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buck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pdf_第1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buck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pdf_第2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buck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pdf_第3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buck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pdf_第4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buck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堕室堕窒堕丕奎兰堡主丝皇二一 a b s t r a c t n o to n l yt h es w i t c h e ss u f f e ro n l yt h eh a l fo ft h ei n p u tv o l t a g eb u tt h r e e - l e v e l ( t l ) c o n v e r t e r sa r ev e r ys u i t e df o rh i g hi n p u f f o u t p u tv o l t a g ea n dm e d i u m - t o h i g hp o w e r d e d c c o n v e r s i o n s ,t lc o n v e r t e r sh a v eb e e na t t r a c t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s t h i s t h e s i s p r e s e n t st h ed e r i v a t i o no f a l lt h ed e t o d cc o n v e r t e r sr e s u l t e df r o mt h et w ot l s w i t c hc e l l s e x t r a c t e df r o mt h ed e r i v a t i o no fh bt lc o n v e n e r t h eb l o c kc a p a c i t o ra r ep r o p o s e da n d a p p l i e dt o a l ld e d ec o n v e r t e r s ,t h u saf a m i l yo ft lc o n v e n e r si sd e r i v e d b e s i d e st h e r e d u c t i o no ft h ev o l t a g es t r e s so ft h es w i t c h e s ,b ya d o p t i n gp r o p e r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y , s o m e t lc o n v e r t e r sh a v et h et lw a v e f o r m sa c r o s st h ef i l t e r , s ot h ef i l t e rc a l lb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r e d u c e d a n dw e p r o p o s e dp r o p e r 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y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o fb a l a n c i n gb l o c k c a p a c i t o rv o l t a g e b u c kt lc o n v e r t e ra n db u c kt lc o n v e r t e rw i t l l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s h a r i n gt h eg r o u n d a r et a k e na st h ee x a m p l e st oi l l u s t r a t et h eo p e r a t i o no ft l l et lc o n v e r t e r t h eo p e r a t i o no f b u c kt lc o n v e n e ra n db u c kt lc o n v e r t e rw i t h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s h a r i n gt h eg r o u n da r e a n a l y z e da sw e l la sp a r a m e t e rd e s i g na n di n p u t o u t p u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10 0 0 wp r o t o t y p ec o n v e n e ri sb u i l ti nt l f el a bt ov e r i f y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t h e p r o p o s e dc o n v e r t e r k e y w o r d s :t h r e el e v e lc o n v e r t e r , p u l s e - w i d t h - m o d u l a t i o n , i n t e r l e a v e dc o n t r o l i j 妻室堕窒鉴丕奎堂堡主兰焦丝壅 第一章绪论 1 1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提出 随着通讯、计算机行业的日益发展,各种用电设备越来越多,由于这些设备的输 入多采用不可控整流方式,输入谐波电流较大,功率因数较低,不仅影响邻近其它用 电设备的工作,而且也使输电线上损耗增加u l 。