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双宾句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双宾句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双宾句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双宾句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双宾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双宾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主要以邵阳方言双宾句为研究对象。在开展深入的方言调查 并获得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借鉴目前普通话双宾句的相关 研究成果,运用配价理论、认知语言学等多种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以共时描写和历时探源相结合的方式,对邵阳方言双宾句进行了多角 度、多层次的描写和解释。 全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邵阳方言双宾句的动词。发现能够进入邵阳方言双宾句的动 词主要包括“给予”义、“取得”义、“叙说”义的动词和“洒泼”、 “差欠”、“吃用”、“抄写”等类动词。在不考虑o 问、0 直复杂程度的 情况下,“给予”义动词构成的双宾旬一般可以有两种句式,即双宾 句式i ( s + v + o 直+ o 间) 和双宾语句式i i ( s + v + o 闻+ o 直) :“取得”义 动词构成的双宾句也有这两种旬式,但对旬式的选择是不自由的;其 它类动词只能进入双宾语句式i i 。 二、邵阳方言的特殊双宾句式i ( s + v + 0 直+ 0 问) 。首先对双宾句 s + v + o 直+ o 蛳进行了共时和历时分布情况考察。其次,运用语言的经 济原则,分析了双宾旬式i 的形成原因。最后分析了0 直、0 问的句法 语义特点和双宾句式i 的使用趋势分析,并对0 直的数量化特征进行 了认知解释。 三、分析了邵阳方言双宾兼语混合句的语序和双宾歧义旬。 四、对邵阳方言双宾句的介引成分“把”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普 通话双宾句的介引成分“给”的比较,发现“把”的语法化进程比“给” 要慢。 关键词:邵阳方言双宾句句式i旬式i i a b s t r a c t t h et e s tf o c u s e sm a i n l yo nt h ed o u b l e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 o ft h e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 ,w h i c hh a sb e e nd e s c r i b e d ,e x p l a i n e da n d c o n c l u d e dt h r o u g ht h em u l t i a n g l ea n dt h ei m 】1 t i 一1 e v e lw a y s ,o n t h eb a s i so ft h es u f f i c i e n to r i g i n a ld o c u m e n ta c h i v e db yt h e d e e p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d i a l e c t s ,r e f e r i n g t ot h er e l a ti v e a c h i v e m e n to fs t u d y i n gt h ec u r r e n tt h es t a n d a r d1 a n g u a g et h e s t a n d a r d1 a n g u a g es e n t e n c e so fd o u b l eo b j e c t s ,a f t e ra p p l y i n g t om a n yk i n d so f1 a n g u a g e r e s e a r c h e dt h e o r i e sa n dm e t h o d s ,s u c h a st h ev a l e n c yt h e o r i e s ,t h ec o g n i t i v e1 i n g u s t i c ,e t c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w a y o f s y n c h r o n i cd e s c r i p t i o n a n dt h ed i a c h r o n i c e x p l o s a t i o n t h ew h 0 1 et e x tm o s t l yc o n s i s t sf o u rp a r t s : p a r to n e :t h ev e r b si nt h ed o u b l e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o f 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 ,m a i n l yi n c l u d i n gt h eo n e so f“给予”m e a n i n g , “取得”m e a n i n g ,“叙说m e a n i n gr e s p e c t i v e l y b e s i d e s ,t h es o r t s o f “洒泼”、“差欠”、“吃用? 