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真题.doc_第1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真题.doc_第2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真题.doc_第3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真题.doc_第4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真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 历年真题解析2011.11单选33、鼓励老年人适当的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保持必要的沟通,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能( c )。P292(A)获得信息 (B)改善人际关系 (C)交流思想 (D)维持心理平衡35、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c )。P206(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形成角色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36、中年期人格“男女同化”是指( d )。p284(A)一种变态的人格 (B)一种不成熟的人格(C)男人更加男性化,女人更加女性化 (D)性别角色日趋整合44、安全感得不到满足是( a )的个体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A)3岁以前 (B)36岁 (C)612岁 (D)青春发育期64、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 b )。P200 文化-历史理论(A)心理发展是指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B)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C)心理发展是一个外化的过程(D)心理发展取决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多项选择题9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cd )形式进行的。P202(A)整合 (B)平衡 (C)顺应 (D)同化94、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可以用( ac )等概念来表达。 P263(A)独特自我 (B)重要他人 (C)假想观众 (D)内在自我113、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ac )。P230(A)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B)思维的实用性日益突出(C)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D)二元论思维开始萌芽2011.05单选42、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土要特征是( b )。P204(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B)能够运用语言符号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C)获得了守恒概念(D)思维具有可逆性43、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b )。P205(A)力比多发挥作用 (B)心理社会危机(c)自筏的调节作用 (D)心理防御机制44、学习的墩佳期限是指( d )。P201(A)心理机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 (B)学习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的时候(C)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前 (D)心理杌能开始形成之时45、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 b )。P214(A)动作 (B)感觉 (c)知觉 (D)意志46、4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d )。P222(A)条件反射性的笑 (B)自发性微楚(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牡会性微笑多选96、一般情况下,对中年人来说,重要的人际关系应该包括( abc )。老教材p239(A)夫妻关系 (B)和亲密朋友间的关系 (C)亲子关系 (D)和小学同学间的关系99、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bcd )。P213(A)上下原则 (B)头尾原则 (C)近远原则 (D)大小原则I00、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 ad )。P245(A)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B)没有发生质变(C)不能拦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D)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10l、青春期情绪变化的特点包括(bd )。旧228(A)强度高 (B)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 (C)速度快 (D)青春期躁动102,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ac) p284(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2010.11 单选44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B ) 。P195 ( A )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B )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C )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 D )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45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 C )。P202( A )吸吮 ( B )后天的经验 ( C )动作 ( D )先天的成熟)46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 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C )。P206( A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 C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47 、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 ) 。旧P198( A )直觉行动思维 ( B )表象思维 ( C )具体形象思维 ( D )动作形象思维48 、5 周至4 个月的婴儿对熟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C )P222( A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 B )自发性微笑 ( C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 D )条件反射性的笑49 、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D )。 P259 ( A )感知运动阶段 ( B )前运算阶段 ( C )具体运算阶段 ( D )形式运算阶段多选96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 AC )。P245( A )经历一个质变过程 ( B )没有发生质变 ( C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 D )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解析】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类型转折年龄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97 、幼儿记忆的特点包括( AB )。P229( A )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 B )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 C )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 D )语词记忆占主导地位98 、不安全依恋包括( CD )。P224( A )亲子依恋 ( B )依赖型依恋 ( C )回避型依恋 ( D )反抗型依恋99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BCD )。P213( A )上下原则 ( B )头尾原则 ( C )近远原则 ( D )大小原则2010.5单选30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C )个阶段。P204(A) 3 (B) 5 (C) 4 (D) 6 31 、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模式是( A )。P232(A)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 (B)从“为什么”转向“是什么” (C)从“是什么”转向“怎么样” (D)从“为什么”转向“怎么样” 52 、人类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D ) 。P203(A)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 (B)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C)既无连续性,又无阶段性 (D)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5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 A )的代表性理论。 P200(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72 、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D )。P251(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 (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73 、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 )。旧P198(A)直觉行动思维 (B)表象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逻辑形象思维 多选89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在于( ABCD )P227(A)促进认知 (B)实现自我价值(C)培养健全入格 (D)增强体质【解析】修订版教材:主导着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104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BCD )。 P213(A)上下原则 (B)头尾原则 (C)近远原则 (D)大小原则 118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 AB )的特征。 P204(A)泛灵论 (B)自我中心 (C)思维的可逆性 (D)掌握守恒 【解析】另有思维的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可逆性、缺乏守恒。2009.11单选30、婴儿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一般是( B )。P215(A)3个月(B)6个月(C)8个月(D)12个月3l、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 C )。P253(A)外表长相(B)环境因素(C)交往能力(D)智力因素51、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 A )。P195(A)从出生到幼儿(B)从幼儿期到童年期(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D)从青春期到青年期52、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 )。P204(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C)获得了守恒概念(D)思维具有可逆性【解析】B项属于前运算阶段,CD属于具体运算阶段。71、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 )。P202(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72、干预和训练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 )。P215(A)婴儿期 (B)幼儿期 (C)胎儿期 (D)童年期多选88、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包括( AB )。P204(A)泛灵论(B)自我中心(C)思维的可逆性 (D)掌握守恒89、“老年丧失期观”认为老年期丧失的内容包括( AC )。P285(A)心身健康(B)兴趣爱好(C)社会角色(D)生活规律【解析】另有经济基础、生活价值。102、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包括( ABC )。P251(A)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B)进行道德判断时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已形成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103、成人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BC )。P281(A)辨证性 (B)相对性 (C)实用性 (D)抽象性【解析】修订版教材:现实性、灵活性、智慧性。新旧教材表述有些不同。115、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 ABC )。P198(A)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C)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D)环境的作用也很大116、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 BC )。