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期中复习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期中复习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期中复习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期中复习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期中复习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复习学案一 复习目标1 补充知识缺漏2 复习重难点知识二 复习重点1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2 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心脏的功能和结构,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3 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4 概述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5 说出人体废物排除的途径,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三复习难点1描述心脏的功能和结构,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2概述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3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四复习方法:讲述与练习相结合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复习过程: 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口腔、咽、食管、围、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2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小肠的吸收;小肠绒毛的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容易通过。所以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例题:(1)、识图题:图一 图二1、在图上填写出图一、图二中各标号结构的名称。2、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因为它里面有图二中 分泌的 、 分泌的 ,以及其自身腺体分泌的 等三种消化液。3、营养物质的吸收:吸收部分水和酒精的是图中结构 ;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的是 。3.观察血细胞:血液是红色的,是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比较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诸多不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圆饼状圆球状不规则结构无细胞核有细胞核无细胞核数量男:5.01012个/L女:4.21012个/L(410)109个/L(13)1011个/L寿命一般120d寿命不一,几个小时到几年平均7d产生红骨髓红骨髓巨核细胞功能运输氧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凝血例题:(1)请将以下血液中的成分与它们具有的功能用线连起来。a血浆 携带氧b红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c白细胞 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d血小板 吞噬病菌(2)、右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番号回答)。血液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图中的( )。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当图中( )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当图中( )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细菌的是( )。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时,血液中( )的数量会显著增加。图中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在低倍镜下一般不易看到的是( )。4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前要进行血型鉴定。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聚成团,阻碍血液的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因此,输血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5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血管的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功能将血液运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分运回心脏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管壁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有的内有瓣膜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速度速度快速度慢速度很慢分布身体较深处身体深处或浅处全身各处例题:(1)、下列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细胞只能单行通过(2)、下列关于动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管壁厚 B、血流速度快 C、都分布于较深部位 D、弹性大(3)、请将以下血液中的成分与它们具有的功能用线连起来。a血浆 携带氧b红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c白细胞 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d血小板 吞噬病菌6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它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差不多。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流有一定的方向,通过静脉进入心脏,由心房到心室,再通过动脉离开心脏。血流不会倒流是因为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单方向开发的瓣膜。(记忆口诀:房连静、室连动,动脉送血出心脏、静脉送血回心脏)例题:将心脏的4个腔与相连的血管用线连起来。a左心房 主动脉b左心室 脉动脉c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d右心室 肺静脉7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样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合图记忆心脏的结构,课本38页)例题:(1)、用手捏心脏各腔,感觉哪一个部位心壁最厚?(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2)、识图题右图为心脏结构图,据图回答:(1)心脏主要由 构成,分为四个腔,其中心肌最发达的是 。(2)在图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 ,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3)图中属于静脉血管有 。(4)血液在心脏与血管里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图中f只能向 开;e只能向 开,使血液不能倒流。 (5)肺循环开始于图中 ,终止 于图中 。 (6)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a,A,B,c这四部分结构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8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过程。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向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过程。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例题:2、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1)血液循环分为 和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的毛细血管。(3)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和 ,它们都流 血。(4)体循环终止部位是 ,此时血液变成了 血。9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例题: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动脉是将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 )(2)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 ( )10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11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组织气体交换。肺通气是指肺泡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的;肺的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肺的换气使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组织气体交换是指毛细血管中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组织气体交换使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例题:(1)肺通气是依靠 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换气都是通过 完成的。(2)通过下列哪个环节,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A、肺通气 B、肺的换气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气体交换(3)、下图是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叫 ,B叫 。(2)图中结构:a是 。b是 。c是 。d是 。(3)血管e内流的血是 血,血管f内流的血是 血。 12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呼吸作用是指(实质)生物体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意义)呼吸作用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例题: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利用氧气将 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就是 。13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还有某些代谢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例题:人体细胞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被排出体外,其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少量的尿素、水和无机盐通过 排出体外。14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废物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注意原尿的成分)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剩下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注意重吸收的物质)例题:(1)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随血浆过滤到原尿,又能全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