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摘要:五代教坊音乐是在唐朝教坊音乐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唐、宋时期的教坊音乐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发展,然而在处于二者之间的五代时期是否承担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二者呢?通过研究该时期教坊音乐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处于动荡年代的宫廷音乐。从唐宋音乐文化发展大势来看,晚唐五代的这一音乐活动景象为后来宋代的宫廷音乐制度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线索。因而,有关这一历史时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变迁的历史细节,就具有了专门考证的必要。关键词:五代;宫廷音乐;教坊一、五代教坊的基本概况(一)五代时期教坊的基本概况盛唐宫廷音乐机构,一度堪称庞大和完备,包括太常寺、教坊及梨园等各种音乐机构在内,所辖乐工曾至数万之众;到中晚唐时因安史之乱的破坏,不但各机构规模大大缩小其职能范围亦发生重大改变。尤其是教坊、梨园的盛衰存废,更决定了当时宫廷音乐活动内容的演变趋势。到五代时,大规模的雅乐活动已完全无法开展,仅有的宫廷祭祀礼乐或宴飨娱乐等音乐活动,基本上都集中于残存下来的教坊之中。从唐宋音乐文化发展大势来看,晚唐五代的这一音乐活动景象为后来宋代的宫廷音乐制度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线索。1因五代时期战乱频繁,五代时期,留存下来的文献资料不多,史料记载较为零散,故要研究五代时期教坊,必须先从唐、宋之教坊形态来看五代教坊的发展轨迹。(二)五代时期教坊的研究概况康瑞军、张祎唐宋之际的宫廷音乐机构考述中,论述了晚唐五代以来,宫廷音乐机构的规模缩减,教坊在整个宫廷音乐机构地位的上升,反映了这一时期宫廷音乐的性质和风格发生改变;张影在历代教坊与演剧中,讲述宋代教坊制度时,提到:“宋代教坊在承袭唐五代教坊制度关于宋代教坊组织,又分教坊乐官与教坊艺人两部分,其中乐官既承袭了唐五代教坊乐官之制,又有所变化。”张影的历代教坊与演剧主要谈的是戏剧,对教坊并未多讲,跟不用说五代时期的教坊了;宋史卷一百四十二载:“教坊,自唐武德以来置署在禁门内。开元后,其人,其人寖多,凡祭祀、大朝会则用太常雅乐,岁时宴飨则用教坊诸部乐。前代有宴乐、清乐、散乐,本隶太常,后稍归教坊,有立、坐二部。宋初循旧制,置教坊,凡四部。”2宋史的记载说明,五代时期的教坊对唐时教坊有一定的承袭和发展,对宋时教坊的设置起了一定的范本作用。一般来说,对某一课题的研究,要么是直接的研究,要么是研究其他相关课题对该课题的间接提及。目前对五代教坊诸方面直接进行研究的专著尚未见到,就五代教坊进行专门研究的单篇文章也不多见。对教坊制度的研究,孙民纪的优伶考述是以专题的形式对我国古代优伶进行的研究,其中设有“教坊”专题,该专题首次将教坊以史的形式展开论述,论述的重点在历代教坊组织、职能、教坊艺人的来源即去向等方面系统性较强。但总体看来过于简单,诸多问题有待补充。综上所述,五代教坊音乐的研究成果在现在并不多,故有了研究的意义。由于资料很少,结合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探讨与分析,试图挖掘和还原五代时期宫廷教坊音乐的历史真貌。二、教坊的设立及其早期形态(一)教坊在五代之前的基本概况教坊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特设的训练和管理宫廷乐舞的机构之一。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于关中设坊,收容各地乐工,可以说是唐代教坊的先声。唐初武德年间(618-626)设时,称作内教坊,归太常寺管辖。开元二年(714)创设教坊5处,由宫廷直接派中官(宦臣)任教坊使管理全教坊的事务,专门训练和表演俳优、杂技、歌舞、百戏等来自民间的俗乐。新唐书百官志(卷48)曰:“武德(618-629)后,置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692),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使。