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雎 :人学硕一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随着我目改革开放的深入s 4 1 袖: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的世界观、人q i 观、价 值观以及行为方式都发生极大变迁。近几年高校贫园大学,生因受就业、学业、情感、 经济等问题的困扰而导致抑郁、自杀、他杀等现象频发,不仅给家人和自身带来深 深伤害,而且给高校带来沉重的压力。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爿的光荣任务,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高校人力培养工作的成败。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 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高校依据大学生 的身心发展特点,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维护和促进自身 的心理健康,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和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 与干预体制,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本文通过在比较国内外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累积一定理论经验知 识;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和个别访谈法,统计得出贫困生心理危机现状和导致危机发 生的全部影响因子,并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目标和内容 体系,进而实现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的完善和教育方法的发展。文章将论点 定位于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突破以往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概括性的研究,把 贫困生从大学生群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并在具有不同代表性的高校进行调查研究, 分别从个体、家庭、社会文化、大众传媒和高校教育管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贫困大 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子,优于以往相关论著中单方面侧重个体认知、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归因分析,并针对具体诱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即坚持一个 教育理念,发挥两个课堂育人功能,做好三个危机处理环节,构建个体、家庭、高校、 社会四个支撑点,调动同辈群体、辅导员、专职心理队伍、其它教职工等多组力量, 全程全面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和 谐、儒雅的校园环境,为高校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扫除障碍,为社会稳定、快速发 展而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诃: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危机干预,危机干预研究 # 林理l :人学颂 :誓化论义英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c o n t e n t :a l o n gw i t ho u rc o u n t r yt h er e f o r mo p e no ft h o r o u g hw i t h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 c o m m u n i t ye c o n o m ys y s t e m ,p e o p l e sg l o b a lv i e w , 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f ea n dv a l u ea n d b e h a v i o rm e t h o d sa l lt h eo c c u r r e n c eb i g g e s tc h a n g e t h el a s tf e wy e a r sp o o r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i nt h eh i g hs c h o o lc a u s et os u p p r e s sy u , c o m m i ts u i c i d eb e c a u s eo fb e i n g s u b j e c t e dt oh a r a s s m e n to f t h ee m p l o y e d ,s t u d i e s ,e m o t i o na n de c o n o m i ce t c q u e s t i o n , h e k i l l st oe t c p h e n o m e m o nt or e p e a t e d l yd e l i v e r , n o to n l yd e e p l yd a m a g e sf o rf a m i l ya n d o n e s e l ff e t c h , b u ta l s o b r i n gh e a v yp r e s s f o rh i g hs c h 0 0 1 t h eh i 曲s c h o o lc a r r i e s d e v e l o p m e n th i g h e r c h a r a c t e rt h e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 sg l o r i o u st a s k , m e n t a l s t a t eh e a l t ht h e e d u c a t i n gr e l a t et o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i nt h eh i g hs c h o o lt of o s t e ro p e r a t i v es u c c e s so rf a i l u r e t h et a l lc h a r a c t e