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控制策略_第1页
2023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控制策略_第2页
2023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控制策略_第3页
2023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控制策略_第4页
2023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控制策略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控制策略21[1]。此外,由于化石燃料可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为提高电网稳定性,保持电力系统内供用电功率平衡,在电网运行时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调峰措施[2]。传统的调峰方法包括火力发电调峰[3]、燃气轮机调峰[4][5]踪电网负荷波动来调整网内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从而完成调峰过程,因此要求发电机组具备较高的调峰容量。此外,调峰时发电机组的频繁启停也造成了燃料资源的浪费[6]。目前,常采用电池储能技术从负荷侧对电网负荷峰谷差进行调节[7]。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削峰填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合理利用储能系统可有效解决峰谷差日益增大的问题,实现削峰填谷并有效降低负荷曲线的大幅波动,还可提高设备利用率[8-10]。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energystorage过实用简化算法求解适合电网削峰填谷的优化模型,从而改善了恒功率控制策略治理精度低的问[12-13][14-15]

池储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2BESS电气模型利用储能系统对电网进行削峰填谷,即在电网负荷高峰时储能系统放电,低谷时储能系统充电,以保证负荷运行平稳,减少发电机组的启停次数,同时降低系统装机容量的投资建设成本,以改善电网内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2 2 1 拟退火等智能算法求解含储能装置的电力系统削

1np

np 峰填谷最优策略问题。但是,上述智能算法均未考虑储能装置荷电状

minf(b)n

D(i)pi1

1(j)pj1

(1)(SOC)前一阶段的储能能力制定下一阶段的削峰填谷策跟踪。但文章未考虑到不同应用场景对储能的功

式中,D1(i)i个=12,,npnp个负荷值约束为率、容量和充放电次数要求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削峰填谷的效果。文献[17]在考虑储能系统实时功率

nn(i)(i)[(sign(i(j))1)j1

P(j)]2

(2)

i,j1,2,,np式中:D0(i)iP(j)考虑多种约束条件下实现利用电池储能对电网的

1≤Tstart(1)((j),j1,2,n

(3)(4)等常用的控制策略在不同负荷场景下的应用缺乏

(i1),i1,2,n1Tstop(n)≤np

(5)(6)

功率约束为首先在考虑电网负荷、电池功率、电池容量等约束

ix,ni2,i,,,n

(7)式中:P1为电池储能系统放电功率下限值;P2为电池储能系统充电功率上限值;Pmax、Pmin为负荷峰、谷值。容量约束为:k 24l[p(i)rt(i)P(i)i1k1,2,,n1

)]<E,npn

(8)nnstop (i)T (i)P(i)24)]nnstop i1 p

(9)

1基于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进行削峰填谷示意Fig.1SchematicdiagramofpeakcuttingandvalleyfillingbasedonconstantpowercontrolstrategyEinitialEfinal容量约束为非线性,且式(2)中包含的符号函数sign(x)不连续。因此,本文采用恒功率法和功率差法对模型进行求解。BESS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指无论外部电网负荷荷曲线制定充放电规则,以恒定功率进行能量充1EP。T=EP (10)24h内负荷低谷值处出发,设定很小的步长ΔMLTΔMT。

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流程如图2所示。图2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流程Fig.2Flowchartoftheconstantpowercontrolstrategy该方法易于计算,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目前已应用于深圳宝清电池储能站。但是,该方法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即误差较大,尤其在实时控制阶段进行削峰填谷时。若实际负荷曲线与策略中所用的预测负荷曲线出入较大,则采用基于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制定的储能系统充放电规则无法及时做出调整,会减弱储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效果,甚至使储能系统在负荷高峰时充电,加剧电网峰谷差。BESS条件,而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并未考虑这些条24h充放电次数工作。h、式(12)

3P1P1P2P24tk tj(d1)<(2c)E

(11)ttk1

ttj1d[1,ax],c[n,2]1TTv t,2v≤Tt1

(12)PcPmin功率差控制策略的具体步骤如下。Pav。PavΔPtj(2c)t<Ettj1ktk(dc)t<ttk1

(13)(14)EcEd

(15)式中:Ec、Ed分别为储能电池总的充、放电能量;0ΔP2)3图3功率差控制策略示意Fig.3Schematicdiagramofthepowerdifferencecontrolstrategy

图4功率差控制策略流程Fig.4Flowchartofthepowerdifferencecontrolstrategy与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相比,功率差控制策略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考虑储能容量、荷电状态等约束条件下实现实时控制。特别是当实际负荷曲线与预测负荷曲线有较大偏差时,可根据实际负荷在线灵活调整储能电池出力大小,避免出现控制失策的局面,提高储能电池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效果。仿真实例3.5~5.2V4200mA·h,0.2.4C5所5δSOC80%3.75~4.75V 图5储能系统电池充放电曲线Fig.5ThecharginganddischargingcurvesofthebatteryδOC>88(12%<δOC<88(δOC<12池。δSOC12%<。表1某地实例仿真数据Tab.1Thesimulationdataofanactualproject参数数值备注电池容量S/(MW·h)20Slow=0,Shigh=S最大充放电功率Pmax/MW5调整步长ΔP/MW0.01针对2组不同的预测负荷曲线,采用1天充电126削峰填谷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图6储能系统恒功率充放电过程电池出力曲线Fig.6Thepoweroutputcurveoftheenergystoragesystemduringcharginganddischargingusingconstantpower

图7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仿真结果Fig.7Thesimulationresultsoftheconstantpowercontrolstrategy由图7a)可以看出:储能电池参与电网削峰填充放电控制策略的储能系统能够完成电网的削峰2极端情况,导致储能系统参与削峰填谷失败的案7b)因此,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并不完全契合电网削峰填谷的实际情况,只能应用于一些控制方式简单、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场合。采用考虑实际约束条件的功率差控制策略进810图8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电池出力曲线IFig.8Thepoweroutputcurveoftheenergystoragesystemduringchargeanddischargeprocess(I)图9功率差控制策略仿真结果IFig.9Thesimulationresultsofthepowerdifferencecontrolstrategy(I)图10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电池出力曲线IIFig.10Thepoweroutputcurveoftheenergystoragesystemduringchargeanddischargeprocess(II)图11功率差控制策略仿真结果IIFig.11Thesimulationresultsofthepowerdifferencecontrolstrategy(II)10

21此外,功率差控制策略根据功率上、下限值确定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区域,当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