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带给的警示与启示.doc_第1页
美国经济带给的警示与启示.doc_第2页
美国经济带给的警示与启示.doc_第3页
美国经济带给的警示与启示.doc_第4页
美国经济带给的警示与启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美国经济危机带给中国的警示与启示-观 监守自盗 有感摘要 2008年9月,全球金融海啸,以美国开始的多国都接连陷入金融危机,这场危机造成全球股市大跌、大银行倒闭和接踵而至的社会影响。在这场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下滑中,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亿美元,以及数以百万计人失业,甚至丧失家园。而这个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究竟是怎样爆发的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从而导致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呢?本文将通过政府管制不周,以及金融相关法律缺乏等角度进行讨论,并借此探讨金融行业的监管问题。从这一次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我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会受什么影响?对我们而言,中国企业到底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联系到中国的国情和长期经济发展变化态势,以及现在的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应给予高度重视,汲取经验和教训。监守自盗这部影片主要探讨了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影片通过冰岛债务问题展开,讨论了这场前所未有危机发生原理的影片。华尔街和政府勾结,雇佣知名学者来游说,但是这些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却能在这场浩劫中安然无事,甚至在金融风暴过后,继续坐收名利。整个纪录片采用了访谈的方式,受访人物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合各类数据分析,从华尔街,到政府,到经济学家,受访人物都很知名,涉及美国高级行政人员、诺贝尔经济学家、顶级银行家、金融分析师和大学教授,甚至新加坡、中国和法国的政府官员等等。 导演将所有访问片段打乱,按五个主题重新组合,包括危机的根源、泡沫、危机的发生、责任和启示。这样的安排使得所有部分的论述都很充分,而非一家之言,集结各方的观点来阐述一个主题,深入浅出,信息丰富,分析明晰。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一)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二)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三)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事物都有两面性,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的过度投机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创新,其目的在于提高金融效率并对冲或分散风险,但是它们也可以被用作投机的工具。次贷危机之所以能够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政府未能通过监管防止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的过度投机。美国经济危机给中国的警示(一)08年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收购,AIG急需巨额现金来摆脱财务困境 这些事实再次证明了放任市场自由发展最终将导致市场危机,金融自由化必须慎之又慎。因此对内我们要严格控制金融混业经营带来的连锁风险,对外更要控制金融开放的业务范围和节奏,设置适当的“防火墙”,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对本国金融体系的传染。 (二)发展虚拟经济必须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可实现产业升级,又可有效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变质为泡沫经济。(三)美国的金融危机还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规模。 (四)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美国的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经济危机对全面开放下的中国的启示(一)尊重金融市场,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服务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要明确金融不是分割的、孤立的,而是全国性金融市场乃至国际金融市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银行和企业的正常业务关系,不应直接进行干预,否则发生不良贷款或其他道德风险行为,对于银行和政府官员来说,都有无穷后患。一句话,就是要坚持“政府搭台,银行和企业唱戏”的原则。 (二)做大金融市场,改善市场生态环境。要把金融市场做大做强,政府需要通过改善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一方面是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另一方面是法制环境。只有公正、严格执法,才能维持金融市场的公正、公开、公平。完善法制环境,使得经济案件能够得到合法的、快捷高效的解决,可以较好地保障金融机构的利益,有效地改善金融生态。 (三)利用金融市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服务。首先,政府要树立大金融观,视野中不能只有银行,还应有保险、证券、贷款担保公司、VC、PE等。政府还可以成立一些产业投资基金,对一些未来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或企业进行投资。(四)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次贷危机表明,要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五)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中国已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证监会国际组织、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并且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签订了金融谅解备忘录,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当善于利用金融监管合作机制,获取信息,了解政策甚至要求就某些具体目标采取联合行动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结束语无论是监守自盗这部纪录片,还是美国的经济危机,都给了我们深刻的认识。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今天,我国正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自然界严峻挑战,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给中国带来了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