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东方形象解读.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东方形象解读.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东方形象解读.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东方形象解读.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东方形象解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歌剧蝴蝶夫人的东方形象解读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蒋丽萨 指导教师戴雄教授 中文摘要 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描述了忍辱负重的东方女子,无怨无悔地爱上了 薄情寡义的西方男子,忠诚地为他等待了三年,最后还是被无情地抛弃,绝望地 自杀。毫无疑问,在这个故事中,东方女性被定型为美丽漂亮、温顺可人的蝴蝶 夫人,她们无怨无悔地爱上了西方男子,甘愿为他们献出一切,包括生命和尊严。 而西方男子则扮演着浪漫潇洒的收藏家或猎手的角色。显而易见,蝴蝶夫人的 故事有着深深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痕迹。西方殖民者用男性来描述自己,用 女性来代表被殖民者。他们将对殖民者的征服比喻成男人征服女人。这实质上反 映了西方由来已久的霸权主义思想文化倾向。 文章将蝴蝶夫人的文本和音乐分析置入了一个较为广泛的文化视野之中, 寄希望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今天,东西双方能自我反省,丰富自我,彼此坦诚相 待,抛弃旧有的刻板印象,尊重文化多样性,重塑东方形象。 关键词:蝴蝶夫人异国情调角色倒置 西南犬学硕十学何论文 英文摘要 i l l u s t r a t et h ee a s t e r ni m a g eo f o p e r a m a d a m b u t t e r f l y m a j o r :m u s i c o l o g y s u j e c t :v o c a lm u s i ct e a c h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r t i n s t r u c t o r :p r o f d a i x i o n g a u t h o r :j i a n gl i s a a b s t r a c t p u c c i n i sm a d a m eb u t t e r f l y , d e s c r i b i n gh o was u b m i s s i v eo r i e n t a lg i r ll o v e sa c r u e lw h i t em a l lu n c o n d i t i o n a l l yb u ti sa b a n d o n e da n dt h e nc o m m i t ss u i c i d ef i n a l l y , w i t h o u tad o u b t ,r e f l e c tat r e n do f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w e s ta b o u tt h ee a s t e r n c u l t u r ei naw r o n go rd i s t o r t e dw a y , t h ew e s t e r n e r s p r o j e c t i o no fa ni d e a lo r i e n t a l w o m a na n dr e v e a l sas e n s eo fr a c i a ls u p r e m a c ya n di m p e r i a l i s tm e n t a l i t y m a d a m e b u t t e r f l y , a sa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t e n d st op e r p e t u a t et h em i s c o n c e p t i o ni tc o n t a i n s ,t h u s m a k i n gm a d a m eb u t t e r f l yas t e r e o t y p ef o rt h eo r i e n t a lw o m a n n l es t r a t e g yo fm a s c u l i n i n gt h ew e s ta n df e m i n i z i n gt h ee a s ti n e v i t a b l yi n v o l v e s t h ew e s t e r nf a n t a s yo fas u b m i s s i v ea n dv u l n e r a b l eo r i e n ta sf e m i n i n ea n dr e v e a l st h e d e s i r eo fd o m i n a t i o n b yd o m i n a t i n gt h eo r i e n t a lw o m a na n df e m i n i z i n gt h eo r i e n t a l m a nt h ew e s tg a i n sc e r t a i ns u p e r i o r i t yo v e rt h ee a s t t h e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st h em u s i c a lo ft h eo p e r a m a d a m eb u t t e r f l y , ) a n dp u tt h e a n a l y s i si naw i d es c o p e t h ee a s ta n dt h ew e s