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竞技运动特征是竞技体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是亟待解决的体育学应用研究问 题。目前,我国运动训练界在专项运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 的问题集中在项目运动特征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方面。对项目运动特征的片面了 解、不准确的解释和模糊的定位,将会影响专项运动特征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阻碍 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的进程,延缓竞技训练和教学的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因此, 全面、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特征,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竞技运动训练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探 索的一个重要内容。排球运动作为竞技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排球运动专项特征进行 科学化的深入探讨,是对排球运动专项理论体系的充实和完善,为专项理论在实践中运 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对排球运动专项特征的分析研究,从排球运动的总体角度把握,以专项的 竞技能力和制胜因素为突破口,揭示排球运动全面、具体和有针对性的专项运动特征, 以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排球运动专项理论体系,为排球运动的科学化研究提供理论建 议,进一步指导排球竞技训练和教学。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 1.本文从排球运动的专项特征出发,对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和制胜因素的特征进行 全面、 细致的分析。 在竞技能力特征的研究中, 首先构建了竞技能力多层次要素的结构, 以竞技能力特征为一级要素, 细划出以体能能力和技能能力为二级研究对象以及由身体 形态、运动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运动智力组成的三级特 征要素。 2.排球运动的专项特征: 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特征: 身体形态特征表现出身材体型高大性、身体四肢修长性、四肢末端宽厚性和体脂比 例特殊性。 运动机能特征反应在无氧供能的有效性、心肺功能的优良性、肌肉收缩的快速性、 血液类型的专位性。 运动素质特征具有反应动作快速性、下肢弹跳卓越性、弹跳耐力的发达性、四肢高 度的灵活性、身体良好的爆发力与力量耐力、具备一定的柔韧性。 运动技术特征有发球技术高点化、大力化、速度化;垫球技术多样化、合理化、实 用化;传球技术速度化、隐蔽化、高点多变化;扣球技术力量化、速度化、线路手法多 ii 变化;拦网技术滞空化。 运动战术特征为横向与纵深同时发展的“立体进攻”;前高位化、自由人专人化。 运动心理特征显示出神经高度的兴奋性; 情绪控制的稳定性;意志拼搏的顽强性; 学习技能的快速性;高度的配合性。 运动智力特征体现在运动观察的准确性;运动思维的敏捷性; 运动想象的清晰性; 运动注意的集中性。 排球运动制胜因素特征表现在高度+力量的高空优势性;全面+准确的时空优势 性;心理+意识的软技术优势性。 关键词:排球运动 专项特征 竞技能力 iii abstract competitive sports is characterized b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tudy sports proposition, an urgent need for applied researc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hysical education.at present, chinas sports training sector in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move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the most prominent issues in the project focused on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ity, accuracy and pertinence.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to understand the one-sided, inaccurate and vagu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sitioning of specific motion characteristics will affec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training in the scientific process, delaying the structure of athletic training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eaching trends.theref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has become chinas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mpetitive sports training and practice to explore an important aspect.volleyball as a competitive sport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volleyball in-depth scientific study, is the special theory of volleyball enric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for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ory in practice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in this paper,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volleyball analysis, from volleyball to grasp the overall point of view, to a special factor in winning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as a breakthrough, revealing volleyball comprehensive, concrete and targeted special sports features, with a view to further enrich and improve the volleyball specific