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专门史专业论文)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历代文献典籍和有关研究资料为依据,试从世界经济贸易 发展和世界贸易网络的高度,通过对漳州月港的兴起、月港开放与西方势 力的东进、准贩东西二洋与月港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衰落与新的贸易 格局的形成等方面的阐述,阐明明代在反海禁斗争和西方势力东进的过程 中,漳州月港与东南亚和欧美各国的海上贸易活动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 位和作用,以及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 关键词明代月港开放,准贩东西二洋,世贸网络形成。 o nt h eb a s i s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b o o k sa n d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a sw e l la ss o m e r e l a t e dr e s e a r c hm a t e r i a l s ,t h ea u t h o ro ft h i s p a p e r , v i e w i n gf r o m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w o r l de c o n o m i ct r a d ea n dw o r l dt r a d en e t w o r k , u i e st oe x p o u n d t h er i s eo fm o o np o r ti nz h a n g z h o u , t r a d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m o o np o r ta n dt h e o u t s i d ew o r l d ,t h ee x p a n s i o no fw e s t e r nc o u n t r i e st ot h ee a s t , t h ec h i n e s e g o v e r n m e n t sp e r m i s s i o nf o rt r a d eb e t w e e nm o o np o r ta n ds o u t h e a s ta s i a na n d w e s t e r nc o u n t r i e s , 1 h ed e c l i n eo ft r i b u t et v d d ea n d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n f f 诵t r a d e s t r u c t u r e ,s oa st oi l l u m i n a t et h er o l ea n dp o s i t i o no fm o o np o r ti nt h em a r i n e w d d et r a l 删o n 5w i t hs o u t h e a s t e r na s i a n , e u r o p e a na n da m e r i c a nc o u n t r i e s a n di nt h ew o r l dt r a d en e t w o r kd u r i n gt h es t r u g g l ea g a i n s tt h eb a no nm a r i n e t r a d ea n dt h ee x p m 强i o no fw e s t e r nc o u n t r i e si n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a sw e l la si n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 w o r l dt r a d en e t w o r k k e y w o r d s t h eo p e r l i n go fm o o np o r ti n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gp e r m i s s i o nf o r t r a d eb 0 2 w e o nm o o np o r ta n ds o u t h e a s ta s i a na n dw e s t e r nc o u n t f i e s ;w o r l d 中文文摘 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最后作总结。 第1 章绪论 一、课题背景 明代漳州月港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本文从世界经济发展、世界 贸易网络形成与明王朝封建专制没落的历史背景,对月港的崛起、发展、变化、衰弱以 及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这对我国当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很有意义的。此为本 文选题背景。 二、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福建负山面海,面对台湾,邻 近港澳,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最早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省份之一,现在正进行海 峡西岸的经济建设;此时回顾明代漳州月港的海洋文化,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弘 扬中华文化。发扬爱国主义,发展中外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海西建设和“一国两制”, 祖国和平统一政策的实施,都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1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简述上世纪至本世纪初漳州月港研究的历史概况。 