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pdf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重金属离子在水中的污染对环境影响重大,对人类的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危 害。目前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分析主要还是依赖于仪器的分析,包括原子吸收法、 离子色谱法、发射光谱法等。鉴于重金属离子检测分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 便捷、灵敏度高、输出信号便于观测的检测方法是未来分析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之一。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高的比表面积和好的光电性质,受到广泛 的关注,在环境分析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功能性金纳米粒子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化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简便有 效的表面修饰等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分析检测、生物检测和生物标记 等领域。金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维度的金 纳米结构单元的制备、组装、表面改性与应用,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 方向之一。 本文以金纳米棒和金纳米团簇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1 ) 以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纳米棒为探针,基于该金纳米棒和h 9 2 + 对半胱氨酸 的竞争性结合作用,研究开发了一种灵敏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 吸收强度的变化与h 矿+ 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检测范围为1 5 2 5 0l x m ,相关系 数为0 9 9 3 4 。将该探针用于实际水样中汞离子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 2 ) 在加热条件下,以谷胱甘肽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快速制备出了具有荧光 特性的金纳米团簇。通过改变g s h :a u 3 + 的摩尔比和溶液p h 值,制备出了一系列 具有不同最大发射波长的荧光金纳米团簇,并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 3 ) 利用c u 2 + 对合成的谷胱甘肽包被的金纳米团簇( g s h - a u n c s ) 具有特 异性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地测定微量c u 2 + 的方法。在最优实 验条件下,g s h a u n c s 的荧光强度与c 1 1 2 + 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c u 2 + 的浓 度范围为5 1 0 。9 4 1 0 曲m o l l ,线性回归方程为:f o f = 1 0 4 + 5 5 4 1 0 4c c u 0 1 ) ( 尺= o 9 9 4 0 ) ;当c u 2 + 浓度范围为4 1 0 币2 1 0 巧m o l l 时,线性回归方程为:f g f = 1 5 0 4 + 3 5 4 1 0 。c c u ( 1 i ) ( r = 0 9 9 5 0 ) 。检出限为2 x1 0 一m o l l 。该方法成功地应用 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于实际水样的分析。 关键词:纳米材料,金纳米棒,金纳米团簇,荧光,分光光度法,重金属离子, 环境分析 i i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h e a v ym e t a li o n sh a v eas i g n i f i c a n t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i m p a c ti nw a t e r , w h i c hw i l l c a u s ei r r e v e r s i b l ed a m a g et oh u m a nh e a l t h t h ed e t e c t i o no fh e a v ym e t a li o n sm a i n l y d e p e n d s o nt h ec o n v e n i e n ta n a l y s i si n s t r u m e n t s ,i n c l u d i n g a t o m i c a b s o r p t i o n s p e c t r o m e t r y , i o n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 e m i s s i o ns p e c t r o m e t r y d u et ot h ei m p o r t a n c ea n d u r g e n c yo ft h eh e a v ym e t a li o nd e t e c t i o na n a l y s i s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o n v e n i e n t , h i g h l ys e n s i t i v ed