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 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或其它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国家图书馆 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 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由青海师范大学 研究生部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i 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 发展影响的研究发展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本文以青海省及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文化地区的 244 名中学生为被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embu)为测量工具,测评其情 绪智力和父母养育方式状况,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 1、中学生情绪智力在性别因素上无显著差异;在民族维度上,汉族被试情 绪智力得分高于少数民族被试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家庭结构方式上,非独 生子女被试在情绪智力上得分均低于独生子女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在父母文 化程度上,父母都是大学以上的被试得分较高,两两检验后都表明都有显著的差 异。 2、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在性别因素上女性被试在父亲因子和母亲因子 上得分高于男性被试,其余各因子得分低于男性被试,检验表明除母亲因子上 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在民族维度上,汉族中学生各项因子 得分均高于少数民族被试,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家庭结构方式上,非独身 子女的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均低于独生子女的得分, 且除了父亲因子上独生子女 和非独生子女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均有显著的差异;在父母文化程度上, 父母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得分较初中以上大学以下的, 以及初中以下的得分都要 高,且都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3、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各因子与母亲各因子都与情绪智力及各维度上存在 非常显著的中等程度的相关, 其中除父亲因子和母亲因子这两项是非常显著 的负相关外,其余各因子都是呈现非常显著的正向相关。 4、父亲因子、以及母亲因子、这 6 项因子对情绪智力有 主效应。 其对情绪智力的变异量的解释分别为 27%、 39.5%、 43.9%、 50.1%、 53.3% 和 54.5%。家庭教养方式主要通过 f6、f4、f1、f5、m1 和 m4 这 6 个因子对情绪 智力进行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民族,情绪智力,家庭教养方式 ii a study about secondary students from national regions development impact of family upbringing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bstract based on 244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from the minority region and han culture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and yunna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adop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eis) and 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 (embu) for measuring instru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evaluates i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arenting style statu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family upbringing.the results showed: 1.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xual factor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in the national dimensions,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ore of han is higher than minority and has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amily structure in the way, the only-child children were higher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ores than that the not-only-child and has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ir parents cultural level, parents are above the university to score higher, after pairwise testing showed tha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2.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amily upbringing in sexual factors on women in mother and father factor points higher than male factor, the others each factor score lower than male subjects, except mother factor tests show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outside, the rest factor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ational dimensions, han students each factor score are higher than the minority subjects, and has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amily structure in the way, not-only-child childrens upbringing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only-child childrens score, and besides father factor on only-child childre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utside, the rest factors all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parents cultural