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羽毛球运动趣味性强、参与难度小,因此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青睐。近年来,武 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参与热情日益高涨。通过调查了解武汉市羽毛球爱 好者消费现状,分析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规律及潜力,为更好地指导武汉市羽毛球 爱好者进行羽毛球消费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武汉市羽毛球消费市场的系统研究奠定基 础。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对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基本特征、消费目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进行调查,分析武 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以中青年居 多,男性多于女性,学历结构较高,从事的职业多为科教技术层和管理层,相应的收入 水平较高;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进行羽毛球消费的首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其他目的还 有休闲娱乐、减肥、提高球技等;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整体水平偏低,其中月消 费支出水平较低,月消费时间量适中;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结构中,实物型消费 与参与型消费支出明显高于观赏型消费和信息型消费; 影响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参与 羽毛球消费的因素中,主观积极因素排序靠前的为:强身健体、兴趣爱好、提高球技等。 客观积极因素排序靠前的为:羽毛球运动的独特魅力、受亲戚朋友影响、受体育名人影 响等。主观消极因素排序靠前的为:羽毛球技术动作太难、身体素质不好、运动后疲劳, 难恢复等。客观消极因素排序靠前的为:羽毛球场馆收费太高、羽毛球场地太少、羽毛 球服饰和器材价格太高等。 关键词: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 ii abstract because of its great playfulness and low participating level,badminton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population. in resent years,the number of badminton lovers in wuhan has developed gradually,and so as the participate enthusiasm.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umption situation of badminton lovers in wuhan,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sumption regulation and potential of these people,and this may provide better direction for the badminton related consumption among them,which ma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onsumption market of badminton in wuha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interview,questionnaire,log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study investigate the basic features,consumption purpose, consumption level and structure of badminton lovers in wuhan,and also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ir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most of the badminton lovers in wuhan are youth,and males take the majority,most of the badminton lovers are well educated and their occupation are mostly related to technique and management which means higher income;the major purpose of badminton lovers in wuhan is build a sound body,and then entertainment,loosing weight and technique development;the holistic consumption level remain relatively low,it has a rarely lower ratio in their monthly consumption,and the consumption time stay medium;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badminton lovers in wuhan,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participate consumption are evidently higher than aesthetic consumption and informative consumption;among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consumption of badminton lovers in wuhan,the subjective positive factors are:building a sound body,interest,technique developing and so on. the objective positive factors are:the unique charm of badminton,the influence from relatives,and the influence from sports stars. the subjective negative factors are:hard technique,the physical quality not well,and fatigue after exercise,and slow recovery. the objective negative factors are:the badminton facility charge is too high,the badminton cour is too few,the badminton clothing and equipment price is too higher. keywords:wuhan;badminton;fans;consumption situation 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章 引言 1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和劳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人们 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也给健康带来了许多危害。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运动担负着恢 复人类健康的历史使命走上了历史舞台。 当前, 随着物质、 精神生活的不断充实和丰富, 人们对于生活己不再满足于温饱, 而要求生活质量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体育消费” 、 “花 钱买健康” 的消费观念被人们欣然接受。