e t e c t i o nm e t h o d si so n eo f t h em a i nd i r e c t i o n sf o rt h ef u t u r ea n a l y s i s n a n o m a t e r i a l sw e r ea t t r a c t e db e c a u s eo fi t su n i q u es i z ee f f e c t ,h i g hs u r f a c ea r e aa n d g r e a to p t i c a l e l e c t r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 ,w h i c hh a da w i d e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s p e c ti nt h ef i e l d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n a l y s i s f u n c t i o n a l i z e dg o l d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h a v e b e e nw i d e l yu s e di nt h ef i e l do fa n a l y t i c a l t e s t i n g ,b i o l o g i c a lt e s t i n ga n db i o m a r k e r so fm e t a li o n so nb e h a l f o ft h e i rp r o p e r t i e so f u n i q u ep h o t o c h e m i s t r y , g o o db i o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 s i m p l e a n de f f e c t i v es u r f a c e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t h es i z ea n ds h a p eo ft h eg o l dp a r t i c l e sa r et h ei m p o r t a n tf a c t o r si n d e t e r m i n i n g t h e i r p e r f o r m a n c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 ,a s s e m b l y , s u r f a c e m o d i f i c a t i o n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so ft h eg o l d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s t r u c t u r a lu n i t so fd i f f e r e n t d i m e n s i o n sh a v eb e c o m eo n eo ft h el e a d i n gr e s e a r c hi nn a n o - m a t e r i a l s i nt h i st h e s i s ,g o l dn a n o r o d s ( a un r s ) a n df l u o r e s c e n tg o l dn a n o c l u s t e r s ( a un c s ) w h i c hh a v eu n i q u eo p t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h a v eb e e n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m a i n l yp o i n t sa r e 弱 f o l l o w s : ( 1 ) an o v e ls t r a t e g yf o rt h ed i s a s s e m b l yo fs e l fa s s e m b l e da u n r sb a s e d o nt h e c y s t e i n ec o m p e t i t i v eb i n d i n gb e t w e e nm e c u r yi o n sa n dm e t a la u w a sd e v e l o p e d t h e d i s a s s e m b l yb a s e do p t i c a ld e t e c t i o n o fh g ( i i ) o f f e r r e da d v a n t a g e so fs i m p l i c i t y , s p e c i f i c i t ya n dh i g hs e n s i t i v i t y u n d e ro p t i m u mc o n d i t i o n ,t h ea b s o r p t i o ni n t e n s i t y c h a n g e ss h o w e dal i n e a r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t h el o g a r i t h m i c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h 9 2 十i nt h e r a n g eo f1 5 t o2 5 0l a m w i t hac o r r e l a t i o nc o e m c i e n to f0 9 9 3 4 a n di th a sb e e n s u c c e s s f u l l ya p p l i e dt ot h ed e t e c t i o no fh g 计i nt a p w a t e rs a m p l e s ( 2 ) b a s e do nt h eh e a t a s s i s t e dr e d u c t i o no fag o l d ( i 卜t h i