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pdf_第1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pdf_第2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pdf_第3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pdf_第4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2 0 0 9 年1 月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正式颁发了 3 g 牌照。这一举动标示着我国三网合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和有线电视网、英 特网、电信网逐渐走向汇聚融合。3 g 时代春风扑面般给现代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下 载音乐、收看电视、实时导航、在线游戏、网上购物、手机钱包等等手机新技术的革新, 使得手机的社会角色也不再只局限于现代的通信工具,在一定程度它与报刊、广播、电 视、电影、网络等媒介的融合渗透,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介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 折中了媒介间的优缺点并创造出了新的媒介价值。 当手机媒介以新文化形态的方式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为生活方式、升级 为文化现象之时,一种新的社会分层形成于后现代文化背景之上,在这些社会阶层分 化的背后,除了传统的财富、权力以及声望等标准外,文化的影响日益突出。不同社会 群体依据自身生产的文化意识,以区别于其他阶层,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在这个再生 产过程中,手机文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试图反思随着手机媒介影响程度的加深, 探讨它在改变人们信息接收习惯、形成新的阶级趣味、建构新的时空观、交往观,组建 新的社会区隔等各方面所做的贡献。 关键词:手机文化,社会区隔,阶级趣味,符号权力 a b s t r a c t o n7 恤j a n 2 0 0 9b e i j i n gt i m e ,m i i ( t h em i n i s t r yo f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 ) o f f i c i a l l yi s s u e d 3 gl i c e n s ef o rc h i n at e l e c o m ,c h i n au n i c o r na n dc h i n am o b i l e i ti sh e r a l dan e wd i 【g i t a l n e t w o r ke r ac o m i n g , t h a ti st h en e t w o r ko fm m ( m o b i l em e d i a ) & c a t v , i n t e r n e ta n d t e l e c o mw i l lc o n v e r g et oo n en e t w o r ka tt h ee n d t h e3 gn e t w o r kb r i n g sas h o ti nt h ea r mt o o u rm o d e r nl i f e ,s u c ha st h en e wt e c h n o l o g yi m p r o v e m e n to fm u s i cd o w n l o a d i n g ,t vs h o w , r e a l - t i m en a v i g a t i o n ,g a m eo nl i n e ,i n t e r n e ts h o p p i n g ,d i g i t a lp u r s e ,e t c t h em o b i l ep h o n e w i l ln o to n l yp l a yt h es i n g l er o l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b u ta l s oi n v o l v e di n t o n e w s p a p e r , b r o a d c a s t ,t e l e v i s i o n ,m o v i e ,i n t e r n e ti n d u s t r y , a n di tt o o ks h a p ean e wm o d e lo f m e d i ac o m m u n i t y , t h i st y p eo fc o m m u n i t yi sam i d d l ec o u r s eo ft h ea d v a n t a g e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o fm e d i a ,a n di tc r e a t e dan e wm e d i av a l u e w h e nm o b i l em e d i ac o m e st oo u rd a i l yl i f ew i t han e wc u l t u r et y p e ,a n db e c o m e sa so u r l i v i n gs t y l et r a n s i t i o n ,o re v e no u rc u l t u r a lp h e n o m e n a , an e ws o c i a l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h a sb e e n i n t r o d u c e db a s eo nt h ec u l t u r eb a c k g r o u n do fp o s t - m o d e r n w i t ht h i sn e ws o c i a l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 ,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c u l t u r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s a l i e n ti n c r e a s e d ,b e s i d e st h es t a n d a r d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f o a u n e ,r i g h t sa n dr e p u t a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ts o c i a lg r o u p