level, parents university degree of scoring a junior high school above junior college, and under the following points are higher, and both a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family upbringing in each factor and the father mother each factors all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ll dimensions, and exist on a very significant moderate related, iii including except the father and mother factor factor these two are ver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factors outside, the rest are present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4.father , , factor, and mother factor , this six factors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the main effect. on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explanation on, respectively, 27% 43.9%, 50.1%, decreasing and 54.5%. family upbringing f6, mainly through f4, f1, f5, m1 and m4 this 6 factors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influence. keywords : secondary students , nationality, , emotional intelligence,embu iv 目录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1 1.1 问题提出.1 1.2 研究意义.2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3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3 2 文献综述.4 2.1 情绪.4 2.1.1 情绪概述.4 2.1.2 情绪理论.7 2.2 情绪智力.10 2.2.1 情绪智力概述.10 2.2.2 情绪智力理论.13 2.2.3 情绪智力的研究概况.17 2.3 家庭教养方式.18 2.3.1 家庭教养方式的理论研究.18 2.3.2 家庭教养方式的实践研究.19 2.4 家庭教养方式与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概况.20 3 研究对象及方法.23 3.1 研究对象.23 3.2 研究方法.24 3.3 研究工具.24 3.3.1 情绪智力量表(eis).24 3.3.2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embu).25 3.4 研究程序.25 3.5 数据统计处理.25 4 结果.26 4.1 描述统计与差异比较分析.26 4.1.1 情绪智力得分状况描述.26 4.1.2 情绪智力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26 4.1.3 家庭教养方式得分状况描述.36 v 4.1.4 家庭教养方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37 4.2 情绪智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48 4.2.1 情绪智力各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父亲因子的相关分析.48 4.2.2 情绪智力各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母亲因子的相关分析.49 4.3 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对情绪智力及各维度的回归分析.50 5 讨论.52 5.1 情绪智力状况的分析与讨论.52 5.2 家庭教养方式状况的分析与讨论.53 5.3 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54 6 结论.56 7 建议和反思.57 参考文献. 58 附录一.62 附录二.64 后记.70 个人简历.71 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1 1 1 前言前言 1.11.1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你如果要发怒,则必须选择正确的对象,把 握正确的程度,确定正确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目的,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在我们 现实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智商很高但却无法快乐的享受生活的人,他们 甚至在事业上表现平平,没有成功的人际交往,也无法引导他们的孩子去享受生 活的乐趣。为什么有的人明显看起来脑袋聪明,但是生活却不尽人意;而有些人 看起来智力平平,却过得很幸福?事实表明智力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绝对的优势。 20 世纪 30 年代,科学家们开始注意到一种不同于传统智力的存在, “社会 智能” 、 “智能的情感部分”等术语纷纷出现。人们开始关注“情感智能”这一概 念,并认为“情感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个体在现实社会中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是一种克服内心矛盾冲 突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自从 1990 年心理学家彼得沙洛 维和约翰梅耶在想象,认知和人格杂志上发表了标志性的文章情绪智力 之后,这种“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开始有了专业的发展。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 始从关注传统智力转变为关注情绪智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有高理论知识、高智商的人;而 且还需要更多的有理想、有自信心、心理素质好、承受能力强、乐于奉献的高情 商的接班者。于是,许多国家将培养高情商的人列入教育政策之中。但目前我国 的情商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一直以来,由于受斯宾塞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的影响,学校教育普遍重视对学生智商的培养,忽视了情商的教育,导致所培养 的人在人文、精神、理想、人格、个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欠缺,使培养的学生有 智商但没智慧,有知识但没能力,有文化但没教养。 ”1所以,情商的养成已成 为现代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2我国的新教改中将“以学生的发 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 21 世纪需 要的有用人才” 作为目标写入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和 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 的发展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4随着社 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使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心理变化剧 烈,这时候,拥有高情商的人能更快速的适应社会,更积极的调整好心态,准备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更充分的加入到社会环境中。