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对策分析.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对策分析.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对策分析.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对策分析.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对策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对策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体操类课程是初中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 段。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学体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与总体教学质 量的好坏。然而当今的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学校,领导对开展体 操类课程缺乏重视,教师对体操类课程的教学缺乏激情,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对体操类 课程的锻炼价值认识不足,进行农村中学体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豫西地区(即洛 阳市、三门峡市)农村初中的体操类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对制约豫西地区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的开展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豫西农 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的对策,旨在为加快中学体操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发现:1.体育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是男女比例比不 协调,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专业体操类教师少;2.学生对体操类课程的认识不足,参 加各种课外活动和比赛的机会较少;3.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情况基本 理想;4.教材的选择基本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单一,健美操、舞蹈等新兴项目的开 课率不高,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陈旧,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充分,体操类课时数较少,评 价方法仍然是以教师评价为主;5.教学的基本场地和设施缺乏。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 iii abstract gymntics curriculum progra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e curriculum of middlo school, and it is an effectual mea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oth physically and meatally. the status quo in teaching of the gymnatics course. to some degree reflects the results of the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and its quality. however, it is of concern about gymnatics courses teaching present, especially on rural areas. leaders arenot interested in opening gymnatics courses. teachers care little about gymnatics. studentsknow little about the value of the gymnatics cours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status quo gymnastics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in the west of hena province( luo yang san men xia city and ping ding san city) this article adopts document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interviewing expert, etc. based on rural areas are restricted. and pointout the problems and shortages, and also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make it more reasonable, and aimed at promoting a better future in rural areas of the west of henna province. the conclusion auording to the research: 1. pz teacher are young and middle-aged mostly. the age is reasonable bacially, but the propor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are discordant. education background lager is undergraduate couse mainly. there are ferr gymnatics teacher major. 2. students know little about the gymnatics classes and lack the chance to partictpate in extra 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competion.3.pz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n sports and health couse standard is reasonable bacially. 4.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on curriculum standard bacially. the teaching ways are old. the develop of rescourse havent developed fully. there are few classes to iv attend gymnastics. and the valu way is still judged by teachers. aerobics dance and other newly developing programs are still in low rates for oping. 5. the bacial area and facilities are still in shortage. key words: rural middle school, gymnastics courses, stutes quo teaching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据我所知, 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 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 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 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 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 以采取影印、 缩印、 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1 前言 1 1 前言 1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素质教育进入了整体推进阶段。