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目的:从启动后个体对靶刺激加工特点的角度来比较女性在不同s o a 条件下的情绪 启动效应和语义启动效应。 方法:采用标准化匹配的实验材料,由成年女性完成三种s o h ( 5 0 m s 、2 5 0 m s 和5 0 0 m s ) 条件下的评价判断任务和性别分类任务,并使用s p s s l 7 0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 分析。 结果:( 1 ) 在s o a = 5 0 m s 的实验中,启动图片效价、启靶一致性和靶子类型三者交 互作用显著,尺1 ,3 3 ) = 4 6 3 4 ,p o 0 5 ,进一步的单样本t 检验表明,只有在消极一 致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情绪启动的促进效应( 乒一2 3 1 8 ,p o 0 5 ) 和语义启动反转效应 阻碍效应( t = - 3 0 2 5 ,p o 0 1 ) ;在消极不一致条件出现了显著的情绪启动和语义 启动的阻碍效应( r = 2 7 8 4 ,p o 0 5 ) 。( 2 ) 在s o a = 2 5 0 m s 的实验 中,启动图片效价、启动图片性别、启靶一致性和靶子类型四者交互作用显著,f ( 1 ,3 5 ) = 1 7 9 8 1 ,p o 0 0 1 ,进一步的单样本t 检验分析表明,在男消极一致条件下均出现了显 著的情绪的、语义的促进效应( p 0 0 5 ) ;在男消极不一致的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情绪 的、语义的阻碍效应( p o 0 1 ) ;在男积极不一致条件下均出现了情绪的、语义的阻碍 效应( p o 0 5 ) ;在女消极不一致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情绪的、语义的阻碍效应 ( p o 0 5 ) 。更进一步的配对样本亡检验表明,在这四种条件下两种启动的反应时均无 显著性差异( 力o 0 5 ) 。( 3 ) 在s o a = 5 0 0 m s 的实验中,只出现了启动刺激的效价和靶 子类型的交互作用,卢4 7 9 7 ,p o 0 5 ,但却无显著的简单效应。 结论:( 1 ) s o a 影响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的比较研究。( 2 ) 在高度自动化水平下, 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的加工速率相同,但情绪启动更具优先性。( 3 ) 在自动化加工方 式下,个体对启动刺激的情绪、语义维度2 n - r 方式为交互作用加工。 关键词:s o a ;阈上;情绪启动;语义启动 不同s o a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ff e m a l e s a f f e c t i v ep r i m i n ga n ds e m a n t i cp r i m ei nd i f f e r e n ts o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h es t u d yw a sd e s i g n e dt oc o m p a r ew o m e n sa f f e c t i v ep r i m i n ge f f e c t sa n d s e m a n t i cp r i m i n ge f f e c t si nt h ed i f f e r e n ts o ac o n d i t i o n sf r o mt h ev i e wo fi n d i v i d u a l s p r o c e s s i n gf e a t u r e so ft a r g e ts t i m u l i m e t h o d :u s i n gs t a n d a r d l ym a t c h e dm a t e r i a l s ,a d u l tf e m a l ew e r ea s k e dt oc o m p l e t e d e v a l u a t i v e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t a s ka n dg e n d e r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t a s k su n d e rt h i n ek i n d so ft l l es o a ( 5 0 m s ,2 5 0 m sa n d5 0 0 m s ) ,t h e nt h ed a t aw e r e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a n a l y z e db ys p s s 17 0s o f t w a r e r e s d t :( 1 ) i nt h es o a = 5 0 m se x p e r i m e n t ,s i g n i f i c a n ti n t e r a c t i o nw a sf o u n da m o n g v a l e n c eo f p r i m e ,c o n s i s t e n c yo f p r i m ea n dt a r g e ta n