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中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一)积累(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每天在太阳升起前的一瞬,天安门广场都有一个升旗仪式。肃威的军乐仪仗队、(ln) 然的护旗卫兵、激越的国歌、翻飞的国旗,(hu) 聚成苍宇下的神圣。每当看那些直立仰望的男女老少时,尤为震撼:在他们相貌各异的脸庞上,(tn) 露着同一种庄严与豪情。国家和她的儿女在这一刻真真切切地血脉相(rng) 。(选自智慧背囊第四辑) 2、 默写。(1)(2)必选一句(3)选一个方面(8)必选,其余四句选三句。(8分) (1)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 、热情的火焰和 。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陋室铭中通过描写陋室环境的优美和室中交往人物的不俗衬托了陋室的不陋,请你选择一个方面默写出课文中的语句。 环境: , 。交往人物: , 。 (4)写出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与“抽刀断水水更流”形成对仗的一句。 。 (5)浊酒一杯家万里, 。 (6)_,小桥流水人家。 (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 (8)写出一句含有鸟的诗句: 。 (二)运用(共15分)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在生活中,“跌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不爬起来。整天抚摩着伤痕,一味地消沉叹息,不思进取,在碌碌无为中慨叹时间流逝,光阴白白地过去,那是无志之徒、无能之辈!真正的勇士是倒下又能够顽固地爬起来的,是能知耻而后勇的。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为发明电灯,造福人类,曾做过数以千次,但都失败了。甚至,他没有恢心丧气,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研制成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张海迪高位截瘫,仍然克服困难,用功学习,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由此可见,荣誉的桂冠从来是用荆棘编成的,只有不为艰难,不怕“跌跤”,才能有所成就,才能使自己的灿烂的生命放射出光芒。 4、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实践和弘扬新时期“常州市民精神”, 团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常州市青少年“共铸诚信”主题教育活动,针对这种活动的意义谈出你的看法。(2分) 5、一位同学在仿写“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充实,就舍弃了无聊; 。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时做了这样一个答案,“拥有青春,就舍弃了失败。”请你判断他的答案是否正确,谈出理由。(3分) 6、请写出你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的书名_,你最喜欢的书中人物是_,他(她)的性格特点是_。(不超过10个字)(3分)。 (三)探究(共3分) 7、阅读下列材料就“网吧问题”请你探究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材料一、2002年6月16日,北京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造成24人死亡,十多人受伤的惨剧。其中大部分受害者是在读学生。据有关部分调查网吧缺乏安全防火设施,是造成这次火灾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据人民日报2003年2月27日报道,一个12岁的小孩因上网欠上机费20元,被网吧老板扣押自行车而不敢回家,最后饥寒交迫,投水而亡。小孩父母四处寻找,不见踪影,四天后才在一座桥下发现小孩遗体。孩子的父母痛心地呼吁:“请全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严厉打击那些黑心网吧。” 材料三、据2003年8月7日新华社报道,2003年8月2日深夜,沈阳发生一起人命案,受害者是一位15岁的少年,而杀人凶手年龄却只有13岁。事件的起因只是为了一点点上网费。为了一点点上网费,竟至于到杀人的地步!又报道,南京16岁少年由于痴迷上游戏竟偷钱到网吧上网,甚至彻夜不归。孩子的父亲愤怒之下将孩子捆绑游街,孩子的母亲气愤地说:“我真不知道,为什么网吧在门口贴着大大的未成年人禁止入内,里面却黑压压的一片,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白杨礼赞一文节选,完成710题。(共12分)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8、用一句话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2分) 9、你怎样理解文中加点词语“也许”的作用?(3分) 10、文中划线语句描述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共同点两个分句能否前后调换顺序?两个分句分别从哪两个层面上揭示的?(4分) 10、文章运用了四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逐层加深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请仿照示例选一句作简要批注(3分) 示例:第二个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不平凡品质,肯定了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联系。 批注: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共18分) 孩子施舍的天堂 张丽钧 看过一幅儿童画:一个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我心里一笑,想:六比六,还省得争抢打架。但是等等,看那幅儿童画下面歪歪扭扭的题字,居然是:“太美了,舍不得吃!”我的心禁不住温柔地一动,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 一日,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个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上小椅子里的孩子突然喊道:“谁,找,你!”我和那位妈妈一同看那广告牌,广告牌上那位目光深沉的先生,正对着我们凝望。我无声地笑了。那个孩子得不到妈妈的回应,拽了一下妈妈的衣服,继续不依不饶地指着广告牌说:“妈妈,你看呀,谁,找,你!”那位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猛地回头捂住了孩子的嘴。我再次抬头看时,也终于明白了孩子所谓的“谁找你”,原来是“雅戈尔”的误读。我很为那小气地捂住孩子嘴的妈妈遗憾,真的大可不必,孩子并不是在存心丢你的脸,虽说他没有读对一个字,但他那大声读出三个半边字的热情与勇气不是很可贵吗? 一个小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下雪了,人们都穿上了棉衣。一个孩子跑到老师跟前很认真地问:“老师,天气这么冷,院子里的雕像也应该穿上棉衣。”老师只是一笑,并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又有一个孩子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于是,老师决定带着孩子们举行一场为雕像穿棉衣的仪式。我想,随着时光的推移,孩子会长成大人,孩子自己穿过的棉衣将永远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冬天里一块石头所获得的刻骨的温暖,将使那日后在有形与无形的风雪中穿行的心感到美好与安慰。 