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研究.pdf_第1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研究.pdf_第2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研究.pdf_第3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研究.pdf_第4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贸易,制定统一的内外资政策,进而优化外贸结构;四是优化外资结构,主要是改变 引资观念,加强外资的产业引导;五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关键词: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回归模型 i v a b s t r a c t a f t e rm a n yy e a t so f 娜t a i n e d1 1 i g l l - s p o 。c lg r o w t h st h ee c o n o l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a r l r i v e rd e l t aa n dj i n g - s i n - j ia t ec o n f r o n t e dw i mam a j o ra d j u s t m e n to f 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w h e r ei sa i l i m p o r t a n te c o n o m i cr e g i o ni n chinaiti sp i v o t a lt oo p t i m i z e 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structurea n dc h a n g et h em o d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 maintaint w or e g i o n a ls u s t a i n e da n ds t a b l e economicd e v e l o p e m p i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目崮鱼幽诲a d o p t e dt oa n a l y z es t a t u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r e g i o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 ,a s w e l la s t h ee x p o r t o r i e n t e de c o n o m yi np e a r l r i v e rd e l t aa n d j i n g - j i n - j iu n d e rt h e e c o n o m i cg i o b a l i z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i n d u s t r yt r a n s f e r c o n d i t i o n t h e m a i ni n t e n t i o ni s howt oa d j u s ta n do p t i m i z e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p e a r lr i v e r d e l t aa n dj i n g - j i n - j it it o provide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i r s t b a s e d 0 1 1 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t h e o r y a n di n d u s t r i a l s 1 孤l c 血聪t h e o r y , t h e p a p e r f i r s t l ys t u d i e r e 呦i l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o fp e a r lr i v e r d e l t a a n d jing-jin-jiand t h e nw i t hp e r c a p i t ai n c o m eo f h o l l i sc h e n e r yd e t e r m i n ea d v a n c e ds t a g eo f industrializationi nt h ep e a r l r i v e rd e l t a , j i n g - j i n j io v e r a l li nt h em i d d l e s t a g eo f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 j i n g - j i n i na d v a n c e ds t a g e ,w h i c hi n d i c a t ei ti s not i m b a l a n c e i nj i n g - j i n - j i s e c o n d l y , t h ef i r s t i n d u s t r i e sc o m p a r a t i v e l a b o r productivityi sl o wa n dd o w n w a r di sf o u n d a f t e r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t h e a d j u s t m e n to f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d e l a y si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c o m p a r i n g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t h r e ei n d u s t r ys 仃1 l a 嘶a n de m p l o y m e n ts m l c t i l r ew i t l l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a n d a r ds t r u c t u r e ”m o d e l ,p r o p o r t i o no ft h es e c o n d a r yi n d u s t r yi sh i e , hi s s u m m e du pi np r da n dt i a n j i n 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仃u c 嘶i sm o r er e a s o n a b l ei nb e i j i n ga n d t h e r ei sa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ad u a ls t r u c t u r ei nh e b e i t h et e r t i a r yi n d u s t r yg r o w ss l o w e rt h a n t h es e c o n di n d u s t r yi np r d ,t i a n j i na n dh e b e i t h et e r t i a r yi n d u s t r yg r o w sf a s t e rt h a ng d p a n dt h es e c o n d a r yi n d u s t r yi nb e i j i n gw h e r ei n d u s t r i a ls 缸1 l c t i i 陀i sm o r er e a s o n a b l e f r o mt h e i n t r a - r e g i o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t h e r ei sam o r eb a l a n c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p e a r lr i v e rd e l t ac i t i e s a b i gg a pb e t w e e nt h ej i n g - j i n - j ii n t e r n a l t h i r d ,t h el i n e a r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i sb u i l tw i t hm a t h e m a t i c a ls t a t i s t i c a lt h e o r ya n ds p s s s t a t i s t i c a ls o f t w a