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案例】谁来抚慰失独家庭之痛?核心提示:失独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家里老人父母由谁来养老送终引发的社会问题。失独者,伴随着计划生育的负面效果而生,诞生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失独家庭”,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对于丧失爱子而又日渐年老的人来说,在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他们该如何养老?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网络舆情案例】【事件介绍】谁来抚慰武汉5000个失独家庭之痛?11月24日,武汉失独家庭组织“连心家园”举行6周年庆典大会。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苗霞曾表示,如果不解决失独家庭的问题,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失独妈妈对儿子照片说话才能睡着,养老是失独家庭最大问题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死亡,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或不够条件)收养子女的家庭。这些失独者的年龄大都超过50岁,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失独家庭的日常生活跟普通人大相径庭。通过采访连心家园里的失独家庭成员得知,这些家庭的成员们来自社会各个不同的位置,但普遍面临人际交往障碍、无人养老等问题。会员张玲(化名)的儿子去世已有2年多,但“一旦身边的人聊起孩子工作好坏、孙子长得如何”等话题时,她就会默默退到一边。连心家园会长李铭兰的儿子去世已有14年。这14年里,李铭兰通过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坐拥千万资产。在外面,她是成功的“大老板”,回到家,他每天都要对着儿子的照片说说话才能睡得着。失独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困境,连心家园多少带来了帮助。这些失独家庭定期聚在一起,跳舞、打牌、游玩,去孤儿院慰问孤儿。成员们一起谈话交流时会刻意规避子女话题。连心家园拥有260户失独家庭成员,其为成员们互相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提供了平台。一个月前,张玲(化名)加入连心家园时,她还每天以泪洗面,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话。经过其他成员的耐心开导后,她已经能够基本正常地吃饭、睡觉、上班。但是,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并不能解决每一个失独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养老。李铭兰说,连心家园成员的平均年龄已超50岁。联谊会成立6年以来,她明显地感觉到,随着失独家庭成员的年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成员向她表达对于养老问题的担忧。“有儿有女的人,感冒了有儿女倒水、嘘寒问暖;我去动个手术,连个签字的人都找不到,更别提将来没人送终。”单身的失独妈妈林芳(化名)说。随机采访10户连心家园里的失独家庭,有4户表示正在努力攒钱,将来去养老院养老;其余6户则表示,目前的退休金和打工到手收入只够日常开销,万一生大病或是活动不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了连心家园日常运营,李铭兰已自掏腰包10万余元。她说,即使自己成为中国首富,也没法仅凭她一个人,解决所有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连心家园会长李铭兰曾于2010年被武汉市妇联、腾讯大楚网等单位、媒体评为武汉市十大“江城好妈妈”荣誉称号武汉失独家庭超5000个,因计划生育光荣一时却孤苦一世据2012 年2 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报名显示,2012 年,中国至少有100 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7.6 万个数量不断增加。然而这个数据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失独”家庭可能已经超过400万。人口学家易富贤推测:中国现有2.18 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独生子女在可能会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即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武汉有多少失独家庭呢?大楚网就此采访了武汉市民政局的一位官员。这位不愿透露姓名职位的官员说,根据民政部门从公安部门得来的数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武汉市共有失独家庭约5000个。他坦言,市内实际的失独家庭数目肯定在这个数字之上。其实,这一庞大群体的产生并非偶然,这种局面的形成跟计划生育政策中的“一胎制”有着莫大关系。1957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在他的“新人口论”中提出控制生育理论。1980年中央提出倡议: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倡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30多年过去了,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已经帮助中国减少了至少4亿的人口增长。但是其弊端也日渐凸显:对于服从计划生育政策的许多家庭而言,尤其武汉这样的大城市里的家庭(是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生养独生子女最集中的群体),独生子女就是家庭的全部,一旦独生子女遭逢不测,让这样的家庭失去孩子再加上再次生养孩子无望的情况,这个家庭将陷入极度绝望的生活、精神危机。连心家园成员刘少敏和丈夫马奇文住在汉口一栋80年代初的居民楼中。周边正大规模拆迁,堆满建筑和生活垃圾。刘少敏的家面积不足10平米,卧室由厨房改造而成,阴暗潮湿。室内家具只有床、书柜和电视机是自家的,其余都是亲戚朋友淘汰的。6年前,他们的独子马聪患骨癌去世。这个家庭,曾经为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感到自豪并受过表彰;如今,却因儿子去世显得无比凄凉,毫无生气。丈夫马奇文下岗多年,一直靠在汉正街拉三轮维持生计,儿子的死让马奇文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加上原有的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他每天都得服药。刘少敏说,年轻时她曾经怀孕4次,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全都引产了。儿子去世之前捐献眼角膜的举动,让他们一度获得过相关单位和媒体的大力关注,而现今,基本没人愿意走进他们昏暗、潮湿、冰冷的家里。全国政协委员袁伟霞一直关注失独群体,她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有关提案。据她的调查统计,失独父母中约90%的人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中,50%的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癌症、瘫痪等重大疾病的有15%;60%以上的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一半以上曾有过自杀倾向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50%的失独家庭经济困难,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20%的失独家庭靠低保生活。“单独二胎”将减少20年后失独家庭数量,当下问题更亟待解决2013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楚网就此采访了湖北省计生部门。湖北省卫生计生委表示,目前正在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方案在摸清底数基础上,预测可能出现的出生堆积和人口反弹,研究制定防控风险的配套措施,科学拟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路线图。湖北省卫计委提出,生育政策调整,要和加大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落实力度、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切实提升计划生育家庭的保障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生育政策调整要依法依规推进,其中涉及政策宣传、风险评估、方案拟定、条例修改、政策衔接等一系列工作。