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跳远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运动项目 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和快速力 量等能力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4 个动作过程连续完成的其中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跳远 运动中起跳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运动员在此阶段技术掌握的好坏是其运动技 能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起跳动作过程包括着地支撑阶段 起跳腿缓冲支撑阶段 起跳腿蹬伸阶段而下肢力量是影响运动员快速起跳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本研究采用 cybex770 等速测试与康复系统对 19 名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髋 膝踝三关节肌群进行以 150 0/s 90 0/s 60 0/s 三种角速度等速向心收缩测试和 以 120 0/s 角速度对运动员膝关节 踝关节进行等速离心收缩测试并结合运动 解剖学动作分析手段探讨跳远运动员起跳腿肌力情况力争为跳远训练提供更 科学的服务 以山东省田径队和体育运动学校的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其中运动健将级 3 名一级运动员 4 名二级运动员 12 名本研究根据测试对象的跳远实际达 标成绩分为 a b 两组 a 组成绩为 7.610.13m, b 组成绩为 6.890.24m t=9.94 p0.05两组成绩差异显著 研究主要结论a 组髋关节屈肌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要明显高于 b 组而两 组运动员在髋关节伸肌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别b 组运动员在等 速向心收缩和等速离心收缩时膝关节屈肌表现出相对力量快速力量欠缺膝关 节肌离心收缩能力差踝关节无论作等速向心收缩还是等速离心收缩屈伸肌 相对峰力矩屈伸比值等均无显著性差异b 组运动员踝关节肌肌力特征与 a 组 运动员相当 关键词关键词 跳远等速测试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ii abstract long jump is a physique dominated event-group, velocity and speed strength are important for result. the skill of long-jump contains of running-up , taking off, rising to the sky ,falling to the ground. the key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 is running-up and taking off. but, in long-jump, taking off is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 taking up contains landing , buffer of landing , stretching . and lower limbs stretched streng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ability of taking off. by using cybex770 isokinetic and rehabilitation instrument, we test supporting leg of 19 athletes in concentric contraction and in eccentric contraction .the norm contains pt/bw, tw/bw, ap/bw, f/e. we analyse these norms and combine characteristic of long jumpers maximun power force and fast contraction ability,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e to improve the event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 and technique for coach. we test the lower limb joint of supporting leg in concentric contraction ,under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1500/s 900/s 600/s and the lower limb joint of supporting leg in eccentric contraction, under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1200/s.we take the 19 athletes from shan dong long-jump team and sport school. we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 the result of group a is 7.910.13m , the result of group b is 6.890.24m, t=9.94 p0.05. they have the obvious difference. the main conclusion as follows:group a s maximum muscle power and fast strength of hip joint flexor is larger than group bs .maximum muscle power and fast strength of knee joint flexor muscle is weak in group b .in the eccentric contraction, the ability of extensor is weak too.ankle joint of group b in concentric contraction and eccentric contraction, its has no difference with group a. key wordslong-jump; isokinetic testing; hip joint; knee joint; ankle joint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 