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隶属于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3(二)教坊的创立及早期形态1隋代教坊隋朝统治者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各方面的音乐文化成果,创立了“教坊”这一机构,建立起“七部乐”、“九部乐”的宫廷音乐体制,将音乐文化的发展建造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上,民间散乐百戏的发展也受到高度重视。隋 “教坊”虽有教坊之名,但并无教坊之实。隋因是初设教坊,故其规模远不如唐教坊之宏大,机构之职能亦无唐之清晰。但因其继承发展了前代的音乐文化成果,使得“教坊”这一机构的创立,为后世(也就是唐代)建立宫廷音乐机构起了一个模版作用。隋“教坊”可以看作是唐代教坊的雏形。2唐代教坊唐代教坊之设,源自隋。隋朝散乐盛行,而隋朝统治者又对散乐情有独钟。隋书卷十三载:“炀帝矜奢,颇玩淫曲,御史大夫裴蕴,揣知帝情,奏括周、齐、梁、陈乐工子弟,及人间善声调者,凡三百余人,并什太乐。倡优凝杂,成来萃止。其哀管新声,淫弦巧奏,皆出邮城之下,高齐之日曲云。”4为满足最高统治者欣赏之便,隋将伎艺精湛的乐工子弟,集中于一坊户统一管理。隋书卷十五载:“自汉至梁、陈,乐工其大数不相逾越。及周并齐,隋并陈,各得其乐工,多为编户。至六年,帝乃大括魏、齐、周、陈乐人子弟,悉配大常,并于关中为坊置之,其数益多前代。”5唐代教坊之名的电来,或与此“坊”名有关,不过真正的教坊设置实由唐始。教坊是唐代重要的音乐机构之一。唐代教坊是比较复杂的,分为内教坊和外教坊,外教坊又分为左、右教坊和宜春院。(1)内教坊内教坊是直接服务于内廷的。其产生时间较早,持续时间也最长,除去在战乱中受到的一些冲击,它几乎是和唐王朝保持始终。岸边成雄先生在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中说到:“内教坊系内教之坊并非内之教坊”,“内教”则可作为“宫廷乐的意义解释。宫廷乐即房中乐”。内教坊创立于武德年间。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曰:“内教坊,武德己来,置于禁中,以按习雅乐,以中官人充使。则天改为云韶府,神龙复为教坊。”6唐会要卷三十四杂录曰:“如意元年五月二十八日,内教坊改为云韶府。内文学馆、教坊,武德以来,置在禁门内。”7由此可知,武德年间,内教坊设立的地点在禁中,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满足新王朝歌舞享乐的需要。如意元年(692)五月,武则天改内教坊为云韶府。中宗神龙年间,云韶府又改称教坊,恢复为原来的名称。(2)外教坊除了内教坊之外,唐代还设有外教坊,一般称教坊。教坊创立于开元二年(714)。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正月:“旧制,雅俗之乐,隶属太常。上精晓音律,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殿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之使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8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厘革第二十二:“开元中,天下无事。玄宗听政之后,从禽自娱。又于蓬莱宫侧立教坊,以习倡优尊衍之戏。”9可知教坊由玄宗创立于开元二年(714),创立的理由是太常寺作为朝廷正规的礼乐机构不应该杂以倡优杂伎,实际上,建立教坊和梨园是玄宗在完全掌握政权之后,为了更好的满足其在音乐方面的享乐而采取的措施之一。教坊分为左、右教坊和宜春院三个部分。唐崔令钦教坊记:“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盖相因成习。东京:两教坊俱在明义坊中。右在南,左在北也。”10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开元中始别署左右教坊,上都在延政里,东都在明义里,以内官掌之。至元和中,只署一所;又于上都广化里、太平里,兼各署乐官院一所。”11可知教坊分左右教坊,位置不同,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12,元和中合并为一处。并且,在东都洛阳也设有教坊,这是因为皇帝和朝廷的官员除在长安外亦经常在洛阳,在洛阳设立教坊,可以在皇帝居住洛阳时不用长安教坊的乐工跟随,而就近使用洛阳的教坊乐工。教坊除包括除左右教坊之外还包括宜春院。