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doc_第1页
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doc_第2页
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doc_第3页
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doc_第4页
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把文章中的句子写具体【说明】这是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作文基本功训练教程,对把文章句子写具体这个学生作文中最不易把握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平实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文章要具体,是小学语文大纲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怎样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是作文指导中的一大难题。许多教师在实践中为此进行了大量探索,如从指导观察入手,从学会模仿入手等。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把文章中的句子写具体本人积三十余年教学经验,认为从思维训练入手,指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是把文章写具体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如何从思维的角度,抓住句子训练,作为重点。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结果。文章语言的好坏,直接受思维的制约。思维的有序,决定语言的条理。思维的深度,决定语言的容量。总之,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训练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就必须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给学生以具体方法的指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具体”从具体到抽象,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也是儿童学习作文、写好句子的基本规律。教师无不要求学生“作文要具体”。其实,许多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当然也就无从下手,不知向哪个方向努力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比较两种文章、两个句子的优缺,使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先“悟”出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具体”的。请比较下面这两篇文章【例文】 第一天返校前天,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来返校。歇了一个半月,同学们第一次见面,都很激动。同学们一见面嘴就聊起来没完。王老师怎么说也没用。发书时,有两本书一样,我们组的小排头张超只拿了一本。结果老师对书时才发现我们组少了一本,把王老师气坏了。过了一会儿,老师让带学杂费的同学交学杂费,交完学杂费自己登记。可李小阳交完钱就回去了。王老师收完发现不对,一问同学,李小阳才发现自己犯错了。看来,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事一定要认真,不然就会出错。【例文】 第一天返校前天,我们学校的同学都回学校报到、交暑假作业。歇了将近天,同学们第一次见面,激动得恨不能把什么全给忘喽。同学们一见面嘴就说个不停,从七点半聊到八点多,王老师喊了几遍“坐直喽!”大家却还歪着身子聊电子宠物、聊北戴河的螃蟹.发书时,有两本书外皮上都画着小孩搭积木,只是一本写着“语文练习册”,一本写着“数学练习册”。我们组的小排头张超只注意了外皮上的“小孩”和“积木”,光拿了“语文练习册”。结果老师对书时别人都有八本,只有我们组每人七本,气得王老师冲张超一个劲儿摇头:“哼!你呀,你呀,什么事你都干不好!”二十多分钟过后,老师对大家说:“好,现在从一组开始,谁带学杂费了就上前头交给我,然后自己把名字写在边上这张牛皮纸上。”可李小阳把元钱放到老师手里,转身就走回了自己的座位。王老师收完钱对着牛皮纸一数交费人数,发现多了元钱,连忙抬起头问:“你们谁交完钱没写名字呀?”李小阳一听,才想起刚才只把钱交给了老师,赶快站了起来。回到家,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下面的话: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事一定要认真,不然就会出错。相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例文与例文的内容完全一样,但例文与例文给我们的感觉却不相同。例文肯定不能算作成功,而例文让人读后却有另外一番感觉。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例文句子干干瘪瘪,例文的句子让人读过之后,却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篇文章是这样,文章中的句子同样道理。请对比下列这些组句子第一组前天,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来返校。前天,我们学校的同学都回学校报到、交暑假作业。第二组歇了一个半月,同学们第一次见面,都很激动。歇了将近天,同学们第一次见面,激动得恨不能把什么全给忘喽。第三组同学们一见面嘴就聊起来没完。同学们一见面嘴就说个不停,从七点半聊到八点多,还继续聊。第四组王老师怎么说也没用。王老师喊了五遍“坐直喽!”大家却还歪着身子聊电子宠物、聊北戴河的螃蟹.第五组发书时,有两本书一样,我们组的小排头张超只拿了一本。发书时,有两本书外皮上都画着小孩搭积木,只是一本写着“语文练习册”,一本写着“数学练习册”。我们组的小排头张超只注意了外皮上的“小孩”和“积木”,光拿了“语文练习册”。这五组句子,虽然每组的内容一样,但是每组的前一句不具体、而后一句具体却是不争的事实。给学生明确具体句与非具体句的区别,是教师一板一眼传授句子具体写法的前提。什么叫具体句?能让读者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嗅得出来的句子,就叫具体句。什么叫不具体句?不能让读者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嗅得出来的句子,就叫不具体句。二、通过比较和分类,使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具体”要因描写对象而异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文章中的语句,按其描写对象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个句子:两本书书皮的图案一样。第二个句子:李小阳走进了教室。