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 爬 山 虎 的 脚 教 学 设 计一、设计意图: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能抓住主要课文内容。4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三、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学文、观图和实际观察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是理解的难点。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看到了满墙的爬山虎,叶子非常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微风拂过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作者是个有心人,他不只看到了叶子,还发现了爬山虎的脚。 二、学习第3自然段,交流“脚的位置、形状、颜色”。1、请同学们仔细读两遍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都写了有关爬山虎“脚”的哪些内容?可在课文旁边做批注。(生读,师巡视看学生读书、批注的情况)(出示课文):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2、交流师:通过阅读,这段都写了什么?生:我读懂了,“这段写了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师板书)3、课件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爬山虎脚的形状(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爬山虎脚的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4、在介绍爬山虎脚的形状时,把它比作了蜗牛的触角,这个比喻恰当吗?我们看,确实很像。可见,作者观察得十分细致。5、本段哪个词能体现作者认真观察了呢?对了,是“注意”。因为注意了,所以才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具体。6、下面,让我们根据作者的描述,来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吧。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交流“怎样爬”。1、过渡导入:爬山虎有脚,脚的使命就是往上爬!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呢?对此,作者又连续进行了更细致的观察。2、请大家把第4自然段多读几遍,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爬山虎向上爬的画面。(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师巡视看学生圈画的情况)3、刚才大家读书都很投入。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呢?咱们一起试着说一说。(出示课件一起读课文填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都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呢?(指生说:触、变、巴、拉、贴 师板书)4、体会动词的作用(1)“巴住墙”是什么样子?(紧紧地吸在墙上)为什么要“巴住墙”?(这样茎才不会掉下来?)这是往上爬的基础,这个“巴”字用得可真好!(2)这么细小的脚,怎么能巴住墙呢?(因为六七根细丝的头上都变成小圆片了)(3)巴住墙了,再怎么往上爬?(细丝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5、感悟写法作者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清晰有序地写出了爬山虎向上攀爬的过程。这种准确表达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6、课堂演示同学们,假如我们的手指就是爬山虎的脚,和你的同桌一起来演示一下它是怎样往上爬的吧。(出示课件)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渐渐爬满了山坡,爬满了墙壁,爬满房顶。假如你就是那棵爬山虎,告诉大家你是这样爬的(指名读课文)不管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它总是一脚一脚往上爬,假如你就是那棵爬山虎,告诉大家你就是这样爬的(指名读课文)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棵爬山虎正一脚一脚往上爬,正在蓬勃生长!7、段落最后一句,又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十分形象。(出示课件对比图)四、引导发现,总结写法1、师指板书点拨: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按照观察爬山虎“脚”的顺序,我们理解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一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作者的观察是一时的吗?(不是)是的,作者进行了连续的、细致的观察,才为我们展示了这么可爱的爬山虎。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1)观察要细致,要连续观察。(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五、课堂拓展让我们带着收获,描写一下生活中熟悉的放学场景吧。(出示课件) 久盼的放学铃声响了,他迅速地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一股脑儿往书包里一( 塞 ),书包拉链只拉到一半,就把书包往肩上一( 扛 )。“放学喽”!一边喊着,一只脚就已( 跨 )出了教室门,一路( 奔 )向校门。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 看 ),“天助我也”!正好绿灯,他迅速( 跑 )过了马路,( 穿 )过一条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型钛合金基体在高速剪毛场景下的抗疲劳性能衰减机制研究
- 新型氢能驱动系统在重载输送场景的能效转化瓶颈突破
- 2025年中国点型离子感烟探测器数据监测报告
- 政策驱动下散装碳粉绿色认证体系与市场推广矛盾
- 插板法向误差传播的混沌特性及其鲁棒性增强方法
- 抗菌防螨功能与纺织材料透气性协同优化方程式
- 一般工业固废处理技术创新应用方案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1.2.2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创建 说课稿
- 循环经济视角下筛分废料资源化利用与设备能效协同提升路径
- 循环经济视角下凸版纸废纸再生利用技术瓶颈与成本控制模型构建
- 加油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全套
- 核心素养视域下美术学科“五环式”教学研究
- 成品仓库发货流程
- 2025体育单招英语备考100个高频名词精讲(精校打印版)
- 供应链金融合作合同范本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暴露(针刺伤)防范与应急预案课件
- 肥胖症诊断与治疗(2024版)指南解读
- 基坑工程课程设计
- 医美注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公路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监理部总控制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