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地理集中实证分析.pdf_第1页
汽车制造业地理集中实证分析.pdf_第2页
汽车制造业地理集中实证分析.pdf_第3页
汽车制造业地理集中实证分析.pdf_第4页
汽车制造业地理集中实证分析.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卷 第3期 2009年9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1Xian Univ. of Arch.地理集中;空间布局;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 F 429.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7192(2009)03 - 0037 - 06 3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in Chinas Auto2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A N GZhao2yu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Beijing 100872 , China ) Abstract :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auto2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economic de2 velopment of an industrialized society. By means of a kind of indexes measuring the industrial geo2 graphical concentration , the paper analyses a collection of data of the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of Chinese auto2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from 2002 to 2008 with the view to finding out the layout of Chinese auto2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paper comes up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auto2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re centralized geographically now. In the future , more and more clusters of auto2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ill be developed in other areas of better economy to boost the econom2 ic growth Key words :auto2manuf acturing industry ;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layout; concentration ratio; Herf indahl Index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业也在 逐渐成长起来。由于其对国民经济的波及效应 和影响系数较大,因此,国家在大力发展汽车制 造业方面的产业政策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进 而继续保持汽车制造业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汽车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受该行业空间布局的影 响很大,而其空间布局所要考虑的因素则很多, 主要包括融资的难易程度、 技术支持的强弱、 原 3收稿日期:2009 - 06 - 25 作者简介:王兆宇(1986 ) , 男,陕西吴堡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 材料工业和配套工业的发展程度、 当地政府对该 行业政策的易获得性等129 - 30。从1956年长春 一汽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卡车到20世纪90年 代,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大致形成以下的地理集中 特征。(1)大分散,小集中。各省都有其汽车制 造业布局,但是各自生产情况差异很大。中国汽 车制造业地理集中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辽、 京、 津、 沪、 苏和内地的吉、 鄂、 川,以1992年为 例,上述八省市的产量占全国的75. 89 %。(2)在 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些 具有全国意义的汽车生产基地,例如吉林、 济南、 武汉、 上海、 北京、 天津及西南等地2722 - 725。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汽车制造业(三位数行 业)进行现状分析,运用一些区域经济分析指标 研究其地理集中的特征,进而展望优化该行业空 间布局的政策措施。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中所分析的汽车制造业为 中国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 T4754 - 2002)中交通 运输设备制造业(第三十七位)下的三位数行业, 标号372。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是20022008年 的各省、 直辖市、 自治区该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均 来自于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和 中国统计年 鉴,主要由国研网及中经统计数据库获得,部分 数据经国家统计局查阅获得。分析的具体指标 包括。 1.集中率(concentration ratio) 集中率表示产业规模最大的前几位地区的 有关数值(可以是总产值、 总产量等)占全国该行 业相关数值(与前对应,可以是总产值、 总产量 等)的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CRn= n i= 1 Xi/ N i= 1 X1 其中,CRn即汽车制造业集中率,表示该产 业规模最大的前n位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 (共计N个地区)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的份额318, 其值域在01之间,CRn数值越大,表示该行业 地理集中程度越高。 在众多分析产业地理集中的衡量指标中,集 中率是最为广泛的,这是因为计算集中率所用的 数据较容易获得,计算较为简便,计算结果和经 济含义也较为直观。