r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o fn e wt i m eh a v et on o to n l yh a v eg o o dt h o u g h tm o r a l s c h a r a c t e r , s c i e n c ec u l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a n db o d yc h a r a c t e r , b u ta l s oh a v eg o o dm e n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强eg o o dm e n t a lc h a r a c t e r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f o u n d a t i o no f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 s c h a r a c t e r , r e l a t et ot h e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 sm a s s t h i sw i l lb e gah i 曲s c h o o lt od e v e o l pa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m i n da n db o d ya n dt e a c ht h em e n t a l h e a l t h yk n o w l e d g eo fs c i e n c et ot h e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 l e a dm e n t a lh e a l t ho f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m a i n t e n a n c ea n da c c e l e r a t eo n e s e l fa n dd e v e l o pg o o dm e n t a lq u a l i t y e a c hh i g h s c h o o li nr e s p o n s et oa g g r e s s i v eq u e s tw i t hs e tu pt h em e n t a l h a z a r dp r e v e n t i o no f 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a n di n t e r r u p t i o ns y s t e m , h a r dr a i s em e n t a ls t a t et oh e a l t h i l ye d u c a t e h o r i z o n t a l t h i st e x t a p p r o v a l a c c u m u l a t e sc c 础t h e o r ye x p e r i e n c e k n o w l e d g eu p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i n t e r f e r e sm o d ea n dm e t h o di nt h em o r e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e n t a l h a z a r d ;p a s st oi n v e s t i g a t eo nt h es p o ta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l a wa n di n t e r v i e wa l a ws e p a r a t e l y , s t a t i s t i c st h en a r r o w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l i v i n gm e n t a lh a z a r d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a n dc a 嗡 c o m p l e t ei m p a c tf a c t o r st h a tt h eh a z a r dt a k e sp l a c e ,c o m b i n et h et h e o r yl i n kp h y s i c a l l y d r a wu pp r a c t i c a lu s e f u ln a r r o w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t ol i v i n gam e n t a lh a z a r di n t e r r u p t i o n o b j e c ta n dc o n t e n t ss y s t e m , t h e nr e a l i z eo u rc o u n t r y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m e n t a lh a z a r d i n t e r r u p t i o ns y s t e mo fp e r f e c ta n de d u c a t i o nt h es h a p eo fm e t h o d t h ea r t i c l ec l a m p i n g s t a l kp o 洫a tt h et h i ss p e c i a lc o m m u n i t yo fp o o r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i nt h eh i 曲s c h o o l , b r e a c hf o r m e l yv st h em e n t a lh a z a r do f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g e n e r a l l yo fs e a r c h , l i v i n g e d n a r r o w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f r o mt h ec o m m u n i t yo f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a n ds e p a r a t e da l o n ea h s e a r c h c o m b i n ec a r r yo nt oi n s p e c tas e a r c hi nt h eh i g hs c h o o l o fh a v i n gd i f f e r e n t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e d u c a t ea s p e c t sl i