sk e e pt h e i rf o o t i n gi ns o c i e t yw i t ht h e i r o w np r o d u c e dc u l t u r a la w a r e n e s s m o b i l em e d i ac u l t u r ep l a y e dac e r t a i nr o l ed u r i n gt h i s c u l t u r a la w a r e n e s sp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t r i e st or e f l e c ta n dd i s c u s s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o f m o b i l em e d i a ,f r o mc h a n g i n gt h eh a b i to fr e c e i v e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 ,b e c o m i n ga san e wc l a s s i n t e r e s t i n g ,b u i l d i n gan e w v i e wo fs p a c ea n da s s o c i a t i o na n ds o c i a ls e g m e n t a t i o n ,e t c k e yw o r d s :m o b i l e m e d i ac u l t u r e ,s o c i a ls e g m e n t a t i o n ,c l a s si n t e r e s t i n g ,s y m b o l i cv i o l e n c e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 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相关数据库。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j 釜j l 指导教师签名:缈 o i v 年6 月,p 日纠口年乡月,o 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 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套嵌 1 0 年6 月f d 日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绪论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网合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和有线电视网、 英特网、电信网逐步走向汇聚融合,由此而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媒体环境。2 0 0 9 年1 月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依照国务院的意见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发放3 g 牌照。这些带来的新一轮产业链的变革,变革意味着电信业务的创新、制造商的洗牌、 用户体验的提升、产业协作的深化以及商业模式的调整。目前,3 6 个国家已经发放了 1 1 6 个w c d m a 即3 g 运营执照,全球已开通了众多商用w c d m a 网络,全球3 g 商用 化的高潮即将到来。 在2 0 0 9 年2 月c n n i c 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将手机网民定义为半 年内使用过移动互联网的6 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这一定义将手机媒体的普及率和低门 槛等特征囊括其中。但实际上,中国的3 g 之路才刚开始,伴随着目前3 g 资费高、内 容和服务不丰富、使用人群少、基站建设少、网络信号不稳定等因素,3 g 还无法给人 以良好的使用体验。但3 g 技术的到来无疑给现代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下载音 乐、收看电视、实时导航、在线游戏、网上购物、手机钱包等等手机新技术的革新,毫 不犹豫的将当代社会生活引入到数字化生存阶段。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移 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融合,这些势头推进了手机媒体的诞生与发展。自此, 手机的社会角色已不再只局限于现代的通信工具,在一定程度它与报刊、广播、电视、 电影、网络等媒介的融合渗透,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介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折中 了媒介间的优缺点并创造出了新的媒介价值。 按照以往媒介研究经验,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媒介,会逐渐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进而内化为生活方式。而当这种生活态度大力推广,为社会群体所共有时,便升级 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是作为现代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系统出现的。 虽然,传媒媒介文化的研究已不鲜见,然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第五媒体 ,占 有的市场份额虽不及其他,但其发展劲头不容忽视。市场研究公司i em a r k e tr e s e a r c h ( 正m r ) 预计说,到2 0 1 3 年,全世界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将超过使用电脑上网的用户数 量,将达到1 7 8 亿。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手机媒体如何强化沟通? 手机媒体的传 播潜力究竟有多大? 在新媒体的普及下,新媒介技术又将凝练出什么样的新文化? 对于 第一章绪论 这些问题的解释,零散可见于些学术论文以及研究著作中。 手机作为媒体从出现到现在不足十年的功夫,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处于探索 期。从世界范围看,日韩欧美比我国相对较早地开展了手机媒介的相关业务,但在理论 及产业研究方面却比较零碎,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著述和专业系统的研究分析。 