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 它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基础上引发 出的一种适应更高层次需要的消费行为, 是伴随着人们对体育功能和作用的主观认识的 不断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本质 上讲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近年来,体育消费在我国大中城市以及部分 富裕的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体育消费是顺应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规律 的、有增长潜力的服务性消费,它在新世纪的持续活跃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 羽毛球作为一项趣味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参与的难度较小,其活动量可根据参与者 的具体情况随时调节,并且羽毛球是一项隔网对抗性运动,与足球、篮球等容易发生激 烈碰撞的运动项目相比更安全, 因此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而成为大众健身的重要 内容之一。全国各大、中型城市都陆续兴建了各种规模的羽毛球场馆,成立了羽毛球俱 乐部、羽毛球协会等社会团体。爱好和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群逐年递增,我国的羽毛球 市场渐渐火爆,羽毛球运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武汉市是华中地区最发达的城 市,占据良好的地理位置,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加之受前奥运冠 军高崚等国际顶尖羽毛球运动员的影响,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逐年增多,参与热情越来 越高涨。因此有关羽毛球消费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仅依靠政府有关部门来满足羽毛球 爱好者日益膨胀的羽毛球消费需求还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一个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羽 毛球消费市场。笔者希望通过对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了解武汉市羽毛 球爱好者的基本特征、消费目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分析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 费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这不仅关系到武汉市羽毛球市场、羽毛球本体 产业自身的发展,还会对其他相关产业部门产生较大影响,对武汉市社会、经济、文化 的发展也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调查了解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获得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目的、消费水 平、消费结构等数据,对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群体特征进行归 纳总结,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目前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的现状及规律,从而为更好地 指导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从事羽毛球消费提供参考和依据; 分析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 费市场存在的潜力及面临的问题,为武汉市羽毛球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依据;为“体育 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具体数据;为进一步促进武汉市羽毛球消费市场的完善提 供参考依据;为武汉市羽毛球消费市场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对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 开展普及,为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加快体育市场化的进程,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为 相关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生产与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对促进我国和谐社 会的构建及加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第二章 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3 2 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通过网上检索和查阅文献, 目前有关体育消费、 羽毛球运动及开展现状的研究较多, 但羽毛球消费的相关研究甚少。为了深入了解武汉市羽毛球消费现状,到目前为止,笔 者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与体育消费、羽毛球运动、羽毛球消费等 相关研究的文献几十余篇,并查阅相关书籍 10 余部,作为对羽毛球消费现状研究的支 撑文献。 2.1 有关体育消费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得到 了显著提高,体育消费作为市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正逐年 上升,它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些年,人们在体育上投入的金钱 和时间都有了明显提高。人们不光是对于体育产业的实物消费在提高,如体育服装以及 运动器材等的购买,对于参与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和信息型体育消费的需求也 是大幅增加,如参与各种健身锻炼、观看体育赛事、购买体育报刊等。 2.1.1 对体育消费概念的界定 我国对体育消费的研究最早是在 1990 年, 北京体育大学等 10 所高等体育院校的学 者们合作编写了体育经济学概论教材,该教材对体育消费及其特点、消费类型及其 水平等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并建立了较为权威的理论框架。 钟天朗1认为体育消费指人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个人消费的支出。它不仅是指人们 买票去观看体育比赛或体育表演,而且更主要的是指人们为了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享 受余暇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去从事各式各样和体育有 关的个人消费行为。 栾开封2认为体育消费是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或观看体育赛事, 以满足强身健体、 愉悦身心等要求,并从消费的主体、消费的实现形式和消费的目的解释了体育消费的含 义。 朱柏宁3等人认为体育消费是人们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采用不同方式消 耗体育资料和劳务的过程。并认为体育消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消费主要指 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 广义的体育消费则包含一切和体育有直接或间 接联系的个人消费行为。