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pvm的研究任务迁移c对象分布并行及capability实现.pdf_第1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pvm的研究任务迁移c对象分布并行及capability实现.pdf_第2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pvm的研究任务迁移c对象分布并行及capability实现.pdf_第3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pvm的研究任务迁移c对象分布并行及capability实现.pdf_第4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pvm的研究任务迁移c对象分布并行及capability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pvm的研究任务迁移c对象分布并行及capability实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3 .提 出 了 基 于p v m的 一 种c + + 对 象 分 布 并 行 新 机 制 。 其 要 点 是 丁 不丁 通过将面向对象应用主程序和并行类映射为 p v m任务, 请求并行对象一并 行类的实例映射为以 请求消息为参数并行类 p v m任务例程的一次执行, 请 求并行类对象消息映射为请求 p v m任务消息;( 创 在原 p v m系统结构 上, 通过对 p v m协议和 p v m l i b作向后兼容的协议函数扩充,使其成为 对象分布并行支撑; ( i i i ) 用基于 p v m的对象分布并行预处理任务分离并 行类代码, 转换它为 p v m任务 代码, 并派遣到远端, 进行异地编译运行。 预 处理任务最后执行应用主程序, 同 并行类任务通信, 完成用户作业。 4 .建 议了 一 种 新的 可用于 机 群系 统的 可 信o s 安 全 核 心的c a p a b il i ty 实 现 机制, 淇特点是:( i ) 可以对用户( 进程) 和 程序分别进行独立的 c a p a b i l i t y 权限控制, 具有极好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 i i ) 应用虚拟: o o t 用 户技术, 本机制可对系统功能、 r o o t 用户使用的s h e ll 命令分别进行控制, 可 分解r o o t 特权, 并禁止用户以r o o t 身份登录系统。 ( i i i ) 本机制与c 级操作 系统的 d a c机制呈叠加关系,完全不冲突,大大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 i v ) 本机制的权限并不能由被授权的用户任意转让与它人,因此不具 d a c 特性; 相反, 一旦针对进程的 c a p a b ili ty机制开启后, 核心的 c a p a b i li ty权限检测是强制的, 因 此具有 “ m a c ” 特性。 本机制的主要特点 是: 开发工作量小, o s 核心增加代码少, 且能达到同 样的安全控制效果。 电 子 科技 大 学 博士 论文:基于p v m的 研究 一任 务 迁 移, c + + 对 象分 布 并 行 及c a p a b i l i t y 实 现 s o m e r e s e a r c h t o p i c s b a s e d o n p v m: t a s k mi g r a t i o n , c + + o b j e c t d i s t r i b u t e d - p a r a ll e l a n d c a p a b i li t y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u n iv e rs i ty o f e l e c tr o n ic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o g y o f c h in a 6 1 0 0 5 4 c h in a ) a u t h o r : yl i a d v is o r : p ro f . j u e b a n g y u ab s t r a c t t h e re s e a rc h o n c o m p = s y s te m s w h ic h c a l p ro c e s s 讥 p a r a lle l is o n e o f th e im p o r ta n t tre n d s f o r d e v d 咖 g c o m p u t e r te c h n o lo g ie s . c lu s te r i s a n u n p o lt a n t b r a n c h f o r th e m a i n s t re a m o f d is tri b u te d p a r a ll e l c o m p m n g , a n d p v m i s a n e x c e l le n t c a s e o f c l u st e r . h is o f tlme tic a l s ig nifi c a n c e a n d p r a c tic a l v