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清算法律制度.pdf_第1页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清算法律制度.pdf_第2页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清算法律制度.pdf_第3页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清算法律制度.pdf_第4页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清算法律制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i - 提 要 市场经济背景下公司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公司解散清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公司解散清 算这一阶段维系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一致利益基础已不存在各方利益冲突尖锐 化要减少公司终止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之平稳退出市场就必须有规范的市 场准出规则而建立健全的公司清算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但是在当前 司法实践中公司清算制度因其自身的缺陷尚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往往使得清算 无法落到实处可能危及股东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我国的公司 清算制度亟待完善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分析公司清算的基本概念介绍公司清算制 度的历史演进入手对清算制度进行了价值分析突出强调公司清算制度确立完善 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参考了大陆法及英美法在公司清算中的具体法律规定 结合我国公司清算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公司清算的具体 操作方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问题的根源所在为我国公司清算制度的完 善提出立法建议 关键词公司清算清算人清算程序 - ii - abstract as parties in economic competition, compan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market economy. dissolution and liquidation often happen to companies because of drastic competi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base on which the parties may benefit from different parts has disappeared, and hence conflicts get more ferocious. thus, it is clear that certain criteria for market-exit to reduce bad effects to society have to be offered to guide company liquidation procedures. and one of the best solutions is to establish integrated liquidation scheme. but, in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s, because of the defects of company liquidation scheme, many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the goal of liquidation smoothly. however, it may lead to unfavorable results to the benefits of shareholders, creditors and other related parties. beginning with conception and history of company liquid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make evaluation hereof to emphasize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uch scheme. and then, this dissertation compares the rules of continental law and common law with chinese laws relating to this topic.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follows to analyze concrete operation in the procedures of domestic liquidation, and try to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o some research to address root problems thereof.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proffers proposals for legislation on company liquidation scheme. key words: liquidation, liquidator, procedures of liquidation - 1 - 引言 公司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成立的, 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其突出的特点 在于股东对公司的有限责任现代公司制度的确立大大激发了投资者的投资积 极性加速了资本积累的进程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有人曾把现 代公司比喻为看不见的帝国 1 的确公司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 作用 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自然也要遵循市场的准入 准出规则公司在创立时需要依据公司法的规范建立但即使公司设立合法 也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仍不能长生不老这就如同自然人有 出生也有死亡一样公司有设立也必然会有终止但是由于公司在社会经济中 有着重要作用公司终止给社会经济生活所造成的影响通常比自然人要大得多 