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低碳经济在居民生活中的内涵与应对策略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生姓名:王其宋指导老师:朱继业时 间:2012年5月低碳经济在居民生活中的内涵与应对策略【摘要】“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生活理念。我相信只要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的好习惯,改变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将不再是梦。本文从我国居民生活入手,探讨低碳经济在城市居民中的内涵,并针对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提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应对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关键词:低碳,低碳生活,障碍,对策目 录引言一、低碳经济概念和发展二、低碳概念在生活中的体现 1、低碳的技术体现 2、低碳的经济体现三、低碳生活推行的主要障碍1、体制政策障碍2、思想认识障碍3、基础实施的障碍4、技术障碍四、我国实施低碳生活的对策 1、从整体大环境方面 1.1体制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 1.2思想上,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面 1.3建设低碳城市和建立相关基础设施 1.4技术上,加强国际合作,研发低碳技术 2、从其他方面来看,着重做好以下措施 2.1建立低碳消费模式 2.2选择低能耗的绿色出行方式 2.3减少化石能源和薪柴消费 2.4倡导并扶持农村低碳生活 2.5将低碳饮食注入我国膳食文化五、结论与展望六、参考文献Low carbon economy in residents lifeThe connotation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Abstract low carbon economy in the global warming on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hallenges forward under the great background of. Low carbon life is an attitude, is a kind of responsibility, is more of a focus on the future of life philosophy. I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everybody in daily life, form the habit of saving habits, change the outlook of life and concept of consumptio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natura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low carbon life into the homes of ordinary people is no longer a dream. This article from our country dweller life proceed with, discuss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city resident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aiming at th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emission based economic model, put forward to accord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of coping strategies, to achiev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Key words:low carbon, low carbon life, Obstacle, countermeasure引言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生活理念。我相信只要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的好习惯,改变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将不再是梦。正如联合国环保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说:“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低碳经济”一词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在会上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两会的召开,“低碳经济”更是今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悉,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低碳经济顺应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大背景,受到了人们的热捧,“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工业文明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时代,持续了两三百年的时间,已经开始走到了尽头,必须要寻求一种新的文明替代这个文明。这就提出了低碳经济的要求。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实现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低碳生活是一项符合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生活方式。这种完全新型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在服饰、饮食、日用品、建筑、交通、行为等方面抵制旧有生活陋习和奢侈消费,从全新角度把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引向正确的方向。这种完全新型的低碳化的公众出行方式、消费方式和居住方式,会对社会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就我国国情和人民生活水平来讲,实现低碳生活不能一蹴而就。过去的3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和资源的要求逐渐增加,可以说是处于一种高碳经济时代。而全球气候变暖的残酷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才是经济的持续发展之路。首先应在思想意识上使人们认识到低碳生活的必要性,从生活的小细节培养人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例如超市的环保购物袋和家居装修建议人们使用环保材料。应从生活点滴做起真正做到低碳生活。二、低碳经济在居民生活中的体现1、低碳的技术体现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以及由此而致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以及人类消费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有效控制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促进和保持全球生态平衡。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节能、降耗、减排,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普及和推广为基础。即是说,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所在。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人类要控制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主要途径有四:一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是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将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并封存起来;三是发展清洁能源,增加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四是植树造林。就目前而言,这四条途径都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瓶颈。首先,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必须寻找到新的工业生产加工方法,目前,一般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内在动力进行传统技术的创新变革。特别是,既有利益集团为保护自身利益,通常会阻止一些创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其次,大力开发和推广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燃油等可再生能源,通常会受到季节、天气变化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难以稳定获取。第三,对于碳捕捉和封存,其广泛应用也面临相当大的技术和资金障碍。第四,植树造林看上去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一个简单易行办法,但是,制约造林面积增加的最大因素是水资源的短缺,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目前还缺乏技术支撑。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必须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2、低碳的经济体现 碳经济尽管在逻辑起点上属于一个技术问题,但它是关于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函数集合,是一种相对于高碳时代的、低碳能源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要调整传统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在于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包括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国际贸易关系模式。在一个可预见的未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三、低碳生活推行的主要障碍1、体制政策障碍我国的社会体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各级政府的实施力度和效果也是相对较低,而且中国还处于发展的高速期,不合理不合格的经济企业比比皆是,假想如果严格按照国标运营,大有可能三分之二的企业将会被迫关门,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一落千丈。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必然需要设备的投资,在没有政策支持或者政策欠缺的前提下,高昂的投资使企业承担的成本过高,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企业要么偷偷排放污染物,要么面临破产。且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企业的融资难使得企业有心无力。2、思想认识障碍低碳生活最大的障碍就是,很多人还没有低碳的概念,社会低碳生活理念相当淡薄,低碳生活的思想还没有确立,低碳生活的行动更是悠悠无期。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把节约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国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加之企业片面的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其生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于居民来说,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至2011年8月,国家统计局做了一项相关的调查,调查中,97.5%的受访者赞成大力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经济,0.8%不赞成。多数公众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意义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观念上持积极态度,但多数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八成多公众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比较粗放,其中39.2%的“根本不拣不分类,直接丢进垃圾箱”。