dt y p eo f t a r g e t , f ( 1 ,3 3 ) = 4 6 3 4 ,p 0 0 5 af u r t h e rs i n g l es a m p l et - t e s ts h o w e dt h a ti nn e g a t i v e c o n s i s t e n tc o n d i t i o n ,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f a c i l i t a t i o ne f f e c to fa f f e e t i v ep r i m i n g ( f :2 3 18 ,p 0 0 5 ) a n dr e v e r s a lo fs e m a n t i c p r i m i n ge f f e c t s ( o b s t a c l ee f f e c t ) ( t - - - - 3 0 2 5 蝴o 0 0 5 ) ( 2 ) i nt h es o a = 2 5 0 m s e x p e r i m e n t , t h e r ew a sas i g n i f i c a n ti n t e r a c t i o na m o n gv a l e n c eo fp r i m e ,g e n d e ro fp r i m e , c o n s i s t e n c yo f p r i m ea n dt a r g e ta n dt y p eo f t a r g e t ,f ( i ,3 5 ) = 1 7 9 8 1 , p o 0 5 ) ;四类不一致性组合的联结 强度两两之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的( p o 0 5 ) 。最后,合格的启动刺激为男性积极、男 性消极、女性积极、女性消极及中性性别的中性表情图片各2 3 张,共1 1 5 张。合格的 目标刺激有积极字、消极字、男性字和女性字各2 3 个。每张图片和每一个字都是唯一 配对且不重复的。 3 1 3 实验设计 实验中,启动刺激的情绪效价( 消极、积极、中性) 、启动刺激的性别特征( 男、 女、中性) 、启靶关系类型( 一致、无关、不一致) 和靶子类型( 情绪靶、性别靶) 均为被 试内因素,所以是采用四因素被试内设计。 3 1 4 实验程序及任务 实验在一个安静,温度和光线适宜的实验室中完成。采用e - p r i m e 编制实验程序。 练习阶段和正式实验阶段流程均为“最先是指导语( 不限时间,被试按键消失) ,然后 是5 0 0 7 0 0 m s 随机不等的空屏,随后是5 0 0 - - 一7 0 0 m s 随机不等的注视点( + ) ,接着是 5 0 m s 的启动刺激,启动刺激消失后出现目标刺激3 0 0 0 m s ( 3 0 0 0 m s 内被试做出反应,或 者反应时超过3 0 0 0 m s 目标刺激都会自动消失) ”。直观的实验流程如下图: 1 4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1 流程图 f i g 3 1t h es e q u e n c eo f e v e n t si no n et r i a l ( 3 0 0 0 m s ) ( 5 0 m s ) ( 5 0 0 7 0 0 m s ) ( 5 0 0 7 0 0 m s ) 每个被试执行两个任务:效价判断任务和性别分类任务,在前一个任务中要求被试 根据目标刺激的性别意义( 积极或消极) 进行分类;在后一个任务中要求被试按目标刺 激的性别意义( 男或女) 进行分类。被试用鼠标左右键进行反应。任务顺序采用a b b a 设计:一半被试先做效价判断任务再做性别判断任务,另一半被试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实验。一半的程序中,积极字按“1 ”键,消极字按“2 ”键;男性字按“1 ”键,女性 字按“2 ”键,在剩余的程序中,效价按键和性别按键与其相反。 练习实验有1 个b l o c k ,里面含有1 0 个t r i a l s ,每个t r i a l 按随机顺序呈现。在 正式实验中每一个任务中均有2 个b l o c k ,每一个b l o c k 由2 3 0 个t r i a l s 组成,每一个 t r i a l 都是固定的图一字组合,共9 2 0 ( 2 3 0 x 2 2 ) 个t r i a l s 。实验过程中,每一个组 合都是随机呈现的,要求被试将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鼠标左右键上,每次试次之间不要抬 起,每1 1 5 个t r i a l s 休息一次,共有7 次休息。 3 1 5 结果与分析 行为数据用e - p r i m e 软件采集,在计算每一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前,将正确反 应试次的数据运用w i n s o r i z e 隋3 3 方法去除极端值。行为指标采用反应时和正确率,具体 见表3 1 。 