ts h o u l dc o n t a c te a c ho t h e rm o r ea n d m o r e ,t ol i v ep e a c e f u l l yo nt h ee a r t h t h e ys h o u l dk n o wa b 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 o t h e rn a t i o i l sa n dk e t h ev a r i e t yo f c u l t u r ea l lo v e rt h ew o r l d k e yw o r d :m a d a m eb u t t e r f l y e x o t i ca t m o s p h e r er e v e r s a lo f t h er o l e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r| 学位论文作者:藉玉诨签字日期:力哕年r 月夕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貉锄许 签字日期:力句年r 月7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驴月影日 西南大学硕七学付论文序言 序言 二零零六年十月,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傅海静携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音 乐学院( m i c h i g a ns t a t eu n i v e r s i t ys c h o o lo f m u s i c ) 师生一行到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进行友好交流。十四日晚在学校大礼堂州立大学教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难得的视 觉、听觉盛宴。他们用高超的技巧,精彩的表演、充满激情的向我们诠释了歌剧 大师莫扎特、普契尼和威尔第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当州立大学歌剧系主任女高音 m e l a n i eh e r o n 将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精彩选段“晴朗的一天”唱响全场时, 在场所有观众都被普契尼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所感动,被m e l a n i eh e l t o n 的那沁人心 脾的演唱所感染:当晴朗的一天,在那遥远的海面,悠然地升起一缕青烟,有一 支军舰出现那支白色的军舰慢慢驶进港湾,舰上礼炮齐鸣,看它已靠进岸边! 但我不会前去迎接,我不,我静静地站在小山坡上面,等待着他 众所周知,歌剧蝴蝶夫人是一部异族婚姻故事。在蝴蝶夫人中,平 克顿,这位美国海军军官来到日本,和一名叫巧巧桑又名蝴蝶夫人的艺伎结婚, 平克顿在蝴蝶夫人怀孕时离去,但他许诺会在知更鸟下次筑巢时回来。蝴蝶夫人 忠诚的等待了他三年,拒绝了富有的日本男子的求婚,但当平克顿携同他的白人 妻子回来时,他让他的白人妻子前去要回他和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得知这一切, 蝴蝶夫人绝望地自杀。 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成功的运用了日本曲调和五声音阶,渲染了东方情调。 然而今天,人们在感叹普契尼将东方元素成功引入这部歌剧的同时,似乎也隐约 感受到了什么。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巧巧桑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形象,蝴蝶夫 人的自杀是经典的爱情结局。那么为什么无条件顺从和牺牲一切的巧巧桑,壮烈 凄美的殉情在西方人眼中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为什么一个东方女性为一个残忍薄 情的白人而死竟会视为“经典”?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女性爱上 了矮小的薄情寡义的同本商人,在他回国的三年,她也坚守着美好的憧憬,对于 这样的故事,那些西方的观众们会说些什么呢? 当她得知他已经结婚,她也会去 自杀吗? 不难看出,歌剧蝴蝶夫人中无意识描绘的平克顿对东方女性感情和生命 的不在乎透露出民族和性别上的双重歧视,蕴涵了深深的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文 化霸权印迹。傲慢的征服者平克顿贪图巧巧桑娇美的容貌,是种族优越心态的深 刻反映。而巧巧桑的不幸遭遇,更反映了西方人对弱小东方民族的“玩弄”心态。 1 9 8 8 年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根据一篇真实的报道创作出蝴蝶君一剧,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法国外交官深深迷恋上了一个中国京剧旦角,他们有着二十年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序言 的情人关系,直到最后这位法国外交官才发现他的中国情人不仅是一名男性,而 且还是一个间谍。 黄哲伦写出的这部关于男女关系、东西方关系以及殉情方式都颠倒过来的蝴 蝶君,不仅解构了东方女子作为定型的蝴蝶夫人的刻板印象,而且也颠倒了原有 东西方的权力关系,成为与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他者声音,他通过击碎西方男 子脑海中关于东方女子是蝴蝶夫人的刻板印象,以及倒置原有的无怨无悔的东方 女子和残忍薄情的西方男子的角色,对原有的东西方关系中潜在运作的霸权与权 力关系进行了一次惊人的倒置。 因此,对蝴蝶夫人的重新解读,是将歌剧的文本和音乐分析置入了一个 较为广泛的文化视野中,寄希望在多元文化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今天, 东西双方能彼此坦诚相待,抛弃旧有的刻板印象,尊重文化多样性,重塑东方形 象。 