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作为研究媒介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 9 6 4 年出版的理 解媒介对追寻媒介的本质和媒介的内在结构如何影响文化的问题上,阐述了独特的观 点,并影响了后辈对媒介研究视角的转变。2 0 0 0 年出版的罗杰菲德勒的媒介形态变 化:认识新媒介将人类传播系统和当今媒介产业内部技术变革做了细致分析,在涉及 新媒介的探讨部分含有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部分也有详尽描述。2 0 0 0 年出版的托马 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依、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合著的大汇流:整合媒介 信息与传播对手机媒体利用电信业、有线电视业、广播业和计算机业融合而成的“整 合宽带系统”,对手机媒体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2 0 0 4 年出版的保罗莱文森的手机: 挡不住的呼唤中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进行理论阐述,并对手机发展做了乐观评估。 而国内对手机媒体的研究,也逐渐朝着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武汉大学媒体 研究院2 0 0 2 年开始推出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在2 0 0 5 年发布的2 0 0 3 - _ 2 0 0 4 年卷中首次将手机媒体列入报告研究内容,指出手机作为媒体的历程已经全面开始。 杨洪权手机短信迅速成为大众媒体、陈江鹏手机:现场直播的“轻型武器”、冯 玉媛“第五媒体 的发展现状及趋向解析、肖叶飞手机媒体:第五媒体时代的来临, 郝香手机短信“第五媒体 的传播潜力与发展问题、于建华论手机媒体的 社会责任,卞地诗论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应用,佟风手机媒体化:打造电信 产业链新格局、陈敏敏手机媒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张静手机媒体在政府发布突 发事件信息的运用分析,于风静组织传播中手机媒体功能探析等等,这些论文从 不同的侧面论证了手机媒体的传播潜力、功能定位、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性 建议等等。 我国关于手机媒体研究的专著于2 0 0 6 年开始上市。2 0 0 6 年6 月朱海松先生的无 线营销对手机媒体的传播应用做出了解释和猜想,2 0 0 6 年9 月匡文波先生出版了我国 第一本关于手机媒体的基础性专著手机媒体概论,对手机媒体的定性、形式、问题 等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认为手机是网络媒体的延伸。2 0 0 6 年1 0 月童晓渝等发表著 作第五媒体原理,确认了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地位,分析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 传播属性、传播价值。2 0 0 8 年6 月王萍出版的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研究 解析了手机媒介正以强势姿态介入传播领域、大众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的状态。 2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关注手机作为媒介传播的研讨会有: 2 0 0 5 年9 月2 9 日,“手机媒体舆论引导暨移动信息服务发展战略论坛”在昆明举行, 就手机媒体及其舆论引导等问题开展讨论。 2 0 0 8 年n 月2 1 2 3 日,来自1 1 个国家和地区的4 0 0 多位代表在中国北京出席了第 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就以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 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文化、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等问题达成共识。 2 0 0 9 年4 月2 0 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安能 堡传播学院联合举办了以“手机媒体作为信息平台在中国的角色为主题的在线国际学 术研讨会。 2 0 0 9 年5 月1 4 日,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主办的“手机媒体的昨天、今天、明天 传媒沙龙在京举行,与会人员讨论了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战略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问 题。 这些研讨会集合传统媒体、手机媒体经营单位、运营商和业内专家学者之力,就3 g 时代新媒体手机媒体发展方向,以及对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促进新媒体文 化产业发展、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增值业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此 同时,还就手机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与传统媒体单一形态的内容生产 模式不相适应;手机报产业链的发展还不成熟、完善;传统媒体对发展手机的思路和定 位还不明确;手机媒体在传播效果和具体应用中如何对社会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建构等多 个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1 2 研究对象及创新点 1 2 1 研究对象 全球经济的增长、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政治文明的推进,这些无不归功于现代信 息的高度共享以及大众传媒业的日益发达。生活在媒体如影随形的时代,麦克卢汉的媒 介预言也成为真实,与日剧增的“媒体依赖 促进了新媒介技术的产生。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载体的手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华丽登场。它的作用已也不 限于打电话、发短信等通信功能。而是将视角拓展到m p 3 、视频拍摄、电子书、j a v a 游戏、互联网等新媒介技术领域。