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暨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所取得成果的总结,内容真实。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论文不包含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本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道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体育学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著作权的管理规 定。 特授权吉林体育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 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i 摘 要 根据花样滑冰的技术特征和动作结构特点, 其专项力量训练无论是在运动员 的体能训练中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力量素质对花样滑冰运动 员体能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是运动员掌握冰上高难度技术动作的重要基 础和先决条件。花样滑冰运动需要在冰面上完成滑行、跳跃和旋转等各种复杂的 高难度技术动作,对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即稳定性力量和爆发性力量)的要求非 常高。 良好的稳定性力量不仅能使运动员更有效率的完成难度技术动作,而且更 能保证动作质量的精准性,并能够减少意外伤病的发生;良好的爆发性力量是花 样滑冰运动员完成难度技术动作的保证, 尤其是在双人滑项目中男运动员的专项 力量更加重要,无论是上肢力量还是腰腹力量及下肢力量都要进行专门性训练。 但是目前有关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体能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甚少, 尤其是对 花样滑冰男子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还处于空白, 不利于花样滑冰项目 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本文以国家队、国家集训队花样滑冰优秀男子运动员为重点研究和实验对 象, 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从稳定性力量和爆发性力量两方面进行重点研 究, 把握花样滑冰项目规律特点,对我国花样滑冰优秀男子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进 行现状测试,根据运动员测试得出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并通过观看录 像和查阅近年来的国內外花样滑冰比赛的运动成绩发现, 我国多名优秀男子单人 滑运动员在自由滑项目比赛当中暴露出体能素质及专项力量不足的现象, 导致整 套比赛后程无力,达不到完成难度技术动作专顼力量素质的要求。因此,结合花 样滑冰项目规律特点, 选用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运用 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和花样滑冰技术原理,进行分析 和研究。根据花样滑冰运动员所具备的专项力量能力, 在花样滑冰陆上训练的基 础上引入专门性的核心力量即稳定性力量与速度力量即爆发性力量等多种训练 方法与手段, 有效的改善了力量素质的训练, 有针对性的创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 花样滑冰专项力量训练方案, 为提高我国花样滑冰男子运动员专项力量能力提供 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提高;花样滑冰;男子运动员;专项力量;研究 ii abstract according to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gure skating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its movement, the special strength training of figure skating is important either on the athletes physical training or in the course of the game. strength qualit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athletes physical development , and it is also the main basic prerequisite for athletes to grasp the difficult technical movement on ice skating. figure skating needs completing jumps and spins and other complex and difficult technical action on the ice, so the athletes special strength i.e. stability strength and explosive force should have been demanded highly. good stability strength can not only make the athletes more efficiently complete the difficult technical action, but also ensure the quality of movement precis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injuries. good explosive force is the guarantee for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to complete the difficult technological movements, especially in pair skating project. in this project the male athletes special strength is more important, specialized training are needed either the upper body strength and the middle abdomen strength or the lower extremity strength. while at present, the