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5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审题立意(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苏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5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审题立意(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苏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5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审题立意(含解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5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审题立意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2019常州期末)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莎士比亚说:“富有升平喂养懦夫,坚苦是意志之母。”但生为现代人既不能,沦为物质的奴仆,也不能为了理想而不顾生计。如何选择一个精神与物质都不贫乏的局面,不,能有栖身之所,维持生计,进一步追求精神的富足,这样的社会才能达到的状态。A.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安贫乐道B.无所事事锦衣玉食安贫乐道C.无所事事醉生梦死安居乐业D.浑浑噩噩锦衣玉食安居乐业答案D浑浑噩噩: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的样子。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第一个空,结合后文“沦为物质的奴仆”,可确定应选“浑浑噩噩”。锦衣玉食: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醉生梦死:像喝醉了酒和在睡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活着。第二个空所在句子强调的是物质富足,应选“锦衣玉食”。安贫乐道: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第三个空说的是社会应达到的状态,应选“安居乐业”。2.(2019扬州期末)下列各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山很高,山顶没有树,只有青灰色冰冷的岩石和一根巨大的木杆,从山下遥望犹如一支羽箭。B.登上土坛,只见两棵二百年的槐树,正是枝叶葱茏。远望四围一片苍翠,仿佛是绿色屏障。C.我的心沉重得很,也轻松得很。我像在一霎时间经历了半世纪。感谢幸运降临于我不幸的母亲!D.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接近,蜘蛛就要挂网。答案CC项是夸张,其余为比喻。3.(2018海安中学阶段检测四)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3分)()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C.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答案BA.“人生若只如初见”写出初见的美好,“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说的是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B.所选诗句说的是人生最可贵的事情是能得到知己,萍水相逢也能比骨肉还亲。符合情境。C.所选诗句说的是分开的人无法得到对方的信息,强调别离之苦。D.所选诗句写的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思念之情。4.(2018淮海中学阶段测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生机勃勃、活跃发展的。;。,。,并且具体表现为文化区域的造就、经济重心的形成、政治中心的变迁。从而在文化上表现为多样性,经济上表现为不平衡性,政治上则表现为追求统一性经过凝结升华后,又从中原散发到东、西、南、北各方位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就一直存在所谓东西南北中的问题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不断丰富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表现不一,便不断酝酿出种种社会矛盾各地先民创造出绚烂的文化,随后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传播,进而汇聚在中原A.B.C.D.答案D承接中的“进而汇聚在中原”,“正是这种”指代的内容,“从而”承接句,根据“便”“于是”两个关联词可以确定与的顺序。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5.(2019南通、泰州、扬州一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怒而飞,。(庄子逍遥游)(2),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3)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5),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论语宪问)(8),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答案(1)其翼若垂天之云(2)日月忽其不淹兮(3)长夜沾湿何由彻(4)云归而岩穴暝(5)挟飞仙以遨游(6)寻常巷陌(7)以德报德(8)世事洞明皆学问三、作文审题立意(140分)6.(2019南通、泰州、扬州等七市二模)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起点,意味着从零起步;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我来审题: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说的是“起点”的本义,既可以指空间,也可以指时间。“起点”意味着根源、原点、孕育、诞生、萌芽、初步、元年、基石、故乡是“人之初”,是个体的婴儿阶段,是宇宙的混沌阶段,是中国文学的“山海经”阶段,是哲学领域的“苏格拉底与孔子”阶段,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起点”又具有比喻性质,它是道路的起点事业的开始,是长河的源头历史的开端第二句话是材料所给定的“起点”的内涵,这也正是材料给定的立意方向。理解材料时,要明确“起点”的内涵。既可以选择前者“从零起步”,也可以选择后者“新的出发”,辩证看待终点和起点。“新”与“旧”相对,从时间维度上看,应该包含三个维度:对过去而言,是划界与清算;对当下而言,是反思与总结;对未来而言,是变通转折或循环渐进。“新”,意味着获得不一样的、富有启发性与生命力的东西,意味着一种“明亮”,意味着一次“精神的洗礼”“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无论选择哪一种,一定要说清其内涵,讲明其理由。而且,往深处看,后两个分句实为同一个意思,因为第一个分句中的“零”有“清零”之意,“起点”与“终点”没有必然分开。人生、自然、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的,但其发展的阶段纷繁复杂。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婴儿啼哭,幼芽冲破大地,这是新的生命的起点;今天相对于昨天,这是时间的起点;此峰相对于彼峰,这是空间的起点每个阶段都是一个起点,每个阶段的起点又是新的希望与开始。任何时候从任何一个正确的起点大胆地走下去,都有可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但相对于过去来说,每一个起点又都和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是新的开始,但不能忘记过去。当然,要想写得准确,还需要化大为小。必须“聚焦核心概念”,在行文立意时,一定要解释与分析“起点”的“领域特征”。具体而言,需要在文中特别点明“某一领域”的“起点”有怎样的特征。必须聚焦某一领域,如写人生的起点、历史的起点、文学的起点和思想的起点,在这些领域内,分析“起点”“终点”的对立统一,挖掘“新”与“旧”之间的深层意蕴。也可以“添加语素限定”,如“坚守原点”“走好人生起点”“终点是另一个起点”“人生重新出发”7.(2018常州一模)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为了看到阳光,我们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们存于世上。我来审题:首先解读材料,“为了看到阳光,我们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们存于世上”,这段话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为了看到阳光,我们来到世上”,二是“为了成为阳光,我们存于世上”,而两句话中都出现了“阳光”一词,故应先理解“阳光”的意思。“阳光”既是自然资源,又是文明的象征,它象征关怀、温情、奉献、幸福感、爱、力量前一句是从自身对“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