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拉弯组合载荷下含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研究.pdf_第1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拉弯组合载荷下含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研究.pdf_第2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拉弯组合载荷下含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研究.pdf_第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拉弯组合载荷下含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研究.pdf_第4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拉弯组合载荷下含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拉弯组合载荷下含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拉弯组合载荷下含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研究 摘要 在使用r 6 方法的压力容器和管道结构完整性评估过程中,含缺陷结构的 极限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输入参量。目前,含缺陷圆筒和含表面裂纹平板 的极限载荷解已经较为完善。然而,含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解却仍然非 常的缺少,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本文为了发展拉弯组合载荷作用下含 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解,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1 ) 考虑了孔边双边椭圆拐角裂纹的几何特性,基于净截面垮塌准则, 给出了拉伸和弯曲共同作用下的平板整体极限载荷表达式。并运用有限元软 件进行分析,结果所给出的理论解与有限元解符合得比较好,理论解与有限 元解的误差都在2 0 以内且偏于保守,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 2 ) 考虑了孔边单边椭圆拐角裂纹的几何特性,基于净截面垮塌准则, 给出了拉伸和弯曲共同作用下的平板极限载荷表达式。并运用有限元软件进 行分析,结果所给出的理论解与有限元解符合得比较好,理论解与有限元解 的误差都在2 0 以内且偏于保守,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 3 ) 考虑了矩形拐角裂纹的几何特性,基于净截面垮塌准则,给出了拉 伸和弯曲共同作用下的平板极限载荷表达式。并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对于宽板( c 脚0 3 ) ,所给出的理论解与有限元解符合得比较好,理 论解与有限元解的误差都在2 0 以内且偏于保守,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拐角裂纹,极限载荷,组合载荷,有限元,平板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i m i tl o a ds o l u t l 0 n sf o rap l a t ew i t h c o r n e r c r a c k si 釉e rc o m b n 厄d t e n t i o na n db e n d d j gl o a d s a bs t r a c t t h el i m i tl o a do fad e f e c t i v es t r u c t u r ei s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i n p u ti nas t r u c t u r a li n t e g r i t y a s s e s s m e n to fap r e s s u r ev e s s e lo rp i p eu s i n gr 6t y p ep r o c e d u r e c u r r e n t l y , t h el i m i tl o a d s o l u t i o n sf o rac r a c k e dc y l i n d e ra n dap l a t ew i t has u r f a c ec r a c ku n d e rc o m b i n e dt e n s i o na n d b e n d i n gl o a d sa r ew e l ld e v e l o p e d h o w e v e r , t h el i m i tl o a ds o l u t i o n sf o rap l a t ew i t hc o m e rc r a c k u n d e rc o m b i n e dt e n s i o na n db e n d i n gl o a d sa r es t i l ll a c k i n g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i st o d e v e l o pl i m i tl o a ds o l u t i o n sf o rap l a t ew i t hc o m e rc r a c k su n d e rc o m b i n e dt e n s i o na n db e n d i n g l o a d s t h er e s e a r c h e sp e r f o r m