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浅析昆剧兴起之因 摘要:作为第二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昆曲兴衰问题的探讨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当前的戏曲改革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昆剧的兴起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研究昆剧的兴起之因,以求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艺术自身的优势及其所在客观环境对其兴起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昆剧;兴起;内因;外因 中图分类号:J8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100-03 昆剧,即昆曲,也称昆山腔,发展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其精深的艺术文化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昆剧将我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无舞不跳”、“无歌不唱”的极致,并且,戏曲艺术中的“坐”、“念”、“唱”、“打”都是从昆剧中汲取了不少经验,故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无戏不学昆”的佳传便源于此。因此,研究昆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研究中国戏曲之源,研究昆剧的发展规律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昆剧的发展进程兴衰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常见的问题,也是具有重要影响、意义深远的问题,众多学者和专家也对其兴衰的原因进行过激烈的探讨和争论,但终究无一定论,所以,有关昆剧的兴衰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必要。但是,打破传统研究模式的一元论,从多元角度来分析昆剧的兴衰是当前分析昆剧兴衰之因的可行办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第一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作用,是第二条件,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所以,昆剧的兴起、兴盛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昆剧的兴起。据文献记载,昆剧产生于元末明初,是多种民间音乐相交综合的特殊产物,南词引正:“元朝有者,虽离昆山十里,屠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善发南曲之奥,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而昆剧真正之兴起是在嘉靖年间,南词叙录中说:“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说明这一时期,昆剧的唱腔已明显优于其它三腔,而这一唱腔上的巨大优势,还应归功于“曲圣”魏良辅对其进行的改革。 魏良铺,号尚泉,昆山人,家在太仓南关。他先学北曲,又后又学南曲,为了能创造出一种新的腔调,他居然能“足迹不下楼十年”,并且,还拜当时著名的吴中老曲师表髯为师,虚心学习创作。除此之外,他还同常州笛师谢林泉,以及张小泉、季敬坡、裁梅川等人共同创作新腔,为了能兼北南之长,融北曲之妙,他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北曲名家张野塘,并配以管弦伴奏,终于形成一种色调幽美、清幽淡雅的新腔调“水磨腔”。静志居诗话中提到:“时邑人魏良辅能喉转音声,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可见,昆山腔在形成新腔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其它腔调。 到嘉靖后期,昆山腔的发展更为猛烈。王骥德在曲律中提道:“旧凡唱南调者。皆日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日昆山。”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也提道:“自吴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辅。而北词几废。”此时,昆山腔已经明显超越其它声腔,一跃成为众腔之首,形成一种全国性的声腔,所谓的“四方吴歌必宗吴门”就是对此情形的良好写照,可见昆曲兴盛之况。 当然,昆剧的兴起并非是历史发展的偶然,而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昆剧艺术自身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是导致昆剧兴起的根本原因,而这种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伴奏乐器、唱腔、唱法及剧本的改革上。 1伴奏乐器上的改革创新。当时其它声腔的伴奏乐器大多简单粗糙,有的甚至没有伴奏乐器而仅凭嗓音清唱,如弋阳腔,所以,这种简陋的、甚至无伴奏乐器的状况使得其它声腔在音乐气氛和音乐形式上都难以与昆剧相比。昆剧的伴奏乐器主要以笙、箫、管、笛等乐器构成的管弦乐为主。这种特殊的乐器组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适合昆剧所谓“水磨腔”的演唱。沈宠绥在弦索辨化中说道:“初时虽有南曲,只用弦索官腔。至嘉隆间,昆山有魏良辅者,乃渐改旧习,始备众乐器,而剧场大成。至今遵之。”可见,魏良辅在昆剧伴奏乐器上的改革是在原有的、为数不多的“弦索”乐器组合的基础上加入了其它乐器而形成的,这种新的乐器组合不但使昆剧有了其它诸腔所不具备的伴奏优势,也使得昆剧有了自己的表演场所“剧场”。 2唱腔的上的改革创新。当时的许多声腔大多都是平铺直叙,呆板无意,抑扬顿挫变化不大,尤难表达细腻、优美之感,而“水磨腔”却能脱颖而出,博众腔之长,彰自身之优,细腻柔美,转音若丝,美不胜收,余怀在寄畅园闻歌记中提到:“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押调,度为新声,疾徐高下,清浊之数,一依本宫。取字齿唇间,跌换巧掇,恒以深邈助其凄唳。”再则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又道:“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人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这说明,魏良辅不但从音乐本体上要求昆剧要“一依本宫”,而且要求唱腔“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这种创新的变革又使得昆剧在唱腔上有着当时其他诸声腔所不具备的优势,这种优势又直接决定了昆山腔在传情达意上要远远优过其他声腔。 3唱法技巧上的严格要求。魏良辅对唱曲要求极为严格,他主张五难开口难、出字难、过腔难、高不难低难,有腔不难无腔难。这些特殊的训练模式使得昆腔在音色上极其优美,表现力极其丰富,这种有方法、有原则的发音技巧较其他声腔来说规范很多,同时,这些对唱腔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对我国当前的戏曲声腔或是民族声乐的演唱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4剧本创作的改革创新。