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族学专业论文)过山瑶传统入赘习俗研究——以连山庙冲村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原创性声明内容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红向也 魄中歹删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 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 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缸向也 嗍:中期孙 z 7 弘嘲 、l绎 _ ,r 备哆 签 : 师 期 导 日 过山瑶传统入赘习俗研究 以连山庙冲村为例 专业:民族学 硕士生:勉向进 指导老师:张振江副教授 中文摘要 庙冲是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下辖的一个过山瑶自然村,是三水 瑶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自然村。由于地处偏僻的山区深处,瑶族的传统 社会习俗得以较多保留,过山瑶传统的入赘婚这一其他民族少见的婚姻形式在庙 冲当地至今普遍多见。 本文综合采用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试图描述、分析庙冲自然村过山瑶胞的传 统入赘婚习俗。虽然庙冲自然村在解放前已经有了雏形,但该村落的形成,主要 是解放后各种因素导致下发展的结果。在当地的瑶族同胞中,入赘婚已经有了相 当长的历史,本研究首先概要地描述了这种婚俗所赖以依存的村落社会、文化, 简要地描述了这种婚俗的历史与现状。在过山瑶传统社会中,一直以来并无所谓 出嫁与入赘的区分,入赘婚在具体婚俗的许多方面也都与出嫁婚完全相同。本研 究周详地描述了入赘婚的婚姻形态,并通过列举、对比两个不同婚姻类型实例的 方式,展示了这种婚俗的细节。在当地过山瑶社会中,入赘是一种极其自然的婚 姻形式,入赘所形成的家庭是当地社会正常的组成部分,完全不受任何歧视。另 外,对于入赘者在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及其子女命名方式、分家、赡养、继嗣 以及离婚与再婚等方面,都有一套早已形成的被当地社会普遍接受的规范。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婚姻形式,入赘婚在当地有着很长历史,目前仍然存在。 不过,当地的入赘婚已经出现了减少甚至消亡的趋势。历史上的过山瑶社会中入 赘婚为什么会产生,现在为什么又会趋于消亡,限于篇幅,本研究未能够涉及, 这些将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对象。 关键词:婚姻过山瑶入赘婚入赘习俗 u g u o s h a ny a ot r a d i t i o n a l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 r e s e a r c h - t h es t u d yo fm i a oc h o n g v i l l a g eo f l i a n s h a n m a j o r :e t h n o l o g y n a m e :x i a n g j i nm i a n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z h e n j i a n gz h a n g a b s t r a c t m i a oc h o n gi sag u o s h a ny a ov i l l a g eu n d e rt h e j u r i s d i c t i o n o fj i t i a n t o w n , l i a n s h a nz h u a n gy a oa u t o n o m o u sc o u n t y , 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w h i c hi st h e l a r g e s t a n dm o s t p o p u l o u so fy a ov i l l a g e o fs a n s h u i l o c a t e di nr e m o t e m o u n t a i n o u sa r e a s ,al o to f y a o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a lc u s t o m se x i s t sn o w a d a y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o fg u o s h a ny a o ,t h em a r r i a g ef o r mw h i c hi sr a r ei no t h e re t h n i c g r o u p ,i sp o p u l a ri nm i a o c h o n g 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a u t h o ru s e st h eb a s i cm e t h o d so fa n t h r o p o l o g y , a