2 两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蝴蝶夫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第一章蝴蝶夫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普契尼简介及真实主义创作 西洋歌剧,始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作为世界艺术的珍宝,是西方音乐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剧作家普契尼是继威尔第又一位无与伦比的歌剧大师,他的 歌剧艺术深深扎根于意大利传统文化。因此,对普契尼生活时代和环境的了解有 助于对他创作手法和音乐风格的研究。 普契尼( p u c c i n i ,1 8 5 8 1 9 2 4 年) ,出生于意大利卢卡城的一个音乐世家,他成 长的时代正是威尔第“君临”歌剧世界的时代,威尔第的歌剧弄臣、游吟诗 人、茶花女等都让普契尼深深着迷。而在他十八岁那年,徒步往返近4 0 公里 前往比萨城观看威尔第震惊世界的歌剧阿依达,更是为普契尼打开了一扇音乐 之窗,可以说“阿依达事件”是他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1 8 8 0 年普契尼考 入米兰音乐学院,几年的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创作基础。1 8 9 3 年创作的 歌剧玛侬莱斯科大获成功,成为他早期的杰作之一。 1 8 9 6 年普契尼创作了歌剧波希米亚人,这和他后来创作的托斯卡、蝴 蝶夫人一起成为普契尼享誉世界乐坛的三大代表作。 在普契尼的创作生涯中,从最初的尝试至i 1 9 2 4 年图兰朵的天鹅绝唱,这 些歌剧创作的共同特点是取材于现实,注重刻画普通人物特别是女性人物的形象。 当然这并不是偶然,翻开文学戏剧史,我们会发现在1 9 世纪末n 2 0 世纪初这段普 契尼创作的顶峰时期,正是欧洲真实主义创作的旺盛时期,生于那个时期,普契 尼的歌剧创作无疑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这是历史的必然。 1 9 世纪7 0 年代,意大利刚刚结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英勇斗争时代,完成了统 一大业。然而,民族解放运动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大多数人仍摆脱不了贫穷、 愚昧、疾病和死亡的困境。现实使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为祖国利益而勇于牺牲 的英雄主义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人们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关心和热衷于以英雄主义、 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实践为题材的作品,他们更注重社会本身,要从罗曼蒂克的 激情和不切实际的热情中解放出来,需要实际的科学和清醒的理智。于是,产生 了种反对浪漫主义的“真实主义”思潮。 真实主义起源于1 9 世纪晚期欧洲文学中以法国作家左拉为中心人物的自然主 义运动。在意大利的发展中,批评家卡普安那与小说家维尔加功不可没。1 9 世纪 7 0 年代,卡普安那的一些批评著作阐述了真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原则,维尔加的小 说在实践上体现了真实主义精神。此后,便形成了1 9 世纪晚期意大利文坛上的主 流真实主义文学。真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具有进步的民主倾向,要求真实 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 蝴蝶夫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地反映生活,表现当代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他们在作品的主题选择上往往偏重于 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描写他们的悲欢离合,对下层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产生于意大利文学中的真实主义在音乐和戏剧领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其中 对歌剧的影响更大。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受广为流行的真实主义思潮影响,意大 利产生了真实主义歌剧,讲述了“生活裂缝中的真实故事” 1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是对当时风行一时崇拜和模仿瓦格纳歌剧浪潮的反击。这一流派的艺术家们反 对歌剧采用虚幻的神话题材和英雄故事,开始用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代替争取自 由的英勇斗士,主张取材于现实生活,热中于描写妒忌、纷争和情杀,力求用简 洁明快的手法,组织起歌剧强烈的戏剧场面。普契尼本着“戏剧就是要吸引人心、 攫住人心和感动人心”的创作原则,通过描写生活的偶然瞬间,细腻地刻画人的 感情,追求故事本身的情节。 二、歌剧蝴蝶夫人的诞生 歌剧蝴蝶夫人取材于美国作家约翰卢瑟朗1 8 9 8 年在美国一家杂志上 的真实连载故事: 平克顿,一位美国海军军官来到日本,和一位名叫巧巧桑,又名蝴蝶夫人的 艺伎结婚。在蝴蝶夫人怀孕时离开了她,许诺会在知更鸟下次筑巢时回来。蝴蝶 夫人忠诚地等了他三年,拒绝了富有的日本男子的求婚,但当平克顿回来时,却 是携同他的白人妻子。