a l u e to i m p r o v e th e d y n a m ic s i z e s c a l a b ili ty o f c l u s te r , d e c re a s e th e d if fi c u l t y i n d e v e lo p in g d i s t ri b u te d p a r a ll e l a p p li c a ti o n s o ft w ar e , a n d e n h a n c e s y s te m s e c u r it y c a p a b il ity a im e d a t p t o w ctu n g 此s y st e m f r o m m a li c io u s fr m rd u ler r c e a n d a n a rk . t h is d is s er t a t io n ta b s th a t a s u ft y a a n d m a k e s 血i o u g h r e s er u e h o n p v m . t h e c c x m rb tm o r ts o f th e d is s e i ta ti o n a re : 1 .b y th o r o u 助l y a n a l y z in g th e p v m s o u r c e c o d e , w e d e m o n s tr a te t h e k e rn e l i n te rn a l s o f p v m : th e s o f t a r c h it e c tu re , m e s s a g e p a s s in g , m e s s a g e d r iv in g a n d s y s te m c o n tro l p ri n c ip l e s . t h e c o n te n t is o f in te re s t 。d e v e lo p in g d is m b u te d -p a r a l le l s y s t e m a n d a p p l ic a t io n s o ft ftw a r o w ith m e s s a g e r i v in g b a s e d o n m u lti c o m p u te r 1 a n d d is tn b uu e d n e m to r y e n v irix n r a tt 2 . p v m ta s k m igr a tio n i s 此b a s ic is s u e o f th e p v m d y n a m ic s iz e s c a l a b il i t y . t h e d is s c v a t c v s u g , a n o v e l tas k m igr a ti o n pr o t o co l a n d im p le m e n ta ti o n o f a n a m e -c h a n g in g m e c h a n i s n , th e p r o t o c o l c o n s i s ts o f t h e f o ll o w i n g : t h e t a s k re l a t e d t o n d g r a ti o n b e i n g h a lte d te r rp a a ri b 气 c o n s ta n tly c h a n g in g 此s o u r ce m e st i t-z o n a d d re s s o f m id w a y p ac k a g e t o th e “ a d d re s谕t h e ta s k r m g r a ti o n ; r e b u ild in g c o tn _c tly c o m m un ic a ti o n c o n n e c ti o n h e tw e e n t a s k s ; a f te r s e n d in g it s o w n d a t a m a p t o th e p e e r d e s t in a t io n t a s k , th e s o u r c e ta s k t e r m in a ti n g i ts e l f , th e d e s ti n a ti r n ta s k g e tti n g th e d a t a m a p , s e tt in g a n d ru n n i n g o n it , i .e . t h e s o u rc e ta s k b e in g m ig r a te d t o ;l ie d e s ti n a t i o n h o s t a n d e mb n u o u s l i m p l e m e n t a ti o n m e t h o d s a re : y y t u u ; n g e x te n d i n g fr o m th e m igr a ti o n b re a k p o i n t o f p r o , r a n . t h e p v m ns s a l r a i i v i n gn 拟 如 疵 s mwo i t h e t 3 斌 m igr a ti o n p rot o c o l f u n c tio n s , a n d m a k in g ft s y st e m b e