因为这往往涉及的不仅仅是公司本身的利益还牵涉了股东债权人以及公司 职工等各方面的利益有效减少因公司终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公司法律体 系构建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公司清算制度就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可以 说公司清算制度作为公司市场准出的重要环节对于公司能否平稳终结 并确保各方面利益平衡起着关键性作用 法律赋予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独立人格使股东仅在其出资额范围内对公 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种有限责任制度尽管在吸引投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同时也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不利于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因为股东 对于公司管理等内部事务债权人无从得知如果公司解散后股东金蝉脱 壳债权人囿于股东的有限责任只能向徒具空壳的公司主张权利为了防 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法律规定公司终结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所 以公司清算的价值正是在于防止股东的有限责任原则的滥用平衡对公司债 权人利益公司股东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保护 2 公司出现法定解散事由或者章程所规定的解散事由后依法清理公司债权 债务并向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终结公司所有法律关系最终注销登记使公司这 1 刘俊海 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 页 2 曾振平 我国清算制度之探讨引自 - 2 - 一商事主体消灭这个过程如果能顺利良好地完成对一个公司而言也可以说 是善始善终了公司清算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一道防线但实践中不经清算 就结束公司或者进行不法清算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仅是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有违公司公平退出市场的要求而且不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影响了 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立 公司法为公司这一主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则但由于我 国公司法产生时市场不完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其自身无法避免的缺陷公 司法中虽然规定了公司终止前必须进行清算但并未规定具体的清算程序而 对于投资人来说清算往往不能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利益所以他们并不愿主动 地进行清算而且即便是投资人主动进行清算也是优先考虑其自身利益 这样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并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保护因此公司的股 东常常是不承担清算义务还存在抽逃公司财产致使债权人利益受损的情形 因此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清算制度一方面加强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司清算立法还显得比较粗糙清算制度上的缺陷 在实践中造成了诸多不便研究公司清算制度树立起正确的公司清算观念 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司清算立法不仅对于公司法理论的发展完善具有 重要意义还关系到实践中公司经济能否良性发展所以对公司清算进行研 究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试图在比较国内外清算制度的基础 上分析我国公司清算现状究其弊端并探讨该项制度的完善之道以求实现 我国公司的良性发展 一公司清算制度概述 一公司清算的概念 对于公司清算的概念在各种理论文献中有着不同的表述有学者认为 公司清算是公司解散后处分其财产终结其法律关系从而消灭公司法人 - 2 - 一商事主体消灭这个过程如果能顺利良好地完成对一个公司而言也可以说 是善始善终了公司清算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一道防线但实践中不经清算 就结束公司或者进行不法清算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仅是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有违公司公平退出市场的要求而且不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影响了 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立 公司法为公司这一主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则但由于我 国公司法产生时市场不完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其自身无法避免的缺陷公 司法中虽然规定了公司终止前必须进行清算但并未规定具体的清算程序而 对于投资人来说清算往往不能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利益所以他们并不愿主动 地进行清算而且即便是投资人主动进行清算也是优先考虑其自身利益 这样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并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保护因此公司的股 东常常是不承担清算义务还存在抽逃公司财产致使债权人利益受损的情形 因此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清算制度一方面加强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司清算立法还显得比较粗糙清算制度上的缺陷 在实践中造成了诸多不便研究公司清算制度树立起正确的公司清算观念 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司清算立法不仅对于公司法理论的发展完善具有 重要意义还关系到实践中公司经济能否良性发展所以对公司清算进行研 究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试图在比较国内外清算制度的基础 上分析我国公司清算现状究其弊端并探讨该项制度的完善之道以求实现 