不同s o k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表3 1s o a :5 0 m s 时未减去基线时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t a b 3 1w h e ns o ai s5 0 m s , r ta n da c c u n a d j u s t e d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靶子启动 启动目标字反应时正确率 类别效价性别删r 肋) 佃劬) 情绪靶 消极男消极字 5 7 0 3 5 + 8 4 6 4 0 9 7 0 0 4 积极字5 6 7 6 6 7 6 8 60 9 5 0 0 5 女消极字 5 7 1 1 7 7 9 5 3 0 9 5 0 0 5 积极字5 7 3 8 5 8 9 9 30 9 5 0 0 5 积极男积极字5 6 2 6 1 7 5 3 60 9 7 0 0 4 消极字5 8 1 6 0 8 4 1 2 0 9 5 0 0 4 女积极字5 5 7 2 1 7 4 8 70 9 64 - 0 0 4 消极字5 8 4 2 3 9 3 2 60 9 5 0 0 5 中性中性 消极字 5 8 4 6 3 4 - 9 3 2 4 0 9 6 0 0 5 中性中性积极字5 5 6 4 3 8 6 1 4 0 9 6 0 0 4 性别靶 消极男男字5 5 8 2 0 7 0 9 5 0 9 8 0 0 2 女字 5 5 2 3 4 6 8 3 5 0 9 6 0 0 4 女 女字 5 4 4 6 4 6 0 9 6 0 9 6 0 0 4 男字5 5 1 4 4 7 1 9 00 9 8 0 0 2 积极 男男字5 5 1 3 1 6 9 5 30 9 84 - 0 0 3 女字5 4 0 9 7 5 9 0 30 9 6 0 0 4 女女字 5 3 8 9 1 6 1 5 0 0 9 7 0 0 3 男字5 5 8 0 6 8 2 1 7 0 9 7 0 0 3 中性中性 男字 5 4 7 5 94 - 6 7 7 7 0 9 8 o 0 2 中性 中性女字5 3 8 3 4 5 7 9 10 9 6 0 0 4 在情绪启动任务中,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都要经过基线的校正: r 7 ( 男消极图片一消极字) = 胛( 男消极图片一消极字) 一胛( 中性图片一消极字) ; 胛( 男消极图片一积极字) = 1 7 7 ( 男消极图片一积极字) 一胛( 中性图片一积极字) ; r 7 ( 女消极图片一消极字) = r 7 ( 女消极图片一消极字) - - r 7 ( 中性图片一消极字) ; r t ( 女消极图片一积极字) = r 7 ( 女消极图片一积极字) - - r f ( 中性图片一积极字) ; r 7 ( 男积极图片一积极字) = r 7 ( 男积极图片一积极字) 一胛( 中性图片一积极字) ; l i t ( 男积极图片一消极字) = r 7 ( 男积极图片一消极字) 一胛( 中性图片一消极字) ; r 7 ( 女积极图片一积极字) = i 7 7 ( 女积极图片一积极字) 一胛( 中性图片一积极字) ; r 7 ( 女积极图片一消极字) = r 7 ( 女积极图片一消极字) - - r 7 ( 中性图片一消极字) ; 在语义启动任务中,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都要经过基线的校正: 刀,( 男消极图片一男字) = r 7 ( 男消极图片一男字) 一胛( 中性图片一男字) ; 1 6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刀丁( 男消极图片一女字) = r t ( 男消极图片一女字) 一月丁( 中性图片一女字) ; 曰,( 女消极图片一女字) = 席丁( 女消极图片一女字) 一月丁( 中性图片一女字) ; 曰厂( 女消极图片一男字) = 胛( 女消极图片一男字) 一胛( 中性图片一男字) ; 月丁( 男积极图片一男字) = 月丁( 男积极图片一男字) 一曰丁( 中性图片一男字) ; 月,( 男积极图片一女字) = 尼丁( 男积极图片一女字) 一曰丁( 中性图片一女字) ; 胛( 女积极图片一女字) - - - r t ( 女积极图片一女字) 一胛( 中性图片一女字) : 月丁( 女积极图片一男字) = 曰丁( 女积极图片一男字) 一月丁( 中性图片一男字) ; 因为每一张图片和每一类字的每一个字都是唯一配对的,这种配对在实验材料的动 态特征评定时已经介绍过。所以上面同一公式中的字都是特定的且是相同。正确率的基 线校正也同上面所列。校正后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见表3 2 。 表3 2s o a :5 0 n l s 时减去基线时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t a b 3 2w h e ns o ai s5 0 m s , r ta n da c ca d j u s t e d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靶子启动启动启靶 反应时正确率 类别表情性别一致性叫卯) ( j _ + s g j 以经过基线校正的反应时为因变量,采用2 ( 启动刺激的情绪效价:消极、积极) 2 ( 启动刺激的性别特征:男、女) 2 ( 启靶关系类型:一致、不一致) 2 ( 靶子类 型:情绪靶、性别靶) 的四因素被试内设计,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3 。 不同s o a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表3 3s o a = 5 0 m s 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t a b 3 3m l e ns o a i s5 0 m s , 陋曼墅鲤丛曼型堡丛q 坠丛堕坚熊尘塑! 