in g a b le to a u t o m a tic a ll y p r o c e s s 此 y wtn 摘 要 d a ta s a u .c u e r e la te d to d i s k m ig r a t o n f r t i a tis p a w ta s k m 必 a tio n . a d v 时 理 邵 o f th e p ro p o s e d ta s k tr a 6 a tir a p ro to cx i a re 忱uo w u tg : ( 1 ) th e ta s k m ig i a n o n i s i n d e p e n d e n t, th a t i m p li e s s o v e r a l ir it lcc p e n d e n : ta s k 而g r a tio n a c t iv it ie s c a n s im u lta n e o u s ly e x is t in 此s y s te m; ( 2 ) d i e 而g r a t io n is tr u hs p a o . r -, .d r a t m e a ts a n y ta s k m ig r a t io n d o e s n o t a f x t o t h er ta s k s o f th e p v m s y s te m ; ( 3 为 ti c : m i g ra ti o n is c o 卿le t 减此 s y s te m c o m m u n ic a t io n tr a ffi c d o e s n o t in c re a s e 际此 rr u cx r y halt th e m ig ra tio n h : s h a n p e t x x l b e f o r e ; (4 ,v r p m ta n l is ti n y s im p le . 3.11x d is s e rt a ti o n p r o p o s e s a n o v e l c 斗 十 由沁 d is tn b u re c l-p a a lle l m y h a n is m b a s e d o a p v n i t- m a in l z lirhrs a r e : ( 1 ) m a p p in g m a in a p p h #o n p tn g r a m a n d p a ra ll e l-c- l a s s e s t o p v m ta s k s , a n o ; 4 .p n ; a re q u e s t o b j e c t m e s s a g e t o a r x tu e st p v m t a s k m e s s a g e ; ( 2 ) m a lt i n g th e p v m s y s t em s u p p il i i f o r c + + o b j e c t d is u i b m e d - p a r a ll e l th ro u g h e x te n d in g its p ro to c x l a n d p v ; n li b w i t h o b jec t. d i t i b u te d - p a ra ll e l p r o t o c o l f u n c t io n s ; ( 3 ) u s i n g p r e h ro c e s s e r l o s e p a ra te th e p a r a lle l- c l a s s e s lr o m u s e r s j o b p r o g ra m th en c h a n g e th e m t o p v m ta s k s a r td d is p a tc h th e m to (iu r re te ) h o st c o n, -w s in p v m f o r com p il in g a n d n a m in g t he m o v e , th e me ; (4 ) fi n a lly , r u n n in g th e u s e r a p p li c a t io n m a in p ro g r a m th ru p r e p ro c e s s i n g ta s k , a n d c o m m u n ic a t i n g w it h p a r a lle l- c l a s s ta s k to c o 动te 此u s e r s 协 4 . i b e d is s a k v io n p ro p o s e s a n e w la n d o f c a p a b ilit y im p k m e m r m m e d -a n is n f o r a te s te d o s s e c u re k e rn e l w h ic h c a n th u s b e u s e d i n c lu s te r s y s t e m s . f u n c t i o n s o f th e p r o p o s e d c a p a b i li t y m e c h a n i s m a re th e f o ll o w i n g : ( 1 ) s in c e u s e r ( p r o c e s s ) a n d p r o g r a m c a p a b i l i t y con tr o ls