t t e m p t i n gt o d e s c r i b e ,a n a l y z et h ec u s t o m so ft r a d i t i o n a l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o fm i a o c h o n g v i l l a g e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v i l l a g ei sar e s u l ta f f e c t e db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v a f i o u s f a c t o r sa f t e rt h el i b e r a t i o n 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h a sav e r yl o n gh i s t o r ya m o n gy a o c o m p a t r i o t si nt h el o c a ls o c i e t y f i r s to fa l l , t h i ss t u d yd e s c r i b e st h el o c a ls o c i e t ya n d c u l t u r ew h i c hh a v et h em a r r i a g ec u s t o m s ,b r i e f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h i s t o r ya n d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m a r r i a g ec u s t o m s i n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e t yo fg u o s h a ny a o ,t h e r ei s n od i s t i n c t i o nb e t w e e nn o r m a la n d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 s i nm a n y a s p e c t so fc u s t o m s , 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i se x a c t l yt h es a m ea st h en o r m a lm a r r i a g e t h i ss t u d yd e s c r i b e s t h em a r r i a g ef o r mo ft h e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i nd e t a i l ,e n u m e r a t e sa n dc o m p a r e s e x a m p l e so ft w od i f f e r e n tm o d e l so fm a r r i a g e ,u n c o v e r i n gt h ed e t a i l so ft h em a r r i a g e c u s t o m s i nt h el o c a ls o c i e t yo fg u o s h a ny a o ,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i sa ne x t r e m e l y n a t u r a lw a yo fm a r r i a g e ,a n dt h ef a m i l i e sf o r m e db y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a r en o r m a l p a r t so fl o c a ls o c i e t y , s u f f e r i n gn o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 i na d d i t i o n , t h e r ei sas t a n d a r d a c c e p t e db yl o c a ls o c i e t y , p r e s c r i b i n gt h ef a m i l ys t a t u s ,s o c i a ls t a t u s ,t h en a m i n go f c h i l d r e n , s e p a r a t i o n , s u p p o r t ,d e s c e n t ,d i v o r c ea n dr e m a r r i a g e ,e t c t ot h eu x o r i l o c a l u i i 儿a 1 1 a sau n i q u ef o r mo fm a r r i a g e ,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h a sal o n gh i s t o r yi nl o c a l s o c i e t y , a n de x i s t sn o w a d a y s b u tt h el o c a l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h