素质教育的基本要 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1。中学生 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主体, 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这一时期,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思想,传统的体操类课程教学在运动形式 和内容上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需求。健美操、体育舞蹈以及体操的拓 展项目街舞、瑜伽等项目,就是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兴体育项目。2003 年 9 月全 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开始出台实施,其中规定的必修课程中, 主干课程体操就改为“体操类,包括了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课程。这一课程方 案的颁布, 必将推动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学校体育教育普遍处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地位,忽视学生 的个性特点,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主动参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1999 年 6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 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 年 6 月, 国务院关于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 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确定了改 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于 2001 年 9 月在全国 38 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3 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 500 个县、区 开展实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 断得到深化。 1.1 选题依据 恩格斯曾经说过; “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 比一天充足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 运用 2。 ”然而现代化进程使劳动形式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仅加大了脑力劳动的 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2 比重,而且影响着人类的体质和健康。随着文明的发展,文明病也随之而来,人类正面 临着新的挑战。而体操是人类社会最早从事的体育项目之一,它的健身、强体、娱乐、 保健等功能,使体操长期屹立在世界体育之林,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军事、宗教等社会活动从远古走到今天。自从我国有学校体育以来,体操运动就成为我 国学校体育中重要的内容。 一位外国的教育家曾这样说: “如果谁能搞好中国八亿农民的教育,他将是世界上 最伟大的教育家” 。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国农村教育的成功是分不开的,同样,中国学校 教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也与中国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省地 处中原,是人口大省 、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学生占有较大的比例。做好农村 地区的体育工作,直接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提高农民 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大事。农村学校体操类课程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进一步加强农村初中体操类教学工作,对于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消除文盲, 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学体操类教学内容更 加丰富,出现了健美操、体育舞蹈、街舞、啦啦操等新的课程,非常符合中学生的生理 和心里特征,特别受中学生的青睐,更能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然而由于种 种原因, 中学体操类教学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在大部分农村初中很少开体操类课, 有的甚至不开体操类课,另外,科研投入和研究成果都很少,整体质量不高,不能满足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我省农村中学体操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影响因 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体操类课程能更好的在农村中学顺利开展, 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体操类课的乐趣,并使他们终身受益。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初中 生年龄多在 12-15 岁之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无论是身体形态,生理机 能还是心里发育都需要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对体操类课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将 有助于促进身体形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发展,提高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和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在各种环境下的避险、求生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奋进的精 神,这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能替代的。而且体操类课程还能塑造健美的形体和良好的气 质。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体操类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和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学校体育 1 前言 3 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体操类课程内容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 化,新体操项目的出现使体操类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本文试图通过对豫西农村初中 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的进行研究,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 课程教学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加快中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对深化我省农村中学体操类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体操 古代体操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 意为裸体。 