这些功能使得手机已从人际沟通逐步转化为大众传播 的手段。在手机便携性和及时性等优势下,说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也不足为奇。 有一种形象的比喻,互联网就像蜘蛛网一样,它把受众粘在网上。而手机媒体却更胜一 3 第一章绪论 筹,它粘贴在了人身上。在我国,7 亿多还不断增长的手机用户、一天2 4 小时的贴身伴 随、移动获取和发布信息的能力、随时随地的互动,让手机媒介已不是新技术媒介,还 是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媒介。手机文化所体现的丰富多元的综合内涵,既反映出社会历史 演变和时代潮流的更迭,又折射出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主体的包含传者和与受者在内的 认知创新。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媒介通论:人的延伸说“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 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因此“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更为重 要的是“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论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着整个心灵与社 会 ,在手机诞生之前,其他媒介传统媒体在受到接触程度及接触率的影响,并没有彻 底地完成对人体的延伸。手机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的视听空间得到了延伸,使得个人 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方式增强,并使人们与社会的接触及互动跨越了诸多障碍。由此更为 深化的预言产生,有学者称,当人类的身体也可以数字化的时候,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可 以自由交流信息的媒体时空。而在这样的一个媒体时空中,人类也许才能够获得极为充 分的交流沟通,由此产生社会合理性原则,形成具有最大民主意义的社会意识形态,从 而构造一个真正和谐与自由的美好社会。在这一美好图景的构想中,本文试图反思随着 手机媒介进入人们生活程度的加深,手机媒体在改变人们信息接收习惯、扭转社会思潮、 建构新的时空观、交往观、组建新的社会区隔方面所做的贡献。 1 2 2 创新点 社会区隔理论是社会理论中的“文化转向”,学者们经过研究的发现,处于同一阶 层的一群人不同于另一阶层的一群人,他们的特征不再取决于经济关系,而是以他们日 益突出的文化特征或文化取向来定夺。皮埃尔布迪厄阶层理论的关键词是“区隔 。 他对社会区隔进行分述,展现了从个体到社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论述的过程中, 他将文化作为考量的首要因素,无论是趣味、社会空间还是符号权力,文化的作用是不 容忽视的。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单一的社会阶层 结构逐步被打破,新的社会阶层涌现,并凝聚为特征明显的阶层状况。阶层分化的背后, 除了传统的财富、权力以及声望等标准外,文化的影响日益突出。如现代社会中不断涌 现的一些围绕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群体。他们依据自身生产的独特文化意识( 如 商品意识、休闲意识、消费意识) ,以区别于其他阶层,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在这个 再生产过程中,手机文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综合前人关乎手机媒介属性和手机文化的研究思路,本文从手机文化本质、特性与 4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宏观传播效果出发,试图突破对概念的阐述和现象的总结等缺乏层次多学科交叉的学理 分析,对手机媒体关于构建社会新秩序的问题进行了扩展,将手机文化纳入传播学、社 会学、文化学、媒介学等范围进行考察,并对手机文化建构新的社会区隔做了大胆猜想。 首先,受众的趣味偏向将如何体现在手机文化中? 到底是受众的消费意识、阶层意 识决定了不同文化的形塑,还是不同的手机文化的消费模式塑造了消费者的观念? 其次,手机文化在对社会空间这一客观空间概念的建构中,起到了什么样的积极或 消极的作用? 手机文化塑造的时间、空间、交往概念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特性如何? 最后,符号权力作为维持阶层边界的“合法 权力,各阶层在手机独特的传播特性 下是如何行使的? 1 3 研究方法、文章构架 1 3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质化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 、文献综述法:对文献的研究是本论文的基础,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手机媒体的书籍、 报纸、杂志、期刊及电子文献,搜集国内外的新闻传播研究网站及相关媒体资源,这一 方式帮助我更好的了解与掌握相关研究的现状,同时也帮助我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2 、宏观分析法:这使得我能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亚文化系统的手机文化,它加深了我对 当代社会文化的转型、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时空观念的转变等方面的探索。 3 、系统层次法:在评价手机文化系统层次水平过程中,确认社会区隔理论的不同层次 概念,以明确手机文化形塑社会区隔的可能性。 4 、案例分析法:本文采取大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新闻事件的引述,用事 实说明手机文化与社会区隔理论之间的关系。 1 3 2 文章架构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本文除绪论外,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从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的角度对媒介文化 研究、布迪厄与社会区隔理论、手机文化的内涵、手机媒介特性等内容进行了解析。 第二部分,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组成。这三章将手机文化与社会区隔双重塑 造做了剖析。在认真对比分析以及调查研究后,我们发现,不同的阶层对手机文化的趣 味偏向是不同的。