e da n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r e s u l t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1 ) t h el i m i tl o a ds o l u t i o n sf o rap l a t ec o n t a i n i n ge l l i p t i c a lc o m e rc r a c k sa tah o l eu n d e r c o m b i n e dt e n s i o na n db e n d i n gl o a d sa r ed e r i v e db a s e do nt h en e t s e c t i o nc o l l a p s ec r i t e r i o n ,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e f f e c to ft h eg e o m e t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p r e d i c t i o n su s i n gt h en e w s o l u t i o n s a r ec o m p a r e dw i t hr e s u l t so fe l a s t i c p e r f e c t l yp l a s t i cf i n i t e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e s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t h a tt h ep r e d i c t i o n su s i n gt h en e w l yd e v e l o p e ds o l u t i o n sa r ec l o s et ot h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r e s u l t s a n da l w a y sc o n s e r v a t i v e t h em a x i m u mr e l e v a n te r r o rb a s e do nt h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r e s u l t sf o ra l l c a s e ss t u d i e di nt h i sw o r ki sa b o u t2 0 ( 2 ) t h el i m i tl o a ds o l u t i o n sf o rap l a t ec o n t a i n i n ge l l i p t i c a lc o m e rc r a c ka tah o l eu n d e r c o m b i n e dt e n s i o na n db e n d i n gl o a d sa r ed e r i v e db a s e do nt h en e t s e c t i o nc o l l a p s ec r i t e r i o n ,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e f f e c to ft h eg e o m e t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p r e d i c t i o n su s i n gt h en e ws o l u t i o n s a r ec o m p a r e dw i t hr e s u l t so fe l a s t i c - p e r f e c t l yp l a s t i cf i n i t e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e s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t h a tt h ep r e d i c t i o n su s i n gt h en e w l yd e v e l o p e ds o l u t i o n sa r ec l o s et ot h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r e s u l t s a n da l w a y sc o n s e r v a t i v e t h em a x i m u mr e l e v a n te r r o rb a s e do nt h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r e s u l t sf o ra l l c a s e ss t u d i e di nt h i sw o r ki sa b o u t2 0 ( 3 ) t h el i m i tl o a ds o l u t i o n sf o r ap l a t ec o n t a i n i n gar e c t a n g u l a rc o r n e rc r a c ku n d e r c o m b i n e dt e n s i o na n db e n d i n gl o a d sa r ed e r i v e db a s e do nt h en e t s e c t i o nc o l l a p s ec r i t e r i o n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e f f e c to ft h eg e o m e t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p r e d i c t i o n su s i n gt h en e ws o l u t i o n s a r ec o m p a r e dw i t hr e s u l t so fe l a s t i c p e r f e c