型也型里旦巡i 塑! 变异来源 s sd fm sf 注:莎0 0 5 ,。垮0 0 1 ,* 7 0 0 0 1 ( 下同) 1 8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果表明,启动图片效价、启靶一致性和靶子类型三者交互作用显著,尸( 1 ,3 3 ) = 4 6 3 4 ,p o 0 5 。因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就是比较两种启动后,个体对靶刺激加工性质 和速率的差异,而靶子类型指代了两种启动,启靶一致性保证了启动效应的出现,所以 主要关注点是靶子类型和启靶一致性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如果存在启动效价和其 两者的显著的交互作用,说明效价会影响两种启动效应的比较:如果存在启动性别和两 者的显著的交互作用,说明性别会影响两种启动效应的比较;如果这四个因素存在显著 的交互作用,说明启动刺激的性别和效价均会影响两种启动效应的比较。下面两个实验 的研究思路也是如此。 进一步地,将这三者构成的八种组合以反应时为指标进行单样本t 检验( v a u e = o ) 。 这是因为如果不存在启动效应,则经基线校正的反应时或者正确率都应该为0 ,即没有 启动。具体结果见表3 4 。 表3 4 不同实验条件下两种启动效应的检验 t ,a b 3 4 ,t ,e s t ,o f t w o k i n d s o f p r i m i n g e f f e c t s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组合 疆s dd ft 结果表明,在消极一致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情绪启动的促进效应( t = - 一2 3 1 8 ,p o 0 5 ) 和显著的语义启动反转效应阻碍效应( t = - 一3 0 2 5 ,p o 0 1 ) ;在消极不一致条件出 现了显著的情绪启动的阻碍效应( t = - 4 0 6 1 ,p 0 0 0 1 ) 和显著的语义启动阻碍效应 0 = 2 7 8 4 ,p o 0 1 ) 。 具体地,三个实验中将会出现的情绪启动语义启动的促进效应和阻碍效应及其反 转效应如下所述:( 1 ) 情绪启动的促进效应是指,基线校正前,r t ( 启靶一致) 0 ,胗0 ( 如上表中所示) ; 情绪启动上述的两种效应体现在正确率上时,大于号或小于号符号方向正好相反。 语义启动的促进效应和阻碍效应体现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亦如此。而反转的语义启动效 应。具体阐述如下:( 1 ) 语义启动反转的促进效应是指,基线校正前,r t ( 启靶一致) 1 9 不同s o i l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胛( 启靶无关) ,经校正,即r t ( 启靶一致) 一胛( 无关) o ,m o ( 如上表中所示) ; ( 2 ) 语义启动的促进效应是指,基线校正前,r t ( 启靶不一致) r t ( 启靶无关) ,经 校正,即r t ( 启靶不一致) 一胛( 无关) o 0 5 ) 。 以经过基线校正的正确率为因变量,采用2 ( 启动刺激的情绪效价:消极、积极) x 2 ( 启动刺激的性别特征:男、女) 2 ( 启靶关系类型:一致、不一致) 2 ( 靶子类 型:情绪靶、性别靶) 的四因素被试内设计,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5 。 表3 5s o a = 5 0 m s 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t a b 3 5w h e n s o a i s 5 0 m s , r e p e a t e dm e a s u r e a n o v ao f a c c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变异来源。 s sd f胚 f 2 0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续表1s o a = 5 0 m s 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启动性别启靶一致性靶子类型0 0 0 5 1 0 0 0 55 2 1 0 误差( 启动性别启靶一致性靶子类型) 0 0 3 3 启动效价启靶一致性靶子类型0 0 0 0 误差( 启动效价启靶一致性靶子类型) 0 1 2 5 启动效价启动性别0 0 0 0 启靶一致性靶子类型 误差( 启动效价启动性别0 0 3 5 启靶一致性靶子类型) 3 30 0 0 1 10 0 0 0 0 0 5 1 3 3 0 0 0 4 l 0 0 0 00 3 6 3 结果表明,启动图片性别、启靶一致性和靶子类型者交互作用显著,f ( 1 ,3 3 ) = 5 2 1 0 ,p ( o 0 5 。进一步地,将这三者构成的八种组合以经校正的正确率为指标进行单 样本t 检验( v a l u e = o ) 。具体如表3 6 。 表3 6 不同实验条件下两种启动效应的检验 t a b 3 6t e s to f t w ok i n d so f p r i m i n ge f f e c t s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组合 ms dd ft 结果表明,在所有的组合条件均未出现显著的启动效应( 少o 0 5 ) 。 