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oc_第1页
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oc_第2页
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oc_第3页
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oc_第4页
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高速增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为初步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但现阶段,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赖以发展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有弱化的趋势,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受到环境的约束,中国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本文从西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出发,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把产业升级理论和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融为一体,构建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融合模型,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问题,并借此分析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融合之路。本文首先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对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升级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把产业升级理论和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融为一体,构建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融合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路径。在进一步分析短期路径时,本文把西方短期均衡理论与工业化理论相结合,认为发展中国家短期路径是采用渐进的扩张性总需求政策来拉动总供给,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工业化过程和经济增长。在进一步分析中期路径时,本文从经济细胞商品入手,来分析经济波动发生的原因,结论是支持第二部类生产和发展的第一部类生产规模可大可小,如果第一部类生产规模较大,短期内第二部类的发展不能够完全吸收第一部类的产能,第一部类不为第二部类所用的内部循环生产规模将失去其使用价值,从而也失去价值,产生实体经济泡沫。如果经济受到内部或外界因素的冲击,经济泡沫破裂出现衰退和危机。为了避免出现实体经济泡沫,各产业应按比例协调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无法象发达国家一样各产业渐进的连续的按比例协调发展,发展中国家中期路径应当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所处的阶段,依据产业升级规律,确定产业升级的目标,通过投资新设备、引进和模仿新技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先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目标要求的第一部类,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目标要求的第二部类,完成一次产业结构升级后再推进下一次产业结构升级,不可一味追求第一部类的产业升级和扩张,以避免经济波动,达到长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升级和按比例协调发展。在进一步分析长期路径时,本文认为长期中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将无法再依靠向发达国家购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长期路径只能是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运用经济学经典的需求供给理论分析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需求最终来源于消费,消费品的创新需求直接来源于消费需求,资本品的创新需求来源于其可以降低消费品生产成本促进消费,收入水平影响消费需求进而影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供给主要来源于企业,现实中企业一般会按照惯例来进行决策,在进行技术创新投资时同样会按照惯例行事,制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决策惯例。发展中国家长期路径是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及制定和执行良好的制度来促进自主创新。良好的制度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保障,本文分析了制度对投资、产业升级以及技术创新的作用,认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比较更有利于投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实现产业升级;更有利于实现竞争,促进技术创新,推动本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良好的产权制度,正确的宏观调控方向和由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组成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能够推动一国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本文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回顾中国建国以来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过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和建立数理模型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本文理论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融合之路。【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制度【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F124.1;F279.2【目录】:摘要6-8Abstract8-131.导言13-271.1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13-141.1.1选题背景和目的131.1.2选题意义13-141.2国内外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综述14-241.2.1国外经济增长理论综述14-211.2.2国内外实证研究文献综述21-241.3问题提出241.4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24-251.5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方法25-271.5.1主要创新点25-261.5.2主要研究方法26-272.产业升级理论27-362.1产业升级的相关概念和产业分类27-282.1.1产业升级的相关概念27-282.1.2三次产业分类方法282.1.3其他产业分类方法282.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28-322.2.1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29-312.2.2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31-322.2.3产业结构加工度和附加值不断提高规律322.2.4综合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规律322.3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理论32-352.3.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32-332.3.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332.3.3罗丹的“大推进理论”33-342.3.4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342.3.5产业结构升级与主导产业的选择34-352.4本章小结35-363.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融合理论分析36-683.1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融合的机制:国际产业转移36-463.1.1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相关理论36-373.1.2产业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分析37-393.1.3国际产业转移得以实现的原因39-453.1.4一个例证-中国45-463.2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融合模型46-513.2.1考虑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46-473.2.2索罗模型生产函数假定的探讨47-483.2.3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融合模型48-513.3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分析51-663.3.1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融合模型对最优路径的分析51-533.3.2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短期路径分析53-573.3.3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中期路径分析57-663.3.4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长期路径分析663.4本章小结66-684.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68-854.1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分类68-704.1.1技术创新的概念68-694.1.2技术创新的类型69-704.2技术创新的模型70-714.2.1技术推动型模型704.2.2需求拉动型模型70-714.2.3交互模型714.3技术创新的需求71-774.3.1消费品技术创新的需求71-754.3.2资本品技术创新的需求75-764.3.3小结76-774.4技术创新的供给77-844.4.1技术创新供给的微观经济基础企业决策行为理论77-824.4.2企业技术创新机理分析82-844.4.3小结844.5本章小结84-855.制度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作用85-1045.1制度定义85-865.2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回顾86-895.2.1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基本理论86-885.2.2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检验回顾88-895.3制度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作用89-1025.3.1经济体制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作用90-955.3.2其他制度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作用95-1025.4本章小结102-1046.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融合之路104-1406.1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过程的认知104-1186.1.1第一阶段: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阶段(19491978)104-1096.1.2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确立(19791992)109-1146.1.3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时期(19932012)114-1186.1.4小结1186.2当今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18-1316.2.1当今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118-1296.2.2中国产业升级阶段的判定129-1306.2.3当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面临的机遇130-1316.3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131-1376.3.1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融合路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