o lc o m p l e x ,f l u o r e s c e n t g o l dn a n o c l u s t e r s ( a u n c s ) w e r es y n t h e s i z e db yas i m p l e ,r a p i dp r o c e d u r e g l u t a t h i o n e w a se m p l o y e da sb o t hs t a b i l i z e ra n dg e n t l er e d u c i n ga g e n ti nt h i so n e p o ts y n t h e s i s p r o c e d u r e b yc h a n g i n gt h ep hc o n d i t i o na n dt h em o l a r r a t i ob e t w e e ng s ha n dh a u c l 4 , i i i 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w eg o tas u i t eo fa u n c sw i t l ld i f f e r e n tf l u o r e s c e n c ee m i s s i o nw a v e l e n g t h t h es t r u c t u r e a n do p t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o ft h e s eg o l dn a n o c l u s t e r sw e r es t u d i e d ( 3 ) t h ef l u o r e s c e n tg o l dn a n o e l u s t e r st h a tc a p p e d 、析t 1 1g l u t a t h i o n ew e r ea p p l i e df o r u l t r a - s e n s i t i v ec 一十s e n s i n g t h es e n s i n ga p p r o a c hw a sb a s e do nt h ef l u o r e s c e n c eo ft h e g s h - a u n c ss e l e c t i v e l y q u e n c h e di nt h ep r e s e n c eo fc u z 十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al o wi m e r f e r e n c er e s p o n s et o w a r d so t h e rm e t a li o n s t h ep o s s i b l eq u e n c h i n g m e c h a n i s mw a sd i s c u s s e d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b i n d i n gb e t w e e ng l u t a t h i o n ea n dt h ec u 2 + t h er e s p o n s eo ft h eo p t i c a ls e n s o rw a sl i n e a r l yp r o p o r t i o n a lt o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c u 2 + r a n g i n gf r o m5 x 1 0 9 t o4 x 1 0 。6m o l la n d4 1 0 石t o2 x l o m o l l a n dt h el i m i to f d e t e c t i o n ( l o d ) f o rc u 2 + a tas i g n a lt on o i s er a t i oo f3w a s2 x10 一m o l l f u r t h e r m o r e , i th a sb e e ns u c c e s s f u l l ya p p l i e dt ot h ed e t e c t i o no fc u 2 十i nt a p w a t e ra n dl a k e w a t e r s a m p l e s k e y w o r d s :n a n o m a t e r i a l s ,a un a n o r o d s ,a un a n o c l u s t e r s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c o l o r i m e t r i e a s s a y , h e a v ym e t a li o n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n a l y s i s i v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重金属污染及其危害 随着冶金、电镀、机械加工、重金属化工等行业的蓬勃发展,重金属元素的 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污染物能通过大气、水体环流、食物链等传播,影响环 境及人体健康。其危害性的特点主要有: ( 1 ) 微量即可表现出较大的毒性,水中含量在1 1 0m g l 一般就会致害。如 镉和汞的含量在0 0 1 0 1m g l 时就有很强的毒性; ( 2 ) 一些重金属在微生物作用下毒性会被强化。如汞在生物体内易转化成甲 基汞,毒性大大增强; ( 3 ) 重金属稳定难降解,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中不断富集,富集系 数有时可以高达几万倍,一旦这些含有大量有毒重金属的动植物被食用,就会在 人体内聚集进而造成慢性中毒。 重金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污染物,各种生态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的 影响。重金属通过食物链沉积到人体中也可引起多种疾病。