经由时代的变迁以及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媒体的种种特性更加 贴合受众需求,无论是时空观的重塑还是交往境界的改变,手机文化与社会虚拟区隔之 与 第一章绪论 间的关系是相形见长的。在维系阶层边界领域中,符号权力在某种程度上比政治权力、 经济权力等更能站得住脚跟。通过对不同新闻事件的分析,本文指出当局应如何凭借手 机媒体与受众的良好互动,也提出了受众在利用这一“草根媒介”时有可能产生的消极 影响。 第三部分,也就是本文的结论,简要叙述了大众文化与手机文化的冲击、碰撞以及 重建。 6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媒介文化研究与区隔理论 2 1媒介文化研究溯源 文化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它既是人类的创造物,又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前提。它的 概念广阔而又丰富,包含着人的生存价值、生存方式和生存目标,这些是以现实的社会 环境为基础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经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最 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 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爱德华泰勒,2 0 0 5 1 。而 在文化概念中占据极小分支的媒介文化则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 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对于文化的研究,最早诞生于2 0 世纪5 0 年代末的英国。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学 的价值和雷蒙德威廉姆斯的文化与社会:1 7 8 卜1 9 5 0 开创了文化研究事业, 他们的文章力图使工人阶级文化免受源自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的攻击。到了2 0 世纪6 0 年代中后期,英国文化研究沿袭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路径,并受阿尔都塞和葛兰西思 想的影响。在工人阶级与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合过程中,大众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时的文化研究关心文化文本的分析( 包括大众传播的符号产品) ,关注受众对文本的 意义的解释,强调受众和日常生活的自由度。 2 0 世纪7 0 年代,文化研究开始受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影响,批判经济决定论和阶级 决定论,逐渐关注大众媒体以及亚文化的发展,强调具有创造力的行为主体的重要性以 及文化的解放性力量。研究者关注到媒介文化的形成与大众社会的出现、大众媒介的发 展和普及密切相关,发现媒介文化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 会功能,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其发展趋势 也渐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 从2 0 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法兰克福学派到后来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威廉姆斯、 霍尔以及后来的费斯克、莫多克等著名学者以至到今天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者 们,他们都更关注媒介传播的经济作用、媒介传播的观念渗透作用和人在参与媒介过程 中的文化创造作用。这些学者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 和方法,将大众媒介及其所传达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意义进行分析、阐释与批 判。犀利的指出大众媒介不单单为人们提供信息与娱乐,并且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人们几 7 第二章媒介文化研究与区隔理论 乎所有的常识。大众媒介已经成为新的社会权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一双巨 大却又隐形的手,时刻拨弄着人们精神与物质双重意义的日常生活。 2 2 布迪厄与区隔理论 2 2 1 布迪厄及其研究成果 皮埃尔布迪厄,1 9 3 0 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叫做贝亚恩的偏远小镇,他父亲是当 地一名乡村邮递员。皮埃尔布迪厄在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就读期间,避开当时主流的 存在主义,反而跟随g a s t o nb a c h e l a r d 和g e o r g e sc a n g u i l h e m 这几位哲学家学习逻辑 学与科学哲学,选修黾r i cw e i l 教授的黑格尔的法哲学。1 9 5 3 年皮埃尔布迪厄完成一 份谈论莱布尼兹的硕士论文。 1 9 5 4 年至1 9 5 5 年,皮埃尔布迪厄在“木蓝 中学( 1 el y c 6 ed em o u l i n s ) 任教。 1 9 5 5 年被国防部征召,在凡尔赛服役。很快他便被派到阿尔及利亚服兵役,由此,布 迪厄开始了他的社会学工作。1 9 5 8 年与1 9 6 3 年发表的两部著作阿尔吉利亚的社会 学、阿尔吉利亚的劳动与劳动者引起了知识界的关注。从而奠定了他毋容置 疑的社会学家地位。1 9 6 8 年至1 9 8 8 年他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教育文化社会学中心主 任,并创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布迪厄于1 9 8 1 年入选为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 会学院士,并在1 9 9 3 年他获得了c n r s 金质奖这一殊荣,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也是 名声鹊起、如日中天。而一份1 9 8 9 年的英语文献中的引用率调查表明,他的思想在法 国思想家中仅次于福科,并位于列维斯特劳斯、德里达、阿尔都塞、萨特等学者之前。 由此可见,他的学术威望已经达到了公认的学术金字塔的顶峰。