a re s e p a r a te ly m a d e , it is o f g o o d a g il ity a n d s c a la b ility . (2 ) i n te a m s o f v ir w a li z in g th e r o ot u s e r in o s k e rn e l , it is p o s s ib l e t o c o n t ro l li n g s y s te m -c a ll a n d th e c o r r rn ta n d u s e d b y ro o t u s e r o n e b y o re , d r u x r rp - o n d i e o t h e r h a rd , o n c e t he n - l ha n is m f o r it s is i n it ia l iz e d , 此c a p a b 岭 c o i =l w ill 比f a f r e d o n , in t h is c hs e , th e s y s te m w i ll h a v e th e ma c c h a n tl e n s tk - s , t h e mi n a d v a n ta g e s o f th is k in d o f c a p a b 卿 irr p le r n e n ta a c n m e d i a n is m r a n b e s iu n r i la u m d a s fo llo w s : e a s y to im p le trerx , a u g m e n ta ti o n to 此o 心 n a l lq =l co d e s is 恻to s m a l l, a n d n o s a cr ifi c e in s y s te m s e c u r i t y i s p t e s e n t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基于p v m的研究刊i 务迁移。 c + + 对象分布并行及c a p a b il i ty实现 第一章绪论 1 . 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机群系统( c l u s t e r ) 是近年来计算机科技领域内最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 1 ,2 ,3 1 。机群系统通过高性能网 络或局域网( l a n ) , 依一定拓扑结构物理地将 位置上分布的、 同 构或异构的多个廉价p c机、 工作站或高档( s m p ) 服务器连 接在一起, 在各结点通用操作系统之上的消息传递机制, 单一系统映像设施 ( s s d 和并行编程环境( 接口 ) 支持下, 统一调度系统资源、 协调处理用户分布并 行任务, 形成高能用、高可用、 高性能价格比、可扩展的巨型工作站或超级 服务器。 对用户来说机群系统是具有虚拟的单一系统映像的分布并行系 统。 由于在理论、 技术、应用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广阔前景, 机群系统在国 内 外受到高度重视并已 投人大量的 人、 物力。目 前, 市场上已 有许多由i b m, s u n , s g i ,惠普、 康柏和微软等公司推出的 通用或专用的商用机群产品。目 前机群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 从支持大尺寸、 高端计算机系统向 支持高容量、 小尺寸桌上系 统过渡, 开发基于i n t e l 微机和低价工作站的机群系统。 . 通过软硬件冗余, 尽量提高机群系统的高可用、 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a 发展精巧化的 机群系统。 从研发情况看, 机群技术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当前,国 外著名的研 究项r 有: b e r k e l e y n o w 4 , p r i n c e t o n s h r i m p 5 , w i s c o n s i n w i n d t u n n e l 6 等。 国内 项目 主要有国 家智能中 心( n c i c ) 的( “ 九五” 8 6 3 ” 项目) “ 曙 光系 列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 7 , c / / 语言” 8 研究项目 等。与机群系统 相 关的主要研究方向 有: 单一系统映像, 并行编程环境, 快速通信, 作业调 度, 高可用, 可扩展, 体系 结构, 如 , 文件系 统和共享存储器等。 基于低端计 算机系统的 机群系统由 计算机硬件平台、 通用高速网或局域 i 第-章绪论 网 ( l a n ) 软 硬 件、 通 用 操 作 系 统 ( o s ) 和 运 行 于o s 之 上 的 a 系 玩 初蔽晤研. 构成。机群系统软件起单一系统映像和分布并行支撑的作用, 使系统具能用 性、 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其具体功能是屏蔽机群多机特征和结点异构性, 进行全系 统的资源管理、 分布并行任务的 调度、 基于消息传递的分布并行任 务的交互和作业u o 。 