所以重金属的检测在 环境、食品和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大多存 在依赖大型仪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耗费耗时、对于某些重金属离子测定不灵 敏等问题,不适应当前检测人员的工作,因此研究一种快速、灵敏、简单的重金 属离子定性定量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在重金属离子以及其他环境污染物的分 析应用中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 2 纳米材料概述 1 2 1 纳米材料的概念 纳米( r i m ) 是一个长度单位,ln m = l o 母m 。纳米材料指三维空间中至少在一 个维度的尺寸处于1n m 到1 0 0i i i t i 之间的材料。人类认识自然始于宏观物体,又 可以追溯到微观的离子、分子、原子。宏观系统和微观系统之间的体系称之为介 观系统( m e s o s c o p i cs y s t e m ) 。介观系统中物质的粒子大小在1n m ll x m 之间。胶 团、微乳液、纳米粒子等就属于介观系统。纳米科技于2 0 世纪8 0 年代诞生后得 1 蕊愁缡泰盒麟粼备及英在饕龛蕊鬻予检测孛鹋摩感 测燃漶发瀵,箕黪椽燕在燃拳簿滋媳试识劳馥蕊糖瀵,著置瀵越瓣缴努予溅鞭子 翎遮黼瓣矮。 乳2 。鐾缡漾檄糕酶静摸 瓣米耪辫瀚攘壤毅霹戳分薄篓豢; q 1 攀壤,掺褰窆瓣篡缝辫楚饔镳卷尺囊,擒缡桊足麓瀚颗瓣、蘸孑瀚麓等; 一缕,撩奁塞姆点富藏壤囊于煞繁建麓,巍缎米舔、缡岽缝、藕岽繁警 蠢篓壤,攒褒兰壤空麓霄一娥在瀚黎篾麓,熬镳米羚、麓簿熊、熊米鬻簿。 慧予这照攀嚣纂霄爨w 予靛震,逡三辩赫耩奢麓叉竣拣为熬予煮、瀑学臻辩爨 予辩,绫褡蠹鬣壤缫米熊辫。翌黎瓣岽然拣材糕拣霹淡纛这熊蕊熊懿岽缫褥缀装 瓣戚渊。 打2 。3 镳辩鞲料黪特犍 燕瓣癀瀵,然岽榭糕猩足麓童懿予爨澳整熊舞越寨凌,窀鬣攀避徽糕繁蠛避 搴麓鬻擒鹣塞熬蒸黧。蜜予瀚畿中瓣予黼拣禳孽箨蕊鞠魍挚渡秘蠛骥足寸炎李麓 澎黼,n 鬻镳岽瓣瓣嚣鬻甓辘塞瓣槠糕蹶萃蒸餐瓣溅蒋魏纯学鞍辫懑燧骥,运然 褥然誉笈鞭凌予足4 寸突誉,逶壤蕊予澎憝鬻鬻麓瀚努希豁l 。遴憋瓣秣程麓蔓瓣蕊 糕鸯宏瓣熬予熬瀵鼗艨、褒瓣裁藏、枣震寸羧黛爨学震霄激嬲饕黼备 q )畿藩熊寝黪撼e f f “e c t “) 然瀑髓予髓薰燹寸躐枣,豢鬻凝子羧慧毒滤麓蠹糕穗勰,辍予辩表藤熊鬻褒 麟畿力瞧麓裳鬻熊,赋瓣葫怒簸辍瓣健蕊发燮变椽;鄹裘蕊散纛。辫警徽辍滚灏 漂予疑擎严羹煞溉燕获悉,麟就箕活性藤墓檄零穗庭,懑黼其毂漂予露会壤镶绻 螽簌瓣鬻箕稳定稼。 霪麟- t 震尊教纛( q u a n t u ms i z ee f f e c t 蕊挚怒霄羧巍蔗辫懋誊壤港羧孑足”麓溅多,大足礞撼辩串麓遴滚熊羧努 哭磐袁瓣麓躐,畿糕鬻爨髓乏罐夫。燮燕勰、毯缀赣、谶蓊滤枣予逡夔熊滋溺翡 警均瀚凝辩,缭岽耪鞲蕊会熏瀚擞鸳终囊耩糕誉麟辫声、煮、熬、憩、磁耧蕊簿 墩性餐祷赫辫麓罐经黉。 昭小震寸效纛( 一s m a l ls i z e 舔赫戳 墨爨攀簸挚瓣必。遁“萼滗溅波长、罐毒爹纛羧畿谶疑越器卷游熊等嫒魔蠛瀵瓣 塞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 米粒子的颗粒表面层附近的原子密度减少,物质的声、光、电、热、磁等性质所 发生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 也称体积效应)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还表现在超 导电性、介电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面。 ( 4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m a c r o s c o p i cq u a n t u mt u n n e le f f e c t ) 纳米粒子具有的贯穿隧道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物 理量,例如量子相干器件中磁通量和粒子的磁化强度等也显示出隧道效应,称之 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未来微电子器件将以隧道效应为基础,微电子器件进一步 微型化前必须考虑上述量子效应。 1 3 功能纳米材料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重金属离子分析检测是环境分析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自从日本“水俣病”事 件发生之后,n g + 、p b “、c u :+ 、a s 3 + 等重金属离子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检测方 法包括色谱法、荧光法、电化学法、色度法、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法和散射法等。 目前研究较热的是基于纳米颗粒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简单、快速、灵敏、可视化的 检测。 。 g u o 掣6 j 将木瓜蛋白酶修饰到金纳米颗粒表面,该蛋白表面含有的巯基、氨基 和羧基等官能团,重金属离子如h 9 2 + 、c u 2 + 和p b 2 + 的加入可使得纳米金粒子发生 团聚,从而引起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进而开发了一种使用肉眼即可检测水中重金 属离子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尺寸越大的纳米金粒子检测灵敏度越高,该方法 在环境水质分析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 c h a n g 等【7 1 利用甘露糖保护的水溶性金纳米团簇检测刀豆球蛋白a ( c o na ) 和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 ec o l i ) ( 图1 1 ) 。