在上面这两个句子中,第一个句子是事物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事物,准确地说,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两本书书皮的图案”;而第二个句子是人物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人物,是“李小阳”这个人。从表现对象上说,句子可以分为事物句、人物句,而人物句中又可以分为四种:一种叫外貌句,一种叫语言句,一种叫心理句,一种叫行为句。外貌句以人物的外貌为表现对象,语言句以人物的语言为表现对象,心理句以人物的心理为表现对象,行为句以人物的行为为表现对象。比如下面这四个句子第三个句子:老师一脸怒气。第四个句子:老师叫大家安静。第五个句子: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生气?第六个句子:我低下了头。在这四个句子中,第三个句子是外貌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老师的样子;第四个句子是语言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老师的语言;第五个句子是心理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我的想法;第六个句子是行为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我的动作。三、教学生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不同方法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各种思维方式。通过多年探索,我将自己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大体分为四种方式、九种具体方法。()思维联想法:联想是作文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要把一个句子写具体,实际完全可以借助这种思维方法。、比喻法:运用相似联想,抓住两种事物的相似点进行比喻,使句子写得更具体。如:原句:这花是红的。使用比喻法改写具体:这花象火一样红。(用“火”比喻花的“红”)、借代法:运用相关联想,抓住与这一事物有关的事物或现象,以彼事物代替此事物。如:原句:上课啦。使用借代法改写具体:上课的铃声响了。(借助“上课铃”代替“上课”)()、思维分析法:把一个事物整体分为几个部分,是分析方法之一。学生写句子常常不够具体,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这种分析。为此我教给了学生几种具体的分析方法。、外貌部位分析法:原句:他衣服湿了。使用外貌部位分析法改写具体:他上衣的前襟、裤子的膝盖全湿了。(把“衣服”落实到“上衣的前襟、裤子的膝盖”等部位)、动作部位分析法:原句:他用棍子打小狗。使用动作部位分析法改写具体:他用棍子头儿打小狗后腿。(把“棍子”落实到“棍子头儿”这一部位,把“小狗”落实到“小狗后腿”)原句:他用棍子打小狗。使用动作部位分析法改写具体:他用棍子打小狗后腿。(把“小狗”落实到“小狗后腿”这一部位)原句:他用棍子打小狗。使用动作部位分析法改写具体:他用棍子头儿打小狗后腿。(把“棍子”落实到“棍子头儿”这一部位,把“小狗”落实到“小狗后腿”这一部位)、动作工具分析法:原句:他打小狗。使用动作工具分析法改写具体:他用笤帚打小狗。(把工具落实于“笤帚”)原句:他打小狗。使用动作工具分析法改写具体:他拿着苍蝇拍打小狗。(把工具落实于“苍蝇拍”)原句:他打小狗。使用动作工具分析法改写具体:他抡着粗粗的擀面杖打小狗。(把工具落实于“粗粗的擀面杖”)()、思维转换法:在表达过程中,同一事物可以既用叙述方法,也可以用描写方法,而描写则会显得具体。我引导学生学习思维转换的方法,在写句子时想一想,能不能换种说法,使之表达得更具体。、语言描写法:原句:爸爸吓唬我这里有老虎。使用语言描写法改写具体:爸爸吓唬我:“别闹,这儿可有老虎!”(爸爸怎么说的,就怎么把话引述出来注意:比如遇到“爸爸吓唬我:别闹,这儿可有老虎!”这样的句子,硬要把它改写具体,不能使用“语言描写法”,只能使用概念解释法或者其它方法)、事物描写法:原句:这片叶子的叶脉特别好看。使用事物描写法改写具体:这片叶子的叶脉中间是一条笔直的线,两侧呈散射状分布,分布的距离极为匀称。(对“叶脉”进行细致描写)、心理描写法:原句: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使用心理描写法改写具体: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呢?(把客观叙述的心理句,变成主观心理句)()、概念解释法:一个概念总有其特定的具体内涵和外延。我根据这一特点,教学生学习用具体的内涵或外延代替抽象概念的方法。此法亦可叫作词语解释法。原句:桌子上摆满了饮料。使用概念解释法改写具体:桌子上摆满了可口可乐、雪碧、芬达和北冰洋汽水。(把“饮料”解释成了“可口可乐、雪碧、芬达和北冰洋汽水”。)原句:爸爸吓唬我们:“你们再叫狼该来了!”使用概念解释法改写具体:爸爸吓唬我、妈妈和表弟:“你们再叫狼该来了!”(把“我们”解释成了“我、妈妈和表弟”。)原句:我真地一点儿都不想吃东西。使用概念解释法改写具体:我真地一点儿都不想吃米饭和炸鸡腿。(把“东西”解释成了“米饭和炸鸡腿”。)四、注意思维的整体性,教学生学习综合运用各种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人的思维是综合性、整体性的,上述各种方法是为了分解单项技能以便于训练。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必须能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因此,在学生基本掌握单项方法之后,还必须教他们学习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原句:他打小狗。改、使用动作工具分析法和动作部位分析法改写具体:他抡着粗粗的擀面杖打小狗的后腿。(把工具落实于“粗粗的擀面杖”,把动作落实于“小狗的后腿”)改、使用动作工具分析法和概念解释法改写具体:他抡着粗粗的擀面杖打小白狗、小黄狗和小花狗。(把工具落实于“粗粗的擀面杖”,把小狗解释成“小白狗、小黄狗和小花狗”)近年来,在朋友的配合下,我有意识在几个学生中进行试验,如今,受试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很快。可以这样说,在他们的习作中,即使有时立意并非上乘、即使结构也欠考虑、即使缺少优美的词藻、即使还有这样那样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他们写出的文章与未经此种训练人的文章相比却出彩、却有味道。我班有个同学作文在班里并非很好,但经过此种方法试验,文章却被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选中并播出。另外一个同学各科学习也很一般,经过此种训练,也曾先后两次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习作。我班还有一个同学,是我选用的第一个训练对像、我训练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近年来,北京晚报、作文导报、中国少年报、星星火炬报、星星火炬画刊、北京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多次发表他的习作。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音乐台、交通台、经济台、儿童台都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