k es u p e r v i s i o n ,e t cf r o mt h ei n d i v i d w a l , f a m i l y ,s o c i a lc u l t u r e ,p o p u l a t i o n s m e d i aa n dh i g hs c h o o lt h o r o u g ha n a l y s i sc a u s et h e i m p a c tf a c t o ro ft h em e n t a lq u e s t i o no fp o o r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b e t t e rt h a nf o r m e r c o r r e l a t i o nt h e o r yl a yp a r t i c u l a re m p h a s i so na ni n d i v i d w a lc o g n i t i o n ,s c h o o lu n i l a t e r a l l y i nt h ez h a ot h em e n t a ls t a t eh e a l t h i l ye d u c a t i o na n ds o c i a lc u l t u r a le t c o fr e t u mb e c a u s e o fa n a l y s i s ,c o m b i n et oc o r r e s p o n dt oc o n c r e t ei n d u c e m e n t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t o i n t e r f e r e m e a s u r e ,n a m e l yc a r r yo u ta n e d u c a t i o np r i n c i p l e ,d e v e l o pt w oc l a s s r o o ma c t i o n s , c o m p l e t et h r e eh a z a r dt r a n s a c t i o nl i n k s ,s e tu pi n d i v i d w a l ,f a m i l y , h i g h s c h o o la n ds o c i a l4 t ou n d e r p i nad o t , t r a n s f e rt h es a m eg e n e r a t i o nc o m m u n i t y a n dg u i d eam e m b e r , f u l l t i m e m e n t a lt r o o p sa n do t h e rt ot e a c hf i v ek i n d so fs t r e n g t h , s u c ha sp e r s o n n e lt e a me t c ,t h e w h o l ed i s t a n c e s e sc o m p l e t et h em e n t a lh a z a r dp r e v e n t i o no fp o o r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i nt h e h i g hs c h o o la n di n t e r r u p t i o no p e r a t ec o m p l e t e l y , h e a l t h i l yg r o wu p t oc r e a t e dh a r m o n i o u s a n dc u l t u r e dc a m p u se n v i r o n m e n tf o r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c l e a ro u tm a n yo b s t a c l e sf o rh i g h s c h o o lt r a i n i n gm o r et a l lc h a r a c t e r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 s ,s t a b i l i z ef o rc o m m u n i t y , r a p i ds h a p e b u tp r o v i d et h e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w i t ht h eg u a r a n t e e k e yw o r d s :p o o r 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 m e n t a lh a z a r d , t h eh a z a r di n t e r f e r e s ,t h eb _ a z 龃d i n t e r r u p t i o ns t u d i e s n l 第。章引,、- i :。 第1 章引言 1 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 1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 数也相应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高校“并轨 收费制度的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和家庭收入水平等原因,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劳动力就业 市场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同步发展,大学生个体认知失调以及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 不健全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严重者产生自杀或谋杀他人的念头,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校和谐、稳 定的发展。当前,预防和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迫 切需要解决的热点话题。从目前的学术领域来看,学术界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 论相对较多,笔者在c n k i 上搜索“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得到上百篇文章,所涉及到内 容从青少年,一直到大学生。不过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的某一个方面一一恋爱心理、抑郁心理、自杀心理、谋杀心理、社交心理、就业心理 等方面,而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危 机干预体系。