training research on training methods is limited , especially in chinese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special strength. it also does not favor the figure skating sports development and raise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outstanding male athlete of the national team. the athletes special strength would be mainly studied on two aspects that are stability and explosive strength in order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gure skating event. special strength status test would be taken on our elite male athletes, then the valid tested data would be scientifically analyzed. through watching video and consulting in recent figure skating competition sports scores at home and abroad, we find that mang outstanding male athletes expose the special strength deficiency in the free game project. and that leads to the weakness in the end of a complete set of game, which cannot reach the complete special strength quality requirements on completing difficulty technical movement. by adopting advanced special strength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oversea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figure skatings basic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principle of the 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 sports anatomy, biomechanics, this research has been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special strength ability, kinds of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on stability power and explosive power have been adopted on the basis of figure skating land training. by doing that i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strength training, and establishes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igure skating training scheme for the chinese athletes with references on raising their special strength ability. key word: improve;figure skating;male athletes;the special strength;research iii 目 录 摘摘 要要 . i i abstractabstract . iiii 目目 录录 . iiiiii 1 1 前前 言言 . 1 1 1.1 选题依据.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3 研究综述. 2 1.3.1 花样滑冰概述及发展趋势 . 2 1.3.2 花样滑冰技术特征与专项力量 . 3 1.3.3 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结构 . 4 1.3.4 中外花样滑冰专项力量研究动态 . 6 1.4 研究思路. 6 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 7 7 2.1 研究对象. 7 2.2 研究方法. 7 2.2.1 文献资料法 . 7 2.2.2 专家访谈法 . 7 2.2.3 测试法 . 7 2.2.4 逻辑对比分析法 . 8 3 3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 9 9 3.1 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析. 9 3.1.1 男子单人滑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析 . 9 3.1.2 双人滑男子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析 . 9 3.2 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腰背及下肢力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10 3.3 我国双人滑男子运动员上肢、腰背及下肢力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13 3.4 提高花样滑冰男子运动员专项稳定性力量主要训练方法与手段. 17 3.4.1 上肢专项稳定性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 18 3.4.2 腰背部专项稳定性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 18 3.4.3 腹部专项稳定性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 19 3.4.4 下肢专项稳定性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 21 3.5 提高花样滑冰男子运动员专项爆发性力量主要训练方法与手段. 