2 国外学者主要论著、文件及书信 列举国内外出版的外国学者研究漳州月港的重要论著、文件、书信( 包括外文版) 等。 3 本文研究方向 围绕漳州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形成这一大格局,研究月港当时在世界贸易中的 地位和作用。 四、主要资料来源 1 我国明清及近代重要文献典籍 列举我国明清及近代重要文献典籍3 3 种,并列述记载漳州月港史实的具体章节。 2 福建明清时期的重要文献典籍及有关方志 列举福建明清时期记载月港史实的重要文献典籍及有关方志,并以主要文献典籍为 倒,列出记载月港史实章节。 3 台湾省出版的我国古近代文献典籍 列举我国台湾省上世纪出版的我国古近代研究月港的重要文献典籍。 4 月港遗址及历史建筑 以月港遗址和海晏楼两帧照片,根据考察成果,说明月港当年史实。 五、研究方法和本文框架 1 研究方法 坚持以史实为依据的研究方法,努力发掘史实中新的闪光点。 2 本文框架 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围绕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形成这一中心,分绪论、漳州月 港的兴起、月港开放与西方势力东进、准贩东西二洋与月港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衰 弱与新的贸易格局形成等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全文,说明本文宗旨。 第2 章漳洲月港的兴起 一、月港兴起的交通与地理因素 月港正处在海上交通和内河交通的要冲,这是它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港的重要条件之 一 二、明代的海禁与月港开放 明初就有“片板不许下海”之禁令,福建沿海人民也就开始冲破封建政权的海禁, 进行走私活动;其时正值西方势力东进,月港的开放实际上与西方势力的东进是分不开 的。 三、月港与准贩东西二洋 由于反海禁斗争对明政府的冲击,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对实行海禁政策的利弊关系 重新加以考虑,终于“议开禁例”,“准贩东西二洋”。但是,准贩东西二洋,并不是全 面开放,而是以每年的规定数放行。 第3 章月港开放与西方势力的东进 一、月港与西方商业势力的东进 人类历史发展到1 5 世纪前后,整个世界进入了第一次的全球化的经济联系。任何 一个地区的贸易行为都不自觉地被卷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当时世界正进入大航海时 代,西方势力越过中亚来到东方,直接出现了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商人已经越过南 洋,了解西方,并直接把西方商人带入中国近海进行直接贸易。西方势力东进与东方的 民间反海禁及私人海上贸易的兴起,加速了明海禁政策的破产和朝贡贸易的衰落。 二、月港开放与新的贸易格局形成 月港的开放是明朝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明初 开始的海禁到准贩东西二洋,从法律意义上说是允许民间的自由贸易,也是对允许中国 民间商人直接与国外商人交易的再承认。月港的海外贸易有三大特点,一是民间的海外 贸易,二是以我国商人赴海外贸易为主,三是以出口我国手工业品为主。月港的开放使 中国开始加入到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中去,整个世界的贸易格局都受到影响。这也是漳 州海商主导东亚贸易网络的黄金时代。 第4 章准贩东西二洋与月港的对外贸易 在激烈的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中,随着民间私人海商力量的发展和西方海外商业势 力的冲击,月港与各国的贸易得以全面展开。 一、月港与各国的贸易 包括与日本、菲律宾、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贸易往来。其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以 我国民间商人为主动的贸易格局,不是被动地等待西方商业势力的东进。在民间商入的 积极活动下,漳州月港成为东亚的商业中心,使我国的商业贸易活动加入至0 世界贸易的 大循环中去。只是由于明王朝的阻断,中国商人的商业活动始终没有融入到整个世界的 经济循环体系之中。 二、贸易商品的种类 明代后期从月港进1 3 的商品种类,从5 5 种增至8 3 种,再增加至1 1 5 种。生丝、丝 织品、瓷器、糖的出口数量巨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三、贸易商人的构成 明代后期,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出洋经商的人数骤然增多,主要有商主( 或 称绅商) 、船商( 亦称船主或舶主) 、散商( 小商贩) 、仆商( 由主人豢养往海外经商的 奴隶) 和船工等。 第5 章朝贡贸易的衰落与新的贸易格局形成 传统的在东亚由。中国一日本一南洋”形成的小三角贸易,也就逐步地融入了由“西 方势力一中国的月港一南美洲”这样的大三角贸易中去。这是月港开放对东亚贸易与世 i v 界贸易的重大影响。在西方势力东进与东方的反海禁斗争中,在中国的海岸线上开始了 以月港为中心的构筑东亚整个崭新体系的贸易格局。世界大三角贸易,正是因为有了月 港的开放,整个世界的货币流动、商品贸易、转运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朝贡贸易体制下的东亚贸易格局 私人海上的贸易活动,使中国沿海经济卷进了世界贸易的瞬络中去。这个网络,是 由中国沿海的私人海商与东南亚以及日本构成亚洲的小三角贸易网络,这个小三角贸易 网络是朝贡贸易体制下的产物。 二、大三角贸易格局的形成 大三角贸易又称大帆船贸易,这是世界经济第一次整合的产物。月港海商与马尼拉 贸易的主要对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当地人而是欧洲的西班牙人。因而,实际上月港与 马尼拉的贸易,也不再是传统的中国与菲国的贸易,而是中国直接与西班牙的贸易。这 样就形成“东亚中国一东南亚的吕宋西方的西班牙人美洲墨西哥”这样的贸易网络。 这一时期的中国商品,转口进入欧美市场,成为世界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把中国 商人载运到马尼拉的货物转运到南美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大帆船贸易航线。