但在这些殊荣的裹塑下, 他却像其他反体制性情的人一样,并不忽视自己的社会出身和外省背景,远离那些由巴 黎人在文化、社会上所支配的学院场域,并将这种边缘意识转化为对于任何主流话语的 拒斥,他把自己的任务界定为反对一切符号统治,反对任何合法形式的不平等。 2 0 世纪5 0 年代早期的法国知识分子似乎都面临着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者是强调个 性选择自由、个体干预的存在主义,或是选择马克思主义。但在学术姿态和政治立场上, 布迪厄总是刻意保持与主流话语的距离。如斯大林主义盛行时期,他与德里达等人组织 自由委员会;7 0 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他却大量引述马克思的诸多观点。 布迪厄曾经对知识分子有一个著名说法“它既反对x ,也反对非x ”,“他除了批判任 何确定的价值观和信念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确定的价值观和信念【朱国华, 2 0 0 4 】n o 攻击他的人认为他代表着左派所放弃的一切,甚至说他利用世界的苦难来扩大 8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己的影响。但布迪厄一如既往地以陌生人的视点来观看社会世界,低调、不走偏锋, 虽不及许多耀眼一时的学术明星,但他却获得了更为经久和更为雄厚的学术资本。 布迪厄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不胜枚举,1 9 9 3 年,他获得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授予的 金质学术奖章,2 0 0 0 年,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给他的赫胥黎奖章,代表了国际人类学 界的最高荣誉。英国卫报评价他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当代知名学者 。国际社 会学协会评价他的著作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为2 0 世纪最重要的十部社会 学著作之一。他的代表著作有:继承人:法国学生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1 9 6 4 ) 、实 践理论大纲( 1 9 7 2 ) 、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1 9 9 0 ) 、语言与符号权利 ( 1 9 9 1 )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1 9 9 2 ) 。他出版的2 0 多部著作中包括田 野调查、概念分析、从研究体制到婚姻制度,从文化趣味到社会资本,从海德格尔 到电视媒体,这些研究令人眼花缭乱,仿佛他的思想从来就没有连贯性、统一性。 对当下问题的介入、长远社会理论反思。布迪厄的社会学工作涉及范畴广泛,使得 后人很难把握他的思想体系和脉络。 社会批判是一根穿越布迪厄全部著述的价值预设赖以成立的主线。在这方面,我 们虽然承认不同阶段时期的布迪厄的思想脉络有不同的演变,但他的研究方法却具 有一种深度的统一性,那就是对个体身份一致性的理论反思。布迪厄对苏格拉底的 古老的哲学提问“我是谁? ,“我知道什么? 力进行了别样的研究,他以陌 生人的视角反省自身、观察周边,不去追问人的本性与条件,而试图去了解一个特 殊主体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包括其趣味、自我关照与策略是如何产生的。他坚称 “个体并不是自己的中心 ,要向外界寻求答案。自我认识并不能通过对自身的内 省获得,而要通过对自身上下左右的观察才能达到。 人的习性并非天然而生,它是符码与区别之复杂游戏的结果。在这种隐匿机制 上,他创造了自己的新概念,例如惯习( h a b i t u 6 s ) 、场域( c h a m p ) 、文化资本( c a p i t a l c u l t u r a l ) 、符号权力( s y m b o l i cv i o l e n c e ) 等。他对这些词汇具体、细致研究使社会 学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让每个人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厘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 置。 2 2 2 社会区隔理念 在布迪厄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一书中,他将矛头直指康德,康德的 形式主义美学暗示艺术天才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个人天赋,“美学 几乎已简 化为自然美学或艺术哲学。与之相反,布迪厄却认为文化实践中存在的趣味,虽然 9 第二章媒介文化研究与区隔理论 这与教育水平和社会出身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文化消费者的社会等级,就有什 么样的艺术消费等级。 他相悖于康德的美学理论道出,决定人艺术鉴赏能力的却 是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正如他指出的“参观展览馆,听音乐会,阅读 普通人不堪卒读的乔伊斯,这是上层阶级通常具有的品味”。对于普罗阶级,文化 特征及文化取向天然的束缚了他们解码艺术品的能力。布迪厄不仅涉足了对于艺术 的消费,而且把这个问题推进到了人类所有的文化实践领域。 在学者朱国华看来,布迪厄的研究旨在将狭义的、高级的文化的趣味与一般认 为形而下的、粗俗的文化经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了解文化实践的意义。在这本书 中,布迪厄用唯物论的方法,通过翔实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分别考察不同阶级 之间的生活方式,从具体饮食、服饰,乃至于生活型态等方面,建构出一个七十年 代法国社会的阶层状况。探讨阶层与阶级的差异,指出阶层已经包含意识形态层面 等各种社会要素,而非单纯靠经济生活判定社会阶级而已。他认为,在对消费的研 究中,“社会学力图确立文化商品的消费者及其对此类商品的鉴赏品位赖以产生的 条件,同时描述出占用这些商品对象在某种场合被视为艺术作品的不同方 式,以及形成这种被认为正统的占用方式的社会条件 王建平,2 0 0 6 。 布迪厄阶层理论的关键词是区隔,在他看来,文化是产生区隔的首要因素。不 管是趣味、社会空间还是符号权力,文化在其中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 称,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的结论就是“文化是社会等级区分的标志,文化的区分体 系与社会空间的等级体系在结构上同源,文化从来都不能断绝与社会支配权力之间 姻亲关系”。趣味、社会空间、符号权力这些概念从不同方面描述着社会区隔的特 征。而结构和惯习指引着不同阶层的不同实践方式。