、“抄写”e t c g e r e n a l ys p e a k i n g ,w i t h o u t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c o i n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i n d i r e c to b j e c t sa n dt h e d i r e c to b j e c to b j e c t s ,t h ev e r b so f “给予”m e 肌i n gc a nm a k et h e d o u b l e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o ft w op a t t e r n s :s e n t e n c e sp a t t e r n ia n ds e n t e n c e si i ,t h ev e r b so f “取得”m e a n i n 勖t o o b u tt h e c h o i c eo fs e n t e n c ep a t t e r ni sn a r r o w 0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r e s t c a no n l yb eu s e di nt h es e n t e n c e sp a t t e r n i i p a r tt w o :t h es p e c i a ld o u b l e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p a t t e r n ii n 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 ( s + v + o i n d i r e c t + 0 d i r e c t ) f i r s t l y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d o u b l e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o fs + v + o i n d i r e c t + 0 d i r e c th a sb e e n i n v e s t i g a t e ds y n c h r o n i c a l l ya n d d i a c h r o n i c a l l y s e c o n d l y ,t h ef o r m a t i o nr e a s o n so ft h ed o u b l e 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p a t t e r nih a sb e e na n a l y s e db ya p p l y i n gt h e e c o n o m i c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l a n g u a g e s f i r s t l y ,a n a l y s i n g t h e d i c t i o n i a la n ds e m a n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0 i n d i r e c ta n d o d i r e c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a n d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d i r e c t i o no ft h ed o u b l e o b j e c t i v e s e n t e n c e s p a t t e r ni a n d s h o w i n g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d i r e c t o b j e c t a u a n l i t i c a t i o n p a r tt h r e e :h a v i n ga n a l y s e dt h em i x t u r es e n t e n c e so r d e ro f t h ed o u b l eo b j e c t t i v ea n dt e l e s c o p i ca n dt h ea m b i g u n o u sd o u b l e 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o f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 p a r tf o u r :a f t e ra n a l y s i n gt h ei n t r o d u c t o r “把”o fd p u b l e 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 ,t h eg r a 珊a t i z a t i o n c o u r s e o f “把 g o e sl e s ss l o w l yt h a nt h a to ft h e “给”b y c o n t r a s t ,w i t ht h ei n t r o d u c t e r “给o ft h es t a n d a r dl a n g u a g e d o u b l eo b j e c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 k e y w o r d s : 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 :t h ed o u b l eo b j e c t i v e s e n t e n c e s :s e n t e n c e sp a t t e r ni :s e n t e n c e sp a t t e r ni i “送”类、“拿”类、“吐”类、“问”类、“托”类、“叫”类、“欠” 类、“v 给”类、“vp j ,类、和“习语”类。( 三) 归纳了双宾动词的 语义特征,如朱德熙( 1 9 8 2 ) 把双宾动词分为三类,即:给予类、取 得类和等同类。赵元任( 1 9 9 6 ) 将双宾动词分为:给予类、取得类、 教类和借类。宋玉注( 1 9 8 1 ) 将双宾动词分为:授与类、教示类和言 语心理活动等类。这些双宾动词的分类,都是对进入双宾结构动词的 语义特征的归纳。( 四) 对宾语进行了分类,如马庆株( 1 9 9 6 ) 将宾 语分为1 4 类,如:给予类、取得类、准给予类、表称类、结果类、 原因类、时机类、交换类、使动类、处所类、度量类、动量类、时量 类和虚指宾语类。 也有人在生成语法理论的支持下,从语言类型的角度出发,讨论 了双宾旬的题元角色及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之问的衍生关系。如顾阳 等人( 1 9 9 8 ) 认为宾语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名词组,在语义上宾语是 种含有某种题元角色的论元,在句法上,它是带有一定题元角色的名 词组。 还有人从配价语法的角度将双宾动词定义为三价动词,讨论了三 价动词的配价问题。如:张国宪、周国光( 1 9 9 8 ) 的索取动词的配 价研究就三价索取动词进行了研究,给出确定三价动词的框架,三 价索取动词的句法选择的语义基础。 最新的研究趋势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双宾句进行全方位的 诠释。如张伯江( 1 9 9 9 ) 提出一个与以往的双宾语相区别的概念双及 物结构。把双及物的句式义定义为“施事者有意的把受事转移给接受 者,这个过程是发生在现场成功地完成的”,其核心语义是“有意的 给予性转移”,在此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论证了所有非“给予” 义的双宾语式的引申轨迹。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普通话双宾句方蘧;汉语方言双宾旬 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全展开。据笔者所得资料,粤方言的双宾句研究 成果相对较多,如黄伯荣( 1 9 5 9 ) 、张洪年( 1 9 7 2 ) 、李新魁( 1 9 9 5 ) 、 邓思颖( 2 0 0 3 ) 等都对粤语双宾语进行过研究。另外汪国胜( 2 0 0 0 ) 的大治方言双宾句比较全面地描写了大治方言双宾句的各种句法 表现,但在双宾旬的解释方面着笔不多。 与普通话相比较,湘语邵阳方言的双宾句有一定的特色,如“我 送本书他”句式是邵阳方言常见的双宾语句式,使用频率极高。在这 句话中,间接宾语“他”位于直接宾语“本书”的后面。这种结构形 式是普通话所没有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种类型的双宾旬式在整 个南方方言中比较广泛地存在。网此,对邵阳方言双宾句式的研究具 有某种语言类型学上的价值和意义。此外,作为湘语娄邵片( 老湘语) 的代表方言,邵阳方言的语法特征还有待进步的调查和研究,通过 邵阳方言双宾句式的个案研究,对揭示邵阳方言的语法特征乃至更深 入地揭示老湘语的语法特征和整体面貌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邵阳方言研究方面,储泽祥老师的邵阳方言研究对邵阳方言 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做了准确而细致 的描写,语法方面也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论述,使我们对邵阳方 言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外鲍厚星、赵烈安、李国华等人也对邵阳 方言有过研究。 笔者正是在储泽祥、鲍厚星等老师关于邵阳方言研究的启发下, 对邵阳方言的双宾旬式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研究。本文就是这一研究 的具体结果。