传说古希腊人是赤裸着身体进行锻炼的, 古希腊人将锻炼、运动竞技及游戏的一切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投、摔跤、攀岩、 舞蹈、骑马和军事训练中的游戏等身体活动都称为体操。这种涵盖所有运动形式的体操 概念一直沿用了许多世纪。到十九世纪时期,新体育项目的出现,建立起“体育是以身 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这一新概念,于是“体操”一词便和“体育”一词并存、混用。 直到十九世纪末,体操一词才同体育一词分开。体操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独立的体育运 动项目。 现代体操的定义,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 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表现人体控制能力,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运动 项目 10。体操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操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必 修课程,掌握体操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同时,体操在 大众健身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它对提高人的素质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体操概念 的理解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第一,竞技层面上的体操,即竞技体操;第二,基础层面上 的体操,指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及教材化了的竞技体操;第三,拓展层面 上的体操,包括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蹦床及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 11。体操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体操内容和形式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 应的内容体系。体操也是我国大众喜爱的健身项目,健美操、舞蹈、广播操、实用体操、 简单技巧练习、器械练习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3.2 体操类课程 2003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简称 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4 课程方案 ,其中课程领域里提到“体操类”课程,指出体操类课程包括基本体操、 健美操、舞蹈等课程,本文中提到的“体操类”是指课程方案中提到的体操类课程, 内容包括基本体操 ( 队列队行练习、徒手体操练习、轻器械体操练习、专门器械体操 练习等)、器械体操、健美操 、舞蹈等课程 12。 1.3.3 基本体操 基本体操是体操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人们采用最简单的体操手段,增进健康,增强 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和劳动效率的体操。基本体操的内容随着整个体操的发展在不断变 化的,20 世纪末基本体操的内容包括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 健身操、实用性体操等简单动作 13。 1.3.4 器械体操 由于历史的原因,器械体操专门用来指竞技体操中的各个项目,包括双杠、单杠、 跳马、平衡木、高低杠等项目。要求练习者在不同的器械上控制自己的身体,利用自己 身体的内力和器械的条件来完成各种动作。除了竞技体操中的器械体操外,还有许多用 于增强体质、健康和掌握实用技能的器械体操。如吊绳、肋木、体操凳等各种练习器 14。 1.3.5 豫西 豫西地区包括洛阳、三门峡、二个城市, 西接陕西,东靠中原,北依太行,南邻 黄河。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地处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以平原为主。东经 11108133 45,北纬 33083505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15。 1.4 豫西农村特征 豫西农村多丘陵山地的特点。总地域面积二千六百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 52.5%,丘陵占 35.8,平原占 11.7。大致上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荒山宜林面 积和村庄道路河流面积各占四分之一。 耕地面积九百六十三万亩, 人口六百二十八万 16。 这个地区的突出特点是:少平川,多山地,工业发达地区集中沿陇海铁路两侧分布,人 口密度很小,平均每平方公里约 230 人左右,散居、独居户多,生产落后、经济不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很低,水力资源和矿藏资源丰富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生产落后状态,迅 1 前言 5 速提高物资、文化生活水平。 1.5 研究现状 1.5.1 体操类课程相关理论的研究 建国以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操类运动理论体系逐渐从模仿、借鉴、学习走 向自主、探索和创新。体操类理论和实践成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有关体操 类的代表作品有; 1988 年, 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 体操 (全 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 ,教材针对普修课的对象的实际情况,着重介绍了普修教 学相关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黄燊主编的体操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0 年) ,重点阐述了与体操教学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能,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和 能力的培养,加强了中学体操教学实际需要的内容;冯瑞,王永明写的基本体操 (山 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 年) ,此书从基本体操的发展内容、作用、创编、练习、教学 和比赛等方面,对基本体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吴维铭的中国学校体操历史与发展研 究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年)着重阐述了体操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及其演 变历程。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美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占有一席 之地, 从而促进进了健美操的引进和兴起。 1984 年由北京体育学院健美操研究中心推出 “青年韵律操”使健美操在我国迅速得到普及。