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体育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 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1 1 前言 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的日趋激烈加强对运动员训练的科学性 系统性的研究成为必要运动训练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只有通过长期系统和科学的训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才 能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跳远属于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技 术性较强对运动员速度和爆发力等素质要求高的项目它是在快速的助跑后沿 直线瞬间完成的起跳腾空落地动作良好的速度是跳运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 的前提与保证但在竞技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力量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其速度 耐力等素质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和运用战术的重要 基础 1.1 问题的提出 跳远是以速度为基础的运动项目良好的速度是跳运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 前提与保证而运动员力量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其速度耐力等素质的水平有着 重要的影响也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和运用战术的重要基础倘若力量的发展 不能适应助跑速度要求就会影响起跳效果达不到必要的腾起角和腾起初速度 从理论分析可知起跳时的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此因素是跳远起跳阶段各技术动作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在跳远运动中起跳是最 为关键的一环运动员在此阶段技术掌握的好坏是其运动技能高低的重要标志 之一跳远的起跳技术包括着地支撑缓冲蹬伸助跑的速度只有与起跳的力 量同步增长才能取得良好的起跳效果 对跳远起跳技术的研究以往人们普遍集中于技术诊断的层面以运动学参 数的研究为主对运动员动力学参数研究较少运动员肌力对技术的影响研究较 少用等速测试系统评价跳远运动员肌力的就更少了在查了 1979 年到 2005 年 的体育类核心期刊跳远运动员等速肌力方面的文章少之又少鉴于此为更好 地为跳远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本研究对跳远运动员的主要关节肌群进行等 速测试采用 cybex-770 等速测力与康复系统测试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下肢三关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第 31711 号191 页. 田径教材小组.田径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第 14129 号298 页.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2 节屈伸肌群的收缩特性促使运动员能够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弥补局部力量的 缺欠,使肌力平衡发展使其能尽快地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 1.2 文献综述 1.2.1 身体素质在跳远中的重要作用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 功能能力是人体的各种与运动相关的综合功能状态同时也包括运动员在其特 殊运动项目中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表现及评价是多方面的可分为一般身体 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指人体的基本能力包括身体力量速度 耐力灵敏柔韧等几方面一般身体素质是人体生存及运动的基本条件是人 体从事体育运动的基础专项身体素质是与运动员的特殊运动相关的基本素质 人体的所有运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而产生的所以力量素质被认为是各项运动中 是最重要的素质肌肉力量是人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在竞技体育运动中 力量素质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体能要素之一运动员力量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其速 度耐力等素质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和运用战术的 重要基础 跳远属于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技术性较强对运动员速度和爆发力等素质要 求高的项目它是在快速的助跑后沿直线瞬间完成的起跳腾空落地动作就 爆发力量而言跳远起跳腿落地时支持的运动器官承受着巨大压力尤其是脊 柱其负荷超过运动员本身体重的 3-5 倍最高值可达 800 千克以上所以提高 力量质是提高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 跳远是以速度为基础的运动项目良好的速度是跳运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 前提与保证倘若力量的发展不能适应助跑速度要求就会影响起跳效果达不 到必要的腾起角和腾起初速度而影响跳远成绩助跑的速度只有与起跳的力量 同步增长才能取得良好的起跳效果因此下肢力量是影响运动员快速起跳能 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跳远起跳的时间很短,其过程从技术上可分为支撑缓冲蹬伸三个阶段踝 关节的最大缓冲处为缓冲和蹬伸的临界点起跳腿完成着地支撑技术后三个关 刘咸祥.跳远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方法与手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 2 期第 4 卷(总第 14 期).