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的移动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煤炭、石油的形成 B. 地表水蒸发C.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D. 风能的形成2. 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有可能是( )A. 太阳活动的影响 B. 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C. 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D. 气候的干扰【答案】1. C 2. A【解析】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太阳活动可引起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中断,对雷达产生干扰。A正确。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C点过后北京黑夜逐渐变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 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以下正确的是( )A. 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B. 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C. 华北地区正在收割小麦 D.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4. 2017年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A. AB之间 B. BC之间C. CD之间 D. DA之间【答案】3. D 4. C【解析】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 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是北半球冬至,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巴西高原草木枯黄的时候是南半球冬季;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是南半球冬季;华北地区正在收割小麦是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是北半球冬季。所以D正确。4. 2017年10月1日这一天,是在秋分(9月23日)到冬至(12月22日)之间,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CD之间。C正确。昼夜现象使地球表面出现晨昏线(圈),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结合所学晨昏线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 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A. A B. B C. C D. D6. 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A. B. C. D. 【答案】5. B 6. C【解析】考查晨昏线及昼夜交替。5. 处于黄昏即在昏线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到夜的交线为昏线,B正确。6. 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故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现象,而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C正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 流经A沿岸的洋流为( )A. 巴西暖流 B. 西澳大利亚寒流 C. 本格拉寒流 D. 秘鲁寒流8. 此时,图中A地( )A. 盛行西北风 B.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C. 正处多雨季节 D.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7. B 8. D【解析】考查洋流与气候。7. 通过区域轮廓及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澳大利亚西岸沿海,所以流经A沿岸的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B正确。 结合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 在环流图中( )A. 甲地多晴天 B. 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C. 乙地为低压 D. 近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10. 能正确表示甲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9. D 10. A【解析】试题分析:9. 读图,等水温线向下湿度降低,可以判断甲地水温较高,乙地水温较低。在环流中,甲地是上升气流,多阴天,A、B错。乙地为下沉气流,是高压,C错。近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D对。10. 甲地气温较高,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线向上凸。气压低,等压线向下凹。正确的表示等温线、等压线关系的是A图,A对。B、C、D错。考点:热力环流,气温、气压的关系。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1. 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 )A. 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B. 处风速比处大C. 处吹东南风 D. 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12. 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A. 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 B. 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C. 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 D. 地球距离太阳较近13. 若此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则( )A. 甲位于山脊附近,乙位于山谷附近B. 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高度差C. 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D. 在处肯定能看见处正在插秧的人【答案】11. A 12. D 13. C【解析】试题分析:11. 根据北半球等压线从南往北递减,那么处风向如下图红色箭头,吹西南风,A错。由于处等压线比疏,水平气压梯度较小,所以风速较小,B错。由于等压线向北递减,甲地位于低压槽附近,C对。乙地靠近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D错。故选C。12. 根据等温线向北降低,甲地代表陆地,乙地代表海洋,陆地此时比海洋低温,说明是冬季。北半球冬季时,南极处于夏季,考察船出行,A错。冬季,我国东南沿海盛行偏北风,B错。华北平原的小麦播种不久,在地里过冬,没萌芽,C错。地球此时运行到近日点附近,距离太远较近,D对,故选D。13. 若该图表示梯田俯视图,海拔由南向北减小,甲处向高处凸起,是山谷,乙处向低处凸起,是山脊,A错。该图表示梯田俯视图,并不是等高线,所以a与b的高度差和b与c高度差不一定相等,B错。两处同在一个梯田的边缘,所以高度基本相等,C对。处位于山谷,处在山脊附近,在处看处,视野被山脊遮挡,看不见处正在插秧的人,D错。故选C。【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名师点睛】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图2中地气温大于24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度方向基本一致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如图3中22 、23 、24 等温线)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地势(如图2中地附近等温线走向)等温线闭合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高温)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1)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2)地形: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3)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2)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4)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5)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如图2中台湾东部为台湾山脉,等温线密集,而其西部为平原地形,等温线稀疏)。