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1)较全、有练习题2016-01-11 11-22-30).ppt_第1页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1)较全、有练习题2016-01-11 11-22-30).ppt_第2页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1)较全、有练习题2016-01-11 11-22-30).ppt_第3页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1)较全、有练习题2016-01-11 11-22-30).ppt_第4页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1)较全、有练习题2016-01-11 11-22-3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常见文言文句式:,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用副词“乃”、“则”、“悉”“皆”“为”、“本”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峨冠而多髯为东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环滁皆山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臣本布衣,3、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这”,作判断句的主语。如:是进亦忧,退亦忧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省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如:,见渔人,乃大惊。,村人,便舍船,从口入。,渔人,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先主,先主,诸葛亮,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鼓,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此诚不可与争锋。,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如:,4、省介词。(较常见的是省“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如:,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于,于,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3、倒装句,文言文在语意表达中,常常改变词序或句序,形成倒装句式,而这里的倒装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的表意语序而言的。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一)宾语前置,宾语一般是在动词(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介词)有四种情况,1、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微斯人,我谁与归?宋何罪之有?问:“何以战?”,“谁与”,“与谁”,“何罪之有”,“有何罪”,“何以”,“以何”,特点: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即:疑问代词+宾语+动词),宾语前置句,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小结,疑问代词有“何、谁、胡、恶、安、奚”等,2、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自信”,“不信自”,“弗之怠”,“弗怠之”,“不余欺”,“不欺余”,特点: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即: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宾语前置句,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小结,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孔子云: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唯你是问唯利是图,(唯问你),(唯图利),有何陋,有何罪,4、介词宾语的前置。如:一言以蔽之。(以一言),二、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1、“中心词之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19/12/13,21,可编辑,2、“中心词+数量词”,尝遗余核舟一。(核舟记)为人五,窗八为手卷、为念珠各一,3、“中心词定语+者”,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吴儿善泅者数百(观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三)、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和状语,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徐喷以烟童趣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5、屠惧,投以骨。狼,(四)主谓倒装。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感情,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语序:汝之不惠/甚矣,翻译成:你不聪明太厉害了,但由于现代汉语的习惯这样不顺,因此翻译成:你太不聪明了。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某个部分,经常把强调的部分放到前面。“甚矣”放在前面有强调的意味.,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将其“顺装”过来。,4、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2)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受制于人,4.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5、没有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岳阳楼记)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何陋之有B、时人莫之许也C、马之千里者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下列与“可以为师矣”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A.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B.而城居者未知之也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练习:,3、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中轩敞者为舱。C、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4、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初中六册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汇总,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1、甚矣,汝之不惠。2、潇潇暮雨。3、帘卷西风。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1、何以战?2、微斯人,吾谁与归?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4、孔子云:“何陋之有?”5、时人莫之许也。6、问女何所思。7、会宾客大宴。8、何苦而不平?9、宋何罪之有?10、忌不自信11、弗之怠,三、介宾短语(状语)后置(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3、战于长勺(于长勺战)4、信义著于四海5、屠惧,投以骨6、蒙辞以军中多务7、有时朝发(于)白帝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胡不见我于王10、受地于先王11、醒能述(之)以文者12、负者歌于途1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四、定语后置(定语本应放在名词中心语的前面,为了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内容,临时置后。)1、马之千里者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4、尝贻余核舟一(枚)。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五、被动句。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2、帝感其诚,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6、陈涉乃立为王。7、陈胜、吴广皆次当行。8、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六、判断句。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3、此为何若人?4、中轩敞者为舱。5、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8、鱼,我所欲也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0、此岳阳楼之大观也11、忠之属也12、夫战,勇气也13、环滁皆山也14、醉翁亭也1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七、省略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再而衰,三而竭可以一战客从外来,与坐谈坐谭上林尽水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一鼓作气,再而衰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微斯人,吾谁与归?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6、战于长勺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判断文言句式,12、林尽水源。13、口技人坐屏障中。14、百里溪举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