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研究.pdf_第1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研究.pdf_第2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研究.pdf_第3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研究.pdf_第4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给出。该方法的缺点是模型通用性差、不易扩充、实现 过程复杂、计算量大,采用计算机计算时占用内存较大。 树搜索法是基于图论的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 d f s ) 或 广度优先搜索( b f s ) 。深度优先搜索过程是:每次从某 一节点出发,沿着某条路径往下搜索,直到最末端节点, 然后选择下一条路径,重复上一过程进行搜索;而广度 优先搜索是一种分层搜索的方法,从某一节点开始,以 该节点为中心,分层往外搜索,直到搜索完所有的节点。 本文首先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电力系统各种元件进 行建模,通过定义电网设备与拓扑分析相关的属性和行 为,采用广度优先搜索方法,实现了电网拓扑的静态生 成和快速动态跟踪。拓扑分析完成后,确定了电网设备 的运行状态,然后根据电网设备的不同电压等级,实现 了网络元件的动态着色。 本文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 ) 介绍了几种传统的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方法 及拓扑分析时用到的图论知识,分析了这几种拓扑分析 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 2 )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电力系统元件进行建模, i i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为进一步扩充软 件,或与其他分析计算软件进行接口奠定了基础; ( 3 ) 利用m f c 中指针链表元素访问的技巧,采用 广度优先搜索方法实现了电网拓扑的静态生成和快速动 态跟踪; ( 4 ) 设计了一个计时器来自动控制断路器的操作, 模拟了断路器的跳闸、重合闸及再次跳闸的动态过程, 并实现了对拓扑结构变化的动态追踪和动态着色; ( 5 ) 根据拓扑分析的结果,动态形成电网的导纳矩 阵,并实现了与潮流计算程序的接口。 关键词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网络拓扑 广度优先搜索 i h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r e s e a r c ho np o w e rs y s t e m 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a n a l y s i su s i n g o b j e c t o r i e n t e dt e c h n o l o g y a b s t r a c t i nm o d e mp o w e rs y s t e m s ,e n e r g yc o n t r o lc e n t e r sp l a ya v i t a lr o l ei ng u a r a n t e e i n gt h es e c u r i t ya n do p t i m a lo p e r a t i o n o fap o w e x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p r o c e s su n t i l a nn o d e sa r es e a r c h e d b f si sak i n do f h i e r a r c h i c a ls e a r c h ;t h es e a r c hp r o c e s sc a nb ed e s c r i b e da s f o l l o w :f r o man o d e ,t a k et h en o d ea sac e n t e r , s e a r c ho t h e r n o d e sa r o u n di tf r o ma l a y e rt 0al a y e r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f i r s t ,t h e o b j e c t - o r i e n t e d m o d e lo f e l e c t r i c e q u i p m e n tw a s b u i l t a n dt h e na 1 1t h ee l e c t r i c e q u i p m e n tc + + c l a s sp r o p e r t ya n db e h a v i o rt h a tr e l a t et o t o p o l o g ya n a l y s i sw a sd e f i n e d t h et o p o l o g ys t a t i ca n a l y s i s a n dd y n a m i ct r a c i n gf u n c t i o nw e r er e a l i z e db yb f sm e t h o d b a s i n gt h er e s u l to ft o p o l o g ya n a l y s i s ,w ec a ng e ta l lt h e e l e c t r i ce q u i p m e n t s r u n n i n g s t a t e ,a n dr e a l i z e dt o p o l o g y d y n a m i cc o l o r i n g b a s eo nt h e i r r u n n i n g - s t a t e a n dt h e i r v o l t a g