这种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实现简单、 便于使用、 且易于移 植。 并行虚拟机( p v m ) 是符合该结构的典型实例。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田 纳西大学和亚特兰大大学合作开发的自 含式 非专利的p v m是基于 通用高速网 或局域网 互连异构廉价p c 机, 低档工作站 构uu4.系 坑的 优t s f u羊 系统软件 9 , 1 0 , 1 1 , 1 2 。 尽管p v m最初是面向低端计 算机系 统开发的, 现在已 被移植到各种u n i x平台 上( 包括商档s m p 服务器、 p v p 和m p p 等高端系统) 和wi n 9 5 , n t平台上。 p v i d支持c , f o r t r a n 和j a v a编程语言, 是目 前被使用最多、 最流行的分布并行处理软件平台, 荃 本上已 成为 基于消息传递并行编程的事实标准。 当 前, 许多人出于不同目 的, 从不同角度对p v m进行探索和研究。 我们 基 于自 己 的 条 件、 环 境 和 需 求, 也 对p v m作了 积 极 探 讨 和 尝 试, 并 获 得 一 些 可喜的进展。本文介绍我们基于p v m研究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成果和结论。 我们得到信息产 业部电 科院九五国防预研基金的资助, 研究作为p v m可 扩展性基础的p v m任务迁移技术。 使用p o s t 进程转发捎息来实现m a 任务 迁移 ( 包括m p v m 方法) 的方法效率低、 可扩展性差。 与其不同, 我们基于 p v m体系 结构和消息驭动机制, 对系 统作了少量向后兼容的 扩充 ( 增加了 部 分与任务迁移相关的协议操作函 数 ) , 令同 迁移关联的任务在迁移期间 暂停 活动且适时修改与迁移任务地址 ( 任务号) 有关的 信息, 即 改名机制, 来实 现p v m任务迁移。 此外, 我们还得到四 川省科技基金的资助, 研究并首次提出了 基于p v m 的c 十 十 对 象 分 布 并 行 机 制。 该 机 制 不同 于d o c ( d i s t r ib u t e d o b j e c t c o m p u t i n g ) 的典型c o r b a ( c o m m o n o b j e c t r e q u e s t b r o k e r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的 本质上是远 过 程 调 用 的“ 被 动 式” 的 对 象 分 布 概 念。 本 机 制 是“ ,t动 式” 的 对 象 分 布 并 电 子 科 技大 学博 士 论文:基 于p v m的 研 究 . 任务 迁移。 c + + 对 象 分 布 并 行 及c a p a b i l ity实 现 行 , 能 使 分 布 并 行 的 面 向 对 象 程 序 充 芬 4 11 角 系 丽骊蔽.藏巍薪茹薪百丽 用请求对象消息和对象分布并行, 对程序员完全屏蔽了p v m的消息传递和任 务管理,简化了p v m的分布并行应用编程。 我们同 信息产业部某所合作, 研究了 也可用于机群系统安全的可 信o s 安 全 核 心的实 现 技术, 并提出了 一种 新的c a p a b i l i t y 实现 机 制。 本机 制对用 户、 进程 和 程 序 分 别 进行 独 立的c a p a b ili t y 权限 控制( 控 制 系 统 功 能 调 用 和 用 户 命 令, 且分 解: c o t 权限) , 具 极 好的 可扩 展 性和 “ m a c ( m a n d a t o ry a c c e s s c o n t r o l ) 特性。 1 . 2 课题的目 的和意义 作为机群系统优点的能用性、 可用性、 可扩展 性和高性能格比的这四 个 机群特征相互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最重要 的特性是可扩展性, 它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其它特性。这也是为什么可扩展 性 是 机 群 技 术 追 求的 主 要目 标 的 原 因 。 p v m仅 具 备 好 的 静 态 规 模 可 扩 展 性 和 静态负载均衡分配机制, 当 运行多个长运行时间的大型分布并行程序时, 该 缺陷表现得尤为突出。 研究p v m任务透明 迁移的目 的 在于开发p v m的负载 均衡功能, 使p v m系统能具备动态规模可扩展性, 以 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系统的能用性、 可用性和高性能价格比。 p v m是最流行的 分布并行软件平台。由于p v m提供基于消息传递的 分 布并行编程接口, 程序员必须显式处理任务间的消息传递和任务管理, 编制 p v m分布并行应用程序存在一定难度。这对推广、 普及p v m系统不利。这 个问 题同 样是一般机群系统存在的问 题。对象是客观实体的 抽象, 本身具有 内在的并行性。以p v m系 统作为分布并行支撑、 开发基于p v m的透明的 对 象分 布并行 机制, 使 面向 对象分布并行程序能充分利用资源、 缩短作业运行 时间, 并 大大 降低分 布并行应用程序的 开发 难度。 这也是 d o c ( d i s t r ib u t e d o b j e c t c o m p u t i n g ) 的 最重 要的 动机。 