ( 1 ) :6 0 - 6 2 c h i n e s e 1 0p a n t u c ka j ,b a n c i l ae d a sk m ,e ta a d e n o c 赫o m ao f t h eu r a c h u sa n db l a d d e re x p r e s s e sa u n i q u ec o l o m ce p i t h e l i a le p i t o p e :a l li m 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c a ls t u d y u r o l ,19 9 7 ;15 8 ( 5 ) :1 7 2 2 - 1 7 2 7 11s h a wj l t r a n s i n i o nf o rc y s t i t i sg l a n d u l a r i st op r i m a r ya d c n o c a r c i o n a mo ft h eb l a d d e r ju r o l , 1 9 5 8 ;7 9 ( 9 ) :5 5 0 - 5 5 1 9 综述 腺性膀胱炎的研究进展 腺性膀胱炎( c y s t i t i sg l a n d u l a r i sc g ) 是一种膀胱粘膜增殖性病变,发病机制尚 不明确。有文献报道,腺性膀胱炎易伴发尿路上皮癌,被认为是潜在的癌前病变, 治疗上普遍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以及抗癌药保留膀胱灌注等措施。近年来,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病理诊断技术的提高,此病例报道明显增多,但这与 膀胱腺癌的低发病率不相一致。在对性膀胱炎的病因及生物学意义未完全明了的 情况下,过多的外科治疗和抗癌药灌注等方法是目前在腺性膀胱炎临床治疗上的 现状。为加强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就腺性膀胱炎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作一综述。 流行病学 腺性膀胱炎的流行病学仍处于探索之中。有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多见于成 年男性【l 】。但宋东奎【2 1 等对2 2 2 8 例腺性膀胱炎诊断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男性 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可能 是引起腺性膀胱炎的原因之一,但是女性较多的泌尿系感染同样可能是引起腺性 膀胱炎的病因,由于主要致病因素并未十分清楚地被发现,所以这些不同因素对 不同性别人群的影响仍然有待研究。1 9 6 8 年文献报道腺性膀胱炎发病率仅0 1 1 9 ,可能与当时活检较少有关【3 1 。当时报道的腺性膀胱炎大多为乳头状瘤型或 滤泡样型。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以及活检意识的增强,有关腺性膀胱 炎的报道明显增多,且大多为慢性炎症型和粘膜无显著改变型,而且还发现了癌 变率很高的肠腺瘤样型( 红润腺性膀胱炎) 4 1 。 病因 目前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是长期慢性刺激的存在,使得 被覆于膀胱粘膜的移行上皮转化为腺上皮,发生组织转化,进而演变为腺性膀胱 炎。常见的刺激因素i s - s 有感染,梗阻( 如前列腺增生症) ,物理刺激( 结石、异 1 0 物等) ,泌尿系置管( 留置导尿,双j 管) 等。而先天性的泌尿系解剖异常( 如膀胱 憩室、膀胱输尿管返流等) 则是促发因素。另外,有认为化工、染料等工厂的有 害物质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也有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与人类乳头状瘤病 ( h u m a n p a pi l l o m av i r u s ,h p v ) 感染有关。因腺性膀胱炎具有乳头状和滤泡样增生、 上皮细胞内空泡样变等特点,这些特征与h p v 感染的病理特征相似,特别是上皮 细胞内空泡样变,被认为是h p v 感染的特征性病理征。 病理 在长期慢性刺激下,膀胱粘膜上皮的基底细胞呈灶性增生形成细胞巢,并向 固有层生长形成b r m m 细胞巢。巢中心部退化形成囊腔,此时称为囊性膀胱炎。最 后腔内柱状上皮形成,房展成为腺性膀胱炎。实质上,腺性膀胱炎是包括腺性和 囊性膀胱炎同一病变的2 个不同发展阶段,可统称为腺性膀胱炎和囊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好发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及输尿管口周围。显微镜下可分为四种病 理类型:移行上皮型:以b r u n n 巢为特征性上皮型。肠上皮型:正常情况下膀胱粘 膜无腺体,但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膀胱粘膜移行上皮的基底细胞可呈慢性增 生,并伸展至固有膜形成实心的上皮细胞巢。