er a t e t h et h e s i sh a sm a i n l yf i n i s h e dt h et a s k sa sl i s t e db e l o w ( 1 )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t o p o l o g y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sa n d g r a p ht h e o r yk n o w l e d g ew e r ei n t r o d u c e d ,a n dt h e i rm e r i t s a n df a u l t sw e r ec o m p a r e d ; ( 2 ) a no b j e c t - o r i e n t e dm o d e lo fp o w e rs y s t e mw a s f o r m e d t h em o d e lh a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b e r e r v i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g e n e r a l i t ya n df l e x i b i l i t y i tb u i l ta f o u n d a t i o nf o re x t e n d i n g t h es o f t w a r ef u n c t i o na n dc o n n e c t i n gt oo t h e rp o w e rs y s t e m a p p l i c a t i o ns o f t w a r e ; ( 3 ) b f sm e t h o dw a su s e dt or e a l i z et h et o p o l o g ys t a t i c a n a l y s i sa n dd y n a m i ct o p o l o g yt r a c i n g i t u s e dt h ev i s i t t e c h n i q u eo f t h em f cp o i n t e r - l i s ti nb f sp r o c e s s ; ( 4 ) at i m e rw a s s e tt o a u t o m a t i c a l l y c o n t r o lt h e b r e a k e r s o p e r a t i o n ;t h ec h a n g eo f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w a s t r a c e dw h e ns i m u l a t et h eb r e a k e r so p e r a t i o nt h a ti n c l u d e o p e n i n g ,r e c l o s i n ga n dr e o p e n i n g ; ( 5 ) t h i sa r t i c l er e a l i z e dt h ec o n n e c t i o nt op o w e rf l o w c a l c u l a t i o ns o f t w a r eb yd y n a m i cc r e a t ea d m i t t a n c em a t r i x b a s et h er e s u l to f t o p o l o g ya n a l y s i s k e yw o r d so b j e c t o r i e n t e dt e c h n i q u e ,p o w e rs y s t e m , 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 , b r o a df i r s ts e a r c h v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电力系统高级应用软件既是大型的软件工程,又是系统工程。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无论是电力系统的分析软件和应用软件, 还是管理、监视和控制等系统,其规模都越来越大,软件的开发 工作量也随之加大,但是受迅速发展的硬件的影响,软件的生命 周期越来越短,这就为软件版本的升级和移植带来了巨大困难, 为此,一些学者提出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引入电力系统应用软件开 发领域,以提高软件的灵活性和移植能力。目前,面向对象技术 在电力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专家系统、知识库等的 建立,用于数字计算的较少。面向对象技术的电力系统网络拓扑 分析作为“面向对象技术的电力系统仿真系统”一部分,也是采 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电力系统仿真和计算软件开发的一种运用。拓 扑分析是潮流计算、故障计算、稳定计算和无功优化分析的基础。 网络拓扑分析( 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 ) 又称网络接线分析,电 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网络中实时开关状态将网 络的节点模型( 物理模型,输入数据采用的是此类模型) 转化为 用于计算的等值节点模型( 数学模型,是各种电力系统分析计算 用的模型) 。网络拓扑分析是电力系统中各种分析计算功能的基 础,跟踪电网拓扑,一方面给调度运行人员提供电网的运行状况: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节点的分裂和合并,因此,等值节点的编号也需要分析过程中重 新形成; 3 ) 可靠性:对任何形式的实际电气接线( 带旁路的双母线接 线、3 2 断路器接线、角型接线等) 均能无一例外地进行正确处理。 因为,电力网络接线分析的错误必然带来网络分析错误,这样使 得电力系统中其他分析计算就不能真实的反映网络的实际状态, 而在实际操作中接线分析错误更可能带来电气事故和人身伤亡。 