他让白人妻子前去要回他和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得知这 一切,蝴蝶夫人绝望地自杀了。 普契尼是在伦敦看到柏拉斯可( d a v i db e l a s c o ) 的独幕剧时,被蝴蝶夫人迷 住的。柏拉斯可的剧本是根据美国费城律师龙恩( j o h nl u t h e rl o n g ) 的短篇故事 蝴蝶夫人改编而成的。龙恩的蝴蝶夫人是从洛蒂的菊子夫人中得到 灵感的,而洛蒂的菊子夫人是根据他在日本停留一个月的经历而写成的虚构 日记。 很少有读者知道蝴蝶故事的创始人是法国人洛蒂。洛蒂其貌不扬,身材矮小, 他来到日本告诉他的朋友他要马上结婚,“我要挑个黑发,猫眼的黄皮肤小女人。” 那个女子一定要是黄皮肤,这对洛蒂实在太重要了,他拒绝了另一个年轻女子, 因为那女子“太白了,太像我们自己的女人。”e z 洛蒂喜欢用昆虫来形容女人。 当他看到菊子夫人时,她张开双臂,穿着和服睡着,在洛蒂看来,就像“一只巨 大的蓝蜻蜒,栖息在那儿,一双残酷的手把她钉在地板上。”e 3 3 这便是蝴蝶夫人 的前身。洛蒂不懂得日本人把沉默当作自制和坚韧的表现,断定菊子夫人是一个 不会思考,没有感觉的洋娃娃。同时,洛蒂对日本的一些风俗不是很懂,但是他 觉得之所以他懂是因为日本这个人种与他们欧洲人无任何相似之处。后来洛蒂把 4 西南大学硕十学竹论文蝴蝶夫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他在日本的一个夏天的经历改写成菊子夫人,事实上,他在日本只呆了一个月。 龙恩的蝴蝶夫人在形式和情节上都受到了洛蒂的菊子夫人的影响, 书中描写了法国海军船员平克顿和日本艺伎蝴蝶夫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和洛蒂一 样,龙恩也认为白人男子,哪怕其貌不扬,都拥有全部的权力;而东方女子,哪 怕是迷人的美女,都没有一丝权力,他们之间关系的起始和终结都是由白人男子 决定。龙恩还相信,在皮肤较黑的民族中,白人男子就如同神一样。在他的短篇 小说中,龙恩没有让蝴蝶夫人自杀,但是其目的还是歌颂白人文化。 柏拉斯可在他的独幕剧中并没有对蝴蝶夫人给予多少同情,安排了自杀的结 局。他所要呈现的是一个被钢针的扭动挣扎的蝴蝶的形象。 综合了洛蒂、龙恩书中的一些事件,普契尼选择了柏拉斯可的结局,让蝴蝶 夫人边唱歌边死去,双手向平克顿指向留给他的小孩。 西方人喜爱蝴蝶夫人自杀的结局,“不仅是普契尼喜欢蝴蝶夫人为残忍薄情的 平克顿自杀的结局,而且整个剧场的人们都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这是人们最想 见到的。”i - 4 1 一九零一年,华裔欧亚作家华坦纳发表了蝴蝶夫人故事的另一个版 本只本夜莺,内容与洛蒂龙恩柏拉斯可普契尼的故事有所出入,赋予了这个 异族婚姻故事一个快乐的结局,结果仍然无法与风行的柏拉斯可普契尼版的蝴 蝶夫人抗衡。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第二章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一、异国情调时代 十九世纪西方音乐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这时的艺术家将异国音乐作为创作原 则之一,运用在专业的音乐创作领域中。浪漫主义与异国情调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众所周知,蝴蝶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异族婚姻的故事,带有浓郁的“异国情调” 色彩。所谓“异国情调”,是在浪漫主义时期,以世界中心自居的西方人对非西方 文化的看法。最早出现在1 6 、1 7 世纪欧洲的文学作品中。音乐中一度风行的“异 国情调”,其实质是“某种以一定价值观念形成的审美产物吸收一种与自身相异的 价值,通过相互撞击让发出的光芒照亮自己:这种光芒就是一种新的审美价值, 它使旧的事物在价值对撞后所产生的新关系中获得发展的动力。”e 5 在“异国情调”的热潮中,异国音乐更多出现在作曲家的作品中。 “异国音 乐是指异域民族的音乐,就有关音乐美学的观念而言,它被看作十九世纪以后新 欧洲音乐的异国风格装饰物,作为魅力或手段来接受。” 6 法国作曲家佛里西 安塞孔尔达维德( 1 8 0 l 一1 8 7 6 ) 在1 8 3 3 年穿越土耳其和埃及到达红海搜集大量的 东方民歌,回国后发表了钢琴曲集东方曲调,随后创作的交响曲大漠为其 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而且对以后的音乐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威尔第的 歌剧阿伊达也源于他的影响。因此历史上将他誉为浪漫主义音乐异国主义之 父。柏辽兹创作于1 8 3 1 年的歌曲囚犯中,将地中海东部欧洲接壤地区的一种 音乐节奏写入伴奏部,使音乐在轻轻摇摆的节奏中获得一种异国魅力。1 8 6 7 、1 8 7 8 、 1 8 8 9 、1 9 0 0 年在巴黎举行的几次世界博览会为西方人更多接触东方音乐提供了窗 口。在后两次世界博览会上,德彪西有机会听了印度和柬埔寨的音乐,于1 9 0 8 年 创作了版画。其中有一首“塔”的乐曲,他就模仿了爪哇的一种节奏“斯林多 罗”。玛勒的大地之歌与第九交响曲中都表现了西方音乐中富有东方浪漫主义 的特征。十九世纪末期,异国的世界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因为作曲家在异国的音乐中看到:“把它的一些因素加入到西方音乐中去不仅可以 克服浪漫主义的明显的危机,而且还可以打破德国音乐的统治,首先是突破瓦格 纳的影响。” 7 总之,这时期的异国题材作品已经数不胜数,作者通过戏剧角色 的塑造,反映出对东方文化的价值判断。东方在西方的理解中也是在真实中掺杂 着虚构,是被欧洲人制造出来的空间。 歌剧蝴蝶夫人描述的是一个遥远的日本故事。早在十六世纪,随着葡萄 牙人的入侵,欧洲的科学就开始渗入日本。但由于日本的幕府统治者担心对外接 触会使国外的资本主义势力动摇他们的封建统治,便陆续颁布禁令,推行闭关锁 6 - 西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国的政策。