基于以上现状,本课题力图在一定理论知识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 国内外学者心理危机干预实践的优点,建立一套针对我国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 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1 1 2 选题意义 本文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实证理论分析,力图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贫困大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最终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从心理上“脱贫”,从实践中“锐 志 ,实现从他助、自助到助他的转化,并通过实施相应的学校心理教育、家庭辅助教 育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政策,争取最大限度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力度,扫除心 理危机应激源,纠正贫困大学生认知偏差,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构建和谐、 稳定的校园环境,创造温馨、儒雅的校园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1 国外研究综述 危机干预的概念最初来源于林德曼和卡普兰的工作,指化解并告知如何应用较好 第一章引。i 的方法处理未来的的应激事件。由林德曼( l i n d e m a n n ,1 9 4 4 ) 提出哀伤辅导( g r i e f w o r k ) 模式,他强调在强烈的悲痛面前,人不能沉湎于内心的痛苦巾,而要让自己感受和经 历痛苦,发泄情感( 哭泣或哀号) ,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后果。稻村( 1 9 7 7 ) 认为,危机 干预是对于面临着危机的人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其能够在避丌危机的同时, 达到进一步适应那种危机所运用的治疗方法。普尔认为,危机干预是给处二f 危机之中 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 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 p u r y e r 1 9 8 4 ) ,即及时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们恢 复心理平衡。西方学者贝尔金( g s b e k i n ) 把危机干预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平衡模 式( e q u i l i b r i u m m o d e l ) 、认知模式( c o g n i t i v em o d e l ) 和心理转变模式( p s y c h o s o c i a l t r a n s i t i o nm o d e l ) 。另外,还有支持和干预技术,危机初期,支持技术的应用旨在使 当事人的情绪状态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在危机后期,干预技术占主导地位教育、支 持和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当人力资源有限时,通过训练团体领导, 提供及时的危机干预和减轻情感痛苦的服务,从而是团体内的心理健康资源得到最大 利用。折中的危机干预理论,是指从所有危机干预方法中,有意识、系统地选择和整 合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当事人。 1 2 2 国内研究综述 危机干预( c r i s i s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又称危机管理、危机介入或危机调解。林传鼎 ( 1 9 8 7 ) 主编的 ,专题讨论) 6 第二章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做了抽样调查。据调查显示,在4 0 0 个被调查者中,贫困生2 6 6 人( 男生1 9 8 人,女生9 8 人) ,非贫困生1 3 4 人。具体比例分布情况如图2 2 所示: 百分比 2 3, 卜快乐2 一平静3 一无聊4 一郁闷5 一烦躁 眶 图2 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情绪现状对比 一嚣差 23i 卜快乐 2 一平静3 一无聊4 一郁闷5 一烦躁 附图2 2 :贫困生男、女生情绪现状对比 从上图可知,日常生活中贫困生的烦躁、郁闷情绪明显高于非贫困生,而快乐、 平静心理则低于非贫困生。总体而言,部分贫困生能够坦然从容面对现实,但仍有 过半的学生存在心理郁闷、烦躁、无聊等不良情绪。从2 0 0 3 年浙江某大学贫困生因 就业纠纷引发的“周一超事件”,到2 0 0 4 年云南某大学贫困生因社交障碍引发的“马 加爵事件”,2 0 0 8 年北京某大学贫困生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弑师案”等一系列让人触 目惊心,胆战心惊的事件,说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已经成为家长担心、学生扰心、社 会劳心的事件,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组建一支专业强、阵 容大、覆盖广的大学生心理辅导队伍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 2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特点 钙如娟如沥加坫m f o 矾巩嘶肌帆肌帆勰帆 4 4 3 3 2 z l 1 比分一1 第二章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高校贫困生在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地方 教育的不同步发展,面对城乡区域文化、自我角色定位、综合素质拓展等方面的冲 突,贫困生思维方式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况且,当前在校大学生大多 处于1 8 一2 5 岁,正值青年中期,心理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讲义气、讲 排场、爱面子、爱虚荣等等都在他们身上时有体现,经济上的匮乏使一部分大学生 个体更加爱慕虚荣,从而引发一些不良心理特征。 。 2 2 2 1 潜在危机的爆发性。? 