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pdf_第1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pdf_第2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pdf_第3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pdf_第4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1 9 7 7 年8 月,在平谷刘家河村发现了一座墓葬,墓中出土了4 0 余件极其珍 贵的文物,有青铜礼器一组1 6 件和铁刃铜钺、金臂钏、金耳环、金笄、玉斧、 璜等金玉制件。其年代约相当于商代中期。该墓的发现,填补了北京地区商代历 史考古的空白,为研究商代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 物资料。 墓葬一经发现,立即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对刘家河墓葬的研 究,试图对该墓的年代、性质、墓主人身份等问题得出一新的认识。 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研究综述,较全面的介绍了目前对于刘家河墓葬研究 的现状。包括文化属性、墓主人族属及身份、墓葬年代及其它一些方面的研究状 况。第二章器物分析,本文对刘家河墓葬出土的铜礼器与中原及各地出土的青铜 器做逐- - l l 较,试图解决其年代问题,并对墓中出土的铁刃铜钺、铜面具、金臂 钏、喇叭形耳环等器物与别处相似器物进行比较,得出一系列的认识。第三章墓 葬的性质分析,根据前面的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墓中出土的铜礼器与商王朝 出土铜器相近,其年代大概处在二里岗期向殷墟的过渡时期。由于墓葬方向、某 些埋藏习惯是商族特有的现象等,总结出刘家河墓葬与商族关系密切,墓主人甚 至就是来到此处的商人。 据研究,约当商文化的二里岗期到殷墟早期,商文化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扩张, 二里岗上层商文化曾一度占领了北京、蔚县及以南地区,平谷刘家河墓葬的墓主 人很可能就是此时由商王朝来到北京地区进行统治的,并从人种学方面证明了这 种说法。墓葬等级非比一般,墓主人可能是任命到此处进行统治的贵族或者是某 个依附于商王朝或被征服的土著方国的国君。 关键词:刘家河墓葬铜礼器喇叭形耳环铁刃铜钺商代中期扩张 a b s t r a c t i na u g u s t ,19 7 7 ,ag r a v eh a sb e e nd i s c o v e r e da tl i u j i a h ev i l l a g ea tp i n g g u t h e r e w e r e4 0c o s t f u l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i nt h i sg r a v e ,f o re x a m p l e ,16b r o n z er i t u a lv e s s e l s ,a c o p p e rt o m a h a w kw i t hi r o nb l a d e ,g o l da r m l e t s ,g o l de a r r i n g s ,j a d ea x e sa n d s oo n i t si na b o u tt h em i d d l ea g eo fs h a n gd y n a s t y t h ed i s c o v e r yo ft h eg r a v ef i l l su pt h e b l a n ko fa r c h e o l o g yi ns h a n gd y n a s t yi nb e i j i n g ,a n di tp r o v i d ea ni m p o r t a n tp r a c t i c a l m a t e r i a lf o rs t u d y i n gt h e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 ya n dc u l t u r eo fb e i ji n gi ns h a n gd y n a s t y o n c et h eg r a v ew a sd i s c o v e r e d i ta r o u s e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o r s e x t e n s i v ea r e n t i o n t h e e s s a yw h i c hi sb a s e do nt h es t u d yo ft h eg r a v ei nl i u j i a h e ,i st r y i n gt og e tan e w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g r a v e sa g e ,c h a r a c t e r , t h em a s t e r s h i pa n d s oo n t h e r ea r e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i n c l u d e st h e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o ft h es t u d y 1 1 1 i sc h a p t e rg e n e r a l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s t a t u sq u oo ft h el i u j i a h eg r a v e ss t u d y , i n c l u d i n gt h ec u l t u r ea t t r i b u t e ,t h em a s t e r sr a c ea n di d e n t i t y , t h ea g eo f t h eg r a v ea n d s o m er e l a t i n ga s p e c t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i