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试图综合运用多种语言研究 的方法,如尝试采用了配价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焦点理论、语法 化等多种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对邵阳方言双宾句加以 描写与解释,力求做到共时描写和历史探源相结合,从而比较全面地 揭示邵阳方言双宾旬的特点。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 邵阳 方言双宾句的动词;( 二) 邵阳方言特殊的双宾语句式s + v + 0d + o 川; 三) 邵阳方言双宾兼语混合句s + v 1 + o 直+ o 川+ v 2 和歧义双宾句:( 四) 邵阳方言双宾旬的介引成分“把”。 文章所论的邵阳方言指邵阳市区方言。邵阳市是湖南省的一一个地 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接衡阳,南靠零陵和广话壮族自治区, 西依怀化,北接娄底。邵阳市区处在东经“1 。2 8 ,北纬2 7 。1 4 参见鲍厚星湖南邵阳方言音系,方言1 9 8 9 ,( 3 ) ;赵烈安“谈邵阳 方言“眙”,湘潭大学学报增刊湖南方言专辑,1 9 83 ;李国华( 邵阳) 方 言,见赵烈安主编“邵阳市志社会志( 油印本) ,l9 9 4 。 ,。据邵阳市统计局1 9 9 6 年统计,邵阳市区总面积4 l l 平方公里, 人u5 6 万。从方言区域划分看,邵阳市区方言属于湘语娄邵片。文 章所采用的方言语料,都是笔者通过方言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发 音合作人曾祥礼,邵阳市区人士,男,5 5 岁,初中文化,一般工人, 只会说邵阳本地方言。笔者的母方言是邵东方言,邵东县与邵阳市区 相邻,两地方言比较接近,特别是语法方面大体相似。笔者曾在邵阳 师范就读3 年,熟悉并能说一般的邵阳方言。 邵阳方言双宾句的动词 研究双宾句大都从考察其动词入手,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因为进 入双宾句的动词是有条件限制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动词类型与双宾句 的语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双宾句动词的研究,有着重要的 意义。在邵阳方言中,能够进入双宾句的动词主要有以下几类:“给 予”义动词中的“把赔”类和“寄递”类;取得”义动词中的“拿抢” 类和“撕扯”类;“叙说”义动词和其他动词中的“喷吐”类、“差欠” 类、“吃用”类、“抄写”类。 1 1 “给予”义动词 所谓“给予”,按朱德熙先生的描述,是指“与者”主动地使“与 者”所与亦即“受者”所受之物由与者转移至“受者”。“给予” 义动词是最典型的一类双宾动词,对“给予”义动词而言,给予义是 动词本身固有的,从信息传递上讲给予义属于默认值,如:把蚺、退、 送、奖、借制,、找投专义、租、寄、补、还等。从配价角度讲,“给予” 义动词是比较典型的三价动词,和其他三价动词有共同点,即联系着 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另一方面,也有重要区别,如与放置义动词相 比较,其与体成分不是“处所”;和言谈义动词相比较,其客体成分 大部分是表示可供给予的具体可感的实体事物,而言谈义动词的客体 参见朱德熙 “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方言1 97 9 ( 2 ) 成分一般是“言谈”的内容,多是表言谈信息的抽象语义。细分起来, “给予”义动词可分为两类:“把赔”类和“寄递”类。 1 1 1 “把赔”类动词 “把赔”类动词表示的动作义和“给予”义融为一体,它是典型 的转换领属关系的动词。其中邵阳方言中“把”是最基本的表给予义 的动词,相当于普通话动词“给”,其给予义是“固有”的、显性 的。一般说来,“把赔”类动词的语义场景会涉及三个要素:“与者” ( s ) 、受者( 0 。) 、“与者”所与亦即“受者”所受的事物( o 且) 。 在句法上的表现为s 、o 小0 。必须强制性同现于结构中( 祈使句除 外,事实上祈使句中的施事主语是隐含的,实际也存在着施事s ) 。 间接宾语是直接宾语的接受者。邵阳方言中常见的“把赔”类动词还 包括“还、输、奖、赔、借、赏、补拄朴、找北哗n 送、卖”等。跟 普通话不同的是,邵阳方言中这类动词所构成的双宾句最常见的是直 接宾语oa 在前,间接宾语0 在后,句型为“s + v + on + 0 。”,文 章把它称作双宾语句式i ;也可以是直接宾语o 直在后,间接宾语o n 。在前,也就是说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句型为“s + v + o + 0 直”,我们称其为双宾语句式i i 。如: 句式i句式i i ( 1 ) 你们把点东西他者。= ( 1 ) 你们把他点东西者。 n i 4 2 m e n l 2 p a 4 2 d i 萏4 2 d u n5 5 x i 2 t a 5 5 t s e 2 = n i 4 2 m e n l 2 p a 4 2 t t a 5 5 d 遁4 2 d u n 5 5 x i 2 t s 2 ( 2 ) 学校赔咖两百块钱他。= ( 2 ) 学校赔咖他两百块钱。 e i 0 1 2 $ i 0 3 5b 1 2 k a 4 2 l i a 4 2 p 3 3 k u a e l 2 d 罩i 琶1 2 t a 5 5 ;g i 0 1 2 g i 0 3 5b 1 2 k a 4 2 t a 5 5 l i 酽2 p 3 3 k u 露2 以i 护 在邵阳方言中,动词“把”相当于普通话动词“给”,也是有理据的,辞 源中“把”有“给”的语义项,如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轿夫只许你两个, 却要把四个人的钱”。