1 2 面向对象技术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一、面向对象技术( o o t ) 概述 面向对象技术( 0 0 t o b j e c t o r i e n t e dt e c h n 0 1 0 9 y ) 是程序 设计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2 0 世纪6 0 年代末、7 0 年代初,随着 软件规模的日益庞大和结构的日益复杂,用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 进行软件开发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开发效率低、软件可重用性差、 难以维护和扩充的闻题,导致了所谓的“软件危机”。面向对象技 术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应运产生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尽量模拟 人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地使程序的结构和实现与其所描述的现实 世界保持一致,亦即充分保证计算机领域的概念与问题域的概念 之间的一致性,这正是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所缺少的。传统的程 序设计方法强调的是功能的抽象,是以功能来抽象、分解各个函 数和模块的,而忽视了数据结构的设计,从而导致了上述的诸多 问题。 2 0 世纪7 0 年代就出现了带有面向对象雏形的程序设计语言, 如s i m u l a 、a d a 、s m a l l t a l k 等。但由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内部开销 3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大,受当时计算机硬件水平的限制面向对象技术并没有得到充 分重视和应用。8 0 年代后,方面计算机硬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为面向对象技术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人们 在开发大型软件中经验的积累,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面向对象技 术。两者相辅相成,使面向对象在这时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随 菇鞲i g 域型0 二塾割剥i 逊囊彩护割矧酽嚣割鄯蔫铲二疆 通每搿曼礁磬西随着软件! 鬟裂:诮莓噶沥墨明隈堪噬銎一磐 箨簿: 勉冁韭算馨雎“i 科i 璎蔓瑚瑁盈凄峨惶鹱麓淳砰席镉 ;。融毂 发效率低、软件可重用性差、 难以维护和扩充的闻题,导致了所谓的“软件危机”。面向对象技 术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应运产生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尽量模拟 人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地使程序的结构和实现与其所描述的现实 世界保持一致,亦即充分保证计算机领域的概念与问题域的概念 之间的一致性,这正是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所缺少的。传统的程 序设计方法强调的是功能的抽象,是以功能来抽象、分解各个函 数和模块的,而忽视了数据结构的设计, 从而导致了上述的诸多 问题。 2 0 世纪7 0 年代就出现了带有面向对象雏形的程序设计语言, 如s i m u l a 、a d a 、s m a 铝松鲜龅闹疃问题。 2 0 世纪7 0 年代就出现了带有面向对象雏形的程序设计语言, 如simula、ada、smalltalk等。但由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内部开销3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生成的,一个类可以生成许多实例对象。类是一个静态概念,对 象是一个动态概念。 同一个类的不同实例有着相同的性质,即其外部特征的内部 实现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实例可以有不同的内部状态。对实例 内部状态的改变只能通过发送消息通知实例,由它自己进行改动, 也就是说这种改变是显式的。这就有效地防止了传统程序中由于 各程序段之间隐式的相互改动数据而造成的混乱,减少了出错的 可能。 3 、继承: 继承是一种联结类的层次模型,并且允许和鼓励类的重用, 它提供了一种明确表述共性的方法。对象的一个新类可以从现有 的类中派生,这个过程称为类继承。新类继承了原始类的特性, 新类称为原始类的派生类( 子类) ,而原始类称为新类的基类( 父 类) 。派生类可以从它的基类那里继承方法和实例变量,并且类可 以修改或增加新的方法使之更适合特殊的需要,这也体现了大自 然中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继承性很好的解决了软件的可重用性问 题。比如说,所有的w i n d o w s 应用程序都有一个窗口,它们可以 看作都是从一个窗口类派生出来的。但是有的应用程序用于文字 处理,有的应用程序用于绘图,这是由于派生出了不同的子类, 各个子类添加了不同的特性。 4 、封装: 封装是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是对象和类概念的主要特性。 封装是把过程和数据包围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 界面。面向对象计算始于这个基本概念,即现实世界可以被描绘 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装的对象,这些对象通过一个受保护的接 5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库,从而缩短了开发时间; 应用程序更易于维护、更新和升级。