r e t h e nt h ee x t e n to f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h a tf o r e i g nt r a d ea n df d ia c to n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i sm e a s u r ei np e a r lr i v e rd e l t aa n dj i n g - j i n - j iu s i n g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v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1 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目前对这两个词都还没 有统一的界定,通过两者的各种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内容是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全球范围的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全球 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 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一把“双 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与分工的发展平台, 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带来前所未 有的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经济安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 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全球化,各国各省区都在不断寻求合作伙伴以提高经济竞 争力,如欧洲的欧盟、美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东亚的东盟十国等全球性的贸易区,其 实质是不断提高产业整合。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中国各板块也先后建立自己 的合作伙伴:2 0 0 4 年广东等十一省区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接着沪苏 浙三省市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2 0 0 5 年国家发改委牵头规划旨在改变“南 高北低”不平衡状态的京津冀第三个经济圈。 1 1 2 珠三角与京津冀面临发展瓶颈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完善的进程中,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 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先后崛起,并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大经济圈对国家经济的 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2 0 0 5 年该创造地区生产总值7 0 3 1 1 8 7 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 4 ; 进出口总额1 1 7 0 7 亿美元,占全国8 2 ;实际利用外资4 6 3 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7 7 【l 】。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东部沿海 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在统筹发展观下,中央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 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全方位政策,三 大区域先发及政策优势减弱。同时,珠三角、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受到土地、资源、劳动 力成本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约束,遭遇发展瓶颈,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难以完 成“摔先发展”的重任。珠三角依托港奥形成的“前店后厂”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 1 3 、加强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与内地的产业转移与分工合作,有利于促进中西部 经济发展,实现统筹区域发展。 改革开放之处,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了诸如梯度推移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及沿海地 区发展战略等非均衡的区域经济政策,把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技术基础较好、 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区域突进策略使得我国的东、中、西3 个经济带的 经济增长速度均取得程度不一的提高,全国各地区在经济社会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6 】。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绝对经济差距全 面拉大,地区经济发展倾斜与产业发展突进不协调,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受到 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因缺乏投资以及改革开放的政策,经 济发展缓慢。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思想,2 0 0 2 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要从 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地区优势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把东、中、西部各地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我们强调协调发展,是要在东部 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得更好”【”。 珠三角和京滓冀经济圈工业化进程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引导劳动密集型和低附 加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抓住全球产业重组的大好时机,加快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 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而中西部地 区通过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转移,可以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形成后发优 势。沿海与内地的这种产业转移与合作分工,可以充分发展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优势 互补和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地区间的协调与发展,实现统筹区域发展。 1 3 研究方法 l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是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主要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考察经济活动的运作,但不回答运作效果的好坏。而规 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怎么样”,有其评价标准,衡量、评价经济运行好与坏。 