对c o n a 的检出限达到了7 5p m o l l , 并且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另外,在室温条件下,将甘露糖保护的金纳米团簇加入 到的ec o l i 培养皿中,6 0m i n 后离心处理。标记上金纳米团簇的ec o l i 发出绿色 荧光且荧光信号与ec o l i 浓度呈线性关系,荧光强度随ec o l i 的浓度增大而增强。 ec o l i 的检出限为7 2 1 0 5 细胞m l 。与标准的病原体检测方法相比,该法更灵敏 快速,标准检测方法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此方法只需要3 h 。 3 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o a un p m a n n o p y r a n o s k ,eg r a f t i n gt h i o l _ ) 誉i 0 :, 磊玲辫 图1 1 荧光性甘露糖保护的金纳米团簇检测检测伴刀豆球蛋白a 和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的制 备示意图 x i e 等8 】利用h 9 2 + 对金纳米团簇荧光的选择性猝灭作用, 制备出可以用于水 溶液中h 9 2 + 的检测的金纳米团簇试纸( 图1 2 ) ,检出限可以达到0 5n m o l l 。 图1 2 浸入5 0 m m 不同金属离子溶液后,金纳米团簇试纸在紫外灯照射下的照片 目前我国农药残留分析检测面临的困难主要有样品成分复杂、待测成份浓度 低、样品前处理费时费力、仪器的检测范围和检测检测灵敏度不足等。但这些问 题用纳米金生物标记的法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王等【9 1 采用纳米金层析技术和渗滤 技术研究出了一种检测农药中西维因残留的方法,该方法检测时问短( 5m i n ) ,检 测限低( 分别达到1 0 0 “l 和5 0p g l ) 。 1 4 金纳米材料 1 4 1概述 在纳米材料中,金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广泛应用于感光、催化、生 物标记、光电子学、光子学等领域【l o - 13 1 。金纳米粒子的光、电、磁,催化等性能, 跟粒子的大小及形状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控制金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状是当今 纳米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会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冈此在 催化【1 4 】、传感器【1 5 。6 | 、药物载体【 。2 0 j 手n q - 物成像 2 1 2 2 1 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4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同形貌的金纳米粒子更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图1 3 汇总了一些不同形貌金纳米 结构【2 3 - 3 3 1 ,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球形金纳米颗粒、棒状金纳米颗粒。它们制备 方法简单,产率高,表面容易修饰,因而在生物传感器、分析检测等方面有着很 好的应用。 图1 3 不同形貌金纳米结构的透射电镜照片( t e m ) 和扫描电镜照片( s e m ) :a 带状; b 片状;c 空心笼状;d 星状;e 盒状;f 管状;g 空心球状;h 枝状;1 八面体状;j 立方体 状;k 棒状;l 多面体状 1 4 2 球形金纳米颗粒 1 4 2 1球形纳米金的制备 球形纳米金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把块状固体用各 种办法分散为纳米尺度的颗粒;化学法是用还原剂将金从金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通过控制试剂的量、反应条件等来控制粒子的生长,以生成纳米金颗粒。在生化 传感领域所采用的金纳米颗粒一般用化学法,常用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化学还原 法、电化学法、反胶团法和微乳液法,比较经典的是f r e n s 法和s c h i f f r i n 法。 ( 1 ) 柠檬酸盐还原法( f r e n s 法) : t u r k e v i t c h 等f 3 4 】在水中以柠檬酸盐还原h a u c i 。,制备的纳米会颗粒直径大约 为2 0n m 。f r e n s 等f 3 5 1 利用凋= 肖还原剂与稳定剂的比例( 柠檬酸三钠与金的比例) 5 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来控制纳米金颗粒的形成,以获得不同尺寸( 1 6n m 至1 4 7n m ) 纳米金颗粒。当 需要在金核周围形成一个相对松散的配体的壳层,以制备有价值的基于纳米颗粒 的材料的前体时,这种方法至今仍被经常使用。 ( 2 ) b m s t s c h i f f r i n 的方法: 此方法是利用如表面活性剂、反相胶束或微乳剂等一些两性物质来合成纳米 金颗粒。表面活性剂既能维持微乳剂或胶束的形成,同时能方便金属离子从水相 到有机相的萃取。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双重作用和硫醇金的作用力可以达到金纳米 颗粒的生长和控制。m u l v a n e y 和g i e r s i g 等1 3 6 】首次报告了以烷基硫醇制备的金纳米 颗粒。b m s t s c h i f f r i n t 3 7 1 于1 9 9 4 年报告的金纳米颗粒合成方法,具有良好的热稳定 性和分散性,得到的金纳米颗粒可以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不会发生不可逆聚集和 分解,并且能容易地被有机和分子化合物处理和功能化。