潜在性是指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出来的性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危机并非 短时间内形成,而是在入学之前就已埋下危机的种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是 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家庭经济的窘迫促使贫困生在中学时期立志苦学成才, 认为唯有在高考中金榜题名才能摆脱贫困的现实,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大家的仰慕造 就了个体极强的自尊心,当理想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的自我认可产生矛盾时,敏感的 个体极易随着矛盾事件的叠加引发心理危机。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人解决问题,他 们“需要被需要”,使他们免除自身专注的心理畸形,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容易 成为自己的婴儿和宠儿。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为“危机所策动的,无论如何,决 定性的转折点不可避免。埃里克森将怀疑归于每个生命阶段而强调这种发展的危 机方面,冲突不可能完全解决,它会在下一段生命中继续再现,伴随生命的全部过 程。嗣j ! ”1 , 大学生心理危机与成长的每一方面、每一点成长相伴生,如果没有“危机一,即 使年龄与日俱增,心理发展并不会与时俱进,正因为潜在的危机,促动个体积极关 注自我,获得成长的力量。在某一点上,在成长的某一刻,成长的力量与危机的力 量共生,两种力量相互较量,此消彼长,在正常情况下,成长的力量是个体生命中 永远向上的动力。然而,当面临特定的情景,生命中的一道坎必须迈过去时,潜在 的危机就发生了。正如平静的大海喜爱掩藏着狂风怒潮一样,危机的累积与渐进, 是一个潜在的过程、量变的过程,一旦带来质变,就是成长或者更大的危机。 2 2 2 2 危机的复杂、交互性 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不是单一的事件,它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错综复杂而难于把握,很难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与突发性危机事件相伴而 生的各种症状盘根错节,并涉及贫困生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某一事件演化到危 机爆发的程度时,就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危机干预工作者从当事人生活的各个方 面进行直接的干预。而且,当事人的生活环境又强烈地影响到危机干预的难易程度, o 埃里克森:儿童与社会 ,广州:花城出版社,1 9 9 8 年,第1 2 4 页。 8 第二章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如家庭背景、同辈群体、婚恋伴侣、学校教育、辅导老师等,所有这些方面都会直 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及其效果。心理学家霍尔( h a l l g ,a ) 是成人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在1 9 0 4 年出版了青春期一书,认为成人早期的发展既为生理变化所影响,也 为成人社会中变化的准则与期望所决定。他把青年期比作“疾风怒涛。莱文森提出 的“人生四季理论 ,认为成年早期是个体“经历充沛而多产但同时又充满矛盾和压 力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能获得爱情、学业、专业技能、事业进步方面的 满足,实现主要的生活目标。但是,他们同时也承受巨大的负担一需要对爱情、工 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作出明智的决策和承诺,而其中许多人此前并没有作出明智选 择的经验。因此,各种矛盾和冲突,选择和机遇,个人情感与职业发展等任务一古 脑摆在大学生面前,再加上个体本身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引发各种心理危机。由心 理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背后都有极其复杂的原因,这些问题会相互纠缠、相互牵扯、 互为因果。 : 2 2 2 3 危机的机遇、危害性 心理危机蕴含着个体面临危险之意,因为它可以将当事人击垮,乃至于造成严 重的病态心理,甚至包括杀人及自杀。同时,危机也意味着机会,包含着个体成长 的种子和自我改变的动力,伴随心理危机的不平衡,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总是 存在,这种情绪导致的不舒适为自身变化提供了动力。因为由危机造成的痛苦迫使 当事人去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抓住这个机会,危机干预必将帮助他趋向于自我 成长和自我实现。 ;7 遇到危机时,贫困生个体可能会以下列三种方式之一对之作出反应。在理想的 情况下,很多人能够独立而有效地解决危机,并从中获取经验,发展自我。经受危 机洗礼之后,他们在积极的意义上发生变化,成长的更加坚定、更富于同情心。也 有人表面上看成功地渡过了危机,但那是通过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换来的,即成功 地将与危机相伴随的有害情感阻隔于意识之外而不加以自觉,其结果是这种有害情 感在未来生活中随时产生作用而困扰他们。还有一些人,在危机刚爆发时就彻底地 在心理上崩溃了,如果不提供及时而强有力的外援帮助,他们就不可能在生活上向 前迈进。 2 2 -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2 2 3 1 自尊心较强、自卑心凸显 自卑情绪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 生理的、心理的缺陷或其它原因) 而产生的对 。黜e h a r dk j a m e s ,b 删e g i l l i l a n d 著,高申春等译:危机干预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9 年,第4 页。 9 第二章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 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常有的心理感受, 也是他们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在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同学比较中,贫困生会 陷入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并有一种心理剥夺感,感觉自己在家庭背景、经济实力、 消费意识、人格魅力、仪表风度等方面低人一等,从而产生低落消沉情绪,对任何 事情打不起精神,感觉前途渺茫,毫无希望,形成自卑心理。