上皮巢内出现裂隙或形成分支状、 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组织转化形成腺体结构,与此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的浸润,腺体上皮可分泌粘液,故形成含有粘液的腔,此时细胞核位于基底部, 细胞质顶部含有丰实的粘液空泡,颇似富含杯状细胞的结肠粘膜上皮。前列腺 上皮型:腺腔较大,皱壁较多而高低不等,腺上皮呈单层柱状,立方或假复层柱状。 腺上皮表面有不规则微绒毛,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分泌颗粒,腺上皮与 间质之间有胶原样基膜。移行上皮前列腺上皮混合型:镜下同时存在b r u n n 巢和 前列腺腺组织转化结构。 那么,膀胱粘膜的腺上皮是如何转化而来的,目前存在三种学说【9 】:胚胎 起源学说,脐尿管关闭异常导致脐尿管囊或巢,或为泄殖腔分化时肠上皮残留。 有部分学者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直肠从尿生殖膈分离时可能有异位胚胎残余, 在一定情况下转变为腺成分,形成腺性膀胱炎;p u n d 退化说,上皮失去其正常 功能时,可能退化至其正常分化过程中的上一阶段; 上皮组织转化说,在慢性 刺激因素作用下,移行上皮组织转化为腺上皮,通过分泌黏膜而达到自身保护目 的。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第三种学说:认为腺性膀胱炎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变的 过程:移行上皮单纯增生- - - * b r u n n 芽_ b n l 吼巢一囊性膀胱炎_ + 腺性膀胱炎。 临床表现 腺性膀胱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 痛,也可出现排尿困难和血尿,多数患者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同时伴 有下腹及会阴痛。本病引起单侧或双侧输尿管梗阻、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是罕见 的并发症,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并发肾积水,可出现腰部酸胀不适感亦,可 触及腰部包块。如果尿液中存在持续性感染、出现黏液和血尿是恶交的预兆,必 须密切注意观察【埘。 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非常重要,如b 超、c t 等,但多无明显特异 表现【i l 】。确诊有赖于膀胱镜检及活检。 1 、b 超b 超图像上可见:膀胱壁增厚,病灶内可见囊性细小蜂窝状回声,表 面不光滑,基底较宽大。而膀胱癌大多数单发,局限。向腔内突起的同时侵及肌 层,声像图表现膀胱肌层的连续性中断,结构紊乱。如病变累及肌层应考虑膀胱 癌或腺性膀胱炎向腺癌转变。 2 、c t 在c t 图像上表现为膀胱壁显著增厚,病变向膀胱内突出,特点是沿 膀胱壁走行呈带状,表面较平坦。病变广泛者可见膀胱壁广泛增厚,膀胱略缩小。 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膀胱外侧壁光滑,盆腔内无肿大淋巴结。而膀胱癌多见于 膀胱三角区及侧后壁,较小时呈乳头状,表面光滑。较大病灶边缘不规则,呈菜 花状。多侵及膀胱外侧壁及精囊。增强扫描时由于膀胱癌血运丰富,可见肿瘤明 显强化。腺性膀胱炎是由移行上皮化生而形成的腺体,所以增强扫描时无明显强 化。弥漫性者与慢性细菌性膀胱炎鉴别较为困难,有赖于膀胱镜活检。 3 、膀胱镜根据镜下所见可将腺性膀胱炎分为五种类型1 1 2 】,分别为乳头状瘤 样型、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肠腺瘤样型( 红润腺性膀胱炎) 、慢性炎症型和 粘膜无显著改变型。腺性膀胱炎临床上存在下述3 种现象值得注意:慢性症型和 黏膜无显著改变型腺性膀胱炎极为常见,明显多于乳头状瘤样型和滤泡样炎水肿 1 2 型,腺癌的发病率极低;转化为腺癌的腺性膀胱炎多为广泛肠上皮组织转化型、 乳头状瘤样型,尤其是红润腺性膀胱炎,其具有高度的恶变倾向;腺性膀胱炎 易伴发移行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其与膀胱癌的鉴别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 3 】:一是 腺性膀胱炎的乳头状物表面光滑,蒂宽而几无血管长入;二是不呈浸润性改变。 滤泡状、绒毛状水肿在膀胱镜下呈透亮光滑,不像膀胱癌呈水草样改变且血管明 显,前者活检不易出血,后者易出;弥漫性及慢性炎症型可有膀胱壁增厚,前者 膀胱容量明显减少,且易与原位癌并存,故应作多处活检明确诊断。分析上述3 种现象,有必要将腺性膀胱炎进行临床分期:早期腺性膀胱炎包括慢性炎症型和黏 膜无显著改变型,晚期腺性膀胱炎包括乳头状瘤样型、滤泡样水肿型和肠腺瘤样 型。早期腺性膀胱炎虽然在膀胱腺癌的发生学上无大的临床意义,但提示慢性刺 激因素的存在,应尽早清除病因;晚期腺性膀胱炎存在近期内恶变的潜能,应视 作癌前病变,予以外科治疗。