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现状,总 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律,考察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2 、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纵向比较是对事物在不同时间点上情况分 析,总结不同时期事物发展的规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长时间动态发展的过程,分析、 比较不同时期产业结构,总结发展规律,探索发展趋势,为后发地区提供经验。横向比 较是对事物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情况分析,寻求异同,提供合作前提。横向分析珠三角 4 曼的“核心一边缘”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理论、弗农的“梯度转移”理 论等。 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使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许 多学者提出了“反梯度理论”,对此美国经济学家j g 威廉姆森从区域的角度提出倒 “u ”型理论的区域成长理论【9 】。 2 1 2 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理论运用规范的模型分析方法,将运输成本纳入到其理论分析框架,把 因运输成本的减少而引起的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要素放在了企业区位选择、 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与发散性问题的分析上,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空间经济模型,以 模拟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寻求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和多重均衡实现及 被打破的条件理论强调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历史和偶然事件、路径依赖等在产业集 聚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o l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p 克鲁格曼、藤田、莫瑞、瓦尔兹、马丁、 赫尔吾曼、沃纳斯伯尔、斯蒂格里茨等。 2 2 产业结构理论 2 2 1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的变动总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研究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能不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规 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学多理论依据。 1 、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对三大产业间劳动力的分布的变化及其趋势的研 究,先后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性结论:随着全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收水平的 提高,就业人口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就业人口 又向第三次产业移动【”】。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为配第一 克拉克定律。 配第在1 7 世纪总结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及其形成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 段,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并在进一步的考察后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 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后来,克拉克发现,劳动力产业间分布的这种变化, 是根据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变化而变化的。 2 、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演替规律的深层次研究 7 2 2 2 发展经济学结构性变化理论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经济发展、追赶西方 发达国家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学快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独立的经济学分 支。发展经济学研究处于短缺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化形态, 研究这处发展的过程、因素、规律、经验与教训、发展模式以及应采取的战略和策略的 理论学科【1 4 1 。 1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受荷兰社会学家波克( b 0 c k e ) 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存在农业与工业的“二元性”观 点启发,刘易斯写出了著名的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建立二元经济结 构模型来论证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转移转移的问题,该模型称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或 “无限剩余劳动力”模式【”】。后来,费景汉和拉尼斯进一步完善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式, 成为刘易斯一费一拉尼斯发展模式。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具有两种性质不同的 结构或部门:一是仅维持生计及最低生活水平、以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存在极低甚至是 负数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的“过剩劳动力”的农业部门;二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边际 劳动生产率远比农业部门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刘易斯一费一拉尼斯发展模式将二元经济 结构的演变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部门存在隐蔽性的失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 为零或接近于零,劳动力攻击弹性无限大;第二阶段是农业部门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出现 剩余产品,这些剩余产品可以满足非农业生产部门的消费;第三段城市的工业部门由于 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工业工资水平也远远高于农业工资水平,促进过剩劳动 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流动。由于从农业中获得无限量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工 业迅速发展并产生积累效应,使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 产率下降,以至于工、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相等,改变了原来二元结构,二元经济转变 为一元经济,即经济同质化【1 6 l 。 2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和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罗斯托通过结构分析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经济成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提 出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及主导产业扩散理论。