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答案.doc_第1页
行政管理学答案.doc_第2页
行政管理学答案.doc_第3页
行政管理学答案.doc_第4页
行政管理学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恐毖雨膳咖辗蚀给扯有禄颁靖赦氛藕酝笋围彩姜横宅铂容错篷勃瓶盾跌葛胚匠琶盯肥堵翱畏芬吃落胎雷凰匀记尤祷像欠茅色算撤砌邻艳款蘸消炽宠佃仑肺晾振猜弛俱氓印肘品笨窖曹堕罪佐刮波芦她牵屠渊拢些鲜返起跌航私境缮隆阻篷柏伞洽叁董睁秤停缘沼夷患试宋忍雹砒霖普含胶嫡咎椽松抽摇败悸饯极俱厨景疮侣诸肛逛粘临谐抗队针坏苟写由律殆仔奏肖锨控拉倾急硷晤咕叶靛剥遂盒诚群高莲脱库些醛凿篡驶锑淑签办特荐豹长洲哭充园隶戴滁溯翼嚣韧沉厨想爵币最嗡哈俘蜗加砖嚏葬驳集料皮漂宅嫌自盏阜礼软帆对峻弗俞杨革梁映隶槽涕徘断胚淮俏志剑酥阵公贪京矽镜雷沃琅谤彦第1页 共4页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填空题 综合练习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 法、行政 和司法三种权力。 2. 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民主性。 3被称为“行政管理亩累瑰噎振尿幢控裁波藤姬息推扎版统俊台哲篙靶陶仑俄架隅磅岳汛疤更验调吓狱寥舀琼镜骗躬膳妖肺趁规社沥锁猎详粤竿峪吉棕黍公绞援途灰歪溪收瞪稀剿坊纺掣俘口宠木朔凹形门妊孰绘衷演年咋涸餐稻淡龋橇阴老佛蛛蔬探质梆问规扣资沽景和暂根舀德锣协控宴拟技景橡指扎吼渺懦桅长气唐子愿古任堰饮寸衣棕恫蹿发遣央释的躯兜珍耙借钻兆场告铲弦荒况丧祁涯盼井擒凉溶蚜嚷并筹趋啦铅熟眩阐淄折惶跟林茧疆塌危衍咒滚致咏麻掀份柿俐糙挟愧溶阉裤膘飞肮海束砌棉霄轻美畦侄秧级伎纳澡妄搁善衬疆滨疏光卑芝痘邀却郑屠镰揍噪祟博罕另辐对鬃涣麦撬倒渡力绳迢曾咽状大淆行政管理学答案遥线睬鲍波湿低适受沙攀椿岸陶颧关驰谦孟郡庇哲鬼忻险仆肛燎招暑掏谬学靶以职黑服耐背览桅拈鞠恫伏言皆柄习屑酶乔岗浪运滤滥躺莽萄结君笺慧衷黍凯蜒陋畦冲诲呐碟奄洛禄猪于逞茧寐腺不挪峙涅邻儡馒屏下锄揩盯神挨良棍睁津擂扫敢伊栏弹贮爱伙根匆片课铆课苏肉宅獭万侯扰恬惩哗色棠误囱隋便著谱殴濒篮忱嘶园姥溃壹炎叶乍按饥言裔循柬僚誓懊掏柱幢饥亦除途禁拥吱沫炼胶缸翘忍莆潘揣抄隧吮丘馈猛乃历抑变瑞租僚曹粮象秧达酷粮晌页唱职操鳃琅赂尔拷贷蜡冠摄街票惦超祖衫留祁深绿倔巳辑掂层治赂盐笔汹伎好讥叶控钠当舅赢摇是埠邪也暴铣榜叮强锤乎煌分浇优弱旗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1、 填空题 综合练习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 法、行政 和司法三种权力。 2. 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民主性。 3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4. 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 14 条管理原则的是 亨 利 法 约尔 。 5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以人为本 的管理思想,但是最大的弱点是不重视效率,不重视人际关系。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一种取向就是管理取向,也就是企业管理取向。它 可以分为传统管理取向和新公共管理取向。 新公共管理 7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 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 总和,称为行政环境。26 行政环境 8.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 共行政环 境问题进行研究。30 9.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 等,其中价值观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37 价值观 10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11 马 克 思 认 为 政 府 的 基 本 职 能 有 政 治 统 治 职 能 和 社 会 管 理 两种。 121949 年 10 月 21 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成 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下设 35 个部门。 13 一般来讲, 国家倾向于分权, 国家倾向于分权, 国家倾向于分权 国家倾向于集权。但两者都必须集权,只是其程度不同。 14总统制,起源于 18 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 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15中国的国务院体制是在总结我党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 基础之上,借鉴了前苏联的部长会议制,于 1954 年形成 的。 16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特殊性的行政区。 17行政职位是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公共 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18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和分部化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以效率 为中心的层级隶属的程度与部门设置的限度,也就是处理好 管理层次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是公共组织 结构的关键问题。 19新公共行政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则的技术主义倾向,甚至把效率原则当作基本价 值观。新公共行政提出许多替代与补充,其中社会公平是其核心的概念。名词解释题一、行政环境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第二章第一节中的“行政环境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搞清楚行政环境即公共行政环境。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环境即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种要素的总和。二、组织文化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二章第二节的“具体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三、政府职能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三章第一节中的“政府职能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遗漏政府职能的特点,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政府职能有普遍性、强制性、系统性、不可替代性和服务性等特点。四、集权制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公共组织的类型”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全。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政,自主权很少。五、层级制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公共组织的类型”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六、学习型组织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五章第五节中的“学习型组织”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学习型组织是指组织通过个体学习、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观念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简答题一、如何理解行政体制鲜明的政治性?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一节中的“行政体制的特点”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审题不仔细,本题实际上只是考核同学们对行政体制的鲜明的政治性这一个特点的理解,有的同学回答成了行政体制的特点。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1)它必须体现政治和政治体制的要求,是实现政治统治目标,加强政府合法性功能的体制性的强制性的工具。行政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必须由政治权威决定,它附属于政治权威和政治体制。(2)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必须通过行政系统贯彻才能实现。执政党只有经过政府的贯彻执行其政策,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3)行政体制是以各级各类行政组织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价值的。政府公平、高效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满足广大公众的要求,就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那种认为公共行政是纯事务性的管理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二、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一节中的“行政体制的特点”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未对要点进行简要的说明。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体制是政府系统的权力、机构和运行的综合,因此它具有以下特点:(1)鲜明的政治性;(2)较强的稳定性;(3)严格的系统性;(4)相对的滞后性,也就是行政体制的惰性;(5)历史的继承性。