大 帆船贸易对于促进南美各国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种大帆船贸易,彻底冲击了传统的贸易格局,不仅对东方与西方的贸易沟通起了促进 作用,而且使东方的贸易融入到世界贸易的大格局中去。 结论: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与中国明王朝专制衰落i 丙- q 方面分 析月港的兴盛与必然的衰落。月港以及沿海的海上商业活动,是民间自觉加入世界贸易 的一种行为,使中国在当时已经被动地进入世界贸易的网络。正是这种现实,禁又禁不 住,放又抵挡不住海外商业势力的进入,才有了月港的开放。月港作为唯一准贩东西二 洋的港口,并不是经济发展的促成,丽是统治政权的妥协。所以随着清政权的建立,月 港作用退位给厦门港,就成为必然。 v 第1 章绪论 一、课题背景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奔腾着一股世界化的潮流,它不断冲击着地域局限,于 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开始了越来越紧密的交往和联系。对外经济贸易就是扩大和加强这 种联系的基础。因此,邓小平同志才反复强调,“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打开国 际市场,“开辟贸易途径”9 。 在我国对外贸易史上,明朝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它经历了我国对外贸易由盛转衰的 主要过程而漳州月港的盛衰就成了这一历史的最好见证。 月港,“港水萦绕如新月,月色晶莹照港湾”,这是十分幽美雅致的名称。在明代中 叶以后到清初,这里曾经是我国东南的重要港口之一,万商云集,驰誉中外,是东南沿 海与东西二洋的一个贸易中心,而且这一盛况一直持续了约一个半世纪从我国历代的 情况来看,汉唐和国外联系较多,商业交通发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无远弗届, 至今在许多国家的城市里仍有不少的“唐人街”,便是明证。明代则禁忌颇多,一再实 行闭关自守政策,而沿海人民的反“海禁”斗争也连绵不断,加之其时强劲的西方商业 势力东进,终于促成了有限的开放,而月港的兴盛就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代表。所以, 对月港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诚然,月港是如何兴起的,又是如何的极一时之盛,已经得到普通的关注。不过, 月港为什么会兴起,它在1 6 世纪世界各国海上贸易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在当时世界海 上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又是如何,这也是必须明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我国不仅是一个大陆国家,而且也是一个海洋国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不屈 不挠的精神,向海洋进军,通过海上交通,与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 断发展中外人民的友好关系。俗话说,“闽在海中”,这表明,福建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 活与海洋息息相关。1 6 世纪下半叶,东南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进韵西方势力为了 开拓国际市场,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展开了激烈竞争:西班牙殖民者为维持在菲律宾 的殖民统治,开辟了从马尼拉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荷兰殖民者 在巴达维亚建立大本营后,为了打开直接对华贸易的大门,不惜动用武力侵占我国的澎 湖与台湾南部;葡萄牙殖民者则利用留居澳门的优势,经营着对日本、马尼拉和南亚的 三方贸易。而此时的明王朝,在经过。嘉靖倭患”的沉重打击之后,为了维护其封建统 治,不得不有限地开放。海禁”,准许私人申请文引出海贸易。月港就是在这种特殊的 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所以,月港的海上贸易,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对我国国内乃 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世界经济发展、世界贸易 网络的形成与明王朝封建专制没落的大背景,对月港的堀起、发展、变化、衰落以及历 史地位等作深入探讨和研究,从中汲取借鉴和有益的历史经验。这就是本文选题的缘起。 二、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国经济依存性不断加强,国 际经贸竞争日益加剧。同时,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加速发展,多元经济、双边和多边贸 易正冲击着全球的经贸体制,使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加速了世界 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事实证明,这种状况到目前为止,已经部分取代了世界的多元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 5 7 页,北京,人民出敝社1 镌3 年7 月出敝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1 1 9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1 0 月出版 1 经济和多边贸易。回顾我国近代史。