肖光来等人编写的健美操 (人民体 育出版社,2005 年) ,介绍了健美操的专业知识及健美操运动相关学科领域,还介绍了 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各类健身健美操内容,如有氧拉丁等。黄宽柔,姜桂萍主编的健美 操 体育舞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分别介绍了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 与基本技术、锻炼指导方法、创编与教学原则等。 1.5.2 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及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操类课教 学改革已成为人们探索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有关这方面的代表性的文章有,宋益 刚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研究海淀区示范中学初中体操教学现状分 析 ;李鸿呼和浩特市中小学体操教学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高国军河 南省豫北区示范高中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史登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教学 与改革研究 (扬州大学,2009 年, ) ;张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背景下河南省市属初 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6 中体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蒋琳娜 大连市普通高中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 王玮河北省市区中学体操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李卫东香港地区学校 体操教学发展与改革探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年第 6 期) ;蔺新茂老师河南省 体育新课程标准试验区体操教学现状调查 (河南大学,2005 年) ;王福秋吉林省普通 中学体操器械现状及创新可行性的研究 ;杜兆斌山东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研 究 ;王国秀山东省胶东半岛城市中学“体操类”课程开展现状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年) ;李静新课程标准下的基本体操教学状与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 年第 3 期) ;张京平呼和浩特市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内蒙古 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 2 期) ;翟丽伟吉林市区高中开展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研究 (2008 年) ;周红霞兰州市区中学开展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西北师 范大学,2005 年) ;龚喜娟江苏省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苏州大学, 2007 年) ;岳锐大庆示范高中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2007 年) ;陈金河北省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2007 年) 。 纵观这些研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师情况的讨论,教师以年轻人群为主,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男女教师比 例不协调,学历层次基本达标,体操专业教师比例低。体育教师对体操的认识不足,不 能从分开发体操课程资源。教师在体操教学中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因材施教,还是教 师的讲解、师范、保护和帮助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不足。缺乏健美操 专业教师,健美操师资需要培训。 (2)对教材方面的讨论 教学内容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3)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的讨论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内容以队列队形和基本体操开展最为广泛,其次是轻器械 体操中的跳绳、跳皮筋、沙包等等,器械体操几乎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课的评价方面都不太理想。 (4)对学生情况的讨论 学生体质差, 体操基础缺乏, 无法完成体操中的难度动作, 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差。 学生比较喜欢健美操,对健美操的了解主要从媒体上了解。 (5)对场地器材的讨论 1 前言 7 大多数学校的体操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体操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更为 严重。 (6)影响体操类课程教学的因素讨论 社会因素,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人们习惯于重智育而轻体育的现象, 另外, 新的时尚的健身方式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操的开展。家庭因素,家长过分溺爱 独生子女,害怕孩子受伤害。学校因素,学校害怕受伤事件给学校带来麻烦,学校的场 地器材设施不完善,教师的态度及自身的教学水平制约体操教学。还有应试教育模式、 达标的影响等等。 1.5.3 有关体操类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 姜敏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2008 年) ,认 为传统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浓厚的竞技色彩,不能全面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 展。 讨论了体操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提出了构建体操教学内容的理论框架。 曲鲁平、 王健、和平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操教学素材的筛选与确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5 期) ,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小学体操素材进行赛选和确定。 曲鲁平, 王健 大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操类项目的教学设计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年第 3 期) , 探讨了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操类项目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 指出体操教 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健身性、可行性、娱乐性、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体操教学内容 开设的顺序为:支撑跳跃、轻器械体操、广播体操、技巧、体育舞蹈、队列队形、团体 操、艺术体操、韵律体操和健美操;体操教学内容的组织既要注意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合 理衔接,又要协调横向和纵向的关系。 