sa n a l y s i s t h eb r o n z er i t u a lv e s s e l si n l i u ii a h eg r a v ew e r ec o m p a r e dw i t hb r o n z ew a r ei no t h e rp l a c ea n da l s ow a st h e c o p p e rt o m a h a w k 晰t hi r o nb l a d e ,c o p p e rm a s k s ,g o l da r m l e t sa n dt r u m pe a r r i n g s t h ea u t h o ri st r y i n gt os o l v et h ea g ep r o b l e ma n dh a v ean e wi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i nt h e t h i r dg r a v e ,i th a sac o m c l u s i o nt ot h es t u d yo ft h ef i r s ta n ds e c o n dc h p t e r s 功e b r o n z er i t u a lv e s s e l si nt h eg r a v ew a sc l o s et ot h eb r o n z ew a r ei ns h a n gd y n a s t y , s o t h ea g es h o u l db et h ei n t e r i mb e t w e e ne r l i g a n gt oy i n x u b e c a u s et h eh e a d i n go ft h e g r a v ea n dt h ee m b e d d i n gh a b i ta r et h ec h a r a c t e ri ns h a n gr a c e ,w ec a ns u m m a r i z et h a t t h el i u j i a h eg r a v eh a sa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t ot h es h a n gr a c ea n dt h em a t e ro ft h e g r a v em u s tb et h e i rm e r c h a n t s t ot h e r e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h i s t o r y , i na g eo fe r l i g a n gt oy i n x uo fs h a n gc u l t u r e ,t h e r ea r ea n b i gs c a l eo fe x p a n s i o no fs h a n gc u l t u r e t h eu p p e rc l a s so fe r l i g a n go fs h a n g c u l t u r e h a so c c u p i e di nb e i j i n g ,w e i x i a na n dt h es o u t h e r np a r to fi t ,s ot h em a s t e ro ft h e l i u j i a h eg r a v ep o s s i b l yw e n tt ob e i j i n gf r o ms h a n gd y n a s t y i th a sb e e np r o v e db y e t h n o l o g y t h eg r a d eo f t h eg r a v ei su n c o m m o n l yh i 曲,s ot h em a s t e rm u s tb ean o b l e w h ow a sa p p o i n t e dg o v e r nt h ep l a c eo ram o n a r c hw h ow a sc o m p l y i n gw i t ho r c o n q u e r e db ys h a n gd y n a s t y k e yw o r d s :l i u j i a h eg r a v e ;b r o n z er i t u a lv e s s e l ;t r u m pe a r r i n g ;t h ec o p p e r t o m a h a w kw i t hi r o nb l a d e ;t h em i d d l ea g eo fs h a n gd y n a s t y ;e x p a n s i o n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 0 0 8 年5 月1 6 日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 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 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 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 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 0 0 8 年5 月1 6 日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 1 上j _ 日i j吾 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尤其是根据琉璃河燕下都城址及 墓葬区的发现,西周时期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已渐渐明了。但介于新石器时代和西 周之间的公元前1 6 1 1 世纪这近5 0 0 年间,即相当于中原殷商时代这一历史阶段,北京地 区的历史面貌,考古文化以及这一地区文化与周边文化及与中原的差异,政治经济的联系 等课题,由于文献资料匮乏,同时又缺乏典型的遗址或墓葬的考古发现,一直以来人们不 得而知。 1 9 7 7 年平谷刘家河墓葬的发现,使这一状况得到转变。