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闭关自守;建国以后, 在一段时间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又堵住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步入与世隔绝的“误区”邓小平同志在广阔的世界背景下,以宽阔的世界眼光和对时 代的敏感,深刻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的 世界”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对外开放 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现在,我国在经贸发展中,十分注重与世 界各国的联系,已成为主要经济发展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并将其纳入东亚经济区和全 球化、一体化的范畴。此时回顾明代漳州月港与世界各国进行双边和多边贸易的光辉灿 烂的一页,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福建负山面海,面对台湾,邻近港澳,福建人民通过海外交通,把科学技术和特有 的思想文化传播到各国,海外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也源源输入福建,促进了福建兼收并蓄 和具有鲜明特性的海洋文化的形成。特别在近代,福建又首当其冲地成为中西先进科学 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撞击点和交汇点,以林则徐、严复、林纾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福建人, 不仅主张师夷之长技,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且大量地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科学,开创 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风气。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是最早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省份 之一,随着厦门特区和有关投资区等的建立和蓬勃发展,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突 飞猛进,福建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 回顾明代漳州月港的海洋文化,追寻它的发展嬗变过程,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不仅有 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人类认识海洋、征服海洋和利用海洋的前进步 履,也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弘扬中华文化,发扬爱国主义,发展中外友好关 系,进一步加强海西建设和“一国两制”、祖国和平统一政策的实施,都有积极的作用 和现实的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1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上世纪国内对漳州月港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从4 0 年代起,傅依凌、胡寄馨等 专家学者就对月港作专题研究,而且成果卓著;8 0 年代至本世纪初,月港已成为史学界 的热门话题,专著、论文层出不穷,硕果累累。仅管见所及,1 9 8 0 年,傅依凌在5 0 年 代出版的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一书经修订由人民出版社重版;1 9 8 3 年,中共龙 溪地委宣传部与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联合在漳州举行月港专题研讨会,会后编印出 版了月港研究论文集,对月港研究的深入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 0 0 1 年,李金 明的漳州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对月港作了全面的论述。此外。还有在著 作中将月港作为重要章节的,如朱维干的福建史稿( 1 9 8 6 年) 、张维华的明清之际 中西关系筒史( 1 9 8 7 年) 、李金明的明代海外贸易史( 1 9 9 0 年) 、李仁川的福建 对外贸易与海关史( 1 9 9 1 年) 、陈尚胜的r 怀商”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 ( 1 9 9 7 年) 、黄启臣的澳门通史( 1 9 9 9 年) 、廖大珂的福建海外交通史( 2 0 0 2 年) 等。这一系列论著,对此后的研究者来说,不仅在观念上,还是在史实的发掘与考证等 方面,都更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对漳州月港某一方面作专题研究的著作,同样特色突出。如研究其中中葡海上贸易 关系的有周景濂的中葡外交史( 1 9 6 1 年) ,中葡关系资料集( 1 9 9 9 年) 、杨国祯的 葡萄牙人c h i n e h e o 贸易居肖地探寻( 2 0 0 4 年) 等;研究与荷兰海上贸易关系的有杨 彦杰的荷据时代台湾史( 1 9 9 2 年) 、包乐史的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 1 9 9 7 年) ; 研究与菲律宾海上贸易关系的有钱江的1 5 7 0 1 7 6 0 年中国和吕宋贸易的发展额的估 o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页 o 邓小平文选 第三眷,1 1 7 页。 2 算( 1 9 8 6 年) 等;研究与南美海上贸易关系的有李永锡的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早期 的大帆船贸易( 1 9 6 4 年) 等;研究与西班牙海上贸易关系的有张铠的从沙沟略到庞 迪我晚明西班牙来华传教士纪略( 1 9 9 1 年) 等。此外,还有关于月港市舶、移民、 兴衰、瓷器出口以及与郑成功关系等专题的论著,对月港各专题研究的深入,都提供了 参考。