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3 节被迫弯曲缓冲缓冲幅度越大水平速度丧失越多因此要求一部分肌肉在缓 冲过程中做强有力的离心收缩, 并且这种离心收缩力越强缓冲速度越快就越 能加快转为蹬伸阶段在蹬伸阶段做离心收缩的肌肉迅速转化为向心收缩而 在缓冲阶段被拉长的肌肉迅速转为主动收缩由此可见跳远运动员下肢力量是 肌肉做离心向心收缩产生的爆发力在训练中要突出对运动员下肢肌群的离 心向心收缩工作能力训练加快肌肉工作形式的转换速度 1.2.2 跳远的起跳技术 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4 个动作过程连续完成的其中助跑与起跳 的结合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这 4 个动作过程是统一的整体无论哪一个环节 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从理论分析可知起跳时的 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此因素是跳远起跳阶段各技 术动作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因此在跳远运动中起跳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运动 员在此阶段技术掌握的好坏是其运动技能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运动员在高速 助跑情况下通过准确快速强有力地起跳使人体总重心的总动量发生急剧变 化从而获得必要的腾空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以达到尽可能大的跳远距离 起跳的作用是在尽量保持水平速度的同时获得垂直速度(或升力)在助跑的最后 一步起跳脚着地时(一般是足跟先着地)微屈髋膝踝各关节以缓冲冲击 力并使腿成准备用力蹬伸的姿势然后随着重心前移两臂和摆动腿积极上 摆同时起跳腿的髋膝踝各关节用力蹬伸关节蹬伸的反作用力使身体腾起 而且这一反作用力还会使运动员绕通过重心的额状轴转动一般转动总是向前 的 起跳过程包括着地支撑阶段起跳腿缓冲支撑阶段起跳腿蹬伸阶段当助跑 结束时起跳脚在支撑点突然受到制动此时人体就会绕通过制动点的轴发生转动 人体绕制动点转动效果的优劣与脚着板时的稳固程度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着板 时的稳定性要求运动员着板时用脚跟首先接触地面并迅速转动这样的上板技 术目的在于增大支撑面积同时减小对人体不利的冲撞力值得注意的是要尽 量避免用脚搓板而造成脚跟与脚板小范围的滑动错误的着板动作不但不能增加 其稳定性反而由于脚的滑动或晃动使得起跳腿的肌群无法处于最佳的发力状态 史俊.跳远运动员爆发力训练之我见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1 卷第 1 期 2002 年 12 月.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4 最终影响了蹬伸动作的效果 起跳腿完成着地支撑技术后三个关节被迫弯曲缓冲缓冲幅度越大水平速 度丧失越多因此要求一部分肌肉在缓冲过程中做强有力的离心收缩, 并且这种 离心收缩力越强缓冲速度越快就越能加快转为蹬伸阶段在起跳的过程中在 起跳中下肢各关节要承受短时间的超量负荷特别是在着板初期产生制动时 这个负荷将达到最大值所以对起跳时这一技术动作给子高度的重视一方面 是为了防止损伤另一方面是防止相应关节的晃动而造成力的缓冲或分解使得 动作变形腾起初速度减小 整个摆动动作的过程是身体维持平衡并获得动力的过程运动员此项技能掌 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跳远技术的正常发挥因此摆动动作在跳远运动员训练中 应占有相当比例 蹬伸是起跳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影响起跳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要获得 较好的蹬伸效果必须注意蹬伸过程肌肉发力的顺序生物力学的观点认为在 肌肉收缩发力过程中必须做到大块肌群首先发力以克服人体环节的惰性便于 环节的启动中等肌群其次发力便于人体环节进一步加速小块肌群最后发力 除提供一定的力量外更重要的是控制人体环节的运动方向由此可知蹬伸时 下肢肌群发力的顺序应是:首先是伸髋肌群发力屈髋肌群做退让工作其次是伸 膝肌群发力屈膝肌群做退让工作最后是伸踝肌群发力屈踝肌群做退让工作 蹬伸时只有通过下肢肌群逐次发力反作用力才能按相反顺序传递到身体重心上 从而达到提高身体重心的高度以及充分送髋的目的只有下肢肌群按顺序充分收 缩并以适合运动员自己的最佳角度起跳人体腾起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才有保 证如果违背了上述原则先伸踝后伸膝则通过踝关节的支撑反作用力传递到 弯曲的膝关节定会产生力的负效应或者说如果下肢肌群发力顺序不对即使肌 肉做强有力的收缩也得不到理想的蹬伸效果 乔 柱.跳远起跳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j.天中学刊第 20 卷第 5 期 2005.10 月. 田径教材小组.田径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第 14129 号298 页.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5 图 1 起跳技术 1.2.3 等速肌力测试的研究现状 1.2.3.1 等速技术在肌力测试中的作用 等速运动的概念由 hislop 和 perrine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提出的采用等 速肌力测试可对运动员的肌肉功能进行定量测试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创 伤后的功能情况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等速肌力训练对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 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运动创伤后的肌肉功能的康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训练方法 等速仪器可提供等速向心等速离心等长和等张等不同收缩方式的肌力训练 等速运动是指在运动中运动速度恒定而阻力可变运动速度预先在等速仪器 上设定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受试者用多大的力量收缩肢体运动的速度都限制 在预先设定的恒定速度范围内受试者肌肉张力增加或降低等速仪器的力矩输 出相应地增加或降低使肢体不能产生运动的加速度(运动开始和末了的瞬时加速 度除外)与等长等张测试相比等速测试的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 会产生爆发式运动的现象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 比即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国内外的力量训练 