但是由于集中率只反映了 前n个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的情况,容易忽视被 测算行业中(N - n)个地区的数量和规模分布,所 以该指标也有一定缺陷。此外,当n取不同值 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故本文采用多值分析,即 当n = 1、3、8来分析。 2.赫芬达尔指数( Herfindahl Index)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Herfindahl - Hir2 shman Index ,即HHI) ,简称赫芬达尔指数(HI)。 赫芬达尔指数是指各地区某产业的工业总产值 比重的平方之和,为了能够考察该指标数值结果 的细微变化,可以将其变换形式,即各地区某产 业的工业总产值比重乘以100后的平方之和。 赫芬达尔指数计算公式为: HI= n i= 1 ( xi Ti 100) 2 其中,n为地区数目,Ti为该行业的工业总产 值,Xi为i地区的该行业地工业总产值。如果各地 区该产业的工业总产值相同,HI的值为10 000/ n , 此时该行业的地理集中程度是最低的,也就是说是 最分散的。作为一种测算产业地理集中情况的综合 性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可以有效的避免行业集中率 指标忽视全部企业规模分布的缺点。 二、 以工业总产值为例对我国汽 车制造业的研究 (1)通过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数 据(2002 2008年)进行集中率CR1、CR3、CR8 的计算,得到如下结果(见表 1) 。 由表1可知,自2002年来,CR1、CR3和CR8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下降趋势,但是CR1和 CR3自2006年来有些许上升,CR8自2007年来 有微小上升。这表明,总体上看,中国汽车制造 业的地理集中趋势在逐步减弱。 83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第28卷 表1 2002 2008年中国汽车制造业集中率 年份CR1CR3CR8 CR8省份 (按由高到低顺序) 20020. 162579 0. 439505 0. 731112 吉、 沪、 鄂、 苏、 鲁、 粤、 浙、 渝 20030. 165514 0. 38974 0. 696504 沪、 吉、 鄂、 苏、 粤、 鲁、 浙、 京 20040. 137411 0. 344316 0. 695834 吉、 沪、 鄂、 粤、 鲁、 苏、 京、 浙 20050. 114224 0. 304449 0. 67452 吉、 粤、 沪、 鲁、 苏、 鄂、 浙、 京 20060. 103143 0. 300129 0. 665213 吉、 粤、 沪、 鲁、 鄂、 苏、 浙、 京 20070. 10649 0. 305161 0. 658333 吉、 粤、 鲁、 沪、 鄂、 浙、 苏、 京 20080. 109021 0. 31786 0. 658386 吉、 粤、 鲁、 鄂、 沪、 苏、 浙、 津 注:根据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数据计算。 由表1中CR8省份及其排序可以发现,中国 汽车制造业省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份额比例最多的第一位基本是吉林,进入2002 - 2008年集中率排名前八的省份有10个。具体来 说,吉林集中率排名,除了2003年处于第二,其 他年份都处于第一。集中率排名中基本呈上升 趋势的省份是广东、 山东,广东从2002年的第六 升至2005年的第二,并保持到2008年,山东从 2002年的第五逐步升至2008年的第三。集中率 排名中基本呈下降趋势的省份是上海,上海从 2002年的第二降至2008年的第五。集中率排名 有较大波动的省份(先下降后上升)是湖北,湖北 在2002年至2004年之间一直处于第三,2005年 落至第六,而后又逐步上升,2008年升至第四。 集中率排名有较大波动的省份(在第四到第七之 间)是浙江。基本处于集中率排名第五到第八之 间的省份是江苏。基本处于集中率排名第七到 第八之间的是北京。在集中率排名前八中 “昙花 一现” 的是重庆、 天津。 日本学者植草益针对其本国市场的研究,根 据CR8指数的数值范围将市场划分为极高寡占 型(CR8 70 %)、 高度寡占型(40 % CR8 70 %)、 低集中竞争型 (20 % CR8 40 %)和分散 竞争型 (CR 8 70 %)、 集中型(40 % CR8 70 %)、 低集中型(20 % CR8 40 %)和分 散型 (CR 8 20 %)。而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CR8指数主要在73. 11 %到65. 83 %之间变化,可 以判定该产业在中国分布较为集中,但是要注意 到CRn值整体处于下降趋势。 (2)选取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 对各省该产业工业总产值数值使用Arcview软 件作图,得到图1 图4 ,从中可以更加直观地看 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情况,和之前集中 率指标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图1 2002年中国各省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分布/亿元 图2 2004年中国各省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分布/亿元 93第3期 王兆宇:中国汽车制造业地理集中实证分析 图3 2006年中国各省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分布/亿元 图4 2008年中国各省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分布/亿元 (3)赫芬达尔指数因其对行业内部占比重较 大地区的变化反映灵敏,其数值的变化更能反映 汽车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地理集中程度。 当汽车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平均分配时,HI 最低值为1 0000/ 31 = 322. 58 ,当该产业地理分 布不平均时,其值越大,则地理集中程度越高。 对中国汽车制造业2002年至2008年赫芬达 尔系数的计算结果作表,其变化趋势反映出与 CRn系数衡量时基本一致的结果(见表 2) 。中国 汽车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自2002年始呈下降 态势,2006年开始略微有些上升,但幅度较小。 表2 我国汽车制造业HI历年变化情况 年份HI 2002892. 772792 2003819. 4609667 2004740. 9200714 2005676. 6605623 2006669. 7490855 2007674. 1762452 2008675. 0429195 注:根据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数据计算。 (4)汽车制造业在我国各板块变化研究 本文中的全国四大板块分区为东部地区、 中 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包括京、 津、 冀、 沪、 苏、 浙、 闽、 鲁、 粤、 琼10个省、 直辖市、 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晋、 皖、 赣、 豫、 鄂、 湘6个 省份,西部地区包括蒙、 桂、 渝、 川、 贵、 云、 藏、 陕、 甘、 青、 宁、 新12个省、 直辖市、 自治区,东北包括 黑、 吉、 辽3个省份。