theoretical system,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volleyball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proposals for further guidance volleyball athletic training and teaching.this stud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in this paper,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of volleyball starting on the volleyball winning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ctors that a comprehensive and careful analysis.in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first of all the athletic ability to build multi-level element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lement, thin set aside for physical abilities and skills capacity of two subjects, as well as by the body shape, sport function, sports quality, sports technology, sports tactics, sports iv psychology, sports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ree elements. 2.volleyball special features: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body shape characterized by a tall size, physical, sexual slender limbs, limbs and body fat percentage of the end of generous specificity. motor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in the effective of anaerobic energy supply,the goodness of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muscle contraction of the rapidity, the blood type of post-secondary spaces. sports quality with a response action rapidity, lower limb excellence bouncing,bouncing well-developed sexual endurance,limb high degree of flexibility, good health and strength of the explosive endurance,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flexibility. sports technical features are driving highly-enchant, energetically-based, speed-oriented; pad ball 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 rationalization, practical; pass the speed of technology, hidden, high points, a lot of variation; smash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speed-oriented, line means a lot of variation; of blocking technology, stayed in the air. sports tactics characterized by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horizontal and depth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attack; before the peak of the free hand of man. spor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how a high degree of neural excitability; emotional control stability; the tenacious struggle of the will; the rapid nature of learning skills; a high degree of co-ordination of. features of the intellectual sports embody motion the accuracy of observation,sports thinking agility,sports imagined clarity; sports concentrated attention. volleyball factor in winn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height and strength advantag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spatial and temporal advantage of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uperiority. key words: volleyball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competitive ability 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节 前言 1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对自身特征的了解为前提。只 有正确认识事物的特征, 才有可能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只有全面把握事物的特征, 才有可能高效率地推动事物的发展。对于竞技运动训练来说,准确认识项目的运动特征 是进行运动训练的前提条件;准确掌握项目的运动特征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途 径。专项特征是一个项目运动特征的集中表现,是区别不同运动项目之间异同的主要标 志,对运动训练进行理论指导。专项特征的探求应以专项为核心,要抓住能够充分反映 专项特点和专项训练所依赖的因素。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强、节奏明快、对抗激烈而形式文明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和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完善, 日益激烈的排球 比赛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高水平排球运动呈现出高度与力量的完 美结合,速度和多变、全面和特长共同发展、战术更加简练实用、前排与后排并重,时 空与纵深共长等发展走势。