21 3.5.1 上肢专项爆发性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 23 3.5.2 腰背部专项爆发性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 24 3.5.3 腹部专项爆发性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 25 3.5.4 下肢专项爆发性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 25 4 4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 2727 4.1 结论. 27 4.2 建议. 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2929 iv 附附 录录 . 3131 1 1 前 言 1.1 选题依据 花样滑冰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竞技类运动项目, 被公认为是最具有艺 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运动项目,也是当今世界上最热门、最受大众欢迎的运动项 目之一。 我国花样滑冰项目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就走完了 欧美一些体育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目前已跻身到世界强国之列,尤其是双人 花样滑冰项目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并已在冬奥会上取得金牌。在第十九届冬奥 会上,双人滑运动员申雪/赵宏博获得铜牌;在第二十届冬奥会上,双人滑运动 员张丹/张昊、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和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 2010 年第二十一届冬奥会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又分 别获得双人滑的冠、亚军,这是中国花样滑冰在历届冬奥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实现了中国花样滑冰奥运金牌的梦想,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世界花样滑冰做出 了贡献。 但是单人滑和冰上舞蹈项目却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尤其的男子单人滑 项目与世界水平差距更大。 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尽快提高我国 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是我囯目前和今后研 究的重要任务和主要课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花样滑冰是一项竞技类“难” 、 “美” 的运动项目,极具观赏性。运动员需 要在冰面上完成一套由规定的难度动作和非规定的舞蹈动作组合而成的竞技类 项目。 结合花样滑冰项目规律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在整套短节目和整套自由滑比 赛中, 必须自始至终地保持充沛的体能完成高难度技术动作和艺术表演。 运动员 的体能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基本身体素质,其中力量素质 在体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花样滑冰运动员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的有效保证, 也是决定艺术表演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无论是在双人滑还是男子单人滑项目, 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而专项力量是花样滑冰运 动员体能的重要体现。通过查阅各大学术期刊网发现相关文献甚少, 尤其是对花 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还处于空白, 不利于我国花样滑冰事业的 发展。 因此针对花样滑冰项目规律的特点,研究探讨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专项力量 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意义重大。 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逻辑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 国国家队、国家集训队等重点研究运动员进行了专项力量测试,并根据得出的相 关数据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结合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和运 动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研究, 创建提高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 (即稳定性力量与爆发性力量,其中在稳定性力量中主要研究核心力量,爆发性 力量主要研究速度力量) 的主要训练方案,为提高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整体实 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综述 1.1.3.13.1 花样滑冰概述花样滑冰概述及及发展趋势发展趋势 花样滑冰 (figure skating) 运动是指运动员脚穿冰刀鞋跟随音乐的伴奏下, 在冰面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赛项目,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极具美 学和艺术的精华,最为具有欣赏价值 7。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并做出各 种规定性技术动作主要包括:跳跃、旋转、步伐、抛接等动作,裁判员根据技术 动作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分并决定最后名次。 花样滑冰项目是由女子单人花样滑冰(简称女子单人滑) 、男子单人花样滑 冰(简称男子单人滑) 、双人花样滑冰(简称双人滑)和冰上舞蹈(简称冰舞) 以及同步列队滑五个小项组成 43。 单人滑是指由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脚穿冰刀鞋 跟随音乐在冰面上, 通过做出一系列的规定动作和自选舞蹈动作而进行的一种冰 上竞技类项目。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比赛项目又包括: 短节目:是指运动员必须在 2 分 40 秒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由跳跃、旋转、 联合旋转共 8 个动作和连接步伐组编而成的节目。 