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台湾省私立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资助委员会1 9 8 8 年出版的 张增信的明季东南中国的海上活动( 上编) ,香港中华书局1 9 8 8 年出版的张天泽的 中葡早期通商史、香港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刊载的全汉升的明清间美洲 白银输入中国和自明季至清中叶西属美洲的中国丝绸贸易等,对拙文的撰写都提 供了帮助。 2 国外学者主要论著、文件及书信 有关月港的外文和国外学者论著、文件、书信等的出版,为月港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国外学者的论著主要有 英 c r 博克舍的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记( 中华书局1 9 9 0 年 版) 、 荷 威伊邦达库的东印度航海记( 中华书局1 9 8 2 年版) 、 菲 律乔治的 西班牙与漳州之初期通商( 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 9 5 7 年第4 期) 、【日 岩生成一的 下港( 万丹) 唐人街盛衰变迁考( 同上书第2 期) 、 日 藤家礼之助的日中交流二 千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2 年版) 、i n 木宫泰彦的日中文化交流史( 商务印书馆 1 9 8 0 年版) 。特别是舒尔茨的马尼拉大帆船( 1 9 5 9 纽约) 、格拉曼的荷亚贸易( 1 9 5 8 哥本哈根) 、博克舍的葡萄牙绅士在远东( 1 9 4 8 伦敦) 、施里的印度尼西亚的社会 问题研究( 1 9 5 5 海牙) 、沃尔克的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 1 9 5 4 莱顿) ,以及燕彼 得逊昆东印度商务文件集等,都引述了大量的有关月港当时盛况的第一手材料。 外文论著也是如此,如: ( 1 ) e nb l a i r & j 九r o b e r t s o n , t h ep h i l i p p i n ei s l a n d s ,1 4 9 3 一1 8 9 8 ( 2 ) t h ep h i l i p p i n ei s l a n d s ,v 0 1 7 ,p 1 2 4 ( 3 ) t h ep h i l i p i n ei s l a n d s ,v 0 1 7 ,p 2 5 5 ( 4 ) t h ep h i l i p p i n ei s l a n d s ,v 0 1 3 ,p 。7 4 ;v o i 4 ,p 5 0 ( 5 ) 1 1 l ep h i l i p p i n ei s l a n d s ,v 0 1 2 ,p 2 3 8 ( 6 ) t h ep h i l i p p i n ei l a n d s ,v 0 1 2 ,p 2 4 1 i f ) t h ep h i l i p p i n ei s l a n d s ,v 0 1 3 ,p 2 7 6 ( 8 ) w i l l i a ml y t l es c h u r z 。t h em a n i l ag a l l e o n ,n e wy o r k , 1 9 5 9 ,p 4 5 ( 9 ) e 1 lb l a i r j 丸r o b e r t s o n ,t h ep h i l i p i n ei s l a n d s ,1 4 9 3 - - 1 8 9 8 t h ep h i l i p p i n ei s l a n d s ,v 0 1 3 1 ,p 1 8 3 _ 一1 8 5 3 本文研究方向 如上,就所收集的有关明代月港海上贸易的著作丽言,总觉得全面论述的专著偏少, 而侧重于其中某个或几个相关专题的研究甚多;特别是国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国 绕与该国有关的专题进行。总之,史料颇多,而围绕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形成这一 大格局进行论述的偏少。这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也就是本文要努力探讨 的课题。 四、主要资料来源 1 我国明清及近代重要文献典籍 在我国明清及近代的重要文献典籍中,都专辟重要章节,记述月港当时盛况,特别 是朝廷的重要文件犯编、编年体官方史书中的记载,涉及到月港的方方面面,都为月港 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部分的典籍主要有明史、明实录、明通鉴、明经 世文编、皇明世法录、国榷、 读史方舆纪要、古今图书集成、嘉靖东南平倭 通录、殊域周咨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越镌、台湾使槎录 、崇相集、 甓余 杂集等。如明经世文编,就有3 4 处记述月港盛况:卷8 0 。远方大体事疏”,卷2 0 5 。阅视海防事( 草渡船严保甲) ”、“海洋贼船出没事”,卷2 0 6 。阅视海i 坊事( 没官海船) ”, 卷2 1 4 。与当道处倭议”、“海上事宜议4 ,卷2 1 9 “琉球国解送通番人妃疏0 卷2 4 3 “招 宝山重建宁波府知府凤峰沈公祠碑”,卷2 5 3 。与徐存翁”,卷2 6 7 “广东要害论气。广 福人通番当禁论气。福洋要害论”、。广福浙兵船当会哨论”,卷2 7 0 “复胡梅林论处王直 “福建事宜”,卷2 7 2 。善后六事疏”,卷2 8 0 。通番舶议”,卷2 8 2 “御倭事疏”,卷2 8 3 “条处海防事宜仰祈速赐施行疏“倭夷容留叛逆纠结入寇疏”,卷3 5 3 “与巡海道副使 张风来密柬气“与京中诸公书”,卷3 5 4 “咨总督军门”,卷3 5 7 “题为陈未议以保海隅 万世治安事”,卷3 8 3 。送少江挂君之任漳州序”,卷4 0 0 “疏通海禁疏“请计处酋琉”、 “议处海坛疏”,卷4 1 1 。九卿机易山开探疏”,卷4 3 3 “初报红毛番疏“报取回吕宋 囚商疏”,卷4 6 0 “报徐石楼”,卷4 7 9 “条议海防事宜疏”,卷4 9 1 “海防迁说”。再如天 下郡国利病书,卷9 3 “福建三洋税”,卷9 6 “福建六兵事”、。上南抚台暨巡海公 请建澎湖城堡置将屯兵永为重镇书”、“给事中傅元初开洋禁疏”,卷1 2 0 “海外诸番入贡 互市”。又如崇相集中有“闽海事宜“纪踏变”、“议二漫言”、“海课解疑”等。 读史方舆纪要卷9 5 “福建读史方舆纪要叙卷9 9 “漳州府海澄县条”。古今图书 集成职方典之卷1 1 0 1 “漳州府风俗考卷1 1 0 4 “漳州府物产考”、卷1 1 0 6 漳州府“纪 事”,以及边裔典之卷1 0 6 “和兰”等。