儿女英雄传* 第三十九回“等到了山东再把我不迟”,两 例中的“把”都表示“给予”的意义。由此是否可以 x ( 3 ) 你送本书我者。 = ( 3 ) 你送我本书者。 n i 4 2 s u q 3 5 l i a 4 2 p a n 4 2 筝y 5 5 q 0 4 2 t s 2 = n i 4 2 s u q 3 5 日0 4 2 l i 矗4 2 p a n 4 2 g y 5 5 t s 2 ( 4 ) 小李补咖两块钱你。= ( 4 ) 小李补咖你两块钱。 g i 0 4 2 1 i 4 2 p u 4 2 k a 4 2 “酽2 k t u a i 4 2 d 罩i 乏1 2 n i 4 2 = 9 j 0 4 2 l i 4 2 p u 4 2 k a 4 2 n i 4 2 l i 酽2 k - u a 4 2 d 军i 琶1 2 ( 5 ) 卖两斤鱼他们者。= ( 5 ) 卖他们两斤鱼者。 m a i 3 5 l i 矗4 2 t g i n 5 5 v 1 2 t - a 5 5 m 9 n 2 t s 2 = m a i 3 5 t t a 5 5 m 铋1 2 l i 扩2 t e i n 5 5 v 1 2 t s 2 ( 6 ) 学校奖咖一套书他。= ( 6 ) 学校奖咖他一套书。 9 i 0 1 2 筝i 0 3 5 t q i a 4 2 k a 4 2 i 3 3 t a u 3 5 9 y 5 5 t - a 5 5 # $ i 0 1 2 g i 0 3 5 t 9 i 铲k a 4 2 t t a 5 5 i 3 3 t a u 3 5 牟y 5 5 在“把赔”类动词中,尤其是相当于普通话动词“给”的“把” 用句式i 最为常见。当然,其他动词如“奖、补、卖、送”也有用句 式i 的,但由于受普通话的影响,一般常用双宾语句式】i 。如:“厂 里补咖一个月工资他”句式也常说“,一里补咖他一个月工资”。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邵阳方言“把赔”类动词构成双宾语可以有 两种语序,其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可以互换位置。不过,就动词“把” 而言,双宾句式i i 远不及双宾旬式i 自然。邵阳方言“把赔”类动词 双宾句宾语的语序之所以能够灵活地互换位置而不对语义产生影响, 主要是依赖句中动词的“价”特点,即都是典型的三价动词,动词与 三个名词( 即施事、与事、受事) 之间建立了固定联系,这种联系往 往通过语言习惯的力量储存在人们的语感中。因而,无论语序发生怎 样的变化,动词与句中三个名词始终处于约定的联系当中,不致于给 人们交际带来困难。 + 此外,“把赔”类动词还能构成旬式i i “s + v + om + o 直”的一种 变体“s + v + 把+ 0 + o 赳”,即还能在0m 前再带一个表介与标记的 “把”。如: ( 7 ) 我还要还( 把) 你书。 日0 4 豺2 i 0 3 5 u 百1 2 ( p a 4 2 ) n i 4 2 9 y 5 5 ( 8 ) 期末考试得咖一百分,妈妈奖( 把) 我一部车子。 d 品i 1 2 m 0 3 5 k ;a u 4 2 s i 3 5 t 5 5 k a 3 1 i 3 3 b e 3 3 如n 5 5 ,1 4 2 m a 4 2 t ;i 酽2 ( p a 4 2 ) 1 3 0 4 2 i 3 3 b u l 2 t s - 5 5 t s l 3 1 ( 9 ) 小李补( 把) 你两块钱。 e i 0 4 2 l i 4 2 b u 4 2 b a 4 2 n i 4 2 l i 百4 2 k - u a :3 d 军i 琶1 2 ( 1o ) 生日那天,我朋友送( 把) 我一张音乐卡片。 s u 日5 5 巩1 2 n a 2 4 t i a 5 5 ,q 0 4 2 b u 水。m 4 2 s u d 3 5 d 0 4 2 i 3 3 t s 鹕n 5 5 i 0 3 5 k 。a 4 2 p i 萨 上列例句中符号“( ) ”表示动词“把”可用可不用,用与不用根 据说话人的语言习惯及一些其他因素决定。由于这种句式是句式i i 的 变体,我们姑且把它命名为i i a 。 值得注意的是,在邵阳方言中,动词“把”后面不能再加表介与 标记的“把”而构成“把把”结构。朱德熙曾在包含动词“给”的 复杂句式一文中说:“例如我给他一本书可以看成是我给给 他一本书的紧缩形式。我给给他一本书实际上不说,这是因为 两个相连的给融合成一个了。可是有的方言里有这种说法”。邵 阳方言里没有这种相当于“给给”相连的“把把”旬式。这一点与部 分北方方言中如太原方言、乌鲁木齐方言、兰州方言中存在的“给给” 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 1 1 2 “寄递”类动词 在邵阳方言中,还有一类“给予”义的动词,如:“寄、让、踢、 分、舀( 舀汤) 、掰、交、丢、带、递、传、换l 、嫁、甩、扔”等, 在意义上,这一类动词的特色是动作表示了直接宾语从某个地方转移 到间接宾语上。“寄递”类动词构成双宾语句式最常见的是句式i “s + v + 0 直+ of l l ”,如: ( 1 1 ) 你踢只球我者。 n 主4 2 t i 5 5 t s a 3 3 奶i a 砒1 2 n 0 4 2 t s 2 ( 1 2 ) 到学校去,记得交钱他们。 t a u 3 5 昂i 0 1 2 i 0 2 t “e ”,t 9 i 3 5 t 3 t g i 0 5 5 如2 t 。