a u c l 4 通过相转移试剂被 转移到有机相甲苯中,在十二烷硫醇的存在下被n a b h 4 还原。n a b h 4 在过量的情 况下,有机相颜色由橘黄变为深棕。此方法也可用其它配基代替十二烷硫醇,含 硫配基如磺酸盐、二硫化物、二巯基化物、三巯基化物、间苯二酚四乙基硫醇等。 1 4 2 2 球形金纳米颗粒的性质 由于金纳米颗粒表面自由电子受激发导致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3 8 ( s u r f a c e p l a s m o nr e s o n a n c e ,s p r ) ,在可见光区域产生单一光吸收谱带,特征吸收峰在5 1 0 a m 5 5 0n m 范围变化,其最大吸收波长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因此, 粒径大小不同的纳米金溶液颜色有一定的差别。当金纳米颗粒呈聚集状态时,由 于相邻纳米粒子中电子之间的极化和耦合作用,金纳米颗粒的最大吸收会向长波 方向红移,伴随着金纳米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利用这种肉眼可识别的信 号变化可以对一些物质进行识别和检测。 此外,由于具有特殊的纳米界面能量转移特性,金纳米粒子对几乎所有的荧光 物质都具有较高的淬灭效率,借此可以研制出含f r e t 体系的荧光传感探针。 1 4 2 3金纳米颗粒的应用 近年来,金纳米颗粒在生物体系检测中的应用成为热点课题。金纳米颗粒可 与氨基发生非共价的静电吸附,或与巯基形成强的a u s 共价键,从而使得胶体金 能够与生物活性分子相互结合,以形成生物体系检测的探针,在分子生物学、生 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6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m i r k i n 等例用金纳米颗粒标记寡核苷酸并对靶标寡核苷酸进行检测。检测过 程中只需要用裸眼观察,不需要其它先进的仪器,因此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 金纳米颗粒表面经功能化基团修饰后,与目标检测物发生配位作用,使得金纳米 颗粒发生由单分散状态变为聚集态,从而引起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变化, 溶液颜色也由红色变为蓝紫色。 ( 2 ) 在医学成像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金纳米颗粒具有清晰可辨,不易变形的核。金在体内毒性低,金纳米粒子在 不同维度上进行扩展合成也很容易。而且,由于金纳米粒子高电子密度的特性,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我们能观测到它们在细胞内的定位。应用这些成像方法, 加上可用于测定器官水平金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i c p m s ) ,使得金纳米粒 子成为一种能自大而小地说明纳米粒子在器官、组织和细胞( 亚细胞) 水平上分布状 况的万能显像平台。 w a n g 等【4 0 1 利用叶酸作还原剂和包覆剂还原氯金酸,一步合成出的金纳米颗粒 能够靶向识别h e l a 细胞,并进行细胞成像实验。此方合成的金纳米颗粒尺寸均一、 大小可调,毒性小,在h e l a 细胞的靶向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e 1 s a y e d 等【4 1 1 研究发现,纳米金粒子与癌细胞的结合能力相当高,是与正常 细胞结合能力的上百倍。将纳米金粒子与e f g r 的抗体结合,从而使得其能够附 着在癌细胞上。纳米金的高吸光能力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热能,从而可以用激光进 行局部范围内的选择性加热,对分子或细胞的靶向非常适合。采用这种金纳米颗 粒辅助激光热作用方法,对癌细胞进行选择性破坏,和正常细胞相比,杀死癌细 胞只需一半的激光能量,并且不损害正常细胞。 1 4 3 金纳米棒 金纳米棒f a un a n o r o d s ,a u n r s ) 是一种胶囊状的金纳米颗粒,具有一个横向 等离子共振吸收峰( t r a n s v e r s es u r f a c ep l a s m o nr e s o n a n c e ,t s p r ) 和一个纵向等离子 共振吸收峰( 1 0 n g i t u d i n a ls u r f a c ep l a s m o n r e s o n a n c e ,l s p r ) ,分别对应其横轴和纵轴 两个特征尺寸。因此会纳米棒比球形会纳米粒子具有更为奇特的光电性质。纵轴 长度和横轴直径之比为金纳米棒的长径e l ( a s p e c tr a t i o ,a r )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 7 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嘲4 中的应用 以制各出长径比可调的金纳米棒。其独特的可调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以及合成 方法简单、化学性质稳定、产率高等优点,使其在材料学、生物医学以及疾病诊 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 4 3 1 金纳米棒的制备 目前,金纳米棒的合成方法已日渐成熟,主要有模板法,晶种生长法,电化 学法和光化学法等。 ( 1 ) 晶种法 晶种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纳米棒合成方法。晶种可以是球型金纳米颗粒 也可以是短的金纳米棒。晶种法合成金纳米棒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晶种的制备、 生长液的配置、金纳米棒的生成。e 1 s a y e d 等【删分别就短和长的金纳米棒合成做了 一系列研究。在搅拌的状态下,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金酸、和硼氢化钠 溶液混合,制得晶种。