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吕树庭,卢元镇4认为体育消费是改善人们健康状况、优化个人生活方式、促进生 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劳动力内含扩大再生产的要素之一。 杨永德5认为体育消费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达到发展体育事业目的需要,而用于体育 以及和体育有关的一切设施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 张保华6认为体育消费包括两方面,一是体育管理职能部门的体育消费,二是居民 体育消费。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体育消费概念文字表达略有不同, 所涵盖的内容 基本一致,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为了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从事与体育 有关的各种活动中的个人及家庭的消费支出。 2.1.2 体育消费实证性研究 孙汉超7在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研究中对居民体育消费的观念、消费动机、 消费水平、消费行为的类型和倾向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类型大 体分为实物型消费、观赏型消费、活动型消费、康复型消费和博弈型消费,并指出了影 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内外因素。 蔡军8在我国六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中分析了六个城市居 民体育消费观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并就体育 产业的发展提出有意义的战略目标及对策。 刘绚丽9在城市居民不同人群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分析中对江苏省扬州市区城 市居民各年龄段人群的体育消费情况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扬州市中青年人群是体 育消费的中坚力量;少年人群是扬州市体育消费中非常活跃的群体;老年人群体育消费 意识差,是扬州市体育消费的低消费群体。 常乃军10的山西中型城市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显示山西省中型城 市居民对体育的关心程度较低,参与体育的意识偏差,体育消费观念淡薄,体育消费水 平较低,建议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加大体育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营造以体育促健康 的社会氛围,促进体育消费等。 王爱丰11在影响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若干因素分析中对影响江苏省城 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结构的若干因素进行了 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居民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是影响体育消费行为 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5 王伟12等对长春市大众健身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长春市民参与体 育健身活动通常选择免费场所,体育消费支出与家庭收入呈正比关系,参加体育健身活 动的消费支出基本在月收入的 2%以下,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比如运动服装、运 动器材的购买等。 魏丽艳13在浙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分析中对浙北地区城镇居民的 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浙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淡薄,体育消 费水平较低,这与浙北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背离值较大。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类 别、文化层次等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于振峰14等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居民收入对其参加体育 活动有重要影响,北京居民依次喜欢的体育运动依次排序为羽毛球、游泳、保龄球等。 孔文清15在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中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 水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消费排在居民日常消费的第 5 位,扮演着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不会总是直线上升,随着城市经 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将逐渐呈现一个临界水平,阻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体 育消费市场内部环境因素,经济条件已不是影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吴秋林16在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对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 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居民体育信息类消费较高,女性居民体育实 物类消费较高,其它类体育消费男女差异不大。按年龄分体育实物类消费青少年略高, 其它年龄段区别不大;体育信息类消费中青年和老年人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青少年和 老年人户外体育活动类消费较高;体育收藏类消费老年人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 詹建国17等我国城市居民现阶段体育用品消费特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百货商 场是目前多数体育爱好者购买体育用品的主要场所, 体育用品的价格和质量是爱好者购 买与否的最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用品消费观念总体趋于“经济实用” 型。 宋会君18在关于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与水平的研究中对吉林省城市居 民的体育消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较 低,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社会阶层差异;在体育消费结构呈多样化的同时,体育 消费的实物性结构更明显。 项丽娟19在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与研究一文中把体育消费分为了实物消费和精 神消费,对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消费为主,主要有运动服装鞋帽、健身器材设备、体育书刊杂志、食品饮料等。而用于 观看比赛、参加体育娱乐活动的消费比重较小。运动服装鞋帽等体育实物消费占到这么 大的比重主要还是人们的消费心理没有改变, 因为大部分人的经济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消 费结构还没有脱离传统,运动服装鞋帽兼具运动和日常穿着,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管勇生20在河南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频率与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与分析中指出, 高校学生用于购买运动服装类消费比购买运动器材类的要高,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而 其他体育消费,如观看体育比赛、参加付费体育培训、到付费体育场馆锻炼等的消费比 重较小。 