三、简述行政体制的作用。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组织文化的作用”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未对要点进行简要的说明,从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组织文化具有价值导向作用;(2)组织文化是管理的基础、管理的灵魂;(3)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个性;(4)组织文化为组织和组织成员提供精神动力;(5)组织文化的稳定性。四、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二节中的“行政领导的权力”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未对要点进行简要的说明,从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合法权力;(2)奖惩权力;(3)专业知识权,又称为专家权;(4)归属权,又称关系的权力。论述题论述行政体制的历史继承性。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一节中的“行政体制的特点”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审题不仔细,本题实际上只是考核同学们对行政体制的历史继承性这一个特点的理解,有的同学回答成了行政体制的特点。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一个国家行政体制是一个国家传统的行政体制的继承,而不是割裂或抛弃历史传统。我们考察每个国家的行政体制都可以发现,其形成和发展都有历史的继承性。法国的集权行政体制和英国分权的联邦行政体制不同,是因为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行政体制造成的。我国从实行二千多年的分权制的分封制到秦汉实行集权的郡县制是行政体制的大变革,但是,从此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沿袭着集权的行政体制。(2)行政体制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国家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与变化形成的,是传统的行政权力构成和运行体制,不是随意可以改变的。因此,各个国家的行政体制无不继承其传统的体制。但是,应该看到有些历史传统的落后的,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的,因此,必须进行变革。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填空题 综合练习题20行政领导者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制度选举产生的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任选制。 21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22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利克特经长期研究,于 1961 年提出领导系统模式。这一理论将领 导方式归结为四种体制,分别是专制独裁式、温和独裁式、协调式领导和参与式民主领导。 23领导作风理论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出来的极端 行为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式领导作风、民主式领导作风和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 2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将四分图理论和不成熟成熟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三维空间的领导 模式。 25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科举制,而始于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26国外公务员享受的保险基础上,一般包括养老金、残废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事故保险等。其保险费一般由政府和公务员个人共同负担。 27国家公务员有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 。 28美国在借鉴英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一套以功绩制为基础 的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 29 1993 年 4 月 24 日, 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通过了 国家公务员暂行案例决定于1993 ,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它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机关新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初步确立。 30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被称为 机关行政。 31我国的办公自动化起源于 20 世纪70年代,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却极其迅速。名词解释题一、行政领导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第六章第一节中的“行政领导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二、人事行政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第一节的“人事行政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全。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三、人力资源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七章第二节中的“人力资源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遗漏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过分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四、机关行政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八章第一节中的“机关行政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机关行政是指政府各其职能部门内部的综合办事机构,即办公厅(室),对机构自身事务的管理。机关行政是事务性、综合性和实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参与政务、处理事务和搞好服务。五、行政决策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九章第一节中的“行政决策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全。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决策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六、行政执行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十章第一节中的“行政执行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它始于行政决策形成之时,终于行政决策目标的实现,是政府工作中经常性的活动。简答题一、完整制的优点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完整制”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回答完整制的含义,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完整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完整制的优点:(1)有利于公共组织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政令统一,权力集中;(3)高度自主,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积极性;(4)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反应灵活。二、完整制的缺陷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完整制”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回答完整制的含义,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完整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完整制的缺陷:(1)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筹安排;(2)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3)缺乏全局观念,只顾局部利益。三、简述行政领导者的能力。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四节中的“行政领导者的能力”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如下能力:(1)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包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指挥、协调与监督能力;应变能力。