还有皇明世法录卷7 5 “海防私出外境及 违禁下海”,卷8 2 “佛郎机”等。 2 福建明清时期的重要文献典籍及有关方志 月港盛况是福建明清重要文献典籍记述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部分文献典籍主要有 东西洋考、闽书名山藏、闽游纪略、闽小记趴闽都记、闽大记、闽 部疏等。东西洋考共1 2 卷,书中不仅记载了海外诸番的沿革、事迹、形胜、物产、 交易等情况,而且对月港的海外交通和贸易,包括税饷、舟师、税踏等情况都作了详细 的考证和记述,成为研究明代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研究明代海外交通和中外关系的重 要史籍。又如闽书的卷3 8 “风俗卷4 8 。文莅志”等,对明代月港盛况也作了具 体的记载。在诸多的方志中,详细记载明代月港史实的主要有闽都别记、泉南杂志、 ( 万历) 泉州府志、( 乾隆) 泉州府志、( 乾隆) 龙溪县志、( 光绪) 漳州府志、 ( 崇祯) 海澄县志、( 嘉靖) 龙溪县志等。 3 台湾省出版的我国古近代文献典籍 台湾省对明代月港的研究相当重视,出版了不少罕见的典籍文献,书中收集并披露 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成为月港在当时世界贸易网络中所处重要地位的有力佐证。例 如:台湾华世出版社1 9 8 4 年出版的茅元仪的武备志,台北洪增福1 9 8 9 年重印的洪 朝选 洪芳洲先生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胡宗宪著筹海图 编和方以智著物理小识,台湾华文书局1 9 6 8 年出版的陈寿祺的重纂福建通志, 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罗青霄的( 万历) 漳州府志,都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明代漳州 月港在当时世界海上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巨大作用。 4 月港遗址及历史建筑 月港遗址( 如图一) 位于今龙海市海澄镇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处。遗址考察表明, 明代月港兴盛时期,溪尾不足一公里的海岸就设有七个码头,街区规模发展至五平方公 里左右,当时的主要行业,至今仍留有地名。 历史建筑海晏楼( 如图- - ) 矗立在今海澄镇人民路东面的月港附近,为月港历史遗 存。因月港繁华而诱致东洋倭寇前来劫舟夺货、焚屋杀人,西方殖民者以浯屿为据点, 勾引私商进行秘密买卖。并武装劫掠,造成海疆不宁。为加强对东西方海盗的监视,于 4 明万历十年( 1 5 8 2 年) 建海晏楼,寄寓。波平海晏的愿望。楼的底层有枪眼多处。并 有一条暗道直通县衙;与周围九都堡、溪尾镜城、大泥镜城、镇远楼等互为犄角,互相 呼应,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防御系统。 ( 图一) ( 图= ) 五、研究方法和本文框槊 1 研究方法 本文坚持以史实为依据的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即 礼记中庸所说的“无征不 信”。我国文献典籍中有关月港的资料浩繁却零碎,外文资料及档案部头大且文种多。 不过,本文即使有挂一漏万和分析处理不当之嫌也必须从大量的史实中。发掘出新的 闪光点。这看似异想天开,其实是实事求是。因为史实除印证之外,还有一个发掘生成、 得出新结论的过程。这许许多多以史为据的闪光点,犹如一颗颗罕见难得的小钻石,只 有经过开采琢磨,再把它们串连起来,才能经久、坚硬而晶亮,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2 本文框架 本文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围绕月港开放与世界贸易网络形成这一中心,分五 个部分进行阐述,并作总结。 第一部分:绪言。内容包括课题背景,现实意义、学术史回顾、主要资料来源、研 究方法和本文框架。 第二部分:漳州月港的兴起。内容包括月港兴起的交通与地理因素,明代海禁与月 港开放、月港与准贩东西二洋。 第三部分:月港开放与西方势力的东进。内容包括月港与西方商业势力的东进、月 港开放与新的贸易格局形成。 第四部分;准贩东西二洋与月港的对外贸易。内容包括月港与各国的贸易、贸易产 品的种类、贸易商人的构成。 第五部分:朝贡贸易的衰落与新的贸易格局形成。内容包括朝贡贸易体制下的东南 亚贸易网络、大三角贸易格局的形成。 结论:在如上引证史实与论述的基础上,说明本文宗旨。 第2 章漳洲月港的兴起 一、月港兴起的交通与地理因素 对月港的兴起,讨论的学者已经很多,大多数的学者提到的都是地理因素,常引用 的经典是明代顾炎武说的“漳南负山枕海,介于闽粤间一都会也”。闽南最大的河流九 龙江,合西北二溪,一路浩荡前行,经石码、海澄注入海洋,月港地名最初指的就是从 海澄港口沿南港顺流往东,直至海门岛的这一段九龙江入海口港道。( 乾隆) 海澄县志 引旧府志云:因其。外遥海潮,内接山涧,其形如月,故名”。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 病书中亦云:月港旧名也称“月泉”,是因其“外通海潮,内接溪河,溪水萦之如月”。 月港位于九龙江尾闾右岸,漳州平原东南部的中央,又居于厦门港南岸的中点。漳州平 原大部分是九龙江的冲积平原,月港一带,正是九龙江下游的北溪、西溪、南溪三条主 支流会合入海处。江海交汇,由九龙江夹带来的泥沙和海潮托顶带来的海泥沉积,形成 一系列沙洲相连和港汉交错的滨海三角洲。如“三叉河汛,距郡( 漳州府) 三十余里, 汇西、北二溪之水。稍前浮许茂、乌礁二洲,分中港、南港、北港。中港夹二洲,随流 入海。南港由石码、海澄南大泥尾入海。北港由玉洲、石美入海”。这些沙洲和港汉 都是在江海交汇之区,海潮退落,九龙江水从这些港汉流入大海;海潮涨时,海水也从 这些港汉托顶溯九龙江的三溪而流。正是。其在海澄,潮由濠门、海沧之二峡入,分为 三派:一派入柳营江( 北溪江东桥附近以下一段) 至北溪止;一派入浮宫至南溪止;一 派自泥仔( 即大泥) 、乌礁入福河,绕郡城,过郡南门至西溪止”。由于这些交错的港 汉是吐纳海潮的通道,月港又在这些港汉的中心,如上面所说的“一派入浮宫”的海潮, 到大泥尾即分流入南港,经月港上溯;另“一派自泥仔、乌礁入福河”的海潮,在泥仔 又分一支转向南直通月港。月港潮涨时,南港、中港的海潮都经月港上溯,停泊在港内 的溪船可乘潮上溯三溪航行,在港外的海船巨舶可乘潮进入港内。