冯岩21等在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需求与消费行为调查中通过对武汉地 区 18 所普通高校 2100 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了解掌握大学生体育需求和消费行为的 现状、特征和规律,并提出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林建君22等在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承受力的调查分析中研究表明,不同性 别、不同生源及不同教育背景的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承受力具有差异性:男生的体育消 费承受力高于女生,城市、城镇和农村生源的学生的体育消费承受力呈递减下降趋势, 本科生的体育消费承受力水平最高。 陈宏23在华东地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中对华东地区高校大 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华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消 费意识较强,但体育消费行为独立性较差,大学生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 构呈现正相关。 沈国平24在影响高校知识分子体育行为主要因素的分析中通过对高校知识分子 的抽样调查,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当前高校知识分子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2.1.3 体育消费理论性研究 体育消费理论性的研究以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分析当前体育消费需求、 消费水平、消费环境和体育消费现状等问题,预测体育消费发展趋势并就如何发展提出 建议。例如:张保华6的现代体育经济学 ,张贵敏25 26的论体育消费需求和论 体育消费环境 ,傅砚农27等的论体育消费水平 ,王璟28的试论体育消费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 ,邵淑月29等的我国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 ,刘明辉30 的我国老年体育消费市场的社会学分析 ,张西平31等的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供求 变动因素研究 ,连桂红32等的谈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及促销对策 。 第二章 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7 综上所述,众多学者对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结构、影响因素等作了较为系统的 理论阐述,建立起较为权威的理论框架,并针对现状提出各种刺激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 与建议,对于正确反映人们的体育消费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2 对羽毛球运动的研究 2.2.1 对羽毛球运动起源的研究 羽毛球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60 年代就被誉为无冕之王,当前,中国羽毛球屹立 世界羽坛顶级行列中。2008 年,中国队羽毛球队经过四局苦战力克韩国队,获得汤姆斯 杯三连冠;尤伯杯中国队横扫印尼队完成六连冠伟业。同年,在北京奥运会的羽毛球比 赛中,中国队一举夺得男单、女单、女双三枚金牌。追溯历史,据英国大不列颠百科 全书记载:原始的羽毛球游戏活动至少于 2000 年前就在中国、日本、印度、泰国等 国流行了。现代羽毛球运动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源于 1860 年,在英格兰格拉斯哥郡的伯 明顿(badminton)庄园内举行的一场游戏活动,正因为如此,人们便提议就以伯明顿 (badminton)庄园的名称定名这项新运动,这标志着现代羽毛球运动的开始33。 2.2.2 对羽毛球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田麦久把羽毛球归属为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 技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 的主要特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 高度强调技战术在羽毛球比赛中的主导作用34。 程勇民35等认为对羽毛球项目来说,体能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体能好有助于技能 的充分发挥,技能好有利于节省更多的体能;因而它们又是相互统一的,统一在“能量” 二字上:练体能是储备能量,练技能是节省能量,运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上述两方面综 合能量的高低。 刘志英36认为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是身体素质的核心,是决定比赛成败的关 键。在训练时除了加强一般速度训练外,还应结合专项特点,采用多球训练法结合步法 进行强化训练; 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使其在具有一定的绝对 力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使其适应比赛的需求;羽毛球运动员的耐 力素质训练应根据羽毛球比赛的时间结构特征、专项需要及竞技能力储备的要求,采用 优化组合训练模式进行优质高效的训练。 孙俊37 38认为正确处理好运动员体能、技术和战术之间的本质关系是羽毛球运动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制胜的规律。并提出身体重心的有效控制能让下肢专项步伐在起动和回动方面做得更 快、更加合理,从而使得下肢移动速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王居海39认为羽毛球“球感”由球性感、球拍感和手感三个部分组成。“球感”是青少 年羽毛球运动员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如果“球感”好,掌握技术动 作就快,球场上技术动作熟练,击球质量高,落点准确,能自如的实现自己的战术意图, 在比赛中就能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罗阳春40认为劈球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进攻技术,使用率虽在高、吊、杀三项技 术之后,但其使用效果突出,当运动员使用劈球技术时,为下一拍创造的机会最多。适 用于拉开突击、下压抢网、防守转攻等类型的打法。 陈钊辉41等认为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主要分为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 和速度速度。只有通过系统训练使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让我国 羽毛球运动的技术风格”快、狠、准、活”中的灵魂“快”得以体现。 宫建南42认为多球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和专项素质,帮助固定、 纠正、改善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加强基本技术的稳定性。同时能改善运动员思想放松、 动作懒散的不良习惯。 李涛43等通过跟踪测试得出结论: 我国羽毛球整体水平的上升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 提高有直接关系。