由此可见,公众低碳意识与行为未能合一。3、基础实施的障碍刚刚起步的低碳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较大的改观,和我们提出的低碳要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相比,那是远远不够的。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市场柔性措施疲软,无法发挥市场在节能减排推进中的约束力与调节力。再如果和发达国家相比较则差距会更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低碳经济的进程。4、技术障碍技术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我国科技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根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1.5%,与发达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2%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其次,技术转让存在着严重障碍,发达国家不愿意将有利于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转让,同时,转让费用高额也使得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难以承受。再次,轻视技术吸收消化。我国企业重视技术的引进,但是却忽视技术消化吸收,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生产力,却没有经过消化吸收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反而掉进技术依赖的陷阱。四、我国实施低碳生活的对策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报告,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预计2028年将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总和;从1890年以来,中国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占世界总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排在美国、俄罗斯之后,2007年上升至9%,居世界第二位,仅排在美国之后。这些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超过人均各类污染排放量,也已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为此,中国从“九五”计划起就明确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要走出一条投入小、消耗少、能循环、可持续、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容易。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利益,近30年来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我国现在正在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环保生产与生活消费模式等政策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在2020年之前将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50%。现在我们正大力倡导生活,绿色消费,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民低碳生活,提高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总得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大环境方面:1.1在体制政策方面,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1.2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1.3在基础实施方面,建设低碳城市和建立相关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有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很高,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体系等。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1.4从技术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研发低碳技术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2、从其他方面来看,着重做好以下措施:2.1建立低碳消费模式 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许多地方和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过去的礼节和风俗习惯,讲排场、讲面子、铺张浪费现象相当普遍,形成了一些特别的消费方式,如“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便利消费”等。这些不良的消费方式极大地浪费能源、增加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要建立低碳生活方式,必须改变这些长期形成的落后消费方式。引导和培养消费者建立文明、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习惯,尽量减少和纠正高能耗、高浪费的消费方式,增强居民节约资源和低碳意识,树立正确低碳消费观念;鼓励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使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无污染低碳型产品;消费过程中注意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处,避免发生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消费行为和活动;注重消费品的简朴、实用,杜绝铺张浪费;在有条件的城市、社区推广废品和垃圾分类回收和循环使用。 2.2选择低能耗的绿色出行方式 中国虽然是当今世界第一交通增长国,但中国交通低碳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客流量的50%60%由公共交通承担,东京达90%,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承载的客流量还不足10%,即使国内最为发达的北京也不足1/3。居民在出行时,应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发挥水运、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比较优势,考虑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调,选择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出行路线。出行时注意控制好私家车的使用,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环保驾车、文明驾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形成自行车、机动车和行人和谐发展。 2.3减少化石能源和薪柴消费 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特别是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任官平强调,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首先,减碳应从落实在日常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油等生活细节上开始做起;其次,推广沼气使用、节柴改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利用、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三是,尽量选择混合燃料、电力动机车及低排量、低耗量的机动车,减轻交通、出行对环境的污染;四是,减少对塑料制品、一次性消费品、纺织品、皮革的需求量,不乱扔电池。 2.4倡导并扶持农村低碳生活 受传统利用方式和能源资源收集成本的影响,农村地区的人均能源消费远远超出其基本能量需求。由于化肥对有机肥的替代,秸秆资源大量剩余,农民采取就地焚烧、推入水中等不适当的处置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碳排放提高,构成对村民居住环境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居住由分散趋向集中,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逐渐凸显起来。农村的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所产生的废弃物污染了农村环境,影响了农民生活。所以应重视农村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倡导农村实现低碳生活。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变废为宝,通过将畜禽粪便配以辅料,加工成优质高效的有机肥。二是发展农村新能源,如建秸秆气化站等,普及农村沼气,发展秸秆气化、固化;开发太阳能、风能、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三是面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长期落后、碳排放一直居高不下的现状,各级政府要积极为农民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2.5将低碳饮食注入我国膳食文化 所谓低碳饮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低碳饮食可以控制人体血糖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长期还会有保持体型、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等益处。随着人民大众普遍认识水平的提高,低碳饮食必成为国人主要的饮食潮流。低碳包含习惯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改变观念,逐步养成了节约用餐的习惯;三餐讲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晚餐更是限制热量摄入;减少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取;提倡分餐制、自助餐等聚餐方式,减少对食物的浪费;改变烹调方式和时间,降低燃料的消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五、结论与展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大,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绝不只是一种理念问题,而应该是全中国的踊跃行动。1、发展低碳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青年成长故事征文范例
- 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方案详解
-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专项训练题
- 产品质量检验与追溯记录模板
- 四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讲解
- 2025年征信考试:征信法规要点与试题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儿童护理法律法规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案例题库实战解析集(含答案)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2025年消防行业职业道德要点解析
- 古诗文鉴赏:四季之美
- 《电子商务概论》(第6版) 教案 第11、12章 农村电商;跨境电商
- 202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
- 慢性胃炎针灸治疗
- 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范本(2023 版)
-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 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登记表范表
-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课件-改
- 肥料制造中的液体肥料研发与机械施肥技术
- 奶茶店消防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