海潮开始退落,三溪 的溪船可随潮落驶到月港,停泊在港内的海船巨舶随潮落驶出港外,进入厦门港的深海 海域,扬帆自如地航行。明代走贩东、西二洋的船舶都在这里发舶收航,川走三溪的船 只以这里为终点站。因此古人评价月港“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可谓概括地指出它 的地理位置正处在海上交通和内河交通的要冲。 这里,是从月港的国内海上交通线上说。 明代漳州月港有百艘走贩东、西二洋的“洋船”,它的海域也通我国北方,一定也有 走贩我国江浙沿海各城镇的“北船”。海澄人熟悉这种船名,虽古籍中鲜有记载,我们 也可在古书中找到一些旁证。 。江灏( 明) 万历甲辰( 二十三年) 进士,居谏坦,以方正不容,出为温 卅参义。其在官也,尤笃乡谊,值米值腾贵,漳舶运载不得便,公设法通之, 乡民勒石厦岛,志其德。”o “漳纱、漳缎,漳之物产也,而丝则取诸浙西。棉则取之上海。”。浙西的丝, 上海的棉,应以海船运输为便,尤其是上海的棉。 可见明代月港有贩北方的“北船”,而且是很多的。不仅到温州、台州、明州、杭州, o 沈定钧;( 光绪) 漳州府志兵备赢仿观三叉河条 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清张廷玉;明史地理志 ,福建海澄县案,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版。 粱兆阳:( 祟祯) 海澄县志山川志月港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击丛刊)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l 鲫2 年版 4 ( 崇祯) 海澄县志人物志扛蠹传k ( 光绪) 漳州府志物产 6 更北至上海、扬州,都有漳州的北船到那些城镇贩货。因为。北船”是航行我国海域的 船只,船身不若。洋船”巨大,查验不像。洋船”严格,不必完全由月港发舶。月港附 近的崇福、玉洲、海沧、浮宫,港尾的大径、桌岐等处,都是。北船”发船的地方,但 是货物大部分还是以月港为集散地。发舶时间在5 月以后,利用偏南季风盛吹季节,开 航北上;回航的时间在9 月以后,利用偏北季风盛吹的季节回航,在春节前回港度岁。 输出洋货和蔗糖、烟叶、桂园等漳州一带的土特产以及手工业产品,输入苏杭的绸缎, 湖嘉的丝,以及京货和北方的药材。这些输入的货物,本地销售一部分,大部分从月港 运出东、西二洋贩卖,这是一条月港对国内交通的重要路线。 海上和本省沿海各重要城镇交通,是月港对省内交通的重要通路。从月港出海北上, 便到泉州府、兴化府( 莆田县) 、福州,以至福宁州( 霞浦县) 。这条航线在省内航行, 航程短,循着沿海的岛屿港沃航行,少受季风限制,往返次数较多,船只往来频繁。输 出洋货和土特产,从福州输入茶叶,泉州输入蓝靛,都是月港贩洋的重要商品。这是 月港在省内集散中外商品的重要路线之一。 月港还有一种川走厦门港内各地,趁着海潮涨落航行的短程船只,名叫“渡船”。比 较著名的有石美“渡船”、海沧“渡船”、吾贯“渡船气五通( 厦门岛西北的村镇) “渡 船”等圆。如石美“渡船”,乘潮涨时( 从南港) 或潮半落后( 从中港入北港) 发船,到 潮退或潮涨即到石美。航程最远的五通,乘潮退发船,到潮涨后可到达。这既便商旅往 来,又缩短陆路行程。如到石美,转角尾,接漳泉大路到泉州;改从五通渡海到对岸刘 五店,陆行至小营岭,接漳泉大路到泉州,陆路行程缩短一半多,是漳州通泉州以至福 州的陆路便捷途径。所以,月港成为漳泉商旅必经之地。 总之,月港由于出海近而便捷,由海路直通省内以至国内的重要城镇,商船往来方 便,是使它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港的重要条件之一。 然而,这几千年的古镇,为什么到明代才突然兴起,兴起的诱因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在古书中已经有这方面的信息。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有诗赞月 港:“东接诸倭国,南连百奥疆,货物通行旅,资财聚富商。”“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 月港小苏杭。”( 崇祯) 海澄县志记载:“月港自昔号巨镇,店肄蜂房栉比,商贾云集, 洋艘停泊,商人勤贸迁,航海贸易诸蕃。”何乔远闽书卷3 8 风俗考载:“海澄 有番舶之饶”沈定均的( 光绪) 漳州府志卷2 5 记其地。民多货番”,到了成化、 弘治阅,月港。风回帆转,实贿填舟,家家赛神,钟鼓响答,东北巨贾,竞鹜争持,以 舶主上中之产,转盼逢辰,容致臣万称小苏杭”。由此可见月港的兴起是与月港的 番货贸易分不开的。换言之,月港的兴起是和通番紧密相关连的,没有通番,就没有月 港的繁荣和月港的兴起。 二、明代的海禁与月港开放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相当有来历的,明初就有“片板不许下海”之禁令。中国历来讲 究要农民依附于土地上,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生存土壤。封建专制皇权形成于秦始皇统 治时期,到朱明王朝统治时已进入腐朽没落阶段。朱明王朝也和历代封建王朝一样,财 政收入来源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田赋,因此也同样实行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 重农抑商政策。朱元璋说过:“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敝者。先 王之世,野无不耕之民,室无不蚕之女,水旱无虞,饥寒不至。自什一之涂开,奇巧之 技作,而后农桑之业废,一农执耒面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 。怀荫布:( 乾隆) 泉舟i 府志物产l ,中萄方袁丛书,本。 o ( 粜祯) 海澄县赢容川码 7 朕思足食在于禁末,足衣在于革靡。”4 这就为明王朝的整个经济政策规定了根本方向。 明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主要就是抑海外贸易,直至实行严厉的海禁。朱元璋在明王朝 刚一建立的时候,就宣布了“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以后各代皇帝又一再严申海禁, 把它作为祖宗成宪遵守不渝。明代法律也明文规定:。官民人等擅造二桅以上违式大船, 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凫民者,正犯处 以极刑,全家发边卫充军。”