a sat r e n dt or e d u c e o re v e nd i s a p p e a r w h y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w a sg i v e nb i r t ht o ? a n dw h yi th a sa t r e n dt od i s a p p e a r ? l a c ko fs p a c ef o r b i d sf u r t h e rr e s e a r c h t h e s ew i l lb et h es u b j e c to f o u rf u r t h e re f f o r t s k e yw o r d s :m a r r i a g e ,g u o s h a ny a on a t i o n a l ,u x o r i l o c a lm a r r i a g e ,u x o r i l o c a l c u s t o l n s 目录 中文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i 目j i 乏1 - r 附图目录 附表目蜀之v i i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缘起一1 第二节文献综述4 第三节研究意义、目的、资料与方法9 第四节论文结构1 2 第二章调查点概况1 4 第一节村落发展历程1 4 第二节人口、家庭与民族2 0 第三节生计模式2 2 第三章庙冲村的入赘习俗。3 2 第一节庙冲入赘婚概观3 2 第二节通婚范围及其变迁4 3 第三节婚姻过程5 1 第四节两个婚姻案例6 0 第四章庙冲瑶族社会中的入赘婚7 l 第一节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7 1 第二节居住方式8 0 第三节子女及其命名方式8 3 第四节分家9 5 第五节赡养9 9 第六节继嗣1 0 2 第七节离婚与再婚1 0 5 第五章结论1 1 3 参考文献1 1 5 后记1 2 0 v 附图目录 图2 1 三水略图1 4 图2 2m c 村俯视图( 上方为北) 1 8 图2 3 庙冲村大冲电站征地补偿款发放名单2 l 图3 11 9 81 年庙冲当地瑶族入赘婚礼3 7 图3 2 庙冲村入赘婚与男娶女婚走势图4 3 图3 3 传统请柬5 7 图3 41 9 8 1 年石寨青年z s z 上门到庙冲送亲场景5 9 图3 51 9 8 1 年石寨z s z 上门到庙冲拜堂情形6 0 图3 6 庙冲村z j 迎娶z c y 拜堂仪式6 8 图3 7z j 与妻子z c y 准备去女方家回门7 0 图4 1 庙冲d s j 家庭居住平面图( 平房) 8 2 图4 2 庙冲z f d 家庭居住平面图( 老式二层楼) 8 2 图4 3 传说庙冲居住最早一家的系谱图8 5 图4 4 冯元福家的系谱图( 瑶族) 8 6 图4 5 张世坤家的系谱图( 瑶族) 8 6 图4 - 6 黄家和家的系谱图( 汉族) 8 7 图4 7 赵荣道家的系谱图( 瑶族) 一8 7 图4 8 冯元进家的系谱图( 瑶族) 8 8 图4 9 冯隆富家的系谱图( 瑶族) 8 8 图4 1 0 赵进财家的系谱图( 瑶族) 8 9 图4 一l l 冯留才家的系谱图( 瑶族) 9 0 图4 1 2 冯元富家的系谱图( 瑶族) 9 0 图4 一1 3 邓先风家的系谱图( 瑶族) 9 1 图4 1 4 苏成林家的系谱图( 瑶族) 9 1 图4 1 5 庙冲村老人z f d 准备背木柴回家1 0 2 v i 附表目录 表2 1 原三水乡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表16 表2 2 三水瑶区各行政村人口资料( 2 0 0 7 年) 一1 7 表2 3 庙冲村家庭类型统计表2 0 表2 4 庙冲村家庭人口数量统计表2l 表2 5 三水瑶区改革开放以来历年林业收入( 1 9 8 6 - 2 0 0 7 年) 2 6 表2 6 慈辉基金会捐赠粮油发放名单2 9 表4 1z f d 一家四口家庭分工表7 2 表4 2d s j 家庭分工表7 3 表4 - 3f r l 家庭分工表7 4 表4 4 庙冲村赘婿担任户主及社会职务情况7 9 表4 5 庙冲村男子入赘后居住模式统计表8 l 表4 6 庙冲村离婚情况统计表1 0 6 v i i v i i i 第一节缘起 第一章导论 依据文献资料和广泛的民族志调查资料可知,在我国各个民族社会的传统婚 姻习俗中,男娶女嫁都是最主要的、最常见的婚姻形式。例如,在汉族地区,通 常都是女性在到达一定的年龄后,便须离开父母的家庭而去夫家与男子成婚,此 后长期在夫家与丈夫共同生活。而新的家庭的继承以父系为轴心,社会评价妇女 最重要的尺度之一,是该妇女能否生得了男孩,妇女的地位通常是“妇凭夫贵, 母凭子贵 。 男娶女嫁是男权社会的产物,这种婚姻形式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存在,几乎 成为了最为普遍的婚姻意识。然而,在我国南方的某些少数民族特别是在瑶族当 中,至今普遍存在着一种与包括汉族在内的许多民族的“男娶女嫁”形式相反的 婚姻形式,即入赘婚。依照瑶族的这种通行的习俗,不是女方嫁到男方家庭,而 是男方“上门 到女方家庭,这与汉族最普遍的婚姻形式恰好相反。 根据文献可知,南方民族的入赘婚制可能早在秦以前就存在。例如,秦始皇 就曾禁止越人的入赘婚。他在会稽刻石云:“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 禁止淫佚,男女絮诚。