现代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竞技能力包含了身体形态、 运动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和运动智力等多方面的运动能力。 高度发展的现代竞技训练不仅要求运动员有突出的身体形态或超强的技术能力, 更要求 运动员在各方面的运动能力均衡发展,以满足日益激烈的竞技比赛的要求。面对竞技运 动向着高技巧性和强对抗性发展的局势,必须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使其总体的 竞技能力得到提高,才能适应高技战术水平的发展趋势。 竞技运动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处于同一水平的运 动员日益增多。 因此, 优秀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更多地集中在对训练和比赛细节的把握上。 对专项的微观、内在和动态的运动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已经成为教练员重新探寻 专项特征的重点。竞技运动特征成为竞技体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是亟待解决的体育 学应用研究问题。 目前,我国运动训练界在专项运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错将一 般或项群的项目特征视为本项目的专项特征;只掌握了专项运动的静态特征,而不了解 过程的变化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项目运动特征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方 面。对专项运动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可能出现停顿、误解甚至错误。正确的认识可以提升运动训练的效 果;对项目运动特征的片面了解,不准确的解释和模糊的定位,将会影响专项运动特征 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阻碍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的进程,延缓竞技训练和教学的 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因此,全面、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特征,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竞技运 动训练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 排球运动作为竞技运动的一个组成部 分,对排球运动专项特征进行科学化的深入探讨,是对排球运动专项理论体系的充实和 完善,为专项理论在实践中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排球运动专项特征的分析研 究,从排球运动的总体角度把握,以专项的竞技能力和制胜因素为突破口,揭示排球运 动全面、具体和有针对性的专项运动特征,以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排球运动专项理论体 系,为排球运动科学化研究提供理论建议,进一步指导排球竞技训练和教学。 1.2 研究内容 1.2.1 专项特征的概念及结构 对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排球运动专项特征的研究, 在研究之初首先要把握专项特征的 概念,明确专项特征的确切范围,这样才能确保对运动项目定位的准确性和研究方向的 正确性,避免一般特征与专项特征混淆的错误。 1.2.2 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结构要素权重 本论文为竞技能力要素设计了统一的结构框架, 对竞技能力各要素的特征进行细致 的研究,并通过“排球专项竞技能力要素及其特征指标专家问卷调查表”对专家学者进行 调查,统计得出排球运动竞技能力各要素的权重值。 1.2.3 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特征 2000 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竞技能力的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专项特征是指一个运动项目在比赛规则的允许下, 以获得最大的运动效率为目标,区别于其它运动项目,在运动技术、战术、体能、心理 等方面表现出的运动特征。 1.2.4 排球运动制胜因素特征 制胜因素是指竞争双方取胜对手的要素。 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指取胜的要素 之间(如高度、速度与力量、快速多变的技战术、心理与意识等)的相互关系及组合方 第一节 前言 3 式。高水平竞技排球的制胜因素是根据排球运动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及竞赛规则决定的。 竞技排球的制胜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制胜 因素必须适应本国排球运动的特点,遵从排球运动的客观规律,顺应排球运动的发展趋 势。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对专项运动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 发展和变化。全面、准确和科学地认识并把握专项特征一直是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对专项的全面把握,从微观、内在和动态的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和认识,已经成为教练员重新探寻专项特征的重点。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水 平,是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重要保证。在训练中如果对项目供能特征的认识不够,就会 导致在选择机能监控指标时难以反映出项目的“专项”需要;如果对优秀运动员实施训练 时仍沿用基础训练时段的内容,就会造成一般与专项能力训练的“错位”,而未能体现出 将“专项”作为专项能力训练的核心内容这一目前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训练的重要发展趋 势。 专项特征是一个有多因素构成的集合体,在纵向上具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在横向上 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专项特征的认识是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全面到核心的探 索过程。以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于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特征分别从排球运动的体能 能力特征和排球运动的训练结构特征等单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章比较多, 特别是在排球 运动的体能能力中,对运动素质特征层面研究的比较多,但是从排球运动的总体角度去 研究专项特征的很少,研究相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排球运 动训练和教学方面的指导性不够全面。