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凤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 上升湿润 B. 下沉干燥 C. 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 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15.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低压强盛 B. 上海盛行西北风 C. 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 D. 印度半岛高温多雨16. 受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 东非高原 B. 巴西高原 C. 马达加斯加岛 D. 撒哈拉沙漠【答案】14. B 15. B 16. D【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14. 图中位于南回归线以南附近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下沉干燥。B正确。15. 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说明直射点位置在南半球,南半球处于夏季,北半球为冬季。则亚洲高压强盛,A错误;上海盛行西北风,B正确;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南,C错误;印度半岛高温干旱,D错误。所以本题选B。16. 图中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是东南信风带,主要影响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撒哈拉沙漠在北回归线附近,所以不可能受东南信风影响。D正确。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 甲地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18. F为一小岛,1月份西侧月平均气温大干0,且降水量较大。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F岛地处热带地区,因而降水较多,温度较高B. F岛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因而降水较多,温度较高C. F岛处于季风区,冬季处于西北风迎风坡,同时岛屿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故西侧1月份降水量较大,温度较高D.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小岛西侧降水较多,气温较高19. “十雾九晴”(指深秋、冬季和初春季节)说的是大雾天气多发生在晴天,其依据是( )A. 晴天大气逆辐射较弱B. 晴天空气中水汽含量多C. 晴天空气中的尘埃多D. 晴天大气运动缓慢,有利于水汽凝结【答案】17. B 18. C 19. A【解析】考查气候类型分布及大气逆辐射。17. 图中甲位于30-40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正确。18. A岛位于大陆东部的岛屿,属季风环流控制,1月份,北半球冬季,A岛吹西北风(偏北风),经过洋面的增温增湿,气温较同纬度大陆高,岛屿西侧正值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C正确。19. 由于晴天夜晚云层薄,故而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温度低,水汽易凝结,从而形成大雾天气。A正确。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llOE)、乙(45N,120E)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的是( )A. B. C. D. 21. 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 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B. 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C. 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D. 甲地大风;乙地阴雨连绵【答案】20. B 21. D【解析】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20. 根据锋面气旋原理,东部为暖锋,西部为冷锋,故排除C、D;因为甲(40N,ll0E)、乙(45N,120E)是近地面的两地点,都位于北半球,水平气流逆时针方向,所以B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结构示意图,排除A。故B正确。21. 据上题,甲地冷锋锋后,阴雨、刮风、降温天气,乙地暖气团锋前,连续性降水,排除AB;根据北半球气旋水平运动规律逆时针辐合,故甲地为偏北风,乙地为偏南风,排除C。故D正确。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 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 丙 B. 乙 C. 甲 D. 丁23. 四个地区中,哪个地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气候(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22. A 23. D【解析】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分布。22. 1.结合气温和降水图可知,甲的1月气温在0以下,7月气温高于20,且降水集中,为温带季风气候;乙的1月气温在0以上,7月气温低于20,即冬不冷夏不热,且降水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全年高温,全年雨量大且7月降水集中,为热带季风气候;丁的1月气温在0以上,且7月高温期少雨,为地中海气候。四个地区中,丙地区纬度最低,昼夜长短变化最小。故A正确。23. 据上题可知,四个地区中分布最广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都有分布。D正确。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两侧的地下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单位:米),P为河岸的一处观测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东北流向西南 B. 可能位于黄土高原C. 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D. 一年有两个汛期25. 此时,该河流的剖面可能为( )A. B. C. D. 【答案】24. C 25. B【解析】试题分析:24.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和等高潜水位线可知,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A错;等潜水位线只有60米,不可能位于高原上,B错;位于36N,有结冰期,且自低纬向高纬度流,可能会有凌汛,C正确;海拔低、纬度低,没有春季的积雪融水的汛期,只有夏季一个汛期,D错。25. 潜水流的方向是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流向低处,应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D错;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右岩也就是P点所在岸受侵蚀,坡度陡,B正确。【考点定位】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等潜水位线的判读【知识拓展】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方法: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递变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可知河流流向。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因此,垂直等潜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下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下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6.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 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27.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B. 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C.