专家也认为它可以在整个运动范围给肌力最大的阻力等速运动时肌纤维长度 缩短或被拉伸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是一种动力性收缩类似于等张收缩但 等速运动中等速仪器所提供的是一种顺应性阻力大小随肌肉收缩张力的大小 而变化类似于等长收缩因此等速肌肉收缩兼有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的某些 特点是一种特殊的肌肉收缩形式它作为力量训练负荷有利于提高肌肉在各种 长度下的动力性力量还可以防止拉伤等速测试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被测定肌 群的功能状态 1.2.3.2 等速技术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6 等 速 运 动 (isokinetic movements) 又 称 恒 定 速 度 运 动 (constant velocity movements ) 是指利用专门设备 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 力使整个关节运动按预先设定速度运动而在运动过程中只有肌张力和力矩输出 的增加80 年代后期等速运动技术引入了中国首先进行的是运动员的肌力测 试和训练的应用研究,后来又广泛用于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中目 前对正常人群和康复人群的肌力评价比较多对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肌力特征也有 研究等速测试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因此等 速测试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广泛的应用 1.2.3.2.1 正常青年下肢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的研究现状 肌纤维的兴奋及产生张力都需一定时间运动速度越快肌肉收缩时间越短 所募集的肌纤维数量越少肌张力越小快速运动的峰力矩与快肌纤维的含量有 关快速运动时主要是募集快肌纤维肌肉在主动收缩时其对抗肌受牵拉诱 发牵张反射而产生阻力主动肌收缩速度越快受对抗肌产生阻力的影响越大 成鹏 等测试了 20 例正常男性青年学生下肢的等速向心收缩数据发现峰力矩 总功平均功率伸展时大于屈曲时两侧峰力矩的比较无差异速度影响峰力矩 相对峰力矩尤以非惯用肢明显速度增加到达峰力矩的时间缩短屈/伸比值 受速度影响不显著谢光柏 等对 34 名正常青壮年膝屈伸肌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评 定结果表明,正常膝屈伸肌的峰力矩值单次做功量在不同运动速度时随测试速 度的增加而降低膝伸肌大于屈肌慢速测试大于快速测试优势膝大于非优势 膝男性高于女性膝屈伸肌的平均功率随测试速度增高而增加左右侧膝测试 结果比较相差无显著性在相同测试速度时不同性别之间相同侧膝同名肌峰 力矩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郑光新 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峰力矩 下降比男性快分析造成男女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肌纤维的含量有关 vandervoorl 研究证实女性小腿三头肌内肌纤维的含量比男性少且女性发生 肌肉萎缩的速度比男性快 成鹏 毕霞等.正常男性下肢等速向心收缩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999 年第 5 卷第 3 期 114-116. 谢光柏 陶新民 姚文均等.正常青壮年膝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7 年第 12 卷 第 4 期158-162. 郑光新 邹毅.屈伸膝肌等速向心肌力测试的正常值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5201-205. vandervoorl aamc comas aj. contractile changes in opposing muscles of the human ankle joint with aging. physical, 1986.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7 王向东 等研究表明在等速向心测试中男女踝关节背屈跖屈肌群峰力 矩随测试角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两种测试均表明跖屈肌群峰力矩大于背屈肌群 峰力矩(p0.01) 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在 50%水平没有出现随运动员速度提高而升高的趋势 江苏女子自行车运动员膝关节肌群力量偏低 薛刚 等选择 20 名新兵进行为期 4 周的耐力力量复合训练训练前后采用 cybex-6000 型等速运动测试仪对新兵的膝屈伸肌肌力肌爆发力及肌耐力进行等 速测试训练后双膝屈肌的峰力矩力矩加速能和耐力比在不同测试速度 (60 0/s ,1800/s)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训练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余竹生 等对摔跤运动员的踝关节肌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将组背屈 虞重干.篮排球运动员下肢 3 关节肌等速测试的对比研究j.体育科学2000 年 1 月第 20 卷第 i 期. kuhn s. comparison of pt and h/q femoris ratios during high velocity isokinetic exercise in sprinters, cross-country runners and normal males. 张涛.排球运动员下肢起跳肌群等速测试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4.252. 李家旺.江苏女子自行车运动员下肢肌力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年 12 月. 薛刚 黄昌林.耐力力量复合训练对新兵膝屈伸肌功能影响的等速测试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 年 8 月. 余竹生等.男子优秀摔跤运动员的踝关节肌力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 年 2 月第 22 卷第 1 期.