随着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的 发展和普及, 信息安全 ( 已波 及到企业安全 3 第一音绪论 和国家安全) 受到了 严重威胁和挑战。 机群系统中的结点计算机同一般的联 网 计算机一样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且由于其自 身结构的特点, 有受到来自 机 群内部和机群外部信息攻击的双重威胁。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 可 信 操作系 统的 安 全核心。 开发c a p a b i l i t y 新实 现机制的目 的 就是 使作为 软件 平台的 o s( 包括 p v m 系统的支撑) 能做到:强化任意访问控制 d a c ( d is c r e t io n a ry a c c e s s c o n t r o l ) , 强制 进 行系 统 命 令 及系 统调 用 权限 的 安全 检查; 具一定抗绕过、 渗透和欺骗系统安全机构的能力。并且该新机制开发 和运行的开销不大。 1 .3所 做的 工 作及 本 文内 容 安排 本文基于p v m系统和l i n u x操作系统核心做了 一些探索和研究。 . 分析p v m、 l i iv l i x , l d .s o 等源代码十 余万行。 . 基于原p v m体系结构和消息驱动机制、 增添了 新的向 后兼容的透明任 务迁移 协议函 数及相 关机构, 提出了 一 种新的、 不使 用p o s t 进程进行 消息转发的任务迁移新机制。 并对基于e l f 格式的进程迁移作了 研究和 探讨。 . 通过将并行类对象映射为p v m任务, 将对象消息请求回答映射为p v m 消息收发, 改造 p v m 系统为对象分布并行支撑, 在 ( 手工) 预处理 器的支持下, 派遣并异地编译运行并行类任务, 实现了基于p v m的对 象分布并行系统的原型。 . 本文 还给出了 一种 新c a p a b l i l t y 实 现机制。 核 心用部分原 理与 用户 进程 陷人核心获取系 统功能服务原理相似的 方法仿真r o o t 用户权限来完成 规定的操作,以实现取消r o o t 用户并分解r o o t 权限的目的; 对用户、 进程和程序的系统功能分别进行集中 式的权限控制。 本文内容及安排如下: 第二章首先介绍机群理论: 体系结构,机群系统特征 ( 可扩展性、 可 用 性、 s s i ) , 低端机群实现及基于消息传递的 并行编程。 这一部分内 容作为 电子科 技大学博士论文:基于p v m的研究-任务迁移, c + + 对象分布并行及c a p a b il i t y 实现 机 群研究的 指导。 其次简单介绍p v m一般组成及其应用编程接口a p i 二 叙述 这一部分的目 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第三章的p v m系统原理。 第三章 介绍与本文相关的p v m系统核心原理, 为后续的章节作必要的技 术铺垫。 p v m核心体系结构、 消息传递、 消息驱动和系 统控制原理是本章重 点, 也是p v m源代码分析的主要成果。 第四 章 本章首 先讲 述p v m系 统 存在的 动 态可 扩 展问 题, 基于p o s t 进 程 转发消 息的 任务迁移方法和m p v m ( m i g r a t a b le p v m) 的 缺陷。 接着介绍我 们所提出 一种新的p v m任务迁移机制及动态规模可扩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 先论述基于消息传递并行编程问题, 分布对象 d o c ( d i s t r i b u t e d o b j e c t c o m p u t in g ) 研究现 状, 在 此 基 础 上 介 绍 我 们 在p v m对 象 分 布 并 行支 撑方面的 开发工作、 基于p v m的c + + 对象分布 并行机制和原型系 统的测试结 果。 第 六 章 主 要 讲 述机 群系 统 安全 问 题, 可 信o s 安 全 核 心 规 范、 c a p a b ilit y 模 型 及 软 件 体系 结 构, 并且给出.c a p a b il i ty 新的 实 现 机 制。 第七章 在结束语中对全文做了概括和总结, 同时简述了 作者在从事本文 工作过程中的体会和今后工作的展望。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i .z h i w e i x u . c l u s t e r d e s i g n i s s u e s . t e c h n i c a l r e p o r t . n c i c o f c a s . j u l y ) 9 9 6 . 2 . k a i h w a n g , z h i w e i x u . s c a l a b l e p a r a l le l c o m p u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a r c h i te c t u r e , p r o g r a m m i n g . mc g r a w - h i l l . 1 9 9 8 3 . 王鼎新.可扩展机群系 统. f r o m h o t b b s s p o t . 