在新的地方性法规出台之前,生育政策还是要按照原有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执行。“单独二胎”逐步放开,会对失独家庭这个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参加连心家园6周年庆典会的汉川失独妈妈武梅(化名)在受访时说,“单独二胎”政策能在将来让更多的家庭拥有两个孩子,这样几十年以后,他们失去全部的孩子成为失独家庭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武梅表示,自己今年已经58岁,不论国家放不放开二胎,她都没有可能再生一个孩子。“单独二胎”政策对于当下的失独家庭这个群体意义并不大。原因显而易见,连心家园的失独者平均年龄已过50岁,大部分完全没有了再次生育的能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秘书长张忠华在接受大楚网采访时表示,“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将减少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而相应的,20年左右以后,失独家庭的数量也会逐步相应减少。失独家庭,伴着计划生育的国策而来,也将随着“单独二胎”等等生育放宽政策逐步实施而相对缓慢减少。“国家的政策着力解决将来的失独家庭问题,而我们这些已经有的失独家庭怎么安置,却并没有一个统一又明确的说法。”武梅(化名)担心,已经存在的失独家庭,将会逐步成为历史遗留问题无人过问,这也正是每一个当下的失独家庭所担心的问题。参加连心家园6周年庆典的200多个家庭的成员大都年过50岁,很多已经头发花白解决失独家庭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全力以赴武汉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丹芳介绍,2007年起,武汉市计生部门就开始关注失独家庭的生活情况,并给予失独父母每人每月150元的资助。计生部门工作人员还联系士兵、大学生,与部分失独家庭结对,在情感对他们进行关怀。据悉,2007年开始,武汉市启动“生育关怀春风行”活动。每年关怀100户“失独家庭”,并发放1000元资助金。从2011年开始,每年享受慰问金的失独家庭数量增加到200户。截至2012年8月,武汉共有651户享受到此类慰问。今年武汉还计划建立一个失独家庭统计系统,对他们进行全面摸底,实时掌握这个群体的情况。李丹芳说,摆在失独家庭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今后如何养老,这恐怕是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更多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养老涉及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仅靠一个部门是难以推动有关工作的。因此,她建议,国家应建立民政、计生等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国家政策法规也应该对失独家庭这个群体在制度保障上修改并补充一些规定。对于适合再生育的家庭,应该提供经费保障,鼓励再生育,卫生和计生部门应给予免费的指导和生育服务。11月24日,在孝感双峰山景区举行的连心家园6周年庆典会上,连心家园会长李铭兰说,为了促成这次庆典会的顺利举行,不少社会热心人士都给予了极大支持:凤凰卫视许戈辉就打来了1万元“其实青山区卫生计生委就私下赞助了几千元,但是他们极力阻止会长把他们放进赞助致谢词里。”有知情的失独家庭参会者透露。但比起社会热心人士的坦荡,帮了忙的政府部门却时不时“欲说还休”。个中原因并不难寻。2001年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涉及失独群体社会保障的条款为该法的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有法律专家分析,这里的“帮助”并非“责任和义务”,而且“给予必要的帮助”这个概念很模糊。在法律上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起来也有很大的伸缩性。没有法律上的规范统筹,也缺少“上面”明确且定性定量的规定,到了相对基层的市、区这些机构,它们虽然能够发力,却也不敢坦坦荡荡,全力以赴来解决失独家庭的问题。看来,距离武汉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丹芳所期盼的“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尚需时日。结语失独家庭,伴随着计划生育的国策而来,这个群体的数量在近来越来越大。虽然“单独二胎”等政策的逐步推进,能在将来相对减少这个群体的数量。但当下中国至少100万失独家庭的养老、心理、情感等问题亟待解决。解决当下的失独家庭问题,不仅要靠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更要呼吁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层面的硬性规定。失独家庭,曾为国策做贡献,不应由其孤独消亡。【启示与思考】失独家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对于丧失爱子而又日渐年老的人来说,在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他们该如何养老?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并以每年数十万递增。这一事实及其数据,让人痛心和忧思。常言道:“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幸。老年丧子的悲痛是年轻人、中年人难以理解或体会到的。失独家庭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失独家庭成员心绪失常,性格变异,精神极度敏感和脆弱,可谓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对他们来讲,生活失去了意义;他们害怕孤独,害怕刺激,害怕将来无人送终,没有尊严地死去我们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失独家庭可能日益增多,将可能引发一系列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以人为本”,更要关怀与抚慰失独家庭这类弱势群体。“失独”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都应该去关注和了解这个特殊群体,为其营造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物质帮助是基础,有些失独者面临着严峻的生活挑战,他们理应得到制度性的资助。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全面了解失独者群体所求所需,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建立诸如失独家庭关怀基金或失独养老院等手段,尽量帮助失独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很多家庭都可能面临失独的风险,这就要求政府采取相关措施,逐步完善社会化养老和救助机制,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外贸面试题及答案
- 模拟电网面试题及答案
- 水利安全c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远洋物业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涉外摩托考试题及答案
- 5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芙蓉初级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北京知识产权贯标培训课件
- 2025年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英才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医务人员营养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测试卷
- 2025年甘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试题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部分)
- 存量贷款管理办法
- 产品供货方案及按时供货保证措施
- 科研协作管理办法
- 多胎减胎患者护理指南
- 幼儿思维培训课件
- 数字经济产业组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美甲贴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