1.5.4 有关体操类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何进胜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初中体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2003 年) ,探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及形成的教学方法, 通过试验 学生的体操 素质、 体操学习兴趣、 学习方式 、 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侯峥嵘 健 美操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 ,探讨了学导式教 学方法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技能及其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创 新能力的培养,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朱燕情景教学在中学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与 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8 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07) ,对中学健美操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实验研究,提出 了在中学健美操教学中引入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情境教学的理念,坚持“健康第 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利于提高学生自我 发展的能力,并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 意识,引入情境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倡导开 放式、探究式教学等。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中给与学生更多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 学生的兴趣,最大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1.5.5 有关体操类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 王德华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体系探讨我国体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理论研 究 (北京体育大学,2005 年) 。探讨了发展性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把 改进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作为评价的主 要目的。评价方法以对话和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评价,评价者与评价对象进行平等 对话,不需要给出确切的分数,能有效的将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教 师和学校的同向发展。 1.5.6 有关体操类课程其它内容的研究 本人查阅了近十五年的文献资料,发现关于中小学体育舞蹈教学形体训练的论文很 少。形晓虎、管春风对普通中学增设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构想 ;李世平中学开设体 育舞蹈课的可行性研究 ;陈姝婷浅析在中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可行性 ;张健洪对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开设体育舞蹈的论析 ;陶婷婷浅析体育舞蹈的价值及推广 ,这 些文章从体育舞蹈的健身、娱乐作用、满足中小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以及体育舞蹈的价值 等方面论述体育舞蹈课开设的必要性。张博对中学体育舞蹈教学的思考 ,从体育舞 蹈的开展现状及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的音乐的选择、动作的编排及教学方面进行了分 析。马玲体育舞蹈礼仪文化透析探讨了体育舞蹈的礼仪程式、优雅风度、高尚修养、 愉悦情感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并提出了体育舞蹈课内与课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袁勤、 薛娜论体育舞蹈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训练 ,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学生的视觉、听 觉、记忆力、创造性等能力。宋雅勤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探讨了体 育舞蹈教学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感受和创造力的培养。有关中小 1 前言 9 学形体训练的文章有宋文云中小学形体课教学探骊 ,这篇文章从艺术体操、健美操、 舞蹈这三个方面所涵盖的身体素质、形体娇正和欣赏对中小学生形体课教学内容进行探 讨。目前中小学开设形体课十分必要,开设的形体课内容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 应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及学生的需求来开发课程内容。建议尽快普及中小学形体课,加大 教师培训工作。 1.6 体操类课程的价值分析 体操类课程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手段,一直以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体操教学内容以直以来都以竞技体操为主,随着时代 的发展,现代体操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它的动作趋向不规则、热情、奔放、自我享 受与自我调节的形势发展。体操类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仅是原来的单杠、双杠、跳马、 技巧之类的竞技体操的内容,新出现了健美操操、拉丁操、啦啦操、街舞等,活动方式 灵活多变,对人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体操是中国奥运会的夺金项目,通过体操可以 使学生了解奥运知识、了解体操文化、了解中国体育的历史,丰富体育文化的内涵。(2) 队列队形和徒手体操是体操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不受场地和器械的限制,有助于 学生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人体的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 义精神。(3)轻器械体操是在徒手体操的基础上运用一些轻器械进行的身体练习。徒手体 操和轻器械体操是中学生学习舞蹈的基础。 (4)体操中的滚动、 转体、 跳跃、 平衡等动作, 提高前庭分析器的机能和身体的灵巧、协调等身体素质。并能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 避险能力。(5)器械体操中大量的动作需要人体克服自身的重力、克服器械的阻力,在练 习时往往使身体处于一个特定的非常态的位置,而这些位置是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可以 培养学生勇敢、 顽强、 果断等意志品质, 有特殊的锻炼价值。 (6)韵律体操融入音乐成分, 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7)保护与 帮助是体操类课程教学中的一大环节,它是加速学生掌握动作的有效手段,又是防止伤 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它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最基本的自 我保护手段 9。