3 1 6 讨论 以经校正后的反应时为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出现了启动图片效价、启靶一 致性和靶子类型三者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的单样本t 检验表明,只有在消极一致条件 下出现了显著的情绪启动的促进效应和语义启动反转效应阻碍效应;在消极不一致 条件同时出现了显著的情绪、语义启动阻碍效应,而这二者的反应时却无显著性差异。 以上的结果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分析: 3 1 6 1 两种启动效应中的负性偏向效应 在s o a 为5 0 m s 时,只有部分负性效价的启动刺激才成功引发了情绪启动和语义启 动效应,出现了积极效价与消极效价启动效果的分化,说明启动量的大小受到了启动刺 激效价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罗跃嘉、黄宇霞哺钔的e r p 研究结果相一致,负性刺激引 2 l 不同s o a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起的潜伏期显著短于中性和正性条件,负性刺激具有反应启动效应。但与s t o r b e c k ,c l o r e 等人【5 5 】的研究结果却不同,他们研究发现,负性情绪会抑制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效应, 认为积极情绪促进强弱概念之间联结,而消极情绪阻碍这种联系。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 因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的负性情绪是指启动材料本身的效价,而其研究的负性情绪是指 通过实验设置引发了个体自身的负性情绪状态。 很多行为研究和生理心理研究都已经证实了负性偏向性效应。具体来讲,它是指 相对于积极刺激,负性刺激能更快和更自动化地吸引更多的注意资源【5 6 】;与中性和正性 刺激相比,机体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刺激具有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对负性刺激具有某种认 知加工的优先权,这种对负性刺激的偏爱存在于信息加工流的早期阶段以及之后的更高 级的认知加工和反应准备阶段【5 7 】【5 8 1 。罗跃嘉、黄宇霞等5 9 3 研究还表明,负性偏向作为一 种自动加工的特点,即使在心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出现。在s o a 为5 0 m s 时,由于 个体中存在负性偏向现象,个体对由消极刺激所引发的启动效能要强于积极刺激所诱发 的,消极启动条件下所引起的的反应趋势也较强,因此在本研究中只在负性启动条件下 才出现了部分的启动效应。此外,李红等人的研究唧】表明了女性和男性对不同强度的负 性刺激敏感度的差异性,两性对高负性刺激均敏感,但是只有女性对低负性刺激敏感。 所以研究中被试为女性也可能是造成负性偏向效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负性情绪会阻碍认知加工【3 】【6 1 j ,在消极一致条件下出现了语义启动的 反转效应,很可能是因为启动刺激的消极情绪阻碍了个体对目标刺激的性别分类任务的 认知加工,这种阻碍效应强于语义启动的阻碍效应,故出现了语义启动的反转效应 阻碍效应。 3 1 6 2 消极不一致条件下两种启动效应的优先性无差异 结果发现,在消极不一致条件同时出现了情绪、语义启动阻碍效应,而这二者的反 应时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两者启动效应的加工速率相同,不存在一方的优先性。这 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近来的一项研究运用f m r i 技术,采用相同的词汇 判断任务,选取了一种既包含概念意义又包含情绪意义的双重意义词作为目标刺激,直 接比较了在s o a 为5 0 m s 时,语义启动和情绪启动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将启动类型( 情 绪、语义启动) 作为自变量,发现二者在反应时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其二者在加工 脑区上却有异同: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均激活了涉及词汇一意义处理过程的左颞叶的中 上回,但是语义启动还选择性激活额叶左下回和颞叶右上回区域,而情绪启动选择性激 活区域为左侧脑岛和左侧梭状回3 。所以,鉴于f y r 技术时间分辨率的局限,未能揭 示情绪与语义启动在脑内加工的时间进程;而行为反应时指标也未揭示出情绪启动与语 义启动的差别,故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e r p 技术将有望对两者的优先性进行更为客观而 准确的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实验二s o a = 2 5 0 m s 时,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效应的比较 3 2 1 被试 随机选取辽宁师范大学女生4 0 名,所有被试自愿参加实验,实验后获得少量的礼 品。