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10 的最大肌力矩显著大于一级组(p0.05)健将组选手耐力比显著高于一级组选手 (p0.05)说明摔跤项目中踝关节的肌力特征是以肌肉持续抵抗疲劳的能力为主 健将组和一级组两侧踝关节肌力比与总功比差异均在 10%以内不存在优势腿现 象单侧踝关节背屈肌与跖屈肌力量差距较大是由踝关节处的形态结构和肌力 特征所决定的踝关节背屈肌力是优秀摔跤运动员训练中应注重发展的力量素质 踝关节的肌力特征是以肌肉持续抵抗疲劳的能力为主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有 1在跳远的起跳技术评定中把等速测试与运动解剖学环节受力分析法结 合起来分析技术动作的研究不多 2对跳远起跳技术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肌力表现特征差异的研究较少一些 技术动作完成的不好或存在某些错误主要是局部肌肉力量差或某组对抗肌群 力量不平衡而导致技术变形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等动测试把其测试指标与优秀运动员相比发现不足 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弥补局部力量的欠缺促使肌力平衡发展有利于尽 快地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 1.4 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1本论文通过对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屈伸肌肌力的等速测试获得峰值 力矩总功平均功率最大力矩对应的角度屈伸肌力比等指标 2发现运动员肌力不足之处防止由于屈伸肌力比低肌力发展不平衡或其 他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的发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屈伸肌 力比同时使运动员更好的掌握动作技术 3对运动员下肢三关节屈伸肌肌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比分析从而帮助 教练员与运动员更科学有目的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 1.5 研究意义 随着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的出现有关项目的等速肌力测试的研究相应 增多而对于跳远运动员各主要关节肌力情况的综合研究却很少以往人们对跳 远技术的研究普遍集中于技术诊断的层面以运动学参数的研究为主跳远运动 的动力学参数方面尤其是等速肌力测试方面研究较少鉴于此为更好地为跳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11 远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依据促使其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弥补局部力量的欠缺 使肌力平衡发展使其能尽快地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 通过查阅从 79 年以来本研究相关的论文九十余篇并重点 阅读了有关等速肌力评价的文章了解当前对本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实验 设计和可行性分析 2.1.2 专家访谈 在进行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走访了山东省体工队康凯等科研 人员及教练王虎和部分运动员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和建议 2.1.3 数理统计 cybex770 型等速测力与康复系统的专门计算机按固定程序输出每个测试范 围每种速度下的屈伸肌群的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等参数进而打印出 所有数据按分析要求用 spss11.5 对一些解析数据进行平均数标准差独立 样本 t 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2.1.4 现场测量 采用 cybex-770 型等速测力与恢复系统进行测试等速测力与康复系统已经 被广泛用于运动员肌肉力量评定力量训练和运动系统伤病防治和康复上本文 测试时根据前人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结合跳远运动项 目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的特点测试前运动员做 10min 准备活动然后进行正式测 试 2.1.4.1 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田径队和体育运动学校的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年龄平均 21.73 岁体重平均 68.24 ,身高平均 176 其中健将级运动员 3 名一级运动员 4 名二级运动员 12 名本研究根据测试对象的跳远实际达标成绩分为 ab 两组 a 组成绩为 7.610.13m,人数为 5 名 b 组成绩为 6.890.24m人数为 14 名 t=9.94p0.05两组成绩差异显著 2.1.4.2 测试地点和时间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11 远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依据促使其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弥补局部力量的欠缺 使肌力平衡发展使其能尽快地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 通过查阅从 79 年以来本研究相关的论文九十余篇并重点 阅读了有关等速肌力评价的文章了解当前对本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实验 设计和可行性分析 2.1.2 专家访谈 在进行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走访了山东省体工队康凯等科研 人员及教练王虎和部分运动员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和建议 2.1.3 数理统计 cybex770 型等速测力与康复系统的专门计算机按固定程序输出每个测试范 围每种速度下的屈伸肌群的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等参数进而打印出 所有数据按分析要求用 spss11.5 对一些解析数据进行平均数标准差独立 样本 t 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2.1.4 现场测量 采用 cybex-770 型等速测力与恢复系统进行测试等速测力与康复系统已经 被广泛用于运动员肌肉力量评定力量训练和运动系统伤病防治和康复上本文 测试时根据前人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结合跳远运动项 