夫为寄狠,杀之无罪。”文中的所谓寄狠,指的就是 男就女居者即入赘者1 。这说明,远在秦始皇时期,这种与秦地不同的婚俗已经 在某些地方普遍存在,因此才会出现秦始皂要严厉禁止的现象。在时至今日的汉 族地区,古今偶尔时也可以见到入赘婚。按照汉族习俗,入赘婚经常被俗称“招 郎上门 ,也常叫“赘婚,即女子在家里招男子上门成婚,叫做“招郎”,而被 招到女家的男子叫“上门女婿”。入赘的男子可以是本民族内部成员,亦可是外 族成员。不过,这种婚俗相当少见,入赘者也经常要该从女方姓氏,还可能要遭 受其他的歧视。而在瑶族地区,至今普遍存在着入赘婚,入赘者享有全社区成员 同等的权利而根本不会被歧视。这种婚俗以及当事者的规范在许多其他方面也与 1 吴秀芳:瑶族入赘婚略探,载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9 9 9 年第2 期。 l 汉族不同,因此颇为引人注目。 2 0 0 7 年7 月,本人跟随2 0 0 4 级本科毕业实习组到连山县,首次对三水瑶寨 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查。进入瑶寨之后,笔者很惊奇地发现,在当地很多 家庭中,小孩有跟父亲姓的,有跟妈妈姓的,还有跟爷爷姓的,显得相当混乱。 这一现象与通常所见的姓氏习俗明显不同,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而通过进一步 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种习惯形成的原因有几种,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跟村内 普遍存在的入赘婚有着密切的关系。 瑶族的这种入赘婚习俗起源于何时,已不可确切考知。但是,其历史肯定较 为古老,在清至民国时期的文献中,有大量关于瑶族行赘婚制的记载。例如,广 东乐昌九峰西坑熟瑶“惟女不适人,招婚入赘,不限于其族”,榴江县瑶人“多 喜入赞 2 等等。实际上,时至今日,瑶族所居之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 州、江西等地都仍然存在着赘婚制。而在我们传统的意识中,上门者的姓氏经常 有着特殊的规定。例如,依照汉族习俗,结婚时男方上门到女方家,男方要改随 女方姓,婚后所生育的小孩也必须跟女方性。但是,在三水瑶族的入赘婚中,却 有着不同的情况,不仅上门婚的具体形式与汉族的不同,其姓氏制度也颇为独特。 例如,在老一辈中,男方“嫁”到女方家不称之为“入赘婚”。实际上,在当地, 无论是女方嫁出去还是男方上门都称为“嫁 ,通常用“女方嫁给男方 或者“男 方嫁给女方 来指称。在当地瑶胞中,不仅在男女婚嫁称谓上是一样的,婚姻仪 式等方面也是完全相同的。具体到姓氏而言,上门通常无需改姓,婚后所生育的 子女的姓氏也遵从有异于汉族的规则,例如,跟父姓或者跟母亲均可,有的甚至 是有跟爷爷或奶奶姓的。由于这个缘故,当地就出现了一个家庭内部、同是一家 人却有很多姓氏、分属不同姓氏的情况。 随后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当地的老一辈人中,这种上门婚姻形 态几乎每家都有。例如,在现在仍然健在的中、老年人中,男性“嫁 给女方的 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主要的婚姻形式。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后当地 年轻一代受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婚姻形态出现了迅速减少的趋势。受外来文化的 冲击,在观念上当地年轻一代对这种婚姻形态与老一代人产生了较大的差别,当 地的婚姻习俗和观念都在迅速变化。 2 吴秀芳:瑶族入赘婚略探,载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9 9 9 年第2 期。 3 无论是女方出嫁婚还是男方上r j 婚,在当地都称之为“嫁”。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中将用“入赘”或“上 门”来指代庙冲当地婚姻中所称之的男方“嫁”给女方,而对于女方嫁给男方,则称谓不变。 2 不过,尽管我在当时就已经对这种婚姻产生了一些兴趣,但调查的重点是相 对比较容易把握的生计方面的调查。不过,经过近一个月的生计方面的深入调查 后,又发现当地的生计与当地的婚姻方式即“男嫁女”婚有着密切的关系。2 0 0 7 年1 1 月,当地有人结婚机会,邀请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去了三水参加他们的婚礼, 我趁机进行了为期近十天的调查。由于我们一行这次主要是以嘉宾的身份而来 的,所以我们几个同学都有幸全程参加了当地的婚礼,观看到了当地通宵拜堂的 盛况。在此次行程中,我与主持婚礼的师爷进行了一定的访谈,而这次的访谈使 我对婚礼观看到的一些疑问有了基本的答案,也对当地婚姻礼俗有了一些理性的 认识,进而也加深了我对婚姻研究方面的兴趣。 在我看来,乡村社会在我国人类学中一直是研究重点之一。正如费孝通先生 曾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 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 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是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 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且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4 。