因此本论文试图从这个相对薄弱的研究环节入 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原有的较零散的研究连接起 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将从排球运动的总体角度把握,多视角、多层 面地从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特征、 制胜因素特征方面对排球运动专项特征诸因素展开定 性与定量的理论分析与探讨,以期充实和完善竞技排球运动专项理论体系,为排球运动 的科学化研究及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1.4 研究依据 1.4.1 竞技能力特征研究综述 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有关“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体能特征以及制胜因素”问题 的研究并不少见。通过查阅互联网、中国期刊网(1997-2009)以及优秀博、硕士论 文集发现:自 1997 年以来,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以“排球竞技能力”为关键词的论文 39 篇, 以“特征”为二级检索词的相关论文 4 篇; 以“体能”为二级检索词的相关文章有 61 篇,以“特征”为三级检索词的相关文章只有 6 篇;以“排球制胜因素”为关键词的论文 2 篇。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专家、学者们对于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特 征的研究,较多的侧重于排球运动的体能能力特征方面,包括身体形态特征、机体能力 特征和运动素质特征。 从竞技能力的总体角度和排球运动的制胜因素方面也有较少的研 究。以下几方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4.1.1 有关排球运动的体能能力特征研究 屈东华(1997)在“现代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结构特征与运动能力之关系1”一文中 对排球运动员的高度、素质、机能、技战术、年龄、知识、心理七大结构特征进行了细 致的研究。在研究中指出,由排球运动员的身高、弹跳高度 扣球与拦网的高度共同组 成的“三高”结构特征即为排球运动员的高度特征;以力量、弹跳、速度、耐力、灵敏和 柔韧组成了排球运动员的素质结构,运动员要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全面发挥技术,灵活运 用战术,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绝招,就必须具备超群的身体素质。该文章从排球运动员的 机能研究出发,发现不同的血型对运动员的专位技术有很明显的适应差异性,从而指出 o 型血的运动员更适合当主攻手的研究结果。技战术方面更趋向于全面发展,个人技术 要求多样化、合理化和实用化。同时文章中还指出全面的知识结构是发挥技战术能力的 外部动因,良好的心理结构是发挥技战术能力的内部动因。 孙诚、张治国(2003)在“排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与选材2”一文中从身体形态、身 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对排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了研究。 其中在身体形态上从 身高、手臂长、体型的特点上进行阐述。文中指出,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整体要求是: 身材高大、匀称、四肢长、躯干短、小腿跟腿长、手大、指长等。在身体机能上研究表 明:o 型血的人适合当主攻手,ab 型血的人较适合当副攻手,b 型血的人较适合当二 传手。排球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含量应该在 13%以上,白肌纤维的比例应该在 75%以上。 该文中身体素质主要从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素质、速度素质和柔韧、灵敏素质等方面进 第一节 前言 5 行研究,以这些具有极强代表性的素质特征来反映排球运动员应具备的专项体能特征。 同时为排球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金宗强、葛春林(2003)在“国内外排球专项体能理论研究进展3”一文中从排球专 项体能的单维度研究和多维度研究的两个方面所建立的新体能结构模型为依据, 对大量 的国内外排球专项体能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 从中发现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 在体能上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的差距; 发现我国排球训练中对运动素质专项特点的把 握上存在的错位,指出运动机能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文章重点从众多的现有研究成果 中总结出目前的对体能分类结构的研究多从单维度入手,少数多维度研究也只是从二 维、三维度进行,还没有建立将形态、机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纳入一个系统的四维 体能研究结构。 该文作者对涉及国内外排球专项体能理论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细致的整理 和研究,期望将排球专项体能的研究推到一个崭新的研究层面,建立更高的四维研究结 构。 身体形态方面 盖洋、吕梅、金学斌(2003)在“对中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 素质的研究4”一文中, 该文作者对参加 2000 年全国青年男子排球联赛的 78 名运动员的 身体形态进行了研究,文中主要选取了身高和指高两个指标,将我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 员的身高和指高数据分别与国家男子运动员的身高和指高数据进行比较, 得出排球运动 员整体身体形态的发展趋势。 同时文中还对青年男子运动员内部不同位置上运动员的身 高和指高数据进行比较,以找出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征,最终该文指出排球运动员 的身体形态已呈现出身体大型化和高度化的特征, 身高和指高已经成为影响排球运动成 绩的提高、竞技水平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凌国钊、郭鼎文、盖洋(2007)在“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 体素质5”一文中对参加 2006 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 97 名运动员从身高、 指高和体重三 个方面进行身体形态的研究。通过对不同位置上的青年女排运动员的身高、指高和体重 指标的比较,结果表明排球运动具有显著的专项位置特征,不同位置上的运动员身高上 有较大差异。由该研究得出,目前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中主攻和二传的身高情况相对较 好,副攻和接应二传身高条件偏低。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身体形态在排球运动中的重要地 位。 