继承和封装使得应用 程序的修改带来的影响更加局部化。 三、面向对象技术在电力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的管理、监控、运行等等各个方 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能量管理系统( e m s - - e n e r g y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 和配电管理系统( d m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 作为现代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综合体现 了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过去的几十年 中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引入和电力系统运行新要求的提出, e m s d m s 系统的功能日益强大,而其规模也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 越复杂。采用传统程序设计方法开发出的e m s d 淞软件系统,面 临着日益突出的维护、扩充困难等问题。2 0 世纪8 0 年代末、9 0 年代初,o o t 的日臻成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许多电力科 技工作者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关o o t 在电力系统的 e m s d m s 软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目前已有不少综述性的文章和专 著一【2 0 1 。其在电力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采用o o t 的图形用户界面( g u i 一一g r a p h i c a lu s e r i n t e r f a c e ) 设计【2 1 】1 2 3 1 ; 2 ) 采用o o t 的电力系统数据库设计1 2 4 1 2 5 】; 3 ) 采用o o t 的电力系统应用层程序的开发。这其中包括电力 系统潮流计算2 6 l 【2 9 】、电网拓扑分析 2 9 】1 3 3 l 、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电 力系统稳定分析、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控制和电力系统专家系统和 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3 4 】【3 6 】等方面的应用。 已有的开发经验表明,o o t 在电力系统软件开发中具有非常好 7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基本方法 当前,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基 于邻接矩阵的矩阵算法和树搜索法,后者又包括广度优先搜索 ( b f s b r o a df i r s ts e a r c h ) 和深度优先搜索( d f s d e e pf i r s t s e a r c h ) 两种方法。网络拓扑分析中无论是利用邻接矩阵法还是树 搜索法,都要用到图论3 7 j f 3 8 1 的重要知识,图论在网络拓扑分析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章将首先介绍图论的一些基本知识。 2 1 拓扑分析的图论基础 早期的图论与“数学游戏”有密切的关系,1 7 3 6 年欧拉解决 了当时很有名的哥尼斯堡问题,图论由此开始。1 8 4 7 年基尔霍夫 应用图论的方法来分析电网络,奠定了现代网络理论的基础,这 就是电路原理中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 9 3 6 年, 哥尼格发表了第一本图论专著,从此图论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高速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图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 市用范闸覆盖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包括:电信 网络、电力网络、运输能力、控制论、可靠性理论、计算机的程 序设计、人工智能、地图着色、情报检索、社会结构、经济学、 运筹学、遗传学等。 本节首先简要介绍图论的基本概念和网络拓扑分析中用到的 9 x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的应用前景,是解决电力系统中应用软件系统的结构复杂、难以 维护和扩充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随着0 0 t 的进一步成熟和 电力系统开发规模的不断增大,其在电力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将会越来越广泛。 