我国公司的良性发展 一公司清算制度概述 一公司清算的概念 对于公司清算的概念在各种理论文献中有着不同的表述有学者认为 公司清算是公司解散后处分其财产终结其法律关系从而消灭公司法人 - 3 - 资格的法律程序 3 也有学者认为公司清算是公司在解散过程中了结公司债 务并在股东间分配公司剩余资产最终结束公司所有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 4 还有的学者将其称为公司解散后处分财产以及了结法律关系的制度 5 尽管各学者对于公司清算概念的表达有所差异但在对其根本特征的认定 上还是存在一致认识的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公司清算的概 念 1 公司清算发生的时间是在公司解散后它是公司终结的必经程序 2 公司清算的内容是终结解散现存的法律关系处理剩余财产 3 公司清算的后果是消灭公司的法律人格使公司这一法律主体最终归 于消灭 公司解散事由发生后应当进入清算阶段但其法人人格在清算完结前仍 然存在只不过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清算进行进入清算程序的公司权 利能力只存在于清算范围内的事务而不能从事以营业为目的的其他法律行为 所以公司出现了解散事由并不等于公司已经消灭解散的公司在清算范围内 尚未解散 6 公司在解散的时候股东肯定是希望能最大程度地确保自身的利益但一 个公司所涉及的利益方却不仅仅限于股东还有公司的债权人公司的普通员 工广言之还有社会的公共利益所以在公司出现解散事由后尚未完全 终结前这一阶段往往存在隐匿公司资产逃避债务的情形进而损害到债权 人等相关人的利益不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所以各国公司法都规 定了解散公司必须经过清算程序彻底清理公司资产了结债权债务关系后方 能完结只有完成了清算程序的公司才能办理注销登记公司的法人资格方能 告以消灭 3 石少侠主编 公司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31 页 4 沈四宝 王军焦津洪编著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44 页 5 马骏驹主编 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5 页 6 张如宝 论公司清算的若干法律问题载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3 期 第 25 页 - 4 - 本文认为公司清算是一个完整的法律过程涉及一系列的法律行为所 以应当形成一整套制度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可以给公司清算下一个定 义其中应当包括公司清算的几个基本特征公司清算指的是公司依照法律 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解散后对公司资产债务进行清理了结公司的一切法律 关系最终消灭公司法律人格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公司清算的历史演进 1.公司清算的产生 公司清算是公司消亡的必经环节尽管有的公司法的规定尚达不到十分完 善的程度对清算阶段的规制还有许多缺陷但总的来说公司清算制度的历 史起点应当是在公司制度确立之时 1 6 0 0 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 1 6 0 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早期股 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它们的出现正式标志着一种不同于之前出现的无限公司和 两合公司的新型企业制度他们是以股东有限责任为主要特征的公司制度的发 端 但是早期的这种股份有限公司在许多方面与现代股份有限公司是不同 的就从解散清算的规定来说清算并不代表公司的完结英国东印度公司在 1 6 1 4之前实际上采取以一次航程为期限的暂时性企业形式返航之后就必须 解散清算而特许状仍然有效清算并不消灭公司存在的法律基础 7 而荷兰东 印度公司则规定公司存续期限是 2 1 年出资被固定为 1 0 年每 1 0 年进行一 次一般清算在清算时允许投资者自由加入或退出公司所以荷兰东印度 公司的解散和清算并无必然联系 8 在这里我们实际上可以把这种清算认定为一种特殊的结算股东和 公司之间进行的可以导致退股的结算因为当时的公司都是依据特许状成立 的设立这样的一个公司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股东不愿轻易失去开办公司的特 7 郑立 王益英主编企业法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305 页第 308 页 8 参见大冢久雄著 股份公司发展历史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18327 页 - 5 - 权因而在特许成立公司的时代解散清算公司的情形较为罕见相应的公司 清算规则也就不可能完备详尽直到 1 6 7 3 年法国路易十四世颁布商事条例 和 1 8 0 7年法国商法典以成文法的形式对不同公司形式进行规定这些早 期的公司立法为公司清算建立了较为明确的规则 随着各国法律发展程度的不同公司清算制度在有许多一致性的同时也 逐渐显现各自的差别 2.公司清算的发展 1 英美法国家公司清算的发展 英国公司清算的规定原来主要体现在 1 9 8 5 年公司法但在 1 9 8 6 年破 产无力偿债法t h e i n s o l v e n c y a c t 1 9 8 6颁布后公司清算的主要规 定则体现破产法上 英国的公司清算是正式的受法律严格规制的程序可以分为自愿清算和 强制清算 9 其中强制清算过程中法院的参与程度很大是法院命令进行的清 算而自愿清算是公司自己决议开始进行的清算这种清算又包括了股东自愿 清算和债权人自愿清算两种情形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成员自愿清算的前提是公 司董事认为公司可以清偿全部公司债务如果公司成员自愿清算程序已经开始 但清算人认为公司偿还所有债务是不可能的那么清算人必须在得知这一情 况后一个月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并且从会议召开之日起该清算就转化为债权 人自愿清算 在这里对于清算人选定不同的清算情形也有所不同对于强制清算清 算人是由法院任命的原则上由官方接管人来担任但也可以任命其他人 至于自愿清算就要是具体情况来定了股东自愿清算当然是由公司股东选定清 算人而在债权人自愿清算的情况下债权人和股东在各自的会议上均会提名 清算人清算人将是债权人提名的人如果没有此种提名时则以股东提名为准 9 英国公司清算内容参看 cary slapper & david kelly, english law,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 london, 2000, p. 511-516. - 6 - 如果两个会议提名不同的清算人则应提请法院决定可以决定任一被提名人 为独任清算人或者二人是联合清算人或者任命其他人作为清算人 美国公司立法和英国相仿但美国清算立法没有单独的规定往往是和解 散规定在一起而且法院的参与较多美国法上除破产清算外公司清算由州 立法进行规范至于清算人的选任较英国法简单一些规定不是很细致自 愿清算并没有就具体情形加以划分自愿清算中董事会成员就是清算人这 