机体机能方面 刘宝仁(1997)在“排球比赛的供能特点及提高供能能力的训练6”中对排球运动员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的供能特点进行了研究,指出由于排球运动是一项间歇式运动,即短时间爆发式的身体 运动被短暂的间歇式休息分隔开的运动。如排球比赛中的传球、垫球、扣球、拦网、发 球等均为有球活动,而准备姿势、判断移动等为无球活动,暂停、换人、局间休息、成 死球等的短暂的休息共同组成了排球运动间歇式的供能特点。因此,排球运动以有氧供 能为基础,有氧与无氧供能相结合。有球活动时以大强度的无氧供能为主,无球和休息 时是有氧供能。同时文中还指出排球比赛的供能来自 atpcp 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有 氧供能三个系统。这三个功能系统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随时转化,明确了排球运动的 供能特点。文中提供了相对应的训练方法,以促进排球训练的发展。 周红律(2000)在“排球运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探讨7”一文中通过汇集各种动 作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等在教学或训练比赛中占据的比例,来划分不同强度的 活动,从而分析排球运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文中指出排球运动是一项低到 中等强度和大强度爆发性用力相结合的运动。 其中低到中等强度的运动主要募集慢肌纤 维,以肌糖元的有氧代谢为基础。而在扣球、拦网等大强度爆发性用力的动作中,主要 募集快肌纤维,以磷酸原无氧供能系统供给能量,达到能量消耗的 95%左右。 马金凤(2002)在“对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的血型分析8”一文指出,经长期的研究 发现,血型是运动选材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血型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而且跟运动素 质,气质类型等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在其研究中,作者通过制作调查问卷,对中国女子 排球队、中国男子排球队、青年女子排球队以及八一、北京、福建、上海、浙江等队的 133 名运动员进行了关于血型方面的调查, 其中被调查的运动员均是从 1986 年至今历届 参赛的排球运动员,同时为了确保研究的可靠性,所选的调查对象均为专项训练 5 年以 上的运动员。调查结果表明 o 型血的运动员较适合担任主攻手;副攻手中以 a 型血运 动员占多数,其次是 ab 型血运动员。而二传手以 b 型血的运动员居多,a 型血运动员 具有成为全面型二传手的潜力。 于飞(2003)在“排球运动时间特征与供能特点研究9”一文中,从排球比赛中的时 间特点为出发点,即一方面排球比赛无时间规定,耗时较长时运动员体能消耗极大,主 要以有氧供能为主;另一方面,比赛中运动员连续起跳次数多和完成爆发力强的短距离 快速移动和各种击球动作,以无氧供能为主。由此得出结论:排球比赛具有不同次数和 连续动作为一组, 多组数短间歇的特点。 由此可知排球比赛能量供应中非乳酸供能系统、 乳酸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的比重由比赛的激烈程度和比赛持续的时间决定。 王鲁江、徐晓林(2005)在“排球运动员的代谢特征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10”一文, 第一节 前言 7 通过研究对排球运动员在大强度、 大运动量的训练和以无氧代谢为主的比赛中不同的供 能特点进行分析,对大运动量造成运动员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对排球运动 员的训练提出科学的指导。 运动素质方面 葛春林、陈忠和(1997)在“排球专项灵敏素质的研究现状及其训练方法11”一文运 用文献资料法,总结了排球专项灵敏素质在各历史阶段的研究状况,在理论上明确指出 排球专项灵敏素质的主要特征,即反应移动迅速性、动作间转换的灵活性、大脑反应的 敏捷性。以此为我国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质的训练提出了新的训练方法。 郑念军、盛慧华、蒋国栋(2001)在“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专项力量发展水平的检 查与评定12”一文中以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特征为研究对象, 选取助跑摸高、 5 次连续摸高、半场米字移动、15 次快速“背伸”、5 次快速收腹、卧推、小球掷远 7 项 评价指标,对排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得出,以跳跃能力和脚步移 动能力为特点的下肢力量、以快速收缩为特点的腹背肌力量、以最大力量和快速收缩能 力为特点的上肢肩带肌群力量共同组成了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专项力量的特点。 1.4.1.2 有关排球运动的技能能力特征研究 运动技术方面 武传钟(2008)在“对抗性项群代表项目竞技能力特征的比较研究13”一文中,从发 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五大技术来讨论排球运动的技术特点,研究表明,排球运 动技术方面具有发球技术速度化、垫球技术实效化、传球技术短平化、扣球技术力量化 和拦网技术滞空化的特点。 运动智力方面 张禹(2005)在“排球运动员智力特征的研究14”中运用调查法和实验法对排球运动 员的智力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文章先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确定排球运动智力特征,研究 得出反应快、决策准确、分析推理能力强等特征排名靠前。在得出排球运动员的智力特 征的基础上又运用实验法对确定排球运动员特征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发。 1.4.2 排球运动制胜因素特征综述 屈东华(2001)在“试论竞技排球运动的主要制胜因素及发展趋势15”一文从竞技排 球制胜因素的理论依据出发,根据竞技排球运动自身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制 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定量的研究,指出在今后日益激烈的高水平排球比赛和竞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技规则的变化影响下,高度与力量、技术与战术、心理与意识都将成为比赛取胜的重要 因素。 