a 5 5 m 9 n 2 ( 13 ) 分滴瘦肉我者。 岛n 5 5 t i 3 3 s 。u 1 3 5 罩o m 2 4 r 1 0 4 2 t s 2 参见沈明太原话的“给”字句,方言2 0 0 2 ( 2 ) ( 14 ) 甩滴东西我者。 v u a 3 5 t i 3 3 t u n 5 5 筝i 5 5 q 0 4 2 t s 2 “寄递”类动词构成句式i i 时必须在0n u 前加表介与的“把”, 从而构成句式i ia ,否则不成话。如: ( 15 ) 他寄把我一本书。 t t a 5 5 t g i 3 5 p a 4 2 n 0 4 2 i 3 3 p 9 n 4 2 9 y 5 5 ( 16 ) 他踢把我一只好球。 t 。a 5 5 t i 5 5 p a 4 2 日0 4 2 s a 3 3 x a u 4 2 曲i 9 i i l l 2 ( 17 ) 他屋里分把我滴腿子肉。 t t a 5 5 u 3 3 1 i 4 2 f 9 n 5 5 p a 4 2 1 1 0 4 2 t i 3 3 t 。u e s 1 2 翠i 9 i u l 2 而“把赔”类动词则没有这种限制,“把可用可不用。大体上 说,“给予”这个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 或称两个语义特征) :一是“脱 手”,即被给予的事物从施事一方转移出来;二是“交与”,即被给予 的事物到达、交与到与事一一方。( 以下分别标记“脱手”和“交与”) 。 与“把赔”类动词相比较,“寄递”类动词的“脱手”义是固有的、 稳定的、明显的,而“交与”义是句式所带来的,表现为隐含的状态。 表现在句法上,“寄递”类动词在句法上并不要求一定要有一个接受 者。如瞬时抛物类动词“扔( 丢) 、甩、踢”等,它们不能单独带0 m 做宾语,从配价角度讲,它们大多是二价动词,但用在双宾句式的 时候,由于动词固有的方向性特点,所以目的性非常明确,即也能表 达施事者有意地把受事通过该动词所表达动作的方式转移给接受者。 “把赔”类的“交与”义是固有的、稳定的、明显的,而“脱手”义 是隐含的。表现在句法上,“把赔”类动词在句法上要求要有被给予 之物0 直和给予之物的接受者即o 是典型的三价动词。 从上述例旬可见,邵阳方言里构成双宾旬的给予义动词一般都是 单音节的。一些含有给予义的双音节动词,如:介绍、推荐、分配、 退还、转送、转交、赠送等,在普通话里可以构成双宾旬,但在邵阳 方言里一般不能进入双宾句。如果它们在语言使用中涉及表人、表物 两个对象时,邵阳方言一般采用“s + v 十0 血+ 把+ 0 川”、“s + 把+ om + v + 0 血”或少数用“s + 把+ 0 直+ v ( + 把) + o 叫”的格式来表达。 例如: ( 18 ) 去学校去的时候,替我转交一样东西把你老师。 t g 。i 3 5 军i o l2 i 0 2 t 簪i 3 5 t i 2 司1 2 苫9 i i i ,t i 3 5 d 0 4 2 t g y 琶4 2 t 筝i 0 5 5 i 3 3 i 矿5 t u q 5 5g i 5 5 d a 4 2 n i 4 2 l a u 4 2 s 1 3 3 ( 1 9 ) 你把只东西退还把别人。 n i 4 2 p a 4 2 t s a 3 3 t u 玎5 5 早i 5 5 t u e i 3 5 v a l2 p a 4 2 b 2 4 k 0 2 ( 20 ) 小明把我介绍咖两笔生意。 翠i 0 4 2 m i n l 2 p a 4 2 t 1 0 4 2 q a i 3 5 s a u 3 5 k a 3 1 l i 酽2 p i 4 2 s a n 5 5 i 2 笔者推测,邵阳方言这类双音节给予义动词的使用很可能是从普 通话借入的。尽管它们偶尔也会采用双宾句格式,如“你推荐几个好 学生我俚班”,但这种说法一般在语感上不是很自然,显得不地道, 只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在邵阳方言中表述为:“你 推荐几个好学生把我俚中文系者”。 1 2 “取得”义动词 按朱德熙先生的描述,“取得”是指得者主动地使得者所得亦即 失者所失之物由失者转移至得者。“取得”义动作动词是邵阳方言很 常见的一类双宾动词,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类:“拿抢”类动词和“撕 扯”类动词。 1 2 1 “拿抢”类动词。 这类动词本身明显含有“取得”义。在邵阳方言中,“拿抢” 类动词数量较多,常见的有:拿、得、抢、偷、收、要、借。、讨( 要) 、 捡、摘、占、捉、买、罚等。从语义层面看,这些动词的“取得”义 是固有的、显性的。大部分是三价动作动词,这些动词都要涉及三个 必有的语义成分,即施事、受事和与事成分。其间接宾语( 0 ) 是直 接宾语( o 盘) 的来源点,直接宾语( 0 直) 应该从间接宾语( 0 。) 而 来,最终转到主语上去。在邵阳方言中,“拿抢”类动词构成的双宾 句( 句子意义包含有“取得”义) 只有句式i i “s + v + 0 十0 直”,例 参见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 ,方言1 97 9 ( 2 ) 不再表示“墩得”义,而是表示“给予”。如: ( 2 8 ) 你拿本书我。 n i 4 2 n a l 2 p 9 n 4 2 q y 5 5 n 0 4 2 ( 2 9 ) 生日那天,弟弟买咖本字典我。 s a n 5 5 巩1 2 n a 2 4 t i 移d i 2 4 d i 2 4 m a i 4 2 k a 4 2 p 9 n 4 2 d 开4 t i 芒4 2 d 0 4 2 ( 3o ) 今天走得太急,不记得带伞哩,借把。