目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的特点测试前运动员做 10min 准备活动然后进行正式测 试 2.1.4.1 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田径队和体育运动学校的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年龄平均 21.73 岁体重平均 68.24 ,身高平均 176 其中健将级运动员 3 名一级运动员 4 名二级运动员 12 名本研究根据测试对象的跳远实际达标成绩分为 ab 两组 a 组成绩为 7.610.13m,人数为 5 名 b 组成绩为 6.890.24m人数为 14 名 t=9.94p0.05髋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 a 组要高于 b 组说明 a 组髋关节屈肌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要明显高于 b 组而两组运动员在 髋关节伸肌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别 按解剖学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动作起跳着地支撑阶段髋关节屈肌主动收 缩为原动肌是完成起跳着地支撑技术的主要肌群因此髋关节屈肌肌力决定 着地支撑的好坏a 组运动员髋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显著大于 b 组运动员这可能 是影响 b 组运动员着地支撑技术的原因之一 起跳蹬伸阶段首先是髋关节伸肌快速收缩使髋关节伸髋关节伸肌为原 虞重干.篮排球运动员下肢 3 关节肌等速测试的对比研究j.体育科学2000 年 1 月第 20 卷第 i 期.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17 动肌是完成起跳蹬伸技术的主要肌群其工作方式为动力性向心收缩因此髋 关节伸肌的快速蹬伸能力是决定蹬伸技术好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两组运动员髋关 节伸肌快速力量没有显著的差别 表 4 髋关节屈伸比独立样本 t 检验表(con) x (nm/) s t p a 组 b 组 150 0/s 600/s 0.77 0.67 0.60 0.61 150 0/s 600/s 0.02 0.02 0.06 0.02 150 0/s 600/s -6.71 -5.53 150 0/s 600/s 0.00 0.00 峰力矩屈伸比值是代表髋关节屈伸的平衡指标从表 4 中可看出髋关节屈伸 比都随角速度的减小而减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髋关节屈伸比两组有显 著差异p0.05 5.370.26 4.420.22 p0.05 按照解剖学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动作着地支撑阶段踝关节伸踝关节伸 肌向心收缩为原动肌是完成着地支撑技术的主要肌肉因此踝关节伸肌的肌 力是起跳着地支撑技术的好坏的原因之一 缓冲阶段踝关节跖屈肌作退让工作因此踝关节跖屈肌作离心收缩时的肌 力决定着缓冲技术的好坏 王向东 刘学贞 卢德明.中国青年踝关节跖屈背屈肌群力量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 年 11 月 第 22 卷第 6 期. 屈肌 伸肌 a 组 b 组 p 值 1.950.28 1.710.32 p0.05 0.610.06 0.560.08 p0.05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三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20 表 910 中两组运动员踝关节跖屈肌相对峰力矩没有显著性差异离心收缩 时踝关节屈伸肌的相对峰力矩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 b 组运动员踝关节肌收缩 能力与 a 组运动员没有显著性差异 3.2 b 组跳远运动员不同角速度下髋关节等速测试结果 3.2.1 髋关节屈伸肌相对峰力矩结果分析 表 12 屈伸肌相对峰力矩均值及标准差xs(nm/) 表 12 显示在同一测试速度下髋关节相对峰力矩都是伸肌大于屈肌屈伸 肌相对峰力矩随着速度的减小有增加的趋势屈伸各组数据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3.2.2 髋关节屈伸肌相对总功结果分析 表 13 屈伸肌相对总功均值及标准差( xs) (j) 表 13 显示在同一测试速度下髋关节相对总功总是伸肌大于屈肌屈伸肌 相对总功随着速度的减小有增加的趋势除伸肌在角速度为 150 0/s 90 0/s 有显 著性差异外p0.05) 3.2.3 髋关节屈伸肌相对平均功率结果分析 表 14 屈伸肌相对平均功率均值及标准差(xs)(w) 表 14 显示在同一测试速度下髋关节相对平均功率为伸肌大于屈肌屈伸 肌相对平均功率随着速度的减小有减小的趋势屈伸肌各组数据间均有显著性差 角速度 150 0/s 90 0/s 60 0/s p 值 屈肌 伸肌 1.780.19 2.920.61 2.090.32 3.470.74 2.240.07 3.880.88 p0.05 角速度 15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中专题复习-词汇句型训练-2025-2026学年 译林版2024 英语八年级上册 解析卷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2025七年级试卷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试卷(含答案)
-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赏练-包利民小说(含解析)
- 达旗安全培训教育基地课件
- 基于数字孪生的仪表系统全生命周期运维模式创新与成本效益悖论
- 城市密集区微型分类屋的适老化设计与无障碍使用场景重构
- 国际能源署标准与本土油气管网能效评价体系兼容性矛盾解析
- 噻吩基丙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路径与工业级成本效益平衡研究
- 可降解生物材料在分体筷标准型筷柄中的产业化应用瓶颈分析
- 道路运输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高考一卷英语真题(解析版)
- 食品安全包保制度
- Module 1 Unit 1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重庆某国有企业招聘新媒体运营(偏拍摄剪辑)参考题库含答案
- GJB297B-2020钝化黑索今规范
- 考勤管理制度全套表格
- 关于懂你的600字初三作文9篇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30)
- 联邦学习在二零二五年保险精算模型跨机构协作中的实践
- 2025至2030年中国猫砂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