上引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正月条已经载明:“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又唐崔令钦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若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四季给米。其得幸者,谓之十家,给第宅,赐无异等。初,特承恩宠者有十家;后继进者,救有司给赐同十家。虽数十家,犹故以十家呼之。每月二日、十六日,内人母得以女对,无母则姊、妹若姑一人对。”13可知宜春院是教坊乐人中得皇帝恩宠者所在,宜春院的乐妓经常在皇帝面前表演,故称为“内人”或“前头人”。三、五代后教坊(宋初教坊)宋史乐十七载:“宋初循旧制,置教坊,凡四部。其后平荆南,得乐工三十二人;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平江南,得十六人;平太原,得十九人;余番臣所贡者八十三人;又太宗藩邸有七十一人。由是,四方执艺之精者皆在籍中。”14陈旸乐书也载:“圣朝循用唐制,分教坊为四部,取荆南得工三十人,破蜀得工一百三十九人,平江南得工十六人,始废坐部,定河东得工十九人,藩臣所献八十三人,及太宗在藩邸有七十余人,皆籍而内之,繇是精工能手大集矣。”15但是,宋教坊所遵循的唐制并非唐代教坊的制度,而是来自五代时期继承后加以改变的“唐制”。正如据岸边成雄所言:“唐末内教坊与仗内教坊在左教坊(延政坊)与右教坊合并,此虽非教坊俗乐之衰退,但其教坊设置却已不及开元天宝时期之盛况矣,而后随着唐末社稷衰颓,教坊制度之规模缩小,当时宫廷贵族奢侈生活虽然衰退,但下级管理与商业市民之都市生活却反形充实,公私奴婢音乐,亦显著增加,宫廷中在教坊的组织与管理下的音乐活动,并没有完全衰退至销声匿迹,而是以较集中的方式,小规模地继续开展。”16此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五代。如资治通鉴所载:“蜀主奢纵无度所费不可胜纪。仗内教坊使严旭,强取市民女子内宫中,或得厚赂而免之。以是累迁至蓬州刺史。”17显然,十国中的前蜀(970-925),也继承了唐代的教坊职官体系,也有诸如“教坊使”这样的乐官设置及“仗内教坊”这样的称谓。又如新五代史针对后晋宫中某次朝会活动记载到:“然礼乐废久,而制作简缪,又继以龟兹部霓裳法曲,参乱雅音,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18其他割据政权如五代的后唐、后晋的宫廷音乐活动中,也有与教坊有关的机构设置,如旧五代史:“周匝因言梁教坊使陈俊保庇之恩,垂泣推荐,请除郡守,帝亦许之。”19又新五代史:“帝(后汉隐帝,948-950)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怒曰: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20”等等。所以,就五代十国时期来说,在教坊系音乐机构的组织与管理下,宫廷音乐活动仍然在陆续展开。这一时期音乐机构设置的完备程度和音乐演出的规模显然无法和盛唐时相比,但其在保存发扬教坊系的乐工、体制方面,确实颇具历史意义的。因此岸边成雄也认为:“五代时期,兵荒马乱,王室更替,但教坊之制,似仍相继存在,究其组织,唐末仗内教坊之渐次崩坏,但亦出于无奈。宋志所记循旧制,宛若继承唐制,并亦可称为直接继承五代教坊者。”21所言非虚。四、从唐、宋教坊的职官看五代时期教坊之职官(一)唐代教坊的职官大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凡诸司置直,皆有定制。诸司诸色有品直太常寺三十人教坊二十人。”22则二十人可能一度是教坊乐官之数。本文认为,唐代教坊乐官可分为以下几种:1梨园教坊使可能不是一个长设的官职,也许是因为窦元礼曾同时管理梨园和教坊,故称梨园教坊使。同时,窦元礼是“行内侍省内待”,可知梨园教坊使由宦臣充任。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七赵宗儒传:“太常有师子乐,备五方之色,非会朝享不作,幼军荒诞,伶官纵肆,中人掌管教坊者移牒取之。”23乐府杂录:“开元中始别署左右教坊以内官掌之。”此证明教坊以中人掌之。242教坊使唐代设有教坊使一职,负责全面管理教坊的全面工作。3教坊副使教坊副使是教坊使的副职。同教坊使一样,也是由宦臣担任的。4都判官交房中亦有都判官一职,是教坊的乐官之一,职位在教坊副使之下。5判官判官为都判官之下的乐官。此职不一定由宦臣担任,虽然教坊判官会在乐工中选拔,但有时也由不通音乐者担任。