实验后有4 名被试在某一实验条件下的正确率低于8 0 ( 刘盼等,2 0 1 0 ) 瞄2 ;,其数据 被剔除。最后,有效被试为3 6 名,年龄在1 8 2 6 之间,平均年龄2 3 岁。所有被试均为 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智力正常;此前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3 2 2 材料 与实验一的相同。 3 2 3 实验设计 与实验一的相同。 3 2 4 实验程序及任务 实验程序与实验一的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启动刺激呈现的时间变为了2 5 0 m s , 即s o a = 2 5 0 m s 。 实验任务和实验中具体的b l o c k s 、t r i a l s 的设置、呈现方式及休息次数均同与实验一 的设置相同。 3 2 5 结果与分析 行为数据分析与实验一的相同。 不同s o a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表3 7s o a = 2 5 0 m s 时未减去基线时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t a b 3 7w h e ns o ai s2 5 0 m s ,r ta n da c cu n a d j u s t e d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在两种实验任务中,所有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都要经过基线校正,具体的 计算方法同实验一。校正后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见表3 8 。 2 4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 8s o a = 2 5 0 m s 时减去基线时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t a b 3 8w h e ns o ai s2 5 0 m s ,r ta n da c ca d j u s t e d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n a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靶子启动启动启靶反应时正确率 类别表情性别一致性删鲫j 佃劬) 以经过基线校正的反应时为因变量,采用2 ( 启动刺激的情绪效价:消极、积极) 2 ( 启动刺激的性别特征:男、女) 2 ( 启靶关系类型:一致、不一致) 2 ( 靶子类 型:情绪靶、性别靶) 的四因素被试内设计,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9 。 不同s o a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表3 9s o a = 2 5 0 m s 时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t a b 3 9w h e ns o a i s2 5 0 m s , 变异来源 s sd f船f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果表明,启动图片效价、启动图片性别、启靶一致性和靶子类型四者交互作用显 著,r ( i ,3 5 ) = 1 7 9 8 1 ,p o 0 0 1 。进一步地,将这四者构成的十六种组合以经校正的 反应时为指标进行单样本芒检验( v a l u e = o ) 。具体见表3 1 0 。 表3 1 0 不同实验条件下两种启动效应的检验 t a b 3 10t e s to ft w ok i n d so f p r i m i n ge f f e c t s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组合 ms dd ft 结果表明,在男消极一致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情绪的、语义的促进效应( p 0 0 5 ) ; 在男消极不一致的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情绪的、语义的阻碍效应( 仄0 0 1 ) ;在男积 极不一致条件下均出现了情绪的、语义的阻碍效应( 仄0 0 5 ) ;在女消极不一致条件下 均出现了显著的情绪的、语义的阻碍效应( 仄0 0 5 ) ;在男积极一致条件下只出现了语 义启动的促进效应( 萨一2 3 2 9 ,p o 0 5 ) ;在女积极一致条件下只出现了显著的语义启 动的促进效应( t 一2 6 7 1 ,p 0 0 5 ) 。 以经过基线校正的正确率为因变量,采用2 ( 启动刺激的情绪效价:消极、积极) x 2 ( 启动刺激的性别特征:男、女) 2 ( 启靶关系类型:一致、不一致) 2 ( 靶子类 型:情绪靶、性别靶) 的四因素被试内设计,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1 2 。 