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是北京 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也是唯一的一批商代中期文物,填补了北京地区商代历史 考古的空白,为研究商代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刘家河村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东北1 4 公里处,属于南独乐河乡。1 9 7 7 年8 月, 农民在村东一条东西向大车路北侧一个小池塘的南岸取土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北京市文 物管理处及平谷县文教局文化组闻讯后,共同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和清理,确认这批青铜器 系出土于一座墓葬。此地为北高南低的黄土缓坡,该墓为南北向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口 距地表约0 3 米,墓底距地表深约1 2 米。由于早年挖水塘和植树,墓葬北半部早已被破 坏,仅保存南半部。东西宽约2 6 米,南半部残长约2 1 5 米,估计该墓南北全长在4 米 以上。从墓葬规模来看,属于商代的中型墓葬。该墓的椁室外有二层台,青铜礼器出于南 部二层台上。椁室内出金耳环、金臂钏、玉钺、玉璜、铁刃铜钺以及青铜泡饰等。总计出 土器物4 0 余件。 由于出土遗物之多,墓葬规格之高,在北京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都极为少见,其一经发 现,立刻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研究讨论之声不绝于耳,时至今日,依然是为学界所 津津乐道。 最初对于刘家河墓葬的研究都是伴随着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及北方地区土著文化的研究 展开的,近年才有专门的研究文章出现。研究讨论主要有墓葬的考古学属性、族属f 年代、 随葬铜器分期等方面。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 第一章研究综述 一文化属性 关于刘家河墓葬的文化属性,发掘者根据墓中所出的铜礼器与中原商系青铜器形制相 似,认为此墓属商文化的墓葬1 ,学者沈勇也支持这种观点2 。有的学者提出刘家河墓葬不 是直属于商文化而是商文化统治下的北方方国,此墓的发现标志商人势力在这一时期已到 达燕山南麓,持这种观点的有郑绍宗3 、杜金鹏4 等。还有人认为此墓“与商文化具有统一 性和延续性”5 。 但同时,由于墓中同出的金耳环、金臂钏等遗物具有典型北方土著特色,后来又在墓 葬所在地发现了土著文化遗址,很多学者不同意此说,指出其墓主人“显然不是商人”6 , 或说此墓“应属于和商朝相对立的北方阵容”7 。 这些金饰品只见于北方地区,起初还被认为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标志性饰物,所以早 期学者们普遍认为刘家河墓葬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持这种观点的有:邹衡8 、张展9 、李 恭笃、高美璇1 0 、李经汉1 1 、郑振香1 2 、刘连强1 3 、陈旭1 4 、杨升南塘等。学者们多认为其是夏 家店下层文化在京津唐地区的一个分支类型,即邹衡1 6 、张展1 7 等先生所谓的燕山型,李经 汉1 8 称其为燕南型。 随着燕山以南地区考古发掘的不断进展,新的遗址被广泛发现。人们对夏家店下层文 1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 文物,1 9 7 7 年第1 l 期。 2 沈勇:围坊三期文化初论,北方文物,1 9 9 3 年第3 期。 3 郑绍宗:夏商时期河北古代文化的初步分析,考古学文化论集( 四) ,文物出版社,1 9 9 2 年 4 杜金鹏: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与商代燕国,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社, 1 9 9 7 年。 5 孟宪武: 平谷商代青铜器与中原青铜器对比研究,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 0 0 6 年。 6 林法: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 一) ,文物出版社1 9 8 7 年。 7 韩嘉谷:探平谷刘家河青铜文化遗存,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6 年。 o 邹衡: 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邻境文化的初步探讨,夏商周考古论文集(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 9 张展: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北京地区商代“燕”文化遗存,首都博物馆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9 年。 1 0 李恭笃、高美璇:试论燕文化与辽河流域青铜文化的关系,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 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7 年 李经汉: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期和类型,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 9 8 0 年。 1 2 郑振香:商文化与北方地区古文化的关系,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 社,1 9 9 7 年版。 ”刘连强:建国以来冀北北方青铜文化发现与研究,文物春秋,2 0 0 0 年第6 期。 陈旭: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铜器墓的年代,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文献 出版社,2 0 0 6 年。 