褚斌、陈铁成、李云祥(2002)在“现代高水平竞技排球运动主要制胜因素展望16” 一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竞技排球表现出的不同制胜因素的分析,找出制胜因素的发展规 律,同时结合高水平竞技排球运动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对现阶段高水平竞技排球运 动制胜因素进行展望,提出高度与力量、全面、准确、有特点的技术、快速善变、简练 实效的战术组合、优秀的心理意识都将成为未来排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文献资料可以看出, 众多文献主要从理论概括和文字描述的角度对排球运 动竞技能力的单个因素进行相关研究,为排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有益探讨,同时也为本 论文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排球专项特征的相关 研究中,主要集中于体能的单个运动素质方面研究,例如排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或灵敏 素质等某一专门的运动素质,即使有少数从竞技能力的方面研究,也只是从体能、技能 等单个角度进行研究,尚没有将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作为一个整体,即从体能能力,包 括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运动素质的三级分类;技能能力,包括运动技术、运动战术、 运动心理和运动智能的三级分类。目前的研究缺少从排球运动的总体角度作全面、系统 的研究;一些研究存在对特征概括不准确,不全面,把运动特点与特征混淆等问题。本 论文试图从这个相对薄弱的研究环节入手, 以期对提高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水平提出意 见和建议。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9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排球运动专项特征,包括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特征和制胜因素的研究。其中竞技能 力各要素分别为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运动素质)和技能(包括运动技术、 运动战术、运动心理、运动智力)的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运动特征研究的著作,通过 internet 和手工查阅了 19972009 年有关文献和博士、硕士毕业论文集;政策法规、报纸文摘、经验文献等研究资料;并 充分利用图书馆、教育信息中心的资料和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检索 “排球运动竞技能力 特征” 、“排球运动制胜因素特征”的相关论文,对收集到的有关论著、资料进行进一步 的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完成文献综述,使之运用于研究。 2.2.2 专家访谈法 对中国排球知名教授、教练员、运动训练学专家、学者,就影响排球运动竞技能力 的诸多因素进行访谈。将自己的问题与观点与他们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并虚心地听取他 们的建议与意见。 2.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排球运动专项竞技能力要素及其特征指标专家问卷调查表 (见附表 1) , 对武汉 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进 行问卷调查 ,让专家和学者根据各项指标对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影响的重要性给出相 应的分值。本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 20 份,收回问卷 20 份,问卷回收率 100%, 其中有效问卷 20 份。采用重测法,对本问卷的信度进行检测,相关系数为 0.872,问卷 的信度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通过专家评定对问卷进行效度检测,本问卷的效度较高。 2.2.4 数理分析法 本文采用“指标序号法”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得出各竞技能力要 素的权重值。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指标序号法计算权重值的公式: f (n1i)fi 其中: n 为指标数 ,i 为序号,fi 为序号 i 内的频数。 2.2.5 历史分析法 通过对不同时期排球运动专项特征研究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题,揭示出更完整、准确、具体的排球运动专项特征。 2.2.6 逻辑推理法 根据众多专家学者对排球运动单方面因素特征的理论研究成果,采用类比、归纳、 演绎等逻辑推理法对排球运动专项特征进行推理。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11 竞技能力特征 制胜因素特征 专项特征 内部特征 外部特征 3.分析与讨论 3.1 专项特征的概念及结构 3.1.1 专项特征的概念 专项特征是指一个运动项目在比赛规则的允许下,以获得最大的运动效率为目标, 区别于其它运动项目,在运动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表现出的运动特征。通常, 专项特征可以分为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两个不同的方面, 每一个方面又由不同的因素构 成(图 3-1) 。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分析,竞技运动项目的特征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特 征、项群特征、专项特征。这三个不同层次特征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竞技运动项目特征描 述程度上的不同。一般特征和项群特征是从宏观角度,对多个运动项目或同一类项目所 共同拥有的特征进行概括总结, 而专项特征是针对于一个运动项目而言是对其独有的运 动特征的表述,是从微观的视角,对项目内部细节的集中表现。与一般特征、项群特征 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区别于不同竞技运动项目的最主要的标志。 图 3-1 专项特征结构图 3.1.2 专项特征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在我国运动训练界中对于专项运动特征的认识上和把握上仍然存在许多问 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项目运动特征的完整性、 准确性, 对运动项目特征的片面了解、 不准确的描述和模糊的定位,极大的干扰了教练员对项目运动特征的认识,降低了训练 的效率,阻碍了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影响正确认识运动项目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训练理论发展的不平衡。 在我国运动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训练界,一般训练理论的研究明显多于专项训练理论,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一般训练理 论与专项训练理论的脱节,严重影响到人们对专项运动特征的了解和认识,致使运动训 练实践的专项训练理论的发展明显滞后。 因此, 全面、 准确地认识运动项目的专项特征, 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竞技运动训练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3.1.2.1 对运动项目的专项特征的描述局限在对专项技术的外在表现的层面上, 缺乏 甚至忽视专项运动的内在生理、生化特点。技术和体能是运动项目专项特征的两个主要 显示点。运动训练理论中把那些对技术依赖性强的项目称作技术类项目,对体能要求高 的称作体能类项目。