再在含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金酸、抗坏血酸和硝 酸银的生长液中加入晶种液,控制温度条件,使其生长为棒状纳米金颗粒。金棒 的长径比可以通过改变晶种与金属盐的比例进行控制。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通 过调节溶液的p h 值也可改善金纳米棒的合成。对于长的金纳米棒的制备,在生长 液中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c t a b 与b d a c ,通过控制c t a b 浓度,也可以进一步 还原并获得高长径比的金棒。s m i t h 等【4 5 】发现来自不同厂商的c t a b 也会对纳米金 棒的制备产生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硝酸银的量也能控制金纳米棒的长径比。 ( 2 ) 模板法 用电化学法将金离子还原并附着在薄膜的孔道内,由于空间生长受到孔道的 限制进而形成棒状金纳米粒子,然后在保护剂存在的情况下,用n a o h 溶液将模 板溶解,经超声分散后即可获得单分散性的金纳米棒。m a r t i n 等【4 6 】以聚碳酸酯或 氧化铝膜为模板,电化学法将金离子沉积到纳米级上的小孔内,再将模板溶解得 到金纳米棒。金纳米棒的直径和长度分别由模板的孔径和膜孔中沉积的金的量进 行控制。模板法的优点为通过控制孔道的长度和直径,调节电化学沉积时间就能 够有效控制金纳米棒的纵横比,但该法操作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产率往往较低。 ( 3 ) 电化学法 w a n g 等【4 7 1 首先阐述了金纳米棒电化学合成法能制备高产率的金纳米棒。以金 片为阳极,铂片为阴极,将电极浸入含有c t a b 和助表面活性剂四辛基溴化 8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胺( t c a b ) 的电解质溶液中,在超声控温条件下电解。金从阳极溶出并于阴极一 电解质溶液界面还原形成纳米金颗粒。溶液中t c a b 起到诱导金纳米棒的形成, c t a b 则起到支撑电解质的作用,并且能防止纳米金颗粒的凝聚,两者的比例决定 金纳米棒的长径比。通过电化学法制得的金纳米棒粒径均一,形貌可控,但其机 理和银离子的作用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 4 ) 光化学法 k i m 等【4 8 1 在十六烷基溴化铵四十二烷基胺氯金酸模板水溶液体系中,加入一 定量环己胺和丙酮,其作用是松开胶束结构,有利于金纳米棒的生成,再加入 a g n 0 3 溶液,紫外照射一段时间就能够获得长径比均一、分散性良好的金纳米棒。 合成过程中,a g + 对金纳米棒的形成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无a 矿存在时仅能形成 金纳米粒子;随着a 矿用量增加,形成的金纳米棒直径减小,而长径比增加。在银 离子存在下,使用c t a b 和四( 十二烷基) 溴化铵( t c l 2 a b ) 双表面活性剂作为胶束, 再在2 5 4n i n 紫外灯( 4 2 0 t w c m 2 ) 下照射3 0 小时来还原h a u c l 4 3 h 2 0 。体系中通过 控制银离子的浓度可以改变金棒的长径比。 1 4 3 2 金纳米棒的性质 金纳米粒子具有非常有趣的光学性质。这种特殊的性质来源于入射光与金纳 米粒子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当入射光的波长与自由电子的振动频率发生共振耦 合时,就会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 u r f a c ep l a s m o nr e s o n a n c e ,s p r ) 。对于球形 纳米粒子,基于其对称的结构,等离子振动也是等方向性的,因此表现出单一的 共振吸收峰。而金纳米棒随着形状的改变也表现出等离子振动的差异性,即具有 横向和纵向两个共振吸收峰,横向及收峰在5 3 0n i n 附近,而纵向峰的位置取决于 的金棒的长径比。 利用金纳米棒的光谱可调性,可以制备出与所需激光频率相匹配的金纳米棒。 近红外光比可见光对生物组织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因此纵向吸收峰调节在近红外 区域的金纳米棒能较好地吸收近红外光,利用近红外光的能量杀伤细菌和癌细胞。 将具有不同纵向共振吸收峰的金纳米棒的混合,可以同时实现多种细胞的靶向识 别。 1 4 3 3 金纳米棒的应用 ( 1 ) 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9 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金纳米棒具有的特殊光学性质,可以作为良好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子探子 和s e r s 的基底或者形成灵敏的分子探针。c h i l k o t i 等【4 9 佣金纳米棒制备成颗粒膜, 用于检测蛋白分子。首先将c t a b 稳定的金纳米棒固定在巯基修饰的玻璃基片上, 再用三乙氧基硫醇( e g 3 s h ) 和巯基十六酸( m h a ) 修饰并生物素化基片,得到 可用于检测链霉亲和素的蛋白传感器。该法应用于磷酸缓冲液中的蛋白的测定, 其检出限为9 4p m ;用于血清中蛋白的测定,其检出限为1 9n m 。利用抗体与抗原 具有的特异性识别作用,w a n g 等【5 0 】用聚苯乙烯磺酸钠( p s s ) 处理金纳米棒而使其 带上负电荷,进而吸附i g g ,通过i g g 对h - i g g 的免疫识别作用,从而诱导溶液中 金纳米棒自组装聚集,通过分析检测金纳米棒的光谱变化,可以实现对h 2 i g g 的 快速检测。 ( 2 ) 在d n a 转运及释放中的应用 金纳米棒可以吸收红外光线,这就意味着金纳米棒可以被红外激光激活,而 不会破坏周围的正常细胞。金纳米棒纵向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激光辐射能使金纳米 棒被激光辐射成小粒径的纳米颗粒形态,可以制备出可调控的金纳米棒,共价结 合上相应的d n a ,用激光辐射( 激光的辐射波长金纳米棒最大纵向吸收波长) 可以实现d n a 的释放。