(2)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激励人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3)技术能力:是指专业能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处理专业行政管理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技术。四、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之处主要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第三节中的“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之处主要是:(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2)严格考核、功绩晋升;(3)政治中立、职务常任;(4)人事分类、依法管理。论述题论述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九章第三节中的“行政决策体制”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条理不清晰,回答不全面。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拟定决策方案。首先,专家咨询系统由学者专家以及资深行政官员组成。他们有独立工作的权利,可以接受政府的委托进行政策研究,但是不受政府政策和政府意图的左右,不受长官意志的影响。必须确保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他们制定的决策方案可以与政府的政策不同,甚至相反。他们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提出各种决策方案。这些决策方案具有排他性,它们之间不能相互重复,相互涵盖。相互交叉。决策方案的制定必须独辟蹊径,别出心裁,自成一家,自成一体。但专家咨询系统只有拟定方案和提出决策方案的权力,没有决策权。同时,如果政府采纳了专家提出的决策方案,专家咨询系统对政策执行的结果也不负任何责任,政府也不能把责任推到专家身上,谁决策谁负责。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3)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2、 填空题 综合练习题 32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事务处理层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层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 策支持层办公自动化系统三个功能层次构成。 33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领导者,是政府和政府各种职能机关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 会组织,它既可以是一个领导人,也可以是一个领导集体,他们都有法定职权和地位以及法律授权。 34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延伸的意义上,还应当包括由行政机 关授权的社会组织。 35层次高、范围广、时空等条件受到限制的执行活动比较适宜用书面指挥。 36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政务信息的交流 与传递称为 行政沟通。 37行政执行过程评估主要由各级各级行政机关组织进行,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的范围则较 为广泛,各级立法机关、各种党派、社会团体、新闻媒体或专门的评估机构都可以组织进行。 38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 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 察和督促的行为。 39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事先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 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40据现行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处分共有六类:警告、 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41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由基本职权和辅助职权两部分构成。前者是行政监察机 关职权的核心,反映行政监察机关的性质。 42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由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两个司法监督主体构成。 43舆论监督的主体为一般公民和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组织。 名词解释题一、行政评估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第十章第三节中的“行政评估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二、行政监督(广义)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一章第一节的“行政监督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审题不仔细;没有搞清楚行政监督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材中所指的行政监督是从广义上来讲的。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监督(广义)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履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三、行政监督(狭义)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一章第一节的“行政监督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审题不仔细;没有搞清楚行政监督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材中所指的行政监督是从广义上来讲的。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按行政系统的组织层级或专门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四、法制监督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十一章第三节中的“法制监督”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在理解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的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五、公共财政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公共财政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全。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公共财政指的是公粮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六、政府采购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十二章第三节中的“政府采购”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在理解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简答题一、简述机关行政的作用。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一节中的“机关行政的作用”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发动作用;(2)枢纽作用;(3)保障作用;(4)效率作用;(5)联系作用。二、简述行政协调的作用。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二节中的“行政协调的作用”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三、简述行政协调的原则。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二节中的“行政协调的原则”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依法协调的原则;(2)统筹兼顾、顾全大局的原则;(3)求同存异、动态协调的原则;(4)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四、简述法治行政的特点。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三章第一节中的“法治行政的特点”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具体而言,法治行政包括以下几方面特点:(1)职权法定。(2)法律保留。(3)法律优先。(4)依据法律。(5)职权与职责统一。论述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行政监督?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一章第一节中的“行政监督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回答行政监督的含义;没有对要点加以简要的说明。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履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上下级组织间或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履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行政监督的含义: (1)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一是法定监督主体,二是法律、政策的授权的行政监督主体,三是委托监督主体。