1 5 杨升南:北京平谷刘家河铜器墓墓主身份,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6 年。 1 6 同8 1 7 同9 1 。李经汉: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期和类型,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 9 8 0 年 2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 化的认识也逐渐的深入。很多学者对刘家河墓葬的文化属性有了新的认识,如郭大顺很早 就在多篇文章中指出此墓“不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而应属晚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又一阶 段 1 。 李伯谦先生经过研究,认为刘家河墓葬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称为“大 坨头类型 ,并将刘家河墓作为该类型后期的代表。2 韩嘉谷也将此墓纳入“大坨头类型 , 但不是作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地方类型,而是京津地区土著文化的一个分支。3 不久,有学 者指出此种类型的文化现象已是一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应称为“大坨头文化”。此后有 学者便将刘家河墓葬的族属称为“大坨头文化 了。4 5 京津唐地区大坨头文化之后出现的考古学文化,学者们称其为“围坊三期文化”,很 多学者认为刘家河墓葬应纳入围坊三期文化如:杨建华6 、刘绪、赵福生7 等。 李先登更是指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大坨头类型和围坊三期文化是相继发展的两个阶段, 族属是相同的,所以将其归入哪种文化“并无大的分歧”。8 还有的学者认为平谷刘家河商墓是张家园上层人物的墓葬,持这种说法的目前只见张 星德先生一人9 。 墓葬中中原文化与北方土著文化同时存在,这种现象很早便被学者们所认识,如郑振 香先生在文章中写到“此地区大概已接近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边缘,所以受到来自不同地区 商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较明显”加。很多学者更是综合两种文化指出,刘家河墓葬应是 中原商文化与北方土著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文化。如杨建华认为“刘家河墓葬,反映 出商文化与当地文化已经融合为一种非此非彼的新的文化类型。代表了移居北方的商代贵 族与当地文化融合的青铜文化,是商文化对北方地区影响最早的一个例子。”杨育彬也认 为“刘家河墓葬代表了北方商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既与中原地区商文化关系密切,又和 1 郭大顺:西辽河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 9 8 5 年;郭大顺: 丰下遗址陶器分期再认识,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 9 8 6 年;郭大顺:试论魏营子类型,考古学文化 论集( 一) ,文物出版社,1 9 8 7 年。 2 李伯谦: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 9 9 0 年。 3 韩嘉谷:京津地区商周时期古文化发展的一点线索,中国考古学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 9 8 4 年 4 金岳:桑乾河天鼋族方国考,文物春秋1 9 9 1 年第2 期。 5 金家广:燕文明探微从燕南花边鬲遗存谈起,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 社,1 9 9 7 年。 6 杨建华:试论夏商时期燕山以南地区的文化格局,北方文物,1 9 9 9 年第3 期。 7 刘绪、赵福生:围坊三期文化的年代与刘家河m i 的属性,苏秉琦与当代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 。李先登: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发现的重要意义,考古学研究( 六) ,科学出版社,2 0 0 2 年 9 张星德:与燕文化起源相关的两个问题,文化学刊,2 0 0 7 年第4 期。 1 0 郑振香:商文化与北方地区古文化的关系,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 社,1 9 9 7 年版。 杨建华:燕山南北商周之际青铜器遗存的分群研究,考古学报2 0 0 2 年第2 期 3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 夏家店下层文化有一定联系。”1 。 二墓主人的族属及身份 关于墓主人的族属和身份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刘家河墓葬所在地是北方的一个方国, 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了成套的青铜礼器及铁刃铜钺,其规格“应和中原地区建国前安阳小 屯m 3 3 1 规格相当,甚至高于它”2 ,学者们推断墓主人生前“肯定是显赫的贵族 3 ,或即 为该方国的国君。 至于具体的方国名称有的学者在文章中没有明确指出,也有说“极可能也已经是一处 遗失了名字的方国遗存”4 。或说“也许就是肃慎、燕毫或附近别的其他方国的遗存”5 。 但大多数学者还是根据文献记载西周封燕之前京津地区已有燕、蓟的说法,认为刘家 河墓葬与“燕”或“蓟”有关系。邹衡先生首先推断其“同燕毫应该是有联系的,也有可 能两者就是一回事 6 。李恭笃、高美璇7 、杨升南8 也持这种观点。其后李经汉称为“是与 古燕有关的历史遗存”9 ;张展和韩嘉谷称其为“土著燕国文化”m ;杜金鹏称为“商代燕 国”文化;段渝称为“燕( 北燕) 的文化”1 2 ;郑绍宗称为“先燕文化”实则都是一回事。 