为此,国际上的一些学术组织和国家颁 布或实施了一些输入电流谐波限制标准,如i e c 5 5 5 2 、艘5 1 9 、皿c 1 0 0 0 3 2 等, 以达到减少电源设备对交流电网的谐波污染。为了减小谐波电流,通常的做法是采用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p o w e rf a c t o rc o r r e c t i o n , p f c ) 。而中、大功率的高频开关电源一 般为三相3 8 0 v a c 2 0 输入,整流后的直流母线电压最高将会达到6 4 0 v 左右;如 果采用三相p f c 技术,直流母线电压通常会达到7 6 0 8 0 0 v d c ,甚至要达到1 0 0 0 v d c 以上。这使得后级直流变换器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大大增加,给器件的选取带来了困难。 1 9 8 1 年,日本的a k i r an a b a e 教授在研究如何减小逆变器输出谐波时提出了中点 箝位脉宽调制逆变器( n e u t r a l - p o i n t - c l a m p e d p w m i n v e r t e r ,n p c p w m 逆变器) 口】,如 图l l 所示,它是在传统的三相桥式逆变器中增加了两个分压电容,在每一桥臂增加 了两只开关管和两只中点箝位二极管。该逆变器每个桥臂的输出可以得到2 、 一k 以、0 三个电平,因此该电路也称三电平逆变器( t h r e e - l e v e l i n v e r t e r ,t l 逆变器) 。 传统的逆变器每个桥臂只能输出+ 2 和- v j 2 两个电平,故可称为两电平逆变器。 与两电平逆变器相比,儿逆变器可以减小输出电压中的高次谐波,同时,该电路还 有另个重要的优点:开关管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的一半。 g 。啼峰 o 图l _ 1 中点钳位脉宽调制逆变器 绪论 1 9 9 2 年,p i n h e i r o 利用死逆变器可以减小开关管电压应力这个优点,提出了三 电平零电压开关p w m 直流变换器( t h r e e l e v e l z e r o v o l t a g e - s w i t c h i n g p w m c o n v e r t e r , t lz v s p w m 变换器) c 3 j ,如图1 2 所示。比较图1 2 与图l i 可知,z v s p w m t l 变 换器中虚线框部分实际上是珏逆变器的一个桥臂,因此称该变换器为“弛变换器”。 实际上,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半桥电路。因此我们定义它为半桥三电平变换器。该变换 器电路结构简单,四只开关管电压应力仅为输入电压的半,并且可以实现z v s ,非 常适用于高输入电压,中、大功率的应用场合。 = 一叫z? 半1 哔 i ,、n li q 。 c s s = : 占 _ 卒d 6 2 二呱c ,一 叫z 9 k 、 、一 l _ 图1 2 三屯平零电压开关p w m 直流变换器 1 2 半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发展 图1 2 所示的z v sp w mt l 交换器的四只开关管利用变压器漏感储能来实现软开 关,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i , 内部两只开关管( q 和9 ) 轻载时不能实现z v s ; i i 在较宽负载范围实现软开关时,需要加大漏感或串入谐振电感,这将造成占空 比丢失,降低了电压利用率: i i i 输出整流二极管存在反向恢复,存在电压尖峰; i v 每次开关过程中,四只开关管的寄生电容均参与谐振,难以优化设计参数以实 现开关管的软开关。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儿变换器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对于开关管开关时四只开关管的寄生电容均参与谐振的问题,f c 白 口l e s 是在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 一一 路中增加了一个飞跨电容( f l y i n g c a p a c i t o r ) ,如图l 一2 中虚线所示的电容c 0 ,这样外 面两只开关管的开关过程与里面两只开关管的开关过程解耦,因而可以分别讨论外面 两只开关管和里面两只开关管的工作情况,并且可以采用移相控制方法1 4 】。 为了使里面两只开关管在宽负载范围内实现z v s ,p i n h e i r o 在图l 一2 电路中增加 了一个由电容、电感组成的辅助网络,利用电感的能量帮助漏感来实现里面两只开关 管的z 心5 1 。 由于里面两只开关管实现z 耀困难,e c a n a l e s 提出了一种零电压零电流开关 ( z e r o v o l t a g ea n dz e r o c u r r e n t - s w i t c h i n g ,z g z c s ) p w mt l 变换器1 4 】。