t l yp l a s t i cf i n i t e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e s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t h a tt h ep r e d i c t i o n su s i n gt h en e w l yd e v e l o p e ds o l u t i o n sa r ec l o s et ot h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r e s u l t s a n da l w a y sc o n s e r v a t i v e t h em a x i m u mr e l e v a n te r r o rb a s e do nt h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r e s u l t sf o r w i d ep l a t e ( c w 弋 萝) 图2 3 屈服状态下矩形裂纹面的应力分布 深裂纹指的是部分裂纹位于压缩应力区,即a 夕( 口 ) 由图2 3 b 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帆= 2 ( w 一,一c ) 夕仃j ,一2 ( w 一,) ( ,一夕) 仃y + 2 c ( a 一夕) 矿y ( 2 1 7 ) 1 3 匾 一 _ 一 五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中 m l = 2 ( w - r - c ) ( 2 一o - , + 2 ( 硼一y ) y o , - 2 和嘲竿q ( 2 1 8 ) 令万= y l t ,将式( 2 - - 1 7 ) 和( 2 - - 1 8 ) 分别代入式( 2 3 ) 和( 2 - 4 ) ,整理后可得: = 2 ( 1 一卢) 万+ q 矽一1 口 口。 ( 2 1 9 ) = 4 ( 1 - f 1 ) ( 6 - 6 2 ) + 2 a f t ( i - a ) 口 口。 ( 2 2 0 ) 解由( 2 5 ) 、( 2 1 9 ) 、( 2 2 0 ) 组成的方程组得: 2 万= - ( 2 2 - 1 ) + 将( 2 2 1 ) 式代入( 2 1 9 ) 式得: n l2 m l = 2 五+ 而l - o l + 4 2 d 2 2 允+ p - - ;三;+ 咖”筇, 2 一脊 + 2 硼训 对纯拉伸载荷,力= 0 ,此时a o = 1 则( 2 1 3 ) 式简化为 = 石丽d 丽id 猡+ ( 仗夕) 2 + 盔 ( 2 2 1 ) 口 口o ( 2 2 2 ) 饼 ( 2 2 3 ) ( 2 2 4 ) 1 ) ( 2 2 5 ) 对纯弯曲,即名专,此时口o = 1 ( 2 - ) 则( 2 1 4 ) 、( 2 2 3 ) 式分别简化为 m l2d l m l = d 2 口1 ( 2 一) 口 1 ( 2 一) ( 2 2 6 ) ( 2 2 7 ) 当r = 0 时,式( 2 2 2 ) 和式( 2 2 3 ) 即退化为含矩形表面裂纹平板的整体极限载荷表 1 4 一巳 一。 奇一 = i i l 屯 仇 m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达式,与l e i 5 4 i 的表达式一致。 2 2孔边含双边椭圆拐角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解 基于净截面垮塌准则f 1 6 l ,考虑理想弹塑性材料关系,本文得到孔边含双边椭圆拐角裂 纹平板整体极限载荷的解析解。 2 2 1 浅裂纹q ) l a y i 一1 一 一i _ - + o y g 撅胁四 十 lc c 千2 r _ 一一 1-7l 一! w ( a ) 浅裂纹( 口夕) a e 知 雳醑一。f - _ : _ ( 乃 掣l 彩 + 回 j c 2 r c l 一一i 2 w ( b ) 深裂纹( 口 夕) 图2 - 4 屈服状态下椭圆裂纹面的应力分布 浅裂纹指的是整个裂纹位于拉伸应力区,即口夕( 口,q 定义见式( 2 3 2 ) ) ,其 中夕表示裂纹面上的中性轴到平板前面的距离,如图2 - 4 a 所示。 由图2 - 4 a 可以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m = 妒一,觋一2 ( w 一,施一巩一三鹎 ( 2 - 2 8 ) 和 互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耽= 烈一文三一q + 猡一,x ,一力詈q 一三册龟一磊4 口卜( 2 - 2 9 ) 令万= 歹f ,将式( 2 2 8 ) 和( 2 2 9 ) 分别代入式( 2 3 ) 和( 2 - 4 ) ,整理后可得: 吼= 2 6 一至4 筇一l 帆= 4 万c 一回一詈筇( 一去口) 由式( 2 - 5 ) 、式( 3 3 0 ) 和式( 3 - 3 1 ) 可解得: 其中, 吼2 吃2 ( 2 2 1 ) ( 1 一詈) + d 3 1 2 ( 1 一妄) j m l 2 2 2 , + 三筇+ 4 4 斌3 2 2 + 署筇+ 4 。 乒亭磊 以= ( 1 一号筇) 2 + 詈呶妻口一署筇) 对纯拉伸( 五= 0 ) ,式( 2 3 3 ) 可简化为 吮2 d 3 万 一 - a s4 - 4 。 再而、 对纯弯曲( 名一o o ) ,式( 2 3 4 ) 可简化为 咆毒 ( 2 _ 3 0 ) ( 2 - 3 1 ) ( 2 ,3 2 ) ) ( 2 - 3 3 ) 口。) “一l 一詈 专 l 一二 ( 2 3 4 ) ( 2 3 5 ) ( 2 3 6 ) ( 2 3 7 ) 当,= 0 时,式( 2 3 3 ) 和式( 2 3 4 ) 即退化为含半椭圆表面裂纹平板的整体极限载荷 表达式,与l e i l 5 4 1 的表达式一致。 1 6 2 2 2 深裂纹( 口 q ) 和 由图2 4 b 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 = 2 一,) ( 巧一f ) q 一三1 舾哆+ 刎。