裁判员首先根据运动员完成的 动作质量、难度系数进行评分,然后根据内容编排的均衡性以及音乐的配合,速 度、姿势、音乐特点表达和艺术感染力等评定运动员的表演分,两项分数相加之 和为运动员的总得分 8。 自由滑:是指男子运动员在规定的 4 分 30 秒,女子运动员在规定的 4 分钟 之内完成一套由跳跃、旋转、步伐以及各种姿势组成的滑行动作。裁判员根据运 动员动作的难度、数量、质量以及内容编排、音乐配合、姿态、表情、独创性、 场地利用情况等评定技术水平分和表演分 8。 花样滑冰是一项艺术性、技术性都很强的运动项目。在技术方面,典型的技 术动作包括:跳跃、旋转、联合跳跃、连续跳跃、联合旋转、接续步以及各种姿 势组成的滑行动作等。花样滑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评定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 例如, 技术动作的多样性,技术动作完成的熟练性和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等多方 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在世界大赛中不仅是较量动作的难度,还要比花样滑冰 动作的成功率和动作完成的质量。为此,在新规则推出的同时,国际滑联制定了 3 更为详细的规定和条款,来衡量最终比赛成绩,这样就要求运动员更全面、完整 的完成各种动作 6。目前,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发展突飞猛进,申雪/赵宏 博,庞清/佟健在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夺取金银牌的优异成绩,为我国双人滑 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后继又有双人滑新秀韩聪/隋文静,金扬/于小雨等优秀 花样滑冰运动员为我国争得了很高的荣誉,进一步促进了花样滑冰事业更快、更 好的发展,而我国男子花样滑冰项目在国际比赛中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运动 员的专项难度技术不够和专项力量不足是现存的主要问题。 1.3.1.3.2 2 花样滑冰技术特花样滑冰技术特征与专项征与专项力量力量 花样滑冰运动的专项技术结构根据项目不同, 分为单人花样滑冰基本技术结 构、 双人花样滑冰基本技术结构和冰上舞蹈基本技术结构。花样滑冰技术主要由 滑行、旋转、步法和跳跃四类基本动作组成。其中滑行技术是花样滑冰所有动作 的基础,良好的滑行技术是保证完成各种高难度跳跃动作的先决条件。它是整套 技术动作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基本保证, 所以一名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必须 具备充足的下肢专项力量。 专项力量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基础滑行的“能量源” 。在花样滑冰比赛中,运 动员既要在克服自身的身体惯性和身体重量的同时又要完成各种跳跃、旋转、和 连接步法等技术动作,还要在快速的运动中完成起跳、抛接和落冰等专项难度技 术动作, 所以要完成高质量的技术动作,充沛的体能和专项力量是运动员的基本 保证。 单人花样滑冰技术特征单人花样滑冰技术特征: :花样滑冰单人滑的专项技术结构最基本的和应用 最多的就是滑行技术,像弧线滑行、前后交叉步滑行、急停的动作都是必须熟练 掌握的技术动作,这也是最基本的专项技术要求。 花样滑冰中基本步法(包括变刃步、勾手步、括弧步、接续步等)是将各种 动作协调连接起来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步法不但可以与跳跃、旋转等动作进行 连接,同时它与各种舞姿的配合可以巧妙的改变速度,丰富整套节目的内容,表 达音乐的节奏和特点,增强艺术感染力;旋转动作又分为双足旋转、单足旋转、 换足旋转、联合旋转和跳接旋转五大类,根据姿势不同又分为直立、蹲踞和燕式 三大种类; 跳跃技术是花样滑冰项目中的核心技术,跳跃动作是花样滑冰运动员 在比赛时取胜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单人滑还是双人滑跳跃动作的难度和完成的好 坏,直接决定着比赛成绩。跳跃动作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助滑、缓冲、起跳、 腾空和落冰。助滑阶段是完成所有动作的主要动能来源,助滑速度是完成跳跃动 作的根本保证和基础,是提高动作难度和质量的第一步;起跳阶段是运动员爆发 性力量的主要体现, 起跳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继难度技术动作的完成。 因此, 充分利用此阶段来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是助滑的根本任务。 所以根据单人花样滑 冰项目规律特点,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主要表现在腰腹和下肢专项力量两方面。 4 双人花样滑冰技术特征双人花样滑冰技术特征: :典型的双人滑技术动作包括双人旋转和双人自由 滑、托举、抛跳、捻转托举、螺旋线等动作,而不同的技术动作又有各自不同的 技术特点。 在双人滑中男女运动员的配合托举动作时双人滑的魅力所在。 双人滑的托举 动作是指,男运动员在滑行中将女运动员托举至空中, 然后完成转体动作后再落 回冰面的一系列连接技术动作。女子运动员在空中的姿势是可自由发挥,可以有 变化,但一定要优美、大方、舒展。将两种或几种托举姿势组合的联合托举,不 仅能够增加托举的难度,也使表演更加优美和新颖; 捻转托举特点是女运动员借 助男运动员的力量在空中完成纵轴转体,动作的精彩性和震撼力更强。 因此双人花样滑冰中男子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必须全面,无论是上肢力量、腰 腹力量以及下肢专项力量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专门性训 练。 1.3.1.3.3 3 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结构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结构 花样滑冰比赛项目可分为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三个项目,只有了解和 掌握花样滑冰项目的专项技术特征及动作结构, 才能有针对性的对花样滑冰运动 员完成每个技术动作所产生的专项力量进行分析和训练。 从表 3-1 中可以看出,在不同项目的技术结构当中,技术动作是根据动作的 方向、用刃技术和起跳的位置不同而变化出不同的种类。例如,步法技术中又包 括:变刃步、3 字步、括弧步、勾手步、结环步、接续步等技术动作;旋转技术 又包括: 联合旋转、 跳接旋转、 单足旋转、 双足旋转和换足旋转等规定技术动作; 跳跃动作中包括: 后外点冰跳、 菲利普跳、 阿克赛跳等技术动作。 