电路在副边增 加了一个有源箝位电路,利用箝位电容电压使原边电流降到零,为里面两只开关管提 供了z c s 条件。有源箝位电路还可以消除整流二极管的电压尖峰。该变换器在宽负 载范围内实现了外面两只开关管的z 鼯和里面两只开关管z c s 。但筘位开关管需要 相应的控制电路和隔离驱动,电路较为复杂。 文献【6 】系统地阐述了死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提出了九种p w m 控制策略,引 入了超前管和滞后管的概念,指出超前管只能实现z v s ,滞后管可以实现z v s 或z c s , 由此将软开关p w m t l 变换器分为z v s 和z v z c s 两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 z v z c s p w m t l 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阻断电容已和滞后管的串联二极管使原边电 流在零状态减小到零并保持在零,为滞后管提供z c s 的条件。 为了消除整流二极管上的电压尖峰,文献【7 提出了一种加箝位二极管的z v s p w m t l 变换器,加箝位二极管的z v s p w m t l 变换器仍然存在占空比丢失及轻载不 能实现滞后管z 昭的问题1 8 1 。 高电压、大功率场合,效率的提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所以软开关与三电 j 哥变换器的结合,一直伴随着弛变换器的发展。 1 3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发展 1 3 1 基本z l 单元的提出 传统t l 变换器本质上是一个半桥变换器,我们称之为半桥三电平变换器【8 。 详尽研究直流三电平变换器的推导思想,我们可以提取出两个基本纪开关单元,如 图l 3 所示,我们称之为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图1 4 给出了据此思想推导出的非隔 离三电平变换器的所有拓扑。 堑笙一 一一 口 q l q 2 b ( a ) 阳极单元( b ) 阴极单元 图1 - 3 基本儿开关单元 口 q l q 2 b 一;踊l b d,ri_ ( c ) b u c k - b o o s t ( b ) b o o s t 。+ ( d ) c u k 图1 - 4 非隔离t l 变换器 ( o z c c a 1 4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以肌出咒变换器为例,研究三电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详细 讨论它们的优点和特点,并进行实验验证。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儿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4 塑室堕窒堕盔盔堂堡主堂垡笙奎 第二章分析丑们七兕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变换器的参数设计,介绍了它的 控制方案的实现,并提出种解决分压电容均压的方法,此方法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几 种t l 变换器;最后给出实验结果。 第三章引入隔直电容的概念,对六种不隔离的三电平变换器进行改进,在保留其 原有优点的同时,使其输入输出共地。 第四章分析输入输出共地的b u c kt l 变换器工作原理,推导出电路的输入输出关 系和参数的选取原则,给出实验结果,并与b u c kt l 变换器进行比较。 第五章为结束语,对本文内容进行小结,并对以后的工作进行展望。 1 5 课题研究意义 三电平变换器可以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适用于输入电压和,或输出电压较高 的应用场合。与此同时,通过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还可以大大减小储能元件,如 b u c kt l 变换器的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本课题的研究是对电力电子直流变换器的丰 富和发展。 壹室塾窒塾丕奎堂堡主兰焦丝苎一 2 1 工作原理 第二章b u c kt l 变换器 图2 - 1 是b w 七t l 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其中c _ 和c 以为两个分压电容,其容量 很大且相等,电压均为输入电压的一半。q l 、9 2 是两只开关管,d l 和l :h 是续流 二极管,匆是滤波电感,9 是滤波电容,尺叫是负载。q 1 和9 2 交错工作,其驱动信号 相差1 8 0 。相角,图2 - 2 给出了不同开关模态的等效电路。 图2 - 1b u c k t l 变换器 当开关管的占空比大于0 5 和小于0 5 时,变换器工作模式有所不同,下面分别 加以分析。 在分析之前,做如下假设: 1 ) 所有开关管、二极管为理想器件,电感、电容为理想元件; 2 ) c a l = c r a 且足够大,均分输入电压,可以看成两个电压为v f , 2 的电压源; 3 ) 输出电容足够大,等效为电压源。 2 1 1d 0 5 当开关管的占空比大于0 5 时,其主要波形如图2 3 所示。在一个开关周期内, 变换器有四个开关模态。 】) 开关模态1 【t o ,1 【图2 - 2 ( a ) 】 q l 和q 2 同时导通,a b 两点间电压为输入电压, 滤波电感白的电流线性增加。 删吨( f 0 ) + 半”f o ) 2 ) 开关模态2 【f j ,t 2 】【图2 - 2 ( b ) 】 d l 和j d 2 上的电压为v f , 2 。 ( 2 1 ) 璺竺! 丝奎垫墨 一一 ,l 时刻关断q l ,q 2 继续导通,d l 导通。v , b = v , w 2 ,g l 和d 2 上电压为2 a , i 电流线性下降。 - ( ,) _ - 叭毕( t - - 1 1 ) ( 2 - 2 ) f f 2 时刻开通q 】,q 2 继续导通,电路进入开关摸态3 。开关模态3 与开关模态1 相同,如图2 2 ( a ) 所示。f 3 时刻关断q 2 ,q l 继续导通,电路进入开关模态4 ,如图 2 - 2 ( c ) 所示。电路工作情况同开关模态2 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v 。,| 。 p m | ( a ) q l 和q 2 同时导通( b ) q 2 导通,q l 关断 屹 吆 ( c ) q l 导通,q 2 关断( d ) q l 和q 2 同时关断 图2 - 2 不同开关模态的等效电路 一 , , ! 丁一 | r叼 q liq l l 幺幺 r 小h 0 5 时的主要波形 南京航空堕蒌丕堂堡主兰焦堕塞一 一 由图2 - 3 可知: + 孥赔伊” ) 1 = d 圪 a i l f h = i 吁m h i l f m i n _ h = l t g ( t t ) i l l ( t o ) 繇一v o x 2 d - 1 ) t , 珥 厶= 三蚶+ 皑) 其中,石是开关频率,瓦一l 据是开关周期 管的截止时间。定义d = t o d t 。为占空比;虹 电感电流脉动值、电感电流最小值和最大值。 2 1 2d 0 5 的 当开关管的占空比小于0 5 时,变换器的主要波形如图2 - 4 所示。一个开关周期 内包括4 个开关模态。 l 、开关模态l t o ,t i 图2 - 2 ( c ) 】 q l 导通,d 2 j 盈,b = k 以,q 2 和d l 上的电压为v d 2 。 f 巧( f ) = l l f ( t o ) + 2 开关模态2 【t i ,t 2 】【图2 - 2 ( d ) f 1 时刻关断q l ,d 1 和d 2 导通。v a b = o ,o l 、q 2 两端电压均为h ,2 。 删嘞“) 一告”f 1 ) ( 2 - 6 ) ( 2 7 ) 8 1 _ 1 卜 i 也 忍 伊量2矽釜2 卜0 r k r , 一 p 堡 一。盟。 等 b u c k t l 变换器 r 。 7 。盯 q lq l q 2 。 妥 氐 气磊c - - ,一一1 0 一 口 【 l t 2 y a l 1 0j】t2t 3,4 t 图2 - 4 d 0 5 时的临界连续电流虹: i g _ h = 警( 1 一。x 2 d - 1 ) ( 2 _ 1 3 ) 上式表明虹与占空比d 的关系为二次函数,当d = 0 7 5 时,g 达到最大值: h 。:簪( 2 - 1 4 ) “一胃一m “5 面 将式( 2 1 4 ) 代入式( 2 - 1 3 ) ,可得: ,g = 8 1 g 打。( 1 一d x 2 d 一1 )( 2 1 5 ) 在d 0 5 时,如果电感电流大于1 61 1 ,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状态,输入 输出电压比与负载电流无关,满足式( 2 一1 1 ) ;一旦电感电流小于尼,电路将工作在 电感电流断续状态,波形如图2 - 5 所示。 此时: ,d = 壶丢( f 0 十i o , :t o f ) ( 2 - 1 6 ) 式中,为电感电流上升时间,喀为电感电流下降时间。 a i o n2 亡( 一7 0 ) t o _ ( 2 1 7 ) - , o = 古( 圪一- 儿- i 。- ) r o f ( 2 - 】8 ) 星堡! 丝奎鏊矍 一 图2 5d 0 5 电慝电流研 实 稳态时有f 0 = a i o f ,由式( 2 - 1 7 ) 和( 2 1 8 ) 可知: ,一2 ( 一) 甲 切2 面i 锄 而: :! 三粤t 将式( 2 1 4 ) 、( 2 1 6 ) 、( 2 1 7 ) 并0 ( 2 2 0 ) 1 珙立,得到: l i gn _ m a x = 8 ( 2 d - 1 ) 2 糕 由式f 2 2 1 ) 可得5 生: t + 瓦了= 1 0 面习8 b 胃( 2 d 一1 ) 1 + 生 : 4 1 0 m 。( 2 d 一1 ) 2 上式就为变换器在d 0 5 时电感电流断续时的外特性。 ( 2 1 9 ) ( 2 2 0 ) ( 2 2 1 ) ( 2 2 2 ) b d o 5 在d 0 5 ,在d 0 5 时,如果电感电流大于虹时,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 状态,输入输出电压比与负载电流无关,满足式( 2 - 1 1 ) ;一旦电感电流小于j 叫,那 么变换器将工作在电感电流断续状态,波形如图2 - 6 圈2 - 6d 0 5 的主要波形 ( a ) t o ,t j 】 ( c ) 【t 2 ,t 3 】 ( b ) t z ,t 2 】 ( d ) t 3 ,t 4 图4 - 3d 0 5 的等效电路 2 ) 开关模态2 【f l ,嘲【图4 - 3 ( b ) t l 时刻关断q ,d 2 导通,此时c b l o c k 襁i 充,q 和d l 上电压为v f , 2 。_ 电流 线性下降。 t 2 时刻开通q 2 ,电路进入开关模态3 。开关模态3 与开关模态1 相同,如图4 3 ( c ) 输全塑些苎丝塑皇丝垡壅篓墨 一一一 所示。t 3 时刻关断q l ,进入开关模态4 ,此时c 批c 七放电,q l 和d 2 上电压为吲2 。 由图4 2 可知: = 专瑶v a 曰出 = 吉s v i n ( t l - t o ) + ( t 3 - t 2 ) + 孚陪伊c ) 】) = 1 乃卜e t o n - t o g “砀) = d o ( 4 _ i ) a i l i _ 3 l = v b , _ - v o ( ) :盟盟 l s 2 :! 