因而,将布迪厄的阶层理论和 实践理论分开表述不足以解释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将该理论拓展延伸到实 践领域,布迪厄以超越社会决定论的视角述说着虬喷习的概念,惯习是主体实践 性地认识社会的一种认知方式,实践是( 社会行动或称惯习行动) 则由结构和惯习 两部分组成的。他本人曾说,“文化可能是比惯习更好的术语。但是,这个过 分被决定的术语带有被误解的危险,而且不容以界定其有效性的条件。文化概念 带有过分被决定的特征,因此他便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虬喷习 这一术语。而这一 概念,也恰恰为我们打破社会学领域内所存在的各种对立,建立了一种非二元决定 论的全新的社会学范式。从成书的时间背景可以得知,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是在实践 理论之后的,因而其在社会区隔理论中也反复论证着实践的重要性,主体的行动是 由在社会世界中如何运作的“实践感 控制的。 1 0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所要展开的关于手机媒体的讨论,试图重新解析大众传播中约定习俗的文 化背景,从手机作为通信工具直至发展成今天的“第五媒体 出发,寻找手机文化 所重塑的社会区隔。 1 1 第三章手机文化传播初探 3 1 手机媒体的变迁 第三章手机文化传播初探 1 9 9 5 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 1 g ) ,采用模拟调制、蜂窝原理和频分多址等 技术,支持语音通话,世界上通用的是a m p s ( 高级移动电话业务) 和t a c s ( 全接入 通信系统) 系统,我国以t a c s 制式作为模拟制式蜂窝移动电话的标准,并在广东率先 开始使用蜂窝式电话系统。1 9 9 6 到1 9 9 7 年出现的第二代g s m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 、 t d m a ( 时分多址接入) 等数字手机( 2 g ) ,采用了数字调制方式,在网络容量、手机 号码资源、通话清晰度和稳定性、防盗拷能力、信息灵敏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将传输速度从9 6 k b i t s 提升到了1 7 1 k b i t s 。3 g 是英文3 r d g e n e r a t i o n 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 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除了支持通话、无线上网、短消息传递、游 戏等功能外,更是整合了p d a ( 个人数字助理系统) 、数码相机、视频播放机、声频播 放机等设备,还可以通过蓝牙、红外线等无线连接方式或利用u s b 有线连接方式实现 与个人电脑的数据同步。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 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基于此,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也要 求达到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 m b p s ( 兆比特每秒) 、3 8 4 k b p s ( 千比特每秒) 以及1 4 4 k b p s ( 千比特每秒) 。目前,国际上3 g 手机有3 种制式标 准:欧洲的w c d m a 标准、美国的c d m a 2 0 0 0 标准和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t d - - s c d m a 标准。2 0 0 9 年1 月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 张第 三代移动通信( 3 g ) 牌照,其中,中国移动获t d s c d m a 牌照,中国联通获w c d m a 牌照,中国电信获c d m a 2 0 0 0 牌照。牌照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 g 时代。 传播学理论认为,当一种媒介的使用者人数超过总体的2 0 以上,它就跨越了“普 及 的门槛。在手机终端、移动网络、内容都得到极大发展后,手机的使用人群数急剧 增长。国际电信联盟( u ) 预测表明,到2 0 0 9 年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4 6 亿。这意味着全球平均每3 个人中就有2 个手机用户,而在发到国家,许多人拥有多部 手机。市场研究公司i em a r k e tr e s e a r c h ( i e m r ) 发表研究报告指出,2 0 1 0 年,中国手 机用户数量将从2 0 0 7 年的5 4 0 亿增长到7 3 8 亿。n u 预计在2 0 0 9 年年底全球移动宽 带数量将达到6 亿,而固定宽带用户将达到5 亿。据预计,到2 0 1 3 年,全世界手机上 网用户数量将超过使用电脑上网的用户数量,达到1 7 8 亿。可以预测如果带宽一旦实现 1 2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突破,手机马上就可以成为用户最多的一种媒体,必将对其他媒体形成冲击。 3 2 手机文化的内涵 3 2 1 手机文化概念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传媒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曾经说过:任何一种传播工具的迅速发展 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会逐渐形成另一种政治、另一种教育、另一种文 化这是不可避免的。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首先,一切文化都需要传播,文化 经由传播而持续和不断扩大。传媒作为文化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它的“使社会 遗产代代相传 的功能补充和丰富了文化,实现了文化量的积累。其次,文化影响 着传播媒介,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媒介。传播媒介受到文化的滋养,反应 文化,代表文化,逐渐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最后,传媒构筑了新的文化氛围。有 学者认为“现代传播媒介作为一个社会辐射力很强大的文化装置,具有极强的聚 合力和扩张性,不仅影响到文化传播范围、内容及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强 大推动力,而且现代传播媒介的诸多特点已进入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文化呈现 出媒介化的特征 庄晓东,2 0 0 3 ”。