1 3 本文的框架 本文主要研究面向对象技术( 0 0 t ) 在电力系统网络拓扑中的 应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简单介绍了面向对象技 术( o o t ) 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及当前o o t 技术在电力系统应 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状况; 第二章:介绍电力系统网络拓扑的传统分析方法及图论的知 识,并对这几种分析方法作了比较,分析了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章: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面向对象技术的电力系统元件 的建模,说明各元件类之间的继承和关联关系及元件类与拓扑分 析相关的属性和行为; 第四章:采用广度优先搜索方法,实现了电网拓扑的静态生 成和动态跟踪,给出拓扑分析的计算机框图; 第五章:对山西某2 2 0 k v 环网的主接线系统进行实例仿真分 析,通过设计一个计时器来控制断路器的操作,模拟了断路器跳 闸、重合闸及再次跳闸的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网络拓扑结构的变 化进行了跟踪,并实现了网络的动态着色; 第六章对本文所作的工作做一个扼要的总结,并对后续工作 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8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基本方法 当前,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基 于邻接矩阵的矩阵算法和树搜索法,后者又包括广度优先搜索 ( b f s b r o a df i r s ts e a r c h ) 和深度优先搜索( d f s d e e pf i r s t s e a r c h ) 两种方法。网络拓扑分析中无论是利用邻接矩阵法还是树 搜索法,都要用到图论3 7 j f 3 8 1 的重要知识,图论在网络拓扑分析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章将首先介绍图论的一些基本知识。 2 1 拓扑分析的图论基础 早期的图论与“数学游戏”有密切的关系,1 7 3 6 年欧拉解决 了当时很有名的哥尼斯堡问题,图论由此开始。1 8 4 7 年基尔霍夫 应用图论的方法来分析电网络,奠定了现代网络理论的基础,这 就是电路原理中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 9 3 6 年, 哥尼格发表了第一本图论专著,从此图论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高速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图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 市用范闸覆盖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包括:电信 网络、电力网络、运输能力、控制论、可靠性理论、计算机的程 序设计、人工智能、地图着色、情报检索、社会结构、经济学、 运筹学、遗传学等。 本节首先简要介绍图论的基本概念和网络拓扑分析中用到的 9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有关图论的基本知识,以便于本文后续各章节拓扑分析方法的具 体阐述。 2 1 1 图的基本概念 一、图 一个图g 是有p 个顶点的非空有限集合v 和预先给定由v 中不同顶点的q 个无序对构成的集合e = e ( g ) 组成,记做g = ( v ,e ) 。 e 中每个顶点对( u ,v ) 称为g 的边,如果用。表示这条边,则记 e = ( u ,v ) 或记做为e = u v 。称u 、v 是边e 的端点,且称u 和v 是邻 接的顶点。简单的说,图就是顶点和边的集合。图的顶点可以表 示事物,边表示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 二、予图 所有的顶点和边都属于图g 的图称为g 的子图。含有g 的所 有顶点的子图称为g 的生成子图。 设顶点集合v 1 是图g 的顶点集合v 的一个非空子集,以v l 为顶点集,以两端点均在v l 中的边的全体为边集的子图称为g 的 导出子图,记做g ( v 1 ) 。导出子图g ( v v 1 ) 记做g - v 1 ,它是从g 中 删去v l 中的顶点以及与这些顶点相关联的边所得到的子图。在图 2 - t 中,g l 是g 的生成子图,g 2 是g 的导出子图。 u 1u 5 g 4 u 1 u 5u i g lg 2 图2 - 1 图与生成子圈、导出子图 f i g 2 - 1g r a p ha n dc r e a t i n gc h i l dg r a p h ,e d u c i n gc h i l dg r a p h u 3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三、通路与连通性 任何一个图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它是否连通。一个图的一 条途径是个顶点和与该顶点相连的一条边的交替序列 u=v。ev【e2v。e。v,使对于lin,e。的端点是v。一l和v。这条途 径连接v。和v。如果v。=v。,它称为闭的,否则称为开的。 若途径u 的边e ,e 。,e 均不同,则u 称为链。又若它 的所有的顶点都不同,它称为通路。条闭的通路称为圆路。 在图2 2 所示的图中,v 5 一v 4 一v 3 _ v 卜v 4 是一条途径,v 卜v 2 一v 3 一v 1 一v 4 是一条链,v 卜v 3 一v 4 一v 5 是一条通路,v 卜v 2 一v 3 一v 4 一v 1 是 一条回路。 对于图i 薹岔燮划删型s 滋e :酹觚瓣i 錾爱戮娶i ; ; 13x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并:由g 1 和g 2 中的所有的边组成的图称为g l 和g 2 的并,记 做g lug 2 。并运算在网络的拓扑分析就有相应的应用,如断路器 的合闸,将导致节点的合并,或两个子系统的合并。 交:由g 1 和g 2 的公共边组成的图称为g l 和g 2 的交,记做 g 1n g 2 。 蕴:在g l 中去掉g 2 的边得到的图称为g l 与g 2 的差,记做 g 卜g 2 ;网络拓扑分析时,由于断路器的跳闸,有时将引起系统的 解列,分裂为多个子系统,此时进行拓扑搜索,就将用到图的差 运算。 环和:在g l 和g 2 的并中去掉g l 和g 2 的交得到的图称为g l 和g 2 的环和,记做g l 国g z 。 假设g 1 和g 2 分别如图2 3 所示。他们的并、差、交与环和 分别如图2 4 ( a ) 、( b ) 、( c ) 和( d ) 所示。 