是以信托为基础的董事会成员在清算中负责为公司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清 理公司事务对于其在清算中为的行为负个人责任如果是非自愿清算清算 人总是由法院任命 1 0 2 大陆法国家公司清算的发展 法国是最早进行公司成文立法的国家1 6 7 3年的商事条例就规定有无 限公司和两合公司是十九世纪初制定的商法典的前身1 8 0 7 年法国商法典 中规定过于简单 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在经过多次修补更改后 颁布 1 9 6 6 年 商事公司法这是一部单行公司法其中对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 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五种公司形式加以规定 1 1 其中由专门章节 规定了有关公司清算的问题 1 2 具体介绍了公司清算的一般规定以及法院裁决 进行清算的规定一般规定主要涉及清算中对公司的保护清算人的登记公告 义务责任法院裁决进行的清算主要包括清算申请人清算人的选任清算 人的职权清算分配的规则但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解散清算的税务负担很 重股东通常都尽力避免公司走上清算的道路 德国公司立法格局是现单行公司法和商法典并存既有德国商法典还 10 美国公司清算内容参照胡果威著 美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36243 页 11 参看王书江著 外国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29 页 12 法国商事公司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五节规定了公司清算中对公司的保护清算人的登记公告义务 责任等还有法院裁决进行的清算中清算人的选任职权清算分配等规定另外在第二编第四章第四 节中规定了有关清算的犯罪行为 - 7 - 有德国股份公司法和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 1 3 因此探讨德国公司清算 法律制度必须兼顾商法典股份公司法和有限责任公司法 德国商法典规定的公司清算是无限公司与两合公司的清算其中关于 无限公司清算的规定可以说是公司清算的基础实际上起到德国法上的公司清 算总则的作用 1 4 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在清算中分为任意清算和法定清算 但是 在商法典中任意清算被称为分割但由于任意清算的进行主要按照公司章程 或者公司决议进行 所以 对任意清算的法律明文规定很少 1 5 关于法定清算 德 国商法典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清算人的选任更换申报登记 职责权利分配财产申报注销等内容 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了股份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的清算但是股份 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必须按照股份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清算不得进行任意 清算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股份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务仅承担有限责任存 在对债权人利益的潜在损害因此与德国商法典上的法定清算相比股 份公司法上关于股份公司的法定清算更要严格一些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在该法中关于清算 是与公司解散放在一起规定的但因为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都是股东对公 司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的资合公司所以有限责任公司法的清算规定与股 份公司法的规定基本相同 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商法典它把清算明确分为任意清算和 法定清算并规定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的清算是以任意清算为原则以法定清 算为例外同时为保护债权人利益法律也对任意清算的适用作了一定限制 例如无限公司的股东为一人而解散时必须进行法定清算而不得采取任意清 13 德国不同公司形式归属于不同的法律规范 无限公司两合公司的规定在德国商法典中股份有限 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规定在德国股份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规定在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中1937 年因股份公司法的颁布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的相关规定从商法典中独立出来在 1937 年之前 也是归属于 1897 年颁布的德国商法典之中的至于有限责任公司是十九世纪末的产物比商法典 的颁布晚了近百年由此历史原因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是一部独立的法律 14 孙强 博士论文企业清算法律制度研究第 22 页资料来源中国期刊网 优秀硕博 论文库 15 德国商法典 第 1 4 5 条和第 1 5 8 条是关于任意清算的规定 - 8 - 算方法而且在股份公司清算方面的规定日本商法典创立了特别清算制 度 1 6 是不同于普通清算程序和破产清算程序的一种清算制度这对我国有关公 司清算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公司清算的分类即吸收了日 本的规定但是日本有限公司法规定了特别清算不适用于有限公司 三公司清算的分类 谈到分类首先要确定的是标准问题依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种类 通常来说公司清算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 按照公司清算是否依照破产规则进行可以分为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 算因破产清算情形在可归属于破产法调整的范畴其目的是公平清偿债权人 并使公司法律主体资格归于消灭本文不将其作为讨论重点主要基于非破产 清算对公司清算进行探讨 2 在非破产清算的基础上按照清算方法是否依据法律强制性规定又 可以将清算分为任意清算和法定清算 3 按照法院和债权人对清算干预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特别 清算 1.