如表 3-1 所示, 所以每个专项技术动作所产生的专项力量是不同的。 表 3-1 花样滑冰专项技术结构 单人滑 双人滑 冰上舞蹈 滑行技术、 步法技术、 旋转 技术、 跳跃技术和自由滑等 技术动作 连接方式、 托举动作、 捻转托 举动作、 抛跳动作、 螺旋线动 作、 双人旋转动作和双人自由 滑动作 基本姿势、基本步法、冰舞托 举、冰舞造型、 男子单人滑男子单人滑运动员运动员专项力量结构分析:专项力量结构分析: 男子单人滑在比赛时分为短节目和自 由滑两个比赛项目,两个项目得分之和就是该运动员的总成绩。短节目是一套规 定性的技术动作,指运动员必须在 2 分 40 秒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自由滑是一 套自选的难度技术动作,指男子运动员在规定的 4 分 30 秒,女子运动员在规定 的 4 分钟之内完成一套由跳跃、旋转、步伐以及各种姿势组成的滑行动作。男子 单人滑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所产生的肌肉力量是不同的, 所牵制的肌肉群也是不同 5 的。 因此结合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对单人花样滑冰男子运动员主要的用力 肌群进行分析研究,如表 3-2 所示。 表 3-2 男子单人滑主要用力肌群 身体部位 主要关节 主要肌肉群 上部 头部 颈部肌肉群、斜方肌 上部 肩关节 三角肌 上部 背阔肌、胸大肌 中部 髋关节 腹部、腰部及其他躯干肌群 下部 髋关节 臀部肌肉群 下部 膝关节 股四头肌、腘绳肌 下部 踝关节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胫骨前肌、 胫骨后肌、 腓骨长短肌 双人滑男子运动员专项力量结构分析:双人滑男子运动员专项力量结构分析: 双人花样滑冰比赛, 是指一男一女两 名运动员配合比赛,也分为短节目和自由滑两个比赛项目。 双人短节目是一套规 定性的技术动作,指运动员必须在 2 分 40 秒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双人自由滑 是指两人在自选音乐伴奏下, 在规定的时间内 (成年组 4 分 30 秒、 少年组 4 分) , 完成的一套自选难度的技术动作。在双人滑项目中有男、女配合抛跳、旋转等技 术动作,所以要求男子运动员一定要具备充沛的上肢、腰腹及下肢专项力量,才 能够完成高质量完美的难度抛接技术动作,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双人滑中男 子运动员上肢力量也不容忽视,在比赛过程中男女运动员的托举、抛接等技术动 作都要依靠男子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协助来完成。 双人滑技术动作与单人滑技术动作所产生的肌肉力量是不同的, 其中由从表 3-3 中可以明显看出,双人滑男子运动员上肢力量所牵制肌肉群要比单人滑男子 运动员多牵制的肌肉群多,因此每个项目所产生的专项力量是不同的。结合运动 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对双人花样滑冰男子运动员主要用力肌群进行分析研究, 如表 3-3 所示。 表 3-3 双人滑中男子运动员主要用力肌群 身体部位 主要关节 主要肌肉群 上部 头部 颈部肌肉群、斜方肌 上部 肩关节 三角肌 上部 肘关节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上部 腕关节 腕部肌群、前臂肌群 上部 背阔肌、胸大肌 中部 髋关节 腹部、腰部及其他躯干肌群 下部 髋关节 臀部肌肉群 下部 膝关节 股四头肌、腘绳肌 下部 踝关节 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腓 骨长短肌 6 1.3.41.3.4 中外花样滑冰专项力量研究动态中外花样滑冰专项力量研究动态 花样滑冰项目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对运动员体能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 用, 更是花样滑冰运动员掌握冰上专项技术的重要基础。运动员力量训练应遵循 互补性、均衡性和全面性原则,要结合专项特点制定相应的专项力量训练计划。 目前,专项力量的训练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越来越高, 但是通过查阅花样滑冰相关资料和文献以及访问专业教练员发现, 关 于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甚少, 而对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 方法的研究, 尤其是从运动员的稳定性力量和爆发性力量方面进行研究还促于空 白, 国外也未曾发现有关该方面研究的文献,因此对我国花样滑冰男子运动员专 项力量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重大。 1.4 研究思路 首先对花样滑冰项目的概述和发展历程以及国内花样滑冰现状进行了简要 阐述;对花样滑冰的专项技术结构进行了分析:根据专项技术结构项目不同,将 花样滑冰项目分为单人花样滑冰基本技术结构、 双人花样滑冰基本技术结构和冰 上舞蹈基本技术结构。 本文只对花样滑冰单人滑技术结构和双人滑技术结构分别 进行研究分析,只有了解和掌握花样滑冰项目的专项技术特征及动作结构,才能 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以国家队、国家 集训队优秀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为重点研究和实验对象, 跟随导师课题组深入国 家队, 并对我国花样滑冰优秀男子运动员进行了专项力量现状测试,得出相关数 据,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第一手可靠资料。利用归纳、整理,采用图表的形式 对花样滑冰运动员所产生的专项力量进行研究分析, 并对国家队一线教练员和花 样滑冰界专家及运动人体科学界专家进行访问, 了解详实的论文研究资料与研究 方法,对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方法、内容以及结果的科学性等方面具体 问题, 听取了他们的指导建议和意见,对我国花样滑冰优秀男子运动员的专项力 量,从稳定性力量和爆发性力量两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填补国内该项目的研究空 白,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花样滑冰专项力量主要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方案,为尽快提 高我国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做出贡献。 7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国家队、 国家集训队优秀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为重点研究和实验对 象。 