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观看问题:腺性膀胱炎是一种 慢性疾病,在某一个时期内可能是静止的,但慢性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其本身就 会发生恶变。 治疗,口7 j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原则:就整体而言,积极寻找并治疗原发病,消除慢性刺 激因素;就局部而言,采取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去除病变部位。并坚持定 期复查膀胱镜,严密随访,预防再发。 一、整体治疗 多数腺性膀胱炎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其同时伴发泌尿系感染、结石、下尿路 梗阻等。这说明腺性膀胱炎仅仅是一个病理诊断,多数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继发性 病理改变,其后面可能隐藏着许多其他病因,不为人们注意。根据临床观察,通 过控制炎症、去除结石、双j 管、造瘘管等局部刺激因素后,可以使多数腺性膀胱 炎自愈。因此对于局限型腺性膀胱炎去除病因可能更为重要【1 4 1 6 1 。 二、局部治疗 膀胱内局部病变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大小、形状以及 所引起的并发症等采取不同的方法。 1 3 ( 一) 手术治疗 l 、腔内手术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腔内手术对于治疗腺性膀胱炎发挥着越来越重的 作用。对于乳头状瘤型、滤泡型、绒毛样水肿型等,如果病变范围小( 小于1 2c m ) , 均可采用腔内手术,即电切、电灼、气化、激光等方法。病变切除范围应超过病 变部位l e n a ,深度达粘膜下层,病变严重者可烧灼至浅肌层。术后可给药物灌注, 有助于膀胱上皮的组织学转归,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较好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 经尿道电切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出血少、痛苦少、恢复 快、复发率低,又不影响膀胱功能,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治 疗腺性膀胱炎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但经尿道电切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是十分 重要的监测手段,有助于发现病变进展及对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学监测。 2 、开放手术 对于片状增生型和乳头状增生型范围大于2 c m 者,可行膀胱粘膜剥离术或膀 胱部分切除术。如果病变范围广泛,散在各壁,膀胱壁周围炎症浸润明显,腺上 皮增生活跃,高度怀疑或已有癌变者,则适宜作全膀胱切除术,但应该严格掌握 其手术适应证【1 7 1 。 ( 二) 化学治疗 对于病变范围小、粘膜无显著改变、慢性炎症病变,无梗阻的患者,行电切、 电灼、激光、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或预防治疗者,对多发性、范围广泛而膀胱 容量尚可的患者,均可行化学治疗。所有用于表浅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药物 都可用于腺性膀胱炎的灌注。主要有三类f 1 8 】:能够增加机体免疫力的:如卡介 苗、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抗肿瘤制剂:如丝裂霉素、噻替哌、羟基喜树 碱等。其它:如1 :5 0 0 0 高锰酸钾、2 硼酸以及类固醇等。 ( 三) 放射治疗 对于腺性膀胱炎经两次以上电切、气化和术后灌注卡介苗且短期内复发者宜 采取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治疗,剂量为4 0 0 0 - - - 4 5 0 0 c gy ( 为一般肿瘤 1 4 治疗剂量的6 0 左右) ,分1 6 1 8 次照射膀胱区域,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每天或 隔天1 次。治疗后3 6 个月症状开始明显缓解。 随访 由于腺性膀胱炎有癌变的可能,所以治疗后应该密切随访。随访主要依据组 织活检所进行的免疫组化而进行。常用的指标如下【1 9 - 2 0 。 一、p 5 3 蛋白 p 5 3 蛋白从单纯性腺性膀胱炎弱阳性低表达_ 癌变腺性膀胱炎阳性表达率的 增高_ 膀胱腺癌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的p 5 3 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进一步增高,可 以推测随着膀胱癌变的发生和肿瘤的进展,p 5 3 基因发生了突变和异常表达,其所 起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病理学上,上皮细胞发生异型增生,特别是中、重度 的异型增生,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具有潜在的癌变倾向,当腺性膀胱炎结构 紊乱并伴有异型增生时,常有p 5 3 和p 2 1 基因蛋白的表达。