任意清算和法定清算 公司的非破产清算其直接目的在于消灭公司法人资格股东收回出资并 对公司剩余资产进行分配所以尽管其最终结果也是公司法人资格的消灭它 在目的上与公司的破产清算还是有所区别的在我国有关清算的法律规定中 非破产清算的规定相对简略 任意清算是按照公司章程或由股东决定的清算方法进行的清算这种清算 中公司可以自行确定清算的步骤和方法任意清算赋予公司股东较大的自主权 利使股东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议处分公司财产清 理债权债务关系为了防止股东滥用权利侵害债权人利益法律会对这种清 16 末永敏和著 现代日本公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76 页 - 9 - 算方式加以适当限制因为人合公司的无限责任使得股东对公司债务需承担无 限连带责任这等于是对公司债务作出担保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实现所以 一般国家都规定任意清算只适用于人合性公司包括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但 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合公司都可以采取任意清算的方式例如法律规定的例外情 形 1 7 公司股东只有一人或者判令公司解散时就不能采取任意清算了 法定清算是按照公司法规定的清算程序进行的清算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 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债务人只能对公司主张权利 这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来说风险相对较大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必 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清算这也是在股东与债权人利益之间的一种平衡 实践中存在着公司通过解散恶意转移资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法定清 算的实行是国家对于公司退出市场的一种干预机制对债权人利益加以保护 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2.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 法定清算因法院干预和债权人参与程度的不同通常划分为普通清算和特 别清算普通清算是法定清算的基本形式特别清算是特殊形式特别清算一 般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分类方法只是大陆法系部分国家规定的主要 以日本为代表法国德国等国并没有在法律中明确这一分类 1 8 目前日本法 在公司法理论中较为普遍地采用该分类 普通清算是指原则上由公司自行依据法定程序办理清算事务法院和债 权人一般不加干涉的清算 1 9 在普通清算中清算人原则上由解散前公司的董事 担任称为法定清算人但是在章程有另外规定或者股东大会选任其他人 时该人成为清算人如果按照以上方法无法选出清算人法院可以根据利害 关系人的申请选任清算人当然在重要事由出现时股东可以请求解任原由法 院选任的清算人 17 陶烨红 李爱萍公司清算法律问题之研究载于 2003 年律师沙龙第 33 页 18 孙强 中国政法大学 博士论文 企业清算法律制度研究 第 14 页 资料来源 中国期刊网 优秀硕博论文库 19 蔡荫恩著 商事法概要三民书局出版1980 年版第 172 页 - 10 - 理论上讲特别清算是与普通清算相对的清算方式是法院和债权人参与 的清算在日本法上规定了特别清算是指股份公司在解散后的清算过程中出现 显著障碍或公司有资不抵债之嫌的按照公司债权人清算人监事股东 的申请或者依据法院职权在法院的监督之下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关系的程序 2 0 特别清算是在股份公司已经开始进行普通清算后因法定事由发生而开始的清 算程序因而特别清算实际上是普通清算开始后的一种转化程序我国台湾 地区也采用此概念 2 1 但是目前我国公司法条文中并没有任何关于特别清算的 明确概念有学者认为特别清算是在公司因行政决定和法院裁定解散的情况 下由主管机关或法院组织清算组进行的清算 2 2 一般说来理论界认为特别清 算是介于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之间的中间性清算制度 2 3 四清算程序中公司的法律地位 我们所说的清算中的公司是自公司解散决定生效之日起至公司法律人 格消灭为止这期间因清算事务而存续的公司 2 4 关于清算中的公司如何定性 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1 清算法人说认为法人因出现了解散事由法律主体资格消灭而终止 它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也随之消失但是公司并不是一经解散其财产关系就 能完全清理完毕所以为了处理公司资产方面的问题以法人的清算为目的设 立清算法人但这种法人和原来的公司法人还是有区别的不再具有原公司法 人的能力只是在清算事务范围内行事 2 拟制存续说认为公司因解散事由出现而丧失权利能力但是由于法 律拟制而使公司在以清算为目的的行为范围内仍享有权利能力这种能力将 一直持续到公司清算完结在此期间公司仍被视为存续 3 同一法人说认为解散事由发生前的公司与清算过程中的公司在本 20 吴建斌著 最新日本公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91 页 21 张龙文著 股份有限公司法实务研究汉林出版社民国六十六年1977 年版第 267 页 22 参见江平主编 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 年版第 95 页 23 参见郑玉波著 公司法三民书局出版1980 年版第 220 页 24 吴边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公司清算制度研究第 9 页资料来源中国期刊网 优秀 硕博论文库 - 11 - 质上是相同的但是后者权利能力范围较前者有所缩小而已清算中的公司不 能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在清算事务范围内公司的权利能力与之前并无 区别 目前的通说是第三种同一法人说 2 5 各国立法的通论认为公司法 人资格在公司终止时消灭但在此之前在进行清理债务的范围内法人仍视 同存在清算中的公司是公司在走向消亡过程中的一种存续状态虽然我们承 认其法人资格但是毕竟它与经营中的公司法人资格在作用和意义上都有所 不同严格来讲它只是形式意义上法人资格的存续其行为限定于为清算所 必需的业务 二公司清算的理论分析 一公司清算的原则基础 1.