在梁辰鱼的浣纱记出现之前,还没有一部真正的属于昆剧自己的剧本。同时,这一时期的昆剧主要以唱南曲为主,多为不上舞台的表演。梅花草堂笔谈申说道:“梁伯龙闻,起而效之,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芋、浣纱诸曲而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山腔。”浣沙记是第一个属于昆剧自己的剧本,也正是由于浣沙记的出现才使昆剧首次蹬上舞台表演,使其影响进一步扩大。 以上昆剧自身诸多方面的改革使昆剧的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促进了昆剧的兴起,这也是昆剧兴起的内因所在。此外,坚实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特殊的社会环境却是昆剧兴起的重要外因。 1苏州地区异常发达的经济为昆剧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元末明初,虽然战事不断,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昆剧产生地由于“地处沃野,交通便利,所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恢复发展,它也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不仅逐渐恢复旧观,而且,更加扩大和繁荣起来,成为明代驰名中外的工商业城市。”月所以,苏州虽遭短时战乱,但又迅速恢复起来,回复后的苏州更加发达,“人们称苏 州为江南首郡,财赋粤区,商贩之所走集,货财之所辐辏,游手游食之辈,异言异服之徒,无不托足而潜处焉。名为府其实一大都会也。”苏州的繁华远不止此,“以至于今,观美日增。间阎辐辏,棹航林丛;城隅濠淀,亭馆布列,略无隙地。舆马从盖、壶觞累合、交驰于通衢。永巷之中,光采耀目;游山之舫,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阁之间,丝竹讴歌与市声相杂。”而当时生活在苏州的大批文人也为昆剧填词写曲,甚至亲自表演昆剧,使昆剧在这个繁华的都市中更为流行,“唐解元巧檀解衣。祝山人神凝洒翰。刘龙田风成东鲁。金白屿响振江南。”就连唐伯虎与祝允明这样的大文豪都参与昆剧的创作,可见当时的苏州昆剧之兴盛。所以,昆曲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繁华、声色需求比较广泛的特殊环境中逐步流传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达的经济必然为昆曲在苏州地区的兴起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2坚实的阶级基础是昆剧兴起的另一重要原因。薛若邻在清代社会与昆山腔创作一文中指出:“阶级关系对昆山腔的影响,实质是封建时代的社会与艺术的问题。”嘉靖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再加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但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而且地主阶级内部中小地主阶级与大地主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恶化。中小地主阶级虽然与农民阶级在本质上是两对对立的矛盾体,但在反对大地主阶级这一点上,目标却是一致的。这样的阶级格局,为昆剧的创作带来新的局面。也就是说,以中小地主阶级为主要创作队伍的昆剧在内容上也能客观地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所以,这一时期的昆剧创作内容都是以反对大地主阶级当权误国,残暴专横为主题的,如浣纱记、鸣凤记等。所以,当这些剧本一经完成之后,立即受到中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等主流社会阶级的欢迎,进而使昆剧得以如此迅速地流向全国,所以,坚实的阶级基础是昆剧兴起的另一重要原因。 3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却为昆剧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于1644年将明朝统治者推翻之后,并没有守住胜利果实,这一胜利果实随着清军的人关而被窃取。清军入关之后,不但疯狂镇压农民起义,还血腥地屠杀各地人民,特别是“血洗扬州”和“三屠嘉定”。其血腥程度令人发指。顺治三年,又颁布大清律,彻头彻尾地对汉族及其它各族人民实施高压政策,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所以,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转化为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与满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所以,深受压迫与剥削的中小地主阶级为了反抗异族的残暴统治,有的拿起武器参与正面的抗清斗争,有的则是将满腔的愤怒和坚定的抗争信念通过发展较为成熟的昆剧表现出来,从文化和艺术领域进行反抗。所以。这一时期昆剧的主要思想倾向于怀恋故国和抗争异族。这种复杂的社会矛盾造就了昆剧在这一时期的开阔视野和精湛表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李玉的千忠禄、万里缘、朱佐朝的血影右、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金填在不下带编中提道:“凡古今善恶之报,笔之于书以训人,反不若演之于剧以感人为较易也。然则梨园一曲,原不徒为娱耳悦目而设,有志斯民者,诚欲移风易俗,则必自删正,传奇始矣。”从此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昆剧在表现“善恶之报”,感化人心方面所起的重要社会作用。同时,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又造就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在反对满清统治者民族屠杀和民族压迫上的一致性,从而使这两个对立的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室预约登记表-会议室预约使用情况统计
- 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实施步骤指南
- 水芙兰凝胶课件
- 小型农业种植合作社资金扶持协议
- 深化改革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关系
- 2025版环保型升降车租赁及绿色施工合同
- 农村医患关系成因分析
- 儿科经皮治疗技术应用与发展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智能电网设备运维技术创新
- 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与应用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办公家具采购合同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巴彦淖尔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A证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5463.3-2025非金属矿产品词汇第3部分:石膏
- 2025至2030中国漂白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农药包装废弃物培训课件
- 无人机检测与维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