经过详细斟酌比 对,我认为选择连山三水这个乡村做为田野点,是可行性最大且后续调查难度也 最小的点。三水包括有茶连、旺南、联合三个大的联合村寨,庙冲则是联合村中 人口最多、居住相对集中的村落,经与导师商量,将庙冲作为此次调查的点,将 研究方向则是当地比较特殊的婚俗方面。 确定好调查点及选题后,我于2 0 0 8 年7 月中旬又到了三水瑶乡,在随后的 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中,以前两次的调查为基础,第三次对庙冲瑶寨的婚姻进行了 详细的实地调查,收集、补充了大量的一手调查资料,以期展示这种较为独特的 婚俗及其变迁。 4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p 0 6 3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瑶族研究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其先民的记载,不过,古 代的具体名称可能不同。例如,梁书称之为“莫摇 等等。到了宋代,文献 中对瑶族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由于瑶族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分布面广,散布中国境内以及东南亚的许多地 方,因此,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例如,国外一些学者很早就陆续发表了 一些论文和著作,而就国内来说,对瑶族的调查则是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学所进行 的最早的一次调查s 。 二十世纪之前的国外学者有关瑶族的调查主要是描述性的,间或也有一些研 究。到了二十世纪初,德、英、法等国的传教士和学者先后深入到华南及东南亚 一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其工作涉及到许多方面,描述和研究兼有。例如, 德国传教士莱斯契纳尔于1 9 1 0 1 9 11 年间曾三次到广东乳源瑶山调查,著有华 南的瑶族一书。法国巴黎对外传教会的传教士萨维那二十世纪初曾在老挝北部 及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教,著有苗族史、苗一法词典、法一侬一汉词 典、法一曼瑶词典等。法国的汉学家马司帛乐在任法兰西学院的中国学教授 期间,曾编辑搜集东南亚地区有关瑶族的资料,而现在收藏在亚洲学会的少数民 族文献中的,就有其收集的有关瑶族的“山关簿”,这件“山关簿 是清乾隆五 十五年( 1 9 7 0 年) 的抄本,这些文件大概是国外学者最早搜集的瑶族民间文献。 在瑶族的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以实地调查 所得为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集中出现了一批研究瑶族亲属制度、婚姻、衣服、 纹饰、人口统计等方面的成果。例如,赵卡家一阿南达的瑶族的亲属制度( 1 9 7 3 年,泰国社会公报,曼谷) ,密勒氏的瑶族的交换婚,母系制和收养子( 1 9 7 2 年,宝龙第2 8 卷,第l 期) ,捷夸拉因的泰国北部的瑶族纹饰( 1 9 7 1 年, 逞罗社会,曼谷) ,密勒氏的地区贸易中的人口统计,泰国北部的瑶族人 5 胡起望、华祖根:瑶族研究概况,载民族研究动态,1 9 8 5 年第3 期。 4 ( 1 9 7 3 年,当代泰国研究6 ) 。 研究瑶族宗教问题的著作,代表性的有阿而门特鲁武的瑶族神像画( 1 9 7 1 年,方向杂志,1 2 月号,香港) ,斯特里克曼的瑶族中的道,道教与华南的 汉化( 1 9 7 9 年4 月2 日,东方学会给美国的通信,西方分部,洛衫矾) ,唐其彬 瑶族、绪论、昆汉瑶村:一些印象、瑶族架桥仪式、瑶族取名制度、 一个关于瑶族起源的传奇历史( 1 9 7 5 年,马来西亚,赛因斯大学比较社会科 学系社会人类学论文集山区的农民一泰国北部高地民族) ,佑美墨脱瑶族 仪式卷轴:从圣像到文物( 1 9 8 1 年,亚细亚杂志,6 月号) 此外还包括1 9 8 2 年泰国出版了法国学者雅克勒穆瓦纳( 又译李穆安) 的瑶族神像画专著1 。 国外在瑶族研究方面也涌现了一批著名研究者,日本的白鸟芳郎教授组织出 版了东南亚山地民族志和瑶人文书。东南亚山地民族志一书的出版为 研究东南亚诸山地民族的系谱关系、迁徒路线,传统与文化的演变等提供了重要 的依据。此外白鸟芳岛教授还撰写了华南文化史的构成一以民族系谱及种族文 化为中心( 1 9 7 1 年,国学院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纪要第2 7 辑) ,评阜券 碟和蔡抓的后裔( 1 9 7 2 年,山本博士还膺纪念东洋史论文集,山川出版社) , 从评皇券碟看梁抓传说和瑶族的十八神像( 1 9 7 2 年,上智史学第1 7 号) 等著作。