公平原则 公平是法律的基本理念之一缺失了公平的法律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法律 但是公平又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准则我们很难给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 我们所说的法律意义上的公平强调的是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负担在相互关联的 社会主体之间合理分配和分担 2 6 而公司清算程序恰恰是努力将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负担在不同利益主体之 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法律意义上的公平从理论上说清算可以平衡公司 股东债权人职工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这甚至可以说牵涉到的 是整个社会利益关系的分担 尽管也有人称效率是商事立法的最高价值取向然而本文认为这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规律在公司的设立及运作过程中追求效率诚然是适应了市场机 制的要求但是对于走向解散的公司在经历清算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要以 25 江平著 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59 页 26 赵万一著 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 年版第 86 页 - 12 - 公平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公司清算的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公正的法律程序了结 公司现存的法律关系最终使公司终止在这一阶段达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 平衡显然是处理公司财产的重点所在所以我们说在公司清算中公平仍然应 当是最高的原则 2.效率原则 经济效率是市场机制内在的要求提高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 同角度去考察但当前条件下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考虑经济行为都 要符合环境效益的要求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公平在公司清算阶段的至高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效 率原则的忽视实际上公司清算制度中许多规定都体现了效率的原则例如 对清算期限的规定因为一旦公司清算程序启动就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清算费 用长期拖延清算必然会导致许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 现公司资产减少到不足以支付清算费用的地步 忽视效率本身就与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不符的方面影响了资金的流动这 必然不利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忽视了效率也难以实 现公平的目标所以效率原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公平原则得 以实现的保障 3.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公司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公司的活动对于整个市场 经济的运作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突出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 则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2 7 作为其中重要角色的公司自然 也不例外应当遵循这一原则行为对公司清算而言公平与效率也是贯穿始 终的行为准则 27 参看李昌麒 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488 页 - 13 - 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公平是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所在其实公司清算制度 设计的初衷也正是为了在公司终止时尽可能达到公平的效果这是清算的根 本出发点但另一方面有经济就不能不考虑效率对于公司这一市场经济的 主体而言追求效率目标也是应有之意那种忽视效率或者效率低下的清算并 不是我们理想的清算制度只有将公平与效率两个基本原则相结合才能更加 有效地实现公司清算的目的 二公司清算的价值分析 公司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存在于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 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都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公司 清算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从其程序性规范到其实体性规范从原则 性的规定到具体制度都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公司从解散事由发生经由清 算程序而终止在这一过程涉及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多方主体的利益 甚至还有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其中这些主体之间彼此可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也 有着矛盾和冲突所以公司清算必须达到的效果就是协调多方主体之间的 利益关系使公司平稳终止退出市场机制所以利益平衡就成为清算制度 设计的基本理念 1.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 传统的公司法理念是以公司利润增长使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目标 它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这种股东利益至上的思想因为在公司制度确立的早期 这种股东本位的理念能够极大程度地刺激投资人的投资热情极大地推动了公 司制度地发展为早期公司集聚资金技术为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持续扩张传统的公司发展理念受到 挑战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公司利益不仅仅关系到股东这一群体而且还牵涉 到债权人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群体 2 8 相对于公司所代表的股东我们可以把 28 刘洲 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论文 公司清算法律问题研究 第 6 页 资料来源 中国期刊网 优秀硕博论文库 - 14 - 其他公司以外的利益群体看作一个整体泛称之为社会利益的代表内外两种 群体利益需要一种理性的机制来调和使之达到平衡公司除去代表股东利益 外还应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9 也就是说公 司不仅仅是股东实现利润的载体而且它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指的是公司应对股东这一利益群体以外的与公司 