不同的是郑绍宗所谓的这个“先燕”是“泛指这一地区而言,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方国 n 。 1 9 8 8 年曹淑琴通过对刘家河出土饕餮纹小铜鼎腹底内部的氅形图案进行研究,指出其 “不是简单的装饰花纹而是族徽文字”1 4 01 9 9 1 年金岳首次提出这个族徽为“蹩”也就是 “天鼋”,即古代的轩辕氏,是黄帝族的一个族氏。这支文化也就是晚商和西周初期的蓟 1 杨育彬:平谷刘家河商代铜器墓的几点思考,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 0 0 6 年。 2 孟宪武:平谷商代青铜器与中原青铜器对比研究,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 0 0 6 年。 3 黄尚明:青铜面具再探,襄樊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6 期。 4 韩嘉谷:探平谷刘家河青铜文化遗存,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6 年。 5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2 4 0 页。 6 邹衡: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邻境文化的初步探讨,夏商周考古论文集(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 7 李恭笃、高美璇:试论燕文化与辽河流域青铜文化的关系,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 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7 年。 。杨升南北京平谷刘家河铜器墓墓主身份,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 0 0 6 年。 9 李经汉: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期和类型,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 9 8 0 年。 1 0 张展: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北京地区商代“燕”文化遗存,首都博物馆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0 年;韩嘉谷: 燕史源流的考古学考察,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二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1 年。 杜金鹏: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与商代燕国,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 版社,1 9 9 7 年。 1 2 段渝:商代黄金制品的南北系统,考古与文物,2 0 0 4 年第2 期。 1 3 郑绍宗:夏商时期河北古代文化的初步分析,考古学文化论集( 四) ,文物出版社,1 9 9 2 年。 4 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 9 8 8 年3 期。 4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 国文化1 。金家广、李先登都同意这种说法2 。 还有人认为是属于“肃慎 国的遗存3 。 三墓葬年代 关于墓葬年代,原发掘简报根据绝大多数青铜器的形制与中原商文化比较定为商中期 ,这一说法被很多学者认同引用,如郭大顺5 。靳风毅等主编的北京文物精粹大系( 青 铜器卷) 也支持此说。6 但多数学者认为判断墓葬时间应根据墓中同出的最晚者( 如铜爵) ,他们主张其年代 应偏晚,如邹衡先生提出“其大体相当于商代后期第五段第组”7 ,林法认为“可以晚到 大司空村二期 8 。陈佩芬认为“总体应归为与殷墟相同的商代晚期 9 ;郑绍宗认为其在 “二里岗上层一殷墟一期”m 。金家广称“相当于早、晚商之际”1 1 。 还有的学者是用北方地区文化的分期来为刘家河墓葬定位的,如李海荣对北方草原地 区青铜器进行了分期,他将刘家河墓葬断为其分期中的第2 3 期,绝对年代相当于中原地 区的早商二里岗时期至殷墟时期前后1 2 。李经汉把刘家河墓纳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期, 将其定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中期,并指出“中期与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商文化关系密切” ”。李伯谦判断其为“大坨头类型的第5 段,称其绝对年代不会晚到商代晚期”1 4 。 1 9 8 4 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一书中,首次将其年代定为殷墟早期蝤, 这一说法一经提出便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如:朱永刚1 6 、杨建华1 7 、陈旭1 8 等。韩嘉谷主 1 金岳:桑乾河天鼋族方国考, 文物春秋1 9 9 1 年第2 期。 2 金家广:燕文明探微从燕南花边鬲遗存谈起,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 社,1 9 9 7 年;李先登: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发现的重要意义,考古学研究( 六) ,科学出版社,2 0 0 2 年。 3 卜m :燕山地区夏商时期的陶鬲谱系,北方文物,1 9 8 9 年第2 期。 4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文物,1 9 7 7 年第l l 期。 郭大顺:试论魏营子类型,考古学文化论集( 一) ,文物出版社,1 9 8 7 年 6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文物精粹大系( 青铜器卷) ,北京出版社,2 0 0 2 年6 月。 