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中学2011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质量分析.doc_第1页
乐业中学2011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质量分析.doc_第2页
乐业中学2011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质量分析.doc_第3页
乐业中学2011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质量分析.doc_第4页
乐业中学2011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质量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质量分析乐业镇中学会泽县2011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的内容是中国建设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约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其目的在于考查八年级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分析、理解、综合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试卷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该试题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力求体现本学科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取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有限信息,适当拓展。内容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有机融合与渗透,以便能准确地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现就将我校八年级的考试情况作出如下分析。一、 试题结构及知识点分布1.试题结构: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型为选择题、列举题、识图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各抒己见五个大题。选择题共 20题,每题2分,共40分;列举题1题共6分;识图题共2个题,共11分;材料解析题共4个题,共37分;各抒己见题6分。全卷28个题,非选择题18题。2.知识分布点:第一单元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为1、2、3、21(1)题,占7分。第二单元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为4、5、6、7、21(2)、23、24题,占21分。第三单元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为第8、9、10、21(3)、(4)、25题,占25分。第四单元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为第11、12、21(5)、22题,占10分。第五单元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为第13、14、21(6)题,占5分。第六单元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为第15、16、17、18、19、题,占10分。第七单元只有第20题,占2分。第25题为二、三、四单元的综合,占15分。第27题为四、五单元综合,占8分。第28题为历史素养考察,占6分。二、试题特点及教学向导(一)试题特点试题注重考查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如第一单元,考查内容主要放在新中国成立、西藏解放和抗美援朝上,这些事件最终使中国的主权和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不畏强权的主权国家。如选择题1、2、3列举问答的21(1)题;历史人物主要考察邱少云、黄继光抗美援朝英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主要考核一国两制、改革开放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及其成果。试题关注现实问题。选择题第27题考查胡锦涛与奥巴马的会见,体现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最敏感的神经,中美关系是否能正常发展取决美国对台政策;材料解析题第24题则以“大跃进”的危害警示国家发展必须实事求是。试题注重教育性。列举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大事,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选择题第16、17、则激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试题注重开放性和综合能力的考察。材料解析题中的24题第(3)(4)问,25题第(5)问,26题(2)(3)问,27题第(3)问都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答案相对开放。试题的设置注意扩大知识考查范围,有利于防止猜题、押题。非选择题每题都是分层次设问,每问2-3分,且学生答题的内容不唯一,学生可充分阐述自己观点,较易得分。这样就不会造成得分集中和失分集中的现象,有利于对学生全面考查,有利于提高考试信度。(二)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向导 上述试题特点蕴含了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以下向导: 注重对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注重引导关注现实问题。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的分析,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关注新闻热点与历史问题的联系。三、考生答卷抽样统计(一)综合数据表样本数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10050.1732.0087164.23(二)各分数段人数分数段03940495059606970798089人 数1724221517 5(三)各题得分情况A、选择题(120题)题号12345678910总分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得分15618217613611614217010274154得分率0.780.910.880.680.580.710.850.510.370.72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总分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得分124180889618619017416420088得分率0.620.900.440.480.930.950.870.821.000.44B、非选择题题号 二 三 四 五 总分60011003700600 得分3185611077222 得分率0.560.510.290.37四、考生答卷情况分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计40分 从抽样情况来看,考生得分率较高的有2、3、7、12、15、16、17、18、19题,而得分率较低的有13、14、20题。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失分原因复杂。第1题的后3个答案都体现中华民族的强大,但体现本质的是国家主权的独立自主,部分学生把握不住本质,故错选为B或C.第4题出错主要是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实质没有把握好。第5题则是对春联的不理解和答案组合的分析不到位。第6题则是把散打改造和一五计划相混淆。第7题是学生对中国革命和发展建设的重大转折的把握不好。第9题出错的原因是城市的地理区位的不熟悉。第13题出错是没有抓住70年代的时间概念和外交概念。第14题直接是没有巩固记忆的原因。第20题是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同时也反映出了学生缺乏分析理解能力。(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计60分。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第22(1)、23(1)题出错的是学生对地理区位不熟悉导致的。第22(2)、23(2)体现为学生分析能力不强。第四题的错误原因:第24(3)(4)、第25(5)、第26(2)(3)、第27(3)题,大多数学生出错,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不强。第25(1)和第27(1)(2)题一部分学生答得东扯西拉,是对历史图片没有很好记忆和不关注新闻热点。因此许多同学只有东拉西扯,以填试卷空白。这就提醒历史教师在加强课本知识的学习以外还要加强课本以外的知识扩展。第25题(5)有一定难度,不仅要求学生答出当今对外开放的格局,还要答出与近代史上对外开放的不同;题目既立足于本学期的内容,又兼顾上学期内容;既检查学生的记忆,又考察学生的综合。第五题题表现为学生把政治领袖和科技巨匠相混淆,还有则是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性人物的记忆模糊。许多学生把两弹一星元勋和袁隆平扯进来,有的则把杰出红军将领扯出来。总之,本次八年级历史检测在我校来看,成绩不理想。本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学计划到6月底完成教学,而考试提前只能匆忙赶完教学进度,没有复习时间。二是平时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记忆没有跟上。三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理归类没有习惯。四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答和综合能力较差。五是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查督促。五、教学建议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老师参考。1.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历史课程标准阐发的教学理念,把握好“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现行大纲和教材,安排好三年的初中历史教学。2.结合教学实际,完善教学计划,提出改进措施。3.激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