发生各种联系的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和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负有一定的责任即 维护公司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用户消费者当地住民的利益以及政府代 表的税收利益环保利益 3 0 公司因其盈利性的特点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属情理 之中的事情一般来讲如果还有其他方式比清算更有利于其自身的利益公 司当然不会自愿选择这一途径作为终结的方式所谓自愿清算一般是公司投 资人采取的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所以法律上是要加以严格限制的而对于 法定清算在整个清算过程中公司在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上不应仅考虑自身 的利益应适当考虑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可以说清算制度既能够在某种程 度上维护投资人的利益也能实现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保护投资人利益 与承担公司社会责任的辩证统一 3 1 所以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对债权债务作必要的清理对职工做出适当的安 排对未了结的事务进行了结以此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这是公司承担 社会责任的表现清算制度的完善能够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 2.确立明确的市场准出规则 由于公司自身承载了诸多主体的利益其退出市场必然会对股东债权人 职工消费者乃至全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势必需要一种制度对公司退出市场的 全过程进行规范而公司清算制度恰好适应了这一发展需求 公司可以自由选择退出市场的时间和方式但是只要有国家和政府的 存在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与政府无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就必然存 29 参看刘连煜 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7 页 30 朱慈蕴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载于法学研究1998 年第 5 期第 83 页 31 王妍 公司清算制度及其价值研究载于云南大学学报2004 年第 17 卷第 5 期第 80 页 - 15 - 在 3 2 公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济现象但经济不是绝对自由的其在经济生 活中的运行必然会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在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理 论的提出后这一表征更为突出从立法角度来看传统的公司运行法律机制 对公司的运营持一种放任态度国家干预的体现很少而在 1 9 世纪中后期公 司制度的发展有了新变化现代经济法社会本位的基本理念得以确定以此为 指导所构建的国家对公司干预的法律制度应运而生 3 3 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任何公司都随时可能退出市场建立一个良 性的退出机制使得那些无法继续经营或不愿继续经营下去的公司平稳退出是 公司立法上应当认真考虑的大问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体现在公司法上的很多 方面对公司退出市场及其清算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 公司清算过程中存在多方利益主体他们之间因利益而难免产生尖锐的冲突 为了维护各方利益在大体上达到一种平衡国家就必然要对公司退出市场及 清算进行干预避免公司滥用市场退出机制损害国家社会和债权人的利益 例如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应在 1 5日内成立清算组逾期不成立清算组 的债权人可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 请并及时指定清算组成员就是强制性的规定之一是国家干预公司清算活 动的体现 3.保障不同主体的利益平衡 公司清算过程由始至终体现着利益平衡理念正如我们以上反复提到的那 样公司终止前的清算过程其实也是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诸利益方利益冲突 较明显尖锐的阶段要协调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最终实现其相互之间的利益 平衡是公司清算制度设计时所最应当关注的问题 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石也是公司制度得以发展的原因它 将公司的出资人与公司分离出资人因为有限责任制度而不承担公司的债务 32 金硕仁 政府经济调控与市场运行机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年版 33 参看李黎明 企业法学理论与现实兼谈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载于经济法研究第 2 卷2001 年出版第 384 页 - 16 - 所以有限责任制度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出资人的利益但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 的设计都可能存在缺陷有限责任制度也不例外有限责任制度最大程度地保 护了出资人的利益的同时相应地会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因为当公司的 财产不足以清偿其所欠债务时债权人不可以要求公司的投资人清偿除非有 其他特殊的情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有限责任制度是以牺牲债权人的利 益为代价的 从法律角度来讲对任何利益的保护都应当是平衡的有限责任制度明显 有利于投资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对这一不平衡的状态法律不可能视而不见因 此设计了许多其他的制度来平衡对债权人和公司投资者的利益如公司资 本三原则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等清算制度也是其中之一通过清算制度可以 使债权人的利益得以某种程度的弥补因此清算制度弥补了对债权人保护不 力的有限责任制度的不足实现了对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同等保护 而且公司的清算功能不单单是体现在对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维护上广 言之还有社会整体利益公司清算的规定要求职工工资的给付也是在股东分配 资产之前其实这也是利益平衡的表现之一 三公司清算中的清算人制度 一公司清算中的清算机构清算人 1.