7 邹衡: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邻境文化的初步探讨,夏商周考古论文集(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 5 林j 云: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 一) ,文物出版社,1 9 8 7 年 9 陈佩芬:殷墟以外的商代晚期青铜器,中国青铜器全集( 商4 ) ,文物出版社,1 9 9 8 年。 1 0 郑绍宗:夏商时期河北古代文化的初步分析,考古学文化论集( 四) ,文物出版社,1 9 9 2 年 1 1 同7 “李海荣:北方地区出土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9 页。 h 李经汉: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期和类型,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 9 8 0 年 h 李伯谦: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 9 9 0 年。 珏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2 4 0 页。 m 朱永刚: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 9 8 7 年。 1 7 杨建华:燕山南北商周之际青铜器遗存的分群研究,考古学报,2 0 0 2 年第2 期。 哺陈旭: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铜器墓的年代,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6 年 5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 张“殷墟早期或略晚”,他还在另一篇文章中进一步说明,其“不超过殷墟中期 1 。 还有很多学者,将其更加细化,定年代为殷墟一期,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李伯谦2 、 刘绪、赵福生3 、曹淑琴、殷玮璋4 、朱凤瀚5 等 近年来,随着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研究者们对分期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杜金鹏 先生用中原及各地所见墓葬铜器与刘家河墓葬所出铜器逐一进行比较,提出刘家河墓葬的 年代“与殷墟一期偏早阶段的安阳小屯m 2 3 2 、m 3 3 3 、m 3 8 8 ,安阳三家庄m 3 及灵宝东桥出 土铜器的年代相当。大体属于殷墟一期偏早阶段,大致相当于商代历史上的盘庚时代。 6 杨育彬也提出“就青铜器发展而言,在郑州二里岗文化与安阳殷墟文化之间,应该有 一个过渡期,其青铜器既接近于二里岗上层商文化,又与成熟的殷墟文化有某些差别,这 一阶段大约相当于河直甲居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至盘庚之初。北京平谷刘家河墓葬应 涵盖其中。大致锁定在商代二里岗文化晚段与殷墟文化一期之间,或稍前或稍后而已。 7 由于安阳洹北商城的发现,学界普遍认同以洹北商城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是新的商代 中期文化,李先登认为刘家河墓葬也应纳入此期8 。孟宪武也提出刘家河墓葬的年代“应和 建国前安阳小屯3 3 1 等墓及安阳三家庄窖藏铜器及墓葬的年代以及台西墓葬二期的年代相 当,即与中商文化第三期的年代同时”。9 四其他 讨论还围绕着刘家河墓葬所出铜器是同一时期铸造的还是不同时期铸造的混杂一处; 以及这批铜器是由中原传入的还是本地自己铸造的等问题展开。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刘家河墓葬出土的铜器属于早晚不同的时代,如郑振香在文章中指 出“该墓出土铜器的形制纹饰风格多数与郑少l 、i - - 里岗上层商文化的铜器接近,少数接近殷 墟文化第一期的同类器。墓内出土铜器不是同一时期铸造的”1 0 。杨育彬也指出“从形制 1 韩嘉谷:燕史源流的考古学考察,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二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1 年。 2 李伯谦:张家园上层类型若干问题研究,考古学研究( 二)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 3 刘绪、赵福生:围坊三期文化的年代与刘家河m i 的属性,苏秉琦与当代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 4 曹淑琴、殷玮璋:平谷刘家河出土铜器墓及相关问题,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 0 0 6 年。 5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9 5 年。 6 杜金鹏: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与商代燕国,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社, 1 9 9 7 年。 7 杨育彬:平谷刘家河商代铜器墓的几点思考,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 0 0 6 年。 8 李先登: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发现的重要意义,考古学研究( 六) ,科学出版社,2 0 0 2 年。 9 孟宪武:平谷商代青铜器与中原青铜器对比研究,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 0 0 6 年。 1 0 郑振香:商文化与北方地区古文化的关系,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 6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 上看似乎不是完全同时期的,颇像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有早有晚,延续了 一段时间 1 。