从此以后,日本便与西方隔绝,到了德川吉宗时代( 1 6 8 3 1 7 5 1 ) ,政 府才准许某些欧洲实用科学书籍进口,但是以这种进步措施为起点的改革最终导 致了日本“明治维新”( 1 8 6 8 年) 的政治革命。然而欧洲对日本的了解仍然不多。 到了1 8 7 6 年,在巴黎的万国博览会( p a r i s e x p o s i t i o nu n i v e r s es e l l ) 上,日本的艺 术首次在欧洲得到了展示,例如它那既具本土风格,又带有外来写实主义特色的 浮世绘( y a m a t o - e ) ,着实让欧洲人眼睛一亮。这一画风对欧洲的影响,甚至在法 国印象主义画家克洛德莫奈为作家埃米尔左拉创作的肖像画上都能明显地感 觉到。随后,在伦敦举办的一次日本展览会,英国作曲家亚瑟沙利文( s i r a r t h u r s u l l i v a n ) 获得了灵感,于1 8 8 5 年创作出轻歌剧日本天皇( t h em i k a d o ) ,接着 还有英国作曲家西德尼琼斯( s i d n e y j o n e s ,1 8 6 1 1 9 4 6 ) 的艺妓( t h e g e i s h a , 1 8 9 4 ) 和东洋君( s a nt o y ,1 8 9 9 ) 。当然,欧洲人对日本文化的真正了解,得 感谢后来去日本、1 8 9 5 年起了一个日本名字拉弗迪奥赫恩的著作,但是那些年 里西方人心目中的有关日本的最流行的意象,则来自于法国作家彼埃尔洛蒂 ( p i e r r el o t i ,1 8 5 0 一1 9 2 3 ) 1 8 8 7 年的小说菊子夫人( m a d a m e c h r y s a n t h e m u m ) 。 在洛蒂的印象里,日本小巧玲珑的建筑、诗歌、戏剧、工艺品都像是“过家家” 的东西,他们的人“还算小巧,由于长得古怪,手很细柔,脚也纤巧,可是从总 体说来,很丑陋,而且矮小得可笑;神态像古董架上的小摆设,像南美洲的绒猴, 像我也说不上像什么” 8 3 作为一个纯情的歌剧作曲家,普契尼比其他同时代的同行更注重戏剧效果的 营造,在蝴蝶夫人中为了刻画戏剧环境、揭示人物性格,他采取的方法往往 是,在民歌的基础上构想新的旋律和节奏,他成功地采用日本曲调作为歌剧的背 景,一方面增强了异国情调:另一方面也摒弃过去歌剧作曲家只注重曲调而忽视 戏剧环境刻画的不足。 在歌剧蝴蝶夫人中,为了真实再现歌剧中的戏剧环境,普契尼大量运用 日本曲调以描绘出异国的环境气氛,他曾专门走访了日本大使大山先生的夫人, 并与大使夫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他给朋友朱利奥的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普契尼为追求真实的戏剧环境而对艺术的严谨态度。 亲爱的朱利奥先生: “今天同本大山大使的夫人来看我,她告诉我许多有趣的事,并唱了很多日 本民歌,她答应要送我一些日本民族乐曲。我把蝴蝶夫人的故事梗概告诉她, 她非常喜欢,特别是因为她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像蝴蝶夫人这样的故事。 大山夫人在维阿里奇渥。我要再去看她,把她所唱的民歌记录下来。她很聪明, 虽然不够美,但很吸引人。” 除此以外他还有意结交日本朋友,从他们那里收集了许多同本民歌和民间音乐 7 西南人学硕七学付论文 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资料,普契尼从中挑选出一些日本歌曲。如:君之代、樱花、江户日本桥、 我的王子、日本古乐、越后狮子等。它们成为剧中一系列编号式段落的 基础。同时,普契尼很注意使用日本的旋律和五声音阶,采用日本民间音乐所特 有的旋律构造方式创作出一些曲调,加上他娴熟的音乐手法,创造了一种新奇的 异国戏剧环境与情调,例如:在第一幕“蝴蝶进场”时就用了一段日本风格的曲 调: 谱例:( 总谱3 4 页) 当美国领事沙普莱斯问起蝴蝶夫人的父亲,蝴蝶回答“死啦”的时候,乐队 奏出一个粗犷而沉重的日本旋律: 谱例:( 总谱4 9 页) 当众亲友来祝贺婚礼时,合唱中出现了东方风格的曲调: 谱例:( 总谱5 9 页) 当新郎、新娘在结婚证书上签完字后,乐队奏出一首日本风格的曲调: 谱例:( 总谱8 0 页) 这样的谱例在剧中屡不胜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在十九世纪之前,“异国情调”作为欧洲对非欧洲的一种描述,不论是 对异者的好奇与憧憬,或是期望借“他者”的描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都没有真 正的去了解异国,而只是将一种情调附加在自己的作品中。普契尼的歌剧蝴蝶 夫人是一部充满异国情调的作品。作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普契尼 作品中的异国情调因素,使他的作品在二十世纪西方音乐舞台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二、巧巧桑音乐形象塑造 普契尼的歌剧注重细节的细致入微,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歌剧蝴蝶夫人 中的女主人公巧巧桑是“普契尼家的姑娘”中最典型的、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 发展的人物从天真的、追求幸福的少女到饱经忧难、看穿世情、为赢得尊严 最终以死抗争的妇人,整部歌剧都是以她为中心来展开,集中刻画了巧巧桑的复 杂心理,倾诉了她个人的悲剧性遭遇,表现了女主角闪光的人性。事实上,巧巧 桑悲剧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方和西方道德观念的冲突和殖民主义的罪恶。她违 反了本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风俗习惯,固有的东方民族的传统观念使得她在遭到 恋人抛弃时,因忍受不了这种屈辱而选择了自我消灭。这一切都是通过剧中起伏 跌宕的音乐来塑造的。在对巧巧桑性格的音乐刻画中,普契尼对于迥然不同的东、 西方世界作了对比和联合,渲染了东方情调,运用了真正的日本曲调和五声音阶, 并在民歌的基础上构想出新的旋律和节奏,使其更具异国情调背景。其中“晴朗 的一天”是普契尼歌剧,甚至是世界歌剧中最有名的咏叹调之一。是第二幕蝴蝶 夫人所唱的一首咏叹调。