1 9 9 7 4 .n o w p r o j e c t : e ff i c i e n t a n d p o r t a b l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mp i u s i n g a c t i v e m e s s a g e . u n iv e r s it y o f c a l i f o r n i a b e r k e l e y . 1 0 j u l y 1 9 9 6 ( h t t p :/ / n o w .c s .b e r k e l y e d u / f a r. t c o m tn . rn p i .h t m l ) 5 .e .w.f e lt e n , e t a l - e a r l y e x p e r i e n c e w it h m e s s a g e - p a s s i n g o n t h e s h r i mp m u l tic o m p u te r . p r o c . th e 2 3 0 -i n t 1 . c o n f . o n c o m p u t e r a r c h it e c t u r e , 1 9 9 6 6 . s . v a d v e , e t a l . . a u n i f i e d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o f f o u r s b a r e d - me m o r y m o d e l s . 正 e e t r a n s . o n p a r a l l e l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e d s y s t e m s . v o 1 .4 , n o .6 .j u n e 1 9 9 3 . p p . 1 3 - 2 4 7 .林晓东. 机群系统中高可用文件服务的研究与实现. 博士论文. 成都: 电 子 科技大学. 1 9 9 9 8 ,z .x u , k .h w a n g . c o h e r e n t p a r a l l e l p r o g r a m m i n g i n c / / . p r o c . o f i n t 1 . c o n f . o n a d v a n c e s i n p a r a l l e l a n d d i s t r ib u t e d c o m p u t i n g . i e e e s o c i e t y p r e s s . ma r c h 1 9 9 7 . p p . 1 1 6 - 1 2 2 9 .v .s . s u n d e r a m ,e t a l . t h e p v m c o n c u r r e n t c o m p u t i n g s y s t e m : e v o l u t i o n , e x p e r i e n c e , a n d t r e n d s . p a r a l l e l c o m p u t i n g , v o l .2 0 . 1 9 9 4 .p p . 5 3 1 - 5 4 5 i o . v s . s u n d e r a m . p v m: a f r a m e w o r k f o r p a r a l l e l d i s t r i b u t e d c o m p u t i n g . j o u r n a l c o n c u r r e n c y : p r a c t i c e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 v o l .2 , n o .4 . d e c . 1 9 9 0 .p p . 3 1 5 - 3 3 9 i l g a .g c s t , e t a l . . n e t w o r l , b a s e d c o n c u r r e n t c o m p u t i n g o n t h e p v m s y s t e m . j o u r n a l c o n c u r r e n c y : p r a c t ic e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 v o 1 .4 , n o .4 .j u n e 1 9 9 2 . p p . 2 9 3 - 3 3 1 1 2 .a . b e g u e l i n , e t a l . . a u s e r g u i d e t o p v m p a r a l l e l v i rt u a l ma c h i n e . t e c h n i c a l r e p o rt o r n i j t m- i 8 2 6 .o a k r i d g e n a t i o n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 j u l y 1 9 9 4 电 子 科技 大 学博 士论 文:基于p v m的 研 究 一 任 务 迁 移, c + + 对 象 分 布 并 行 及c a p a b i l i t y 实 现 第二章机群系统与p v m系统 p v m系 统是机群系 统开发领域中的 一个实例。它拥有自 身的 一些独有特 征, 但在更多的方面遵循机群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为了在本章后半部分介绍 p v m的 方便, 本章先对机群系统作一般性的简述。 