罗斯托认为无论任何时期,甚至在个已 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m 。他根据技术标准 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 l o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一书中论述 了世界经济在六个不同阶段中的主导产业部门,见表2 。 表2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及主导部门选择 经济成长阶段相应的主导部门选择 传统社会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 向成熟推进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 绝大部分以农业为主体 仍以农业为主( 通常有7 5 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 纺织工业、铁路建筑 钢铁工业与电力工业 汽车工业( 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 包括教育、保健等服务业 3 、钱纳里的“发展样式”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横面分析方法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战后1 9 5 0 一1 9 7 3 年若干个发展中国家,以平均国民收入的不同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出它们在发展过程中 具有共同的“发展样式”【1 引。 “发展样式”理论既注重经济发展中国内资源的各种约束因素,又重视国际的制约 因素,该理论认为储蓄和投资不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还必须要人力资本的 积累以及经济结构的一系列变化,这些结构包括生产结构、需求结构、贸易结构、劳动 力结构等。钱纳里将结构变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经济发展初期,该阶段食品、 皮革、纺织等部门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第二阶段是经济发展中期,其产业主要是非 金属矿产、石油、化工等中期产业;第三阶段是经济发展后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 的制造业部门主要是服装和日用品、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等部门。 4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 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稀缺、资金有限等原因,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方式实现工 业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此,赫尔希曼主张发展中国家不要同时发展各项工业,而应当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某些部分工业,以它们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部分工业投资,这就是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1 9 l 。在论述不平衡增长论中,赫尔希曼提出了“联系效应”, 依据关联程度将产业分为4 类:第一类是以中间制造品为主的前向与后向关联度都很高 的产业;第二类是前向关联度低、后向联度高的产业,这类产业以最终制成品为主;第 三类是前象关联度高、后向关联度低的产业,该类产业以中间初级产品为主:第四类是 主要生产最终初级产品为主的产业,其前向与后向关联度都很低。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 国家应把资源投入联系效应较大的部门产业,通过联系效应的作用,其他部门产业会迅 速成长起来。 2 2 3 经济增长理论与当代产业结构理论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老物产出的增加,特指更多 的产出,增长意味着以更多的投入或更高的效率去获得更多的产出【2 0 】。经济增长理论主 要研究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推动经济增长的。 1 、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 0 世纪4 0 年代,英国的罗伊哈罗德和美国的埃弗塞多马提出了分析经济增长 简单而著名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任何经济单位的产出,不管是个别公司、一 个产业还是一个国家,都取决于向该单位的投入的资本量,其经济增长模型的函数表达 式为g = s k ,这就是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认为用于厂房设备等投资所创 造的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人们与公司的储蓄则使投资成为可能。 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资本增量一产出比不变前提条件否定了生产要素之 间的可替代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据此,索洛、斯旺等人对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做了修正和补充,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新古典模型”,即索洛一斯旺模型。这一模型的 基本假定是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一比率可以改变:产出的增长主要由资 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推动,并且资本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呈递减趋势。但索洛_ 斯旺模型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针对这一缺陷,米德对其做了一些修 正,引入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最后发展为“索洛一米德模型”,表达式为: 学叫警m c 譬,+ 竿y、klt 索洛米德模型的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了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 各自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技术进步。 2 、新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引入技术变量,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但 这一新模型仍然无法摆脱一个内在的矛盾:长期的经济增长必然离不开收益递增,而它 们增长的稳定均衡却是以规模收益递减为基本前捌2 1 1 。针对这一缺陷,罗默和卢卡斯为 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将技术革命内生化,形成一种“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 长期增长模型,该模型主要以罗默的“收益递增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卢卡斯的“专业化 人力资本积累模式”为代表。他们分别将知识积累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内生化, 揭示了规模收益递增、资本边际产出绝不低于折旧率的长期增长模型。 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的新经济增长模式,起核心作用的技术变革动力有两种:一是 技术革新,既自己创造发明出来的,一般要通过研究和技术开发,需要投入比较大开发、 研究经费,但技术一旦革新成功,就能改变生产格局,通过这种创新来实现技术革新的 一般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而发中国家一般通过第二中途径,从看和干中学习,即“干中 学”来实现技术革新。