事实证明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技、战术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 2.2.3 对羽毛球运动健身价值的研究 井绪海44在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探析中提出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不仅能增强 体质、愉悦身心,培养顽强拼搏精神和优良的意志品质,还能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对 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还可以作为保健康复手段。 刘京45在羽毛球运动健身价值的研究中将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从运动价值、 锻炼价值和康复保健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指出羽毛球运动不但可以作为娱乐交友的 “桥梁”,还能增强人体体质、培养意志品质、陶冶心理、提高心理素质、释放压力、延 缓衰老,并且可作为恢复体力的积极性休息手段。 孙雪翰46等在羽毛球健康价值效应的探究分析中指出羽毛球作为集运动和娱乐 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老少皆宜、全身锻炼效果好等特点,在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 质、娱乐交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固定的社会价值。 第二章 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9 2.2.4 对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 庄志勇47在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与建议中指出:随着中国羽毛球职业化改 革的深入,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球员的竞技水平也得到提高;羽毛球赛事的进步促 使观看羽毛球比赛,关心羽毛球、了解羽毛球的人不断增加,带动羽毛球相关产业的发 展;我国城市居民认为应重点发展的体育消费项目中,羽毛球高居榜首。 傅小惠48等在我国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1)我国群众羽毛 球参与者中男性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2)羽毛球人口主要集中在 1635 岁年龄段;(3) 我国羽毛球人口的学历层次较高,多数为大专以上学历;(4)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群中管 理人员、学生、科教文卫人员分列前三位;(5)我国羽毛球人口月收入在 2000 以上占 48.3%,说明个人经济收入对群众羽毛球参与有很大影响。(6)群众参与羽毛球活动的频 率:每周 23 次的比率最高,占问卷调查的 41.9%,每次活动时长又以 12 小时的比率 最高,占问卷调查的 41.8%;(7)群众从事羽毛球活动选择经营性羽毛球馆的人数最多; (8)群众参与羽毛球活动的形式主要以和同事、 朋友一起参与为主, 占问卷调查的 76.2%, 而参与社区或单位组织的活动、羽毛球培训班、俱乐部这样有组织的形式为数不多;(9) 群众参与羽毛球活动消费金额在 1130 元的比率最高,占调查的 48.2%。 陈莉琳49等在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的模式与构想中指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 的开展受运动场馆少、对项目健身条件认识不足、官方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制约。建议 大力宣传羽毛球的运动价值、加强场馆设施的建设与利用、举办培训班、开展形式多样 的业余比赛、成立业余俱乐部等多渠道、多角度的普及和开展羽毛球运动,以实现“全 民健身”的战略要求。 谢明正50在社区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中对衡阳市社区羽毛球运动参与者进 行调查。指出:社区羽毛球运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组织管理不够、缺乏资金、宣传 力度不够、场地不够等。 覃业豪51在中小城区业余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对湖南省常德市 业余羽毛球运动的现状及此项运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行了相关研究。指出:目前 常德市民众参与羽毛球运动积极性高,但羽毛球场地不足、业余羽毛球教练员数量少、 大型比赛组织甚少等问题亟待解决, 并提出应成立相关管理部门促进常德市羽毛球健康 发展、加强羽毛球业余训练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羽毛球教练员的培训力度等可行性建 议。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张毅52等在浙江省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中对浙江省群众性羽毛 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协会组织建设、场地设施建设;扩大服务内容并提 高服务质量;转变观念,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建设,扩大经济来源;协调群众羽毛球与竞 技羽毛球的关系等方面提出相应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孙亨玉53在羽毛球运动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研究中对福建省 8 个市县 开展羽毛球运动情况进行社会调查,认为羽毛球运动具有全身锻炼效果好、老少皆宜球 龄长、运动安全有保障等独特的运动优势,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对于 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娱乐交友等方面起着突出作用。 夏萍54在辽宁省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对辽宁省 13 个地级 城市的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其结果显示(1)辽宁省群众性羽毛球 运动开展状况与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建设规模密切相关,沈阳、大连和 省会周边的发达城市是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的集中区域;(2)辽宁省羽毛球爱好者以 中、壮年国家各类工作人员为主体;(3)辽宁省各家羽毛球场馆均是以个人承包公家的场 馆并向社会有偿开放的个体化经营;(4)在问卷调查中有 96.14%的人感受到羽毛球运动 对身体健康的益处,63.95%的人体会到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但负面效应是近四成左右 的人长期从事羽毛球运动后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痛, 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运动前充 分做好全身各关节部位准备活动等建议。 金文轩55在青海省羽毛球运动的现状分析与研究中指出:青海省内有关羽毛球 方面的研究甚少。 青海省的羽毛球运动无论在普及程度还是技术水平上与全国总体水平 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队伍建设不健全、场馆设施不足、经费短缺等。 白群56在福厦泉业余羽毛球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中对福厦泉业余羽毛球人群 参与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参与羽毛球运动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年龄集中在 2045 岁。