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答案】26. C 27.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和地貌,主要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们要通过具体的实际地理问题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产关键。26. 阅读材料,准确理解题目中的“腰身”、“全裸”的含义,是描述当地植被覆盖的情况的。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之所以露出“腰身”,与山体地势陡峻、植被难以生长有关。D正确。27. 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大,对岩石进行破坏的外力作用以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为主,B正确。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 褶皱 B. 背斜 C. 向斜 D. 断层29. 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 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 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在丁处 D. 图中岩层为岩浆岩【答案】28. C 29. A【解析】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应用。28.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中间最新,而两翼岩层逐渐变老,故为向斜。C正确。29. 图中甲处为背斜,它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一南北向隧道,隧道易积水;图中岩石具有层理结构,判断为沉积岩。A正确。30.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图中序号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A. 针叶林常绿林 B. 常绿林草旬 C. 草甸草原 D. 针叶林草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某山地的基带为荒漠,应处于温带地区,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自然带应为温带草原;自然带位于落叶林以上地带,应为针叶林;常绿林位于亚热带地区。故D正确。二、综合题。(40分)31.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压分布看,甲处是_,从气流看乙处是_。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hPa(选择填空)。(3分) A59P60 B60P61 C64P65 D50P51(2)如果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_。(3)丙处与丁处相比,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处的风较温暖湿润,其原因是_。【答案】(1)高气压气旋A(2)山地(山峰、高地)(3)丙图中丙处等压线比丁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所以丙处的风力较大丁丁处多吹偏南风(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解析】(1)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可知,甲、乙分别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结合两地等压线可知,甲地气压大于1040、小于1042.5,乙地气压小于990、大于987.5,因此两地气压差在50到55之间,因此D正确。(2)A处为低压中心,若该气压中心的形成有关,则该地可能是山地地形,地势较高,气压较低。(3)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越大,图中丙处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丁处的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较为温暖湿润。【点睛】相邻等压线之间若出现闭合的等压线,则该等压线内部数值符合“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的规律,即若该闭合等压线的数值为相邻等压线中的大值,则其内部气压大于该大值;反之,若该闭合等压线的数值为相邻等压线中的小值,则其内部气压小于该小值。这一规律也适于其它等值线。32.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1)在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海域。(2)该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选择填空) A1、2月 B3、4月 C7、8月 D11、12月 理由是_。(3分)(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4)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答案】(1)(2)C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当暖湿的季风经过较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3分)(3)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4)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的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因此海域易出现海雾。(2)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暖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故C正确(3)从盛行风、地形、洋流三方面考虑。(4)图示海域有着名的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33. 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山东省极力推崇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其中“一山”指的是泰山,其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后园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继续增高。材料二 部分泰山景观图。(1)结合材料一分析泰山所属的山地类型,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中十八盘图片,分析山区交通线路选址的原则。(3)材料二中盘山公路交通线,呈_形,并分析形成该交通线布局的原因及意义。【答案】(1)太古代的泰山是由于地壳的褶皱隆起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吊笼考试题及答案
- 玻璃制品机械成型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店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矿井制冷降温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无响应问题解决
- 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装配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山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保险公估人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用消毒、低温设备组装调试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师调动考试题及答案
- 拱板屋面施工方案
- DB43∕T 439-2019 地理标志产品 湘莲
- 2021版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附流程图
- 门窗安装用工合同模板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
- TCECA-G 0286-2024 户式空气源热泵水机三联供系统技术规范
- 2024至2030年中国聚硫橡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 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50题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50题
- DBJ50-T-271-2017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技术标准
- JT-T-155-2021汽车举升机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