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习题4.doc_第1页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习题4.doc_第2页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习题4.doc_第3页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习题4.doc_第4页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习题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习题基础知识知识点1下列属于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是()A进他人房间先敲门B偷听他人谈话C见面就问他人家庭电话号码D传播听别人讲的他人秘密2玲玲收到好朋友霏霏的电子邮件,霏霏请玲玲帮忙解决思想上的一些苦恼,但玲玲却把霏霏信件的内容告诉了其他同学,霏霏得知后很气愤。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A朋友之间一定要严守秘密B不守信誉的人绝不能交朋友C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把朋友的事告诉别人D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这样做的好处是()A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B能使隐私成为真正的隐私C有利于树立人的威信D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知识点2依法维护隐私权4在我国报道未成年人的案件时,皆用方格阴影隐去未成年人的头像,这是保护他们的()A肖像权 B隐私权 C人身权 D姓名权5随意公开他人的隐私行为是()A破坏友谊的行为B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与法律无关C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D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6下列选项,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A恫吓他人使之精神衰弱、精神分裂B小张怀疑同学小李偷了他心爱的钢笔,对小李进行搜身检查C张某偷看同学李某日记后,四处散布李某已染上艾滋病D张三被评为劳动模范后,李四把他曾被劳教的历史到处传扬7在信息时代,我们中学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应该()A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B在向他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对象C要掌握安全上网的知识D自我封闭、与世隔绝8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有()A某校公布某学生家长给学校的感谢信B某网站工作人员把用户的资料卖给广告公司C家长为了解孩子成长情况私自翻阅孩子的日记D在电信局工作的小王经常偷听他人电话9为了使学生安心学习,某班主任规定该班学生课余时间不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并经常翻看学生的课桌和书包,进行检查。这种行为()A是正确的,值得推广B是错误的,应立即停止C是正确的,但缺乏法律依据D是错误的,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10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当遇到麻烦、出现烦恼时,只能自行解决,因此必须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A B C D11下列网上避免隐私被浏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拒绝与第三者共用资料B不要在网上将个人资料传给陌生人C拒绝接收不必要的信息D网络是“虚拟”的,尽可能吐真言12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信息公司警方为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将某通缉犯的照片、姓名及相关信息,通过媒体进行公开进别人房间要先敲门为防止各类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某市在大街小巷装了许多电子摄像头小林的妈妈偷看他的日记A B C D1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是()A自我封闭,与世隔绝B只传播他人的隐私C决不向他人倾诉心声D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14当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时,我们应()与侵权人协商解决找亲戚朋友帮忙报复他请求司法保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去宣扬他的隐私A B C D15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慎重选择朋友自我封闭,与世隔绝远离网络,防止个人隐私泄密A B C D16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上罚款。上述法律规定告诉人们()A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B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C侵犯他人隐私要受到追究D尊重个人隐私体现出公民的素养17近年来,我市一些学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悄悄话信箱”。学校的这一做法是保护学生的()A名誉权不受侵犯的具体措施B隐私权不受侵犯的具体措施C姓名权不受侵犯的具体措施D肖像权不受侵犯的具体措施18公民保护自己隐私的有效方法是()选择与值得信任的人交流和沟通上网时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有什么秘密都向网友谈把自己封闭起来A B C D19漫画分析(略)20“我心中有个小秘密,不能告诉你。”这句歌词说明人人有隐私。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地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2)为什么法律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3)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4)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有关尊重他人隐私的倡议书。21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也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因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而诉诸法律的案件屡见不鲜。但在未成年人是否享有隐私权的问题上,不少成年人武断地认为:未成年人年龄小,幼稚无知,生活简单,没有隐私可言。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做出了一些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1)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哪些方面属于隐私?(2)在生活中,你的上述隐私被侵犯过吗?当时你的感受如何?(3)如果在生活中有人侵犯我们的隐私权,我们应该怎么办?22开学至今,文华的妈妈都还没见文华把测验的成绩告诉过她。向文华了解学习情况时,文华也总是支支吾吾,从不正面回答。一天,文华的妈妈还是忍不住拨通了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向班主任老师了解文华的学习成绩,才发现文华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晚上,妈妈就文华的学习问题跟文华谈时,文华生气地说:“妈妈,你怎么可以向老师打探我的学习成绩,我的成绩是我的隐私,你这样做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文华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3(2006长宁)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有()A邮递员怀疑某人信件有问题,进行扣压B某领导对怀疑私藏枪支的职工家庭进行搜查C在电话机上安装窃听器,偷听他人电话D父母适当限制未成年子女的通信自由24(2006余姚)阅读剧本电话风波,分析回答,问题:时间:星期天早晨。地点:客厅的一角。人物:妈妈,女儿(某校八年级学生)。(女儿刚接完电话准备回房间,妈妈从卧室里跑出来,气呼呼地叫住女儿)妈妈:刚才和谁通电话呢?女儿:我的一个同学,找我问作业。妈妈:作业?哼!明明是他约你一起去玩,还问你收到信没有?这个男生是谁?女儿:(很吃惊)你刚才在偷听我们说话?妈妈:(越说越激动)不偷听就给你瞒住啦!你说,昨天给你寄信的是不是他?女儿:(恍然大悟,气得瞪大眼睛)你凭什么偷看我的信?妈妈:(斩钉截铁)就凭我是你妈!告诉你,今天哪儿都不许去!女儿:(哭着大声说)是我的妈妈就可以这样吗?哼!我的事以后再不用你管了!