进入七十年代以来,以研究瑶族为主的竹村卓二教授又发表了一系列新 的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竹村卓二多年研究的成果瑶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出 版,全书包括“序论一瑶族社会的生态学的背景和支系的分歧”、“客民考一瑶族 舍民和木地屋,“过山瑶族的家族生活和价值体系、“过山瑶族的姓氏和命名 法”,“过山瑶族的两个起源神话一“梁瓤”和“渡海 等等。这是当代国外专 门研究瑶族的少数专著之一。 国内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贵州、广西、广东相毗邻地区,2 0 世纪对瑶 族地区的调查与研究主要集中在广西与广东两省,相关研究主要是二十世纪才开 始的。1 9 2 8 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颜复礼与专任编辑员商承祖,随同 地质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联合组成的广西科学调查团,对广西凌云瑶族进行调 查。他们将调查结果加以整理,写成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其后,学者陆 续较多地涉及到了瑶族。例如,徐益棠于1 9 3 3 年法国巴黎大学民族学研究院毕 6 胡起望:近代国外瑶族研究概述,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8 6 年第l 期。 7 胡起望:近代国外瑶族研究概述,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8 6 年第l 期。 5 业后回国后,曾于1 9 3 5 年对广西象平瑶族聚居区进行实地调查,后来陆续将调查 资料整理后发表,主要文章有;“广西象平间徭民之宗教及其宗教的文献”、“广 西象平问徭民之占卜符咒与禁忌”、“广西象平问徭民之法律”、“广西象平间儡民 之村落”、“广西象平间俘民之饮食起居”等。8 1 9 3 5 年,费孝通与新婚妻子王同 惠到广西南宁,进入大藤峡瑶山进行调查。王同惠先后在象县东南乡( 今属金秀县 六巷乡) 的六巷、古陈村等花篮瑶和坳瑶地区进行社会组织调查;费孝通则分访 各村,进行体质测量。后来在转移调查区域时,费孝通受伤,王同惠遇难,费孝通 根据王同惠调查的遗稿,编写成花篮瑶社会组织一书,由商务印书馆于1 9 3 6 年出版。全书除吴文藻先生导言及费孝通所做的编后记外,共分为家庭、亲属、 村落、族团及族团间的关系四个部分共六章对花篮瑶家庭中的亲属关系、婚姻 形式、生育习俗、儿童养育、男女成人礼、丧礼、经济生活、居住、亲属称谓与 亲属关系、人口、石牌、神庙与信仰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分析了大藤峡内五 个族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互动。 对广东瑶族的最早调查,是1 9 1 0 一1 9 1 1 年德国传教士f wl e u s c h n e r 进 入乳源进行考察,随后进行的多次调查,主力都是国立中山大学的师生,分别 是1 9 2 8 年语言历史研究所容肇祖、商承祚对乳源、黄茶坑考察,1 9 3 0 年由生物 学系与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李方桂博士对北江“猩”山考察及1 9 3 6 年杨成志教授 带领学生组成的北江“猩 人考察团所做的民族学调查。1 9 3 7 年5 月,岭南大 学与美国地理学会合组桂北科学考察团,中山大学的杨成志教授担任该团民族 组的主任,负责民族学的田野工作,研究瑶族的风俗习惯。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 的江应楔等人,也参加了这次调查。9 而资料保存比较完整的是1 9 3 0 年和1 9 3 6 年所做的调查。除上述外,还有1 9 9 1 年,中山大学8 8 级三水实习队在广东连山 壮族瑶族自治县三水乡进行的瑶族社会调查,以及在2 0 0 7 年中山大学暑期调查 队在三水瑶族的回访调查及另外一组对广东乳源瑶族进行的社会调查,这三次调 查的成果为广东瑶族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国内对瑶族的研究方法中逐渐采取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取得了可喜 的成果。例如,在瑶族族源研究方面,胡阳全的论苗瑶民族的同源问题一文 8 王晓莉: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瑶族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4 年第4 期。 9 王建民著:中国民族学史,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p1 2 0 ,p 1 7 8 。 6 主要运用民族学的方法,同时兼用历史学的方法。1 0 研究者已经不拘泥于从历史 文献资料中挖掘线索依据,而且还从神话传说、民族语言、考古发现、民间口碑 中寻找历史依据。又如徐祖祥在三苗、荆蛮与瑶族来源问题一文中,就同时 运用文献记载和考古学资料。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瑶族历史文献的研究方面, 不仅对瑶族重要历史文献评皇券牒展开了积极的研究,而且对其它有关的瑶 族历史文献资料也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它们的历史价值。