6都都知、都知宋钱易南部新书丙:“咸通中,徘优恃恩,咸为都知乃命李克及为都都知。”25按李克及可能是教坊的乐官,则都都知可能属于教坊。从此则材料看,都都知和都知都是具体重师音乐活动的乐官,故必须由精通音乐的乐工担任。一般说来,在教坊中宦臣担任的是高级乐官,乐工担任的是低级乐官。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四高力士传:“玄宗尊重宫闱,中官稍称旨,即授三品将军,门施棨戟殿头供奉、监军、入蕃、教坊、功德主当,皆为为人之务。”26可见由宦臣担任教坊的高级乐官在玄宗朝就开始了。综上可知,唐教坊的乐官当包括梨园教坊使、教坊使、教坊副使、都判官、判官、都都知和都知等。(二)北宋教坊的职官及其与唐教坊职官之较关于北宋教坊的职官构成,以宋会要辑稿第七十二册职官二二内所载最为详细:“国朝凡大宴、曲宴,应奉车驾游幸则皆引从,及踢大臣、宗室足设并用之。使一人,副使二人,都色长四人,色长三人,高班都知二人,都知四人。第一部十一人,第二部二十四人,第三部六人,第四部五十四人,贴部九十八人。”27据上可知,宋初教坊乐官主要有六种:使:一人、 副使:二人、 都色长:四人、色长:三人、 高班都知:二人、 都知:四人由此可见,唐、宋教坊之乐官总人数基本相当。教坊乐人是宋代教坊活动的主题,他们具体从事着教坊的一切事务。1教坊使教坊使是教坊的最高领导,唐宋皆然。但担任教坊使的人员,其身份却有着显著的不同。具体来说,唐代担任教坊使者多为中官,而宋代则否。没有没缺的文献记载证明宋代教坊使由宦臣担任, 且宋代教坊使多为精通乐律之人。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六魏誉列传载,唐文宗太和年间,“教坊副使云朝霞善吹笛,新声变律,深愜上旨,自左骁卫将军宜授兼扬府司马。宰臣奏曰:扬府司马品高,郎官刺史迭处,不可授伶官。上意欲授之,因宰臣对,亟称朝霞之善。闻之,累疏陈论,乃改授润州司马。”28可见,唐代教坊中之乐人即有因乐艺而升任别职的先例。在宋代,教坊各部应奉人值勤二十年,而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者,可以出仕庙令或镇将。29所谓庙令,即五岳、四读、东海及南海诸庙之长官,镇将乃地方武官。宋会要辑稿“教坊”条之“端拱元年八月出教坊伶官二十六人补诸州镇将。”反映的即是这一情况。此亦当为继承唐制。2判官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乐十七:“教坊本隶宣徽院,有使、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高班、大小都知。天圣五年,以内侍二人为铃辖。”可见,判官之职低于教坊使、副使,而高于色长、都知,且其设置当在北宋仁宗天圣五年设立铃辖之前。但天圣五年后直至南宋一直未见判官之名及其活动,亦可能是以铃辖代替判官之职。3高班都知、都知、都管据宋会要辑稿第七十二册职官二二载,宋代教坊乐官有“高班都知二人,都知四人”,而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乐十七“教坊”条则有“高班大小都知”;同卷又记有教坊都知李德升和高班都知郭延美的音乐创作活动,故“高班大小都知”所指即为“高班都知”与“都知”。且在太祖初年即有此官名。4色长、部头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旧教坊有竿策部、大鼓部、杖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舞旋色、歌板色、杂剧色、参军色,色有色长,部有部头,上有教坊使、副、铃辖、都管、掌仪范者,皆是杂流命官。”可见,色长与部头是教坊乐官中的最低等。教坊乐人各依其所奏乐器及表演内容,分为各个部色。唐代教坊并无色长、部头之职,但亦有用“色”字者,其意义与宋教坊部色相同。如旧唐书。音乐志载玄宗御勤政楼“宴设酥会”时,“太常卿引雅乐,每色数十人,自南鱼贯而进,列于楼下。”30此处演奏雅乐之各“色”乐人,即是按照各自所习乐器分别的。至于“部”之含义,在宋教坊十三部中,当与“色”相同。且唐代亦有用“部”者。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句话:“十三学得琵琶行,名属教坊第一部。”此处明确指出演奏琵琶的“商人妇”是原属“教坊第一部”的。乐府杂录“夔筷”条亦云:“咸通中第一部有张小子,忘其名,弹弄冠于今古”31,亦可作为唐代有“部”之一证。文献中关于宋代教坊色长、部头之具体人名很少。从唐、宋教坊官职的对比来看,五代时期教坊中的乐官至少有教坊使、教坊副使、判官、都知四职,然而是否有其他官职,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则不知。