g 1 3 2 g 2 图2 3 图的运算示倒图 f 培2 3t h ee x a m p l eg r a p ho f g 阿p hc a i c u l a t i o n 1 2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 45 4 ( c ) g 1n g 2 4 4 ( d ) g 1 毋g 2 图2 4 图的运算 f i g2 - 4t h ec a l c u l a t i o no f g r 印h 2 1 3 图的表示 图可以用矩阵来表示3 9 】【矧,常用的有关联矩阵、回路矩阵、 割集矩阵等。关联矩阵为节点与支路的关联关系模型,如在电网 图中,如果将单母线与双母线的每条母线作为一个节点,母线联 络断路器与分段断路器作为支路,则写出的关联矩阵就可以判断 开关位置变化时系统的分割状态及各分割块的连接方式。在网络 的拓扑分析中,常用的是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下文介绍图的邻接 矩阵和邻接表的表示法。 一、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表示了各个顶点之间的关系。若设图g = ( v ,e ) 是一 1 3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个具有n 个顶点的图,则图的邻接矩阵( 用a 表示) 是一个n x h 的方阵。它可以看作是一个无向图,本文只介绍无向图邻接矩阵 的特点。其中的元素a 。只取值l 或0 。如果两个顶点i 、j ( i j ) 之间有边直接相连,则a 。= 1 ,否则a 。,= o ,对角线元素值a 。为1 , 也即自己跟自己是相连的。应用邻接矩阵可以确定每个节点所连 支路数的阶,一个连接图不可能有分块对角的邻接矩阵。 在下面5 个顶点的图中: 2 15 图2 - 5 邻接矩阵示例图 f i g 2 - 5t h ee x a m p l eg r a p ho fa d j o i nm a t r i x 其邻接矩阵a 为: 1 2 a = 3 4 5 23 l0 ll 11 11 0 o 由矩阵a 可以看出,对于无向图来说,邻接矩阵是对称矩阵。邻 接矩阵具有直观、清晰的特点,但是对于一个有n 个顶点的图来 说,需要n 2 个存储单元,需要的存储空间大,为此,提出了邻接 表。 二、邻接表 邻接矩阵不仅需要的存储空间大,而且当图的边数较少时, 1 4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在矩阵中会出现大量的零元素,存储这些零元素也会浪费存储空 间。邻接表是邻接矩阵法的改进,把邻接矩阵的n 行改为n 个单 链表,把同一个顶点发出的边连接在同一个单链表中。单链表的 每一个结点代表一条边,叫做边结点,结点中保存着与该边相关 联的另一个顶点的顶点编号和指向下一个边结点的指针。如果图 中有n 个节点,则共需要n 个节点链表,每个节点链表存储矩阵a 的一行。 三、全接通矩阵 对于一个图来说,我们有时常常关心的是任意两个顶点之间 的导通状态。在电力系统的拓扑分析中,任意两点之间的导通状 态就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全接通矩阵就是表示图中任意两个顶点 之闯导通关系的矩阵。对于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图来说,其全接 通矩阵t 是一个n xn 的方阵,矩阵中的元素t ,为i 或者0 ,如果 顶点i 、j ( i j ) 之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则t 。,= l ,否则t 。,= o ;对 角线元素t 。= = 1 。 全接通矩阵是对称阵,对于图2 - 6 所示的图,其全接通矩阵 如t 所示。 2 56 嘤2 6 全接通矩阵示例囤 f i g 2 - 6t h ee x a m p l eg r a p ho f a l lc o n n e c t e dm a t r i x 1 5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 2 3 4 t = 5 6 7 8 2 2 网络拓扑分析的步骤 电力网络拓扑分析的任务是处理开关状态的变化,形成网络 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它是电网中各种分析应用软件的基础。网 络拓扑分析的实质是把用节点设备之间连接关系描述的物理模型 转化为用等值节点非开关设备之| 日j 连接关系描述的数学模型,通 过对断路器状态变化后网络拓扑的跟踪,给有关的计算分析程序 提供新的接线方式下的信息与数据。例如图2 - 7 ( a ) 即为一节点,设备 间连接关系物理模型,通过拓扑分析转换成计算用的如图2 - 7 ( b ) 所示的等值节点绸 开关设备之间连接关系数学模型。 在进行拓扑分析前,首先定义拓扑分析中用到两个概念: 等值节点:拓扑分析时,电网中通过合闸断路器连接在一起 的所有节点构成一个等值节点; 电气岛:拓扑分析后,电网中通过非开关设备连接在一起的 等值节点,以及与这些等值节点相连的所有电网设备,一起构成 一个电气岛。我们定义既包含有电源又包含有负荷的电气岛称为 1 6 8 o o o o o 1 1 l 7 o 0 o o 0 l l l 6 o o o o 0 l l l 5 l l i 1 1 o o o 4 l l 1 1 l o o 0 3 1 1 1 l l o 0 0 2 l l 1 1 l o o 0 i 0 0 n v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所谓等值节点分析就是将通过闭合开关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合 并为一个等值节点,为等值节点分配一个等值节点号,这个步骤 循环进行,直到对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分配了等值节点号为止。 如在图2 7 中,通过等值节点分析以后,将节点1 、2 、3 、4 、5 、 6 、7 合并为同一个等值节点,分配等值节点编号为l ;节点8 、9 、 1 0 、1 1 合并为一个等值节点,并分配等值节点编号为2 ;节点1 2 、 1 4 、1 5 、1 8 合并为一个等值节点分配等值节点编号为3 ;节点 1 3 、1 6 、1 7 、1 9 合并为一个等值节点,编号为4 ;节点2 0 的等值 节点号为5 。 