2.2 研究方法 2.2.2 2.1.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开题和撰写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通过中国期刊网、中 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各大网站查阅相关文献,以及阅读了大量有助于撰写本论 文的相关书籍,并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有选择性的进行资料的分类和整理,对 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考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 2.2.2 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 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 对国内花样滑冰界专家及运动人体科学界专家进行了 访问,了解了详实的论文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对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 内容以及结果的科学性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听取他们的指导建议和意见。 2.2.2 2.3.3 测试法测试法 运用专项力量测试仪器, 对我国花样滑冰优秀男子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进行测 试分析,得出运动员目前的专项力量现实状况。具体设计如下: 测试工具:测试工具:腰背功能测试仪、下肢功能测试仪;测量尺一把;秒表两个 测试对象:测试对象:4 组单人滑优秀男子运动员;4 组双人滑优秀男子运动员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 (1)上肢肩关节的灵活性和双侧对称性。 (2)腰背旋转和屈伸动作;运动模式:向心-向心。 (3)下肢蹲起动作;运动模式:向心-向心。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1)上肢力量测试方法:运动员双手握拳至于背后,一侧手臂在上,另一 侧手臂在下,尽量让双手间的距离接近,要求运动员在听到口令后,不允许移动 手的位置,测量运动员每次的一侧手腕到另一侧手中指的长度。重复 5-8 次。评 定标准:如测试结果得出之后,显示每次测量的数据都不相同或者不接近,说明 8 该运动员上肢稳定性专项力量较弱,应当加强上肢的稳定性力量训练;如每次测 量的数据相同或者相差不大,则说明该运动员的上肢稳定性力量较强。 (2)腰背力量测试方法: 运动员在腰背功能测试仪上平躺好,完成左右侧旋转动作和腰背部屈伸动 作,左右侧旋转角速度为 30 度/秒;腰背屈伸角速度为 60 度/秒。 (3)下肢力量测试方法: 运动员在下肢功能测试仪上站好,完成下肢蹲起动作,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角 速度均为 60 度/秒。 2.2.42.2.4 逻辑逻辑对比对比分析法分析法 根据研究需要,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和查看近年世界杯花样滑冰大奖赛男子单 人滑短节目、自由滑的总成绩,对我国花样滑冰优秀男子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和比 赛中的体能状况进行研究,并与国外优秀选手进行对比分析,将得到的理论数据 和资料采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总结,得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欠缺之所在。 9 3 结果与分析 3.1 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析 3.3.1 1.1.1 男子单人滑运动员专项力男子单人滑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析量分析 男子单人花样滑冰主要包括:跳跃、旋转、步法等技术动作。其中在男子单 人花样滑冰中跳跃是整套技术动作的核心。 因所有的技术动作都是通过下肢和腰 腹力量来完成, 所以单人花样滑冰主要专项力量的核心也集中在运动员的下肢和 腰腹部。 通过对花样滑冰国家队教练员进行访谈交流, 观看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比赛录 像,查看近年来年世界杯花样滑冰大奖赛男子单人滑短节目、自由滑的总成绩可 以发现,我国花样滑冰优秀男子运动员无论是在完成自由滑项目还是短节目项 目,专项力量明显不足,滑行速度减慢,腿部力量减弱,起跳时爆发性专项力量 不够,在做难度技术动作时力不从心,所以导致完成的技术动作质量不高,难度 不大, 与音乐配合出现脱节现象,特别是多数运动员在整套节目后半程的比赛过 程中体能明显下降,跳跃的速度和高度都达不到专项技术的要求,致使难度跳跃 技术动作失败,从而使整套比赛节目不够流畅和完美。 3.3.1 1. .2 2 双人滑男子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析双人滑男子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析 双人花样滑冰的技术动作主要包括:抛跳(男运动员“抛掷”女运动员跳 跃) 、托举(男运动员将摆成某种造型的女运动员用手托起高举过头) 、双人旋转 (两名运动员同时绕一个共同轴心旋转) 、 螺旋线 (death spiral) 、 捻转 (twist) 等技术动作。 在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中,抛跳动作是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项专项技术, 它也是代表花样滑冰双人滑专项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指男子运动员将女子运 动员抛掷起来,在空中完成旋转等技术动作,主要分成 5 个部分:助滑、缓冲、 起跳、空中和落冰。助滑是跳跃动作的主要能量来源,助滑速度是完成跳跃动作 的保证和基础;缓冲是起跳前的准备阶段,没有良好的缓冲就不会有高质量的起 跳;落冰动作主要体现运动员在空中完成动作后落回冰面的稳定性。 因此, 双人滑男子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必须全方面发展,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 训练方法。无论是运动员的上肢力量、还是腰腹力量以及下肢力量甚至是运动员 的指关节力量的训练都应得到重视。在 2006 年都灵冬奥会双人花样滑冰项目中 因编排新的动作连接,张丹在完成高难度动作“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 导 致大腿内侧肌肉拉伤,而张昊则手指造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惨痛教训我们必须在 10 今后杜绝发生。 