五、从唐、宋教坊乐工地位看五代教坊乐工之地位古代户籍制度从北魏拓拔氏设立开始,就将重师乐艺表演的乐工划入了贱民阶级。32此后经隋唐实际的进一步强化与巩固,这个贱民阶级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再分层,如黄现璠说认为的:“唐代贱民阶级,大体可分为官贱民和私贱民二种:二官贱民又分为官奴婢、官户、杂户、工乐及太常音声人等。私贱民分为私奴婢、部曲、客女、随身等。”33与唐代乐工相比,宋代乐工的社会地位整体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宋人费衮指出:“律文有官户、杂户、良人之名,今故无此色人,谳议者已不用此律。”34律令中严格的身份限定,已逐渐在实践中模糊直至出现被淘汰的迹象。乃至有人提出了“贵贱虽殊,人则一也”的看法35,这的确是不同前代的新气象。综上所述,唐教坊中乐工的地位是很低的,但在晚唐是有所上升,宋初乐工的地位较唐者高。从中,笔者推断,五代时期教坊中乐工之地位亦较高于唐。而后,宫廷教坊的地位日益巩固,为宋代宫廷音乐活动之主要品格,定下了基调。结语五代十国是兴废争战十分剧烈的时代, 人民遭受的苦难异常严重。不过, 五代十国又是唐宋两朝之间继往开来的时期, 是一个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分裂混乱走向统一安定的过渡时期, 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时期。五代十国的教坊音乐虽然不见有大的气象, 但由于它对唐代教坊音乐多有继承并有所创新, 所以在中国教坊音乐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显示出了它承唐启宋的重要作用。本文仅侧重教坊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对比唐宋教坊职官及乐人地位,研究五代教坊中职官的地位与乐人地位。涉及五代教坊的问题还有很多,本文说讨论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关于五代教坊音乐的问题还有待解决。注 释:隋书卷十五音乐下曰:“自汉至梁、陈乐工,其大数不相踰越。及周并齐,隋并陈,各得其乐工,多为编户。至(大业)六年,帝乃大括魏、齐、周、陈乐人子弟,悉配太常,并于关中为坊置之,其数益多前代。”载“名家导读笔记丛书”之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周峰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84页,句读略有不同。参考文献:1康瑞军,张祎唐宋之际的宫廷音乐机构考述J乐府新声2009,(1):662元脱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二手车评估鉴定与交易中介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专业保洁公司用工合同样本
- 2025版上海个人商铺租赁合同(含装修费)
- 2025版太阳能电池板市场推广与销售代理合同
- 2025瓷砖铺设劳务合同范本专业适用于文化场馆地面铺设
- 2025版城市穿梭电动单车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泰州二手房买卖合同+附赠车位使用权协议
- 2025年趸购电及配套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人工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诺亚家具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国企内部控制审计服务方案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 广医三院产房个案护理分享
- 工程人员驻场服务方案
- 中小学校保安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直播供货协议合同范本
- DB3411∕T 0039-2024 废包装桶回收再利用技术规范
- 2024年二次离婚起诉状范文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让学生自由飞翔
- T-CCSAS014-2022《化工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