公司清算人的概念 1 清算人 任何法律行为都是由某特定主体所为清算机构是公司清算的实施主体 这是公司清算规制中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是公司清算制度构建的应有之 意 在各国公司法立法中大多将清算机构称为清算人但是对于清算人的含 义又存在着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清算人是公司清算中执行清算事务并代表 - 16 - 所以有限责任制度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出资人的利益但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 的设计都可能存在缺陷有限责任制度也不例外有限责任制度最大程度地保 护了出资人的利益的同时相应地会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因为当公司的 财产不足以清偿其所欠债务时债权人不可以要求公司的投资人清偿除非有 其他特殊的情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有限责任制度是以牺牲债权人的利 益为代价的 从法律角度来讲对任何利益的保护都应当是平衡的有限责任制度明显 有利于投资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对这一不平衡的状态法律不可能视而不见因 此设计了许多其他的制度来平衡对债权人和公司投资者的利益如公司资 本三原则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等清算制度也是其中之一通过清算制度可以 使债权人的利益得以某种程度的弥补因此清算制度弥补了对债权人保护不 力的有限责任制度的不足实现了对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同等保护 而且公司的清算功能不单单是体现在对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维护上广 言之还有社会整体利益公司清算的规定要求职工工资的给付也是在股东分配 资产之前其实这也是利益平衡的表现之一 三公司清算中的清算人制度 一公司清算中的清算机构清算人 1.公司清算人的概念 1 清算人 任何法律行为都是由某特定主体所为清算机构是公司清算的实施主体 这是公司清算规制中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是公司清算制度构建的应有之 意 在各国公司法立法中大多将清算机构称为清算人但是对于清算人的含 义又存在着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清算人是公司清算中执行清算事务并代表 - 17 - 公司的机关 3 4 有人认为清算人是执行清算事务的机关而不是构成清算公司的 机关是清算人会议的成员之一 3 5 也有说清算人是被任命来执行清算公司事务 的人 3 6 但是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致的基础那就是清算人是执行 清算事务的人这种从其职能出发作出的定义尽管无法让人抓住某一概念更 广泛的内涵但它还是把握了其本质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清算义务人与清算组织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清算组织 是由清算人依法组成的具体从事清算工作的人员的统称尽管清算义务人一般 也要参加清算组织并往往会在清算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但这还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清算义务人只能说是清算组织的组成人员之一 本文认为清算人是以清算公司债权债务为目的而依法成立的组织是清 算中公司行为能力的实施机构对内执行清算义务对外代表法人了结债权债 务关系 2 清算组 我国法律上的清算机构并没有采取清算人的概念而是称之为清算 组1 9 9 3年 1 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就采用了清算组的说 法此外还有诸如清算组织清算委员会等不同称谓但是在实质上都 没有什么差别都是执行清算事务的组织 其实我国立法对清算机构采用组的概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公 司清算立法侧重于清算机构的团体性而不是其组成人员为重心在现代社会 公司清算往往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一名清算人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清算事 务需得多名清算共同组成一个组织来处理必要的清算事务所以执行公司 清算的人员从一人向多人转变是现代公司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国立法 的趋势所在但是就具体称谓而言清算人 本身也可以是一个集合概念 所以我国立法应当与世界接轨统一各法中的名称 34 郑玉波 公司法三民书局出版1980 年版第 70 页 35 末永敏和 现代日本公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74 页 36 henry campbell black blacks law dictionary, 6th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 1990, p.931. - 18 - 2.清算人的范围 公司清算的结果不仅仅是使公司的法人资格消灭更重要的是理清公司财 务状况这必然涉及到股东剩余资产分配债权人受偿程度等所以清算人 的构成范围也就成为几方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清算人的范围其实也就是由哪些人承担清算义务有学者认为清算人是 基于其与解散企业法人有着某种特殊关系而在企业法人解散时负有对其进行清 算的主体因此清算人的确定原则上为企业法人的投资者或者主管部门 3 7 在 我国相关法律意见中有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义务人为该公司的股东股 份有限公司的清算义务人为控股股东 3 8 但是西方国家关于此问题的规定与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却大有不同一般 说来大多规定由公司董事会成员来担任清算人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公司 董事最了解公司业务由他们担任清算人可以提高清算效率而清算效率又直 接影响到股东债权人等诸方利益所以董事会成员应当是最佳人选另一 方面可以强化董事责任因为董事会对公司控制有着自然加强的倾向法律 更多不是关心对董事会的保护而是避免董事滥用其控制权 3 9 让董事承担清算 义务可以增强董事的责任心避免董事以股东负责清算为自己开脱责任 因此西方国家大多规定由董事承担公司的清算义务例如德国股份公 司法第 2 6 5条第一二款规定董事会成员作为清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