平克顿回美国,一去就是三年未归,蝴蝶夫人的女仆铃 木峰信平克顿一定不会回来了,但善良的铃木还是为主人祈祷,而忠于爱情的蝴 蝶夫人一片痴情,她一面责备女仆不应有任何怀疑,一面向她解释,并遥望着山 下的大海,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丈夫乘着“林肯”号归来的幸福情 景。多么真切的幻想场面,多么生动的内心刻画,她面向大海深情地唱到: 当晴朗的一天, 在那遥远的海面, 悠然地升起一缕青烟, 有一支军舰出现 那支白色的军舰慢慢驶进港湾, 舰上礼炮齐鸣, 看它已靠进岸边! 但我不会i ; 去迎接,我不, 我静静地站在小山坡上面,等待他, 我耐心地等待, 等待着和他幸福地相见。 那山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面, 有一个身影出现, 正急急忙忙走向这边 他是谁? 他是谁? 9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当他来到家门前,他将要说什么? 他会把叫小蝴蝶一声声呼唤, 但我却默不出声地悄悄躲在一边, 让他来寻找,使我们这次会见更加激动心弦。 他焦急不安连声地呼唤着: 我亲爱的小蝴蝶, 好妻子快来相见! 他亲切的声音荡漾在我耳边, 终于实现了他过去的诺言。 我再也不必挂牵, 满怀着忠诚信念再相见。 全曲是降g 调,a ba + 尾声的结构。a 段用的是“很安静的行板”,歌声一进 来就是一个延长的高音“降g ”,并且是弱音,接着就是一个八小节连接着婉转回 落的,几乎是下行的向下模进的旋律音阶。 谱例:( 总谱1 3 3 页) 非常动人地刻画出蝴蝶夫人的内心深处充满着火一样的深情,对平克顿的归 来抱有极其深刻的渴望! 这开始八小节的音乐主题( 称之为a 段) ,基本上是五声性 ( 12356 ) 的旋律( 另有一个7 音) ,富有东方音乐的风格,优美、婉转、线条清晰, 正符合人物的国籍和性格。它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值得赞赏的是作曲家不仅 成功地创造了这样一个十分完美的咏叹风格的音乐主题,并且他还善于运用宣叙 风格的旋律与之对比,进而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节。经过a 段的陈述,音乐进入 b 段:“那只白色的军舰慢慢驶进了港湾,舰上礼炮齐鸣”音乐的发展进入: 谱例:( 总谱1 3 3 页) 这里的“已靠近”用了一个附点,语气上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深刻地揭示了 蝴蝶夫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个附点我们能感受到她强烈的愿望船好像真的 靠了岸,而且她也峰定地相信平克顿一定会回来,而且就在这船上接下来的 i o 两南大学硕十学竹论文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我不”音乐也是配合的恰到好处,口语化的说白,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东方少妇 害羞而又稳重的独特的神情。 进入b 段以后,音乐主要是用咏叹调与宣叙调对比的手法写成。先是优美动听 的咏叹调,继而是朗诵式的抒情旋律的宣叙调。这种宽广而优美动听的咏叹调旋 律,与富有表现力的近乎说话的宣叙调声音相交叉,形成普契尼歌剧的一种特有 的风格。 当唱到“他是谁,他是谁”时,曲调由平稳的2 4 拍转入急促的4 8 拍,音调和 唱词渐趋密集,似滔滔不决的说白,形象地勾画出她盼望丈夫回来的迫切而真挚 的心情,细致地揭示了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强烈向往。 谱例:( 总谱1 3 5 页) 特别是“他会把小蝴蝶一声声召唤”,音乐转慢,进入低音区,让人感到蝴蝶 夫人在窃窃私语、充满着幻想,简直是一片痴情。语言的语气和心里活动之贴切 达到了极至,人物心理刻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接着音乐在高音区重现主题: 谱例:( 总谱1 3 6 页) 音乐充满激情地再现了蝴蝶夫人对平克顿归来的满腔渴望。自“这一切将要 永远成为过去口口”以后,歌声进人尾声。 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段音乐虽然是原有主题音乐的再现,但不是完完 全全的再现。在力度上有了变化,其原主题音乐( 即a 段) 的第一个音是延长的高音 “降g ”,并且是弱音“p ”。而这里变成了重音“ ”,在重音号上方还特别标了“c o n f o r z a ,一“有力量地”。这使得音乐再一次更加激情地表现了蝴蝶夫人对平克顿 归来的满腔渴望。主题结束后又加了一段尾声,最后全曲在最高的“降b ”音上延 续着,配以歌词“相见”,加上全曲力度最强的两个“f r ”,在两个“f r ”号上方还 特别标了“l a r g a m e n t e ”“宽广地。庄重地”。音乐几乎是撕心裂肺的呼喊, 使人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 紧接着乐队又以强有力的力度把主题音乐重奏了一 遍,并以渐去的弱音音响结束全曲,让人在再一次的感受震撼中不免为蝴蝶夫人 感到揪心,感到惋惜,感到悲叹。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歌剧蝴蝶丈人的文本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戏的第一个高潮就是蝴蝶用这首咏叹调来表达自己坚定 的信念,然而,歌曲开始时,女仆一面掩面流泪,一面不得不用哀叹的下行音调 附和夫人,反而衬托了蝴蝶近于固执的痴情,戏剧效果十分感人。 这首歌曲以它优美而热情的咏叹调, 较,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节为特点, 界歌剧艺术中的一颗珍珠。 1 2 细致入微独白式的宣叙调相结合、相比 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堪称为世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三、平克顿音乐形象塑造 相对于巧巧桑的痴情和忠诚,平克顿对东方女性感情和生命的玩弄在他的音乐 中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平克顿的咏叹调再见吧,可爱的家 谱例: 再见吧,可爱的 家。