监= 匕墼里:! ! :圣 2 0 ( 4 2 ) i o :i 1 ( 乃螂- 日+ _ 啦) ( 4 3 ) 其中,= l 据是开关周期,石是开关频率;z k 为开关管的导通时间,z 谚为开关管的 截止时间。定义d = t 。t s 为占空比;妞小锄m j 和扬胁叫分别为的电感电流脉 动值、电感电流最小值和最大值。 4 2 2d 0 5 模式 当开关管的占空比小于0 5 时,主要波形如图4 4 所示。一个开关周期内包括4 个开关模态,如图4 - 5 所示。 1 ) 开关模态1 【t o ,t l 】( 图4 - 5 ( a ) 】 q l 导通,d 2 导通,此时c b l o c k 被充电,q 2 和d i 上的电压为v , 2 。 删哳+ 警 , 2 ) 开关模态2 【f i ,r 2 】【图4 - 5 ( b ) 】 壹塞塾窒塾墨查堂堡主笙奎一 f l 时刻关断q l ,d l 、d i 导通。v a b = o ,q i 、q 两端电压均为巧,2 。 v i l l ( t ) = i l l ( t 1 ) 一( f f i ) ( 4 5 ) , f 2 时刻开通q 2 ,电路进入开关模态3 ,此时c b l o c k 放电, q l 和d 2 上的电压为 v j 2 。t 3 时刻关断q 2 ,电路进入开关模态4 ,同开关模态2 工作情况相同,此处不再 赘述。 二下1 4 r二 一町 一 fl 帅多 z 幺 :l 一 厂一 r i1 , ii 图4 - 4 d o 5 的主要波形 ( c ) 【t 2 ,t 3 】 ( b ) 【f l ,t 2 】 腰4 - 5d 0 5 _ 。、i 、c只、- p 念 酬 : 1 :【l l 门。;r f飞冈 f 噬蓥 【函堀h :一。 穗 一;f虿;ui j r h :d m t h l c o ) d 0 5 图4 8 带有均压控制的实验结果 图4 - 9 是给出了加均压电路前后开关管的电压波形和滤波器上电压。在加均压 电路之前,两只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不相等,一个高于k ,以,一个低于2 。如图4 9 ( a ) 所示。加均压电路后的波形如图4 - 9 ( b ) 所示,两只开关管的电压应力相等,均为2 , 并且妇日真正在和2 之间变化。 避褂 r 钧:i i i ii i 阳- 峨 : ; 7 1 。:陛。: 。二:叠一- :_ ( a ) 没有均压电路( b ) 采用均压电路 图4 9 加均压电路前后开关管的电压波形 塑垒塑堂苎垫塑璺堕丝壅堡墨一 一一 图4 1 0 是电路的效率曲线。图( a ) 是变换器在输入电压为2 5 0 v ,额定输出电压 2 0 0 v 的条件下,输出电流变化的效率曲线。随输出电流增加,效率呈上升趋势,最 高时为9 5 1 。l l t c o ) 是变换器在额定输出电压2 0 0 v ,额定输出电流5 a 时,输入电 压变化的效率曲线。随输入电压的增加,效率呈下降趋势,最低时为8 9 7 9 5 9 4 9 3 三9 2 曩,t 9 0 8 9 一 一一 t522s335 4 4 55 输出电流( 0 ) ” 9 ” 8 9 2 纂, 舯 1 9 、 、 、 、 ( a ) 效率随输出电流变化的曲线彻效率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曲线 图4 1 0 输入输出共地的b u c k 破换器效率曲线 4 6 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分析了输入输出共地的b u c kt l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变换器的输 入输出外特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皇丝垡壅垫墨塑堑塞 _ - - _ _ _ _ _ _ _ _ 一 一 第五章结束语 本文分析并验证了b u c kt l 变换器,并引入隔直容的概念提出六种输入输出 共地的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并对输入输出共地的b u c kt l 变换器进行了细致的分 析,具体工作概括如下: 1 、回顾了儿变换器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以往各不同变换器拓扑的利弊,提 出了本文的中心内容; 2 、详细分析了b u c kt l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参数设计和外特性,根据三电 平变换器的特点,提出了新型控制方案,解决分压电容均压问题。并进 行了实验验证。此方案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三电平变换器均压问题的解决。 3 、引入隔直容概念,推导出六种输入输出共地的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4 、详细分析了输入输出共地的b u c kt l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分 析均压问题,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将两种变换器进行比较。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但对咒变换器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而且是对电力电子直流变换器的丰富和发展。 