因此当腺性膀胱炎发生 异型增生或结构不良时,特别是同时p 5 3 蛋白阳性表达,应警惕术后发生膀胱癌的 可能,对于这些病例术后须严密随访。 二、r a s p 2 1 对r a s p 2 1 高表达的腺性膀胱炎病例,应考虑其恶变潜能,临床治疗尤其注意 随访。r a s p 2 1 表达为阳性的移行细胞型腺性膀胱炎膀胱镜下表现多为绒毛样水肿 型或乳头状瘤样型,多有散在发生,而肠上型者多表现为广泛肠上皮转化。而 r a s p 2 1 表达为阴性的移行细胞型腺性膀胱炎多为慢性炎症型或无显著变化型。 三、c l 2 0 、k i 6 7 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和低级别膀胱癌组织中c r 2 0 、k i 6 7 为中度表达,高级别 的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无一例有表达。腺性膀胱炎在数值上 虽小于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但统计学显示,两者之间差异小于腺性膀胱炎和 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之间的差异,同时其和正常膀胱组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腺性膀胱炎的增殖程度和低度恶性肿瘤类似,其增殖程度介于正常与高度恶 性肿瘤之间,虽非恶性肿瘤,但有明显恶性变的潜在可能性,故应该严密随访。 结语 1 5 1 6 。参考文献 l 陶绪来,吕家驹,尉立京,等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 附3 2 例报告) 田山东医药, 2 0 0 3 ;4 3 ( 2 4 ) :3 5 - 3 6 2 宋东奎,张志永腺性膀胱炎诊断2 2 2 8 倒文献分析阴中国误诊学杂志,2 0 0 5 ;1 6 ( 11 ) : 3 0 8 7 - 3 0 8 8 3 陈志强,马胜利,吴天鹏,等腺性膀胱炎专题讨论川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 0 0 3 ;1 8 0 ) : 6 0 - 6 2 4b r y a nr t , n i c h o l l sj h ,h a r r i s o nr f , e ta t h er o l eo fb e t a t e n i ns i g n a l i n gi nt h em a l i g n a n t p o t m t i a lo f 昭8 t i t i sg h a d u h r i s 【刀彤r o l , 2 0 0 3 ;1 7 0 ( 5 ) :1 8 9 2 - 1 8 9 6 5j o s ts e , d i x o nj s ,g o s l i n gj a u l t r a s t r u c t u r a lo b s e r v a t i o n so nc y s t i t i sc y s t i c ai nh u m a n b l a d d e r u r o t h e l i u m 川b r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校园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案
- 老旧小区建筑结构加固与安全提升方案
- 2025年自考5677试题及答案
- 数学物理方程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文具订购试题及答案
- 2025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练习题(附答案)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试题(附答案)
- 幼儿园三重一大会议记录范文
- 2025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管理计划
- 高中学校班主任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范文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B/T 39201-2020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T 20801.6-2020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
- GB/T 19355.2-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2部分:热浸镀锌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