旧P213(A)最初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B)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C)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加强2009.5单选30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P206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1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 B )。P241A12岁 B34 C78岁 D1314岁52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A )。P201A皮亚杰 B普莱尔 C吴伟士 D班杜拉53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C )。P227A饮食 B睡 C游戏 D学习7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A )。P278A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73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 A )等类型。P224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 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结多选89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包括( ABCD )。P258A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C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D成就感与挫折感之间的矛盾103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主要包括( ABCD )。P227A促进认知 B体现创造性能力 C培养健全人格 D增强体质116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包括( AD )。A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B从分化动作向整体动作发展C从随意动作向不随意动作发展 D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2008年11月三级单选部分43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C )。A吸吮 B后天的经验 C动作 D先天的成熟【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44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B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心理测验法 D临床法【解析】柯尔伯格根据道德两难故事法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45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B )。A2岁 B6个月 C1岁 D3个月【解析】吉布森通过视崖装置的实验发现,婴儿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6个月。46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B )。A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条件反射的笑【解析】婴儿出生l2天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是反射性的、自发性的,而不是社会性微笑。条件反射性的笑需要后天的训练,与反射性的笑不同。47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叫( B )。A情感 B依恋 C亲子关系 D母子关系48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为( C )。A关注自己的外貌 B关注自己的人格C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 D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反复萦绕于心【解析】高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中心倾向已逐渐减弱,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点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青年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及人格特征、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均属于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2008年11月三级多选部分97青春期的情绪变化特点包括( CD )。A容易抑郁 B容易焦虑 C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 D青春期躁动98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AD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 D为人处理日趋圆通【解析】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内省日趋明显。性别角色日趋整合,即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99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包括(ABC )。A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B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C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D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但机械记忆的效果较差【解析】青春期能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因此,D项是错的。100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 ABC)基础上。A地理位置接近 B喜爱共同的活动 C拥有有趣的玩具 D志向相似2008年5月三级单选部分4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B )。A先天的成熟 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吸吮【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41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D )。A希望品质 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 D能力品质【解析】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42观察学习是指( D )。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解析】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未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部操作。4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D )。P225A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B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C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D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解析】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44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 D )。A互动游戏 B实物游戏 C规则游戏 D象征性游戏【解析】儿童游戏的特点:1岁以内的婴儿游戏是成人婴儿游戏,2岁婴儿实物游戏,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主幼儿游戏是象征性游戏童年儿童游戏特点是规则性游戏。45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C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婴儿早期【解析】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C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解析】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2008年5月三级多选部分96幼儿记忆的特点有( AB )。A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B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C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D词语记忆占主导地位【解析】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容易运用机械记忆以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97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包括( ABC )。A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C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D社会焦虑与社会性需要之间的矛盾【解析】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98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AC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世日趋圆滑 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解析】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内省日趋明显性别角色日趋整合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事日趋圆通。99消极的依恋类型包括( CD)。A安全型依恋 B亲子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回避型依恋【解析】艾斯活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其中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为消极依恋。100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BD )。A成熟 B经验 C同化 D社会环境【解析】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2007年11月三级单选部分38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B)。A先天的成熟 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本能【解析】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要点: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39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依据是(B )。A社会化程度 B心理社会危机 C自我的调节作用 D心理防御机制【解析】、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40观察学习是指( D)。A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惩而产生的学习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课外学习C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D个人通过了解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解析】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未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部操作。41感知能力发展的训练和干预的关键期在( C )。A胎儿期 B幼儿期 C婴儿期 D童年期【解析】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42母亲在身边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说明婴儿存在( A )A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困难型依恋【解析】艾斯活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回避型依恋(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反抗型依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其中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为消极依恋。43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C )。A饮食 B睡眠 C游戏 D学习【解析】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2007年11月三级多选部分94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有(AB )。A思维发展出现质变 B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C思维发展没有出现质变 D可以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解析】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瓣转折期(这个转折年龄在10左右,即小学四年级)。95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ABD )。A硬抵抗 B软抵抗 C不抵抗 D反抗的迁移【解析】第二反抗期主要表现形式硬抵抗;软抵抗;反抗的迁移。96成人思维的主要特点为( ABC )。A辨证性 B相对性 C实用性 D抽象性【解析】成人的思维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应用上,辩证性、相对性、实用性的思维形式。