对评皇券牒的研 究,学界已从单纯的资料搜集整理转而研究它的历史、内容和作用,并逐步深入 地探讨它的内在思想意识。如李本高从评皇券牒入手,探讨了瑶族先民的婚 姻家庭、瑶族的政治文化制度以及对评皇券牒的内在思想意识等进行了较为 全面系统的研究。1 2 随着对瑶族历史文献研究的展开,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开始对 瑶族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研究。如张有隽对瑶经、黄钰对踏朝歌、黄贵权对 开山歌、陆桂生对密洛陀、黄毅对吉冬诺的研究。 二瑶族入赘婚姻研究 对瑶族的研究历来是民族学、民俗学及人类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但真正意 义上的瑶学研究,覃乃昌认为则始于2 0 世纪2 0 年代后期,其间钟敬文、费孝通、 王同惠等学者对广西大瑶山瑶族的族源、语言、神话、社会组织、石牌制度等作 了大量调查研究,首次了解到那里生活着盘瑶、坳瑶、山子瑶、花蓝瑶、茶山瑶 5 个不同支系的瑶族,这为来对瑶族的考察提供了重要线索。据覃乃昌统计,从 2 0 世纪2 0 年代到1 9 3 7 年7 月抗日战争爆发,对瑶族的研究和调查涉及族源、 历史、语言、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等领域,特别是对广西大瑶山和粤北乳源、连 南等地的多次调查,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建国后开展瑶族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线 索和可供比较的材料。 2 0 世纪6 0 年代后,对于瑶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和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1 9 5 1 年7 月至1 1 月,中央人民政府派中央访问团( 中南分团) 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进行访问,深入瑶族村寨,进行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整理了2 0 多份调查材料, 1 0 胡阳全:论苗瑶民族的同源问题,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 0 0 1 年第l 期。 徐祖祥:三苗、荆蛮与瑶族来源问题,载贵州民族研究,2 0 0 1 年第1 期。 1 2 李本高:瑶族芝木墨i井_述哥窈望禽滏讲哥荨吕茄吣瓣阉料将糟洳旺l碧鼍裔刮滞礅i舌滑b亏二螭葚河丑转冷臀望淞藩避串弹吣哥弧咄特_又藩国爵荨廊。妞游温带账藩茄精离乒警张藩辫*凇。1、辨蒜s窗bq前干弋茵龄薄叫茄吣窘。j塞莩家辩t青串已l陵带蒜寺赫瀑,胀藩漳斟藩融司i令瓣辩吕星蛉:i宜藩望棼魏惴。乒圊斟团高旃,j、叫茹特。旺呻砖_豸; 酶潭翌如转口耳障h辫诛置料将将奔团乓讲岭抖寻斟五坚淤球i2f章耳乓溆臻爿斟;撼斟圈n爵。 8 7马墨昼专味汁七汝陲跚uo寸方黠丝叫过硪藏套晋潭讲汝盏船吕蹴蹴。茁卸畸l嚼瓤龠澍爵荨繇ji舌*旰磷舜粘l冲召猜卜i丁。强巢d薅堕窘j口习潭斟陵痱斗汹错盏牵姝螨吕洁 猜。汝谢嚼西。艚干弋藩:迁堕毒础毫齐。 j马圜庄e置i o 汝匠嘲 强市粱o i 陟蹲藩鞯 汝荔巢o o j救h9府。 汝要菇i o 唧h 舅 110j 10,j o 陟 陵谤害 汝游料o 走!障幕oh陟弓长*生6。茁睁呤。o汝嘶撒 陵辨涔 1lj o 疆诲陟 趟滞愫i o 善禁沫 陂乙i睁陟i o q 醚*连 j 马酬跚胗 一 酷。 圃a-4茁冲葫辨器粼璐圜甜浒v 茁商巢o i訾蒋滩o 1,;j 饕*辫i o 瑚* 晰 i o 趟辞巢 1,j 磐,o 甓, 翟跚:i o 墨 一 。 乎长玲融o肆睁j人i o 长舅- 一 果玲磷o冰降庆7。io岽酚巢oi嗲 薅。陟i o肆糌肆繁io卅渤泣 岽*峙o汝障球j 岽恭霉o 岽骓静。 岽辩骜:o 团a-5寒障甚籼器弧璐圜旃辩v o i 陟 盈嚼o i o j 防果跚岭 1,j 1,j 岽, 果。孚长,陟 乎l 乏, o 7马歹己菱辫酒窨法宝三毫车叫蚤;丑寸充商张藩已m掣譬酗导潭1壬聋术墨藩、法凇纂珏毋潞跚龄斜、当藩瓤龠旦舌龄、当藩守洋专:老擎酶 孓荨赢陬蒋堕乓。筋丁甬1、函萍譬刮辫子导望龟糈捕珠浆玲嚣哥港辫,蝾-且矾茁n_蒜习q。哥充虹鼙站斜砖魂南。趟烘迫q二净茸。 6 4 je毒卜ij至ij待家三一卜富瑶潞薛藩_其烘冷薛陵罢陵e薷壮审冷爿乱潞国酒薛。强:。_之汛带獬专咄爵汝薛滔泞爵己醇;茁:。 65夹o盈-玲澎蓐y漆罂吝荨。 66友茫雾j海粘卜泞罢:露粘:。丑落粘卜鲁料粘冷国瑟-无咄冲潭譬事彳亍酷汁。 67友o荨商巍嘉互j至主to 68杀*#装将炖陟箨窘浮蚤荨。藩入亩午、,爵i井筋荣*晦3澈卜i、1特潦。 窖装藩蒋譬漕薛 70乓淳海杀障霉辩汛幂。 =荣障霉&乎长nt玲。澎辫。蹴、与藩皓肇薛习哥藕游鼙孓书净茸卜|、望爵善。牲蝌3淞爵荨账藩茁醑斗滋鼎墨冲。 7 2 15习一艮卜一一嘲一、引六一一口 葛赫睁j人_广引净j口。卜i商lj蚤荨j舌酣靴坷卡寸暑姿巢箨潆。 篁料冷国秘瓤乱藩露薄薜蒜:j4i。釜薛丹争蒜。 茁孙越n咄趟硒霹准叫一口q一=年爵眇嘶 肆渐凿陟io闵净巢 黄蒜黧胗j07马甫舅糍v 肆鑫高io。 站蒎培io蟹略耕 :黄吕巢oj陟陂跚盼 子长* 时 茁旰蛉i o 汝靴耕 汝讲晦。 瑙诲 墨1:寸;客讲泔窘汁懈冷潞重书净聋群邕q斟銎赙=i壬望叫爵荨。魂龠瞅令冲豸c年口自勺专咄淘 誉g : 1 廷 哥= - 口 。 