表3 1 2s o a = 2 5 0 m s 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n b 3 1 2w h e ns o ai s2 5 0 m s , 变异来源 s sd fm sf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续表2 s o a = 2 5 0 m s 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启动图片性别、启靶一致性和靶子类型者交互作用显著,以1 ,3 5 ) = 6 3 2 1 ,p o 0 5 ) 。 3 2 6 讨论 3 2 6 1 两种启动的优先性无差异。 在男性消极一致、男消极不一致、男积极不一致、女消极不一致条件下情绪启动和 语义启动通知( 同为阻碍或促进效应) ,且两种启动的反应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这 表明,两种启动的加工速率相同,不存在优先加工情绪还是语义的争论。具体表现为在 启动刺激为男消极、男积极和女消极图片时,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的效能是相同的。这 与h i1 1 等人最早比较的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h i l l 等人m 钉的实验 2 9 不同s o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中启动刺激有情绪负性启动词、非情绪一语义相关启动词或非情绪性一语义无关启动词和 中性词,在情绪启动中目标词为负效价词和中性词( x 字母串) ,在语义启动中有语义相 关词和语义无关词和中性词( x 字母串) ,采用词汇判断任务,研究发现,在情绪目标条 件下,情绪启动效应和语义启动效下的反应时无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两种启动对相同 目标的促进作用是相同的,并认为语义性相关( 非情绪) 和情绪性相关刺激似乎能激活 负性情绪性概念,而且这种激活的程度是相同的。 3 2 6 2 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加工强度相同。 在男消极一致、男消极不一致、男积极一致、男积极不一致、女消极不一致、女积 极一致这六种实验材料下均出现了显著的语义启动效应,而情绪启动效应却出现较少。 表面上看来,较情绪启动而言,语义启动出现的次数更多、加工强度更强。但是在男积 极一致和女积极一致条件下均为出现情绪启动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情绪启动本身的强度 较弱,而是因为在中性图片启动积极字条件下的反应时本身就很小,即反应时基线自身 就很小,出现了天花板效应,致使情绪启动的促进效应未能显现出来。这与以往的研究 结果不大一致,s t r o b c c k 和r o b i n s o n 的【4 2 j 五个实验研究中,采用三种不同的实验任务, 通过设置3 0 0 m s 和o m s 的两种s o a 均重复性的出现了语义启动效应,而情绪启动效应却 只在启动刺激的范畴不存在系统变化,即启动刺激中的对象同属于一种类别时才出现了 情绪启动现象,似乎表明语义启动是一种更稳定和更强的现象,语义启动具有优先加工 性。尽管这一结果被他们之后的研究【5 5 】结果所推翻在启靶刺激范畴信息存在系统性 变化,对靶刺激进行效价评定时只发现了情绪启动效应而语义启动效应只是边缘显著。 3 2 6 3 实验中存在异性效应。 在本实验中存在以下三个假设:( 1 ) 情绪效价对认知加工的这种影响效应启动刺 激的积极情绪促进后续的认知加工【6 3 1 ,而负性情绪阻碍认知加工。( 2 ) 一致条件下出 现情绪或语义的促进效应,不一致条件下会出现情绪或语义的阻碍效应。( 3 ) 情绪效 价对认知加工的作用与启动效应( 促进或阻碍效应) 会发生效应的叠加和抵消。在1 6 种实验条件下,无论是男性启动条件还是女性启动条件下,上面论述的效应同在,但是 实验中当启动图片的性别为男性时,大部分出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只是在男积极一致 条件下未出现启动效应,正如上文所分析,男性积极一致条件未出现情绪启动效应是因 为基线本身引发的天花板效应所致。而在女性启动条件下,只有在女消极不一致和女积 极一致条件下出现了部分启动效应。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异性效应,异性效应具体 是指人们在异性面前有意识的自我表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一种社会普遍心理现 象哺引。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这种异性效应的发生是进化的结果,是男女为了获得自身 基因的完善和扩充。本研究采用的被试均为女性,根据异性效应个体对与异性个体相关 的信息更为敏感,投入的注意资源更多,加工更积极和深入,所以不论是情绪启动还是 语义启动,在男性启动条件下都很稳定,而女性则不同。 3 0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3 实验三s o a = 5 0 0 m s 时,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效应的比较 3 3 1 被试 随机选取辽宁师范大学女生3 7 名,所有被试自愿参加实验,实验后获得少量的礼 品。