97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 BD )。A道德发展观 B毕生发展观 C认知衰退观 D老年丧失期观【解析】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老年丧失期观;毕生发展观2007年5月三级单选部分38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D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解析】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不能判断,没有道德观念,只看行为结果他律道德判断阶段(道德实在论)58、9岁判断受自身以外标准支配,重结果不看动机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道德相对论)8、9岁以后判断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39婴儿偏爱注视( B )。A灰色 B正常的人脸 C静止不动的物体 D扭曲的人脸【解析】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婴儿偏爱注视正常的人脸、某些轮廓和图形。40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C )。A饮食 B睡眠 C游戏 D学习【解析】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41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C)。A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发展为以抽象思维为主B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C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形象逻辑思维的过渡D以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的过渡【解析】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基本特征是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向抽象思维的过渡。42( C)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A辩证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补偿关系的认知 D守恒【解析】童年期儿童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掌握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关系认知(思维结构中的补偿关系认知是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纬度进行转换)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类别体系化序列化)43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 B )。A交友范围扩大 B交友范围缩小C知心朋友是异性 D团伙人数最多解析】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交友范围开始缩小;男女同学间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2007年5月三级多选部分94皮亚杰认为,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 )的形式进行的。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95幼儿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表现为( BD )。A从独白语向对话语发展 B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C从连贯语向情境语发展 D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解析】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96小学阶段儿童主要的记忆策略有( AC )。A复述 B大脑风暴法 C组织 D谐音记忆法【解析】小学儿童采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是复述和组织(归类和系列化)。97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 BC )。A最初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B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C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加强【解析】学习兴趣的发展:(1)从学习的外部活动到学习的内容。(2)从不分化到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3)游戏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2006年11月三级单选部分38小学阶段亲子关系的变化表现为( C )。A儿童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增加B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有所增加C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D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逐渐加强【解析】亲子关系的发展: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39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B )。A幼儿期 B青春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解析】青春期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40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表现在( D)。A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B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C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D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解析】青春期反抗的焦点在于:成长者对自己发展那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41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解析】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42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 B )。A2种水平和4个阶段 B3种水平和6个阶段C4种水平和8个阶段 D4种水平和6个阶段【解析】人的道德判断随军年龄发展而发展,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43一般认为,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 B )左右。A8岁 B10岁 C12岁 D14岁【解析】童年期思维基本特点: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瓣转折期(这个转折年龄在10左右,即小学四年级)。2006年11月三级多选部分94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派别有( CD )。A环境决定论 B相互作用论 C强化说 D社会学习说【解析】后天学习理论强化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发射、正强化、负强化。社会学习说:班杜拉,选择性模仿95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 ABC )的基础上。A地理位置接近 B喜爱共同的活动 C拥有有趣的玩具 D志向相似96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ABC )的特征。A获得了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可逆性C可以进行逻辑运算的特征 D可以提出问题的假设【解析】心理发展阶段说:他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6、7岁;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未掌握守恒)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可进行逻辑运算)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能解决抽象问题,认识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97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ABC )。A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B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C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D能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但机械记忆的效果较差【解析】记忆的主要特点 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记忆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形象、抽象记忆均最高,后者发展量大得多 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复述、类比、联想2006年5月三级单选部分42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饮食 B睡眠 C游戏 D学习43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A幼儿期 B青春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44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 )。A未掌握守恒 B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C理解补偿关系 D相对性45中年期记忆的变化表现为( )。A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下降,而对表面细节的记忆并没有下降B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C大幅度下降D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变化46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一词( )。A仅指生育后代B仅指事业的发展C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D更多的是指生育后代47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永久性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48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49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 B班杜拉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2006年5月三级单选部分105幼儿期语法结构的发展表现为( AC )。A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B从疑问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C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D从词数多的长句发展到词数少的短句【解析】幼儿语法结构的发展: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106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 AB )。A老年丧失期观 B毕生发展观 C认知发展观 D道德发展观2005年11月三级单选部分50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按阶段可分为( B )。A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短期游戏伙伴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B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C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双向帮助关系、单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D短期游戏伙伴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解析】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 单向帮助关系:(69岁) 双向帮助关系:(912岁) 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12岁以后)51晶体智力的发展模式表现为( A )。A在成人阶段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B在成人阶段呈缓慢下降的趋势C在成人阶段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D倒U型曲线【解析】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都不怎么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52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B )。A幼儿期 B青春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解析】青春期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53老年期退行性变化最明显的心理过程是( A )。A感知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解析】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的总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