由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的成长成为当 代教育的新目标。 纵观情绪智力的研究,影响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不外乎遗传、环境。情绪智 力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养成,其中,人类的第一教 师父母在情绪智力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正 是通过父母施加于孩子的教养方式来形成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带来的结果也不 同,而这种不同的结果中肯定也包括情绪智力发展的不同。青海和云南是两个不 同的多民族省份,云南有 26 个少数民族,青海有 6 个少数民族,他们和汉族文 化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而在这些文化中诞生的家庭习俗、家庭氛 围影响并形成了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于是, 在对情绪智力发展的思考和研究中, 笔者开始关注情绪智力的发展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跨文化表现。 本研究试图从不 同的研究对象入手,尝试探索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情绪智力发展中的影响, 希望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的观点,为影响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做更 进一步的解释, 也为在不同文化下的家庭应该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提供正确 的、适合的教育建议。 1.2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自爱德华桑代克把“社会智能”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到 1995 年心理学 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它比 iq 更重要一书出版,情绪智力的正式 提出经历了 60 年酝酿。当 21 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情商的作用时,情绪智力的理 论研究也在不断地更新向前;当人们开始关注怎么样才能提高自我的情商时,更 多的人将注意放在了情绪智力的培养上。 近几年来,关于情绪智力的研究日益更新,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性研究和实 践性研究也十分广泛。情绪智力的发展在性别、年龄、个体决策和是否独生子女 上有着不同的结论。人们在预测个体的成功时,发现了解情绪智力比通过智商测 验以及其他标准化成就测验测量出的认知性智力更有价值,戈尔曼在 1995 年指 出人生成就至多 20归诸于智力,而 80则受情绪智力的影响。情商一词在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被关注, 而情商高者与情商低者的不同际遇引发了 人们对于培养情绪智力的思考。本研究着重个体情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为培养情绪智力提供了思路, 也为家庭教养孩子提供了更多信息, 具有重大意义。 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3 1.2.1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研究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情绪智力的研究多是概念性研究,以探讨情绪智力究 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成分为主,更多的回答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的组 成因素及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在对情绪智力如何培养上较少有理论研究。因此 本研究以不同文化下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全面分析影响青少年情绪智力发展的 家庭因素,以期获得情绪智力在跨文化上的发展理论,和增加家长在培养青少年 情绪智力中的理论知识,以帮助青少年有更好的心理发展,从家庭这一教育 的源头上提高情绪智力发展的质量。 1.2.2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研究的实践意义 从实践意义上来看,情商高者生活幸福感更高,更能享受生活,更加积极 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情商低势必带来生活幸福感的下降。如何拥有高情 商、如何培养高情商成为家长和教育者甚至是公司企业以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试图从跨文化背景下提出适合各种不同文化的培养情绪智力的方法, 让家 长和教育者重视情绪智力的早期发展,用正确的、适合的方式进行情商培养,以 使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有更好的发展。 在 21 世纪的新社会中,情商已越来越重要的占据了智力发展的半壁江山, 社会从需求高智商、 高文化转变为需求高情商、 高社交能力。 从小培养情绪智力、 发展情绪智力已经提上日程,刻不容缓,为了使 21 世纪的人才拥有更完善的社 会能力,拥有更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情绪智力发展因素的研究及情绪智力在不 同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确、合适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2.12.1 情绪情绪 2.1.12.1.1 情绪概述情绪概述 情绪的英语“emotion”一词的词根是“move” ,意思是“动” 。的确,情绪 有使人“动”起来的作用。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经历体验,会时 而感到愉悦时而感到气愤;愉悦时大脑放松、眼角嘴角的肌肉上提,表现出我们 平时认知的“笑”的表情,气愤时两眼圆瞪、鼻孔扩张,为的是吸入更多的氧气 让全身投入到 “备战状态” 。 这样的喜、 怒、 哀、 乐、 爱、 恶、 惧等都是情绪 (emotion) 的不同表现形式。无论是生理上的唤起状态还是体验情绪带来的行动上的反应, 所有这些现象都基于情绪带来的变化。 从 19 世纪开始,心理学家对情绪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对情绪实质提 出了不同的看法,如何界定情绪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如: 1872 年,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the expression in man and animals)一 书中,作者查理达尔文就首次定义了情绪。他相信情绪是与人类和非人类结构 和功能的其他方面一同进化出来的,即达尔文认为情绪是一种人脑功能高度特 化、 协调的模式, 并认为是遗传得来的。 也就是说达尔文认为情绪是天生就有的。 5 1884 年,詹姆斯在什么是情绪一文中提出他的情绪说,认为情绪是对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身体变化的感知。1885 年,丹麦心理学家兰格在情绪一 书中也发表了和詹姆斯一样的观点(lange,1885) 。后世将他们的观点综合在一 起,称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6 1960 年,阿诺德认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 的一种体验倾向。 