譬 左遗爱 情 和 欢荚。 曲调一开始就从四四拍转入了四三拍。三拍子这种特有的节奏,其动荡感和摇 曳感,就暗示出平克顿随随便便、处事不严肃的性格特征。“再见吧,可爱的家。 曾经充满爱情和欢笑”,动词都处在弱拍上,尤其是“充满”两字,不仅在附点后, 而且只是一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充分表现了他无法掩饰的愚弄和心虚。 谱例: s o s t e n e n d o 再见 她在 嘲- - g oa l 啪s q u a l - f o r , 遭受瘸苦 煎熬, a h ! 啊! 蛳 我有 罪, 快遘昆。 结尾部分:“啊! 我有罪,快逃跑”表现了平克顿复杂的心理,似乎觉得对不 两南大学硕十学竹论文 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起蝴蝶夫人,但是还是选择离开,虽然s o s t e n e n d o 有绵延之意,结束音也很长,但 是“快”字在降a 音上的无限延长,反而更加暴露出他急切离开的心理,他是逃跑 的! ! 如此的薄情寡义。 1 4 西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 解构普契尼的蝴蝶夫人 第三章解构普契尼的蝴蝶夫人 一、赛义德的东方主义论述 众所周知,东西方由于地域遥远和文化迥异,时常产生误读,甚至误解。长 久以来,西方以其经济和军事优势、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和救世主式( 实质是霸 权主义) 的占有欲来审视和对待东方各国民族及其文化,透射出强烈的殖民主义 和后殖民主义心态。1 9 7 8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拉伯裔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赛 义德出版了文化批评理论著作东方学,将“东方主义”定义为“对有关东方的 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 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e 9 - 1 “东方”一词始于罗马帝国时代,表示以罗马城为世界中心的地理方位。自 东方学出现在欧洲之后,东方一词具有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含义:代表一个“被 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1 0 】东方代表的形象实际上是构筑在西方种族优越 主义之上的。赛义德用“东方主义”这一术语概括地表述了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 之间的后殖民关系。东方主义的实质是西方世界认识东方世界的一种认识体系, 是西方世界企图主宰东方的一种政治性话语,是西方视域下的东方。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的观念具有普遍性。长期的隔膜使得近代逐渐强盛的 西方总是以征服者和胜利者来描述幻想中的东方,话语权力的严重失衡使得东方 长期失语或“女性化”。在西方的强权话语中,东方人成为被任意扭曲的异类或拜 倒在西方列强面前的顺民奴仆。赛义德说:“东方自古以来就不是欧洲的对话者, 而是其沉默的他者。因此,对东方的论述以及对其作为殖民时代有机组成部分 的挑战,就是对东方缄默性的挑战。” 1 1 “西方对东方的强权被人们想当然 地作为科学的真理加以接受。” 1 2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赛义德写作“东方主义” 的目的,就是从一个生存事实遭剑扭曲和否定的东方人立场,对帝国主义论述进 行一场“书写反击”,打破百年静寂的沉默,摆脱东方被“集体误现”的他者地位。 歌剧蝴蝶夫人经过意大利著名歌剧作家普契尼美声音符的润色,成为家 喻户晓的世纪绝唱。一个世纪以来,这部充满“东方主义”色彩的经典歌剧之所 以受到西方观众的追捧,除了旋律优美动听外,还在于它是西方“东方化”的产 物,它迎合了西方世界的需要,它是“东方主义”观念最好的注脚。这个充满异 国情调的爱情故事经过西方人的虚构和奇想,通过西方“普遍认同的理解代码” t 3 l 与其他有关东方的知识一起渗透到西方世界中,借其惊人的感染力,成为 东方主义的典型范本。柔弱顺从的巧巧桑转化为整个东方的符号,将其“东方化”, 其模式随之而来不断被套用和改编,强化了西方对东方的印象,在“权力关系、 西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解构将契尼的蝴蝶夫人 支配关系、霸权关系”下驯化的东方女性只能听凭来自美国白人男性支配自己的 命运成了西方人的普遍认知,正如赛义德所言:“任何像可传授的智慧那样被视为 恒久不变的观念体系都比谎言更可怕。” 1 4 蝴蝶夫人自我凸现的西方种族主 义和殖民主义野心,帮助西方世界“策略性构建”西方的“自我”优越性,实际 表达了西方控制、操纵的企图。 二、蝴蝶夫人中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 歌剧蝴蝶夫人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歌剧之一,“蝴蝶夫人”作为一 个为爱而死的经典角色,受到成千上万西方观众的喜爱。其中隐含在歌剧表面的 深层次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深入考察蝴蝶夫人可以看到:在东方人眼中,蝴蝶夫人除了一点自尊, 并没有多少人格和做人的原则,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我的角色。她背叛了自己的信 仰,跟随丈夫信仰了基督教,这使得她被父母和朋友抛弃。她不听仆人的劝告, 把平克顿当作自己的全部世界,拒绝了富有的、年轻英俊的日本商人的求爱,在 平克顿回国的三年,忠贞的等他回来。