在调查过程中,当问 道“如果你与朋友一同外出,面对他们的出手阔绰,你会如何? ”具体比例分布如 图2 3 所示:总体来说,绝大部分贫困生能够理性消费,不会受别人影响,但仍有 小部分贫困生出于面子和自尊心作祟而打破原有的消费计划。 o 1 0 2 0 y o 30405 0 百分比 口非贫困生 口贫凼生 图2 3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面对他人阔绰消费时的心理态度( 具体代码含义如下表) l o 2 0 3 0 9 64 0 5 0 9 6 百分比 口女生 男生 附图2 3 :贫困男、女生在面对他人阔绰消费时的心理态度 1 感觉囊中羞涩,但不会改变自己的消费计划 2 感觉出身不好,对家庭心存抱怨 3 为了维护自尊,打肿脸充胖子 4 无所谓,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朱宝荣:应用心理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7 1 页。 l o 第二章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当问到“如果他人出于关心而给予你物质( 金钱或衣物) 上的帮助,你会如何? 具体比例情况如图2 4 所示:绝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正视别人的帮助,但是仍有3 3 图2 4 :贫困生面对他人给予物质上帮助时的态度 的学生面对别人的热心帮助感觉目卑,只有檄少数字生化别人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 的事情。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边疆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他们在中学阶段 往往是校级优秀生,是家庭和学校的核心,璀璨的光环一直陪伴他们渡过中学时期, 况且,同学问往往以学习成绩优异来衡量个人价值,因此贫困生不用为同学问家庭 条件悬殊而忧虑,从而充分体验学习上的自豪感和价值感,优越的心理环境造就个 体极强的自尊心。但是,现实总是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当他们步入人才济济的大学 校园时却发现自己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尤其是居住同一宿舍 的大学生个体,在家庭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穿着打扮、消费方式、才艺技能、社 交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贫困生更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处处注意自己 的言谈举止,留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避免自己出现在公共场所,减少或从不参加 集体活动,减少与他人交际频率等自卑心理言语仪表,最终导致个体胆小怕事、猜 忌多疑、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 2 2 3 2 焦虑心理、抑郁情绪明显 焦虑是由个体在遭遇挫折或心理冲突时而引起的内心紧张、惊慌、忧虑、不安、 失望、羞愧等复杂的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外部事情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表现的一种不 愉快的体验。弗洛伊德指出:“自我要伺候三个苛刻的主人,并且还要尽力调和三个 主人的要求和主张,这些要求总是有分歧的,往往看来是难以调和的,难怪自我在 执行任务的时候,常常让步。这三个暴君就是外在世界、超我和本我,、自我觉得 自己处在三面包围中,受到三种危险的恐吓,当被逼得过紧的时候,就发展焦虑来 对待。” 高校贫困生在中学阶段多接受“应试教育”,对于社交技能、文艺表演、演讲才 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理论,商务印书馆,1 9 8 7 年版,第1 0 3 页。 第二章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能等方面缺乏锻炼,相对城镇学生的综合能力偏低。因此,面对人才辈出的大学校 园,部分大学贫困生在人际关系、个人才艺、就业渠道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并时 常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不愿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而被 歧视,担心父母的生活状况,忧虑助学贷款后的个人还款能力,担心毕业后的就业 机率及就业单位福利等等,一系列的担心和忧虑笼罩着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学贫困生, 现实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更加重了他们内心的焦虑,严重着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癔 想、敌对、恐慌等抑郁心理。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当问道“面对压力或烦心事,你 会如何处理? 时,具体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比例差异如图2 5 所示: 百分比 卜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2 一大哭一场3 一写信或写日记 4 一唱歌、打游戏5 一拳击、跑步等剧烈性运动6 一读书 图2 5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面对压力时的处理方式 4 2 6 l x 置 篁 2 3 6 8 c 高 1 5 7 9 1 7 篁 1 6 9 0 口 = =9 6 5 口r r 笔 高 自5 2 6 5 獬韵 雷 = 皇 巨哥j 胃了, 鼍 口- 一 1 一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2 一大哭一场3 一写信或写日记 4 一唱歌、打游戏5 一拳击、跑步等剧烈性运动6 一读书 口贫困生 囵非贫困生 日男生 口殳生 附图2 5 :贫困男、女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的处理方式 如图所示,贫困生在排解压力时,在采用大声哭泣或拳击、跑步等剧烈运动等 方式明显高于非贫困生。现代情绪心理学认为:抑郁是一种复合性负情绪,因欲望不 , ,一 ,。,v,。