量n ,伞我者。 t g in 5 5 t t i 琶5 5 t s 0 4 2 t i 4 2 t a i 3 5 d 翠i 2 4 ,d 2 4 t t i 4 2 t a i 3 5 s 矛2 l i 2 ,t g i 3 5 p a 4 2 s 吾4 2 日o 4 2 t s 4 2 ( 3 1 ) 他伢伢每个月赚两百块钱他。 tc a 5 5 n a 2 4 n a 2 4 m e i 4 2 k o ”y 3 3 d z u 百2 4 5 l i 百4 2 p e i 3 * u a i 4 2 如矧2 t - a 5 5 以上二例句所表示的意义都是“给予”。 “给予”义动词和“拿抢”类动词所构成的双宾语句相比较,“给 予”类动词构成的双宾语句式i 、双宾语句式i i 二者所表达的意义是 一样的,如“把书你= 把你书”,整个句子都是表示“给予”义。而 “拿抢”类动词所构成的双宾语句式i 、双宾语句式i i 二者所表达的 意义不一样,如: ( 3 2 ) 你拿咖本书我你拿咖我本书。 n i 4 2 n a l 2k a 2 p 3 n 4 2 9 y 5 5 习0 4 2 n i 4 2 n a 2 日0 4 2 p a n 4 2 9 y 5 5 ( 3 3 ) 他扣咖五块钱我他扣咖我五块钱。 t t a 5 5 k 3 m 3 5 k a 4 2 u 4 2 k t u a i 4 2 d 和e 12 n 0 4 2 t - a 5 5 k 3 m 3 5 k a 4 2 日0 4 2 u 4 2 k t u a i 4 2 d 翠i e l 2 ( 3 4 ) 收两百块钱你收你两百块钱。 s a i i l 5 5 l i 磊4 2 p e i 3 3 k t u a i 4 2 奶i 荟1 2 n i 4 2 s a m 5 5 n i 4 2 l i 百4 2 p e i 3 3 k u a i 4 2 捌护 “拿抢”类动词构成的“双宾语句式i i ”,整个句式表“取得”义, 主语既是得者,也是受益者:与事宾语o 州表示失者,也是受损者, 受事宾语。直的领有权从o l l j 转移到主语。如果“拿抢”类动词所构 成的是双宾语句式i ,句式的整体意义表示“给予”,间接宾语o 。, 是得者,是受益者;失者在句中并没有出现,是隐含的。其句意可以 形式化为“主语s ( 从x 处) 取得0 “给予o ”( x 表“失者”) ;形 式上,o 川前面可以插进“把蚧”字。如: ( 3 5 ) 你买本书我。一你买本书把我。 n i 4 2 m a i 4 2 p a n 4 2 g y 5 5 q 0 4 2 _ + n i 4 2 m a i 4 2 p a n 4 2 g y 5 5 p a 4 2 q 0 4 2 ( 3 6 ) 收两百块钱你。一收两百快钱把你。 s a m 5 5 l i 矗4 2 p e i 3 3 k 。u a i 4 2 d 昂i 琶12 n j 4 2 _ + s 。i i l 5 5 1 i 酽2 p e i 3 3 k - u a i 4 2 d 军i 乏1 2 p a 4 2 n i 4 2 1 2 2 “撕扯”类动诟:j 在邵阳方言中,还有类“取得”义动词,它们的词义本身并没 有明显的“取得”义,其“取得”义是隐含的、非固有的,在双宾句 中,它们被赋予了“取得”义。换句话说,其“取得”义是在双宾句 式中被激活出来的。常见的有:撕、丢( 掉) 、扯、挖、拨、剪、剁、 吃、倒、甩、浪费等。从词义角度观察,它们的意义大都明显含有“去 除”义。例如: ( 3 8 ) 其撕咖我一页书。 t $ i 4 2 s 1 5 5 k a 4 2 q 0 4 2 i 3 3i 3 3 9 y 5 5 ( 3 9 ) 他挖咖我三只红薯。 t t a 5 5 u a 5 5 k a 4 2 i :1 0 4 2 s 萏5 5 t s a ”t u i :| 1 2 d 军y 1 2 ( 4 0 ) 他妹妹剁咖我两只树。 t a 5 5 m e i 3 5 m e i 3 5 t 0 3 5 k a 4 2 1 1 0 4 2 l i 蕴4 2 t s a 3 3 v 2 4 ( 4 1 ) 他口。扯,咖我两根头发。 t t a 5 5p a n 3 5 k a 4 2 日0 4 2 l i 酽2 k a n 5 5 d 3 u 1 2 4 f 。l 5 5 在邵阳方言中,“撕扯”类动词既可以构成的双宾旬式i i ,如上 述各例。又可以构成双宾旬式i ,如: ( 4 2 ) 其撕咖一页纸我。 t 9 i 4 2 s 1 5 5 k a 4 2 晶3 3 t s l 4 2 n 0 4 2 ( 43 ) 他挖咖三只红薯我。 t a 5 5 u a 5 5 k a 4 2 s 磊5 5 t s a 3 3 y u n l 2 d 翠v 1 2 日0 4 2 ( 4 4 ) 他妹妹剁咖两只树我。 t a 5 5 m e i 拍m e i 3 5 t 0 3 5 k a 4 2 l i 百5 5 t s a 3 3 v 2 4 玎0 4 2 ( 4 5 ) 他口t 扯,两根头发我。 t - a 5 5p a n 3 5 k a 4 2 l j 矗4 2 k a n 5 5 d 3 u ,2 4 f a 5 5 n 0 4 2 但“撕扯”类动词构成的旬式i 和句式i i 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撕扯”类动词构成双宾句式i i 时,整个旬式隐含有“取得”义,如 例( 3 9 ) ,“他”通过“挖”的动作,从“我”这儿“获得”“三只红 薯”,整个句式含有“取得”义;“撕扯”类动词构成双宾句式i 与“拿 抢”类动词构成的双宾句式i 表意特点相同,整个句式表示“给予” 义,间接宾语0 。是得者,是受益者;失者在句中并没有出现,是隐 含的。