陈旭先生更是根据这批铜礼器的形制和花纹特征的早晚不同将其分三组, 指出“a 组,与郑州商代二里岗下层期铜器相近,年代较早;b 组与二里岗上层期铜器作 风有些相似,其年代较晚;c 组铜器与安阳殷墟早期铜器比较接近,年代最晚。 2 但也有学者不同意此说,认为“商代青铜器的发展演变虽有大的规律可循,但在不同 地方、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同一时期的铜器上,则又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所以虽 然刘家河墓出土的铜器貌似早晚不同,实应是同一时期的制品,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是 杜金鹏先生3 。孟宪武也支持这种观点,他在文章中也不赞成以某件( 铜爵) 铜器的特征来 确定墓葬的最早下葬时代,认为“平谷刘家河商墓虽经破坏,但出土青铜器群的整体面貌 特征基本趋于一致,没有大的出入 4 。 几乎所有提到铸造问题的学者都异口同声的认为,刘家河墓葬之铜器“其中有一些可 能就是由中原传来的,另一些受中原较大影响但有自己的风格,可能是在当地铸造的”5 。 只是在比例或具体哪件哪地上有些争议。 张展在文章中指出“这批铜器并不能排除其中有些精美的铜器是从中原输入的,但大 部分应是本地铸造的。同中原作风十分相似,这显然是模仿商器而铸造的”6 。杨建华认为 “刘家河墓葬( a 群) 的随葬品中以大量的商代礼器为特征,但是在这些青铜容器中,腹部 饰连珠纹为边的云雷纹方鼎,形体小而制作粗糙,还有三锥足、盖钮与提梁处有环套接的 盍,在其他商文化遗存中均比较少见,很可能是当地仿造品 7 。陈旭先生的意见是“其中 礼器有的可能是直接来源于中原,可能是商王朝对北方奴隶主贵族的馈赠,有的则可能是 当地所铸造,如具有地方特点花纹装饰的铜盘,可能就是当地的产品。人面形铜饰和铜泡 以及铁刃铜钺等,亦应是当地的产品”8 。李先登则指出“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中, 有的是典型的商器,可能是商人制造而赐给轩辕氏的。而另一些青铜礼器,不仅器形与纹 版社,1 9 9 7 年版 1 同l 2 陈旭: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铜器墓的年代,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6 年。 3 杜金鹏: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与商代燕国,北京建城3 0 4 0 年暨燕文明国际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 社,1 9 9 7 年。 4 孟宪武:平谷商代青铜器与中原青铜器对比研究,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 0 0 6 年。 5 杨育彬:平谷刘家河商代铜器墓的几点思考。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 0 0 6 年。 6 张展: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北京地区商代“燕”文化遗存, 首都博物馆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0 年 7 杨建华:燕山南北商周之际青铜器遗存的分群研究,考古学报,2 0 0 2 年第2 期。 8 陈旭: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铜器墓的年代,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6 年 7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研究 饰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而且又有轩辕氏的族氏铭文,显然是轩辕氏自己在当地制作的。 此外,刘家河商墓还出土了具有北方文化传统的金器,这也是轩辕氏文化的一个特点,平 谷至今仍有金矿生产,显然这批金器也是当地的产品”1 。 李海荣更是将刘家河墓葬所出铜器分为源于商文化的a a 群青铜器,经过地方改造商 式的b a 群青铜器和地方特色的c d 2 群青铜器叫ai 式钺、a 型人面饰、b q 型排饰。2 还有很多以某件铜器、铜器铭文及墓中出土的其他随葬品,如金器、铜面具等为题材 的专门研究文章。 1 9 8 8 年,曹淑琴发表了一篇以铜器铭文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名为商代中期有铭铜器 初探。作者认为刘家河出土铜鼎腹底内部的蹩形图案不是简单的装饰花纹而是族徽文字, 与安阳自家庄出土的大口尊上的铭文一样,即唐兰所定的“黾”字。 同时作者还提出“北京平谷刘家河出的铜器,据报道系出自墓中,因出土时墓穴已经 遭到破坏,这批器物原来是出自一座墓,还是两座墓中己无法断定了。”3 持这种观点的还 有韩嘉谷,他也在文中指出“铜器形制有早晚,可能不属于同一座墓。”4 1 9 9 3 年,刘秀中发表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器一文,对刘家河墓中出土的金耳 环、金笄、金臂钏等器物的形态、规格、成分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5 2 0 0 4 年,段渝也在商代黄金制品的南北系统一文中,对商代各地出土的黄金制品 进行对比分析,对刘家河墓所出金器的制作工艺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指出,由于北方 的金箔均出于商文化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方国,其他文化区域则未见,这似乎意味着殷人 和殷商文化有制作金箔的习俗,而北方其他文化则没有这种传统。 作者还提出,燕山以北大小凌河流域魏营子类型的金臂钏,是由燕山南麓平谷刘家河 传播而至的。喇叭形金耳饰这种文化因素的流动方向,恰与两端扇面形金臂钥l 的流动方向 相反,不是从刘家河墓葬流向夏家店下层文化,而是从夏家店下层文化流r 匈;j j 家河墓葬, 诚可谓相反相成。