但是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技术与体能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独立 因素,二者之间是相互支持,存在密切联系的。任何一方如果出现明显的薄弱环节都会 影响到运动水平的优劣。因此,无论是技术类项目还是体能类项目,在其长期的训练过 程中不能只关心项目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的训练,而应该对两个方面都有高度的重视, 越是高水平的训练阶段, 显现薄弱环节的能力方面更可能成为影响专项成绩继续提高的 关键因素。 3.1.2.2 在形式上多以静态的专项模型为项目研究的对象, 很少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探 索。所有项目的运动都是在动态、连续和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的,专项的各个因 素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本身也属于专项特征的范畴,而且更是全面和 深入的认识运动特征的重点。静态的专项特征只能在一个点上反映专项的特点,不能展 现专项运动的整体变化过程。这种误解不仅会造成专项特征认识上的不全面,还会影响 到专项特征对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阻碍专项训练的良性发展。 3.1.2.3 在程度上过于宏观,错把一般或项群的共性特点当做项目的专项特征。对专 项特征进行研究时,一定要正确区分一般特征、项群特征和专项特征的内涵,对运动训 练的不同影响和作用,不能错将一般和宏观的项目特点作为专项特征。过于宏观的项目 特征对于专项训练来说“形同虚设”,根本不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从训练实践的角度出 发,专项特征是专指那些对专项训练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因素,对专项成绩具有重要支 持作用的环节。 本文研究的专项特征包括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特征和排球运动制胜因素特征。其中, 竞技能力特征将作为本文的重点进行研究。 3.2 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结构要素及权重 竞技能力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的总称。国内对竞技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13 能力结构要素的划分主要有四种观点:四分法,即认为竞技能力是由体能、技能、智 能和心理能力构成;五分法,竞技能力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和心理能力 五大要素所组成的;六分法,竞技能力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 思想作风六大要素构成;七分法,竞技能力由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运动素质、技术、 战术、心理和智力能力七大要素组成。 众多文献资料对竞技能力结构要素的划分不同,由于本论文的研究需要,必须为竞 技能力要素设计统一的结构框架,所以在全面研究排球运动项目的专项特征之前,对竞 技能力要素结构做统一的规定,即认为竞技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运动素质、 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运动智力七大要素。身体形态、运动机能和运动素质 统一归类为体能能力要素; 技能和调整能力合并为技能能力, 包括运动技术、 运动战术、 运动心理、运动智力四大要素。 图 3-2 竞技能力特征层次结构要素简图 从竞技能力特征的角度来看, 竞技能力特征作为本文研究排球运动专项特征的一级 要素,体能和技能特征分别为二级特征,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 运动战术、运动心理和运动智力是竞技能力三级要素。详见图 3-2 竞技能力特征层次要 一级特征 二级特征 三级特征 竞 技 能 力 特 征 特征研究 体 育 项 目 专 项 运 动 特 征 体 能 能 力 特 征 技 能 能 力 特 征 身体形态特征 运动机能特征 运动素质特征 运动技术特征 运动战术特征 运动心理特征 运动智力特征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素结构简图。本文研究排球运动专项特征就将从三级要素的特征逐次展开讨论,统一归 纳竞技能力二级要素和三级要素的特征,层次化、条理化地描述竞技能力特征。 本论文根据竞技能力要素结构制订了 排球专项竞技能力要素及其特征指标专家问 卷调查表 ,对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本问卷首先对竞技能力的两大组成部分,体能能 力和技能能力的权重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排球运动的竞技能力中,体能能力 占 44.4%,技能能力 55.6%,技能能力的权重值稍大于体能能力,但两者差距不是很大。 (见表 3-1) 表 3-1 排球运动竞技能力各级要素权重值 一级特征 二级特征 权重 三级特征 权重 权重排名 身体形态 41.7% 1 运动机能 32.1% 2 体能能力 44.4% 运动素质 26.3% 3 运动技术 28.3% 1 运动战术 27.8% 2 运动心理 22.1% 3 竞技能力 技能能力 55.6% 运动智力 21.8% 4 图 3-3 三级特征权重值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三级特征权重 权重41.70%32.10%26.30% 身体形态特征运动机能特征运动素质特征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15 从对专家和学者的调查问卷显示中可以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荣昌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浙江省文成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隆化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教师薪酬福利体系优化聘用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绿色出行推广与服务合同
- 2025版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施工合同范本组成下载
- 2025年度应急通讯对讲机租赁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影视拍摄车牌租赁服务协议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清版)DB11∕T 1455-2025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标准
- 消除母婴三病传播培训课件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iatf16949-2016标准与程序文件对照表
- 医院学术委员会及工作职责制度的通知
- 煤矿物料装车、捆绑管理规定
- CPK计算表格EXCEL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