一 _ 广 :蘸 里海 亡_ 哭 习: 燃口 燎誊 止分 番辟 卅h 职瞬 瓤罨 虱埒 爿 薄。 噼 谢 譬器器竺答 陵友陵友菡 妻匠鼬葚爿i 淤野丑 陲 赢。 潦粘、骜藕 辫墨哥哥避 特定譬墨 :搽n 耐口 _ 斟 辜 - 蟊 穹溪荨 - r 风流净毫 二汁襄坚安 坠。1 1 砖瑶* 燃 。 _ 广烘 = 乱吨 望辫j 专落箔 础帮辩 汝回跚兰io苗毒富 汝守耕o i 趟艮 陡嫩湘 陂茴浒: 汝群耕o i胗_i言牲日 1lrj o 汝霹浠oi橱七带薛v 1l_ 陟 汝薄黼o陟珊酒濉 1l_1 团a8茁冲降龇墨洮酶囹旃漭v 汝幂悄io嚼膂蒜箔v 荩温陟 1lj o i o 趟e 巢 硒卸骊o j 陟o陂毋耕i锵撇;i巴 10,_ 肆繁陵赫愫jo卅温赫 一 州卜醵o 汝_美蚵oi io_黄赣耕oj汝阵嚣 趟葬oj治罄窜 碡洫粱ooi胗箍凯繁 1l_rlj 1lj 酱藩,io鲁藩温防io 莎;胗茁; o 上 一 一 一 o o 陂;o o o 团a-9趟碍脚靴吕汛球囹甜辩v 与汝薄毒_之蜮蕊怠巢淞兄i粜淋矾。 珥斟【跹l冲|吾碍靴咄蚌爵国。料酿敞法r】冷龄卜i、丁坠爵荨。 酶错卜jj舌落粘l冲爵口薛。涮#冲辞前潜夕卜手h。 抽渐蛄 口三 l蛙雠游飞j0茁k曼 甍,io陂盘隶l 汝察o o i 汝跚沫:o i汝毒汛 汝翟吨。i o 龄。 陵鼙嗽o oi鲁甄鞲io 瓷|昌,io 长|昌,iio 断时胃陟 汝_贵濠oj陡逻辩 汝盅算;oi 乎长0 0 。茇群毒骜西冀擦繁罄罨溪渖望砖。 90雾二二#卅_乃旅、叠痔fjd卜j至一爵荨。 汝,oi弓长圊圈: 岽0 陟 _趣!q巢o酱蟠长汝薄斟i o黄谌柑吧 汝漪时o吨潍鼹汝辩清口io陂鼹耕。o 汝珊蒋oi汝商潍。 汝冀跚。 汝砖藩 汝彗浠o i讲擦谢;。 o 惜膂滔 。懵蕊磕 i醚叫毒oi酱蓝愫: 肄禁冲oi陟召净磷 酱副鞯o i _ 邓净h i o 圜a-l。汝阵薄龇器帆醅团慕辩v s友藿茫篓嚣三潜望*捧乱毒啡烘咄,审冷与岛国菇丑爵荨西济。 譬陵涟善丁。寸十刀卜蠢一、鬟q家卡寸。习螈藩甘毒圣。窘寻卜j擗专。 哥荨卡寸口广洙岫尉齐讲*煎洫岫罨罢泞汝遏藩器_岳冷。 。7瓷奎擦箔辫、耕_i窭lij*营菹善斟1:寸斟*手j溢互上i_j堕乓。酣靴研拯餐毫龠。 骂_坚砖。 若8s 宝82 苗1 备瀣 瘫哥舅育 荬蔷1 【象 辱爵荨 1 簿狐芝 引 - 讯芝 法。盯木 = 落肆 口蔫睁瓣 蔫烛 。- 广姿j - 广二浠、1 二垒。型 坚吾汁 吾荨q 荨。 。 凿 * 二l 鲁 臻 潞 一 淞 广广 州 蚪 潍 靴 面 黠 固 菌 荨 龠 禊瓣*;-io 汝潍船;。陟j o 善汁巢 瓷巢旧o i陟球斗愫;。 菹瓣饕;。jo陵舯料汝e愫jo叫挑湫汝瓷料;。oi陟陂茁箍 ,_ii_li-i-ij,llrifii_i_-i _ i 马瀑畸 。友毒落 。友扫法 陵治治 汝国蛉 睁鐾料o j_邓降阵; 卧荫嚣 鲁哪渴陟酱辩1s防 召粱悱oi磷斗擦 汝酶髂i o赫藩耕球癌窒l=陟 肆癌荬 囫a-l】_茁嚼才辨器汛臻圜旃辩v 釜部嚼陟i o 静吣 趟巢料;。o j陂降商:。 ? 马采 走2 1 黎猪o j酵骓商汝鼹o i 陟陂坠 肇刮崩。 圈a-1时茁_元时龇墨汛=醅圆旃薪v io一菡瑶妾瓤卜咔潞寸矾三j至fj州瓣。 102陵取癌_广引法i、j口卜f j至一乓。与汝辽_庆n蝌汝潞球习准溉独辩。菇料咄肇述 夕卜1、舅巢海龄叫哥荨墨陵毒j人。汝贵-癌与瓷汁粱舔舔礅汝鼙辩龄露浩冷监墨。; 蚕球擦1引汁荨口。互j至一爵荨。 召禁;o出沸跚;。 咄鼓醋jo酱新黼oi叫lli潞陟 鲁降h胗i o 咄浒 1,j 召珊琳。 召蚶温 ;料冷汝跚船斟魏专潜旨滔魏令禁巢。站岫站高i专跚墨。泓令潜醋猫i令巢辩坌占球耳凇手召蚪满卜38 曩陵炬料淘淞簿望吉:1丑哥础碌爵争女子融习乓呤嘶菇邕哥荨窘。翌薅滑n彗殳藩斟窘蔚:寸搀融叫i审*煎湔魂龠。 7马乱融于妾瓤卜蚌。 良睁离巅辩斟黼卡、f。互j至;哥荨。 嬖 i 黼 。t 星 接蘩o i长净霉:2_o 备器巢oi静斟母:。 髀泠采 静黼耕 召粱沫o j防苗瓣愫 鲁菹半j o 汝禁净 趟辩5ej陟j酱猎滔。 召擀滩o j 酱潞 囹a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电池检测规范与操作指导
- 瓷砖店搞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2025河南洛阳市老城区招聘劳务派遣人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四年级数学基础计算练习题集
- 嘉兴大型冷藏库施工方案
- IT运维岗位工作流程手册
- 安装植物攀爬网施工方案
- 国标西药保健方案范本
- 景观铺装工程预算与合同管理
-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提升专项练习题
- 2025关于销售人员的劳动合同样本
- 2025中国电建成都院勘测设计分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精神科护理科普:理解与关爱慢性精神疾病患者
- 法律与道德小学生课件
- vivo公司管理制度
- 2025自考专业(国贸)考前冲刺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DB31/T 804-2014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
- 儿童早期矫正教学课件
- 银行代销业务管理制度
- 运动素质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招聘话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