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的精神有时会觉得恍惚无依。“成熟”折磨着我们。我们眼看着自己的纯真与热忱、敏感与同情一点点被剥蚀、被风化。法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先生说:“我本能地防止自己成为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成熟的人。因为,与成熟相伴的往往是如此不和谐的词:贫乏、屈服、迟钝、顺从命运的理性化”在“早熟”成为全球性流行疾病的今天,让我们悉心守护那弥足珍贵的童真与童趣,并让自己知道,这童真与童趣是上帝送给人类的最后的礼物,是上帝通过孩子施舍给我们的美丽天堂。(摘自八小时以外2003年第7期) 11、请你阅读文章,结合内容为本文换个文题。(答案不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2分) 童真的美丽 童真的可贵 呵护童真 童真珍贵的礼物 12、第一节中我“看那幅儿童画下面歪歪扭扭的题字”而致使“我的心禁不住温柔地一动,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你认为所题的是什么字?(结合文章内容回答)(3分) 13、文中的“我”认为文中的妈妈的做法大可不必,但没有劝阻。如当时你在场,请你去劝阻她,你会怎样说?(3分) 14、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一定亲身经历过或听到过很多让你或他(她)的心感到美好与安慰的故事,自己的故事请你说出来,他人的请简述故事说说你的内心感受。(4分) 15、成熟一词词源上解释为指五谷瓜果成长到可收获的程度,有长大成熟一说。后比喻事物发展到可收效果的阶段。在童年这首歌中一句歌词“盼望着长大的明天”,可以说代表了很多孩子的心声,而文中的法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先生说:“我本能地防止自己成为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成熟的人。因为,与成熟相伴的往往是如此不和谐的词:贫乏、屈服、迟钝、顺从命运的理性化”请你谈谈“孩子想长大,大人想年青”这一现象的看法。(3分) 16、阅读上文的有关内容和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对童真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吃葡萄时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想种出葡萄来。几天后,女孩的花盆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女孩开心极了。原来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家长、教师以及一切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要爱护孩子的创造精神,不要扼杀可贵的童真。(选自刘柳的萌芽有删改) 一个小男孩拿一美圆到处买上帝,一位老人问他买上帝干吗?他告诉老人父母去世,叔叔抚养他,但叔叔摔伤了,医生说只有上帝能救他。老人卖给了小男孩一瓶“上帝之吻”饮料告诉小男孩你叔叔喝了这评饮料就没事了。后来老人花重金请世界顶尖医学专家治好了男孩叔叔的伤。(选摘徐彦购买上帝的男孩) (三)阅读下面活版片断,完成2024题。(共15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7、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则以纸帖之_ (2) 每韵为一帖_ (3) 持就火炀之_ (4)瞬息可就_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 19、 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所用的原料是(),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2分) 20、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给A、B、C、D、拟个名称填在符号后横线上,并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把其代号填在数字后横线上:( 5分) 、 、 、 、 (1) (2)F用药物蒙铁板(3) (4) (5) (6) ( A ) ( B ) ( C ) ( D ) (、用火烧) 21、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炼钢”的记载,回答问题。(4分) 原文梦溪笔谈(卷三辨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 注释:假:借、靠;濯:淘洗;尽:不断;累:累计;耗:损耗,减少。 (1)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其意思。(2分) (2)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2分) 三、作文(共3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30分)当你孤独时渴望他人的陪伴,当你受挫折时渴望他人的帮助,当你高兴时渴望他人分享,我们人总是在渴望着,渴望友情,渴望理解,渴望想得到还未得到的请以“渴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文题补充完整。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不少于450字。必须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题目 常州市清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命题者:于伟军 (试题及答案纯系个人之见,仅供参考,多多赐教!)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一)积累(共10分) 1、(2分)凛、汇、袒 、融 3、 (8分)每句一分。 (二)运用(共15分) 3、 (4分)对一处一分(1)错字:改正:恢灰 ;为畏 (2)将“时间流逝”或“光阴白白地过去”删去。删去“张海迪的例子” (3)将“顽固”改为“顽强(坚强、勇敢等)”。将“甚至”改为 “然而(但是、可是等)”。 (4)补:在“数以千次”后加“的实验(试验、尝试等)”。 (5)调序:将“灿烂的”移至“放射出”后或“光芒”前 4、(2分)能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美德,弘扬社会文明新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言只有理即可。 5、(3分)不正确,因为从所提供的句子分析,这位同学的答案形式和句式是符合要求的,但是拥有的对象和舍弃的应该是形容词,至少应该是一对反义词,而他的答案不符合这一要求,最好也是拥有实,就舍弃了与实的反义词。如拥有踏实,就舍弃浮躁。 6、(3分)一空一分。(不超过10个字)。 (三)探究7、(3分)首先,网吧经营者素质低,只追求经济效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其次,网吧监督部门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宣传不够;最后,网吧经营不规范,地方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不严。还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等诸多因素。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8、描写、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描写揭示了白杨树内在气质的不平凡的象征意义) 9、也许一词表示某种可能,说话留有余地,委婉而有分寸,用在这里,意味着人们并非一定认为白杨树不美,话中留露出作者对白杨树之美的肯定。(4分) 10、不能,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