20022008年中国汽车制 造业各板块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20022008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各板块指标比较 年份 东部 产值/亿元 比重 中部 总产值/亿元 比重 西部 总产值/亿元 比重 东北 总产值/亿元 比重 20022970. 7950. 5106181150. 9390. 197823525. 73450. 0903631170. 5650. 201196 20034627. 5670. 5578141335. 0310. 160927785. 24150. 0946541548. 0630. 186606 20045531. 9260. 5581461560. 3710. 1574341071. 8390. 1081441747. 1140. 176276 20056402. 1150. 5793211755. 1050. 1588181187. 4220. 1074491706. 4250. 154413 20068599. 4530. 5778462330. 2750. 1565841616. 8860. 1086482335. 2980. 156922 200711215. 780. 5667243136. 2850. 1584742303. 5210. 1163953134. 9660. 158407 200812737. 680. 5584043702. 5850. 1623172836. 8530. 1243643533. 7630. 154916 从表3可以看出,20022008年中,东部地 区总产值由占全国的比例先上升再下降,从2002 年的51. 0618 %上升到2005年的57. 9321 % ,再 下降到2008年的55. 8404 %。东北地区的汽车 制造业所占全国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中部 和西部两个板块所占比例大致呈现先下降后上 升的趋势。 由图5可见,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在全国范围 04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第28卷 内显著增加,主要是东部地区做了很大贡献。但 是,从近些年全国该行业总产值与东部地区该行 业总产值的间距越拉越大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 该行业的比重正在呈下降趋势,而其他地区对该 产业的增长正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图5 2002 - 2008年我国汽车制造业 东部地区总产值与全国总产值比较 三、 原因分析 从地理集中特点来看,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主 要地理集中在吉林、 广东、 山东、 湖北、 上海、 江 苏、 浙江、 天津、 重庆等省市。近些年中,中国已 经形成了多品种、 系列化、 大产量的大型汽车企 业集团,如上汽、 一汽等;专业化分工加速,汽车 制造业地理集中在局部集中的同时又向全国其 他地区扩散。笔者认为,具体原因分为以下几个 方面。 (1)吉林汽车工业基础深厚,国家实施东北 振兴战略也起到进一步推动的作用,从而吉林一 汽巩固了中重型卡车、 中高级轿车、 轻型车和微 型车等车型系列较为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 (2)湖北作为二汽基地,地理位置优越,承东 启西、 接南连北、 九省通衢、 辐射四方,人力资源 丰富,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在机 械制造等汽车制造领域的科研实力居于全国前 列,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东风汽车培养了重要的 技术力量,武汉中国光谷的崛起和富士康的投资 为湖北汽车的配套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我国第五大钢铁集团武钢也为整车企业及相关 零部件企业提供充足的钢铁供应,此外,中部崛 起的战略也客观上形成了汽车工业宽松的政策 环境。 (3)随着上海劳动力成本近年来不断上涨, 上海汽车制造业有很大一部分外迁到沈阳、 烟台 和江西等地,客观上促进了其他地区的汽车工业 发展。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公布实施, 该政策要求投资门槛提高、 规范销售体系、 加强 自主研发、 提倡个人消费,这客观上对于市场经 济发展较为成熟、 市场容量很大的地区发展汽车 产业有利,促进了该类地区发展汽车工业。广东 正是利用其劳动力价格低、 区位优越、 消费市场 容量巨大等特点,其汽车工业逐渐在国内占据重 要一席,更于2008年升至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 排名第一。其中,广州本田、 广州丰田、 东风日 产、 深圳比亚迪等为广东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 (4)山东省汽车产业加快了联合重组,努力 加大技术改造,引进消化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推 进了产业升级,有力促进了轿车、 重型车、 轻型车 以及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5)越来越多的省市重视到汽车工业消费拉 动大和涉及面广的特点,这推动了东部及其他地 区利用自身优势,加之部分地区汽车工业政策宽 松、 技术基础深厚、 融资渠道宽等条件,使得该产 业发展成为很多省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 展望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 广、 关联度高、 消费拉动大。鉴于此,2009年1月 14日,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 划,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1)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从2009年1 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 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 车减按5 %征收车辆购置税。这就在客观上促进 了安徽芜湖(奇瑞)、 浙江杭州(吉利)、 重庆(长 安)、 天津(夏利)、 广东深圳(比亚迪)等小排量乘 用车企业所在省份的汽车产业发展;从2009年3 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 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 14第3期 王兆宇:中国汽车制造业地理集中实证分析 购买1. 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 政补贴。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北京(北汽福田)、 湖北武汉(东风汽车)、 辽宁沈阳(金杯汽车)、 吉 林长春(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