2 . 1理想机群系统 本节介绍理想机群系统模型。在不同的实例中,由于 应用背景和追求的 目 标不同, 各种指标的取舍和折衷方案不同, 导致具体机群实例的软硬件体 系结构, 实现策略及方法, 机群特征和高层抽象等有很大差异川。 2 . l i 机群系 统概念 机群系统是通过高速网络或局域网络 ( l a n) , 依一定拓扑结构物理地将 位置 上分布的同构或异构的p c 机、 工 作站或服务器连接在一起, 在各结点通 用 操 作系 统 之 上的 消 息 传递 机 制, 单 一 系 统 映 像 设 施 ( s s o 和 并 行 编 程 环 境( 接 口) 支持下, 统一调度资源、 协调处理用户分布并行任务, 形成的高能用、 高可用、 可扩展和高性能价格比 的分布并行系统 2 ,3 ,4 a o 机群的每个结点都是一个完整 “ 独立” 的 计算机系统。即每个结点有自 己的 处理器、 c a c h e 、 内 存、 磁盘及某些钧 接口 。 每 个结点都 驻有完整的操 作系 统。 结点可 拥有多个c p u , 如s .m p 服务器。 机群结点的硬件和o s 可以 异构。此时, 它们采用x d r( 外部数据表示) 交互。 对用户来讲, 机群系统是一个单一的计算资源。机群使用单一系统映像 ( s s d 技术来实现单一资源概念。 s s i 使 得机群系 统变得容易使用和管理。 从用 户观点看, 机群系统是一个巨型工作站或超级服务器。 机群结点一般使用通用高速网络以松藕合方式互连。为了实现上的方便 第二章机群系统与p v m 系统 和 便于移 植, 通常使用标准协 议 如t c p / lp ) 进行结点间的 通信 一般而言, 机群系统增强了系统的可用性, 并充分利用了系统内的资源, 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 单位时间完成的任务数) 或缩短了大型作业的运行时间。 理想机群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 - 1 0 图2 - 1 理想机群系统体系结构 2 . 1 .2 机群特征 机群主要特征有能用性、 可用性、 可扩展性和高性能价格比。其中可扩 展性尤为重要。 熊 用 性 是 指 机 群 系 统 易 为 用 户 使 用, 并 为 之 提 供 良 好 服 务 的 特 征 。 由 于 机群中的每个结点均是用户熟悉的 传统平台, 在s s l 和并行编程接口 支持下. 用户可容易地使用各种有力工具, 开发和运行分布并行程序。 原有应用程序 无需修改则可运行在机群系统上。机群系统为用户作业提供大的吞吐量或缩 短运行时间的服务。 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从事生产性使用的时间百分比。 通常由下式来描述: 可用性二 m t t f / ( m t t f 十 m t t r ) 其中, m t t f ( m e a n t i m e t o f a i l u r e ) 是平均无故障时间; m ttr ( m e a n t i m e t o r e p a i r ) 是 平均修复时间。 一个系统的原始可用性是系 统的固有性质。 要提高可用性, 系 统必须增 加相互独立的 冗余软硬件, 消除系 统内的单点故障。 使用 故障诊断技术发现 和定位故障部件, 触发容 错机构, 依一定策略使系统回 卷到故障前的某个位 电 子 科技大 学博士 论文:基于p v m的 研究 一任 务迁移, c 十 十 对象 分布并行及c a p a b i l i t y 实现 置, 进行故障恢复、 重新工作。 检查点技术目 前被广泛用于故障恢复。提高 系统的可用性常通过特殊硬件的支持, 用软件加以 实现。如m a r a t h o n m i a l 2 容 错机群。 若不使用硬件支持, 可用性效果和系统效率会很差。 对于可扩展计算机系 统, 可扩展性概念如下 5 ,6 : 资源可扩展性 规模可扩展性 资源可扩展性 系统中的 处理器数可增加或减少。 处理器个数不变情况下, 其它资源 ( 内 存) 可增减。 系统可使用更高版本, 功能更强, 地址 空间更大的软件。 性二 展. 扩! 可. 件. 软. 机暑 跳 对 芡 司 扩展 性当裂划瞻增仰寸 , 应用可扩展性 1-0 11 傲 .t , 扩 展 性1 71 11增郊寸 ,系 细 泪有 赘 沙。 !lji.ee.,、1t 技术可扩展性 代可扩展性指系统在时间上的 适应延续能力。 空可j犷反 胜裂( 结点 ) 书 胜词到闹幼。 异构可扩展性 系统中部件 ( 结点) 间的开放能力。即异 构结点互连、 互操作的能力。 对机群系统而言, 可扩展性主要是指系统的 计算能 力随结点增多而增加, 即指机群系统的规模可扩展性。 由于机群系统是松藕合结构 +, 其可扩展性是很好的。机群系统的扩展性 根据扩展时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 静态规模可扩展: 在机群初启时, 或在系统中 无作业、 结点中无任务运 行时, 配置系统的规模。 动态规模可扩展: 系统规模可随 机扩展或收缩, 而不影响在系统中正运 行的分布并行任务。即系统规模的随机扩展性, 对系统中正在运行着的用户 作业是透明的。 作者认为: 1 在机群系统上开发动态规模可扩展性是可行的。 2 机群动态规模可扩展性更具实际意义。 9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