参与人群的文化水平较高,且多集中在党政企事业单位一般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 员,参与者月收入在 20003000 这个区间段比例最高。同时对福夏泉业余羽毛球人群锻 炼动机、锻炼频率、强度、锻炼的场所、锻炼形式等做了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运动 场馆少、对羽毛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关部门组织的业余赛事少、培训班缺乏。并 提出加强羽毛球馆建设;加大宣传羽毛球运动价值,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比赛;引进优 秀教练举办培训班等可行性建议。 第二章 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11 2.3 对羽毛球消费的研究 肖谷平57的北京市大众羽毛球锻炼者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从北京市羽毛 球消费的形成、羽毛球爱好者的基本情况、北京市羽毛球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 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羽毛球消费总体结构不合理,实物型羽毛球消费比重相 对较高;北京市羽毛球消费水平低、消费动机呈现多样性。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媒体宣传因素和全民健身因素是影响北京市羽毛球消费的主要因素。 颜意娜58在城市居民羽毛球消费行为形成因素的关系中指出:羽毛球消费刺激 因素是通过内在因素和反应因素间接作用消费行为; 羽毛球消费外在因素可直接影响消 费行为,且外在因素中羽毛球参与者的收入水平会影响消费行为内在因素;羽毛球参与 者的反应因素与消费频率、消费时间、消费支出有直接关系。 许建59在南宁市羽毛球场馆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中研究表明:从消费频率、 规模等方面看,南宁市羽毛球运动的体育消费相对稳定且已具规模,消费结构以实物形 式的消费资料为主,服务形式的消费资料比例较小,场馆体育消费主要集中文化程度较 高、职业稳定、中高收入水平的中青年人。 颜意娜60在杭州市居民羽毛球运动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对杭州市经营性羽毛 球场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目前杭州市羽毛球消费者每周锻炼 频率略低,但每次锻炼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羽毛球消费者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于女 性,在消费频率与消费价格上男女差异不大,脑力劳动者为主要消费群体;年收入 l0 20 万的消费群体是杭州市羽毛球消费者中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 目前国内对羽毛球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羽毛球运动训练理 论与方法、羽毛球健身价值和开展现状等方面,关于羽毛球消费方面的研究甚少,这使 得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3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武汉市 7 个主要的中心城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 青山和洪山区)羽毛球爱好者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和研究成果, 并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登录中 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查阅与体育消费、羽毛球运动、羽毛 球消费有关的优秀硕博论文和有关的学术期刊刊载论文几十余篇。 3.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走访相关专家、学者,就本课题问卷调查表的设计与修改等方面内 容进行咨询和访谈,并征求他们对本课题研究的建议,为提高研究的可行性、有效性创 造条件和提供指导性帮助。 3.2.3 问卷调查法 (1)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武汉市 7 个主要中心城区的 490 名羽毛球爱好者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 (2)调查问卷设计 结合研究课题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咨询羽毛球与体育经济学方面 专家学者的意见,设计出针对羽毛球爱好者的调查问卷。问卷请有关专家审阅,根据专 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形成了正式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详见附件 1) (3)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时间为 4 个月,问卷发放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 490 份,回收 490 份,回收率 100%,其中有效问卷 453 份,有效率为 92.4%(具体发放及回 收情况见表 3l)。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表 3l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中心城区 江岸区 江汉区 硚口区 汉阳区 武昌区 洪山区 青山 总计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回收率% 有效问卷 有效率% 70 70 100 61 87.1 70 70 100 64 91.4 70 70 100 67 95.7 70 70 100 65 92.9 70 70 100 66 94.3 70 70 100 67 95.7 70 70 100 63 90.0 490 490 100 453 92.4 (4)问卷的效度检验 请 10 位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这些专家涉及体育经济学专业、羽毛球专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反馈结果见表 32、表 33、表 34、表 35。 表 32 咨询专家结构表 单位:人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人数 百分比(%) 6 60 4 40 表 33 专家对问卷结构效度的评价 单位:人 很完善 比较完善 基本完善 不完善 很不完善 人数 百分比(%) 2 20 7 70 1 10 0 0 0 0 表 34 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的评价 单位:人 很完善 比较完善 基本完善 不完善 很不完善 人数 百分比(%) 2 20 7 70 1 10 0 0 0 0 表 35 专家对问卷整体设计的评价 单位:人 很完善 比较完善 基本完善 不完善 很不完善 人数 百分比(%) 2 20 6 60 2 20 0 0 0 0 从以上专家评定的反馈结果显示本课题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5)问卷的信度检验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可靠性,采用重测法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间隔 1 个月后对原参加过问卷调查的受试对象重新抽取70人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回收率100%。 将统计结果与正式调查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比较,结果测得肯德尔系数 r 为 0.855,具有 较高的相关水平,表明问卷具有较高信度,符合研究条件。