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专题一测试题 出题人:刘红杰 审题人:罗兴蓉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5分,共75分)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道家 B.法家 C.兵家 D.儒家2、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过犹不及”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3、先秦时期慎子记载: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该记载反映了哪家主张(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4、中国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小小成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从成语“回头是岸”“游刃有余”“舍生取义”“两面三刀”能联想到的中国古代教派或学派是( )佛教 道家 道教 儒家 法家A、 B、 C、 D、5、“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以上言论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 墨子6、孔子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周游列国,克复周礼。下列言论中,体现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是(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A B C D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8、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9、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10、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11、西汉中期的汉元帝初元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日: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优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汉元帝下诏罪己的思想因素是( )A.孟子“性善论” B.君权神授 C.道家思想 D.天人感应学说12、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B“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D“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13、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A致力于复兴儒学 B主张儒、佛、道并重C创立了理学体系 D提出“致良知”学说14、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他是(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15、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16、温家宝总理曾在一封私人信件中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黄宗羲(16101695)的学术思想:“我喜读黄宗羲的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温家宝总理称赞黄宗羲思想具有民主性,其原因之一是黄宗羲( )A.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 D.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7、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18、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19、“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见解。”上述评论中的“他”应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20、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21、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是()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抒对明亡饱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满清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A B C D22、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3、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后在台湾政界任职的官员在回忆和评价五四运动的文章中说:“大陆赤祸蔓延,政府迫迁台湾,五四运动为其主因,应负绝大责任。”这从反面说明了五四运动的影响是( )A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4、(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25、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 )A B C D26、右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 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 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27、近代前期(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逐步由民主主义革命向杜会主义革命过渡B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C列强经济侵略向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D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资本主义化28、“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9、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代表萨发洛夫发表讲话,指出:“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比如把督军推倒,把土地收归国有。”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30、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C.“汪辜会谈” D.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二 、非选择题(2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1.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社会背景。(4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2分)材料三 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18(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 (3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四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4)依据材料四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2分)必修三专题一训练题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意思是: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因此这体现儒家中“仁”的思想,故选A。2.C3.D解析: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这是法家的思想,这个主要强调法律,尤其是物权的作用.4.C解析:回头是岸联想佛教,游刃有余联想道家,舍生取义联想儒家,两面三刀是法家5.D解析:就是强者不欺负弱者,人多不欺负人少,富人不侮辱穷人,贵人不看不起贱民6. C 解析:关键信息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 项中“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即使是死去了,他依然觉得有很多责任没有尽到,不是吗?就是这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明知不可能,但也要去做,去探索;的意思是要适时而变,可以做到;是要遵循周礼的规定,也是可为的。故选C7.D8. A 解析:本题考查法家思想。题目言论强调:国家弱则人民强,人民强则国家弱。这是“君民对立”的思想。认为治国的策略应该“弱民”。目的为加强统治。“羞辱人民则人民追求官爵”,“让人民力量削弱”则人民尊重官员,让人民贫困则他们重视赏赐。这是法家强调一种统治的权术和策略。9. B 解析:根据题干“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A C D不对,这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B符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10.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对儒学思想的崇拜。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在西汉,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唐宋,故BC不正确。11.D 12.A解析:A道出了“百家争鸣”出现的一大原因,即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重视招揽人才,说法正确;魏晋时期士人做官主要凭门第,凭读书做官并非唯一途径,且读书与做官的紧密结合主要存在于科举考试之后,B错误;从“达则兼济天下”可以看出士人并非只关注自我修养,他们也具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思想不是封闭保守的,C错误;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不迷恋官场,D错误。13.A14.C15.B16.A解析:民主的定义: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与专制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历史概念。因此,只有A项最符合这一含义。17.B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从材料“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体现了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但“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则说明理学束缚了人们的视野,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应选B项。18.A解析: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19.D解析: “六经责我开生面”“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可判断是王夫之。20.D解析:首先搞清楚梁启超的政治主张,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黄宗羲对专制制度也进行了猛烈的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单购置物品合同范本
- 济南网上购物合同范本
- 购买按揭房屋合同范本
- 购买营运电车合同范本
- 清洁消毒与隔离(院感)培训试题与答案
- 妇产科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 车无偿使用合同范本
- 医院感染培训试题(附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档案系列职称考试档案事业概论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冻结法原理岳丰田
- Unit 2 Lets celebrate Developing ideas-Writing a letter to express 课件【知识精讲+拓展训练】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学课件
- 图标设计与制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感染性休克教学查房演示文稿
- 碎石组织供应及运输售后服务保障方案
- 护理服务规范整改措施(共15篇)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张琳主编 PPT
- 建筑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施工方案
- 法律职业伦理(第二版)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