立足于现代技术的传媒在对文化的传播已不再局 限于工具角色,而是更多地被赋予文化“主导者 的身份,文化在传播中不断地对 媒体特性进行妥协、依赖和附庸。 手机媒体不但是一种媒介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经济现象、生活态度和文化行为。 当人们开始为手机这一媒介所吸引并竞相购买之时,他便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当人 们习惯于手机带来的便利而无法摆脱时,这就凝结为一种生活态度;当人们将这种 生活态度推而广之,为社会群体所共有时,便升级成一种文化现象。 手机文化涵盖着历时与共时的综合内涵,既反映出社会历史演变和时代潮流更 迭,又折射出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主体的认知创新。它与报纸文化、广播文化、电 视文化、网络文化等媒介文化一道,既融合创新、又在基于各自传播技术基础上保 持差异化的充满活力和多元的媒介文化生态。 对于手机文化的界定,现有两种论述:一种观点将媒介文化视为社会总文化的一个 亚系统,“媒介文化是指在社会总文化体系中,以媒介影响人为主要方式而构成的亚文 化系统 甘惜芬,1 9 9 3 。 另一种观点将媒介与文化间的关系作了剖析,认为“媒介文化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 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就其实质而 第三章手机文化传播初探 言,媒介文化就是媒介的文化价值,研究媒介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传播媒介与文化及 其变迁之间的关系 刘连喜,2 0 0 3 。 王萍在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中这样阐释,手机文化是一 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通过手机本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相创生而 形成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和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它包括许多通过手机媒介进行互动的个 体,并由种种相似或不同的行为( 诸如语言沟通、发短信、游戏、搜索、音频和视频欣 赏等) 和文化产品( 手机小说、彩铃、手机报等) 构成,这一切都发生在由计算机和远 程通信技术所制造的时空条件下,并伴随着特定的心理、社会、政治和经济语境。 基于对媒介文化中关键因素的基本判断一一研究对象、技术手段、行动主体、 符号形式、社会语境。本文将要研究的范围框选于以下内容: 研究对象基于有线电视网、英特网、电信网三网合一的手机媒体。 技术手段包含除基本通话功能外的技术手段,如支持3 g 网络、数据传媒、 视频拍照等。 行动主体手机媒体的使用者,也就是手机文化的传者与受众。 符号形式不同类型的手机文化产品,如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电视等。 社会语境手机文化形成与传播的现实土壤,现代社会文化总系统。 技术媒介、文化结构和个体经验都赋予这种文化无限的内涵,其内涵主要侧重于手 机媒介在当代社会所引发的信息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及其外围性的手机文化产品的 生产、传播与消费活动。 3 2 2 手机的媒介特性 ( 一) 受众庞大,传播效果显著 在每一种媒体来说,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受众群体。因而,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 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就是显性和隐性的受众。随着世界范围的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 标准逐渐统一,网络漫游业务、短信业务的跨国实现,传播范围将更为广泛。目前,中 国的移动电话有7 亿用户,或许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手机作为定向传播媒体,它精准 锁定目标受众,信息到达率高。 ( 二) 使用方便,随身性强 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线移动,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信息交流。 手机媒介也已凭借其移动性、便捷性的优势实现了其随时随地且无处不在的服务,这就 取得零散时间的媒体独占优势。另外,手机媒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1 4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突破时空限制,时效性强 在“快餐文化 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已与传播内容的重要性不相上下,手机以其独 特的传输特点决定了信息的到达速度要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手机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将 获得的信息简要组合后随时随地传播给用户,特别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手机 短信短、平、快的特点使得它的传播效率比传统四大媒体更胜一筹,迎合了现代人对新 闻资讯的消费需求。 ( 四) 智能存储,高效处理信息 来自外界的信息在进入外部世界之后即被存储于个人的手机中,经过等待使个人接 受信息的处理,但是无论我们是否及时处理,手机都会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记忆存储。 这也就是说,经过媒介技术的改良,人在信息处理中占据了主动地位,信息也不会因为 时间流逝而丢失。 ( 五) 便于参与,主动互动 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将受众视为无差异大众,人们接受信息却很少发言,被迫接受 经过大众传播者过滤的信息与观点。而手机媒体不仅给用户发送他所需要的信息,更可 实现跟踪、信息收集、信息反馈等多方面的功能。手机用户及时方便地参与信息的反馈, 将手机作为自己发布信息的平台,他们进而成为发布新闻的草根记者。 3 2 3 手机的传播特性 1 9 4 8 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写到传播的 过程就是:谁,说了什么? 经由什么渠道? 对谁? 产生了什么效果? 这一模式被称之为 大众传播的5 w 模式,长期以来,有关传播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