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5 3.2.4 逻辑分析法 在掌握实际调查资料结果、访谈资料结果以及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思 辨,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武汉市羽毛球消费现状进行概括性的归纳分析。 3.2.5 数理统计法 对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运用 excel 和 spss11.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和统计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7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基本特征分析 本文将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收入结构 5 个方面来对武汉 市羽毛球爱好者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4.1.1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性别结构 据调查问卷资料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男性羽毛球爱好者 266 人,占调查总数的 58.7%;女性羽毛球爱好者 187 人,占调查总数的 41.3%。反映出目前武汉市羽毛球爱 好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两者比例为 1.42:1。具体情况如图 41 所示。 266 58.7 187 41.3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男性女性 频数(人次) 百分比(%) 图 41 羽毛球爱好者性别结构 4.1.2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年龄结构 所谓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在总参群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表 41 羽毛球爱好者的年龄结构 年龄 人次 百分比(%) 排序 3145 岁 1830 岁 4660 岁 18 岁以下 60 岁以上 总计 197 143 64 41 8 453 43.5 31.6 14.1 9.0 1.8 100 1 2 3 4 5 从表 41 可以看出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中, 年龄在 3145 岁之间的人数为 197, 占 调查总人数的 43.5%;年龄在 1830 岁之间的人数为 143,占调查总人数的 31.6%;年 龄在 4660 岁之间的人数为 64,占调查总人数的 14.1%;年龄在 18 岁以下人数为 41,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8 占调查总人数的 9.0%;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人数为 8,占调查总人数的 1.8%。这与以往 参与大众体育锻炼群体的年龄结构呈“两头多、中间少”的规律大相径庭。从表 41 中 我们看到羽毛球爱好者中,年龄在 1845 岁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75.1%,说明参与羽 毛球消费的人群以青壮年(1645 岁)为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羽毛球消费的人 数便逐步下降,这主要与兴趣爱好的变化、羽毛球运动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以及羽毛球 消费相对较高有关。 4.1.3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学历结构 表 42:被调查者的学历结构 学历 人次 百分比(%) 排序 大学(大专及本科) 硕士研究生 高中(含中专)及以下 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总计 351 62 31 9 453 77.5 13.7 6.8 2.0 100 1 2 3 4 从表 42 可以看出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学历层次较高,大学(含大专)学历占 调查总数的 77.5%,研究生以上学历占 15.7%,高中(含中专)及以下仅占 6.8%。可见 接受过高等教育,健康意识相对较强,从而易将羽毛球运动作为理想的健身项目,置于 余暇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4.1.4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职业结构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职业结构是指羽毛球爱好者在不同职业岗位间的分布和比 例关系。 科教技术层和管理层的羽毛球爱好者人数排在前两位, 分别占调查总数的 28.9% 和 24.9%。以下依次为商业阶层、体力劳力层、其他和无业人员层,分别占调查总数的 18.3%、14.6%、9.3%和 4.0%。其中无业人员多为全职家庭主妇,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羽 毛球运动,健身同时促进了羽毛球消费。具体情况如图 42 所示。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9 14.6% 28.9% 24.9% 18.3% 4.0%9.3% 体力劳力层 科教技术层 管理层 商业阶层 无业人员层 其他 图 42 羽毛球爱好者职业结构 4.1.5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收入结构 表 43:被调查者的收入情况 收入(元/月) 人次 百分比(%) 排序 20014000 元 10002000 元 40016000 元 6000 元以上 1000 元以下 总计 183 142 68 42 18 453 40.4 31.3 15.0 9.3 4.0 100 1 2 3 4 5 从表 43 可以看出月收入在 20014000 元之间的羽毛球爱好者所占比例最大,占 40.4%,说明个人经济收入状况对参与羽毛球消费有较大影响,排第二位的月收入在 10002000 元之间,占 31.3%,随后依次是月收入在 40016000 元之间、月收入在 6000 元以上和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分别占到 15.0%、9.3%和 4.0%。从整体上看,武汉市 羽毛球爱好者月收入水平中等,月收入 1000 元以下的人群中,无业人员占有较大比例。 4.2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分析 羽毛球消费, 是指羽毛球爱好者为了满足自身羽毛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 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货币支出,不仅是羽毛球爱好者参与羽 毛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羽毛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6。 4.2.1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目的 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的消费目的,即“羽毛球爱好者为什么要参与羽毛球消费”,笔 者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出 8 个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目的:强身健体、减肥、提高球技、提高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 运动能力、交际、休闲娱乐、追求时尚、其他。强身健体、减肥、提高球技、提高运动 能力体现出羽毛球运动的本质功能;交际、休闲娱乐、追求时尚等体现羽毛球运动的其 他功能。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目的排首位的是强身健体,其次是休 闲娱乐,再次是减肥,排末位的是追求时尚。这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