发展中国家的“干中学”通过贸易吸收国外新的技术与人力资本, 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研究、开发经费,而且可以促进国家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使经 济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实现后进国的经济发展。 3 、新贸易理论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特别是发达国家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以及跨 国公司内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国际分工进一 步发展,区域经济要获得发展必须参与新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中来。这种产业内贸易 与公司内贸易的新现象吸引了一批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 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他们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减、相异产品等概念构成了新的贸 易模型,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格鲁斯曼和赫希普曼等。 在开放条件下,斯蒂格利茨认为由于贸易能够导致统一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突 破亚当斯密的“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翻,使消费者能享受到低价格、差异化的商品服 务,消费者福利增加。克鲁格曼在他1 9 8 1 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 自贸易的利益”论述了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即使两国经济情况相似,传统 比较利益不明显,两国也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因为国际贸易的发生不仅仅是由于比较利 益的存在,规模经济本身就是独立的原因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认为,即使各国具有相同 的要素禀赋,对外展开贸易存在四种潜在的额外贸易得益来源【2 引。这四种潜在贸易得益 来源是: ( 1 ) 国际贸易本身的规模效应。开展国际贸易使得报酬递增,报酬递增促进产业 市场进一步扩大规模,而规模的扩大可以看作是一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进步。 ( 2 ) 国际贸易促进生产集中。在要素价格相等条件下,存在外部经济时,开展国 际贸易可以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在世界上效率最高的产业特有地区生产,在规模经济 与报酬递增的作用下,商品价格降低,生产国与因贸易而停止该商品生产的国家都能获 益。 ( 3 ) 合理化。国际贸易的开展可以增加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减少垄断利 润,促使平均产出的增加,使得生产、贸易合理化。 ( 4 ) 多样化。开展国际贸易,使地区生产专业化,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消费者对变 体产品的偏好,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多样化,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也就增加了。 新贸易理论的这种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相异产品模型改变传统的比较优势 贸易前提,使后进国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要在世界开放系统中升级,要积极参与新一伦 国际产业分i 2 4 1 。新贸易理论开展的贸易是在不完全竞争与报酬递增的世界中进行,参 加贸易并非总能使得每一个国家都收益,也有受损的可能性,因此,在对外贸易中强调 政府的干预。 1 4 3 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测度 3 1 经济现状分析 3 1 1 经济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g d p 主要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状况,是区域经济实力的重 要体现,也是经济未来发展的基础。表3 显示,珠三角与京津冀的地区生产总值于新世 纪先后突破万亿元,2 0 0 6 年,珠三角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 1 4 2 4 3 亿元;京津冀地区生产 总值为2 3 8 8 9 9 亿元。 表32 0 0 0 _ 一2 0 0 6 年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 0 0 7 年广东、北京、天津、河北统计年鉴、2 0 0 1 、2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 2 0 0 6 年广东统计年鉴 3 1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上看,2 0 0 6 年珠三角地区达到4 9 1 5 3 元,为全国1 6 0 8 4 元的3 陪多;京津冀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 5 0 0 5 元,两区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 的首位城市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珠三角的广州,达到6 3 l o o 元;北京为4 4 9 6 9 元。从区域内部差异上看,珠三角区域内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广州是最低的肇庆的 5 5 倍,差值在三大区域中最大,另外七市发展较为均衡;京津冀区域内各城市差异较 大,北京和天津的人均生产总值明显高于河北省内各城市,其中的张家口、承德和保定 的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表42 0 0 5 与2 0 0 6 年珠三角与京津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元 资料来源:2 0 0 5 年中国、广东、北京、天津、河北统计年鉴 将2 0 0 6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换算成美元( 1 美元- 7 9 7 元) 。按照钱纳里的6 阶段 划分方法,我国人均生产总值1 4 1 0 3 元,折算1 7 6 9 美元,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整体 发展水平低。珠三角人均生产总值4 9 1 5 3 元,折算6 1 6 7 美元,处于工业化高期阶段, 京津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 5 0 0 5 元,折算3 1 3 7 美元,整体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而 北京和天津都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说明河北省工业化程度较低,与京滓两市出现产业 断层。 表5 钱纳里人均收入阶段划分 资料来源:h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 9 9 6 年版。 2 0 0 0 年美元数值根据美国的g d p 缩减指数计算,1 9 7 0 年美元比2 0 0 0 年美元为1 :3 9 9 5 6 。 3 。1 3 投资驱动力 投资是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投资规模可以反映地区 的经济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另方面,低投入高产出目标要求今后的发展要注重效率。 图1 显示,2 0 0 0 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较珠三角 快,2 0 0 6 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0 3 9 5 5 亿元;珠三角地区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2 0 0 6 年固定资产投资为5 8 8 9 1 4 亿元。