其句意可以形式化为“主语s ( 从x 处) 取得o 血给予0 ”( x 表“失者”) ;形式上,01 。前面可以插进“把杵”字,如: ( 4 6 ) 其撕咖一本书我。= 其撕咖一本书把我。 t 9 i 4 2 s 1 5 5 k a 4 2 i 3 3 p 。n 4 2 g y 5 5q 0 4 2 = t 牟i 4 2 s 1 5 5 k a 4 2 i 3 3 p a n 4 2 g y 5 5 p a 4 2 日0 4 2 ( 4 7 ) 他挖咖三只红薯我。= 他挖咖三只红薯把我。 t - a 5 5 u a 5 5 k a 4 2 s a 5 5 t s a ”y u 日1 2 d 军v 12 1 1 0 4 2 = t a 5 5 u a 5 5 k a 4 2 s 五5 5 t s a 3 3 川q 12 d 军v 12 p a 4 2 习0 4 2 ( 4 8 ) 他妹妹剁咖两只树我。= 他妹妹剁咖两只树把我。 t a 5 5 m e i 3 5 m e i 3 5 t 0 3 5 k a 4 2 l 谲4 2 t s 五3 3 v 2 4 n 0 4 2 = t - a 5 5 m e i 3 5 m e i 3 5 t 0 3 5 k a 4 2 l i 酽 2 t s 五3 3 v 2 4 p a 4 2 1 1 0 4 2 ( 4 8 ) 他扯咖两根头发我。= 他扯咖两根头发把我。 t a 5 5 t s a 4 2 k a 4 2 l i 酽2 k 9 n 5 5 d 9 m 2 4 f a 5 5 n 0 4 2 = t t a 5 5 t s t a 4 2 k a 4 2 l i 酽2 k 9 n 5 5 d 9 i i i 2 4 f a 5 5 p a 4 2 q 0 4 2 从上面“取得”义动词构成的双宾句式i i 的例句中,我们发现, 0 直总与数量有关,0 直一般不用光杆名词,最常见的形式是“数十量 + 名”结构( 如1 2 1 和1 2 2 中的例句) ,如果是“一+ 量+ 名” 结构,“一”通常保留。也就是说,0 直具有数量化的特征。根据信息 论的观点,在一个句子中,位于句首的部分是已知信息,是旧信息; 位于句末的一般是未知信息,是新信息,也是无定成分。新信息往往 是语言交际中注意的焦点。句法形式上的“数+ 量+ 名”结构就是典 型的新信息载体。 1 3 “叙说”义动词 在邵阳方言中,“叙说”义动词包括“问、请教、告诉、打听、r 解、求、教、骂、说、讲、答应、辅导、答复、交代、嘱咐”等。“叙 说”义动词一般只能构成双宾句式i i “s + v + 0 川+ 0 血”。例如: ( 4 9 ) 我问你只问题者。 n 0 4 2 u a n 3 5 n i 4 2 t s a 3 3 u a n 3 5 d i l 2 t s 2 ( 5o ) 张老师教我们英语。 t s 蕴5 5 l a u 4 2 趼2 t g a u 3 5 d 0 4 2 m a n 4 2 i n 5 5 y 4 2 ( 5 1 ) 出门个时候,妈妈交代我一件事,我不记得了。 t 牟- y 3 3 m 3 n 1 2 t i 4 2 劲1 2 x 。m 3 1 ,m 4 2 m a 4 2 t g i a u 5 5 d a i 2 q 0 4 2 i 3 3 d 罩i 琶2 4 巩“,q 0 4 2q 2 4 t e i 3 5 t e 5 5 1 i 4 2 ( 5 2 ) 我告你只好办法。 1 1 0 4 2 k a u 3 5 n i 4 2 t s a 3 3 x a u 4 2 b a 2 4 f a 4 2 ( 53 ) 我请教你只问题,看你晓不晓得。 d 0 4 2 t g i n 4 2 t q i 0 2 n i 4 2 t s a 3 3 u 。n 3 5 d i1 2 ,k - 百3 5 n i 4 2 q i a u 4 2 日2 4 9 i a u 4 2 t 4 , ( 5 4 ) 小明嘱咐我今天莫回去。 9 i a u 4 2 m i n l 2 t s u 4 2 m 3 3 日0 4 2 t g i n 5 5 t 。i 琶5 5 m 0 2 4 v e i l 2 t 州2 在意义上,这类动词是资讯获得、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动词, 均含有“叙说”义的特征。这类动词可以看成是“给予”义动词从物 质领域到话语领域的一种隐喻拓展。跟普通话一样,这类动词的o 。 表示叙说的对象,施事s 是提供者,o 直表示叙说的内容。o 血具有较 为抽象的性质,从构成上看,0 血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 性成分;如果是表意抽象的名词性成分时,有时,还应该后接一个体 现具体内容的小旬形式,如:小明嘱咐氢今天墓回去。 1 4 其他动词 在邵阳方言中,还有一些动词,它们不包含“给予、取得、叙说” 义,但也可带双宾语。按照意义和用法的不同,大体上它们可以分为 四类:“喷吐”类动词、“差欠”类动词、“吃用”类动词、“抄写”类 动词。 1 4 1 “喷吐”类动词 “喷吐”类动词常用的有“倒、淋、踩、吐、泼、喷、惹( 传染) , 等。在邵阳方言中,这类动词所构成的双宾句一般为i i 式“s + v + 0 。 + 0 直”。这类动词的o 血都带有“一身、”脸”、“一脚”等表示周 遍的“一+ 量”词,整个句子所说明的事情对0m 来说是不愉快的。 这类句式也暗含着“给予”义,施事s 为提供者,o 删是接受者,虽 然这种接受是一种消极的、被迫的接受,即是接受( 受损) 对象。例 如: ( 5 5 ) 他讲话讲倒讲倒就得意忘形,喷起我一脸的口水。 t a 5 5 k 百4 2 v a 2 4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