从体操的发展可以看出,体操在推动着学校体育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 在进行着自我的完善,使之更加丰富。 1 前言 11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豫西(即洛 阳、三门峡、 )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师和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根据本论文的需要,本人查阅了教育学 、 学校体育学 、 体育史 、 体育社会 学 、 体育心理学 、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相关书籍, 还查阅了中国硕博士文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有关初中体操类教学现状及有关方 面的论文,共查到有关学校体操类课程教学方面的相关论文 85 篇,其中硕博士论文 33 篇,期刊论文 52 篇,有关河南省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的论文没有、还查阅了网上 有关教学改革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2.2.2 调查法 2.2.2.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对豫西农村初中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各初中的体操类课程教学 情况。本人依据随机抽样的方法从 40 所初中抽取 150 名老师和 720 名学生作为本课题 的调查对象。由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并通过重测法对问卷的的信度进行检验。 2.2.2.1.1 问卷的设计问卷的设计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的书籍和体操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并对河南省高校和初中具有 中级以上职称的 35 位体育专家和骨干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有关体操教学情况 的问卷。豫西农村初中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体育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在设计问卷前, 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社会调查方面的书籍和体操教学方面的论文及相关问卷,为论 文的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遵循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经过专家 的评审,问卷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本研究的意图,可以实施调 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12 查。 2.2.2.1.2 问卷的信度问卷的信度 采用重测信度法,问卷发放前,抽取调查对象的小部分进行重测,两次相隔 14 天, 将这部分教师和学生两次填写的问卷结果进行相关系数的分析,得出结论为:相关系数 大于 0.8,说明检测结果高度相关。 2.2.2.1.3 问卷的效度检验问卷的效度检验 问卷初步设计完成后,征求了 17 位有关这方面是专家意见。经过多次的修改,再 由专家进行分析和评定,有 17.6%的专家认为问卷设计的很完善,有 82.4%的专家认为 问卷的设计比较完善,没有专家认为问卷的设计不完善。最后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 专家对调查问卷的每一道题的选择适合百分数都达到 85.1 以上, 最后得出一下结论, 调 查问卷所涉及的问题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内容,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 针对性。 如表 1 表 1 效度检验专家统计表(n=17) 项目 很完善 比较完善 不完善 选择人数 百分数% 3 17.6 14 82.4 0 0 2.2.2.1.4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本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和当面回收及邮寄的方式,豫西共十四个县,从这十四个县中 随机抽取共 40 所初中,面向这 40 所初中发放问卷。教师问卷共发放 150 分,回收 146 分,其中有效问卷 129 分,回收率 97.3%,有效率 86%,学生问卷共发放 720 份,回收 716 份,其中有效问卷 678 份,回收率为 98.4%,有效率为 90.4%,如表 2、表 3。 表 2 教师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统计表(n=150)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有效问卷 回收率 有效率 150 146 129 97.3% 86.0% 表3 学生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统计表(n=720)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有效问卷 回收率 有效率 720 716 678 99.5% 94.7% 1 前言 13 2.2.2.2 访谈法访谈法 在调研和论文撰写期间,针对有关研究问题,对豫西农村初中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 进行访谈。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多种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调查结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归纳等,论证相关 结论。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 统计软件,excel 软件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15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操类课程的开展状况 体操类教学内容是初中体育教材体系中的主要教材之一,体操类教材的教学时数约 占初中总教学时数的 37138,学时比重大 17。然而近年来,农村初中体操类课 程开展并不理想。从开始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了新课 程标准的培训,但是由于实施时间短,有些学校还不能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 教学。所调查的 40 所学校,大部分学校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开设了体操类课程,但由 于新课程标准对体操类课程开设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且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也不 同,使学校在开设项目上有很大的不同。 表4 体操教学内容选择情况统计表(n=129) 教学内容 人数 百分数% 列队形练习 徒手体操 韵律操(健美操、艺术体操) 校园舞蹈 实用体操(投掷、爬行、负重搬运、翻越障碍等) 轻器械体操(沙包、跳绳、哑铃等) 器械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 团体操 技巧运动 123 120 18 21 18 54 2 36 9 95.3 93.0 14.0 16.3 14.0 41.9 1.6 27.9 7.0 从调查的数据中得知, 有 123 位教师选择队列队形练习, 占总人数的 95.3%; 有 120 位教师选择徒手体操,占总人数的 93.0%;有 54 位体育教师选择了轻器械体操,占 41.9%, ;有 36 教师选择团体操,占 27.9%;校园舞蹈有 21 位教师选择,占 16.3%;韵 律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等)有 18 人选择,占 14.0%;实用性体操(投掷、爬行、 负重搬运、翻越障碍等)有 18 位老师选择,占 14.0%;技巧运动只有 9 位老师选择, 占 7.0%。