6 2 0 0 2 年,黄尚明发表青铜面具再探一文,文章包括青铜面具的起源及其传播、用 途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青铜面具所反映的身份地位与礼制问题几方面。 作者指出,北京平谷刘家河铜面具与西安老牛坡、广汉三星堆发现的面具都在殷墟一 李先登: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发现的重要意义,考古学研究( 六) ,科学出版社,2 0 0 2 年 2 李海荣:北方地区出土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 0 0 3 年,第5 9 页 3 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 9 8 8 年第3 期。 4 韩嘉谷燕史源流与考古学考察,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二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1 年 5 刘秀中: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器,中国文物报,第3 l 期,1 9 9 3 年8 月8 日 6 段渝:商代黄金制品的南北系统,考古与文物,2 0 0 4 年第2 期。 8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甚葬研究 期几乎同时出现,概此时是为青铜面具的起源。 这种面具与古代巫术有关,既具有装饰功能同时又具有宗教功能。作者还指出,刘家 河墓出土大量青铜礼器和铁刃铜钺,墓主人生前肯定是显赫的贵族。并以此等为例。得出 “商周时期的青铜面具也可能是一种标志所有者身份等级的礼器”的结论。1 2 0 0 6 年,曹淑琴发表刘家河商墓铜盘与“易 字铭探讨一文,指出,刘家河墓葬 出土的两件铜盘的图像,寓意颇深。文章通过对刘家河出土的这两件铜盘中央的圆涡纹及 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举甲骨文、金文的例子以佐证。推断出铜盘中的圆涡纹并非装饰纹 样,而是铭文,释为“易 字。2 同本论文集还载有刘正发表的刘家河出土商代青铜礼器研究一文,作者在文中指 出刘家河墓葬出土的两件铜盘造型极其奇特,其中鸟柱龟鱼纹盘上的鸟形,正是所谓写实 的。诗经中记载的商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的神鸟传说,看来在中商时代就已经 产生了,而且又在考古实物上得到了体现。 并通过铜盘上龟鱼纹图案,得出,正是由于有了连珠纹( 黑点) 和涡纹和云纹( 白圈) 以及鱼、龟造型的出现才最终演变成为洛水神龟送来洛书的古老传说。中心的涡纹演变成 了五个白圈按上下左右中的位置排列,四周的连珠纹演变成了洛书的外层黑点和白圈,印 证了结绳记数的历史。上述证据表明,洛书信仰和商周青铜器纹饰及其神话信仰有重大关 系。3 1 黄尚明:青铜面具再探,襄樊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6 期 2 曹淑琴:刘家河商墓铜盘与“易”字铭探讨,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 0 0 6 年。 3 刘正: 刘家河出土商代青铜礼器研究,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6 年 9 n 京r # 刘家h 商t t 尘莽研究 第二章器物分析 一铜礼器 刘家河商墓中出土了4 0 余件极其珍贵的文物有青铜礼器一组1 6 件铜面具、铜当 卢、铜泡等小铜器,还有金臂钏、余耳环、金笄、玉斧、玉璜等金玉制件。以下将对重点 嚣物进行研究并与他处相应器物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刊其年代、性质等方面育更为清晰的 认识。 这1 6 件青铜礼嚣包括食器、酒器、水器三娄分别为鼎、鬲、爵、卣、盘等。 小方鼎,口沿外折上翘,小环耳腹下内收里长方形,细而矮的锥状实足,足的截面 呈椭圆形。腹部饰以云雷纹,界以联珠纹。通高1 4 厘米,口长1 1 6 厘米、宽88 厘米。 商代方鼎腹部的变化是从深腹、长宽差别不大到浅腹、长宽差别较大。从二里头遗址 出土的陶质小方鼎可知,早期方鼎的特点,其长宽的比例相对致,平面呈正方形。郑州 二里岗上层期的方鼎,与二旱头陶方鼎比较接近,彤制均为近方形斗腹腹较深,圆柱形 足,腹壁四边饰乳钉纹,腹上部饰一周带状轾餮纹。目前出士的早期铜方鼎数量不多,可 供比较的有i 9 7 4 年干张寨南街杜岭窖藏坑中出上的太方鼎两件4 ,1 9 8 2 年在郑州向阳食品 厂窖藏坑中出土的两件2 ,1 9 9 7 年在郑州南顺城街窖减坑中出土的四件另外在山西平陆曾 出土两什4 。这1 0 件方鼎的形制相近l 7 部平面接近正方形,即上口的长宽之比接近l : l 。 e 一1 嘲帮 刘家河小方鼎 南顺衡h l 上:4 河南省博物镕:f 帮m m 的代前期 制* t 女物 i9 7 5 年第6 柏。 孺;i :餮鼎删9 i t l l “t u 。 。巽磐嬲! ;i :i i i ;i :絮;:蔷器嚣;。, 汕8 9 ”8 “5 “”遗“。中国2 勃报。1 9 9 2 年品9 2 9 “。 北京 “家商代墓# 研究 向阳回接古品厂h2平陆方鼎 张寨牡瞳l 号鼎 以后,则出现长大于宽,平面成长方形。殷墟期方鼎腹均较浅如在安阳殷墟王陵大墓 发现有牛面方鼎和鹿面方鼎、司母戊大方鼎2 和妇好墓的司母辛方鼎3 。 氍一 牛方鼎鹿方鼎妇好司母辛方鼎目母戊方鼎 刘家酒出土的这两件小方鼎,铸造稍显粗糙,显然没有商代晚期出十的重器舰整庄重, 与郑州南顺街9 6 z s n h i 上:4 表现出相同的原始特点。鼎足也更为相似。且装饰的云雷纹, 上下界以连珠纹的图案较原始是二里岗上层期的铜器常见的纹饰,在向阳回族食品厂所 出扁足鼎h 1 :9 1 、郑州铭功路的爵5 及盘龙城所出铜觚5 上均铸造类似花纹。 但其长宽之比小于15 :1 ,又与殷墟妇好墓的司母辛太方鼎、妇好小方鼎相对接近。 这说明刘家河方鼎的年代比郑州、平陆所出方鼎略晚,但早于殷墟时期的方鼎。而且郑州 的方鼎都体积庞大,高均在5 0 8 0 厘米,而刘家河小方鼎高却只有】4 厘米。这种现象通 过考虑刘家河商代墓远离商文化中心区,所以在它身上存有按中原铜器之标准来看是早、 济万象保殷出青铜鼎之日宄插目= f 2 3 、2 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