从首位城市看,是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 3 7 1 5 亿元,广州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 6 8 7 1 1 亿元。 图1 珠三角与京津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开放条件下,利用外资可以逐渐克服储蓄、外汇和技术的约束,增加国民总储蓄和 总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从利用外资水平看,表6 显示2 0 0 6 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 资金额为1 3 0 8 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 5 4 6 ;京律冀为1 1 3 0 3 亿美元,京津冀速度 达3 4 5 6 ,显示较强的外资吸引力。两大区域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均大于全国的的平 均水平1 5 2 3 。从首位城市看,北京市的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大于广州市,增长速度也 远高于广州市。 表62 0 0 5 和2 0 0 6 年珠三角与京津冀利用外资水平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2 0 0 7 、2 0 0 6 年中国、广东、北京、天津、河北统计年鉴 3 1 4 技术驱动力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定时期内全社会劳动者( 从业人员) 的劳动效率,它表明一 个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反映该地区经济实力的基本指标之一。2 0 0 6 年,珠三 角和京津冀区域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 7 6 0 1 元人。从区域总体上看 珠三角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达到7 4 5 4 6 元人,京津冀为5 0 1 4 l 元人:从首位城市 上看,广州较北京高。两地区目前主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应加大技术投入和 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 图22 0 0 5 、2 0 0 6 年珠三角与京津冀社会劳动生产率 表7 显示,珠三角和京津冀r d 经费总投入9 0 4 6 4 亿元,占全国3 0 7 4 。但广 东和河北r d 经费总投入占g d p 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河北的比重只有 0 6 。从区域上总体上看,京津冀区域高于珠三角。从区域内各城市看,京津冀区域 的北京r d 经费总投入最高,占g d p 比重达5 8 。在专利申请与授权量方面,珠三角 略高于京津冀。京津冀地区因京津两市科研与高校机构密集,区域创新能力明显高于 1 7 珠三角地区,但也是区域内部差异虽大的区域,发达国家相比,两地仍然需要大力提 高科研技术水平。 表72 0 0 6 年珠三角与京滓冀r d 经费投入水平与专利量 资料来源:2 0 0 7 、2 0 0 6 年中国、广东、北京、天津、河北统计年鉴 3 1 5 经济外向度 对外贸易水平反映了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是体现城市开放度 和国际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对外贸易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获得比较利益,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外贸依存度过高使得经济发展受制于国际市场 环境的影响,使发展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2 5 1 。从表8 可以看出,珠三 角京津冀两区域外贸依存度总体较高,2 0 0 5 年和2 0 0 6 年两区域的平均水平分别为 1 4 2 5 4 和1 3 1 6 0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 陪。从区域内部看,珠三角外贸依存度最 高,2 0 0 6 年达到1 8 8 5 8 ,比2 0 0 5 年高2 1 6 个百分点。并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京 津冀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8 0 4 9 ,比2 0 0 5 年下降了5 9 8 个百分点。从首位 城市看,北京市的外贸依存度高于广州,表明京津冀的对外贸易主要由北京拉动。 表8 2 0 0 5 和2 0 0 6 年珠三角与京津冀外贸依存度 单位; 资料来源:2 0 0 5 、2 0 0 6 年相应省市统计年鉴 3 1 6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城市 化的根本动力,是城市化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化通过扩大有效需求、创造就业 机会、调整经济结构等拉动经济发展。表9 的数据显示,珠三角区域城市化水平整体较 高,2 0 0 6 年,珠三角城市化率达8 2 1 2 ,接近北京市的8 4 3 3 ;京津冀区域城市化水 平差距较大,京津两市城市化水平很高,而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0 0 6 年城市化率只有3 8 4 4 。从城市状况看,珠三角的深圳市城市化率2 0 0 6 年达到1 0 0 , 广州市的城市化率2 0 0 5 年为9 1 5 ,2 0 0 6 年小有下降,为8 2 0 4 。 表9 珠三角与京津冀城市化水平 单位: 资料来源:2 0 0 1 、2 0 0 6 、2 0 0 7 年中国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 3 1 7 区域一体化进程 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区域合作中同样也走在全国的前面,区域 合作经历了“小珠三角”转向包括香港、澳门的“大珠三角”,到辐射华南、西南乃至 东南亚的“泛珠三角”,在市场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前面1 2 6 1 。重新整合 内部经济圈,形成以广卅i 为中心的广佛经济圈,以香港、深圳为中心的东岸都市区和珠 海、中山、江门组成的西岸都市区。借助比邻港澳,制度一体化得到快速的发展。京津 冀对区域经济合作的认识也不断提高,2 0 0 5 年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 规划,这标志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京津冀区域虽然具有产业 转移梯度,但因行政的条块分割,除了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较快外,区域市场一体化与 产业一体化尚未形成。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还必须在信息一体化、人力 资源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等方面加强。 3 2 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3 2 1 珠三角与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表1 0 与图3 给出的是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演 变。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演变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有相似 性,即:第一产业比重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增长阶段与2 0 世纪9 0 年代初逐渐下降的 过程,第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广东省第一产业比重由1 9 7 8 年的2 8 9 上升到1 9 8 3 年的3 2 9 ,之后开始下降,2 0 0 6 年其比重为6 o 。2 0 0 6 年珠 三ii地厉酾第声业匪重则降为箍鳃具中广酮琶 崔“i 斗 菲莉錾臻a l 拍确型。上啪;影眺。