(跑回自己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对剧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2)为消除母女间的隔阂,请你向剧中的“母亲”、“女儿”提出建议。25(2006山东)中学生小旺到新转来的同学小松家串门,无意中听到小松父母的谈话,得知小松在上初一时曾因患肝炎休学一年。后来小旺在与同学聊天时,将小松的这一秘密告诉了大家,同学们得知后议论纷纷,不少人因此疏远小松。小松为此感到十分孤独、痛苦。小松要求小旺赔礼道歉,但小旺觉得小松生病休学是真事,并非他捏造出来的,自己没有错。小松则认为,小旺的行为泄露了自己的私人隐私,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1)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松如此孤独、痛苦?(2)小旺的想法有道理吗?为什么?(3)面对这种情况,小松应该怎么办?请你帮助小松出出主意。26(2006长宁)小婷一家有5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婷婷。婷婷非常爱这个家,但是,近阶段,家里出现了许多事,婷婷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了使婷婷有一个幸福的家,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她。4、(1)第一件事:爷爷近来生病了,爸爸、妈妈工作忙,都没有来看爷爷。(2)第二件事:妈妈经常偷看爸爸手机上的短信,爸爸非常生气。(3)第三件事:妈妈总喜欢偷听婷婷的电话,并且不许婷婷和男同学交往。参考答案1A 2D 3A 4B 5D 6ABD 7ABC8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一些具体表现。9BD解析:老师翻看学生的课桌和书包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应该立即停止,所以B、D选项是正确的。1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觉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的意义。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在网上保护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要随便将自己的个人资料传给陌生人,拒绝与他人共享资料,不要随意接收不必要的信息。1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和判断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1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保护自己隐私权的一种方式: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1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时,应该如何处理:一是与侵权人协商解决,二是请求司法保护。1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保护自己隐私必须做到的两个方面内容:慎重选择朋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6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律是如何保护和尊重个人隐秘的。1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学校实施的保护隐私权的具体措施。1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要选择与值得信任的人交流与沟通,掌握上网的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19略20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隐私权的理解和把握。回答时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作出回答。答案:(1)人们那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和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秘密和私事就被称为隐私。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2)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3)当隐私受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绘自己的隐私上锁。保护隐私不是自我封闭,在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理解和帮助。(4)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回答的内容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21解析:本题结合实际主要考查未成人隐私权的有关内容,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答案:(1)私人信息,如家庭地址、身体缺陷、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2)被侵犯过。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当时的感受是迫切渴望满足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缺少安全感,感到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3)当隐私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精神痛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侵犯隐私权的理解和认识。父母向学校老师了解未成年人在校的学习情况,不能算是侵犯未成的人的隐私权,因为父母对未成人负有教育、监护的义务,所以文华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文华的说法是错误的。作为父母负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而教育的前提是父母要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有所了解,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有了解子女在校表现的权利,而且文华的妈妈并未采取翻看文华日记、拆看文华的信件等违法的方式去了解文华的学习情况。因而,文华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并没有侵犯文华的隐私权。作为未成年子女,应该主动和父母沟通,主动向父母汇报个人的学校情况和行为表现。23D解析:父母对未成年人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所以适当限制未成年子女的通信自由不属于违法的行为。24解析:本题设置了一个情景剧,考查对隐私权的理解和把握,意在引导我们懂得公民有隐私权,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和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答案:(1)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妈妈对女儿有教育和监护的权利,但私拆女儿的信件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妈妈对女儿的教育方法是不当的。女儿有维权意识,但一味地拒绝妈妈的教育和监护是不对的。(2)做妈妈的,要多与女儿沟通,平等对待,尊重女儿的隐私权,讲究教育方法。做女儿的,要正确对待妈妈的教育,主动汇报自己的交往和学习等情况,认真学习,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25解析:本题结合实例,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理解以及如何尊重和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答案:(1)因为隐私被泄露,同学们议论纷纷,不少人疏远小松。(2)小旺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传播他人的隐私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小松犯肝炎休学一年虽然是真事,但它却是小松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息,即个人隐私。小旺虽然没有捏造事实,但将别人的隐私泄露出来,给小松带来了不良影响,使他精神受损,理应承担责任。(3)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小松首先应该与小旺协商,要求小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消除影响或向老师反映,要求老师主持公道;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旺赔礼道歉,并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失。26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