通过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基本上避开危险性 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16 较大的器械体操项目和技巧项目,避免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体 操类课程教学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一些有难度和危险性,但具有较高健身及生活实用 价值的教学内容,被随意删除掉。有些学校甚至不上体操类课,特别是器械体操内容, 使体操类课程教学成为体育教学中可有可无的内容。轻器械体操开展现状不理想的原 因,与器械有很大的关系。它的开展需要学校有足够的教学器材,而学校的经费又制约 了轻器械体操的开展。 3.1.1 初中教材中规定的体操类课程开设状况 3.1.1.1 健美操教学现状健美操教学现状 表5 健美操课开设情况调查表有关情况(n=129) 有无开设 健美操课 是否有专业 健美操老师 有没有必要开 设健美操课 是否有开设健 美操课的打算 项 目 有 没有 有 没有 有 没有 有 没有 人数 百分数% 12 9.3 117 90.7 24 18.6 105 81.4 87 67.4 42 32.6 26 20.2 103 79.9 由表 5 可知,目前有 90.7%的学校没有开设健美操课程,有 9.3%的学校开设有健美 操课程。 有81.4%的学校没有专业的健美操老师, 有18.6%的学校有健美操老师。 有67.4% 的体育老师认为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程,有 32.6%的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程。有 20.2%的学校有开设健美操课的打算,有 79.9%的学校没有开设健美操的打算。这些数 字说明目前豫西农村初中的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健美操课,虽然体育教材规定的有健 美操的内容,有关教育部门提出中学应该开这门课程,体育教师也希望开设这门课,但 由于体育师资和学校经费及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原因,目前健美操的开课率非常的低。 影响健美操教学开展的因素如表 6, 缺乏专业的健美操老师居于第一位, 有 96 人选 择,占 82.1%;学生人数多居第二位,有 51 位教师选择,占 43.6%;领导不重视居第三 位, 有 41 位教师选择, 占 35.9%; 学生素质差排在第四位, 有 26 位教师选择, 占 23.1%; 学生不喜欢和其他原因分别占 7.7%和 5.1%。针对这些现象,为了使健美操能在中学中 很好的开展起来,应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健美操业务水平进行培训,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 入力度,改善体操教学环境。另外,要加快健美操教学改革,提倡分组教学,缓解学生 3 结果与分析 17 人数多的压力。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地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教材,丰富健美操教材 内容,并使之更适合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最后,仅靠体育课堂的课时数来达到健身 健美、强体质的目标还远远不够,还应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健美操活动小组,通过小组 活动来增加健美操活动时间。 表6 影响健美操开展的因素分析(男=32,女=37,n=129) 性别 男 女 项目 人数 百分数% 人数 百分数% 合计 人数 百分数% 领导不重视 缺乏专业的教师 学生不喜欢 学生素质差 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人数多 其他 30 71 6 9 2 34 3 33.3 76.7 6.7 10.0 2.3 36.7 3.3 11 25 3 17 9 17 3 30.8 69.2 7.7 46.2 23.1 46.2 7.7 41 96 9 26 11 51 6 35.9 82.1 7.7 23.1 25.6 43.6 5.1 3.1.1.2 校园舞蹈教学现状校园舞蹈教学现状 表 7 校园舞蹈课开设情况调查表(n=129) 项目 开设有校园舞蹈课 没有开设校园舞蹈课 人数 百分数% 9 7 120 93 表 8 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在中学中增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内容(n=129) 项目 很有必要 可有可无 没有必要 人数 百分数% 66 51.2 39 30.2 24 14.0 校园舞蹈是中学新增加的体操类课程内容,人们对它的功能还不是非常的了解,但 对这项运动却非常的感兴趣。从上表 7 可知,有 93%的学校都没有开设校园舞蹈课,有 7%的学校开设,说明开课率非常的低。从上表 8 可知,有 51.2%的老师认为很有必要开 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18 设校园舞蹈课,有 30.2%的认为可有可无,有 14.0%的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这些数 字说明,多数体育老师还是希望学校开设这个项目。 表 9 影响校园舞蹈开展的因素分析(n=129) 性别 男 (92) 女(37) 项目 人数 百分数% 人数百分数 合计 人数 百分数% 领导不重视 缺乏专业教师 场地器材不足 学生素质差 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人数多 资金缺乏 学生不喜欢 15 43 40 10 7 7 7 0 11.5 32.7 30.8 7.7 5.8 5.8 5.8 0 1 8 6 4 5 8 3 3 3.4 20.7 17.2 10.3 13.8 20.7 6.9 6.9 16 51 46 14 13 15 10 3 8.6 28.4 25.9 8.6 8.6 11.1 6.2 2.5 校园舞蹈是融健身、 健美、 健心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其运动强度适宜初中学生锻炼, 能有效地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及各器官的机能,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尤其是身体的 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有较为明显改善与提高,并且在锻炼中能享受美、感受 美、缓解身心疲劳、培养良好的气质,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随着时代 的发展,校园舞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走进了中学体育课堂,校园 舞蹈表现出良好、独特的教学效果,普遍被体育教师接受。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还 存在着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从上表 9 可知,在校园舞蹈开展不理想的因素中,缺乏 专业教师占 28.4%, 排第一位; 场地器材不足占 25.9%, 排第二位; 学生人数多占 11.1%, 排第三位;领导不重视,学生素质差,教学效果不明显分别占 8.6%,排在第四位;资 金缺乏占 6.2%,学生不喜欢占 2.5%。学校要尽快改善目前不利于校园舞蹈的开展因素, 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3.1.1.3 基本体操教学现状基本体操教学现状 基本体操是人们采用的最简单的体操手段,是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 的运动技能和生产劳动效率的有效手段。基本体操是体操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 3 结果与分析 19 体操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体操类课程开展状况。 表 10 基本体操开展情况(n=129) 项目 选择人数 百分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