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 (arnold,1960) 。7例如我们对喜爱的事物会有靠近的动作,而对厌恶的事物 会有回避的动作。 1970 年, 坎普斯认为: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campos, 1970) 。 杨在 1973 年指出: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 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young,1973) 。他把情绪标示为感情 过程的激烈扰乱,暗示了情绪同有机体的厉害关系和联系。但他更强调情绪的干 扰性质。这一理论对情绪病理学特别有用。 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5 同年,在另一方面,利珀则坚持: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 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leeper,1973) 。利珀指出了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 7 1983 年,机能主义将情绪定义为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 (campos,1983) 。 1984 年,拉扎勒斯指出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 的生理心理反应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lazarus,1984) 。 以上定义指出了情绪是大脑的功能;并且与外部纷繁复杂的环境信息有关, 对积极的信号给予积极的反应,对消极的信号给予消极的反应;甚至认为情绪具 有一种动机和知觉的力量,可以评价外部信息并对认知发生偏向性的影响。他们 都指出了情绪对人的需要和态度的关系, 阿诺德和拉扎勒斯还指出了情绪依次而 具有的特点,诸如:体验、生理模式和评价。以上定义虽然大部分注重描述情绪 的功能、情绪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但仍较少接触到情绪的本质。 当代心理学家将情绪和情感界定为是一种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 应的行为反应。这种观点表明,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 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满足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地,肯定的 情绪和情感。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时,就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和情 感。 有的将情绪的组成成分作为它的定义, 这样的定义认为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 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这些是 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5情绪是以生理唤起水平、面部表情、姿势和 主观感觉的变化为特征的某种状态。情绪包括: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physiological change)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其他身体状态的改变,这 些反应由肾上腺素引起的;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 :人情绪感觉的外部 特征,起沟通作用;情感(emotional feeling) :或一个人的个体情绪体验。 有的从情绪的适应性出发,认为情绪与人的一些基本的适应行为(adaptive behavior)有关,包括攻击行为、躲避行为、寻求舒适、帮助别人和生殖行为等 等。情绪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我们适应与生存。8 关于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源于情绪的动机性。 在汤姆金斯强调情绪是有机 体的基本动机之后(tomkins,1970) ,伊扎德继承达尔文的观点,强调情绪的适 应性(izard,1977,1991) 。他指出情绪是动机,并同知觉、认知、运动反应相 联系而模式化。伊扎德从功能性的观点出发,他强调情绪的外显行为表情这 一重要变量;通过表情把情绪的先天性和社会习得性,适应性和通讯交流功能联 系起来, 建立了包容广阔的情绪理论。 按此概述, 他们归纳出情绪有如下的特性: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1、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2、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3、情绪是生理和心理 多水平整合的产物。7 1994 年,汤姆斯金等人研究中指出情感是一个一般性的词,指由情绪、心 境和感觉状态所组成的状态连续系统 (tompkins 毛晋平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的关系:以人格特质为中介j中国临床 心理学杂志, ,2009(3) 64 李霓霓、张卫、李董平等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 展与教育,2009(2) 65 韩小琼、郑雪、丘碧群等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效能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 学杂志,2009(1) 66 郑显亮、顾海根、竺培梁 “情绪智力量表(eis)”的多元概化理论分析j心理科学, 2009(1)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2 附录一:附录一:情绪智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eis)(eis)中文版中文版 指导语:亲爱的同学,请你仔细阅读以下的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 情况在句子后面相应的数字上打。对你来说,数字代表这个句子 是否符合的程度。具体如下: 1=很不符合 2=较不符合 a=不清楚 4=较符合 5=很符合 请注意:回答没有对错之区分,所以请给出最符合你的选择。 谢谢你为科研做出的贡献!谢谢你的合作! 很不符合 较不符合 不清楚 较符合 很符合 1、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和别人谈论我的私人问题。1 2 a 4 5 2、 当我面对某种困难时, 我能够回忆起面对同 1 2 a 4 5 样困难并克服它们的时候。 3、 我期望我能够做好我想做的大多数的事情。 1 2 a 4 5 4、 别人很容易相信我。 1 2 a 4 5 5、 我觉得我很难理解别人的身体语言。 1 2 a 4 5 6、我生命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让我重新评估了什 1 2 a 4 5 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7、 心境好的时候我就能看到新的希望。 1 2 a 4 5 8、 我的生活是否有意义, 情绪是影响因素之一。 1 2 a 4 5 9、 我能清楚意识到自己体验的情绪。 1 2 a 4 5 10、 我希望能够有好的事情发生。 1 2 a 4 5 11、 我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情感。 1 2 a 4 5 12、 情绪好的时候, 我知道如何把它延长。 1 2 a 4 5 13、 安排有关事情, 我尽可能使别人感到满意。 1 2 a 4 5 14、 我会去找一些让我感到开心的活动。 1 2 a 4 5 15、 我很清楚我传递给别人的非言语信息。 1 2 a 4 5 16、 我尽量做的好一些, 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1 2 a 4 5 17、 当我心情好的时候, 解决问题对我来说很容易 1 2 a 4 5 18、 通过观察面部表情, 我可以辨别别人的情绪。 