,r_=。,f。_=。v,l 5 o 5 o 5 o 5 0 5 o ,3 3 2 2 i l 第二章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能满足或感觉自我受到威胁而产生。即具体表现为心境忧郁、郁郁寡欢、情绪低落, 对生活情趣减退,活动热情锐减,丧失做事动力等,包括悲观、失望、消极以及与 忧郁相关联的其他认知、行为及躯体方面的问题。如果贫困生内心的积压的焦虑不 能合理释放,积少成多,便会恶性循环从而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学习发展。 2 2 3 3 羡慕心理、嫉妒心理失衡 大学是介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小型社会,它过滤了外界光怪陆离的生活方式来 保护涉世未深的莘莘学子,也吸纳了外界积极向上的文化知识来教导如饥似渴的学 子。大学生活是在校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蛰伏期,他们向往外界五彩斑斓的生活方 式,也羡慕身边经济条件优越的同辈群体。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摆脱贫困,减少与条 件优越群体间的距离,但通往理想的道路总是漫长坎坷。当个体对他人的羡慕无处 不在而虚荣满腹时就会产生抱怨心理,抱怨自己出身贫寒,抱怨世道不公,抱怨社 会青睐有钱人。同时,大多数高校贫困生,为了家人生计、为了筹集学费、为了实 现自己的理想而过早涉入社会,从而品尝生活的艰辛,一方面塑造了个体独立、自 强的良好品格,另一方面也埋下了个体敏感、多疑的心灵种子。理想中的超我与现 实中的自我总会有所差距,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心理就会产生懊恼、失落感, 随着接踵而至的失败打击,这种懊恼、失落感就会积少成多继而演变成嫉妒,主要 表现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即武大郎开店,容不下比他高的人。因此,一部分大 学生个体为了平息心中的抱怨,寻找内心的平衡,证明自我价值则会查找他人的缺 点,进而对他人的穿着、言行挑三拣四,对他人的成绩不屑一顾,嫉妒取代羡慕而 占据主要位置,最终导致同学间关系冷淡、人际关系淡薄等不良现象。 2 2 3 4 消极情绪、偏激心理易发 消极指思想沦落,不求进取,阻碍发展的认知、行为、意识等的综合体。由于 家庭经济贫困而心生自卑、焦虑、烦躁等情绪,使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长期处于消 极,甚至偏激状态,常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容易产生“晕轮效应 , 即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认为老师、同学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优 点和特长,从而不断否定自我人生价值,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在调查过程中,当 问道“你认为个人是否存在心理困惑? 如果“是 ,主要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时, 绝大多数贫困生感觉自己存在心理困惑,2 9 3 的因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擅( 喜) 与人交流引起,5 4 9 的源于精神空虚且无所寄托,7 3 源于沉迷网络和学习成绩差 且不得法,具体比例分布如图2 6 所示: o 夏金元,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8 年,第5 期。 第二章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图2 6 :贫困生心理困惑的主要表现形式 如果个体消极的情绪不能随着环境的变迁而进行自我心理调和,就会助长玩世 不恭、愤世嫉俗的心态,最终产生恶性循环。具体体现在: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能 推则推;工作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思进取;人际关系不友 善,冷漠自闭等。长时期的消极情绪易引发贫困生偏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在 认知偏激达到超饱和时,个体行为有可能在错误意识的引导下做出违背道德准则的 事情。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当问道“如果你的好友因某事深深伤害了你甚至污辱了 你点人格,你会怎么做? 时,绝大部分学生在受到朋友侮辱时会了解缘由后原谅好 友,但贫困生在采取与朋友绝交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处事方式明显 高于非贫困生。具体比例分布情况如图2 7 所示: ! ! :塑f :气l o 2 l 曰l 廖i 睁- 圈 口贫困生 目非贫困生 l 。与他绝交2 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 一了较原因,如果是无心之过则原谅他 图2 7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被好友伤害时的心理反应 1 4 僦 僦 螂 姗 粼 姗 螂 跚 帆 百分比 第二章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图u 阌d 日男生 口女生 z一 1 一与他绝交,再也不理他2 - 以其a 2 道,还治其人之身 3 一了解原因,如果是无心之过则原谅他,毕竟知音难觅 附图2 7 :贫困生男、女生被好友伤害时的心理反应 2 0 0 4 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则是典型案例,曾因经济拮据而有偿为同学 洗衣赚取生活费,因情窦初开而传递情书被当众羞辱,因衣衫褴褛而羞于见人背负 逃课罪名,因自我封闭而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等等,家庭的贫困导致其心理和身体 的双重贫困,最终因打牌事件使马加爵对好友和“敌人”产生认知偏差,他试图想 通过某种方式改变这种状况,但现实无法满足他这种心理需求,因此心理不和谐程 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心理压力也愈来愈大,最终使用极为偏激的方式走 完短暂是人生路。 2 2 3 5 矛盾心理、自闭心理严重 当前高校大学生大多处于1 8 - 2 3 岁的青年中期,青春动感、朝气蓬勃、时尚潮 流、张扬个性、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等是他们显著的心理特征。通过同学聚餐、老 乡会、生日p a r t y 、集体春游、节日晚会等方式结交广泛的朋友,通过同学间互帮互 助、倾吐心声、心理疏导、排忧解难等方式加深同学间的友谊。