实验后有4 名被试在某一实验条件下的正确率低于8 0 ( 刘盼等,2 0 1 0 ) 畸2 l ,所以其 数据被剔除。最终,有效被试为3 3 名,年龄在1 8 - 2 8 之间,平均年龄2 4 岁。所有被试 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智力正常;此前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3 3 2 材料 与实验一的相同 3 3 3 实验设计 与实验一的相同。 3 3 4 实验程序及任务 实验程序与实验一的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启动刺激呈现的时间变为了2 5 0 m s , 即s o a = 5 0 0 m s 。 实验任务和实验中具体的b l o c k s 、t r i a l s 的设置、呈现方式及休息次数均同与实 验一的设置相同。 3 3 5 结果与分析 行为数据分析与实验一的相同。 表3 1 4s o a = 5 0 0 m s 时未减去基线时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t a b 3 1 4w h s o ai s5 0 0 m s ,r t 锄da c cu n a d j u s t e du n d c rd i 岱玳殂te x p e r i m 锄tc o n d m o m 不同s o a 下阈上情绪、语义启动效应的行为比较研究 续表3s o a = 5 0 0 m s 时未减去基线时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在两种实验任务中,所有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都要经过基线校正,具体的 计算方法同实验一。校正后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见表3 1 5 。 ” 表3 1 5s o a = 5 0 0 m s 时减去基线时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t a b 3 15w h e ns o ai s5 0 0 m s ,r ta n da c c a d j u s t e d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靶子启动 启动启靶反应时正确率 类别表情性别一致性o l _ + s d ) 佃! 劬) 情绪靶消极男一致- 2 8 2 8 + 2 4 0 3 00 0 0 8 + 0 0 3 6 不一致0 。5 7 9 2 6 6 0 9 0 0 0 1 0 0 5 0 女一致一1 1 5 7 6 3 8 7 6 3 0 0 1 l 0 0 3 7 不一致0 1 0 7 3 0 7 0 8 - 0 0 1 0 0 0 4 6 积极 男一致一8 2 8 2 3 0 6 8 30 0 0 1 0 0 3 7 不一致4 6 9 5 3 1 8 6 0 - 0 0 1 0 0 0 3 3 女一致 一1 3 4 5 3 + 2 6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版图设计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概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森林工程-森林测量学》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工地生活区安全课件图片
- SAP实施顾问招聘真题及答案
- IT咨询顾问招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大学《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装备制造校招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数据计算及应用-数据计算案例分析》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产业政策分析》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水力泵站保养计划
- 纳米银抗菌涂层应用-洞察与解读
- 学堂在线 遥测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国企中层领导竞聘笔试题
- DL-T997-2020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 体检中心运用PDCA降低体检中心体检者漏检率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 职业生涯规划书(14篇)
- 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融资租赁项目流程图课件
- 高层办公楼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精选方案
- GB∕T 16895.21-2020 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