1 2 a 4 5 19、 我知道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 1 2 a 4 5 20、 心情好的时候, 新奇的想法就会多一些。 1 2 a 4 5 21、 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1 2 a 4 5 22、 我很清楚自己在某一刻的情绪。 1 2 a 4 5 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63 23、 学习时我会想象自己即将取得好成绩, 1 2 a 4 5 以激励自己。 24、 当别人在某个方面做的很好时, 我会称赞他们 1 2 a 4 5 25、 我能够了解别人传递给我的非言语信息。 1 2 a 4 5 26、 当别人告诉我他人生中的某件重大事件时, 1 2 a 4 5 我几乎感觉到好象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27、 当我感到情绪变化时, 就会涌现一些新颖的想 1 2 a 4 5 法。 28、 遇到困难时, 一想到可能会失败, 我就会退却 1 2 a 4 5 29、 只要看一眼, 我就知道别人的情绪怎样。 1 2 a 4 5 30、 当别人消沉时我能够帮助他, 使他感觉好一点 1 2 a 4 5 31、 在挫折面前。 我让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应对 1 2 a 4 5 挑战。 32、我能够通过别人讲话的语调判断他当时的 1 2 a 4 5 情绪 33、 我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1 2 a 4 5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4 附录二:附录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embu) 在回答问卷之前,请您认真阅读下面的指导语: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让您确切回忆小时候父 母对您说教的每一细节是很困难的。 但我们每个人都对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 我们的方式有深刻印象。 问卷有很多题目组,每个题目答案均有 1、2、3、4 四个等级。请您分别在 最适合您父亲和母亲的等级数字上面画。每题只准选一个答案。您父亲和母亲 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请您实事求是的分别回答。 如果您幼小时候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亲或母亲一栏。如果是独生子女, 没有兄弟姐妹,相关的题目可以不答。问卷不记名,请您如实回答。下面举例说 明每个题目的回答方法。 从不 偶然 经常 总是 1、父母常常打您吗? 父 2 3 4 母 1 3 4 2、父母对你很亲热吗? 从不 偶然 经常 总是 父 1 2 4 母 1 2 4 你与父母一起生活到 岁 父亲是否健在:是 否(或在您 岁时去世) 母亲是否健在:是 否(或在您 岁时去世) 父母是否离异:是 否(或在您 岁时离异) 父亲文化程度: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 、中专(包括高中) 、初中、小学 父亲职业: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干部 母亲文化程度: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 、中专(包括高中) 、初中、小学 母亲职业: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干部 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65 从不 偶然 经常 总是 1、我觉得父母干涉我做的每一件事。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我能通过父母的言谈、表情感受 父 1 2 3 4 他(她)很喜欢我。 母 1 2 3 4 3、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更宠 父 1 2 3 4 爱我。 母 1 2 3 4 4、我能感到父母对我的喜爱。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即使是很小的过失,父母也惩罚 父 1 2 3 4 我。 母 1 2 3 4 6、父母总是试图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父 1 2 3 4 使我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母 1 2 3 4 从不 偶然 经常 总是 7、我觉得父母允许我在某些方面有 父 1 2 3 4 独到之处。 母 1 2 3 4 8、父母能让我得到其他兄弟姐妹得 父 1 2 3 4 不到的东西。 母 1 2 3 4 9、父母对我的惩罚是公平的、恰当 父 1 2 3 4 的。 母 1 2 3 4 10、我觉得父母对我很严厉。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1、父母总是左右我该穿什么衣服或 父 1 2 3 4 该打扮成什么样子。 母 1 2 3 4 12、父母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 父 1 2 3 4 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害怕我会 母 1 2 3 4 出事。 从不 偶然 经常 总是 13、在我小时候,父母曾当着别人 父 1 2 3 4 的面打我或训斥我。 母 1 2 3 4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6 14、父母总是很关注我晚上干什么。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5、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能 父 1 2 3 4 感到父母在尽量鼓励我,使我得 母 1 2 3 4 到一些安慰。 16、父母总是过分担心我的健康。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7、父母对我的惩罚往往超过我应受 父 1 2 3 4 的程度。 母 1 2 3 4 18、如果我在家里不听吩咐,父母就 父 1 2 3 4 会恼火。 母 1 2 3 4 从不 偶然 经常 总是 19、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事,父母总是 父 1 2 3 4 以一种伤心样子使我有一种犯 母 1 2 3 4 罪感或负疚感。 20、我觉得父母难以接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1、父母曾在别人面前唠叨一些我说 父 1 2 3 4 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这使我感到 母 1 2 3 4 很难堪。 22、我觉得我的父母更喜欢我,而不 父 1 2 3 4 是我的兄弟姐妹。 母 1 2 3 4 23、在满足我需要的东西上,父母是 父 1 2 3 4 很小气的。 母 1 2 3 4 24、父母常常很在乎我取得的分数。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从不 偶然 经常 总是 25、如果面临一项困难的任务,我能 父 1 2 3 4 感到来自父母的支持。 母 1 2 3 4 26、我在家里往往被当做“替罪羊” 父 1 2 3 4 或“害群之马” 。 母 1 2 3 4 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67 27、父母总是挑剔我所喜欢的朋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8、父母总以为他们的不快是由我引 父 1 2 3 4 起的。 母 1 2 3 4 29、父母总试图鼓励我,使我成为佼 父 1 2 3 4 佼者。 母 1 2 3 4 30、父母总向我表示他们是爱我的。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从不 偶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