受时间和本人水平所限,本课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l 、如何实现儿变换器软开关; 2 、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咒变换器哪些可以得到三电平电压波形,哪些不可 以: 3 、能否将三电平的推导思想推广到多电平变换器中,在多电平变换器中仍 将存在电容均压问题,如何解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1 丁道宏主编,“电力电子技术”( 修订版) ,1 9 9 9 年 2 1 a k i r an a b a e ,i s a ot a k a h a s h i ,h i r o f u m ia k a g i ,“an e wn e u t r a l p o i n t c l a m p e dp w m i n v e r t e r ,i e e et r a n s o ni a ,v b l l 7 ,n o 5 ,1 9 8 1 ,p p 5 1 8 5 2 3 3 1 j r e n e sp i n h e i r oa n di v ob a r b i ,“t h et h r e e l e v e lz v sp w mc o n v e r t e r an e w c o n c e p ti nh i g h v o l t a g ed c d cc o n v e r s i o n ,”i e e ei e c o n ,1 9 9 2 ,p p 1 7 3 1 7 8 4 1f c a n a l e s ,p _ m b a r b o s aa n df c l e e ,“az e r ov o l t a g ea n dz e r oc u r r e n ts w i t c h i n gt h r e e l e v e ld e d ec o n v e r t e r ,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 c p e s 1 9 9 9 p p 1 2 6 1 3 l f 5 1 j r e n e sp i n h e i r oa n di v ob a r b i ,“w i d el o a dr a n g et h et h r e e 1 e v e lz v sp w md c t o d c c o n v e r t e r ”i e e ep e s c 1 9 9 3 p p 1 7 1 1 7 7 【6 】x i n b or u a n ,l i n q u a nz h o u ,a n dy a n g g u a n gy a n ,an o v e lz e r o v o l t a g e a n d z e r o c u r r e n t s w i t c h i n gp w m t h r e e - l e v e lc o n v e r t e r , ”i e e ep e s c 2 0 0 1 p p 1 0 7 5 1 0 7 9 【7 1 x i n b or u a n ,b i nl i a n dq i a n h o n gc h e n ,“t h r e c l e v e lc o n v e r t e r s an e w c o n c e p t i nh i 西v o l t a g ed c t o d cc o n v e r s i o n ,”i np r o c i e e ep e s c ,2 0 0 2 ,p p 6 6 3 6 6 8 8 李斌三电平变换器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 0 0 2 年 f 9 1t a m e y n a r d ,a n dh f o c h ,“m u l t i l e v e lc o n v e r s i o n :h i g hv o l t a g ec h o p p e r sa n d v o l t a g e s o u r c ei n v e r t e r s ”i e e ep e s c ,19 9 2 ,p p 3 9 7 4 0 3 【1 0 1r e g u l a t i n gp u l s ew i d t hm o d u l a t o r su c 3 5 2 5 a ,p r o d u c t & a p p l i c a t i o n sh a n db o o k 1 9 9 5 1 9 9 6 u n i t r o d ei n t e g r a t e dc i r c u i t 【1 11x i n b or u a n 。b i nl i ,a n do i a n h o n gc h e n ,“t h r e e l e v e lc o n v e r t e r s an e wc o n c e p t i nh i g h v o l t a g ed c t o - d cc o n v e r s i o n ”i np r o c i e e ep e s c 2 0 0 2 p p 6 6 3 6 6 8 【1 2 】周林泉零电压零电流丌关p w m 全桥变换器的研究与工程实现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硕士论文,2 0 0 1 年 1 3 】张占松蔡宣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电予工业出版社,1 9 9 8 年,第一版 1 4 】蔡宣三龚绍文,高频功率电子学,科学出版社,1 9 9 3 年,第一版 【1 5 阮新波,严仰光,直流丌关电源的软丌关技术,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 【1 6 】阮新波,严仰光,脉宽调制d c d c 全桥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科学出版社,1 9 9 9 年 【1 7 】x i n b or u a n ,d a y ux u ,a n dy a n g g u a n gy a n ,“as i m p l i f i e dz e r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