w i j a y a 等【5 l 】将两种带有巯基修饰的不同d n a 修饰结合到 两种金纳米棒上,通过细胞转运进入细胞内,对相应波长进行激光辐射,可以选 择性的释放金纳米棒上的两种d n a 。c h e n 等【5 2 j 基于以上原理,将一整条的巯基修 饰的双链共价结合到金纳米棒上,通过细胞转运到合适细胞,通过特定波长的激 光辐射作用将金纳米棒上的双链d n a 释放于细胞中,而金纳米棒则被相应激光击 碎成短的棒状,多边形,球形等粒子形态。 ( 3 ) 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生物样品( 如蛋白、细胞等) 自身存在荧光,使用一般荧光标记对其检测, 本身就有可能产生干扰,但是生物样品在近红外区只有很微弱的吸收,不至于影 响标记成像。相比与有机染料而言,金纳米棒性质稳定,纵向吸收强度大且靠近 近红外区,由于可见光不易穿透生物组织,而金纳米棒的近红外光激光生物成像 可以实现深层组织成像。所以金纳米棒作为新型的标记材料和造影剂受到了越来 越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e 1 s a y e d 等1 5 3 】将金纳米棒与抗e f g r 结合,用于选择性 的标记癌细胞,用暗场光学显微镜可以实现对生物体中癌细胞的生物成像。常用 1 0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球形金纳米颗粒是通过可见光来实现生物成像的,由于可见光不容易穿透生物 组织,因此对于皮下癌组织的诊断治疗,球形金纳米颗粒就无多大作用。 ( 4 ) 在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金纳米棒可以吸收某些特定波长的入射光而散射其它波长的光,而且能引起 周围环境温度升高,以此破坏周边生物组织而用于治疗肿瘤的方法。t o n g 等【5 4 】引 入靶k b 癌细胞中引入叶酸寡核苷酸配体共轭的金纳米棒并孵化后,用近红外脉 冲激光实现对k b 癌症的光热治疗。e 1 s a y e d 等【5 5 】先将金纳米棒共轭结合到抗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 a n t i e g f r ) 上,再将良性的表皮细胞和恶性口腔细胞同时孵化, 在反应中a n t i - e g f r - g o l dn a n o r o d s 特异性的结合到恶性细胞表面上。在显微镜下, 可以清晰看到金纳米棒显出明显的红光,从而可以区分良性细胞与恶性细胞;同 时在红外光连续照射后,相比良性细胞,只需少量的激光能量就能将附着在金纳 米棒上恶性细胞杀死,这样就同时实现了对癌细胞的有效诊断和选择性的光热治 疗。 1 4 4 金纳米团簇 金纳米簇具有诸多如尺寸小,毒性低,光稳定性好等良好性质,所以从上世 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有了合成荧光金纳米簇的报道。但由于合成方法的局限,早期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最近十年,科学家们对金纳米团簇的合成方法 有了新的进展,合成出的金纳米簇生化性质越来越好,荧光量子产量越来越高, 为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4 4 1 金纳米团簇的制备 ( 1 ) 惰性气体模板法 在低温下,惰性气体呈固态,在制备金属纳米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模板稳定 作用。在低压惰性气体中,将金高温加热至汽化,蒸发的金属原子与惰性气体原 子碰撞后金属原子能量迅速损失而冷却,从而在蒸发源附近形成过饱和区域,进 而成核生长形成金纳米簇。利用此方法h a r b i c h 等 5 6 , 5 7 1 在氟气和氢气基底中研究制 备了a u 2 和a u 3 纳米簇。 ( 2 ) 高聚物模板法 聚酰胺枝状化合物( p a m a m ) 分子表面有极高的官能团密度,具有良好的包 容性,而分子内部具有广阔的空腔是一种内部疏松外围紧密的球形结构。近年来, 1 1 功能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以此类聚合物为模板来合成金纳米团簇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 5 蹦0 1 ,d i e k s o n 等 【6 1j 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比较出色。他们以p a m a m 为模板,在室温下用n a b h 4 还原h a u c l 4 ,制得量子产量高达4 1 + 5 的水溶性a u 8 纳米团簇。虽然有研究发现 | 6 2 , 6 3 1 ,水溶液的p a m a m 化合物在4 5 0a m 附近有强荧光,但后期的研究工作表明, 调节金离子与p a m a m 的摩尔比( 从1 :1 到1 :1 5 ) ,可以得到发射波长从紫外区到 近红外区变化的金纳米团簇晔】,如图1 4 ,而且荧光发射波长随着金纳米团簇的粒 径增加而红移。而这一现象是p a m a m 化合物本身不具有的,因此可以证明采用 p a m a m 为模板可以成功制备出荧光金纳米簇。 量 耋 主 蓍 要 图1 4 不同粒径的金纳米团簇的激发( 图a 虚线) 和发射( 图a 实线) 光谱图和a u 5 a u 8 a u l 3 的荧光照片 b a o 等【6 5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g 4 o hp a m a m 为模板,在同一溶液中合成 出了不同尺寸纳米簇的混合物,即在不同的激发波长下,溶液能够显示出不同颜 色的荧光( 图1 5 ) 。 12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1 5 模板法合成的多色金纳米团簇 除了p a m a m 枝状物外,也有用聚乙烯亚胺( p o l y e t h y l e n i m i n e ,p e i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