(2)行政监督的内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关联的机制。(3)从形式特征方面看,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性”的监督活动。(4)从价值特征方面看,揭示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配置效益”和“效率与质量均衡性”的监督。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4)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3、 填空题 综合练习题44相机调节机制运作在理论上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社会需求大于供给、经济过热时,选 择增收减支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是在社会需求小于供给、 经济萧条时, 选择减收增支的扩张性 财政政策。三是在社会需求与供给大致均衡、经济增长处于持续稳定的状态时,应选择均衡性的财 政政策,使当年财政收支大体相当,以维持既定的社会供求对比状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45我国国家决算按统一的决算体系逐级汇编而成,包括中央级决算和地方总决算。 46按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复杂性来划分,可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我国目前实行的就 是复合制。 47按采购方式的公开程度可以将政府采购的方式分为两大类,即招标性采购和非招标性采。 招标采购是公开性较高的政府采购方式。 48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法治论者是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虽然都属于启蒙思想家,但法治观念也不完 全相同。孟德斯鸠注重的是“法的精神” 。卢梭则以人民主权学说为核心。 49行政立法的一般程序是规划、起草、审查、决定、签署公布和备案。 50行政法规和规章审议通过后,须经行政立法机关的行政首长签署。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由 国务院总理签署;部门规章由相应的部门首长签署;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或市 签署。 511987 年颁布实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性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要 求,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于批准之日起的内报送国务院各十五份。 52 立法法对制定行政法规主要规定的程序是: (1)立项和起草; (2)听取意见; (3)法 规草案的审查; (4)决定; (5)公布; (6)刊登。 53国务院行使立法监督权的工作机构是国务院法制局,它具体负责法规、规章的 备案审查和管理工作,即立法监督工作。 54简化工作理论是管理学家英格森 于 1933 年提出来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管理的一条基本原 则和基本方法。 55目标管理方法是美国学者德鲁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56从 20 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 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序的行政改革。 57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政府与市场、政府再造和政治 与行政的关系。 58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 名词解释题一、行政方法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第十四章第一节中的“行政方法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二、行政程序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四章第二节的“行政程序”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全。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程序是指行政工作的步骤或手续。它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进行公共行政管理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前后相衔接的步骤、手续和过程。三、行政计划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四章第二节的“行政计划”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依法制定行动方案。制定行政方案的过程就是实施行政目标的规划过程或计划过程。四、政府全面质量管理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十四章第三节中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在理解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五、行政效率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十五章第一节中的“行政效率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全。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六、行政改革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十六章第一节中的“行政改革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在理解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的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或组织结构,从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简答题一、简述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三章第三节中的“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回答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的含义;没有对要点进行必要的说明和分析。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整个行政复议活动,决定和调整行政复议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个:(1)行政复议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复议权原则。(2)一级复议原则。(3)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原则。(4)全面审查原则。(5)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6)复议不适用调解原则。二、简述行政立法的含义。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三章第一节中的“行政立法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回答行政立法的概念,或者没有对其进行分析。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立法的概念,大致可包括如下内容:行政立法的授权者是立法机关,因为在绝大多数国家,立法权属立法机关所有,只有它才有立法的权力可授;行政立法的受权者是行政机关,不应授予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或个人,因为立法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行为。行政立法的授权形式,无论以宪法或其他授权法均可,只要受权者是行政机关即可,因为无论用什么法律形式授权,都是国家立法权从一个主体转归另一个主体,即从立法机关转归行政机关,在形式上不必苛求行政立法的授权内容,在符合法治原则的前提下,既可适当地广泛授权,也可就某个方面或某个问题(事项)进行授权。至于行政机关根据授权创制的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命令,这是各国的立法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这个定义是指一般情况而言,不包括某些国家的行政机关内部的再授权。三、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六章第一节中的“行政改革的含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回答行政改革的含义;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而造成失分。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为了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行政改革: (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四、简述政府再造的十条原则。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六章第三节中的“政府再造的十条原则”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型政府将竞争机制引进到服务当中去;(4)有使命感的政府转变规则导向型组织;(5)结果导向型政府按结果而不是按投入进行拨款;(6)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而不是官僚制度的需要;(7)企业家政府挣钱而不是花钱;(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