3.2 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腰背及下肢力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腰背及下肢力量的测试, 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 了结果分析,了解我国男子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竞技水平和专项力量的现实状 况, 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我国男子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 训练方案,使其能够尽快提高专项力量素质和整体竞技能力。 表 3-4 吴 xx 腰背部力量测试结果 (体重:68kg) 腰 背 (30 度/ 秒) 左转 右转 左侧/ 右侧 腰 背 (60 度/秒) 左侧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量 168 1.23 170 1.25 98.4% 屈肌群 161 1.18 伸肌群 317 2.33 屈肌群/伸肌群 50.6% 从表 3-4 中可以看出: 吴 xx 的左右侧腰部肌肉力量相对均衡, 但是腹肌 (屈 肌群和伸肌群)明显较弱,建议该运动员多加强腹部肌肉力量训练。 表 3-5 徐 xx 腰背部力量测试结果 (体重:69kg) 腰 背 (30 度/秒) 左转 右转 左侧/ 右侧 腰 背 (60 度/秒) 左侧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量 106 0.76 115 0.83 91.5% 屈肌群 151 1.09 伸肌群 267 1.93 屈肌群/伸肌群 56.4% 从表 3-5 中可以看出:徐 xx 的右侧的腰部肌肉力量略强于左侧腰部肌肉力 量, 腹部肌肉相对较弱,建议该运动员应多加强左侧腰部肌肉和腹部肌肉力量训 练。 表 3-6 关 xx 腰背部力量测试结果 (体重:63.5kg) 腰 背 (30 度/秒) 左转 右转 左侧/ 右侧 腰 背 (60 度/秒) 左侧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量 116 0.91 125 0.98 92.8% 屈肌群 189 1.48 伸肌群 281 2.21 屈肌群/伸肌群 66.9% 11 从表 3-6 中可以看出:关 xx 的左右侧腰部肌肉力量均衡,腹部肌肉力量正 常,但是整体腰背部肌肉力量训练还需要加强。 表 3-7 宋 xx 腰背部力量测试结果 (体重:63kg) 腰 背 (30 度/秒) 左转 右转 左侧/ 右侧 腰 背 (60 度/秒) 左侧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量 135 1.07 142 1.12 95.5% 屈肌群 189 1.50 伸肌群 305 2.42 屈肌群/ 伸肌群 61.9% 从表 3-7 中可以看出: 宋 xx 右侧的腰部肌肉力量略强于左侧腰部肌肉力量, 腹部肌肉力量正常,建议该运动员应多加强左侧腰部肌肉力量训练。 下表是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现状测试的结果, 根据运动员膝 关节和踝关节力量的测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膝关节腿部力量指大腿前群肌肉 和后群肌肉,主要包括:股四头肌、骨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 大收肌、 半腱肌、 半膜肌等肌肉群; 踝关节腿部力量指小腿后群肌肉, 主要包括: 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长肌等肌肉群。 表 3-8 吴 xx 下肢力量测试结果 (体重:68kg) 膝关节 (60 度/秒) 左侧 右侧 左侧/右侧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屈肌群 125 0.92 158 1.16 79.3% 伸肌群 212 1.56 277 2.04 76.4% 屈肌群/伸肌群 58.9% 56.8% 踝关节 (60 度/秒) 左侧 右侧 左侧/右侧 力 量(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屈肌群 141 1.04 138 1.01 102.9% 伸肌群 38 0.28 42 0.31 90.3% 屈肌群/伸肌群 371.4% 325.8% 从表 3-8 中可以明显看出:吴 xx 膝关节的左侧腿部力量弱于右侧;踝关节 左侧伸肌略弱于右侧,整体专项力量比较强,但要达到左右肌肉力量均衡发展, 应多加强膝关节左侧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左侧肌肉力量。 12 表 3-9 徐 xx 下肢力量测试结果 (体重:69kg) 膝关节 (60 度/秒) 左侧 右侧 左侧/右侧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力 量 (nm) 力量/体重 (nm/kg) 屈肌群 112 0.81 93 0.67 120.8% 伸肌群 178 1.28 170 1.23 104.1% 屈肌群/伸肌群 63.2% 54.4% 踝关节 (60 度/秒) 左侧 右侧 左侧/右侧 力 量(nm) 力量/体重 (nm/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标准版: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协议范本
- 环评技术咨询与环保设施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修改合同
- 离婚后子女监护权、抚养权与共同财产分配协议书
- 智能医疗型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合作协议及医疗数据安全
- 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指导方案
- 地产营销拓展策略制定与执行方案
- 油管厂润滑监测规范
- 焦虑症治疗方案
- 地产活动方案执行操作
- 法硕刑事诉讼法学三辩护制度
- 《小英雄雨来》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
- 危险品管理台帐
- 抗滑桩施工方案完整版
- 常用水利规范目录
- 2022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版)第02章-财务估价模型概览
-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六年级上Unit 1《In China》单元测试卷
- 中频电疗法课件
- CNAS和CMA需要编制的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