当知道被平克顿抛弃时,她结束了年轻的 生命。这样的女性,如此的年轻、可爱,但是她却没有意识到太过委曲求全而丧 失自我的做法最终会被抛弃。而在西方人眼中,这却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那 么为什么无条件顺从和牺牲一切的巧巧桑,她的每一分屈辱和痛苦,直至壮烈凄 美的殉情在西方人眼中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为什么一个东方女性为一个残忍薄 情的白人而死竟会视为“经典”?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女性爱上 了矮小的薄情寡义的日本商人,在他回国的三年,她也坚守着美好的憧憬拒绝嫁 给年轻富有的肯尼迪,对于这样的故事,那些西方观众们会说些什么呢? 当她得 知他已经结婚,她也会自杀吗? 1 5 当然,这要从中西方的交流说起。百年来,西方对东方世界的理解大都来源 于有关东方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把东方世界的思想和行为看成是静止不变的, 因为东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形成了“西方的优越和东方低劣根深蒂固的差别”。 1 6 东西方的关系是“力量的、统治的、阶级霸权的相互关系”。 1 7 这些帝国主义 者认为教化其他的有色人种是他们白人的责任。因此,这些白人认为他们是上等 的民族,他们的文化是上等的文化,具有特权。但是,我们会问:为什么平克顿 在故事发生的t 9 世纪后半叶会从美国来到日本? 为什么又很快地离去? 在那段时 期美国和日本( 西方和东方) 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于这些问题,稍有历 史常识的人都会想到这样的事实:1 9 世纪中叶到后半叶正是欧洲与美国的殖民扩 张时期,它们已经纷纷开始了对东方国家,如印度、中国、日本等国的扩张侵略。 也就是说,当东方第一次与西方相遇时,西方是在巡洋舰和洋枪洋炮的武力护卫 1 6 西南大学硕十学竹论文解构背哭尼f i 勺蝴蝶夫人 下强行打开这些国家的通商口岸,与其建立商业和外交关系的。蝴蝶夫人的故事 正是美国和日本在这样的背景下签署了神奈川条约的1 8 5 4 年左右发生的。作 为海军军官,平克顿来日本为的正是护送政府官员来执行这样的使命,而他离开 日本回国之时也就是使命完成之日。毫无疑问,离开了对这样历史背景的了解, 人们就只能把蝴蝶夫人当作一个纯粹审美意义上的爱情悲剧故事来解读,使 之变成了百年来西方高雅文化的代表作,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正如爱德华赛 义德就西方文化的本质所指出的:“西方高雅文化本质上始终如一地与帝国主义事 业有着一种难分难离的关系,全面来说就是一种同谋关系。” 1 8 由此可见,歌剧蝴蝶夫人中无意识描绘的平克顿对东方女性感情和生命 的不在乎透露出民族和性别上的双重歧视,蕴涵了深深的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文 化霸权的印迹。傲慢的征服者平克顿贪图巧巧桑娇美的容貌,是种族优越心态的 深刻反映。而巧巧桑的不幸遭遇,更反映了西方人对弱小东方民族的“玩弄”心 态。正如蝴蝶夫人中几段台词精辟揭示的东西方之间性别化的文化关系:“西 方认为自己是男性的大枪、大工业、大钱,而东方是女性的柔弱、纤细、 贫穷只是擅长艺术,充满不可思议的智慧那种女性的神秘。她嘴上说不, 眼睛却在说是。西方人相信东方人从骨子里希望被支配因为一个女人自己不 会思考。” 1 9 西方人把东方女子定型为美丽漂亮、温顺可人的蝴蝶夫人,她们无 怨无悔地爱上残忍薄情的西方男子,甘愿为西方男子献出一切,包括生命和尊严。 而西方男子“只要抓住蝴蝶,便用钢针刺穿她的心脏,将她制成标本或玩物,而 他则扮演着浪漫潇洒的收藏家或猎手的角色”。【2 0 】显而易见,蝴蝶夫人构建 了西方人对东方人在种族和性别上定型化的印象。 三、黄暂伦的蝴蝶君 1 9 8 6 年,纽约时报报道了一桩离奇的间谍案:一个法国外交官布里斯科特 与一个中国京剧名伶石佩璞保持了二十年情侣关系,案发后才知道:“女伴”是间 谍,而且还是个男人。华裔作家黄哲伦从中获得灵感,凭借极高的政治敏锐感别 出心裁地为这两个男人的奇特关系想出了一个形而上的解释,发表了一个极其政 治化的创作蝴蝶君。 京剧演员宋丽灵( s o n gl i l i n g ) 男扮女装演出歌剧蝴蝶夫人时,被观众中 的法国外交官加利马尔( g a l l i m a r d ) 喜欢上了,加利马尔把宋丽灵当成了女人, 两人从此相好了二十多年。那个时候法国人像所有的西方人一样总觉得在白人女 性面前感觉不好,老是梦想着要征服一个蝴蝶夫人这样的理想女人。因此,当他 到了东方人面前,硬是把一切亚洲人都看成是女性化的,以为他们总是温柔恭顺, 只会被动地迎和强硬的男人。而宋丽灵充分利用了西方人脑海中对蝴蝶夫人的刻 1 7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解构肾贸尼的蝴蝶夫人 板印象和性幻想,装扮成加利马尔所期待的东方女子,一步步使加利马尔陷入这 美丽的陷阱。在西方妻子与情人面前感觉失败的加利马尔在宋丽灵这里升腾起男 性的尊严和力量,不仅情感上得到满足,事业也日渐起色。不料却因为向宋丽灵 泄露了国家机密而被送上法庭。 宋丽灵在法庭上也是在舞台上件件剥光衣服重现男儿身,把加利 马尔大大的奚落一通,骂所有的西方人对待东方人的态度都是一种“国际强奸者 心态”。 这里他的一些台词几乎像是在宣读一篇政治论文: 原则一:男人总是相信他们喜欢听的话。 原则二:每当一个西方男人接触到东方的时候,他就已经糊涂了。西方人对 于东方人有一种国际强奸者心态。 你们指望东方国家在你们的枪炮面前低下头来,你们指望东方女人在你们的 男人面前低眉顺眼。 我是个东方人,作为一个东方人,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的男人。 r z l 加利马尔无占以对,他对东方人性别的误读已经致命地影响了他的情报工作, 这么荒唐的推理放在这样一个奇特故事的语境中,竞也合乎角色的逻辑,全剧就 这样突显出了“东方主义”偏见之荒唐。戏剧结尾的时候,这个法国男人生活和 工作都被他的帝国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