悔摹加捌简锻 黼羞一零蓦蒋蒋薹孽蓦冀爵薹薹薹孽 l ;与 l 南 j 主 表1 2 珠三角与京津冀第一、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年份广东珠三于君天津河北广东焉产装河北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广东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 2 0 0 5 、2 0 0 6 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及港澳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表1 4 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1 9 4 8 1 9 5 6 年的平均值) 资料来源:转引自刘伟: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2 :第4 5 页。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 2 3 美元,广东全省与河北省处于2 0 0 0 - - 4 0 0 0 美元之间。从产值结构看,所有地区的第一 产业比重都低于相对阶段的标准结构,该比重最高的河北省也比标准结构低1 1 4 个百分 点;第二产业比重除北京外都大大高于标准结构的比重,北京市第二产业的比重比标准 结构低3 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除北京外其他地区都低于标准结构的比重,三大产 业的产值比重与国际结构不一致。在就业结构方面,北京、珠三角、天津的第一产业比 重标准结构,但广东全省与河北省的比重却高于标准结构;第二产业比重中北京较低, 其他地区都较高,第三产业比重除北京、天津高于标准结构外,珠三角与天津都低于标 准结构。 表1 72 0 0 6 年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资料来源:2 0 0 7 年广东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 综合产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排序基本一 致,但比例与标准结构不一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高,说明珠三角 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不够,工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北 京市三次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排列顺序一致,比例相对协调,说明北京市的产业结 构比较合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但第一产业生产率仍然不高。天津三次产业的产 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协调,排列顺序也不一致,表明天津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 和第三产业生产率低。河北的就业结构比重与标准结呈反方向排序,表明河北省产业结 构的低级化,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3 4 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与优化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与结果,因此,在前文对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总体分析的基础上进步分析产业内 部结构现状,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3 4 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进,种植业 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他各业特别是畜牧和渔业发展迅速。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的农业结构。从 2 6 图5 广东省农业总产值结构变动 资料来源:1 9 9 6 、2 0 0 6 、2 0 0 7 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表1 8 广州和北京农业总产值结构变动 表1 9 天津和河北农业总产值结构变动 图5 和表1 8 、表1 9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 重大幅度下降,至2 0 0 6 年除河北省的比重超过5 0 外,其他省市都低于5 0 ,其中北 京的种植业比重只有4 0 5 。林业所占的比重有小幅度的波动,但除北京市外,都有下 降,天津降至0 8 ,河北为1 6 。牧业和渔业的产值不断提高,而且有进一步提升的 趋势,2 0 0 6 年北京牧业比重达到4 5 8 ,天津为4 1 6 ,河北为4 1 ,广东2 4 5 , 比例最小的广州也有2 2 5 。渔业发展方面,珠三角整体比京津冀发展快,2 0 0 6 年,广 东渔业比重达到2 4 5 。总体上看珠三角和京津冀的第一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由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与“三高”农业仍有背离。 3 4 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第二产业( 主要是工业) 是国内收入的主要源泉,是一个 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在我国,据统计全国经济增长的一半甚至2 3 是工业拉动的, 东西部差距的扩大有5 0 7 0 是由工业发展的差距引起的。因此,分析第二产业主 要是工业内部结构,以便更清楚的认识珠三角与京津冀产业结构特征。 表2 0 珠三角与北京轻重工业结构与霍夫曼比例 表2 1 天津与河北轻重工业结构与霍夫曼比例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实行优先发展消费工业的方针, 如表2 0 所示1 9 9 0 年,珠三角轻工业比重达到7 0 0 6 。霍夫曼比例为2 7 l ,远远高于 同期京津冀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1 9 9 0 年后,珠三角注重基础工业的发展,轻重工业 比例有所下降,特别是“十五”后,以石油化工、电汽机械设备制造、电子通讯设备制 造的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珠三角的重工业比得到迅速提高,2 0 0 2 年轻重工业比重为 l ,2 0 0 6 年降为o 6 2 ,表明珠三角工业结构向重型化转变,轻重工业的结构性矛盾得到 缓解。 由于历史的原因,京津冀地区一直以重工业为主导,轻工业发展相对薄弱,1 9 9 0 年,三省市中只有天津市的轻重工比重大于1 ,河北该比重为0 9 4 ,而北京则为o 7 ,京 津冀地区工业结构呈明显化的重工化。随着经济发展,北京首都功能的确定,将通信设 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制造业等定位主导产业,而原来拥有发展优势的食品制造、造纸等轻工业在市场的冲击 下快速衰退。天津与河北承接北京钢铁、汽车配件等工业也加剧了重工业的比重,同时 河北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发展重工业提高了有力的条件,2 0 0 6 年京津冀三地的霍夫曼比 例降为o 2 、o 2 、0 2 7 。 表2 2 珠三角与京津冀工业企业规模 资料来源:2 0 0 6 、2 0 0 7 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北京市统计年鉴、天津市统计年鉴、河 北省经济年鉴、2 0 0 7 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企业规模结构看,珠三角与全国在企业比重结构和平均产值结构方面一致,产值 比重出现了与全国不一致的情况。表2 2 显示,珠三角地区大型企业比重、产值所占比 重与平均产值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产值比重与平均产值远低于北京和天津两市, 从而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大型企业规模效益不高:中型企业比重、产值比重和平均产值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前两个比重高于京津冀地区,但是平均产值低于京津冀地区, 说明中型企业蓬勃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