贫困生作为大学生 同样渴望敞开心扉,广交朋友,希望与朋友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和落寞的苦恼,诉 说不能向父母透露的心声。调查过程中,大部分贫困生认为与班级及宿舍同学处良 好,2 8 2 的学生认为人际相处还可以,仍有5 3 的大学生认为与同学相处不太好。 具体贫困男、女生比例差异如图2 8 所示 y y y y y y y 匕 耋暑 狲 刚 | 龛 姗 | 耄 螂 鹏 第二章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概述 1 岳 1 一很好2 还可以3 一不太好4 一很不好 图2 8 :贫困男、女生与班级及宿舍同学相处状况 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差距、文化差异、才艺欠缺等方面带来的自卑感弱化了贫困 生自身的社交能力,使自己没有勇气去主动结识更多的新朋友,羞于因经济拮据而 与同学共同就餐、购物,甚至找借口推脱班级集体活动,所以贫困生经常给人清高、 不合群的印象。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贫困生个体社交主动性方面,4 4 6 的学生 会选择视情况而定,不会积极主动与人聊天,在社交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另有2 6 的学生认为除非对方主动找我聊天,个体缺乏社交技能或不擅或不喜与别人交流。 具体男女生比例分布如图2 8 所示: 搦 搦 p 一 蚕 一 2 卜不会,除非他主动找我2 一会,我喜欢交朋友3 一视情况而定 图2 9 :你是否主动与周围的人聊天? 日男乍 口女哇 持续的自卑、焦虑和消极情感,容易加深贫困生自闭的性格特征,在日常生活 中,把所有的事情都深埋到内心深处,快乐时佯装不知,痛苦时麻木不仁,从不向 同学、老师和家长倾吐心声,深怕别人发觉自己的伤疤,刺伤其自尊心。等到孤独、 无助成为经常性的心理情绪时,贫困生个体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引发 贫困生心理危机事件。 第i 章贫困人。? 生心胖危机影响素分析 第3 章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既要符合一般普通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义要体现大学爿! 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和他们特定的社会角色的要求。我国心理学者提出大学生心 理健康标准主要有:智力发展证常,且具有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学习情绪和一定的学习能力;了解自我并悦纳自我,自我意识发展良好;具 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控制和合理表达情绪,心境良好; 意志孥定自制,意志品质良好;人格完整、和谐、统一;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年龄 特征。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与其自身因素有关,也与高校、家庭 和社会等方面密切相关。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3 1 个体因素 3 1 1 个性易于极端化 个性,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的总和。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个性参与下实现的。不良的个性容易诱发心理 疾病,而良好的的个性对心理失调有“免疫 能力。其中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 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主要包括气 质、性格和能力。调查表明,个体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在心理危机的启动阶段发 挥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作用。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 和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类型的人具有个性直率、为人热情、精力充沛、反应敏捷; 但性情急躁,情绪易于外露,且来去匆匆;在行为上多表现出不平衡性,工作性质 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等特点。简而言之,乐观、有活力、不宁静、易兴奋、爱冲动、 爱生气、易变化、敢作敢为等为胆汁质个体的特征。抑郁质的个体则表现为行为孤 僻,情感生活不够丰富,不喜外露自己的情感;猜忌多疑,对人或事物有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入建筑领域必-备知识建筑设计基础模拟题集及答案
- 2025年美容美发店长招聘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初阶市场营销策略与案例研究题集及解析
- 电力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市场营销策划师初级考试预测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笔试预测题及答题技巧高中物理
- 电切削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如何应对物资储备仓库保管员招聘面试中的难题这里有答案
- 2025年招聘面试宝典物资调配与仓储管理模拟题集
- 2025年物业合同与法规中级面试模拟题及应对策略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教育教学课件:暑假生活(英文版)
-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正式版)
- JGJ153-2016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
- 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基础题)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黄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 《胜任能力模型》课件
- 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
- 良性滑膜瘤(腱鞘巨细胞瘤)
- 《护士职业素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