q ( 2 3 8 ) 舰= 妒一确一枫一乏舰锃一妻t 一翘p 一主p ( 2 - 3 9 ) 其中,a e 是指裂纹在压缩应力区的面积,y + 是指a 。面积形心到平板前面的距离,而且a p 和y 是8 1 a 的函数。 其中 将式 将式 = 嘲( 妄) 石( 言) = 三一言“n d ( 妄) 矾6 5 ,2 ( 乎t 树 一2 7 ( 跏弼6 。口 y + 中2 :( i 8 ) y2 j 形:【ij 得 ( 2 4 0 ) ( 2 4 1 ) ( 2 4 2 ) ( 2 - 4 3 ) ( 2 4 4 ) 4 硼棚一三筇( 一面8 口) 一4 z 似k a v a , 一3k a 烈) 一挚c 1 ) ( 2 郴) 壕 眦 2 2 ( 4 ,一l,一 式 一 q廿西嗽和弑 一一一 厶 万一口 4 万i 戈,z 、“ 一j,i戈撼州 , i , , 札 埘 观 拼 其 q 吃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式( 2 - 5 ) 、式( 2 - 4 4 ) 和式( 2 - 4 5 ) 可以解得 其中, 彳1 万3 + 彳2 万2 + 彳3 8 + a 4 = 0 ( 口 口1 ) 4 1 3 0 2 4 f l 3 2 2 4 6 , 82 6 0 4 8 2 , 8 “1 。口:一夏一一厂 a a饯 a ,:6 5 7 2 9 一0 6 3 4 , 8 4 + 1 2 6 8 2 f l 一 口口 a 3 = 4 + 7 6 5 0 8 2 8 - 8 ;t - o 6 4 6 9 c t 8 3 8 2 5 4 , 8 a 。= 1 5 6 1 2 a 8 - 1 2 9 9 3 c t 2 , 8 + 4 i , 一3 1 2 5 2 a c t 8 对纯拉伸( 名= 0 ) ,式( 2 4 6 ) 的系数可简化为 一1 3 0 2 4 f l 3 2 2 4 6 f l 1 1 一:一一 口口 以:6 5 7 2 9 f l 0 6 3 4 , 84 t x 4 = 4 一o 6 4 6 9 a 8 3 8 2 5 4 , 8 , 4 4 = 1 5 6 1 2 口f l 一1 2 9 9 3 口2 对纯弯曲( 名专0 0 ) ,式( 2 4 6 ) 的系数可简化为 彳1 :0 6 5 了12 一, 6 么= 一业 。 口 a 3 = 2 1 9 1 2 7 8 以= 0 7 8 1 3 筇一1 将由式( 2 - 4 6 ) 解得的万代入式( 2 - 4 4 ) 和式( 2 4 5 ) 可以求得n l 和m l 。 2 3 有限元验证 ( 2 - 4 6 ) ( 2 4 7 ) ( 2 - 4 8 ) ( 2 4 9 ) 为验证孔边含椭圆拐角裂纹平板极限载荷的理论公式,采用了a n s y s 商用有限元软 件进行分析计算并与解析解比较。 2 3 1 有限元模型 取平板尺寸:l = 1 6 0 m m ,w = 5 0 m m 和w = 8 0 m m ,r = 8 m m ;口t = 0 2 、0 4 、0 6 和o 8 , a c = 1 0 、0 4 和0 2 。具体参数见表2 1 。 1 8 新i 业 学日学位论立 表2 1 模型的基本参数 阿25维仃限元网格罔 新江工业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由于结构的对称性,取1 4 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中使用了2 0 节点单元s o l i d 9 5 ,每个 模型生成约8 0 0 0 1 3 0 0 0 个单元,典型的有限元网格如图2 - 5 所示。有限元分析中是以v o n m i s e s 屈服准则来判断材料是否达到屈服,且考虑理想弹塑性材料模型,其基本参数为: 屈服强度为3 6 0 m p a 、弹性模量为2 0 0 g p a 、泊松比为0 3 。 2 3 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讨论 本文利用有限元计算了不同的裂纹深度( a t = o 2 、0 4 、0 6 、o 8 ) 和不同的裂纹形 状( a c = 1 0 、0 4 、0 2 ) 的模型在不同的载荷作用下( 2 = 0 、o 2 5 、1 、o o ) 的极限载荷, 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本文解析解进行了比较。 图2 - 6 分别给出了纯拉伸、纯弯曲、拉弯组合( a = o 2 5 和1 ) 的极限载荷数值解与解 析解的比较。从图2 - 6 可以看出,解析解和有限元数值解在全力范围内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对于一定的五值,无因次极限载荷随着无因次裂纹深度a t 的逐渐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对于 不同的裂纹形状a j c ,无因次极限载荷值下降幅度有所不同,a c 为0 2 的下降幅度最大, a c 为0 4 次之,a c 为1 0 下降幅度最小。本文解析解与有限元解的趋势一致,且解析解全 部小于有限元解。 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极限载荷是采用v o nm i s e s 屈服准则计算得到的;由于裂纹附 近和圆孔周围受到复杂的三向应力状态,其极限载荷解与非拉伸方向的主应力有关。而本 文解析解是根据净截面垮塌准则导出的;在推导过程中,认为在塑性极限状态下,由于弯 矩和拉伸载荷引起的屈服应力均匀分布在含缺陷平板的净截面上( 即裂纹面此时全屈服) , 而不考虑非拉伸方向的应力( 即认为垂直于拉伸方向的两个主应力为零) 。故导致了有限 元解与解析解的偏差。 ( 口) 纯拉伸( 舻0 ) 2 0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拉弯组合( 2 , - - 0 2 5 ) 0 2 0 3 0 4 0 50 6 0 7 0 8 a ,t ( c )拉弯组合( 船1 ) 0 2 0 30 40 50 6 0 70 8 a t ( d ) 纯弯曲( 五) 图2 - 6 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的极限载荷比较 2 l 浙江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