在图2 7 中,所有的等值节点及与这些等值节点相连的所有电 网设备组成了一个电气岛,如果断开断路器d ,也即切断等值节点 l 与等值节点3 间的连接线路,等值节点3 与等值节点5 将与原来 系统解列,形成新的电气岛。图2 - 7 中,断开断路器d 而形成由 等值节点3 和等值节点5 及相连的电气设备组成的电气岛为死岛, 而等值节点1 、2 、4 及相连的电气设备组成的电气岛为活岛。 2 3 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的邻接矩阵法 由2 1 节的介绍我们知道,邻接矩阵反映的是图中端点的直 接连接关系,即两节点间是否直接连接,如果直接连接,则在对 应的邻接矩阵中相应的元素值为“1 ”否则为“o ”。在进行电力 系统网络拓扑分析时,如果网络中某两个节点通过某条支路直接 连接,则在邻接矩阵中以此两节点号为下标的元素值为“l ”,否 则为“0 ”。但是,我们在拓扑分析时只是想通过断路器的开、断 状态,确定网络中任意两节点是否有连接关系,而不区分是否通 1 3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所谓等值节点分析就是将通过闭合开关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合 并为一个等值节点,为等值节点分配一个等值节点号,这个步骤循环进行,直到对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分配了等值节点号为止。 如在图2 7 中,通过等值节点分析以后,将节点1 、2 、3 、4 、5 、 6、7合并为同一个等值节点,分配等值节点编号为l;节点8、9、 10、11合并为一个等值节点,并分配等值节点编号为2;节点12、 1 4 、1 5 、1 8 合并至7 至三一_ _ _ _ _ _ _ _ j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一一_ _ _ _ _ _ _ 一一ji 67 j i jj 90 0 0 0 - o 兰? 薹鲁誓4 二| | 0 二:毒| j j 毫j i 王0j j o ,- 一i j0 0 0 三| 0 0 0 0 0 o 毫 j 毫薹耋 ? 董薹萋:毒f 兰兰零j 三j ? f j x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过其它节点连接还是直接连接。反映节点间这一连接关系的矩阵 即为上一节介绍的网络的全接通矩阵,该矩阵中某个元素的值反 映了相应节点的连接情况。因此,采用邻接矩阵法来分析电力系 统网络拓扑结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矩阵运算,得到网络的全 接触矩阵,从而确定网络中节点的连接情况。 2 3 1 矩阵逻辑运算的定义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邻接矩阵还是全接触矩 阵,其中的元素都只有0 和“l ”两个值,其物理意义反映的 是两节点是否有连接关系。我们称元素均为“0 ”或“1 ”的矩阵 为逻辑矩阵。逻辑矩阵运算规则与普通矩阵是一样的,其元素的 乘法与加法运算对应的是逻辑与、逻辑或的运算。我们知道逻辑 运算法则如下: 1 、逻辑与,用人表示:0 a 0 = 0 ;0 a 1 = 0 :1a 0 = 0 :lh 1 = 1 ; 2 、逻辑或,用v 表示:0 v 0 = 0 :0 vl = l ;i v 0 = i ;l v l = 1 。 下面介绍邻接矩阵和全接通矩阵的关系: 定义逻辑矩阵a ”为逻辑矩阵a 的m 次幂矩阵,如a 2 = a x a , 逻辑矩阵a 2 中的元素( a 2 ) 。为: ( a2 ) i = a j k x a = ( a i la a i j ) v ( a 。2 a 2 j ) v ,( a 。 a n j ) k = l 由逻辑运算的法则可知,只有当a i k 和a k i 均为1 时,才会有 ( a k a f l k ) = 1 ,而只要当k ( k = 1 ,2 ,n ) 为某个值时有a i k aa k j = l , 则整个和式就为1 。由邻接矩阵中元素的定义我们知道,a i k = l 表 示节点i 和节点k 之间通过有一条边直接相连,a k j = l 表示节点k 和节点j 之间通过有一条边直接相连。因此,a kaa k j = l 表示节点i 1 9 奎堕墨三盔堂塑主塑塑生堂堡堕壅 l 2 3 4 5 a=6 7 8 9 1 0 i i 1 2 3 4 5 a2 = 6 7 8 9 1 0 l l 1 2 3 4 5 a = 6 7 8 9 1 0 1 l 56789 2 1 o o o 0 o 0 0 0 0 , 0 o 0 0 0 o 0 0 0, o 0 o o o o o0 o 0 o 0 o o o o o o o o o o o 0 o o 0 0 00 0 0 o o 1 0 1 1 1 0 0 0 o 0 4 o o10 o o 0 0 3 o ,o o o o o o o 2,o,0 0 o 0 o o ,o o o o o 0 o o 0 0 0 0 0 0 0 o o 0 o o 0 o o o o0,0 l l 9 ( ( ( ( ( ( ( 8 0 o 0 0 0 0 0o ,0 o o,0 o o 0 6 0o o o o 51l 0 0 0 0 4 0,o 0 0 0 3 1 0 l l 1 0 0 0 0 0 2,o o 0 0 0 l 1 l 1 0 0 0 0 0 0 0 1 0 0 o 0 0 0 0 1 l 1 l 0 0 0 0 0 0 0 o, 9 0 o 0 0 o 0 0; g 0 0 o 0 0 o 0, 7,0 0 0 0 6,0,l o o 0 0 5 lo o o o 4,;0 o o o 3l0 0 0 o 2l0 o o 0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由逻辑矩阵a 2 中元素的值,我们可以得到图中各个节点之间 直接连接或通过一个第3 个节点相连通的情况;而由逻辑矩阵a m 中元素的值,可以得到图中任意两节点是否连通的信息。从a 1 0 可以看出,该矩阵分为两块,左上角子块的七行七列元素都为1 , 也就说明节点l 到节点7 共七个节点之间是连通的;而右下角的 子块从第八行、第八列到第十一行、第十一列的元素都为1 ,说明 从节点8 到节点1 1 共4 个节点之间是连通的。因此,逻辑矩阵a 旧 反映了图中任意两节点间的连通情况,也就是图2 8 的全接通矩阵 t 。 