9 为了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明王朝还禁止民间贩卖与使用番 香番货等海外物产;不许私造多桅大船,已造者或没收归官,或尽数毁之:甚至沿海各 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与人民下海捕鱼樵柴也在禁止或限制之列。明王朝海禁政策在实际执 行中,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虽有时宽时严之别,但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在原则上是 始终一贯的。即使是隆庆年问局部开放海禁,也仍然是。于通之之中,申禁之之法”o 。 明代的海禁,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控制。 1 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代尤“严下海禁”固,“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并制 定律法,有“通番下海买卖劫掠有正犯处死,全家边卫充军之条”。即使是宫绅亦被 禁止从事海外贩运,规定凡豪势之家出本办货,附船商下海,虽没有亲自出海,但坐家 分利者,亦发边卫充军,货尽入官;凡歇客之家窝藏出口货物,装运下海者,以窃主问 罪,枷号3 个月,邻里知情不举枷号1 个月发落o 。为了杜绝人民下海通番,甚至“禁 民入海捕鱼”o 。永乐初年还下令将民问所有海船改为不适合远洋航行的平头船回。嘉靖 时,明世宗更下令,。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 2 实行出口商品的严格管制。主要出口商品如绢、丝棉、缎匹、铜钱、铁货等均 列为违禁货物。凡私运下海者,杖一百,货物及船只一并没官;擅造二桅以上违式大船, 将违禁货物运往国外贩卖者,“正犯处以极刑,全家发边卫充军”叱 3 取缔舶货买卖,禁止民阔使用番货。明政府规定,凡私买或贩卖苏木、胡椒至 1 0 0 0 斤以上者,俱发边卫充军,货物入官魄为了彻底禁绝人们私自出海贸易,明朝统 治者还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买卖和使用舶货香料。如洪武二十七年( 1 3 9 4 年) 正月,明太 祖下诏“禁民间用番香、番货”,“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见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民间祷祀止用松榴枫桃诸香,违者罪之盖虑其杂市番香,故并及之”眨建文三年 ( 1 4 0 1 年) 十一月又规定:“不问官员军民之家,但系番货、番香等物,不许存留贩卖, 其见有者,限三个月销尽,三个月外仍前存留贩卖者,处以重罪。”蚴 明王朝通过海禁政策及其他反对发展私人航海贸易的措施,使国家政权力量与私人 航海贸易势力处于完全对立的地位,不仅不能一致对外,而且彼此滑耗力量。国家政权 不得不用很大力气来阻止私人航海贸易势力的向外发展,而私人航海贸易势力为了争得 9 明实录洪武十凡年九月戊子条,上海吉籍书店1 9 8 3 年舨。 朱纨:议处夷贼以明典刑以消棍息事琉l ,载明经世文编) 2 0 5 卷。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许孚远 琉通海禁疏) 载明经世文编 4 0 0 卷 第瑞征t 皇明象胥录,卷2 ,日本 ,四库蔡毁书丛列 史部第1 0 月畦北京。北京出版社1 9 9 8 年扁l 第5 7 8 页 掣明太祖实录 卷1 3 9 ,拱武十四年十月乙已,上海古籍书店1 9 8 3 年影印本,第2 1 9 7 页 _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眷8 ,运罗,北京,中华书局1 9 9 3 年版,第2 8 4 页 田阵仁锡;皇明世法录,考7 5 ,海防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 ,四库禁毁书丛谢 中部,北京出版社l 啪年版, 第1 6 船,第2 3 8 2 3 9 页 明太祖实录 卷1 5 9 ,拱武十七年芷月壬戊,上海古书籍书店1 9 8 3 年影印本 可明太宗实录 卷2 7 ,永乐二年正月辛酉,上海古箍书店1 9 8 3 年版,第惘更 。同上书,眷1 5 4 ,嘉晴十= 年九月辛亥,第3 4 胡页 9 朱纨:朱中丞甓余集议处夷贼以明典刑以消祸患事 ,载明经世文编,眷2 0 5 ,第2 1 6 0 页 - e 仁铜:皇明世法最 卷7 5 ,海防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 ,2 鹪页。 明太祖实录卷2 3 1 ,洪武二十七年正月甲寅,上海古籍书店1 9 踮年影印本 阮元;广东通专卷1 8 7 ,前事略明,同法三年刻本,8 页 毫 发展航海贸易的利益,也不得不首先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反对明王朝海禁政策的斗争。随 着国家政权力量与私人航海贸易势力这种对立的激化,终于演变为嘉靖时期2 0 多年的 国内战争,即所谓的嘉靖时期严重倭患。可以说,嘉靖时期严重倭患,就是明王朝海禁 的结果。 早在明朝初年,福建沿海人民就开始冲破封建政权的海禁,“往往交通外番,走易货 物”o ,进行走私活动。明成祖即位时在诏书中指出:“缘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 私自下番,交通外国。”o 如苏门答腊的旧港是触犯海禁、逃亡海外的中国商人避难之所, “累年广东、福建军民从之者至数千人,推( 梁) 道明为首”o 。永乐年问,福州商人 赴麻刺国( 马六甲) 贸易者有阮、芮、樊、郝等姓,有的在当地侨居,娶番生子回。明中 叶以后,走私活动与日俱增。沿海人民无视法禁。重以充军处死之条,尚犹结党成风, 造舡出海,私相贸易”o 。正统年间,福建巡海佥事董应轸言:“旧例濒海居民贸易番货, 泄漏事情,及引海贼劫掠边地者,正犯极刑,家人戍边,知情故纵者罪同,比年民往往 嗜利忘禁,下海通番不绝”o 。嘉靖时走私贸易更加炽盛,下海通番之人遍布沿海各地, 走私商舶“往来络绎于海上”。走私活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嘉靖之前,走私船“各 船各认所主,承揽货物,装载而还,各自买卖,未尝为群”o ,嘉靖后则成群结队,动 辄达数百人,甚至成千上万。如嘉靖二十六年( 1 5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