由全接通矩阵的定义可以知道,对于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图 来说,其表示的是该图中的顶点从第一级到第( n 1 ) 级的连通关系的 矩阵,也即表示了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连通关系的矩阵,即 网络的全接通矩阵。所以网络的全接通矩阵t 和邻接矩阵a 之间 的关系如下: t = a ( n t ) 2 3 2 全接通矩阵的连通分析方法 全接通矩阵仅仅表示出了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连通关系,为 了确定哪些顶点是连通的,一个连通块由哪些顶点组成,还必须 对全接通矩阵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有两种:行比较法和行扫描法。 行比较法:全接通矩阵中属于同一个连通块的行的元素值是 相同的,因此,比较各行元素的值,相同的行其行号所对应的节 点就属于同一个连通块。如图2 8 所对应的全接通矩阵中,行l 一7 所对应的矩阵元素相同,所以他们属于同一个连通块。 行扫描法:行比较法要用到矩阵中所有的行元素,而行扫描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法仅仅利用少数的行元素的值。全接通矩阵一行中的元素就包含 了一个连通块中所有连通在一起的节点。在全接通矩阵中,线性 无关的行确定了连通块,行中元素数值为1 的节点是属于连通块 中的节点。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线性无关的行有两行,分别对应 两个连通块。节点1 7 属于同一个连通块,而节点8 1 1 属于另一 个连通块。 2 3 3 电网拓扑分析邻接矩阵法简介 邻接矩阵法可以应用于网络拓扑分析中的等值节点分析和电 气岛分析。利用邻接矩阵法来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可概括为以下三 个步骤: 1 ) 、形成网络连接关系的邻接矩阵a ; 2 ) 、对形成的邻接矩阵进行( n 1 ) 次自乘运算,得到网络的全接 通矩阵t ; 3 ) 、分析得到的全接通矩阵t ,进行等值节点划分或者是电气 岛的划分。 这种根据邻接矩阵的逻辑自乘得到的结果,来进行等值节点 划分和确定电气岛组成的拓扑分析方法就称为邻接矩阵法。文献 7 】 简单介绍了用于电网拓扑分析的邻接矩阵法。 用邻接矩阵法来进行等值节点分析和电气岛分析,从数学上 说,是同一个问题,只是两者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已。 必须指出的一点是,邻接矩阵法是针对图而言的,所以在用 邻接矩阵法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前,必须将实际的网络映射为图或 者形成节点设备连接关系表。文献 6 】对等值节点分析和电气岛分 析分别提出了一种将实际的网络映射为图的映射原则。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如果进行n 1 次自乘,则孰鼯积一孙群! | j ? 二襄随心盈摧啡堰毒崞 蠢螭m 理蔫峭愀蠼矗愠尝蕊i 臻捌拳雀吩麓泫谣悛嚼喝。狲 蜊怎基两些蹦彰副戳j 攀铂舒嘶鄹i 峨遵嘲礁蚴量船黾幕l 雌 黔咱二准瑷瞪嘴罂渴怕懈啊懈淄圆罐勘掂:珂懊薪爱鼎 裂终群;幕彰旨蓦剃趟黼斟割蠢, 稻妖i 丽零酏刚崩刚耸蚤蓟吲车f 瞒国豫:氯例割鄹青副霜; 分析电力系统网络拓扑时的两类分析:等值节点分析和电气岛 分析都包括以下的步骤: 1) 建立电力系统网络图( 即形成节点开关设备连接关系表或 等值节点,支路连接关系表) : 2) 根据网络图形成邻接矩阵: 3) 由邻接矩阵的阶数( n ) ,对邻接矩阵进行( n - 1 ) 次自乘, 得到全接触矩阵; 4) 根据全接触矩阵,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 从上面的步骤可以看出,无论是等值节点分析还是电气岛分 析,都需要先形成网络的图,形成图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节点间或 电气岛最初的连接信息。进行等值节点分析时,形成的图包含的 信息是两节点间是否通过开关设备连接,及连接开关设备是否处 于合闸状态。进行电气岛分析时,图反映的是经过等值节点分析 彤成等值节点后,等值节点问是否通过非开关设备连接。 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采用邻接矩阵法进行电力系 统网络拓扑分析时,需要对邻接矩阵进行逻辑运算,如果网络中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闭合开关与该节点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将他们划分为一个等值节 点。电气岛分析是通过搜索确定通过支路连接在一起的等值节点, 将这些等值节点及与其连接的支路划分为一个电气岛。 树搜索法和矩阵法都是基于图的,所以用树搜索法来进行网 络的拓扑分析时,仍然必须将实际的物理网络映射为图。树搜索 法在将物理网络映射为图的方法和矩阵法中的映射原则是一样 的,即在等值节点分析中,将开关所连的节点映射为图的顶点, 顶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则取决于节点之间是否有闭合开关相连; 在电气岛的分析中,将等值节点分析得到的等值节点映射为图的 顶点,顶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则取决于等值节点之问是否有支路 相连。 树搜索法根据搜索方法的不同,分为深度优先搜索法( d e e p f i r s ts e a r c h ,简称d f s ) 和广度优先搜索法f b r o a df i r s ts e a r c h ,简 称b f s ) 。 深度优先搜索法( d f s ) 的具体搜索过程是这样的:d f s 在访问 图中某一起始顶点v 后由v 出发沿着某条路径,访问它的一个 邻接顶点v 1 ;再从v 1 出发,访问与v l 邻接但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